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属羊为劣”说法源于慈禧?专家:明代《金瓶梅》早有记载
因慈禧忌讳才出属羊劣说法纯属后人臆测 十二生肖“傍”阴阳五行相克说抹黑生肖羊
法制晚报讯(文/实习记者 陈品)中国民众自古对生肖有着难解的“情结”,12生肖里面,羊背了一个大大的黑锅。不知从何时起,有了“十羊九不全”及“属羊的人注定婚姻失败、事业不顺、只能是跟随者”等偏见。其实这些都只是迷信,“马上有娃”纯属庸人自扰。究竟对生肖羊的偏见是从何而起的?这种说法有什么依据吗?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对中国生肖文化有过专门研究的吴裕成,且看专家怎么说。
起源 属羊为劣 明代《金瓶梅》中已有记载
据吴裕成介绍,属羊命不好“这是个有历史的说法了”。清代小说家李汝珍在其小说《镜花缘》第十二回中借君子国中贤人之口,发表了一番有关属相的宏论,极其透彻:
尤为可笑的是,俗传女命北以属羊为劣,南以属虎为凶。其说不知何意,至今相沿,殊不可解。人值未年而生,何至比之于羊?寅年而生,又何至变为虎?且世间惧内之人,未必皆系属虎之妇。况鼠好偷窃,蛇最阴毒,那属鼠、属蛇的,岂皆偷窃、阴毒之辈?龙为四灵之一,自然莫贵于此,岂辰年所生,都是贵命?此皆愚民无知,造此谬论,往往读书人亦染此风,殊为可笑。
李汝珍(约1763年至约1830年),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人称北平子,博学多才,生性耿直。从这一段话我们可知,在《镜花缘》成书的年代,北方包括北京地区就已经有了“女命以属羊为劣”的说法,而且不仅在“愚民”中广为流传,甚至连一些读书人也“染此风”。但显然,李汝珍对这一说法是不屑一顾的,称之为“谬论”。在那时就已经有像李汝珍这样的知识分子对这一说法提出挑战了,他认为这是不可理喻的。
明代小说《金瓶梅》中写了西门庆之妾李瓶儿病亡,算命先生的一套把戏:徐先生一面打开阴阳秘书观看,说道“……前生曾在滨州王家作男子,打死怀胎母羊,今世为女人属羊。虽招贵夫,常有疾病。”
阴阳秘书又叫黑书,是当年算命先生用来唬人的。算命先生据此书胡诌了一通:前生为男子,打死怀胎母羊,今世为女人属羊。可见在明朝,所谓的算命先生就已经拿女人属羊不好这套理论招摇撞骗了。清人张竹坡点评此句时批道:“可笑之极,然则十二生肖中皆必前世打死一个也,写尽愚人。”属相论命,生肖算命,都不过是有心人之妄言,是诳语,用来蒙蔽虔信生肖命运的愚人,愚弄蒙昧无知的世人罢了。
寓意 “羊”本是美好物 曾有俗语曰“十羊九福全”
吴裕成告诉记者,抛开后来人们对生肖羊的歧视,羊本身代表的其实是一种好的寓意。《说文解字》上说:“羊者祥也。”后世代表“吉祥”的“祥”字就是从“羊”字来的。在“祥”字造出来之前,“吉祥”的写法就是“吉羊”。这源于中国远古狩猎年代人们对饮食的重要对象——“羊”的重视。“羊”对远古的中国先民影响之大,还直接关联到人们对艺术情感的判断和人生道德的价值取向。何为“美”?“羊”大为“美”;何为“善”?“羊”入“口”为“善”。士人有“口福”为“吉”,用“羊”祭祀为“祥”(好的预兆),当然,最美好的就是有“羊”或供奉过祖先的羊——“祥”的口福,那就是“吉祥”。
古代祭天地用牛为大牲,祭宗庙用羊为大牲,用羊之礼为大祥。《易经》中的泰卦,上卦为地,下卦为天,天地通气,故曰“泰”,天为三个阳,坤为三个阴,乃三阳开泰。因为“阳”与“羊”同音,人们常在羊年新年说“三羊开泰”的吉祥话。古代人们把羊视为灵兽和吉祥物,从人类最原始的岩画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再到汉代的瓦当上,都能找到形态各异的羊的形象。
古人把羊作为美好的象征,这与羊的形体肥美、性格温顺、叫声婉转、缺少攻击性有关。可见羊隐含着美好、和善、吉祥、孝敬之意。汉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就赞美了羊,说“羊有跪乳之恩”,比喻做子女的要懂得孝顺父母,羊是懂礼的一种动物。
另外记者从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那儿了解到,古代关于生肖羊曾流传一条俗语——“十羊九福全”,是说羊象征着幸福美满。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什么是有“福”呢?那就是有“衣、口、田”,是为“福”也。由于古人把羊视为吉祥的象征,故人们认为有羊就是福上加福的意思。
证伪
起源慈禧忌讳“羊入虎口”?
