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人的七十年板命史:不是所有人生故事都尽如人意
#成都头条#
不是所有人生故事都尽如人意
本文原标题叫《一个普通人的七十年板命史》。“板命”是四川话,字面直译是“为命而板”。这里的“板”,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板命”是奋斗的意思,“板命史”就是奋斗史。可能有人不大习惯四川方言的“燥辣”,所以此后的内容将以《不是所有人生故事都尽如人意》继续发。
本文为亲身经历,没有任何虚构成分。通过七十年人生历程的记述,意在展示一个普通人在命运转折之际的不息奋斗。
——题 记
二十五
写作,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它的前一个阶段是构思,后一个阶段是表达。没有构思,表达就无从谈起,但表达不好,构思再好也枉然。不少人可以讲出生动精彩的故事,但你要他把讲过的故事写出来,就可能不仅不再生动精彩,反而无法卒读。为什么讲起来好好的,写出来却乌拉西呢?这就说明表达有自身独特的逻辑与规律,只有掌握了表达的独特逻辑与规律,才能将想得好、讲得好与写得好统一起来,产生优秀作品。而表达,需要用语言来完成,因此,中国从古到今都讲究百炼成字,千炼成句;高尔基也将写作称为语言的艺术。但语言与写作这两个学科的交叉,既不单纯是语言问题,也不单纯是写作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跨学科领域。通过几年的研究,我发现这一领域的研究在学界却是一片空白。
在北大,我学的是语言专业。工作后,我从事的是写作研究与教学。语言与写作两个学科,我都具备一定基础,为何不发挥自身优势,从语言与写作的交叉领域切入研究,写一本《写作语言学》呢?
我的这一想法,立刻得到了教研室主任周冠英教授和系主任余惠邦教授的大力赞赏与支持。于是,经进一步研究完善,我拟出了全书大纲,并在1985年的中国写作学会深圳年会上抛了出来。大纲一出,立刻引起了与会同仁的广泛关注,更得到了四川大学中文系的李保均教授、南京大学中文系的裴显生教授、福建师大中文系的林可夫教授等中国写作学界重量级人物的大力支持。我备受鼓舞,到1987年,不到两年时间,20多万字的《写作语言学》初稿,就写出来了。
当时,正好北岳出版社一位李姓编辑来成都出差,得知我写出了《写作语言学》,立刻找到我,索稿看后,非常感兴趣,就将书稿带回了出版社。同时,系里即安排我开专题讲座,也大受学生欢迎,当场就有十几个学生提出交钱买书。但书稿虽然被出版社看中要去,尚未出版,怎么好收钱卖书呢?出版社要去书稿后,我又将一些研究成果整理出来,在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开了四个月的专题讲座,在《四川工人日报》开了半年的写作专栏,还有多篇论文在多地学报和学术刊物发表,并获得了江西教育出版社优秀论文二等奖、四川省语言逻辑研究会优秀论文特等奖,在写作研究方面,可以说进入了爆发期。
《一个普通人的七十年板命史》:不是所有故事都尽如人意
#成都头条#
不是所有人生故事都尽如人意
本文原标题叫《一个普通人的七十年板命史》。“板命”是四川话,字面直译是“为命而板”。这里的“板”,不是名词,而是动词。“板命”是奋斗的意思,“板命史”就是奋斗史。可能有人不大习惯四川方言的“燥辣”,所以此后的内容将以《不是所有人生故事都尽如人意》继续发。
本文为亲身经历,没有任何虚构成分。通过七十年人生历程的记述,意在展示一个普通人在命运转折之际的不息奋斗。
——题 记
三十
历时13年半,初稿写出了,又历时6年,完成了9稿修改,定稿为333回,1969页,197万余字符,手稿长达6700多页,篇幅与字数,均为《三国演义》的三倍多。
《三国演义》竖起了一座十四世纪演义三国的丰碑。二十一世纪,难道不应该竖起一座演义三国的时代丰碑吗?如果我的努力能为这座丰碑奠定一块基石,不也是做了一件足慰平生的事吗?
但《二十一世纪三国演义》虽已定稿,谁知未及欣喜,尴尬先至:出版社按书面字数计,每千字收审读费30元。本书书面字数约260-270万,光审读费就近8万元。加上书号、印刷、装帧、发行、投递诸般费用,非三二十万可以打住。
我积毕生所学,耗半生心血,欲继《三国演义》之后,以“重溯文学本源,遵循小说规律,由讲故事向写人物回归”为基点,以“研究精专、演义精彩、解读精深、情节精妙、叙写精到、语言精美”为目标,以传承好二十一世纪演义三国的接力棒为使命,写一部无愧此生、无愧时代的作品,为二十一世纪演义三国的丰碑增砖添瓦。本想书成付梓,以书会友,奈何我错生此时,此愿休矣。
人生,或许就是难题不断,永无尽头的一世,怪不得诸葛亮临终,会发出“人不可与天对”的浩叹。
总有些人生故事,你想不到,我想不到,谁都想不到。也许,正因为人生有许多想不到的故事,才让人们有滋有味地去追求,世世代代去延续,即便是最终报以无可奈何一笑,那毕竟是一段回味无穷的历程。(全文完)
2023.7.9 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