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铎是什么意思怎么读(铎是什么意思)

铎是什么意思怎么读(铎是什么意思)

汉铎,即汉朝之铎

汉铎,即汉朝之铎。

《说文》中对铎的解释是:铎,大铃也。铎为方彤,顶卜有一个短柄,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

全手工 朱泥大红袍 200cc

怎样起个好名字 72 因时起名法

陈振桂教授目前已出版著作100本,其中大学教材10本,两本是国家规划教材。

17. 因时起名法

  起名用字是自由的,尽可以海阔天空,随意组合。但起名又与个人遭遇、生活环境、时代文化背景密切相关。某人叫吴汉儒,你会想到他是中年以上的知识分子;某人叫李有禄、张寿升,你会想到他们是农民出生,50来岁的人;韩抗战、邢解放、黄建国,你能猜测到该人生于抗日战争时期与1949年前后,任援朝、许跃进、谷超英,你能感觉到20世纪50年代的时代气息;郑要武、石卫红、于立新、齐卫东,你能联想到文化大革命时期。起名选字的时代特色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观其名而知其时代,并非现代才这样,各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的常用名,只是解放后随着历次重大政治运动或社会变革,起名的时代性更为强烈罢了。这实际上也反映了汉民族生活习俗的一个特点。

  (1)历史上各时期起名的时代特色

  夏、商多以天干地支命名。周代起名讲究“五则”( 据 《 左传 · 桓公六年 》 记载,周代人起名的原则“有五:有信,有义,有相,有假,有类。)与“六避”。(指 避免用国名、山川名、官名、疾患名、祭品(畜牲)名、祭器名起名。)

  西汉至三国时期,由于尊儒复古思想的影响,文武显官和士大夫阶级命名都以圣洁文雅为风尚。王莽当权禁用双名,崇尚单名之风沿续300多年,像刘歆、王匡、马援、班超、曹操、孙权、周瑜、刘备、关羽、赵云、“建安七子”、“竹林七贤”等,都是清一色的单名。

  魏晋南北朝时,士大夫阶级以清高自得,起名字要求高雅,选字特别讲究,当时最时髦的是用“之”字取名,如大书法家王羲之一家三代,从羲之到儿子献之,到孙子桢之、静之,都以“之”字为名尾。还有祖冲之、刘牢之、裴松之、顾恺之等。从此时起,由于诗歌文学的兴盛使用双名的风气开始盛行。当时的作家陶渊明、谢灵运、刘义庆、颜之彬、郦道元等。最有趣的是六朝佛道盛行,当时不少佛教徒喜欢用梵语取字或名,有些人并非佛教徒,也喜欢用此法。而道教徒则喜用道祖、玄德、灵等字。

  唐代武则天以后,佛道渐衰,科举制巩固,人们常用文、德、儒、士等字命名,忠、信、贞等字亦人名。唐朝还对武将功臣赐名,所赐名字含有尽忠报国等义,如唐末农民起义的叛徒朱温降唐以后,赐名朱全忠。唐朝末年,还开始盛行以典故起名。

  唐末五代,不少人喜欢用“彦”字取名,彦有“美士”的意思,如王彦章、史彦超等。自古以来带“彦”字名一直都很流行,史书记载以彦字起名的有145人,像彦章、彦超、彦卿、彦进等多人。

  中国素有尊老敬长的传统,到了宋代,不少人喜欢以老、叟、父(甫)等尊老字取名,如胡唐老,孟东老。武人喜用俊、顺、平、胜、进等字取名。这个时期,由于道学盛行,用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也成了时髦。著名的如哲学家朱熹,其父名松(木),其名熹 (水),几个儿子名塾、登、在(土),孙名钜、钧、鉴、铎、铨(金)等,曾孙名渊、潜、济、凌(水)等,五代全以五行相生序辈命名。当时还有一种习惯,社会上有地位的人,许多称“秀”,如张三秀,一般平民则称“郎”,如李四郎等。

  辽金时代,用哥、奴字取名的人很多,据史书记载,仅以买奴为名的显官就不下十几个。有人把用奴字命名的归纳为如下两种:①带宗教气息的,如观音奴、金刚奴、菩萨奴、罗汉奴等;②带卑贱气息的,如张奴、宫奴、万家奴、丑奴等。以哥命名的有铁哥、定哥、喜哥等,也含有卑贱的气味。“哥”、“奴”的盛行反映了当时社会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的深重。

  在元代,一些从政的汉族人为了取悦蒙古统治者,以用蒙古族名为荣。蒙古族取名的方式,有的根据颜色,如察罕(白色)、哈刺 (黑色)素罗或阔阔(青色)忽兰(红色)等;有的用数字,如朵儿制 (四)、搭本(五)乃蛮(八);有的用珍宝,如按弹(金)、迷不台(珠)、帖木尔(铁)等;有的用禽兽,如不花(牯牛)、不息(鹿)、巴尔思 (虎)、阿尔思兰(狮子)、脱来(兔)等;有的用蒙古族部落的名称为名。

  以族谱辈次命名的风气到明清进入高潮,皇亲国戚,各族大户几乎无一例外。同时明清时代科举制度的影响很大,人名中常出现奎、元、科、第和恩、光、禄、赐等字,反映了一般人羡慕功名的思想。明清的女子也多用贞、静、芳、芬、珠、翠、锦、乡等字取名。当然,当时男尊女卑,男女有别,许多女子只有小名而无大名,长大后出嫁一般只称姓而无名。

  清末以后,民族意识开始强烈起来,名字中常见华、汉、振、亚、兴、强、雄等字。例如清末革命党人愤恨清朝统治,志切复国,受民族革命思潮的激发,投入革命队伍,纷纷更改名字。如章太炎、赵炎午、蔡子民、胡汉民、于右任、戴天仇等,在当时这些名字表现了鲜明的思想倾向。又如清末,严复翻译的赫胥黎《天演论》为知识分子所接受,风行一时。受《天演论》思想的洗礼,不少思想超新的读书人侈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些人以此起名命字,如陈竞存(陈炯明)、秋竞雄(秋瑾)、胡适之(胡适)、李天择、张竞生等等。还有,在新文化运动中,右翼前期作家蒋光赤,惟美作家邵洵美的名字明显有受思想潮流冲击的痕迹。众所周知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文浚,少年时因崇拜王阳明“知行合一”之说而名陶知行。后来他先留美,又创办晓庄师范,倡导“教学做合一”,随着认识的深化,认为凡事非知后而行,乃行而后知,又改名陶行知。辛亥革命前,称字称号的风气一直很盛。辛刻革命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随着新文化新思潮的发展,称字称号的人骤减,而“一名主义”的风气延续至今,人们已经习惯了一个名字。

陈振桂曾出版《起名八十八法》再版十多次,拥有众多的读者,21年6月又在广州出版社出版《起名实用大全》。

  (2)当代起名的时代特点

  名字的时代特点,是人们了解社会变化的一面镜子。从下面的当代人名表,我们可以看出存在决定意识、时代、社会环境对人们取名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这也不失为起名的方法之一——因时起名。

  解放前(1947年—1949年):贾得宝、孙发财、姚有禄、庞天佑、李梦福、胡富孝。

  解放初期(1949年—1950年):郑解放、向天明、叶南下、秦建国、张同庆、纪土改。

  抗美援朝时期(1951年—1953年):司卫国、邓援朝、朱抗美、方卫平、靳停战、韩朝胜。

  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4年—1957年):高建设、申互助、童和平、李亚非、瞿建强、时志方。

   大跃进年代(1958年—1959年):孟跃进、潘唯天、王超英、方卫星、戴红花、陈公社。,

  三年困难时期(1960年—1962年):任自力、林更生、沈抗洪、许奋发、宋图强、齐移山。

  20世纪60年代中前期(1963年—1966年):钱克农、董加耕、高学雷、艾学锋、方永进、安四清、王卫星。·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1967年):董文革、张要武、房永红、成卫兵、范立新、季红卫、齐兴无、薛培忠、何向东、夏卫红、申卫东。

  当今(1977年—1992年):韩振兴、李跃华、姜文明、王冒富、宋富旺、徐婷婷、甘丽丽、杨媛媛、高四化、陈兴达、温富民。

  以上名字,时代特色鲜明:响亮易记,但作为反映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缩影,其中有些名字巳时过境迁,却有教训值得记取,这也是我们今天结合时代起名所应注意的。

  (3)起名的时代性与相习仿效

  有一对联故事,说明代文学家李梦阳任江西提学副使时,某日视察学堂,见名册中有个学生也叫“李梦阳”,便将小梦阳唤出来,出了个上联: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贬斥之意,溢于言表。小梦阳略作沉吟,对出下联:

