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三更的“三更”,到底是几点?是凌晨的三点还是五点?
许多古装剧中都会有这样一个桥段,每逢夜深人静时,大街上总是会传来梆子敲铜锣的声音与“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喊声。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中国古人就发明出一种名为“漏刻”的计时装置,“漏刻”是利用水滴流速来测算时间。
漏刻
到了隋唐时节,为了更准确掌握时间规律,古人还发明出日晷等计算时间的装置。
可古人计算时间的方式和今天不一样,比如午夜12点,放到古代对应的是子时。凌晨1:00~3:00,则为丑时。由于古代夜晚消遣活动极少,更有严厉禁止的宵禁制度。
大晚上不在家睡觉,不是坏人就是公差。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成语“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夜里3点,还是5点呢?
日晷
据清代《古今纪史统考》一书记载:“轩辕氏始用漏刻,周公始分更、点,则更点始于周。至于用鼓用钟则始于唐……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
周朝时期,周公首次发明计时规律,用来掌握四季更替,每日轮转流程。大家熟知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是到唐代才开始出现的。
池州造刻漏记——杜牧:“牧尝佐沈吏部江西府,暇日公与宾吏环城,见铜壶银箭,律如古法,曰:“此建中时,曹王皋命处士王易简为之。”
公曰:“湖南府亦曹王命处士之所为也。”后二年,公移镇宣城,王处士尚存,因命工就京师受其术,创置于城府。池州造刻漏记。”
到了后世的元明时期,每座城市的中心还建有钟鼓楼。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
钟鼓楼作为都城的报时中心,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钟鼓楼
每到固定的时间点,守楼兵卒会采用“撞钟”、“敲鼓”等报时方法,提醒人们现在是几时几分。
尤其到了宵禁时间,天刚擦黑,钟鼓楼便会传来响声,这是提醒大家不要外出。
《西游记》中就曾对这种情况有过描写:“玉兔高升万籁宁,天街寂静断人行。银河耿耿星光灿,鼓发谯楼趱换更。”
因为钟鼓楼覆盖范围不广,便催生出更夫。在古代,更夫不仅要为大家报时,每到夜间,还要走街串巷,兼有治安、巡逻、防火等职责。
古代宵禁制度极为严苛,大家夜里无法随意出门。万一哪里出现火情或是来了贼人,百姓们还在家蒙头大睡,那就要出大事了。
而有更夫定点巡逻,便能及时处理好各种险情,防患于未然。在军营、乡下庄寨,还有皇宫里,都有更夫,但所属职能部门与职责范畴又稍有不同。
更夫
资治通鉴曾有记载,王建部将王宗涤,用疑兵之计,带领本方大获全胜。(后军尚未集,涤以数百人夜去昭营数里,多击更鼓,昭以为蜀军大至,引兵宵遁。)
戚继光在其《纪效新书》中也有提及:“遇夜,中军发擂,楼铺一齐发擂;中军打更,遇夜铺处处打更。一处断绝更鼓,依临阵军法连坐本管官旗。”
所以钟鼓楼与更夫相辅相成,无论军营、乡镇、州府治所,都会有报时需求。
中国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即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辛亥革命结束,西方钟表传入中国,我们将中西时点分为“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中国人则沿用小时至今。
西方钟表
弄清楚了古代十二时辰的具体由来,更方便大家理解三更半夜中的“三更”,到底是几点?
