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周公姬旦是谁的儿子(周公姬旦)

周公姬旦是谁的儿子(周公姬旦)

白居易被贬江州,写了首富含哲理的诗,用通俗语言讲述了如何识人

中国人常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品格的优劣,总是要通过时间去检验的。待到他死后合上棺材盖子,才能有一个结论。

因为在人在活着的时候,事情总是不断地发生变化,很难看清他的真面目。针对这个问题,唐朝的白居易曾经写下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放言五首其三》。

一、白居易原诗赏析

《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诗歌意译:

送你一个辩别忠奸的办法,不用钻烧乌龟壳,也用不到算蓍草。分辨一块玉石的真假,就把它放到火里烧三天。要知道一棵豫樟树能不能成材,起码得先等它长七年。

周公当初辅佐时,曾被人怀疑他要篡位;王莽没有篡汉的时候,却表现得十分地恭敬。假如他们当时就死了,谁知道哪一个是伪君子,哪一个是真小人呢?

“钻龟”和“祝蓍”,都是指古代的占卜方式。“钻龟”是在占卜时先取一只乌龟壳,在上面钻一些孔,然后再放到火上去烧。一边烧,一边进行的巫术活动。

事后通过观察乌龟壳上的裂纹,来判断一件事情的吉凶。占卜过后,还会在乌龟壳上刻字记录其结果。这个龟壳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甲骨”,上面的占卜文字就是“甲骨文”了。

“祝蓍”则是一种通过易经算命的方式,采用的是四十九根蓍草的茎来代替易经的卦象,进行卜算。

要辨识一个人的忠奸,用占卜的方式显然是不可靠的。于是白居易说:让我来告诉你一个简单的办法,那就是让时间来检验真相吧。

你看,要知道一块玉石的真假,就得把它放进火里烧上三天,因为真玉是怎么烧都不会发烫的。而要知道一株豫樟树能不能成材,不也得等七年的时间,先让它长大吗?

接下来,白居易就以真实的历史人物来举例说明,通过时间来考察人性的必要性。他第一个举的例子是周公姬旦。

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伐纣之后建立了周朝,但是两年后周武王就去世了,留下幼子成王。姬旦为了周朝江山的稳固,坚持代替侄儿履行天子的职责。结果引起了管叔、蔡叔等人的怀疑。

最后,发展到武装叛乱。周公平定叛乱之后依然尽心尽力辅佐成王,直到生命的终结,大家才相信他从来没有想过要篡权。

王莽是西汉王朝的外戚,借姑母王政君之势独揽朝政。之前一直装出勤勤恳恳的样子,对所有人都非常客气。还把自己封邑得到的收入分给宾客们,自己却过着简朴的生活。

大家都被王莽蒙蔽了,以为他真是一个大忠臣。结果汉平帝去世后,他通过王政君指使别人推荐自己当上了“假皇帝”。当时朝中的大臣几乎一边倒地支持他上台,谁知道他上台四年之后就把汉朝改成了新朝。

假如周公当年在管叔、蔡叔作乱的时候,就被打死了,那谁能证明他是一个好人呢?假如王莽在当上“假皇帝”之前也死了,那谁又能证明他是一个奸臣?

都说这是白居易的政治抒情诗,但是这一首富含哲理的小诗,其实写得像是一篇议论文。先用诗的开头四句立论,说明要辩别一个人的忠奸,得依靠时间去检验。

再用最后四句诗,以历史人物来论证他自己的正确观点。其诗言简而意骇,掷地有声。因此,后面四句诗流传极广。

二、“时间”的照妖镜

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创作于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被贬江州的路途上。他在诗序中提到:上一年好友元稹在江陵时,曾经写过五首《放言》长诗。这一次他乘船去江州,路途遥远,在舟上呆的时间比较长,所以写了《放言五首》来唱和元稹。

那一年白居易43岁,因为在6月间上书急请追捕刺杀武元衡的凶手,受到当权者弹劾。除了指责他越级谏言,还有人指责他生母看花坠井而死,他却一直在写看花诗,于是被贬到了江州。

朝堂上政敌相对攻讦,当官的被贬是十分常见的。但是“不孝”的指责,对于当时的文人来说堪称是致命打击。白居易觉得小人得志,忠臣被害,他想不到什么办法来发泄。于是就写下了五首哲理小诗,倾吐心中的看法。

人性是非常复杂的东西,我们通过短暂的接触,往往只能了解一个人的某一个方面,并不可能马上知道他的全部,又怎么能去妄下结论呢?

