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姓兰的女孩取什么名字好听(姓兰)

姓兰的女孩取什么名字好听(姓兰)

中华姓氏之——兰姓

兰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今中国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154位。兰姓源于姬姓与芈姓,姬姓兰氏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公族之后,属于以为氏。 芈姓兰氏出自楚庄王之幼子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姓氏渊源

渊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君主郑穆公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君主为郑穆公姬兰。在周宣王执政时期,把同父异母少弟姬友封于郑(今陕西华县),称郑桓公,为西周最后分封的一个诸侯国。

郑国传至周襄王姬郑二十五年,郑桓公的孙子姬子兰即位。传说,郑穆公之母在生他时,梦见一株兰草,不久即产下一子,遂将其取名为“兰”。姬子兰在位二十二年,逝世后谥号为“穆”,史称郑穆公。其支庶子孙中有的以王父之名为姓氏者,称兰氏,史称兰氏正宗。

兰氏族人大多尊奉郑穆公姬子兰为得姓始祖。

渊源二

源于芈姓,出自楚庄王之幼子芈兰(熊兰),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楚庄王芈旅敕封他的小儿子芈兰为上官邑(今河南滑县)大夫,在芈兰的后代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兰氏,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三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大夫食采于兰邑(今山东枣庄),其后裔子孙中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兰氏。

渊源四

源于匈奴族,出自古匈奴族休屠部乌洛兰氏、拔列兰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匈奴族休屠部的凉州乌洛兰氏、拔列兰氏,在南北朝时,归附于北魏政权。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政策,乌洛兰氏、拔列兰氏两氏族被改汉姓为兰氏、石氏。

渊源五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拓跋部,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

渊源六

源于羌族,出自古羌族白兰氏部落,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改姓为氏。

迁徙分布

郑穆公时,郑国已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公元前375年郑国为韩国所灭。兰氏子孙纷纷外迁,大多西迁陈(都城今河南淮阳)、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间地。此后至秦汉,兰氏基本上在中原一带繁衍发展。

两汉时期,见诸史册之兰氏仅有武陵太守兰广和兰夫人,且只有只言片语,让人难知其详。魏晋南北朝时,前秦有将军兰殊,南朝有兰子云,中昌魏(今河北大名)人兰钦、兰夏礼父子。可见此际已有兰氏因仕宦之故徙居江南。

唐朝时期有涪州人兰冲虚。证明在重庆、江苏等南方亦有了兰氏人活动的身影。兰氏曾长期称盛于今河北定州,山东莒县、河南平舆一带。

宋、元之际,兰氏因仕宦,躲避兵火、瘟灾等原因始大举播迁江南各地,广泛分布于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等地。

元朝末期,山西因处于表里山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对当时中原、江东一带饱受战火的老百姓而言,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世外桃源,故山西兰氏繁衍得较为兴盛。

明朝初期,山西兰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河南、湖北等地。明末满清军队屠川,使川地百姓人口锐减。

清朝初期,伴随湖广填四川的运动,两湖之兰氏入迁四川。明、清两代,始有沿海之兰氏飘洋过海,或迁居台湾,或迁居东南亚各地。如今,兰氏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湖北、江西三省为多,这三省兰氏族人口总数约占全国兰氏族人口的57%。

姓氏名人

兰夏礼:兰钦子,南朝梁将领。侯景之乱时,叛军至历阳,其率部长途奔袭景军,战败而死。

兰冲虚:涪州(今重庆涪陵)人,唐代道士。

兰宗周:唐代地理学家,著有《水气略》。

兰以权:字世衡,湖广襄阳人,明初官吏。

兰国征:陕西人,明代官吏。洁身自好,不受生徒馈赠。

兰茂:字廷秀,号止庵、和光道人。云南嵩阳人,明代学者、医药学家。

伍若兰:朱德难以忘怀的“井冈兰”,被敌人砍头示众,时年26岁

兰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其历来象征着高洁、典雅,同时,其和“梅、竹、菊”又并称为“四君子”,故而,兰花又有“君子之花”、“花中君子”之称。

兰花一则不和群芳争艳。再则,不畏惧严寒霜雪。三则,其又有坚韧不拔的刚毅性格。所以,从古至今,深得人们的喜爱。

喜爱兰花的,除了古代的文人墨客,还有我国的开国元勋朱德也非常深爱兰花。

当然,朱德不仅仅是喜欢兰花高洁、典雅、坚韧不拔的品格,而且更深爱着为革命牺牲的妻子、人如兰花之名的伍若兰。

对于伍若兰,朱德对她有深深的思念,并一直难以忘怀。纵然是在伍若兰牺牲三十多年后,也就是在1962年时,当朱德在重回井冈山时,已经76岁的朱德,在离开的时候,什么也没带,只带走了一盆井冈兰,在他心中,这盆井冈兰就犹如他早已牺牲的妻子伍若兰,也体现了 他对伍若兰的深深思念。