  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

  魏无忌即战国时信陵君,长孙无忌是唐初功臣。小梦阳毫不示弱,借古讽今,回敬了老梦阳。

  以上人名的重名,说明起名的时代性对人影响极大,一名若好,大家纷纷相习仿效,故历史上同名颇多,如郦食其、审食其、赵食其,晏婴、程婴、灌婴、吕婴、孺子婴、葛婴、田婴等等。唐代自刘禹锡字梦得后,宋代范祖禹、叶适、孙标、黄希,皆号梦得。模仿效尤起名似乎也是一种时尚,时尚之风往往是盲目的。如前所述,六朝人好用佛道神将命名;宋人好用翁、叟、老命名;辽金之人好用哥、奴字命名;今人崇洋者,常用乔治、安娜、曼利、玛丽等洋名。建国后,随着政治形势变化,有些名字人们一窝蜂而用之。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向东、卫东、要武等名,哪个地方都有不少;当今人好用叠字名,丽丽、贝贝、莎莎、婷婷、媛媛、军军、卫卫、超超,哪儿也能听到。时尚也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社会心理,特别是共性心态。怎样给孩子起名既有时代特色,又有自己的特点,尽量不与别人重名,这才是我们起名时应该注意和研究的。

  综上所述,名随时代,因人而宜,名字的时代性是很鲜明的。起名的时代性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把个人的身世同所处的时代结合起来,缓慢的、长期的、渐进的,如儒家思想、阴阳佛道对人的影响;强烈的、明显的、起伏的,如近现代天演论思潮、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属于时尚,多为模仿效尤起名。类似于一字名,现在时兴起叠字名,倒也无可非议,但具体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却可以看到时尚与个人文化修养等的结合所产生的名的高下。明智的起名,与环境与时代相结合,富有进取性,含有积极的意义;简单地起名,盲目地赶潮流,模仿效尤以为时尚就美,究竟如何?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检验,还有再认识的过程,例如前例,当我国人造卫星上天,人们为纪念这一盛事,多围绕此起名,如王人造。强求赶潮流,未必就好。

  鉴于名字的时代性,在起名时,还应当注意顺应时势,不要把一些时过境迁的潮流所时兴的名字重新拾起,因为那太落后于时代了。如在我国古代许多时期,人们以丰满为美,因为在古代,肥胖大多是有财有势的人才能做到,人之肥瘦,乃是社会地位的标志,所以古人以肥为名者,屡见不鲜。如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孙肥,西汉初年的齐悼王刘肥,南北朝有文什肥、闾大肥、长孙肥、北魏高育,曾被太武帝赐爵“肥如子”。可见,“肥”字在古人那里是多么美好的一个词呀!再如龟,在古人心里是把它作为长寿的象征,《史记·龟策列传》记载,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20年以后,老人死了,放开床,龟还活着。所以古人名中,用龟字的也很多。唐贞观年间的嗣楚王叫李灵龟,玄宗时有一位著名的乐师叫李龟年;白居易有个侄儿,小名叫阿龟,诗人非常喜欢他,曾作诗《弄龟罗》写道:“有侄始六岁,字之为阿龟。”诗人有陆龟蒙,陆游晚年也号龟堂,作了许多龟堂的诗。后来龟却成了一个不好的字了。陶宗仪《辍耕录》载金方所作诗,讽刺一家大姓是“宅眷皆是撑目免,舍人总做‘缩头龟”’。说其妻子品行不端,龟就与绿头巾相结合了。“龟奴”、“龟公”、“龟子”成了最恶毒的骂人话。今天如果有人取名用“肥”、“龟”字,尽管是取其佳意,也会让人笑掉大牙的。

2021年11月24日

敬告读者:本人从7月2日起,将连续发表好名字的标准、起名的构思、起名的方法,但怎样才能起个好名字?具体可详细阅读《起名实用大全》。

鄂东方言典型词语拾粹

文 / 陈 华 陈 衢

鄂东,位于湖北东部,毗邻江西、安徽和河南,自古就有吴头楚尾之称。从人文到地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讲,除现在行政区划的黄冈市外,还包括武汉的新洲区(后划入武汉)、黄陂区(后从黄冈专区划至孝感、武汉)、鄂州市(原属黄冈专区,后几度变更)、黄石市(所属大冶、阳新曾隶属黄冈专区)。狭义鄂东,即现黄冈市行政区划。但从方言的人文地理来讲,其方言辐射区域却涵盖了河南、安徽、江西的邻县,而传统的鄂东所属阳新和大冶方言则不在其列 作为北方方言(含楚方言、西南官话)的一个分支,鄂东方言处赣方言、吴方言的交汇地带,随着人口迁徙和时代的变迁,鄂东方言不仅吸收了众多方言的精粹,不仅保留了古中州方言、赣方言、吴(越)方言等词汇,还保存了江淮方言、西南官话、楚方言和古汉语中的特殊字词。本文试将所了解的较为典型的字词遴选出来,以期共同分享。

一、称谓

咿呀(i⁵⁵ia⁵⁵):母亲。大(tar⁵⁵)、大(tai³⁵)、夜(iɛ²¹⁴):父亲。嘎爹(ka⁵⁵tiɛ⁵⁵):外祖父。嘎嬷嫫(ka⁵⁵mu³⁵ma⁵⁵):外祖母。假儿(ʨia³⁵ɚ⁵¹):女儿。立的儿(li²¹⁴ti0ɚ⁵¹):嗣子。嬷嫫(mu³⁵ma⁵⁵):祖母;对老媪的尊称。女泼儿(ʐu⁵⁵pʻo²¹⁴ɚ0):未成年女孩。糙子伢(ʦʻau³⁵ʦɿ²¹⁴æ³⁵):未成年男孩。朋亲(pʻuŋ⁵¹ʨʻin⁵⁵):无血缘关系但象亲戚一样的朋友。男灿(nan⁵¹ʦʻan⁵¹)男子,男子汉的变音。新嫁儿(ɕin⁵⁵ʨia³⁵ɚ³⁵):新媳妇,亦称新姑娘。身小(左边身字右边小字)(lən³⁵)原音读liāng,但在鄂东方言中发咩(miē)音,对小孩的昵称,同囝(囡)。

在以上称谓中,咿呀专指母亲,部分地区也分开叫,如咿、呀,也有变音称姨儿、哟,主要源于小孩开口学习语言时,第一次发音大多为咿呀咿呀,故有成语“咿呀学语”。有人考证世界上语言虽然都不同,但大多对母亲叫妈妈的发音很接近,而鄂东发言中的咿呀称呼,似乎也是非常符合汉语言的传统特点。小孩第一个叫的人,应是最亲的人,故有咿呀之称(也有个别地方称“大”)。而对父亲叫“夜”,不多见,开始以为是“爷”的变音,鄂东也有把父亲称为“爷”的叫法,但在极少数偏僻山村,把父亲叫“夜”,源于父亲是日出而作,到夜晚才能看到的人,故有此称。虽然有点牵强,但也有一定渊源与道理。“假儿”则是对女儿的一种别称,是自己的孩子,但不是儿子,是个假儿子,有重男轻女之意,同时又有割舍不了这种血脉关系,故称“ 假儿”。还有部分地区的姐为“女哥”,源于姐是自己血脉相连的同胞,把姐叫哥显得更亲密,不见外的意思。渠(tʂʻu⁵¹:他,亦作佢,第三人称,但在方言亦发音为kei;早见于《孔雀东南飞》和苏轼词,黄梅戏中亦有念白读此音。在鄂、赣、皖及毗邻地区以及客家话中,均发有与此相近的音,更为奇特的是在鄂东部分地区还发hɛ³⁵音,与英语的“他”发音基本一致,且意思相同。

二、时间、方位、气候、房舍

晏昼(ŋan⁵¹tʂəu⁵⁵):中午。哈昼(xa⁵⁵tʂəu³⁵):下午。将摸(ʨiaŋ⁵⁵mo⁵⁵):刚才、刚刚。掯自(kʻən³⁵ʦɿ0):现在。老后儿(lau⁵⁵xəu⁵⁵ɚ0):大后天。留时(liəu⁵¹ʂʅ⁵¹):立即、赶快、抓紧。时么常(ʂʅ⁵⁵mo0tʂʻaŋ⁵¹):经常。先前日(ɕiɛn³⁵ʨʻiɛn⁵¹ɚ²¹⁴):即大前天。一面(i²¹⁴miɛn³):刚才,亦称一摸、一头、将摸、掯自。真个(tʂən⁵⁵kor⁵⁵):今天。亦称真都、真儿、真儿个。门都(mən⁵¹təu⁵⁵):明天。

上头(ʂaŋ³⁵tʻəu⁵¹):上面、上边。哈头(ɕia⁵¹tʻəu⁵¹):下面、下边。梪底(təu⁵¹ti⁵⁵):下面、底部。中干(tʂuŋ⁵⁵kan⁵⁵):即中间。中心、里面的位置。塘四转(tʻaŋ⁵¹sɿ³⁵tʂuan³⁵):周围一圈、四周。在处(ʦai²¹⁴tʂʻu³⁵):四周、到处;所在之处。衔边(ɕiɛn⁵¹piɛn⁵⁵):边缘、边沿。塝上(paŋ⁵⁵ʂaŋ⁵¹)傍山中间位置的田地。