专家说此说法早就有了
记者向吴裕成提到了民间传说中羊属相不好源于慈禧太后属羊,他表示这个说法跟宫廷唱戏有关。旧时,艺人进宫唱戏除了记住当天宫中的“忌字”外,还要记住皇上、太后、皇妃等人的名讳、属相的忌字。否则,就要受责罚。清太后慈禧生于乙未年,是属羊的,因而讳忌唱戏时提到羊字。连剧目、台词都要改,像《变羊记》、《牧羊圈》、《苏武牧羊》等都不能演,《女起解》中“羊入虎口,有去无还”也要改成“鱼儿落网,有去无还”。
一次名旦孙怡云演出《女起解》时,在唱到“羊入虎口有去无还”时没有改词,竟惹得太后老佛爷勃然大怒,喝令停演,命人立即将他驱逐出宫,惊得四座心惊胆战。慈禧太后是一个顽固派,对这种关系到自己命运的大事尤为敏感,对于这种恶咒慈禧自然不会容忍。慈禧太后忌讳羊入虎口的这个段子流传比较广,抛却慈禧本人的功过是非不说,这个段子还牵扯到一个生肖属相相克的陈旧风俗。
吴裕成认为这虽然是民间流传颇广的说法,“但这并不是属羊命运不好说法的源头。慈禧生活于清末,这个说法的产生肯定要比清末时期早很多年。”《金瓶梅》和《镜花缘》书中已经有了“属羊为劣”的记载,说明这个说法已经流传很久了,肯定是早于慈禧太后的。不会因为慈禧属羊,就产生了属羊不好的说法。这样的解释肯定是站不住脚的。“最近几年,生肖文化比较热,特别是到了有争议的生肖年如羊年,或者新旧年转换的时候,就会出来很多解释生肖年的说法。其中好多都是历史上没有,今人添枝加叶添出来的。十羊九不全起源于慈禧属羊就是后人自己臆测的。”
属羊为克星?十二生肖“傍”阴阳五行 没有科学依据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属羊为劣”的观念,从“十羊九福全”变为“十羊九不全”呢?吴裕成向记者说道:“民间有一个说法叫‘十羊九不全’,意思是属羊的人会克人。古人觉得羊的长相不好,因为它的眼睛四面露白,而人的眼睛则很少有四面露白的。”人们对羊眼的憎恶跟属羊命运不好又有何关系呢?“这就又回到《镜花缘》中所讲的了,十二生肖是和十二地支对应的,人在未年(羊年)出生,为何要把人比之于羊?它只不过是人的生年的一种符号。把十二生肖和地支相对应,就是把很抽象的地支符号形象化了、动物化了。”吴裕成说。
吴裕成还告诉记者,“十羊九不全”和古代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有密切关系。在明朝,民间就有这样一个说法:“牛吃草,如浇;羊吃草,如烧”。意即牛吃了草,草还可以长起来,而羊吃草会把草根毁掉。古人将十二干支配以五行相对应,后人就衍生出了十二生肖也有了五行相生相克说。用五行理论来解释,牛属土,土是养木的;羊属金,金是克木的。而实际上,十二生肖和五行本没有相对应的关系,后人把两者强扯在了一起,才有了生肖相克的说法,最典型的就是属羊命不好,这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明朝时,民间对牛吃草和羊吃草不同的解读就蕴含了对生肖羊的偏见。后来偏见就逐渐成了生肖禁忌的一种。“除了有属羊不好的说法之外,民间流传的属虎不好的说法也是出于一种想象,实际上都是社会风俗经过一传十十传百,到后来人们都认可后就成了民俗里负面的一种东西了。”吴裕成说道。