同时,朱德还曾赋诗一首,借咏兰而赞誉伍若兰,诗的内容是:

幽兰吐秀乔林下,仍自盘根众草旁。

纵使无人见欣赏,毅然得地自含芳。

那伍若兰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

伍若兰,湖南耒阳人,于1903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自幼聪慧,8岁进入私塾,12岁进入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读书。

1924年,伍若兰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

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后,伍若兰加入并参与了支援上海人民和查抄日货等活动。

1926年秋,伍若兰加入中国共产党。

之后,伍若兰便被先后安排到耒阳、宋阳等地从事革命工作。

她工作积极,并很有才华,曾先后在夏塘、小水铺、上架、敖山、白沙等地举办夜校,并向群众宣讲革命道理。

当时,农运工作可谓是如火如荼,有时,她还会带着农协会员,打击土豪开仓济贫,使得,伍若兰之名越来越响。

当然,也正是因为如此,伍若兰就成了敌人抓捕的主要人物。

就算如此,也没有吓到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革命情怀和激情。在危险面前,伍若兰迎难而上,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并号召工农联合起来暴动。

当伍若兰得知朱德、陈毅要领导湘南暴动时,伍若兰便于1928年2月,参加了朱德、陈毅带领的队伍。

不久,耒阳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宣布成立,伍若兰当选为妇女部指导员兼妇女界联合会主席。

而后不久,伍若兰又被调到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做宣传工作。

之后,由于工作的原因,伍若兰和朱德接触的时间便多了起来,他们两人也由相识到相知相爱,最后于1928年2月底,朱德和伍若兰结为革命夫妻。

同年3月,伍若兰参加红军,后来又曾先后担任了耒阳县妇联主席、红四军政治部宣传员、前委工农运动委员妇运科长等职。

时间到了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

到了2月初,毛泽东、朱德带领的队伍被敌军刘士毅部和当地的靖卫团包围。

此时情况危急,伍若兰为了掩护朱德和部队的其他首长脱险,便带着一部分战士把敌人吸引了过去

当朱德和部队其他领导安全突围后,却没发现伍若兰,原来,她在战斗中因受重伤而被敌人抓住了。

伍若兰被俘后,由于她是朱德的妻子,敌人欣喜若狂,甚至于还电告蒋介石邀功请赏。

而敌人为了让伍若兰屈服投降、为了想得到想要的消息,便对她使用了残酷的酷刑。

伍若兰面对敌人的酷刑,虽然承受着身体上的巨大疼痛,但她始终坚贞不屈、不愿屈服。

敌人恼怒成羞,气急败坏的对她说:“朱德、毛泽东到底在哪里?快说,免受皮肉之苦”

伍若兰大义凛然的说:“他们在红军里,在人民的心里”。

敌人听后又问伍若兰:“你为什么要当土匪?”

伍若兰坚定的说道“真正的土匪是你们。我是共产党,是革命者,是要消灭你们这些土匪!”

敌人大怒,又对伍若兰使用了种种酷刑,并追问朱德和毛泽东的下落。

但伍若兰则坚贞不屈的说:“想要从我口中得到你们所需要的东西,除非日出西方,赣江之水倒流!”

敌人见不能让伍若兰屈服,便动了杀心。

1929年2月12日,伍若兰被敌人杀害,她英勇就义时,年仅26岁。

而残忍的敌人不仅杀害了伍若兰,而且还把她的头颅割下,挂到赣州城头示众,而重要的是,伍若兰牺牲时,已怀有4个月的身孕了。

伍若兰的牺牲,让朱德深深的陷入悲痛之中,当然,革命尚未成功,他仍需化悲痛为力量,只得把对伍若兰的思念深深的放在心力,而继续为革命努力。

伍若兰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她的生命虽然短暂,只有26年的人生,但她却用短暂的人生,谱写了一段辉煌而传奇的人生,国家和人民,也将永远不会忘记她。

后来在1962年时,但朱德重返井冈山,当时离开时,什么也没带,只带走了一盆井冈兰,而这盆井冈兰就是朱德对伍若兰的深深怀念。

名字里带“兰”好不好?

