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1992年什么年庚(1992年什么年)

1992年什么年庚(1992年什么年)

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后,一分为六,现在谁过得最好?

南斯拉夫曾是欧洲不可小觑的一个强国,为何1991年苏联解体后,它也会分崩离析,走向分裂。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后,一分为六,分裂成了哪六个国家?现在这6个国家,谁混得最好?

一、南斯拉夫的建立与毁灭

公元5至6世纪,起源于今天的俄罗斯、乌克兰等东欧地区的斯拉夫人,开始迁徙到巴尔干半岛生活。公元9世纪,他们在巴尔干半岛建立了斯拉夫民族国家,如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国。

14世纪,塞尔维亚成为了巴尔干半岛最强大的帝国之一,但是1389年,它却被崛起的奥斯曼帝国击败,并入了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中。之后的500年时间,巴尔干地区一直由奥斯曼帝国统治。

沙俄崛起后,因为争夺克里米亚等地区,在17世纪到19世纪的300年时间中,和奥斯曼帝国爆发了10场大战。沙俄和奥斯曼帝国是宿敌,为了打压奥斯曼帝国。1878年,沙俄帮助塞尔维亚摆脱奥斯曼帝国独立了。奥斯曼帝国非常气愤,一直虎视眈眈地想要再次吞并塞尔维亚。

1914年6月28日,奥斯曼帝国在塞尔维亚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奥斯曼帝国吞并了塞尔维亚,1878年独立后塞尔维亚将6月28日被定为自己的国耻日。)在两国的边境上举行了一场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这激起了塞尔维亚人民的愤慨。6月28日,奥斯曼帝国的皇储斐迪南大公来萨拉热窝视察演习的军队时,被塞尔维亚亲年普林西普刺杀了。

皇储被杀之后,奥斯曼人民非常愤怒,在德皇威廉二世的支持下,奥斯曼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了。

当时,欧洲各国矛盾重重,除了塞尔维亚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矛盾,法国和德国、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英国和德国,都存在着很深的矛盾。奥斯曼帝国和塞尔维亚的战争爆发后,德国、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很快参与了进来。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王国,组成了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意大利、美国、塞尔维亚等国,组成协约国,一战就此爆发。

经过了4年零3个国时间的苦战,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击败了以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

战败后,奥斯曼帝国都崩溃解体了。奥斯曼占领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等地区,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了。有了集体被灭的经历后,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产生了将南部斯拉夫民族统一起来的愿望。同时,为了防止德国再次崛起,威胁欧洲各国的安全,以法国为代表的协约国也主张让四分五裂的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强大的南斯拉夫国家,从而对德国形成牵制。1918年12月1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组建了南斯拉夫。

1939年,二战爆发后,德国通过闪击战横扫欧洲,波兰、法国、丹麦等国纷纷败于德国之手。1941年4月6日,德国向南斯拉夫发起了全面进攻。4月17日,南斯拉夫就战败投降。德国只用了17天时间,就占领了南斯拉夫,但是之后的4年时间,铁托率领的南斯拉夫武装力量一直坚持和德军作战,牵制和消灭了德军大批有生力量,为盟军击败德国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战胜利之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和黑山6个自治共和国,组建了新的南斯拉夫。铁托做了南斯拉夫的总统。在铁托的带领下,南斯拉夫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运动,一心发展经济,让南斯拉夫成为了东欧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当时,南斯拉夫36%的人民拥有自己的汽车,每1.8个家庭拥有一台电视,每2.1个家庭拥有一部冰箱,所有7岁到15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受到8年义务教育,人民的生活过得很充裕。

1980年,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南斯拉夫地区间的贫富分化问题非常严重,斯洛文尼亚的经济水平,可以和奥地利、意大利比肩,但马其顿、科索沃却是欧洲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同时,南斯拉夫是6个国家组建的一个国家,所以国内的民族问题也十分尖锐。