有一种对“十羊九不全”说法的解释是说,其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羊任人宰割的命运。针对这一说法,记者向吴裕成求证,他表示这一说法没有道理,“我觉得这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是因为羊被人利用得多才说‘十羊九不全’,那么猪、牛都能为人类提供食物,都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为什么只出现了对生肖羊的偏见呢?这都是当代人的演绎。”
看看他们都属羊 老有成就了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开创“贞观之治”。
清太祖努尔哈赤(1559~1626年),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
司马光(1019~1086年)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作者。
胡雪岩(1823~1885年)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 。
徐悲鸿(1895~1953年)著名画家,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 之一。
吴文俊(1919年~)著名数学家,获得中国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莫言(1955年~)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奚美娟(1955年~)中国女演员中得奖专业户,梅花奖、华表奖等奖项均收入怀中。
郑海霞(1967年~)国家女篮优秀中锋,中国篮坛著名“女巨人” 。
章子怡(1979年~)著名女演员,自2005年起担任奥斯卡终身评委。来源:法制晚报
慈禧太后的属相是什么?她的闺名是不是叫“兰儿”?
【云旗神高:原创/首发】
每个女人都有少女时代。
慈禧太后的少女时代情况如何?
慈禧太后出生在1835年11月29日。
乙未年。属相:羊。五行:金。
金羊,被称为:敬重之羊。
敬重之羊
现代人不太喜欢属羊的女性,因为命苦。有人避免羊年生孩子。
慈禧之上三代简况:
曾祖父:叶赫那拉·吉郎阿,曾任户部员外郎
祖 父:叶赫那拉·景瑞,曾任刑部郎中(后来闲居)
父 亲:叶赫那拉·惠征,八品起,做到四品,从吏部做起
父系三代为官,属于中等官僚家庭。相当于现代司局级级别吧。
慈禧的母亲:佟佳氏。
慈禧的母亲:佟佳氏
慈禧的外公惠显,官至二品,曾任户部员外郎。相当于部级官员吧。
她父母的婚姻还算门当户对。
1835年慈禧出生。那么,她做女孩儿的时候,到底叫什么名字?
这在她死后许多年之后,倒成了一个谜团,或者有了争论。因为封建社会大都不会出现女人的名字,除了皇后之外,嫔妃的名字也都不会出现,比如光绪帝的珍妃、瑾妃,名字就很难找到。
有不少现代人,普遍认为慈禧的名字叫做“兰儿”。
这大约是受了通俗电视剧的解释,说她的名字叫“兰儿”,还封了“兰贵人”。
被皇帝都封了“兰贵人”,还不叫这个名字吗?
所以,有的书籍也这么写,慈禧的姓名:叶赫那拉·兰儿。
这样的情况让人觉得有点搞笑,因为这是典型的以讹传讹。
我们来瞧一瞧慈禧太后妹妹和弟弟们的名字吧:
妹妹:叶赫那拉·婉贞,(1841-1896年)(醇亲王奕譞嫡福晋,光绪帝生母)
大弟:叶赫那拉·照祥(佛革)
二弟:叶赫那拉·桂祥(佛佑)(其女儿静芬,是光绪的后妃隆裕太后)
三弟:叶赫那拉·福祥(佛保)
看出点儿名堂来没有?