兰花,风姿清雅,兀自吐芬,深受人们喜爱。自古以来,人们爱兰、养兰、咏兰、画兰,甚至连取名也要用“兰”字。

那么,“兰”取作名字都有什么寓意?名字里带“兰”的人,又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

《说文》:“蘭,香草也。”兰的本义指一种香草,不过这个香草具体指的是什么,历来都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兰为泽兰,这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兰花了。

不过,无论是泽兰也好,还是兰花也罢,它们都是有清香之气的植物,历来被高洁雅正之士所青睐。文人墨客最喜欢用“兰”来表明自己特立独行,不与黑喑社会同流合污的崇高品质。

屈原在《离骚》中,就反复称赞“兰”清新超群的气质,借以表明自己的美好追求。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于幽谷独放,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跟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因此,“兰”字又常常被引申为人的品质高洁、优雅。人们常用兰花来形容一个人有君子之风,也用“空谷幽兰”来形容女子有气质。

正因为兰花这种高洁典雅的特性,所以,后来兰花又被引申来形容一些美好的事物,如“金兰之交”指知心的朋友,“兰心蕙性”比喻妇女优雅的品格。

可见,兰的寓意是非常好的,它不仅有着诸多美好之意,还是文人精神的寄托,是中国人的文化品格。

用“兰”来取名字也很不错,有美好、文静淡雅、君子、品行高洁之义,寓意吉祥又有内涵。

不过,由于兰往往是独自长在深谷,因此名字里有“兰”的人,往往也属于个性偏强的。

为人有点高冷,不太好接近,工作上还喜欢孤军奋战,不喜欢群体性的,人太多的地方。另外,婚姻也可能有点不太如意,在生活中就需多注意一点。

甘肃兰州之“兰”,因霍去病鏖战皋兰山下得名?为你详解兰字缘起

对于甘肃省会兰州,相必很多人一听到这个城市名,总以为是由于兰花的缘故,可是地处西北内陆的兰州似乎跟兰花并挨不上边。那么,这个“兰”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刚写了第一段,我就感觉这个兰字有问题了,越看越不认得了,你们呢)

兰州与金城

言归正传,兰州史称金城。早先,周朝时属雍州,春秋后羌人居之,秦及汉初属陇西郡。 汉 昭 帝 始 元 六年(公元前 年),“以边塞阔远,取天水、陇西、张掖郡各二 县,置金城郡”(《汉书·昭帝纪》)。

隋文帝初,又废郡而置兰州总管府(见《隋书·地理志》),治所即在现兰州城区,至此,兰州之名始见于史籍。而后,在隋炀帝初期再改为金城郡。

之后,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兰州”建置,或为州,或为府,或为县,尽管隶属不同,然治所却大都在今兰州市的范围以内。

于是,兰州又取代金城,成为人们对这一地区的习惯称谓,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兰州名起渊源,兰即香草

至于“兰州”之得名,据《旧唐书·地理志》说,“隋开皇初置兰州,以皋兰山为名”。而皋兰山之名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书·霍去病传》记载,汉武帝元狩二年春,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伐匈奴,曾“转战六日,过焉支山千有余里,合短兵,鏖皋兰下”。

何为“皋兰”,从语义语音上来说,匈奴语是高俊大山或者飞驰骏马的意思;古羌语里,“皋兰”为河,霍去病征战的地方,皋兰山即为黄河边的山,这点是有可能的。

相比于少数民族起名,我更倾向于下面这个说法,兰,即兰草、泽兰,皋,即沼泽;皋兰的意思就是在河岸边长满了兰草。

有人说,兰州这么干旱,怎么可能?其实,在千百年前,陕西至新疆西北内陆远没有这么干旱,不然,罗布泊也不可能是千里大湖(直到民国还能看到水面)。

在《楚辞》里,对于皋兰这个词有着很高频率的记载,比如“皋兰被径”,《离骚》“纫秋兰以为佩”等,后来王逸《楚辞章句》于“兰”注为“香草”,可见兰州之兰,谓之香草。兰州,岸边香草漫野的地方。

根据记载,黄河流域确实有兰草的,暮春之时,青年男女河岸边一同游观,并互赠香草之事。

后记

而今,在兰州虽然看不到兰草(泽兰、秋兰等香草代称)了,还能看到乌兰。在皋兰山北坡尚有乌兰生长,而靖远县城附近之山即名乌兰山,每当春夏之际,山上的乌兰常开满了蓝色的花朵。

