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十二时辰对应十二脏腑
一夜有五更,分别是“黄昏、人定、夜半、鸡鸣、平旦。”
五更为鸡鸣之后,对应凌晨3-5点。
这个时候肚腹不适,肠鸣不断,拉肚腹泻,中医叫做“五更泄泻”。实际上3-7点之间出现的腹泻都可以是这个病。西医看叫做肠易激综合征。很多人是被肚子痛,腹泻憋醒的,这是典型的五更泄。而有的是早晨起床着急,应激性反应导致的。这个病有明显的时间特点,平时没事,早晨必腹泻,拉完就好。中医病机为脾肾阳虚,有讲肝气迫肺,实际上辨证上温肾阳,调肝气,健脾气都可以获得改善。这就是中医的时间医学。
十二时辰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脏腑为:胆、肝、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
多少患者被西医诊断为焦虑症,神经官能症,是基于西医有限的认识。而非认识到整个天地运行规律,没有达到应验于人的高度。唯有中医几千年的临床智慧,看到了这个层面。中医利用朴素的唯物辨证法,通过“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这些哲学基础,不断实践于人体,创造出面对疑难病更有智慧的辨证论治方法。从而使得被诊断为“怪病”的患者,身心得到解放。
曾有患者经常上午头脑不清醒,拍了脑部MRI,各种相关检查都做过了,毫无进展。西医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焦虑。这个焦虑的问题,临床多年发现很多人并不是焦虑,只是你去看西医,这个病实在无法明确了,给你安了这个病。来我处就诊的很多患者都有此经历,但经方调整后,均获改善或痊愈。可见,西医捉襟见肘之处实为中医擅长之地。
这个患者头晕,昏沉不适,唯独上午严重。具体发病时间,上午9点多开始,一直到下午结束这个不适。对应时辰为脾经(9-11点)。从生理看,脾主升清,我们很多头晕的辨证与此有关系。尤其老年人头晕的,做各种检查,却有基础的血管病病史,实际上早就没事了,但西医找不到别的原因了,还一个劲的通血管,或诊断为焦虑症。但凡只要懂得升举脾阳,配合饮食忌口,均可逐步痊愈的。
还有的中午睡醒后,胃部难受,此为中焦阳气不足的表现,理中丸加减可用之。睡眠阳气入里,胃气受寒导致。也有的午休后,心悸不宁,此即为心肾不交。因午休为上午和下午的交汇,人之一切封藏皆与肾有关系。也可见有的脾胃不好人员,或者平时午饭吃的太饱,也会影响宗气上行,导致心悸不宁。因为吃饭太过,中焦气机壅滞,宗气被压制在此处,便可发生午休后心悸不宁。
有一天之中都很好,唯独到了下午4-5-6点之间,出现浑身乏力不安,过去这个时间段就好了。对应十二时辰,为肾气不足。因为一天忙碌,清晨阳气升,对应西医也是讲早八点激素理论。实际上,人是向阳动物。太阳升的时候,不管你是不是在睡觉,常人的阳气都是升发的。有的人经常睡懒觉,很容易影响阳气升发,时间久了,又称为致病因素。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病,西医看不了,因为对这个世界规律的认识,与人的关系远没有达到中医智慧的高度。下午疲倦劳累,有的却属工作太多,耗气导致的。但更多的西医诊断为慢性疲劳综合征。看似说的有板有眼,却没有好的治疗方案。中医可通过补肾气,提振人体的精气神,让下午这段时间的疲劳逐步消失。这身心便能愉悦起来,哪来的什么焦虑!
还有半夜发作疾病者,也要看对应的时辰特点。半夜相比较白天,属阴,为寒凉。尤其冬天,半夜对人体阳气的影响是一年中最大的。我的患者中有的需要从事夜班工作,我多嘱咐,如果不能调岗,一定做好保暖,减少阳气损耗。他们都应允一定按主任嘱咐。
半夜鼻炎发作为肾阳不足,此即为“多涕症”,理应温肾阳。半夜发作哮喘为肺经受寒,寒邪直中,紧急用姜汤驱散,稳定后再行体质调整。半夜发作心绞痛,西医叫做不稳定性心绞痛,实则此为四逆汤主证。
半夜发作疾病多与阴脏有关系。尤其“入夜如过冬”,这又是一个时间医学的认识。虽然也会络属于相应脏腑,但归根到底取决于肾气充足与否。
阴阳和合,从阳治阴,或从阴治阳,这都是辨证法。
时间医学是中医特有的,在一年中的某个节气发病,一月中的规律发展,或者一天之中某个时辰发作,经过长期的临床,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能够站在天地人的高度,解决局部问题的方法。这就是中医的智慧,唯有中医能认识到,利用到,解决疾病的治则治法。
掌握到自身发病规律后,能够提前做一些日常的缓解方法,便可以有效的降低发病的状态,减少难受程度。更复杂一些的还得中药调整,获得相应的改善和痊愈。
经期头痛、经期腹泻、经期腹痛等,有规律的经期病,完全可以提前进行调治。从而减少规律发作的问题。但也要注意到这个疼痛的程度,到底有哪些具体不同。如果分不清一般痛经和子宫腺肌症带来的疼痛,很容易错误的认为这个疼痛多么好治。
早晨吃姜,是为了应天时,驱寒气。如果你本身身体羸弱,不可发散。
晚上穿袜子,是为了封藏阳气,引阳气下行。如果你燥热虚火内扰就不适合这样做。
晚餐少吃,是为了减少脾胃运化负担,让夜间的清阳之气,不至于决断于此。有临床表明,心脏病患者,夜间饮食多寡非常影响当晚的发作,可见宗气的重要性。
凡做之事,皆有缘由。养生是好,但不可盲目跟风。
十二时辰对应十二脏腑,更为复杂的辨证,就是根据五行制化来用的。比如心经的问题,其母为肝,其子为脾,这其中又是一个相互影响。包括心与小肠相通,那么心经的问题也要从小肠论治。可见辨证之丰富,层次之智慧,中医之伟大。
对于人体医学来说,到底是达到什么层次,取决于认识高度。天人合一,还是时间规律,甚或是只看到了自身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