大家要清楚这点,历朝历代的更夫,每天晚上至多会巡逻5~6次,也就是打6次更。
从戌时始,经过亥时、子时、丑时,直至寅时结束。古人按照日落到次日日出计算,减去黄昏、黎明时间,计算一昼夜时间。所谓日出、日落,便是白天与黑夜。
再辅以漏刻、日晷等报时装置。每天晚上,更夫需要巡逻5次,至少敲6次锣。而半夜三更中的“三更”,指的就是子时。
子时是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1点,按道家学说,子时是一天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的时间(迷信学说,大家姑妄听之)。
由于古代每个夜晚分为五更天,一更便是戌时,亥时为二更,子时就是三更,直到寅时五更结束。
子时对应的是晚间11点到凌晨1点,属于一夜中的一半,所以古人便将子时称为“半夜三更”。
打更人
当然,我这里说的“三更”,是非常笼统的一种说法。具体到细节上,唐朝、宋朝、明朝等各个朝代,对十二时辰的准确定义都稍有不同。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规定“五鼓三点”,唐代计算时辰是,昼长55刻,夜长45刻。五而分之,则一更长9刻,约为129.6分钟。一点长25.92分钟。
春秋分昼夜平分,是指日出到日落这段时间,各为50刻。一夜时间长度为日落到次日日出时长,减去晨昏蒙影时间,即5刻。
刻度用箭尺计算,通常白天一箭,夜间一箭,加起来共计100刻。一更的长度,就取决于钟鼓楼的夜箭长短。另外,根据每个城市的经纬度不同,各个地方对十二时辰的具体时间划分,还稍有不同。
唐宋时期,官员每天五更(凌晨3点)上朝。宋朝都城在开封汴梁,五更大约是5:12。唐朝都城在长安,五更大约就是5:02左右。若遇上春分、夏至等二十四节气,时间还另有计算。
据《晋书·天文志》、《新唐书》均有记载:“夫天之昼夜以日出没为分,人之昼夜以昏明为限。日未出二刻半而明,日入二刻半而昏。据历法,晨初迨日出差二刻半。”
而晚上的时间为什么叫做“更”,其实是因为夜晚巡夜人员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所以夜晚时间就称为“更”。有的地方是用击鼓方式报时,夜晚时间还称为“鼓”。
所谓“几更天”或者“几鼓天”都是这个意思,“晨钟暮鼓”也是源自这里。
因为我国古代计算时间,并不像现在用时分秒,将全天共分为12个时辰。为方便计算,每个夜晚共有5个更次。
晚上8:00放到古代便是戌时,到了戌时,更夫开始正式工作,敲一遍锣,两下梆子。晚上10:00便是亥时,更夫敲两遍锣,两下梆子。
到了午夜子时,便是三更天。直到丑时、寅时又分为四更、五更,敲完五更后,更夫收工回家。
除了夏季,春秋冬三个季节,每天凌晨5:00~6:00还会敲一次梆子。因为这三个季节日出时间,相比较于夏季有所延长,更夫还得额外“加班”一个小时。
归根结底,五更是将一夜时间平均分为五份,每份一更。因为昼夜长短的季节性变化,所以不同季节,更点长度也是不同的。
同时,一夜定义不用日出日落算,而用日落后二刻半到次日日出前二刻半这段时间。
如此说来,“三更”指的不是3点,也不是5点,而是子时,即深夜23时至凌晨1时。
参考资料:《古今纪史统考》《晋书·天文志》《新唐书》《纪效新书》
汉字解密|更:“三更半夜”里面的“三更”究竟是什么时候?
视频加载中...
大家好,我是黄雪晴。我们经常听到“三更半夜”这个词,那么三更半夜到底指的什么时候呢?我们一会儿再说。先来看看更字吧。甲骨文的更上面是一个丙字的形体,一般认为这也是一个象形字,具体像的是什么?这一点还没有定论,有学者认为是像鱼尾,有学者认为是像一个器物的底座,还有一些其他的说法。“更”字的下面是一只手拿着一根小棍,这是一个攴字,在有的汉字里也写作攵。攴(攵)就是扑,表示手拿着工具做出驱赶、敲打、拨动等跟手有关的动作。一只手拿着一根小棍去拨动、翻动一个东西,这就是“更改、更换”。
西周金文里又出现了上面是两个丙的字形,一般认为,两个丙是进一步表达更改的意思。用一个物体去替换另一物体,发生换位。
《说文》小篆字形又恢复为一个丙一个攴字,隶变以后将丙和攴连写到了一起,成为我们今天楷书里的字形“更”。
“更”的本义就是更换、变更。《左传·昭公三年》里有“景公欲更晏子之宅”的故事,说的就是齐景公想给晏子更换一下住宅最后被晏子拒绝的事情。我们今天有很多由“更”构成的词语都是更换、改变的意思。比如:更新、更衣室、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等。更字还有“经历”的意思。我们今天说一个人“少不更事”,是说一个人年纪太小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表示经验不足。
“三更半夜”这个词里面的“更”是不是更换、变更的呢?其实不是的,这个词里面的“更”是表示时间的,因为时间是不停地更替的。所以,“更”也被用来表示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古人把一个晚上的时间分为五更,我们在前面的节目中说过,古时一昼夜被分为十二时,分别用十二地支表示,一般认为,从戌时到寅时是完全属于夜晚的,这段时间被分为五个单位,称作“更”,每更两个小时。
那这分成的五个单位分别对应什么时间呢?戌时是一更天,相当于我们今天的19—21点;亥时是二更天,相当于21—23点;子时是三更天,相当于23—1点;丑时是四更天,相当于1—3点;寅时是五更天,相当于3—5点。所以“三更半夜”里面的“三更”指的是晚上23点到第二天凌晨1点!