1991年,苏联因为内部矛盾,解体了。这对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内部矛盾重重的南斯拉夫,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同年,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也效仿苏联的加盟国,宣布独立了。虽然遭到了塞尔维亚和黑山的反对,但也难以挽救南斯拉夫解体的命运。1992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宣布成为主权国家,给了南斯拉夫最后致命一击,南斯拉夫倒了。

二、南斯拉夫的6个加盟国的现状

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后,不愿解体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组建了南斯拉夫联邦共和国,即南联盟。2006年5月21日,黑山终止了和塞尔维亚的联邦关系。至此,南斯拉夫分裂成了6个国家。2008年,科索沃也从塞尔维亚独立了,但是塞尔维亚和很多国家,并不承认科索沃。

①、克罗地亚

1991年,克罗地亚脱离南斯拉夫而独立后,因为民族对立,和南斯拉夫的主体民族塞尔维亚族爆发了战争。长达4年时间的克罗地亚战争,重创了克罗地亚的经济。1995年战争结束后,克罗地亚才逐渐走上了正轨。2009年,克罗地亚加入了北约。2013年,克罗地亚加入欧盟。

搭上欧盟的顺风车后,克罗地亚的经济迎来了快速增长期。同时,克罗地亚利用自己便利的交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旅游业成为了克罗地亚的支柱产业。克罗地亚的建筑、造船和制药等产业,发展水平也很高。2021年,克罗地亚的人均GDP为16818美元,是中等收入国家。

②、斯洛文尼亚

斯洛文尼亚曾是南斯拉夫最富裕的地区,有着良好的工业和经济基础,但是脱离南斯拉夫后,失去了南斯拉夫庞大的市场,导致其工业产值大幅下降,公司纷纷破产倒闭,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萧条,国家陷入动荡。斯洛文尼亚被迫进行私有制改革,才勉强止住了经济下跌的趋势。

2004年,斯洛文尼亚加入北约和欧盟后,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期。现在的斯洛文尼亚,是发达国家,拥有良好的工业和科技基础、现代化的经济和产业结构,在汽车制造、高新技术、电气、制药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2021年,斯洛文尼亚的人均GDP为29193美元,是高收入国家。

③、北马其顿

北马其顿在南斯拉夫的时候,就是南斯拉夫和欧洲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独立之后,北马其顿还陷入了内乱,让其经济雪上加霜,更加贫穷了。独立后,北马其顿也没有加入北约和欧盟,抱北约和欧盟的大腿,这导致北马其顿经济一直很差。2021年,北马其顿的人均GDP为6714美元。

④、波黑

1992年,波黑独立后,国内的3个主要民族,穆族、克族和塞族之间,围绕波黑前途和领土划分等问题,爆发了一场内战。波黑经济本来就差,长达4年时间的波黑战争,更让其经济一蹶不振。2016年之后,波黑的经济才开始缓慢复苏,但直到今日,波黑依旧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工业和农业都很差。2021年,波黑的人均GDP只有6440美元,是低收入国家。

⑤、黑山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轰炸和制裁了南联盟,影响了黑山的经济发展。2006年,黑山脱离南联盟之后,它利用自身丰富的铝矿资源和煤炭资源,打造了制铝工业。再加上黑山大力发展旅游业,让制铝工业和旅游业成为了黑山的两大支柱产业,带动了黑山的经济发展。2021年,黑山的人均GDP为9350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但是放在欧洲,黑山属于穷国了。

⑥、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族是南斯拉夫的主体民族,是南斯拉夫实力最强的一个加盟国,但是南斯拉夫解体后,塞尔维亚战争不断。1991年,他和克罗地亚爆发了克罗地亚战争。1999年,国内又爆发了科索沃战争。随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介入了科索沃战争,导致南联盟遭到了北约的轰炸。

2008年,科索沃还宣布独立了。

连续的战争,让塞尔维亚的经济遭受重创,再加上科索沃问题,让塞尔维亚遭到了北约国家的敌视,影响了塞尔维亚的经济发展。最近几年,塞尔维亚改善了和美国、欧盟的关系,为其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2021年,塞尔维亚的人均为GDP为9718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