至于马兰,则兰州市内沿黄河两岸更随处都有生长(如小西湖公园及南湖公园一带),兰州附近至今仍有地名曰“马兰滩”。

「原创」兰氏先祖千里迁徙血泪移民史

文:兰云峰 编辑:司徒

一、兰氏先祖于明朝由直隶广平府鸡泽县迁移山西省崞县白石村的史料

1、白石世表是《兰氏宗谱》的核心篇目,记述始祖兰志道兄弟五人在元末明初由直隶广平府鸡泽县迁居白石村的后裔谱系…

--《兰氏宗谱》三修本(1995年)第6页。

2、白石村兰氏祠堂碑文云:始祖兰志道,明初来自直隶广平府鸡泽县,至今已繁衍23世,人口达千余,尚有祠堂及碑文,家谱等文字记载…

--《兰氏宗谱》三修本第191页。

3、兰氏老坟地(牌楼坟)的《兰氏始祖碑记》:始祖讳志道,弟志诚,相传明初迁自直隶广平府之鸡泽县…

--兰恒1940年代末期抄录,三修本127页。

4、《兰氏宗谱》首修本中记述的小注六段之一:“始祖兄弟二人,兄讳志道,妻王氏,弟讳志诚,妻丁氏,二位相传务农为业,兄弟友爱,家道始兴。或曰洪武时人,或曰永乐时人,然皆不可考矣。诚祖生一子讳景全,所遗黄道水松山一处,大粮两担八斗有零,迄今合族一百一十四丁公纳焉。”…

--《兰氏宗谱》三修本第16页。

白石兰氏东股和西股共同编制《兰氏宗谱》首修本,时间在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白石兰氏南股和北股共同编制《兰氏老家簿》首修本,时间也在清朝乾隆年间,大致与东西股《兰氏宗谱》首修本同期。

东股和西股共同编制《兰氏宗谱》二修本,时间在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兰氏先祖于明朝初期由直隶广平府鸡泽县迁移山西省崞县白石村,是长期以来兰氏族人的主流认知。尤其自《兰氏宗谱》三修本(1995年)问世以来,更是强化了这种认知,见1、2、3段之表述。

显然,文中4段之表述:“或曰洪武时人,或曰永乐时人,然皆不可考矣。”,应该是1、2、3段之表述的文献出处或者由来,或者依据。

洪武与永乐,皆为明朝初期年代。目前看来,“或曰洪武时人,或曰永乐时人”这一句话,疑似虚托; “然皆不可考矣”,疑似故意隐藏先祖的来历,似有难言之隐。

洪武(公元1368年--139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定国号为大明,建年号为“洪武”,以应天为都城。

永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的年号(1403-1424),共22年。

二、《兰氏老家簿》首修本有关兰氏先祖由元朝中期移民白石村的一些考证资料

在白石兰氏南股和北股共同编制的《兰氏老家簿》首修本中,记载了几段有关兰氏移民的一些考证文字,十分珍贵。主要有以下几段资料:

1、元至治三年(1323年),五峰山钟上造白石村兰思温妻曲、柯氏…

2、元至治三年(公元1323年),五峰山二郎庙梁上记兰士廉、志道、志友…

3、元天顺二年(公元1329年),刘家庄钟上造白石村兰镇(二世祖)、兰子胜(三世祖)、兰子荣(三世祖)…

4、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五峰山钟上造白石村兰蕙(二世祖)、兰钦(二世祖)、兰英(二世祖),兰子典(三世祖)…

《兰氏老家簿》首修本中的这几段文字,明确地记载了在元朝中期,元至治年间及元天顺年间,崞县五峰山寿宁寺等寺庙中的大铁钟上铸造的铭文或者庙梁上的文字有关白石村兰氏的记载资料。

“五峰山钟上造白石村兰思温妻曲、柯氏”;“庙梁上记兰士廉、志道、志友”;“刘家庄钟上造白石村兰镇(二世祖)、兰子胜(三世祖)、兰子荣(三世祖)”等,兰氏先祖4代人在元朝中期多年来持续捐赠寺庙修建善款,作为功德主得以留名百世。

这几段文字,实证了兰氏家族至少在元朝中期的元至治年间就已经定居山西省崞县白石村了。强有力地推翻了兰氏是在明朝初期或者元朝末期迁移到山西崞县白石村的隐事托词说法。应该是真实的家族史料。