掣霍(tʂʻai³⁵xuo²¹⁴/chái huǒ):闪电。星屙屎(ɕin⁵⁵ŋo⁵⁵ʂʅ⁵⁵:流星雨。风巴雨(fuŋ⁵⁵pa⁵⁵ʐu⁵⁵)阵雨。玍巴子天(ka⁵⁵pa⁵⁵ʦɿ0tʻiɛn⁵⁵):气温高且湿度大的天气。现代人称桑拿天。犁箇滚(li⁵¹ku⁵⁵kuən⁵⁵):雷声不停地响声,此起彼落。连巴雨(liɛn⁵¹pa⁵⁵ʐu⁵⁵):接二连三地下雨,难得有晴天。起蛟(ʨʻi³⁵ʨiau⁵⁵):滑坡、泥石流。源于先人对地质灾害的不解,认为滑坡是因为山里住着大蛟龙,因为它的起身,才弄致山崩地裂灾害。做屋(ʦəu³⁵u²¹⁴)建房。槛子(kʻan³⁵ʦɿ0):窗户。耳房(ɚ³⁵faŋ⁵¹):房屋主建筑旁边修建的偏房。在主房之外,亦称偏厦。闼的(tʻau²¹⁴ ti0)堂屋。

三、民俗节庆

避厌气(pi⁵⁵iɛn³⁵ʨʻi⁵⁵):逢大事时,不洁之人须回避。包括特别倒霉之人(克夫、克子之人)、妇女例假期或其他名声不好之人。踩药渣(ʦʻai⁵⁵iau³⁵ʦa⁵⁵):将炮制后中药渣倒在来往人多的路上,让行人踩踏。传用这种“千人踩、万人踏“的办法,会使疾患者的病好得快一些。出方(tʂʻu³⁵faŋ⁵⁵):大年初一的早晨开门之前的重要仪式。常用语为“出方大利”。辞细(ʦʻɿ⁵¹ɕi³⁵):辞岁的方言变音。除夕团年饭之前对先人和天地的祭祀活动,即辞旧岁;除夕前几天对长辈或有恩之人的劳慰、探望。打失(ta⁵⁵ʂʅ²¹⁴):遇人、牲畜走失、物品失落等,请懂能掐会算之人掐算,然后按照其提供的方法去寻找。打紫竹棍(ta⁵⁵ʦɿ⁵⁵tʂəu³⁵kuən³⁵ɚ0):用紫竹棍驱邪。带接(tai³⁵ʨiɛ⁵⁵):给亲友携带的手礼。带奶(tai³⁵nai³⁵):坐月子的妇女房间禁忌陌生人进入,防止带走奶水。吊门头(tiau³⁵mən⁵¹tʻəu⁵¹):个子长得慢的小孩在除夕夜双手吊在门框上,祈祷来年长快一些。钉桃桩(tin³⁵tʻau⁵¹ʦaŋ⁵⁵):用桃木削置木桩,钉在阴森恐怖之处,镇邪避害。剁砧板(tuo³⁵ʦən⁵⁵pan0):对无法排遣的冤屈之事骂街式的发泄方式;亦对构陷者极端咒骂。此为乡间毒誓般的极端做法,一边用刀剁砧板,一边叫骂。多为无奈之举,鲜为用之,因传为如不属实,则报应自己。喝幌子酒(xuo⁵⁵xuaŋ⁵⁵ʦɿ⁵⁵ʨiəu⁵⁵):乡邻在杀猪宰牲时,将杂碎煮成熟食,请左邻右舍一起喝酒、享食,属古代有福同享的民风遗俗。叫嚇(ʨiau³⁵xai²¹⁴):叫吓的方言变音。多因小孩因惊吓生病,大人就要到受惊吓的地方或者门外,大声呼唤不要怕、你回来(魂魄归来)等语句,以期驱邪唤魂。亦称叫魂。刊伢(kʻan⁵⁵ŋa⁵¹):生产和抚养小孩。亦把生产、抚养、赡养(老人)、喂养(家禽家畜)都称为“刊”,与关中方言一致。猫挂葬(mau⁵⁵kua⁵⁵ʦaŋ³⁵):猫死后不埋葬,而是挂在杨树桩上。源于猫有九条命,见土复活,为助其超度托生之俗。行房(ɕin⁵¹faŋ⁵¹):夫妻行房事的讳称。做斋(ʦəu³⁵ʦai⁵⁵):做道场。通常因事而异,时间、内容不同。

四、动物

岸(ɤan³⁵):大雁。壁鼓蛇(pi³⁵ku⁵⁵ʂɛ⁵¹):壁虎。草猪(ʦʻau³⁵tʂu⁵⁵):雌性猪仔。延及其他家畜,如草狗。对雌性家畜亦称“沙”,如羊沙、黄沙(雌性黄牛)、水沙(雌性水牛)等,源于“牝”的转变发音。踩水(ʦʻai³⁵ʂuəi⁵⁵):家禽的交配。与游泳的踩水姿势无关。翅划(tʂʅ⁵¹xua⁵¹):翅膀的别称。触触(tʂʻəu³⁵tʂʻəu³⁵):蚯蚓。刺猪(ʦʻɿ³⁵tʂu⁵⁵):刺猬。带伴(tai³⁵pan²¹⁴):家畜的交配。莫泥(mo³⁵ni⁵¹):泥鳅。源于沉没入泥里,亦称没泥、没娘儿;刀莫泥:刀鳅;沙莫泥:沙鳅。貂老鼠(tiau⁵⁵lau³⁵ʂu⁵⁵/diāo láo shū)松鼠的别称。用外形皮毛似貂,故名。疯子蛇(fuŋ⁵⁵ʦɿ0ʂəi⁵¹):乌稍蛇。蝴触(xu⁵¹tʂʻəur³⁵):蝴蝶。江猪(ʨiaŋ⁵⁵tʂur⁵⁵):江豚。癞匍(lai³⁵pu³⁵):即妪伏。禽类进入孵化期。麦克(mai²¹⁴kʻɛ⁵⁵ɚ0/mǎi kē er):生长在塘河湖堰中小鱼的统称。为毛克鱼的变音。泼克(pʻo³⁵kʻɛ³⁵):蛾的统称。纱翼(sa⁵⁵iɛ⁵¹ɚ0):蜻蜓。蛇抠(ʂəi⁵¹kʻəu⁵⁵):蛇蜕。抠为壳的方言变音。药名为龙衣。溏鸡脓(tʻaŋ⁵¹ʨi⁵⁵nuŋ⁵¹):鸡排泄的稀褐色粪便,寒性大,外敷有清火消炎功效。五步龙(u⁵⁵pu³⁵luŋ⁵¹)白花蛇(蕲蛇)。传人被咬后走不出五步即丧命,是治疗麻疯病的良药。五爪猪(u⁵¹ʦau⁵⁵tʂur⁵⁵):畸形猪,视为不吉之物。鸦鹊(ŋa³⁵ʨʻior³⁵):喜鹊。长尾巴的喜鹊称为花鸦鹊。悬溜(ʂuan⁵¹li⁵¹ɚ0):蝉、知了。猪糙(tʂu⁵⁵ʦʻau³⁵):半大的猪。撞鹰(ʦuaŋ³⁵inr⁵⁵):隼的一种。从空中迅速撞到地面或空中抓捕猎物。啄米倌(ʦuo³⁵mi³⁵kuan⁵⁵):啄木鸟。毛狗(mau⁵¹kəu⁵⁵):狐狸。

五、植物

稗绿(pai³⁵ləu⁵¹):绿豆中的野生品种,其特点是难以煮烂。变瓜(piɛn⁵¹kua⁵⁵):南瓜。源于“北瓜”的方言变音。打葧(ta⁵¹po⁵⁵):植物结果时初始状态,即花蕾、嫩果儿。亦称打乸儿。地菜公(ti³⁵ʦʻai³⁵kuŋ⁵⁵):菏草,成品为香附子,可入药。拐枣(kuai⁵⁵ʦau³⁵):万寿果。观音楂(kuan⁵⁵in⁵⁵ʦa³⁵):腐婢树。其树叶加工后可做成粘状物食用,灾荒之年可用度饥荒,故有“观音”救苦救难之功用。湖澎(xu⁵¹pʻən⁵⁵):青萍。花菜(xua⁵⁵ʦʻai³⁵/huā cái)雨花菜。学名省沽油,雨花树上采撷的花孢,鄂东特产。见皮生(ʨiɛn³⁵pʻi⁵¹sən⁵⁵):山药的别称。源于母本上只要带一点皮就可生长。咔玛衣(kʻa⁵¹ma⁵⁵i⁵⁵):车前草的别称。愣头(lən³⁵tʻəu⁵¹ɚ0):樱桃。榴粟(liəu⁵¹ɕiəu³⁵):高粱。源于古越语中的芦粟。马蓼(ma⁵⁵liau³⁵):蓼草。米萩(mi⁵⁵ʨʻiəur⁵⁵):青灰色的蒿类植物,可作糕粑。亦称软萩。泡儿(pʻau³⁵ɚ⁵¹):山莓。按成熟季节分为大麦泡、小麦泡;蛇莓称为蛇泡儿。糖榴(tʻaŋ⁵¹liəur³⁵):山楂。枵的(ɕiau⁵⁵ti0):薄的、萧条。多指植物稀疏不茂盛。燕子红(iɛn³⁵ʦɿ0xuŋ⁵¹):杜鹃花,又名映山红。因开花时有的象燕子,故部分地方称之为燕子红。秧生(iaŋ²¹⁴sən⁵⁵):再生稻。亦称禾生,味美但产量极低。洋姜(iaŋ⁵¹ʨiaŋ⁵⁵):即洋火姜。亦称洋荷、蘘荷。有的地方错把菊芋称为洋姜。油麻(iəu⁵¹ma⁵¹):芝麻。约箨(io³⁵kʻɛ⁵¹ɚ0):笋衣。亦称约壳,壳为古音箨的变音。