如果没有,再看一看慈禧二弟:叶赫那拉·桂祥的子女的名字:
长子:叶赫那拉·德恒
次子:叶赫那拉·德祺
长女:叶赫那拉·静荣(辅国公载泽嫡福晋)
次女:叶赫那拉·静芬(光绪帝的皇后隆裕)
三女:叶赫那拉·静芳(贝勒载澍嫡福晋)
现在可以比较出来了:下一辈孩子的名字,不是随便取的,而是有讲究的。
慈禧是女儿家,她的名字不应该叫“兰儿”,怎么也得有一个字跟妹妹的一样。
妹妹叫做“婉贞”,慈禧应该叫做“~贞”才对。
如果要把慈禧叫做“兰儿”,充其量算是个乳名,不可能是正宗名字,也许连乳名也不是。
其实,慈禧做女孩儿时,其正宗的名字是:叶赫那拉·杏贞。
据说,慈禧的名字是他爷爷给取的。
这个名字有什么讲究呢?
当然有。
杏贞的“杏”与“杏坛”的杏是同一个字。
杏坛是什么鬼?
古代的读书人都知道:杏坛是孔夫子讲学的地方,其最早出自《庄子/渔父》的文章之中。
不是说古代女孩的名字多从《诗经》中来,男孩子的名字多从《论语》中来么?
是的。不过,《诗经》之中,恰好没有这个“杏”字。
杏字最早的来源,除了农书之外,那就是《庄子》了。
取名字的人如果以“杏”为名,那就是显示取名字的人有文化,读过许多书,崇尚儒学——因为以孔子的讲坛为女孩子的名,一来表明是女孩儿,二来寄予了女孩儿另外的一种期望(独特的美之类),三来名字具有个性化。杏字后面跟个“贞”字,跟妹妹的一样,算是辈分的显示,这是清朝满族人取名字的一种固定格式。
据慈禧的后辈族人根正的说法,慈禧的乳名叫“杏儿”,成年之后叫“杏儿姑”。“姑”是满人对未成年女子的通常称呼。咸丰皇帝初封杏贞姑娘为“兰贵人”,应该是咸丰喜欢玉兰花,因而给她这样一个封号,以表示自己对杏贞的爱慕之意,怎么也扯不到乳名上面去。
人怕出名猪怕壮。后世对于慈禧的出生地也有争论,有好些个地方都说是她的出生地,有“北京说”、“绥远说”、“山西长治说”、“安徽芜湖说”、“浙江乍浦说”、“甘肃兰州说”。
不过,现存于第一历史档案馆《宫中杂件》第一二四七包中,有一份用大红纸写成的“排单”(即当时选秀女的名单)——虽然不是慈禧本人的,但却是对于慈禧妹妹当时情况的记载,是这样的:“镶蓝旗满洲,恩祥佐领下,原任道员惠徵之女,年十五岁,辛丑七月二十八日戌时生,纳(那)拉氏;原任员外郎吉郎阿之曾孙女,闲散景瑞之孙女;原任副都统惠显之外孙女;住西四牌楼劈柴胡同。”这是慈禧的妹妹叶赫那拉·婉贞,参加选秀后落选(后指配给醇亲王奕譞做嫡福晋)所留下的记录。
这一则原始档案里面,记载了婉贞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三代男性长辈的信息,还有外公的信息;其中的“恩祥佐领”,指的是管理婉贞(也含慈禧全家)旗籍户口资料的官员;最后一句,记载了婉贞一家人居住的地方。这个时候,婉贞一家在满族之中,只算一户中等官吏家庭,不是什么显贵,因而反映的情况应该是真实的。
所以,慈禧比较靠谱的出生地应该在:北京西四牌楼劈柴胡同(今辟才胡同)。
婉贞的姐姐“杏贞”(后来的慈禧)是家中长女,担当的事情无疑要多一些,她父母喜欢男孩(家中3个男孩)、喜欢更小的妹妹,也算是人之常情;加上杏贞天资聪慧,好学上进,喜欢研读中国经史典故,因而在16岁时,即有了“五经成诵,通满文,二十四史亦皆浏览”的学养。她在官宦人家之中,对人情世故、史上兴衰成败,无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不然,不会在后来的26岁时就能够发动政变,夺取最高权力!
影视
当然,26岁,也是杏贞守寡的开始。
属羊的女人命苦,杏贞女孩后来的经历似乎应验了这一点。
这些是后话。做女孩儿的时候,杏贞她还不知道。
画像
待字闺中的她,此时,争强好胜,锋芒毕露,显示出聪颖过人的天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