三、兰氏的郡望及其兴盛之地--白石村

崞县境内的五峰山,山色秀丽,风景优美,有“小五台”之美誉,为崞县八景之一。

五峰山有几座寺庙,其中以寿宁寺名气最大。千百年来,暮鼓晨钟,香烟缭绕,佛事繁盛,人气兴旺。

故乡白石,方言pie (一声) sha(二声)。白石村背靠五峰山余脉3公里处,小山梁尾垂村南,寨洼山绵延村北,尾势收拢,整个村子形成一个天然的簸箕湾,分南街、北街、大西沟、小西沟、北院、桑圈六块区域。

现住人口300余户、近千人,耕种土地6000余亩。粮食主产玉米,特产小米、黄米,盛产土豆、核桃。白石小米和白石黄米,色鲜味香,是原平有名的特色产品。

老辈人讲:寨洼山天然形成几块巨大的白色石英石,高丈余,宽数丈,凸垂村口,晶莹透亮,白光耀日,路人远远地看见白石也就到村了,白石村由此得名。可惜那堆石英石,在人民公社时代被作为石英矿石采挖掉了。

“白石村,在方圆百里地界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村子了。曾经也是白石乡政府的驻地。

根据村中有关资料记载和老辈人的口传以及一些古迹物品佐证,白石建村约有近千年的历史。

村中第一大姓为兰氏。家谱记载,兰氏始祖兰思温及其子孙,早在七百年前的元代,便是当地有影响的人物,其祖孙名字在当时的寺庙建筑及钟、碑铭文中多处出现。 ”

--兰天福,《家乡的记忆》

“五峰山铁钟铭记,元至治年间,这块环山秀水的钟灵宝地吸引了兰思温及其子兰士廉。士廉生五子,志道、志刚、志全、志诚、志友,他们举家从河北鸡泽县迁入白石,分为东、西、南、北股,繁衍生息,至今已26世。

子系遍及内蒙古、朔州、山阴、定襄、南庄、东社、王家庄、下长乐、木图、西峪、野庄、贾庄等地。”--兰官恒等口述

四、老祖母双手各牵一个小孙子逃难的传说

这个古老的传说,在兰氏族人中多有流传。

有人说,在白石村的什么楼阁或者墙上,过去曾经拥有过一幅壁画:一位老祖母,双手各牵着一个小孙子?

据在白石村长大的兰景泉老人说: 好像是在兰氏牌楼祖坟的一个砖塔上,有这么一幅壁画,读小学时期,在那儿劳动时看见过,没有细看,现在还记得。

难道说:

七百多年前,远在直隶广平府鸡泽县圪针沟村居住的兰氏族人,遭遇了什么突如其来的重大变故?

老祖宗兰思温的夫人曲氏或者珂氏,双手牵着两个小孙子(长子兰志道?、四子兰志诚?)侥幸逃出家乡,颠沛流离,一路风尘,辗转来到山西省崞县白石村安居下来?

后来,兰思温老祖唯一的儿子兰士廉,以及士廉老祖的其他三个儿子,次子志刚、三子志全、五子志友,也陆陆续续地来到白石村,定居、创业?

难道说:

这个古老的兰氏宗族的民间传说,还有那个古老的兰氏宗族老坟地砖塔上的那一幅壁画,都隐隐约约地承载着一个同样古老的家族血泪移民的逃难故事?承载着700多年前兰氏先祖由直隶广平府千里迁徙山西崞县白石村的心酸移民史?

五、兰氏的中兴时期

有关兰氏家族在明代的文字资料留存不多,整个原平不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少有这一类资料。估计与清朝长期诋毁明朝,大兴“文字狱”有关。

从现存史料来看,兰氏宗族的初次兴旺,大致在元朝中期至明朝初期。兰氏先祖在黄道水松山植树造林,建设了家族林场;在白石村建设房屋院落,置办土地,经营农耕;捐赠寺庙善款、修路等等。同期,兰氏家族人口也有较大的增长。

明朝万历年间,东股八世祖兰联芳贫而好学,考中岁贡,授遼州学正。家乡五峰山120级石阶乃兰联芳捐资建成,贾庄娘娘庙也因联芳而建。

从清代乾隆朝始,兰氏宗族实现了中兴。

此时,兰氏家族已繁衍十几代人,因人口众多而分成东、西、南、北四股,各股自立门户了。

兰氏族人文武之道并举,几代人中,考取明经一人,乡试中举人一人,岁进士、贡生六人,生员多人,武生多人。清乾隆年间,崞县知县巡视县学,白石村兰氏36名生员集体恭迎,传为佳话。

