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目录一览:
2020双闰年!庚子鼠年共384天 网友:扎心!要多上1个月班
今天一早,不少网友收到一条“悲伤”的消息,2020是双闰年。
啥是双闰年?简单说,两个闰年一旦重合,就是双闰年。
两个闰年一旦重合,就是双闰年。公历中有闰日,也就是2月有29天的年;农历中有闰月,即1年有13个月的年即成为闰年。通常情况下,每4年会出现一次公历闰年,每19年会有7次农历闰年。
公历2020年为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即将到来的农历庚子鼠年也是闰年,有个“闰四月”,2020年春节是公历1月25日,而2021年春节是公历2月12日。即将过去的农历猪年共354天,而即将到来的农历鼠年全年384天。此外,鼠年还有两个立春,分别在2020年2月4日和2021年2月3日。
这种情况在2012年出现过,2012年农历壬辰龙年被安排了一个闰四月,从2012年1月23日开始,至2013年2月9日结束,共有384天。为双闰年,既是阳历闰年,又是农历闰年。除夕是腊月二十九;还有两个立春,年初一个,年尾一个。
另外,在2017年,农历鸡年出现过“闰6月”,从2017年1月28日开始至2018年2月15日结束,共计384天。2017年还是个“双春年”——年初的正月初七立春,年末的腊月十九又立春。
网友评论
有网友调侃:
“2月29号那天出生的终于可以过生日了,提前祝你们生日快乐”
“一年384天?太棒了,我多赚了19天”
还有网友发现, 2262年有两个春节。就是传说中的闰正月。
闰正月是罕见的闰月,从18世纪~22世纪没有出现过任何闰正月,之后的25世纪,28-41世纪也没有出现闰正月。上一个闰正月出现在17世纪的1640年(庚辰年),下一个闰正月将出现在23世纪的2262年(壬寅年)。
然而有人就说:2262年双春节怕是赶不上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2020双闰年!庚子鼠年共384天,意味着你要多上1个月班
不知不觉
我们已经步入了2020年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2020年是一个神奇的年份
具体有多神奇呢?
就让小编带你一起来盘点盘点!
▽▽▽
2020年是双闰年
由于公历2020年为闰年
2月有29天
所以,全年共有366天
而即将到来的农历庚子鼠年也是闰年
为2020年1月25日-2021年2月11日
也就是说,2020是双闰年
全年共384天
所以2020年要多上一个月的班
2020年有两个立春
分别在2020年2月4日和2021年2月3日
2020年中秋节跟国庆节是同一天
2020年10月1日是中秋节
正面“撞上”国庆节
中秋逢国庆是正常历法现象
但是,中秋节和国庆节在同一天
还是很少见的
这样的情况上一次在1982年和2001年
1982年
2001年
所以,你以为你找到规律了?
19年一次?再下一次是2039年?
你错了!
2039年的国庆节和中秋是挨着的
并不在同一天
再一次中秋国庆“喜相逢”
是在2031年啦!11年后!
之后就是漫长的2077年了
可是到那时候,谁还期待假期啊
所以大家要好好珍惜这奇妙的日子呀!
中秋国庆喜相逢,该怎么放假?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能只关心怎么放假
虽然少了个“中秋小长假”
但是你的假期总数并没有减少
根据规定,国庆节、中秋节
从10月1日至8日放假调休,共8天
当然,加班工资也不会叠加到6倍
Tips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不得以调休代替支付加班工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
但根据计算基数、计算系数、加班天数,这加班费的“三要素”来分析考量,2020年中秋国庆同日加班,依然是上述标准,并没有叠加到6倍工资。
四年一次的生日
那些传说中2月29日出生的朋友们
时隔四年终于可以过生日了!
农历四月出生能过两个生日
由于两个闰年的特殊性
有些网友一年里甚至可以过“两次生日”
但如果过一次生日就老一岁的话
我选择不过生日......
这上面说的闰年是什么意思?
农历年和公历年的区别在哪里?
别急,科普来啦!
凡公历年数能被4除尽的年份为闰年,2月有29天,除不尽的年份为平年,2月有28天。2020年能被4除尽,所以是闰年。公历每4年就有一年是闰年。
而中国的传统农历,是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根据二十四节气确定年长,二十四节气从第1个冬至一直排到第24个大雪。但有时候,12个月的天数不够年长,13个月又超过了,所以采用适时增加闰月的办法来调节。
有闰月的年份也叫农历闰年,包含13个农历月。即将到来的农历庚子鼠年就包含有一个“闰四月”,一共有384天!
不知你是否注意到
2020年还是非常具有对称美的一年!
你看除了2020年02月02日
是千年一遇的对称日外
还有
五个神奇的周六
2020年04月04日
2020年06月06日
2020年08月08日
2020年10月10日
2020年12月12日
发现没?
这五个周六全由双数组成
且是极具对称美的日子
挺住,别哭
万一脱单了呢!