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后,分成哪七个国家,现在都发展得怎么样了

有一个国家,说到它可能没多少人有印象,但如果我说到电影《桥》和它的配乐,你一定不陌生。

“啊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

你一定把我来埋葬;

请把我埋在,高高的山岗。”

1977年,引自南斯拉夫的电影《桥》在我国上映,迅速火遍全国,其配乐《啊朋友再见》更是风靡全国。

当时的南斯拉夫,还是欧洲的发达国家,经济水平远超当时许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地位也并不弱。

46年后,《桥》和《啊朋友再见》深植人们记忆,成为几代人抹不去的美好。但《桥》的故乡——南斯拉夫的发展却恰恰相反。

1992年,南斯拉夫解体,随后逐渐演变成了6个独立的国家。这6个国家的发展怎么样,是否也如同昔日的南斯拉夫一般呢?

1、南斯拉夫

就像看到优秀的父亲和母亲,人们会下意识地期待孩子的成绩一样。如果见到过南斯拉夫曾经的繁荣,就会不自觉对它分裂后的7个国家产生期待。

南斯拉夫曾经有多优秀?

在民族平等和民族文化方面,南斯拉夫十分宽容。

1945年,在铁托的领导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它是一个联邦国家,是由许多小国家加入组成的。

世界上现在比较典型的联邦国家,比较为人们熟知的比如阿联酋。2022年第22届世界杯的举办地卡塔尔和阿联酋之间的关系,就像这些国家和南斯拉夫之间的关系。

1918年一战后,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先组成南斯拉夫;1945年二战后,其它的国家才加入。

外来者或后来者,在很多时候都可能会受到原主人的排斥、打压、歧视。但南斯拉夫不同,它对后来者给予了足够的认同和尊重,对后来加入的马其顿文化、黑山文化一视同仁。

不仅如此,南斯拉夫并不限制人们的信仰,也接受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可以说,基本上,南斯拉夫的人民文化生活与之前相比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还因此受到了南斯拉夫政府的扶持。

对比下同时段的美国,会发现有所不同。

这个时候的美国,黑人正在为自己获得与白人平等的权力而不断抗争,国内时不时爆发冲突。

在经济生活上,南斯拉夫的水平相当于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南斯拉夫经济最辉煌的时期,甚至有外界评价说它是“东欧第一富国”。

南斯拉夫人享有的一些待遇十分优厚。20世纪,南斯拉夫就将5天工作制普及到全国,且人民每年还有带薪假期。

这样的制度,在当时的东欧国家中是头一份。这样的条件,放到现在,都足以让一众求职者抢破头。

除此之外,南斯拉夫人的文化生活水平也很丰盛。

南斯拉夫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150多家出版社。这些出版社为南斯拉夫人提供了大量的报刊资料。

在图书方面,南斯拉夫修建了许多图书馆和藏书馆,每年去往这些馆中参观学习的人次,以百万为单位计数。

日常生活中,南斯拉夫人的生活水平也很高。就娱乐来说,收音机和电视机是每个家庭的一般配备。

对比同时段的欧洲,南斯拉夫的水平几乎接近当时的东欧强国奥地利;对比同时段的我国,电视机才开始走入广大人民的生活。

政治上,南斯拉夫的地位也并不低。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各自为政。剩下的国家大多都在这两方之中选择一方加入,而南斯拉夫却不这样做。

1956年,铁托、尼赫鲁和纳赛尔在南斯拉夫会晤,后来国际上的著名的不结盟运动就在这里奠定了基础。

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不结盟运动表示支持,南斯拉夫的国际影响力也随之得到很大提升。

2、解体

但再大的辉煌,也有落幕的时候。

领导人铁托去世、国际形势变化,南斯拉夫内部也矛盾重重。南斯拉夫曾经引以为傲的经济逐渐走向崩溃,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最糟糕时甚至达到了可怕的2600%。