兰畹生老祖居北院,诗礼传家,家道昌荣,是族中较为杰出的一个支系。北院兰家老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由西向东五进院落。上房两根柱子上挂着一副木刻楹联:“古今往多少家世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品人还是读书。”彰显出兰氏宗族自古以来,重视规范德行,崇尚读书的良好家风。

畹生老祖,抱璞守素,育四子,皆为饱学之士。长子兰尔潜,国子监太学生,才高识博,曾为崞县县志编修,撰《崞县赋》,载入县志,成为传世之作。次子兰尔浚,乾隆戊午年岁贡(进士),授屯留县训导,聪明大度,见多识广,扶贫救困,晚年精研医道,积有医案著述。三子兰尔澍,颖悟超群,中雍正壬子年举人,侯铨知县。四子兰尔灏,为国学生。兄弟四人被称为“兰氏四杰”。

清朝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首次修撰《兰氏宗谱》。白石兰氏东股和西股共同编制《兰氏宗谱》,由兰尔潜手书,兰尔浚作序。

同期,南股和北股共同编制《兰氏老家簿》,由培生手书。

同期,修建兰氏家族宗祠。

这一时期,还修缮了宗族祖坟,建设了老坟地始祖碑塔、各位先祖石碑、牌楼、围墙、甬道等陵园建筑。老坟地(牌楼坟)的规模和气派在周边村里非常罕见。

白石兰氏,人才辈出,泽润乡梓,关注民生,心系社会。多次赈灾,修路、修建戏台、修建村落门楼、捐赠寺庙善款。

兰氏族人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勤劳俭朴,耕读传家,历经数百年沧桑岁月,久盛不衰。

六、兰氏家族分股

白石兰氏世系,自1323年有初始文字资料记载,至今(2022年)已有700年可以考证的宗族历史。

兰氏家族历经十几代,开枝散叶,人丁繁盛,至康熙三十四年,已经有372年的历史。在这一年,开始分家立股。

据白石兰氏南北股谱(老家簿)中记载:

1、康熙三十四 年(公元1695年),兰氏家族分为东、西、南、北四股,四大支系。

2、兰志道四世孙中的6人(老六爷),长子、次子、三子为东股;四子、五子、六子为西股;

3、兰志刚四世孙中的3人,万、宝、顺掌握南股;

4、兰志全的四世孙(名讳不详?)掌握北股。

5、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各股立典云,各股庆坟。

立典云,就是制典立云。

典,家训、家规、家法、家政等。

云,就是云谱。是把家族同姓已故男性的姓名和已故配偶的姓氏,按辈分为序,记载于一块布上或纸上,作为家族过大年或族人红白事宴祭奠祖先的卷轴。平时卷起收藏,用时展开挂起。

云谱有大小之分。大云谱从始祖开始,记载全部已故族人。但有时大云谱上的空间记载不便或者张挂不便,有时个别族人迁徙时携带不便,于是就从大云谱上分出一个分支,做成小云谱祭奠比较亲近的祖先,这种云谱就叫小云谱。

庆坟,就是族人相约在清明节或者中元节等特殊日子,在家族老坟地祭祀祖先的活动。

七、兰氏的世系调整建议

按照首修谱、二修谱及三修《兰氏宗谱》记载,白石兰氏老辈编修家谱时,各自为政,东西股以本股先祖兰志道、兰志诚为始祖序世系;南股以兰志刚为始祖序世系;而北股的始祖是谁?现有的资料已经无从考证。

我认为:作为白石兰氏整个宗族的始祖(一世祖),应该是兰志道、兰志刚、兰志全 、兰志诚、兰志友五个亲兄弟的祖父兰思温,二世祖为兰士廉(兰思温之子),兰志道等五兄弟则应该顺延为三世祖,余此类推。

也就是以兰志道等五兄弟的祖父兰思温为始祖来序世系,在原来首修谱、二修谱及三修《兰氏宗谱》记载的世系上加两世。

兰思温和他的儿子兰士廉,是目前现有资料中明确记载的白石兰氏辈分最高的先祖,将他们父子尊为始祖(一世祖、二世祖)是恰当的、可行的。

白石村兰氏族人兰天福、兰官恒 、兰生金等老人也持此观点。

白石兰氏宗族过去的家谱,是东西股一个家谱,南北股另一个家谱。1980年代三修家谱时,虽然以兰思温为先祖,却没有把原来首修本及二修本的世系调整过来,导致从三修本家谱上看还是原来的世系,有点混乱,也造成了大家的不理解。

作者在大兴安岭

作者在大兴安岭

作者在大兴安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