六、食物

馇饭(ʦʻa⁵⁵fan³⁵/cā fán)将剩饭(菜)一起煮食。剩饭亦称现饭。江汉方言称为煮烫饭。枞树菇(ʦʻuŋ⁵¹ʂu⁵⁵ku⁵⁵):松蕈,即松菌。菇子(ku⁵⁵ʦɿ0):菌类、蘑菇的统称。滚粑(kuən³⁵pa⁵⁵):热腾的馒头、米糕。“滚”为热的方言叫法。糊粑粥(xu⁵¹pa⁵⁵tʂəu²¹⁴):把米炒焦变糊,然后再煮成粥状。多用于治疗隔食、消化不良。烂豆(lan³⁵təur³⁵):霉豆豉。米萩粑(mi⁵⁵ʨʻiəu³⁵pa⁵⁵):用米萩做成的糕粑,可冷食。亦称软萩粑,比寒食节通常食用蒿子粑味道要好些。米烂子(mi⁵⁵lan³⁵ʦɿ0):发酵后的米粉条。诺菜(nuo²¹⁴ʦʻai³⁵):用开水将菜蔬涝一下,再搓揉築入罐中备用。呈酸脆味道。筛粑(sai⁵⁵pa⁵⁵/sāi bā)用箩筛一层一层筛于蒸笼中(中间可掺配料)的糯性糕品,亦称雪粑。挑陀儿(tʻiau⁵⁵tʻuo⁵¹ɚ0):调制米面(麦面)疙瘩。亦称陀儿。潼儿(tuŋ³⁵ɚ0):冻儿。鱼、肉熬成的粘状物,待其冷却后形成的半固体状。如鱼潼、肉潼等。糖粑(tʻaŋ⁵¹pa⁵⁵):用熬制的糖稀与米泡揉和(或切制)的糕果。多为农家节日自制糕品。

七、工具器物

暗扣(ŋan³⁵kʻəu³⁵):子母扣。巴钉(pa⁵⁵tin⁵⁵):图钉。粑印(pa⁵⁵in³⁵):制作米粑、糕点时的模具。蔽鼓(pi³⁵kur⁵⁵)被子,源于遮蔽(盖)之意。残头(ʦʻan⁵¹tʻəu⁵¹):铲头的变音。专指铁犁铧前面部分。冲担(ʦʻuŋ⁵⁵tan⁵⁵):用于挑稻、麦、柴禾等农具。两头尖,多用结实的木料制作。打杵(ta⁵¹tʂʻu⁵⁵):用坚硬木材制作的负重辅助工具,用其支撑原地休息。丁滚(tin⁵⁵kuən³⁵):用于破开犁垈的农具。通常人坐其上,驱畜力滚动。亦称“打丁滚”。顶溜(tin³⁵liəu⁵⁵ɚ0):顶针。囤(tən²¹⁴):音:钝。用篾片制作用于囤粮的器物,亦称旋子。轭头(ŋai²¹⁴tʻəu⁵¹):架在牛颈背上用于受力的器物。盉(xəu³⁵):盛火的工具,用于取暖、熯酒(温酒)。与烘笼作用相同。灰印(xuəi⁵⁵in³⁵):用木头制成方合,底部镂成不同花纹,里面装有石灰或草木灰。用于对露天公共粮食临时性封存。亦称“盖灰印”。弶(ʨiaŋ³⁵):竹制捕器。用于捕捉(夹压)黄鼠狼、老鼠等。连乘(liɛn⁵¹tʂʻən0):打场的工具。因连续翻转不断,故名。砻子(li³⁵ʦɿ0):用于破开稻谷外壳的工具,多用竹子、黄泥粘土制成。杗除(maŋ⁵¹tʂʻu0):棒槌。除为捶的变音。暖坛(nan⁵¹tʻan⁵¹ɚ0):暖水工具。置于灶上,利用做饭热量烧水,亦称暖罐、汤罐。澎钩(pʻən³⁵kəu⁵⁵):浮标。浅子(ʨʻiɛn³⁵ʦɿ0):碟子。多为底部平而浅,故名。逑尺(ʨʻiəu²¹⁴tʂʻʅ²¹⁴):木工用的曲尺。试铁(ʂʅ⁵⁵tʻiɛ²¹⁴):磁铁。手巾头(ʂəu⁵⁵ʨin⁵⁵tʻɛ⁵¹ɚ0):手绢。托儿(tʻuo²¹⁴ɚ0):托盘。沿笔(iɛn⁵¹pi²¹⁴):铅笔。古赣语遗存。香柩(ɕiaŋ⁵⁵ʨiəu⁵¹):神龛。摇窠(iau⁵¹kʻuo⁵⁵):摇篮。转轴(tʂuan³⁵tʂəu²¹⁴):轴承。

八、常用口语

暴到(pau³⁵tau³⁵):初来咋到。称手(tʂʻən³⁵ʂəu⁵⁵):以为不重,却有份量。踹皮(tʂʻuai³⁵pʻi⁵¹):调皮。嚓了(tʂʻa⁵⁵liau0):失败,嚓为代用字。打啰子(ta⁵⁵luo³⁵ʦɿ⁵⁵):编造故事、欺瞒、找借口。夺溜(tuo³⁵liəu⁵⁵)言行无序;不靠谱。缶了(fəu³⁵liau0):穿帮、败露。告式(kau³⁵ʂʅ³⁵):开始。箇的(kuo³⁵ti0):这样、那样、的确。“箇”在鄂东方言中组词广泛,通常以介词出现,多表示程度,如:这么好,即箇好。在口语或文字书写中,亦有人作“果”。濩劳(xau⁵⁵lau⁵⁵):泼辣、努力,多指为自身利益奋力而为,并不顾及他人,含贬义。霍裸形(xuo³⁵luo⁵⁵ɕin⁵¹):办事不牢靠,随性而为,无原则,不负责任地开玩笑。既为(ʨi⁵⁵uəi²¹⁴):专门、故意、诚心。亦称特为。假马(ʨia³⁵ma³⁵)佯装、做做样子,非出自内心的言行。践祸(ʨʻiɛn³⁵xuo²¹⁴):招惹灾祸。接细儿(ʨiɛ²¹⁴ɕi⁵⁵ɚ0):打小以来;从小到大,一直以来。细为小的意思。结根(ʨiɛ³⁵kən⁵⁵):纠缠不清、抬杠。囥到(kʻaŋ³⁵tau⁵¹):藏匿。亦称阴到。离壳(li³⁵kʻuo⁵¹):离发音例。互相不粘合。理朗(li⁵¹laŋ⁵⁵):优质、良好、整齐。留时(liəu⁵¹ʂʅ⁵¹):赶快。裸了(luo⁵⁵liau³⁵):完了,坏了。裸在鄂东方言中组词很多,如:么裸(什么东西)、裸日的(詈语,相当于鸡巴日的)、裸溜裸(完了,完蛋了)等等。冇(mau³⁵):没有。在方言中组词较多,如:冇得改(无法解决,改为解的变音)、冇得样、冇得诊(整)、冇绞引、冇影子、冇张到等等。难忘(nan⁵¹uaŋ⁵¹):感谢语,谢谢之意。撇托(pʻiɛ³⁵tʻuo⁵¹):省事、图简事。起俏(ʨʻi⁵⁵ʨʻiau³⁵):聪明伶俐。起式(ʨʻi⁵¹ʂʅ³⁵):刚刚开始的时候。亦称起先。起首(ʨʻi⁵¹ʂəu⁵⁵):奠基。佉远些(ʨʻiɛn⁵⁵ʐuan³⁵ɕiɛ⁵⁵):滚开、滚远些。三不时儿(san⁵⁵pu⁵⁵ʂʅ⁵¹ɚ0):时不时、经常、时常。亦称式么常儿。哨(sau³⁵):快速、麻利。疑为速、嗖的变音。生佧(sən⁵⁵kʻəi0):不亲密、疏远。声气(ʂən⁵⁵ʨʻi⁵¹):讲话的口音、腔调。俗了(səu²¹⁴liau⁵⁵):完了、不好了、坏了。梭利(suo²¹⁴li0):方便、简单了事。停当(tʻin⁵¹taŋ⁵⁵):乖巧、周到、有礼貌。兴马儿(ɕin⁵⁵ma³⁵ɚ0):一直、向来、从来如此。脱了(tʻuo²¹⁴liau0):坏了、损坏(毁)、脱落。唯愿(uəi⁵¹ʐuan³⁵):唯一的愿望;衷心的祝愿。险乎(ɕiɛn³⁵xu⁵⁵):差一点点,好险。音字(in⁵⁵ʦɿ³⁵):对不认识的字,或容易忘记的东西,用最熟悉的字或符号注释提示。彻本(tʂʻai²¹⁴pən⁵⁵):旧时读书要求对所读书本通篇背诵。垫梪(tiɛn³⁵təu²¹⁴):垫底。发性(fa²¹⁴ɕin³⁵):生气,使性子。画书(xua⁵¹ʂu⁵⁵):连环画。亦称小人书。架轭(ka³⁵ŋai²¹⁴):原指给牲口安置轭头以做功。延指对人实施不利行为。拗(niəu³⁵):专指不规则的滚动;扭动。跳錾(tʻiau³⁵ʦan⁵⁵):灵活。亦称灵醒、钻疾。行时(ɕin⁵¹ʂʅ⁵¹):走好运。咱了(ʦa³⁵liau0):糟了、坏了。润贴(ʐuən³⁵tʻiɛ²¹⁴):妥当、愉悦。知误(tʂʅ²¹⁴u⁵⁵):误会。止了(tʂʅ⁵⁵liau0):到底了,无可救药。肘劲(tʂəu³⁵ʨin⁵⁵):快速,加劲。注实(tʂu³⁵ʂʅ⁵¹):老实;愚笨。自静(ʦɿ⁵¹ʨin³⁵):安静、寂静。作兴(ʦuo³⁵ɕin⁵⁵):时兴,流行。