这个数字有多可怕?我们可以类比下我国的民国后期。

民国后期,因为纸币的滥发,我国的通货膨胀十分严重。据相关记载,最夸张的时候,7000万纸币可能都买不了半斤米。

而当时的通货膨胀率甚至还没有达到300%。南斯拉夫的通货膨胀率是它的8倍多。

可想而知,南斯拉夫人顶着那么高的通货膨胀率,是过着怎样艰辛的生活。

与此同时,1991年苏联解体,而西方的“民主化”浪潮又不断冲击着南斯拉夫。这让南斯拉夫相信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才是一条出路。

于是,南斯拉夫进行了又一轮的政治改革。

从1989年,南斯拉夫提出将原本的一党制改为多党制;1990年,南斯拉夫实行多党制。

很熟悉的场景,这不禁让人想起苏联。

在苏联还未解体时,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碱性改革,苏联就逐渐向多党制走去,最终走向解体。

南斯拉夫也走了苏联的老路。

1990年,实行多党制的第1年,南斯拉夫出现了200多个政党。在这些政党的影响下,各个国家都闹着要和南斯拉夫“分家”。

整个南斯拉夫,从内部思想上来说,已然走向不同的道路。

组成南斯拉夫的各个共和国都有不同的想法: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向往成为独立国家的自由;塞尔维亚和黑山想要保住完整的南斯拉夫;波黑和马其顿也想独立,但它们不是想跟着斯洛文尼亚学,而是想探索出自己的未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共和国商谈了多次,但每次都没达成一致意见。于是,南斯拉夫开始走上分崩离析的道路。

1991年6月,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宣布退出南斯拉夫;10月,马其顿紧随其后,也宣布国家独立;1992年,波黑成为独立国家;最后的塞尔维亚和黑山有着共同的理念于是组成了南联盟。

至此,南斯拉夫彻底解体,它从一个国际承认的完整国家,分裂成了5个部分。2006年5月,黑山和塞尔维亚先后宣布独立,成为2个独立的国家。

那还有一个国家在哪里?

3、两个“先行者”

脱离南斯拉夫后,各个国家就此走上新的发展道路,那么,它们又获得了怎样的发展呢?

斯洛文尼亚在一众共和国中最先宣布独立。失去它对于南斯拉夫来说损失巨大。

斯洛文尼亚是当时南斯拉夫各个共和国中经济最富裕的。

它用8%的人口贡献出了全 国17%以上的GDP。一直以来,它都用自己的经济支撑着南斯拉夫一些贫困地区的发展。换句话说,斯洛文尼亚一直在为其它共和国“输血”。

当然,这也是斯洛文尼亚决心独立的原因之一。

脱离南斯拉夫之后,斯洛文尼亚彻底摆脱了一直跟着它的“吸血“地区。

由此,它能够将所有资源都集中并用于自身的发展。

经历过一系列的改革之后,斯洛文尼亚的经济朝着稳定的方向前进。

2004年,斯洛文尼亚先后加入北约和欧盟;2007年,斯洛文尼亚加入欧元区。也就是说,斯洛文尼亚的经济实力达到了欧洲发达国家的认可。

而后,斯洛文尼亚的经济一直处于平稳增长的状态。

2008年的金融危机,2020年的疫情,斯洛文尼亚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经济几度下滑。但每次,它都很快恢复了活力。

2022年,斯洛文尼亚经济上涨了5.4%。脱离了南斯拉夫后,斯洛文尼亚经历了短暂的痛苦后,一步步实现着自己的强国路。

再来看和斯洛文尼亚有着同样理念的克罗地亚。

相较于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的发展显然痛苦许多。1991年,当克罗地亚宣布独立之后,它就迎来了国内民众的反对之声。

克罗地亚国内有60万左右的塞尔维亚人,他们并不想跟着克罗地亚,反而想跟着自己的同胞一起生活,提出要并入塞尔维亚。

塞尔维亚也态度坚决地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于是,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这场战争在后来愈演愈烈,直接变成了一次南斯拉夫的全面内战。