2023年闰月的秘密,2024年又是闰年,2025年惊现闰六月
2023年出现了罕见的时间现象,接连出现了闰二月和闰六月。这一系列的时间奇观不禁让我们好奇: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中国古代的历法智慧,如《太初历》、《授时历》、《时宪历》,为我们提供了时间的精确测量,融合了阳历和阴历的特点,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然而,阳历和阴历之间存在微妙的不同步,为了弥补这个差异,历史上出现了“19年7闰”的规则,即每19年中会有7个闰月,以保持阴阳历的协调。
确定闰月的依据是二十四节气,而公历中的闰年则是为了调整与地球实际公转时间的差异。这些历法的调整不仅是对时间复杂性的回应,也揭示了规律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在每个阳光灿烂的白天和每个阴历月圆的夜晚,感受记录时间和书写历史的神奇。中国古代的历法智慧,如《太初历》、《授时历》、《时宪历》,为我们提供了时间的精确测量,融合了阳历和阴历的特点,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阳历以其365天的年度稳定行进,而阴历则在每年354天内轻盈跳跃。然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不同步,阳历每年比阴历多出11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异,历史上出现了“19年7闰”的规则,即每19年中会有7个闰月,以保持阴阳历的协调。确定闰月的依据是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承载着特定的自然意义,缺少中气的月份便可能成为闰月。在民间,陕西人的观念体现了对自然周期的深刻理解:“双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
这虽非科学,却是基于自然观察的生活智慧。在公历方面,每四年的闰年也是为了调整公历与地球实际公转时间的差异,其中二月份会增加一天。这些历法的调整,不仅是对时间复杂性的回应,也是对规律神秘面纱的一种揭示。它们虽看似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实则紧密相连。古代的历法智慧是如何影响当今社会的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呢?我们是否可以从古代的历法中汲取智慧,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这一系列罕见的时间现象不仅让我们对古代历法产生了更多的好奇,也引发了对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思考。你对古代历法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有何看法呢?
2023年闰月的秘密,2024年又是闰年,2025年惊现闰六月
2023年出现了罕见的时间现象,接连出现了闰二月和闰六月。这一系列的时间奇观不禁让我们好奇: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中国古代的历法智慧,如《太初历》、《授时历》、《时宪历》,为我们提供了时间的精确测量,融合了阳历和阴历的特点,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然而,阳历和阴历之间存在微妙的不同步,为了弥补这个差异,历史上出现了“19年7闰”的规则,即每19年中会有7个闰月,以保持阴阳历的协调。
确定闰月的依据是二十四节气,而公历中的闰年则是为了调整与地球实际公转时间的差异。这些历法的调整不仅是对时间复杂性的回应,也揭示了规律的神秘面纱。让我们在每个阳光灿烂的白天和每个阴历月圆的夜晚,感受记录时间和书写历史的神奇。中国古代的历法智慧,如《太初历》、《授时历》、《时宪历》,为我们提供了时间的精确测量,融合了阳历和阴历的特点,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阳历以其365天的年度稳定行进,而阴历则在每年354天内轻盈跳跃。然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微妙的不同步,阳历每年比阴历多出11天。为了弥补这个差异,历史上出现了“19年7闰”的规则,即每19年中会有7个闰月,以保持阴阳历的协调。确定闰月的依据是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都承载着特定的自然意义,缺少中气的月份便可能成为闰月。在民间,陕西人的观念体现了对自然周期的深刻理解:“双春夹一闰,春寒逢秋旱”。
这虽非科学,却是基于自然观察的生活智慧。在公历方面,每四年的闰年也是为了调整公历与地球实际公转时间的差异,其中二月份会增加一天。这些历法的调整,不仅是对时间复杂性的回应,也是对规律神秘面纱的一种揭示。它们虽看似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实则紧密相连。古代的历法智慧是如何影响当今社会的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呢?我们是否可以从古代的历法中汲取智慧,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
这一系列罕见的时间现象不仅让我们对古代历法产生了更多的好奇,也引发了对时间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思考。你对古代历法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有何看法呢?
什么?2021年与1971年的日历竟然一模一样?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日子一天天过去
回首峥嵘岁月时
你会发现,咦?
怎么有几年的日历一模一样?
最近,2021年和1971年日历对比图,吸引了不少网友前来“围观”。仔细观察这两年的日历,日期和星期竟然完全重合!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时光的“巧合”?
还是“几十年一见”的奇遇?
其实,每隔几年就会出现日历“重合”的现象。有网友回忆,小时候家里挂了一年的精美挂历,常会被父母小心地收好,以后还能继续挂。还有销售挂历四十年的老人说,虽然顾客很少用旧挂历,但他确实发现每隔几年就会出现日历完全一样的情况。
天文专家陈栋华说,自1971年初到2020年,正好五十年整,中间有13次闰年,多了13天,算起来正是365×50+13=18263,而18263÷7=2609周,又刚好整除。于是,2021年的月日星期就对应了1971年的月日星期。
说白了
相隔几年的日历是否会重复
取决于两个年份之间相隔的天数
是否为7的整数倍
事实上,除了1971年
1982年、1993年、1999年
以及2010年的日历
都和2021年一模一样
来看其他“日期重合”的日历
仿佛“时光重现”
“日历重合”也仿佛是
一道趣味数学题
接下来,请听题
假如某一平年的1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同年的12月31日是星期几?
答:还是星期一,因为平年有365天,52个星期是364天,因此52个7天后,正好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不过对于闰年来说,因为2月多了一天,所以如果1月1日是星期一,那么同年的12月31日就是星期二,下一年的1月1日就是星期三,错后了两天。
按照这样的算法,闰年后的第一年,每经过五年后的第六年,日历就会重复;闰年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每经过十年后的第11年,日历才会重复。对于闰年来说,则要经过27年后的第28年,才会出现日历重复的现象。
未来2027年的日历
也将和2021年相同
日历“回来了”
经历岁月沧桑的你
还能保持当年的模样吗?
今年你有什么小目标?
不妨在日历上备注下来
等到2027时
拿出来和家人好友们一起回顾吧!
资料:厦门日报 北京晚报 北京日报
编辑:吴百欣
杨浦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