九、有音无字

有发音,但无准确的字词标注,均用同音、近音字代替,难以找到同音、近音字的,用“囗”代替。

揞到(ŋan⁵¹tau0):补偿、冲抵。襾(ŋa²¹⁴):张开。暴到(pau⁵¹tau⁵¹):初来乍到。囗(piɛ⁵⁵):扁。馇(ʦʻau²¹⁴):淋、浇。淡囗了的(tan⁵⁵pʻio³⁵lɛ0ti0):没味道,索然无味。啖人(tan³⁵ʐən⁵¹):骂人。短(tan⁵⁵):挡、堵、拦截。吪(ŋo⁵¹):犟。佮(kiɛ²¹⁴):挈、提、拿。呃(ŋa⁵⁵):用力咬住。亦称“袄”。怫的(fu³⁵ti0):不明事理、不讲道理、不计后果。囗(kiɛ²¹⁴):拉动。专指锯子锯开物体的状态。给了(kəi²¹⁴liau²¹⁴):酥脆食物因受潮变软的状态。摢(xu³⁵):用力拍打、拨开。疾(ʨi²¹⁴):灵敏、敏锐。贱(ʨiɛn²¹⁴):①现场、临时。②调皮、灵活。刊(kʻan⁵⁵):养育、生育、赡养。扣(kʻəu²¹⁴):善盘算、狡猾、灵活。括辣(kʻua³⁵la⁵¹):一串串。㧰(li²¹⁴):弄、盘整、修理。囗(大字下面一个身字)(mən³⁵):长。腻嘎(ni⁵⁵ŋa³⁵):吱呀。戚利(ʨʻi²¹⁴li0):①伺候、培植。②专指找别人的差错,挤兑别人。桥(ʨʻiau⁵¹):①脆酥。②物品因干燥变形。驱(ʨʻu⁵⁵):吹。口人(ʐua³⁵ʐən⁵¹):食物太甜太腻或者不舒服状。芮(ʐuæ⁵¹):喊叫。緌(ʐua³⁵):敞开、呕吐。抈儿(ʐui³⁵ɚ0):物品、器物缺损了一个口子状态。涻(ʂa⁵⁵)泼洒。硕了(ʂuo³⁵liau0):歪斜。停当(tʻin⁵¹taŋ0):贤惠、贤淑、周到。搲(ua⁵⁵):抓、挠、舀动。畏里(uəi³⁵li⁵⁵):那里。亦称兀里。兴(ɕin⁵⁵):种植。诩(ʂu³⁵):竖立、翘起。夜(iɛ²¹⁴):撒落。叶(iɛ²¹⁴):专指喉咙沙哑状;腌菜亦称叶菜。撞(ʦaŋ⁵⁵):发藏音。碰撞;撞见;不期而遇。怎(ʦən³⁵):糟损、腐朽、变质。着(tʂuo³⁵):盅惑、怂恿。亦作肿。逐到(tʂəu³⁵tau⁵¹):用身体或其他热量把湿气淔干。渍(ʦɿ²¹⁴):快速、飞奔状。

十、特变转音字词

相同的汉字,方言却发音不同,有的甚至出现多个变转音。

俺(ŋan⁵⁵):淹。揞(ŋan³⁵):眼、孔。晻(ŋan⁵¹):严丝合缝。袄(ŋau³⁵)咬。亦作呃。笨(pən²¹⁴):拌。臂(pi³⁵):闭、背。蔽(pi²¹⁴):被。别(piɛ³⁵):白。灿(ʦʻan³⁵):蹿。拆(ʦʻai²¹⁴):泽、册、侧、策。颤(tʂan⁵¹):缠、滚动。抻(tʂʻən⁵⁵):伸。除(tʂʻu⁵¹):锤、捶、垂。触(tʂʻəu²¹⁴):畜。促(ʦʻəu²¹⁴):骤。到(tau³⁵):铸。帝(ti³⁵):对、兑、队。都(təu⁵⁵):舀。梪(təu³⁵):底、下面。毒(təu²¹⁴):捣、杵。铎(tuo²¹⁴):借、托。鄂(ŋo²¹⁴):沤。嗯(ən³⁵)①你、您。②硬。嘎(ka⁵⁵):家。盖(kai³⁵):戒、界、诫、疥、届、芥、介。港(kaŋ³⁵):讲。该(kai⁵⁵):街、阶、皆。改(kai³⁵):解。割(kuo²¹⁴):郭、角、阁、搁。箇(kuo⁵⁵):表示程度的副词。专门、那么的意思。亦与“果”混用。哈(xa⁵⁵):下、全部。孩(xai⁵¹):鞋、还。寒(xan³⁵):含、晗、唅。含(ɕiɛn⁵¹):咸。嚇(xai²¹⁴):黑、吓。麧人(xa⁵⁵ʐən⁵¹):食物因过甜、过麻、过涩使喉舌产生的不适应的感觉。花(xua⁵⁵):逗、哄、呵;巴结讨好。怀(xuai⁵¹):差、孬。会(xuəi²¹⁴):活、苏醒、明白。霍(xuo²¹⁴):郝。积(ʨi²¹⁴):罪。叽(ʨi³⁵):嘴、咀、疽、虮、矶。徛(ʨi²¹⁴):站立。季(ʨi³⁵):最、醉。匠(ʨiaŋ³⁵):犟、象。轿(ʨiau²¹⁴):嚼。叫(ʨiau³⁵):煎。进(ʨin³⁵):俊、峻、竣、骏。摎(ʨiəu⁵⁵):扭、拧、转。柩(ʨiəu²¹⁴):菊、厝。囗(上大下步)(kʻa⁵⁵):跨。匼(kʻaŋ³⁵):盖子半盖半开状。壳(kʻuo⁵¹):确、磕、嗑、搕。跍(kʻu⁵¹):蹲。睏(kʻuən³⁵):睡。睏醒即睡觉。浪(laŋ³⁵):晾。犁(li⁵¹):雷、擂、驴。里(li⁵⁵):屡、缕、履、旅。例(li²¹⁴):泪、累、类、砻。烈(liɛ²¹⁴)歪、偏。录(ləu²¹⁴):六、绿。麦(mai²¹⁴):墨、默、寞、沫。门(mən⁵¹):明。弥(mi⁵¹):梅、霉、酶、眉、媒、煤。米(mi⁵⁵):美、每。搣(pʻiɛ⁵⁵):折断、分开的意思。膖(pʻaŋ⁵⁵):散发刺鼻的气味。髼(pʻuŋ⁵¹):头发蓬松零乱。欺(ʨʻi⁵⁵):崔、摧、蛆、催。七(ʨʻi²¹⁴):吃。砌(ʨʻi³⁵):翠、碎、粹、脆、淬。怆(ʨʻiaŋ⁵⁵):嵌。逑(ʨʻiəu⁵⁵):曲、粬。忍(ʐən⁵⁵):永、尹。扔(ʐuən⁵¹):营(业员)、荣、云。粤(ʐuai²¹⁴)热、月、越。擩(ʐu³⁵):喂。色(sa²¹⁴):虱。梯(tʻi⁵⁵):推。替(tʻi³⁵):退、褪、挮。壅(ŋuŋ⁵⁵):掩埋。焐(u³⁵):弄、做、干。席(ɕi³⁵):遂。细(ɕi³⁵):岁、絮。歇(ɕiɛ²¹⁴):腋、血、雪。朽(ɕiəu⁵⁵):旭、蓄、粟。瘗(iɛn³⁵):用土或其他将东西掩埋起来。唷(io⁵⁵):育、欲、郁、浴、狱。舁(ʐu⁵¹):用火烤(加热)使物品较容易弯曲。与“煣”近义。弉(ʦaŋ⁵⁵):同“怼。”用生硬、粗鲁的语言讲话,或回怼对方。诛(tʂu⁵⁵):蛰、螫。斫(tuo³⁵):方言念堕。砍、劈。