在中国古代,辩别人一个人的忠奸,往往是通过巫术占卜来进行。比如白居易诗提到的“钻龟”与“祝蓍”。除此之外,还曾用过一种叫“獬”的独角兽。当法官判案的时候,不知道谁忠谁奸,就让“獬”以头上的角去戳人。他戳到谁,谁就是该死的奸人。

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说:秦始皇有一面“照心镜”,可以照出大臣们五脏六腑的颜色,通过它来辩忠奸。但是,这些统统都是神话和迷信。

假如秦始皇真的有这么神奇的镜子,早就照出赵高、李斯最后会违背他的意愿害死扶苏了。那样的话,秦朝又怎么会二世而亡呢?

所以白居易总结前人的经验,得出了一个观点:只有时间,才能真正检验出一个人的品质。周公是这样,王莽也是这样,近代的汪精卫也是这样。

辩别一个人的忠奸,评价他人的一生功过得失,只要用来考察他们的时间足够长。到了最后,什么样的“妖孽”都会在时间这面照妖镜面前曝光。

后来,宋朝人在这个基础上总结出一句名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再后来,明朝人创造了一个成语叫“盖棺定论”。

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很难说他的好赖。只有等到他眼睛一闭,棺材盖一合。那个时候,我们再来一点点地评价他的各种功过得失。再给他打一块石碑,做一篇祭文,对他的一生就有了定论了。

结语

白居易这首诗最经典的地方在于思想,他提出了一个富有哲理的观点,就是看待一个人的忠奸,不能只考察他一时的言行。评价一个人是很难的,就怕把“话说早了”,被人愚弄而不自知。

不过,时间虽是“照妖镜”,但是要想通过它来照出一个人的真伪,有时候需要的时间特别长,甚至还会长到“盖棺”都无法定论的地步。

比如,从前我们都认为秦始皇是一个乱杀无辜的暴君,可是近年代通过不断出土的秦简,以及多方考古,秦始皇好像又逐渐得到了平反。

所以,真相究竟在哪里呢?一个人一生的真伪,又要花多长的时间去验证呢?这些都还很难说。

纣王与姬昌的关系,被史书隐藏得太深,原来周武王有多个兄长

商朝灭亡后,周朝扶持纣王兄长微子启建立宋国,之后微子启二弟微仲接任宋国国君,孔子是微仲的第十四代传人。因此,孔子姓子,货真价实的商代王族后代,名门望族之后。

周朝建立后,武王册封一批亲族,其中将同母三弟姬鲜封在管地,因此他就被称为“管叔鲜”。武王去世后,管叔鲜不满老四周公摄政,于是联合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兵败身亡、管国灭亡。管叔鲜的后代以“管”为姓,若干代后管仲出生,辅佐齐桓公称霸,被誉为千古第一相,深得孔子赞誉。

以《史记》记载来看,孔子是殷商后代,管仲是姬周后代,两人似乎没有什么亲戚血缘关系。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姬昌是纣王的姑父,孔子祖上微仲与管仲祖上管叔鲜是标标准准的老表关系,只是由于司马迁隐藏了一件极为重大的历史事件。

孔子祖上来历比较清晰,没有什么争议之处,但司马迁却搞错了管仲祖上的情况。

《史记·管蔡世家》记载:周文王与正妃太姒育有十子,“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厓季载(姬载)。”

在司马迁看来,太姒是周文王元配正妻,伯邑考是长子,周武王是次子,管叔鲜第三子,他们身上有着一半夏人的血脉。所谓“太姒”,是“有莘国”之女,夏朝大禹的后代,周文王娶太姒,意味着周夏联姻。

但以目前先秦史料来看,至少没有明确的、正式的原始材料支撑“文王与太姒生育十子”,也没有说管叔鲜母亲是太姒,不知道司马迁为何如此判断。因此,管叔鲜的母亲到底是不是太姒,其实存在很大的疑问。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司马迁隐藏了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这段历史对判断管叔鲜的母亲至关重要。

姬昌继位后,娶的第一个正妻,实际上是帝乙妹妹,《周易》中记载相对简略,主要就是“帝乙归妹”这四个字,但《诗经·大明》中记载的比较详细:

《诗经·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之涘。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有命自天,命此文王。于周于京,缵女维莘。长子维行,笃生武王。”

结合周易与诗经来看,帝乙将妹妹嫁给了姬昌,而周人将之视为“天作之合”,整个婚姻场面非常庞大,周人非常兴奋,姬昌在渭水河畔迎亲,且是“造舟为梁”,造船相连作为渡桥。因此,姬昌是商纣王的亲姑父。

当时,在周人的眼里,殷商是“大邑商”,周人是“小邦周”,那么姬昌娶的帝乙妹妹,会成为侍妾还是正妻?毫无疑问,帝乙妹妹必然是姬昌的正妻。值得深思的是,博览群书的司马迁,只字不提“帝乙归妹”,单纯地用无心之过无疑说不过去,只能说他有意隐藏了这一段历史。