最后,在联合国的协调下,双方才停止。

战争之后,克罗地亚损失惨重。一些城镇为了守护自己的家园,誓死抗战,例如武科瓦尔小镇,本地居民几乎都在战争中丧生。一些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和遗址也在战争中化为尘土和废墟。

直到1997年,这次问题才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塞尔维亚族重新回到了克罗地亚。

和斯洛文尼亚一样,克罗地亚也从原先的经济对外“输血”变为了专注自身发展。

虽然经历过战争,但是它仍旧具有强大的经济发展能力。

克罗地亚在磕磕绊绊中一路向前。2009年,克罗地亚加入北约;2013年,克罗地亚加入欧盟;2023年,克罗地亚又加入了欧元区。

4、第七个国家

相对于两个“前辈”,马其顿本身的条件就不怎么优越了。

马其顿自身实力很弱,它多年的相对安稳,政治上靠的是南斯拉夫的支持,经济上靠的是其它共和国的“输血”。

1991年10月独立后,马其顿一下子失去了两座大山的庇护,内外经济几乎崩溃。马其顿一度成为欧洲失业率最高的国家,其国内职工的工资水平也低得可怕,达到了欧洲最贫困国家的标准。

更糟糕的是,马其顿国内还存在着激烈的民族问题。

1996年,科索沃战争爆发,许多阿尔巴尼亚族进入马其顿避难,加剧了国内阿尔巴尼亚族的不满。外界势力也不断为阿尔巴尼亚族的这种不满提供支持。

因此,马其顿国内时不时出现民族和政权冲突。

2006年,马其顿在经过不断努力后,终于获得了欧盟候选国的资格。但这并不代表着它的苦尽甘来。为了能加入欧盟,它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为此将国名改为“北马其顿共和国”。时至今日,北马其顿依旧还在为加入欧盟而努力。

波黑最初和克罗地亚可谓是“难兄难弟”。

1992年,波黑才宣布独立不久,就爆发了波黑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整整40个月,直到1995年才终于结束。

战争结束后,波黑的情况比克罗地亚更糟糕。波黑的所有产业除了军事所需外,几乎没有留存,一套完整的房子几乎都是种奢望。

这对波黑来说是一种灭顶的灾难,仅靠自己,根本不能重新恢复经济。依托国际机构的援助,波黑的经济才得以重新建立,得到缓慢的恢复。

但其仍抱持着高昂的内债,失业率甚至能达到47.5%。波黑的经济一场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就呈现下滑趋势,在经融危机爆发时,甚至直接迈进了贫困国的行列。

这么多年过去了,波黑的经济仍旧依靠着国际的支持,迟迟不能自立。

相对于前面的共和国们,黑山的发展就比较平和。后来和塞尔维亚分道扬镳后,它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黑山只是一直努力提升自己的国家实力。

2017年,黑山加入北约;2022年,黑山成为欧盟的候选国。

塞尔维亚却复杂得多。它的国内矛盾也在阿尔巴尼亚族人身上。也由此,诞生了第7个“国家”。

阿尔巴尼亚族大多居住在塞尔维亚得科索沃地区,他们不满足于自己的权力并为此不断抗争。

科索沃想要独立,但塞尔维亚并不同意,双方矛盾愈演愈烈。1996年,矛盾激烈爆发为科索沃战争。这场战争卷入了许多国家,甚至连北约参与其中并发动了空袭。

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独立,并得到了欧盟和美国的支持。大国用加入欧盟为诱惑,让塞尔维亚承认科索沃的独立。

2022年,塞尔维亚成为欧盟候选国。

而科索沃则至今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国际上有的国家承认它的主权国家地位,而有的国家则仍旧认为它是一个地区。

南斯拉夫解体后,各个组成部分都奔向了各自的未来,有的蒸蒸日上,未来可期,有的不被承认,摇摇欲坠。而决定这些境遇的,终究是国家实力的强大。

参考资料:

[1]. 《南斯拉夫通史》

[2]. 《中东欧转型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