十一、敬谦法律交际语词

有偏(iəu⁵⁵pʻiɛn⁵⁵):不好意思、抱歉、对不起之意。亦作“失偏”。当偏的(taŋ⁵⁵pʻiɛn⁵⁵ti0):应该的、没关系。与“有偏”对应用语。嗯仁儿(ən⁵⁵ʐən⁵¹ɚ0):您老人家;您。贵爵(kuəi³⁵ʨio²¹⁴):爵为脚的变音。即对走动少的客人敬语,有稀客之意。劳步(lau⁵¹pu³⁵):劳驾、费力、辛苦。难忘(nan⁵¹uaŋ⁵¹):谢谢之意。亦作“劳慰”。上人(ʂaŋ³⁵ʐən⁵¹):背称父母的敬词。淘力(tʻau⁵¹li²¹⁴):费心用力,亦作“讨力”,劳神费力。填情(tʻiɛn⁵¹ʨʻin⁵¹):还情、还礼。巴本(pa⁵⁵pən⁵¹):极力捞好处、占便宜。包梪(pau⁵⁵təu³⁵):托底。亦作“保梪”、“铎(托)梪”。扯边劝(tʂʻɛ⁵⁵piɛn⁵⁵tʂʻuan⁵⁵)借调解之机,偏袒一方。搭香边(ta⁵⁵ɕiaŋ⁵⁵piɛn⁵⁵ɚ0):沾光、借机得到好处。打脱离(ta⁵⁵tʻuo²¹⁴li0):离婚。道论(tau²¹⁴lən³⁵)议论。点水(tiɛn⁵⁵ʂuəi⁵⁵):告发、告密、暗中检举揭发。咚咚呛(tuŋ⁵⁵tuŋ⁵⁵ʨʻiaŋ³⁵):糊涂;把事情办得十分糟糕的状态。翻生(fan⁵⁵sən⁵⁵):原指泥土翻挖时,将生土翻出地面,需重新培墒,使之适合庄稼生长。延指已经成熟的事情出现反复或失败,多指婚姻失败和小孩不听话发犟。告阴状(kau³⁵in⁵⁵tʂuaŋ0):告黑状、诬告他人。好个裸(xau⁵⁵kɛ⁵¹luo⁵⁵):非常不好。见包公(ʨiɛn⁵⁵pau⁵⁵kuŋ⁵⁵):真相;公开秘密。讲经(ʨiaŋ⁵⁵ʨin⁵⁵):讲究、不好说话;故作内行或高明状。解除(kai³⁵tʂʻu⁵¹):专指解除婚约。来哉(lai⁵¹ʦai⁵⁵):来往、打交道。烂芮(lan³⁵ʐui³⁵):烂肉的方言发音。坏东西、名声狼藉之人。裸了(luo⁵⁵liau³⁵):不好了、坏了、完了。裸连(luo⁵⁵liɛn⁵¹):罗嗦、反复纠缠。菩子佬(pʻu⁵¹ʦɿ0lau⁵⁵):年画、壁画、门神等画作的统称。抢头刀(ʨʻiaŋ⁵⁵tʻəu⁵¹tau⁵⁵):争抢挨第一刀。指不明事理胡乱争抢吃亏的人。緌叽(ʐua⁵⁵ʨi³⁵):敞开嘴巴乱说乱讲的人。叽为嘴的变音。塞了坨子(sai⁵⁵lɛ0tʻuo⁵¹ʦɿ0):暗中行贿。亦指暗中被人打了黑拳头,即“塞了黑坨子”。填命(tʻiɛn⁵¹min³⁵);偿命。信人懂(ɕin⁵¹ʐən⁵¹tuŋ⁵⁵):容易受到别人的蛊惑与欺骗。亦作“信人着”、“信人唬”。做声音(ʦəu³⁵ʂən⁵⁵in⁵⁵):讲话夹带外地口音。亦作“做声气”。

十二、身体疾医语词

揞睛(ŋan⁵⁵ʨin⁵⁵)眼睛。揞:眼、孔。痹寒(pi³⁵xan⁵¹):疟疾。打摆子。柴吊子(ʦʻai⁵¹tiau³⁵ʦɿ0):牙齿的别称。门牙称之为“柴门”。衬坠儿(ʦʻən³⁵tʂʻuəir⁵¹):下眼皮处生长的麦粒肿。上眼皮处生的麦粒肿称为“吊坠”。除子(tʂʻu⁵¹ʦɿ0):拳头。搭舌(ta³⁵ʂær³⁵):因舌头转音不准,使说话变音、表达不清。因舌头大而转动不灵活的则称“大舌包”。胆筋(tan⁵¹ʨin⁵⁵/dàn jīn)胆:拦阻、截住。有音无字。即阻止高烧引起的痉挛,多发生于幼儿。亸耳朵(ʂuo⁵⁵ɚ⁵⁵tuo0):耳朵下垂状。亦称软耳朵、锡耳朵。意指听信别人的话容易改变主意的人。对不敢承担责任和风险的人,则称为“亸肩膀”或“溜肩膀”。发旺(fa²¹⁴uaŋ³⁵):形容小孩长得好。犯痛星(fan⁵⁵tʻuŋ³⁵ɕin⁵⁵):触犯主宰病痛的星宿(神明)而带来的意外伤痛。风疱(fuŋ⁵⁵pau⁵⁵):脂肪瘤。风痞(fuŋ⁵⁵pʻi³⁵):皮屑。铬箕手(luo³⁵ʨi⁵⁵ʂəu⁵⁵):断手纹。手掌纹络为一条直线,传断掌打人更疼。喝嘘(xuo⁵¹ɕy⁵⁵):打鼾。齁子(xəu⁵⁵ʦɿ⁵⁵):哮喘。鸡揞睛(ʨi⁵⁵ŋan³⁵ʨin⁵⁵):夜盲症。叽巴(ʨi⁵⁵pa⁵⁵):嘴。叫药(ʨiau³⁵io²¹⁴ɚ0):叫为煎的变音,即煎药。乆颈(ʨiəu³⁵ʨin⁵¹):短脖子。朗胩(laŋ³⁵kʻa⁵⁵):下身未穿裤子。弥毛(mi⁵¹mau⁵¹):眉毛。肷揞皮(ʨʻiɛn³⁵ŋan⁵⁵pʻi⁵¹):眼睛部位的伤疤。色头跛(sai³⁵tʻəu⁵¹po⁵⁵):膝盖。亦称色溜跛。挑苗(tʻiau³⁵miau⁵¹):种牛痘。条挂(tʻiau⁵⁵kua⁵⁵):全身未穿衣服。头毛(tʻəu⁵¹mau⁵¹):头发。剜阴风(ua⁵¹in⁵⁵fuŋ⁵⁵):放血疗法。多见于绝经后的妇女治疗除疾。休子(ɕiəu⁵⁵ʦɿ0):即瘊子、疣子。饧倒(ɕin³⁵tau⁵¹):转发音:杏倒。即发呆、发傻;不知所措状。雪窝(ɕiɛ³⁵o⁵⁵):腋窝。雪为腋的方言发音。