从戌时到寅时,这个时间段的一半,那就是子时,也就是三更时分,正好是夜最深最晚,天最黑的时候,因为过了子时,天就要慢慢亮了,所以我们今天说深夜习惯说“三更半夜”、“深更半夜”。夜晚过了一半,天就慢慢走向天亮,走向早晨,接近早晨了。所以我们今天也把子时这个时间段称作“凌晨”。“凌晨”的“凌”就是“接近、迫近”的意思。那么凌晨,就是接近早晨。比如我们习惯说凌晨1点,凌晨2点等等。
作为时间的“更”,在三更半夜、三更天、五更天这样的词语中,我们还常常听到另一种读音,那就是“jīng”。这种读音大多出现在口语中,也就是在平时说话的时候,很多人都习惯把三更半夜读成三更(jīng)半夜。其实,在早期,我们的声母中是没有jqx这组声母的,现代汉语中的声母jqx有一部分就来源于声母gkh。所以,在有些方言中,g声母的“更”就变成了jīng。把“打更”读作打jīng,也是为了与表示动词的“更换”的“更”区分开来。
前面我们说了,更的本义是一只手拿着一根小棍去拨动、翻动一个东西,这就是“更改、更换”。用什么来换?需要再拿一个东西才能换,所以,更有了再、又的意思。这个意义的更,我们读作去声gèng。比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就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句子。事情再发生一遍,相当于以前的状态来说,就是增加了。所以“更”还有“更加”的意思。五代李煜的《清平乐》中就有“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的句子。也就是说,读作第四声的更,一般是用作表示重复、程度等含义的副词,这与动词更换更替的“更”在词性上也是不同的。
下期预告:从明天起,湖北师范大学的李治平教授将为我们带来和丝绳相关的一组字。第一讲——级。为什么在古代的战争中,把敌军的头颅又叫做首级呢?汉字解密,敬请期待!
古人晚上一般几点钟睡觉?
人生于世,吃饭睡觉必不可少。然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无限缩短了人们的睡眠时长,由此给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危害。据小米运动最新发布的《2019年中国人睡眠白皮书》提供的数据显示,国人日均睡眠时长为6小时55分,其中30岁以下的青年人睡眠时长最短,熬夜比例高达89%。
从养生学的角度来说,睡觉是一个人补充体能、解乏消困的有效方式。《黄帝内经》认为,睡眠是一种生理机制,与人的卫气循行关系密切。睡眠不足会导致卫气失常,长此以往会造成阴阳不交,以至于气血虚衰。
为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古人严格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那么,他们晚上一般几点钟睡觉呢?
从具体的时间来说,古人睡觉时间是在亥时,即晚上21-23时之间。亥时自汉代起即被称为“人定”时分,人定即人静,也称“定昏”。
中医认为,亥时三焦经旺。三焦是六腑之一,具有主持诸气、通调水道的作用。亥时三焦通百脉,人如果在此时睡觉,身体处于平息状态,百脉俱静,各个器官可以趁此养精蓄锐。中医理论也认为,亥时之后胆经将旺,“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取决于胆。”胆又为少阳,“少阳不升,天下不明”。意即此时不睡觉,第二天就没有少阳之气升起。
明代博物学家谢肇淛在其著作《五杂俎》中记述:“夜读书不可过子时。”子时即23点至翌日凌晨1点。谢肇淛认为读书超过子时的后果是“盖人当是时,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血耗而生病矣”。意思是说,熬夜读书将会导致身体严重透支。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遗址中曾出土过一批汉代竹简,其中有部医书《十问》,里面详细披露了秦汉时期人们对睡觉的认识:“一昔不卧,百日不复。”意思是说,一天不睡觉,身体内的元气要经过100天的沉淀才能恢复正常,其影响程度可见一斑。
明代陈继儒在《珍珠船》里也曾说:“睡是眼之食,七日不眠,眼则枯。”可见,睡眠不足不但会给人无精打采的感觉,还将导致眼窝塌陷。
由此来说,亥时入眠是古人比较推崇的睡觉时间,也是自然养生、提高人体免疫力的有效方式。但在知识经济时代,受制于生活压力,真正能做到亥时入睡的人恐怕微乎其微。特别是年轻一代,面对高额房贷车贷,经常会彻夜难眠。可无论如何,遵循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是保证身体健康的一剂良药,它不仅能够消解身体上的疲劳,还会促进新陈代谢,进而减少生理机能异常带来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