后来,可能是帝乙妹妹生病去世,于是若干年后姬昌续弦,娶了“有莘国”之女“太姒”,就是诗经中说的“缵女维莘”,太姒生下了伯邑考与姬发(周武王)。

帝乙妹妹与姬昌有无子女,文献上没有记载,但从时间与习俗上来说,两人应该有子女。

《礼记》中记载的“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十五生姬发”,正确解读不是13岁生伯邑考,而是帝乙妹妹去世、续弦了太姒之后,大约是继位13年时生伯邑考,继位15年时生姬发。

由于父亲季历被文丁囚杀,姬昌是在继位第二年攻打殷商,为父报仇,为了缓和商周关系,帝乙采取和亲的办法,出嫁妹妹安抚姬昌。因此,姬昌与帝乙妹妹生活了10余年,之后才娶了太姒。

当时,大势力一旦确定联姻,就必然要确保生下儿子,因此嫁女往往不是只嫁一个,同时还会出嫁几个地位较低的同族之女,就是为了提升生儿子的概率,最终她们生下的子女,都会交给主母或嫡母抚养,称呼嫡母为“母亲”;同时,其他庶出的儿子们,也会称呼嫡母为“母亲”,反而不能称生母为“母亲”。“太姒十子”的原因大概也在于此,并不是说太姒亲生了十个儿子,她成为嫡母后,帝乙妹妹之子们等都会称她为“母亲”。可见,在这十余年间,帝乙妹妹不太可能没有子女。既然如此,帝乙妹妹的儿子会是谁呢?

关于帝乙妹妹与姬昌的儿子们,从史书记载来看,应该是“五叔”或“五叔”中的部分人。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 “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 五叔无官,岂尚年哉。”

二千年来,“五叔”到底是哪五个人,一直争论不休,西晋杜预注释《左传》“五叔”为“管叔鲜 、 蔡叔度 、 成叔武 、 霍叔处 、 毛叔耼也”,唐代司马贞注释《史记》“五叔”为“管叔、蔡叔 、成叔、曹叔 、霍叔”。但无论怎么解读,管叔鲜都是五叔之首。

问题在于,以管叔鲜为首的“五叔”,到底是不是帝乙妹妹的儿子们呢?

首先,周文王诸子中,除了伯邑考与周武王之外,真正得到重用的就三个,即周公旦、卫康叔、聃季载(姬载),为何其他人没能得到重用?儒家以他们三人贤德来解释,但实际上当时“论血脉”,龙生龙、凤生凤,王侯将相有种,因此这三人与姬昌是真正的同母兄弟,而其他人不是,所以其他人即便年纪大,在朝中也没有官职。其实,如果周初就以贤德、才华选官的话,陈胜吴广就不会说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了。

其次,“尚年”的意思是尊崇年长者,但按照史记记载,“五叔”中除了老三管叔之外,其他人都比周公旦小,又如何能使用“五叔尚年”来说明?因此,“五叔”年龄必然很大,至于有没有周武王大不好判断。

除此之外,武王去世后,三监管叔、蔡叔、霍叔联合纣王之子武庚起兵叛周,儒家解读是管叔嫉妒周公摄政,但政治人物计算的是政治利益,不太可能脑袋发热就造反,三监反周成功有何好处,武庚会与他们平分天下,或者真心重用他们?如果三监母亲是太姒的话,武庚不可能真正信任灭国与杀父仇人的兄弟,唯有三监母亲是帝乙妹妹,与武庚是亲老表的关系,才会得到武庚的信任,三监也才会与武庚结盟造反,因为认为成功后会获取、并能保住更大的政治利益。

因此,综合以上分析可见:姬昌与帝乙妹妹生下了管叔等,由于帝乙妹妹去世、姬昌续弦了太姒,于是太姒之子伯邑考、姬发、姬旦等地位上升,变成了嫡子,管叔等地位下降,变成了庶子,因此伯邑考成了老大、姬发成了老二,管叔鲜等反而排在了后面。说到底,这不是按照年龄来排序的,而是按照嫡庶地位排序的,至于司马迁记载的“太姒十子”,则是糅合了两种排序,变得不伦不类。

综上,管叔鲜等是帝乙妹妹之子,伯邑考、周武王真正的兄长,与商纣王、微子启、微仲是表兄关系,是武庚的表叔,他的后代管仲与微仲后代孔子,无疑也是真正的亲戚关系,只是相隔较远而已。

参考资料:《史记》、《诗经》、《左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