十三、数量代词

把(pa⁵⁵):单手抓住的为一把。撮(ʦuo²¹⁴):拇指、食指、中指合拢抓到的物为一撮。滴喃(ti²¹⁴nan0):一滴。亦称齉儿,即一丁点。伐(fa³⁵):次、趟、回。干(kan³⁵):间。干为间的方言发音。如一间屋。觉(kau⁵⁵):音:高。场(次)的意思。下几场雨为落几高(浇)雨。块巴(kʻuai³⁵pa⁵⁵):片。一片地方。裸点(luo⁵⁵tiɛn⁵⁵ɚ0):一点点。粗口。泡(pʻau³⁵):满十为一泡。另变音为“破”,如一破(泡)尿。筛(sai⁵⁵):阵。如下了一筛(阵)雨。四转(sɿ³⁵tʂuan³⁵):四周、周围。丫(ŋa³⁵):片、瓣。拃(ʦa³⁵):拇指尖到中指尖伸直的距离。赫裸糊(xɛ²¹⁴luo⁵⁵xu⁵¹):非常多。赫糊赫(xɛ³⁵xu⁵¹xəi²¹⁴):多得数也数不清。

十四、詈语

詈语,骂人的语言。方言中骂人的话千奇百怪,本文对过逾直白、粗俗的未收入。

败猪(pai⁵¹tʂu⁵⁵):无用之人、败家子、混蛋等。报节(pau³⁵ʨiɛ⁵¹)原指竹、木赘瘤。延指无用之才。不懂板(pu³⁵tuŋ⁵⁵pan⁵⁵):不懂事、不按规则行事。撤泡(tʂʻɛ⁵⁵pʻau³⁵):拆白、撒谎。踹(tʂʻuai³⁵):调皮、顽皮。非常顽皮的孩子,则称为“踹皮头”。戳腭子(ʦʻuo³⁵ŋo⁵¹ʦɿ0):腭子:动物取食器官。对好吃的或吃相不雅人的责骂语。亦称築颚子。肏嗯吚(ʦʻuo⁵⁵ən⁵⁵i³⁵):日你妈。打啰子(ta⁵⁵luo³⁵ʦɿ0):编造理由与谎言。打野(ta⁵⁵iɛ³⁵):注意力不集中、分心。啖人(tan³⁵ʐən⁵¹):骂人。怫的(fu³⁵ti0):言行无礼、不计后果的人。嗝裸气(kəi⁵⁵luo⁵⁵ʨʻi³⁵):胡说八道,亦称“嗝卵气”。拐裸(kuai⁵⁵luo⁵⁵):坏东西、坏蛋。孩犟(xai⁵¹ʨiaŋ³⁵):孩为还的变音。即还是怎么犟,为大人(上对下)对小孩的批评责骂语。睺心(xəu⁵⁵ɕin⁵⁵):贪心、贪得无厌。见裸甩(ʨiɛn⁵⁵luo⁵¹ʂuai⁵⁵):活见鬼。结根(ʨiɛ³⁵kən⁵⁵):抬杠。咵吧(kʻua³⁵pa⁵⁵):乱说乱讲,无根据地传播小道消息。孽畜(niɛ³⁵tʂʻəu²¹⁴):孽种、畜生。多指不肖子孙。緌吧(ʐua³⁵pa⁵⁵):乱说、管不住嘴的人。五爪猪(u⁵⁵ʦau⁵⁵tʂu⁵⁵):原指畸形猪仔。延指不忠不孝的子孙。现世报(ɕiɛn³⁵ʂʅ⁵⁵pau³⁵):做坏事者遭到现时的报应。叶裸(iɛ³⁵luo⁵⁵):完了、算了、完蛋了。栽吧(ʦai⁵⁵pa⁵⁵):倒霉蛋、倒霉鬼。搌筋(tʂan³⁵ʨin⁵⁵):纠缠不清。亦称裹筋、扯筋。霸蛮(pa³⁵man⁵¹):不讲道理。戳拐(ʦʻuo³⁵kuai³⁵):背后讲坏话、搞小动作、挑拨离间。非凡(fəi⁵⁵fan⁵¹):不守规则;胡作非为。假马(ʨia⁵⁵ma³⁵):装假骗人。岸了(ŋan³⁵liau0):不可救药;止了;即到了头,无解。

鄂东是片神奇的土地,方言更是一个丰富的语言宝库。由崇文书局出版的《鄂东方言词语汇释》,共40卷计60万字,汇集和涉及方言词条两万余,作者历经十年之力功,较系统地搜集、整理、解释了鄂东方言的乡音乡韵,记述了鄂东的乡风乡俗、乡土乡情。本文是从该书中拾其一二,寄赋对鄂东的乡思乡愁。

陈华近照

作者:陈华,湖北广播电视台原经委会副主任,高级记者(三级);陈衢,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编辑。

(来自——中国《红色映像》革命老区行的报道)

“木铎金声”由何而来?做师大人,从了解这些文化坐标开始!

都说北京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

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

在新街口外大街19号的主校区中,

就坐落着众多文化坐标。

今天小编就带你一探究竟吧!

木 铎 金 声

位置:大南门西北

木铎金声世所崇

学为人师,教化从容

行为世范,砥砺无穷

国运昌,民智弘,

育人兴邦肩任重

对于每一个北师大人和中国教师来说,“木铎金声”耳熟能详。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既有“木铎路”,又有“金声路”。学校的徽记,就是一个木铎。为庆祝师大百年华诞修建的“木铎金声一百年”纪念碑傲然挺立,成为校园一景。那么,“木铎金声”到底有何寓意呢?

木铎的原初意

铎是一种金属器皿,以铜或铁铸成。在铎的上方,一般都安装有木柄,铎内施钩悬舌。以木为舌的称为木铎。执柄摇动的时候,铎和内置的舌相互撞击,会发出响声。因为是撞击金属发出的声音,所以称之为“金声”。

“木铎”向教育之意的转向

根据《论语·八佾》的记载,孔子途径仪这个地区的时候,典守的官员请求拜会他,并说:“所有有道德学问的人,到了我所管辖的地区,我没有不和他见面的。”由于随行的学生也为他说情,孔子接见了他。他在辞别孔子出来之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这些人为什么着急没有官位呢?天下黑暗的日子很长久了,“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对于“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的意义,历代解说不一,甚至针锋相对。有的说天下大乱,乱极必治,天将使孔子得位施教,制作法度,用来号令天下。有的说孔子一生东西南北,列国周游,四方游说,未尝宁居,如同木铎一样,在道途上向大众宣示。元朝人陈天祥调和众说,认为这些绝然相反的观点,也都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可以并行不悖。“得位设教,盖所以体其木铎之施教所振而言也;周流四方,又所以象其木铎之徇于道路而言也。”(《四书辨疑》卷三)的确,无论孔子是否在位,他都不曾放弃教化的使命,在那个礼崩乐坏、失序无道的时代,他像一只木铎一样,周游列国,振扬斯文。

由于和孔子有了这样切近的关系,加之后来孔子声名日隆,木铎从此逐渐远离了单纯铃当的意义,而渐渐演化为指代设教或教育之事。比如,“祭酒先生选最难,去年有诏起秋山。师严教育人才际,道在寻常日用间。木铎金声千古振,杏坛春色几时还。斯文一脉关身重,莫叹萧萧两鬓斑。”(《西严集》卷八《赠张祭酒》)《四库全书》中唯一一次出现的“木铎金声”,与“杏坛春色”异文同义,就是用来指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当仁不让,以木铎自喻,以引领我国教育事业自任,并自我期许勉励,妥帖恰切,至为允当。

校 训 碑

木铎之西学十六楼东侧

2002年,为纪念母校100周年校庆,四川校友捐赠了校训碑。

碑阳面“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八字由启功先生所题,紧扣“师范”二字,包含了学与行,理论与实践,做学问与做人等之间的辩证关系。碑阴面则是启功先生题的一首诗:“学府英名,祖国殊荣。群伦领袖,教育高风。周一百岁,学术峥嵘。千秋万世,木铎长鸣。”

一代代师大学生薪火相传,以校训精神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也使北师大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

京师路

校训碑所在之路

南北朝向

《春秋公羊传》曰:“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师者何?众也。天子之居,必以众大之辞言之。”后世因以泛称国都。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开端的京师大学堂,学校名称中便使用“京师”二字。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它开创了中国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先河。

立身路

自京师路西拐

东西朝向

立身,意为处世、为人。《孝经·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意思是,在世上,要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涉世或始今日,立身却在生平”这是上世纪90年代末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班题写的六言诗。从“入学”与“毕业”两词看,前两句强调“学”,而“涉世”与“立身”则更强调“行”。其中心思想在于要求毕业生要谨记学与行的终生实践。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

——颜氏家训·序致

“师范”碑刻

立身路旁 邱季端东南角

在邱季端东南角,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座师范石。上面是朱德元帅1964年抄录毛泽东语录,作为给北师大的题词,内容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五四”纪念碑

自“师范”碑刻处北转,行至晨曦路,东转

行至京师学堂西侧

这块碑是“五四“纪念碑。

1984年,为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学校在图书馆前修建了“五四”纪念亭,1992年在亭内建立了“五四”纪念碑。碑文详细记录了“五四”运动中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英勇事迹。

2002年,因建设主楼,纪念亭被拆除。2004年,在师生的倡议下,学校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纪念碑的复建工作。

“奇峰高节”碑刻

京师学堂东,曦园入口处

这块石碑位于曦园内,上书“奇峰高节”,左侧有小字“师生学行同此竹石”,落款是“启功敬题”。

碑旁奇石是文字所提“奇峰”,而此碑附近曦园里的竹林是文字中的“竹”。题词为启功先生九十年代作品,寄予了先生对师大师生品行的赞扬和期许。

“时代先声”碑刻

曦园东南 教七楼东侧

这是“一二·九”运动纪念碑。

我校是“一二·九”运动的发源地之一。1984年,为纪念“一二·九”运动,学校在图书馆前修建了“一二·九”纪念亭。1992年,学校在“一二·九”纪念亭内树立了“一二·九”纪念碑。2002年学校为了修建新主楼而将纪念碑亭临时拆除。2005年,“一二·九”纪念碑复建之后被立在教七楼东侧。

碑头书“时代先声”四个大字,碑文介绍了“一二九”运动的概况,列出了在这场运动中做出贡献的杰出人物的姓名,以永铭史册、垂教后世。纪念碑静立在杆杆翠竹身前,述说着数十年前前辈们的精神,激励师大学子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务实勤奋,自强不息,以实际行动展现北师大人的风采。

本条师大文化路线就先介绍到这里。百年师大,薪火相传,师大校园内还有众多文化坐标等着你去探索,期待每个师大人都能绘制出属于自己的师大文化线路,这将是你无比珍贵的青春见证。

爱北师大

爱她的人文情怀

爱她的历史积淀

爱这方校园里的一个个文化细节

内容来源:

徐梓.《“木铎金声”的由来》.《中国教师》2007年06期

《京师学人》微信平台 师大校园十景画册

责编:宋蔚奇

《声律启蒙》全文翻译及详细解读23

云对雨,水对泥,白璧对玄圭。献瓜对投李,禁鼓对征鼙。徐稚榻,鲁班梯,凤翥对鸾栖,有官清似水,无客醉如泥。截发惟闻陶侃母,断机只有乐羊妻。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

云对雨,水对泥,为何放在一起,想到个成语“云泥之别”,比喻地位悬殊,相差很远。

而水对泥则让我想到《红楼梦》里贾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泥和水的对比,还可以想到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水和泥的对比,应该说的是人的品质。

白璧对玄圭,

白璧:平面圆形中有孔的白玉。名贵、完美的象征。白璧无瑕,可以作为贵重的礼物赠送给别人。

《战国策》里《苏代为燕说齐》中,苏代先拜见齐国大臣淳于髡,送给他“白璧一双,黄金千镒”,请求淳于髡帮助引荐,在淳于髡的引荐下,齐王很开心的召见了他。而后来楚国伐齐,齐王使淳于髡去赵国请救兵,齐王一开始只打算给“黄金百斤,车马十驷”作为礼物送给赵国,还没有苏代大方,后来淳于髡用了个故事讽刺了他,才改为“黄金千镒,白璧十双,车马百驷”,最后搬来救兵,击退楚国。

《鸿门宴》里也有白璧出现,刘邦逃走前对张良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最后项羽欣然接受,刘邦顺利逃脱。

玄圭:上尖下方的黑玉,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尚书•禹贡》:“禹锡玄圭,告厥成功。”舜帝赐给大禹一块黑色圭玉,以表彰大禹治水之功劳,亦借指特大功业。

献瓜对投李,和“投桃报李”的意思差不多,比喻友好往来,互赠礼物,礼尚往来。出自《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还有《诗经•国风•卫风•木瓜》里的“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非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非报也,永以为好也!”

禁鼓对征鼙。

禁鼓:古代禁止夜行的鼓。征鼙:出征的战鼓。

古代报时有晨钟暮鼓,晚上的鼓声响起,表示宵禁开始。而打仗时也需要鼓来号令士兵,鼓舞士气,所以有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打仗的战鼓也叫鼙鼓,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就有“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句,说的便是安禄山起兵范阳造反的故事。

徐稚榻,鲁班梯

徐稚,字孺子,东汉著名的贤士,博学多识,淡泊名利,官府多次征召都不仕,有“南州高士”之美誉。豫章太守陈蕃刚到南昌,就先去看望徐稚,徐稚来访,特意为他设下一塌,徐稚走后便悬挂起来不用,表示对徐稚的敬重与推崇。后来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说的便是这个故事。

鲁班,春秋时期鲁国的工匠。鲁班梯是鲁班为楚国制造的攻城云梯,用来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不远千里,从鲁国徒步十日十夜来到楚国,在楚王面前演示攻城云梯并没有什么作用,成功说服楚王停止攻打宋国。

凤翥zhù对鸾栖,出自陆机 的《浮云赋》:“鸾翔凤翥,鸿惊鹤奋。”鸾翔,鸾栖指的就是凤凰飞翔与停栖,凤翥指凤凰高飞。这里比喻书法的字体飘逸,笔势飞动。

有官清似水,无客醉如泥。

这一句的做官清廉和醉酒如泥,不知有何联系,不可能仅仅是词句的对仗工整,意义上必有相关。

冥思苦想,想到两个人与这两句相关。

一个是屈原,屈原少年得志,曾官至左徒,职位仅次于宰相,后来因谗被贬,降至三闾大夫,再后来又被流放,屈原一生爱国,所以也相信他为官清廉似水,《楚辞•招魂》第一句便是“朕幼清以廉洁兮”,所以屈原的一生可以说“有官清似水”,但是他又能做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在《渔父》一文中,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当渔父对屈原说“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众人都醉了,为什么不一同吃那酒糟喝那浊酒?屈原则说“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所以屈原即使被流放,即使投江自杀不愿意与世人同饮浊酒,一直是清醒的。

另一个人,便是陶渊明,我们知道陶渊明特别爱喝酒,有个“葛巾漉酒”的典故,说他急于喝酒,没有工具过滤酒,便用头巾来过滤。《五柳先生传》里说自己“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戚朋友知道他的爱好,常常请他喝酒,每次他去了亲友家里一定会喝个烂醉如泥。

不仅如此,《宋书·陶潜传》还说,无论什么人去了他家,只要家里有酒,必然请别人喝,假如他先喝醉了,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可见他的性情如此率真。后来李白有有一首诗《山中与幽人对酌》“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引用的就是陶渊明的典故,所以爱酒之人,无论有无宾客,皆可酒醉如泥。

当然陶渊明为官也很清廉,在他做彭泽县令时,有督邮官来视察,陶渊明不愿应酬督邮,也不愿与官场的贪官污吏同流合污,愤然辞官归隐。所以可以说陶渊明是真正的“有官清似水,无客醉如泥。”

截发惟闻陶侃母,

这里说的陶侃和他的母亲,陶侃正是上文陶渊明的曾祖父,在东晋他可比陶渊明名气大,他是东晋的开国大将军。

陶侃出身寒门、父亲早逝,早年非常穷苦,一度在县中担任小吏。有一次他的朋友范逵路过陶侃家,陶侃没钱招待,他的母亲剪掉头发换钱来置办酒菜。陶侃后来在八王之乱时崭露头角,平叛了多次叛乱,威名天下,时人评价说“明鉴似魏武(曹操),忠顺勤劳似孔明(诸葛亮),陆抗诸人不能及也”。说陶侃虽然手握重兵,坐镇一方,但却没有曹操那样的野心,死后被追封为大司马。

陶家为何家道中落,主要是因为陶侃出身寒门,当时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九品中正制,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官场被世族控制,如“旧时王谢堂前燕”的王家谢家,还有桓家庾家。所以东晋后期社会腐败,寒门子弟得不到重用,官场黑暗,这也是为什么陶渊明要辞官归隐的原因。

断机只有乐羊妻。

乐羊在历史上有两个人,一个是战国时期的,一个是西汉时期的。各自有个成语典故,战国时的乐羊是魏国将军,是后来燕国名将乐毅的先祖,乐羊有个成语叫乐羊食子,乐羊带兵攻打中山国,乐羊的儿子被中山国抓起来逼迫乐羊撤兵,乐羊攻打更加猛烈,于是。中山的国君烹煮了他的儿子,赐给他(用他的儿子的肉烹成的)肉羹,乐羊坐在营帐中把一杯肉羹全吃了。中山国见其残忍不敢对战就投降了。乐羊虽然战胜了中山国,但是魏王也因此对他产生了怀疑。

至于西汉的乐羊,纯粹是《后汉书•列女传》里虚构的人物,是为了赞美乐羊妻子的高尚品德,和孟母断织的意思差不多。

秋望佳人,目送楼头千里雁;

秋风送凉,寂寞的人登高远望,愿南飞的大雁捎去我对情人的思念。

这一句想到了《西洲曲》里的“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李白的“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还有李清照的《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秋天到了,古人登楼望见大雁,便产生思乡怀人之感。

早行远客,梦惊枕上五更鸡。赶路的行人,被鸡的叫声惊醒,天还没亮就上路了。

这一句出自温庭筠的《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