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民国三十二年壹圆银元价格(民国三十二年)

民国三十二年壹圆银元价格(民国三十二年)

民国三十二年,津门一桩荒唐风月案,不禁令人可气又可笑

民国有奇案,津门有奇谈,欲知其中事,需听“大狮”言。

民国津门旧案今日继续,上一期说了民国三年发生西窑洼的一桩荒唐案,胡、孙两家大火并,结果死了老婆孩子不说,谁也没占到便宜,你说倒霉不倒霉。

今日在说个发生于民国癸未三十二年的旧案,这桩案子依旧荒唐,细品起来,比胡、孙两家火并案更为荒唐。究竟有多荒唐,我写您看。

沿河马路(今海河东路)有个小康人家,户主姓金,名子发。金子发娶妻余春华,两人自民国二十二年结婚,在外人眼里两人也算和睦。但这仅仅是表象,实则两人经常吵架,原因出在金子发身上。

金子发在秋山街(今锦州道)一家日本人开的餐厅当领班,收入丰厚。尤其是日本人占领津门之后,他的工资没减反增,出入乘洋车,整日西装革履,也算上品人物。奈何这个金子发有好日子没好过,自民国二十六年起,开始迷恋打吗啡针,逐渐上瘾一发不可收拾。沾上这玩意儿,好日子就算到头了。

余春华起初也算风光过一阵子,整日旗袍高跟鞋,三天不去起士林吃顿西餐,都觉得自己不够身份。可后来金子发败了家,她那些金银首饰好衣服全让金子发典当了。余春华气不过,就想法报复这个败家老爷们儿。恰好金子发有个朋友张士俊,也在这家日本人开的餐厅工作,经常在下班后到金家中喝酒,一来二往,跟嫂夫人混成熟人。

余春华索性跟张士俊勾搭起来,瞒着金子发成了相好。一天,金子发发了工资,请张士俊到家里喝酒,张士俊故意灌醉他,而后自己装醉,以酒醉没法回家为由睡在金家东屋一张小床上。

到了深夜十二点左右,张士俊偷偷溜到大屋,跟余春华在客厅偷腥。不料二人因为动静而太大而惊醒金子发。金子发一见好友跟老婆做下这等混账事情,不由得恼羞成怒跟张士俊扭打一处。

张士俊贼人胆虚,拼命推倒金子发后,扯下沙发罩遮住身体仓惶而逃。金子发也没追他,而是怒冲冲盘问其妻余春华何时与张士俊有奸情。余春华也自知理亏,将事情全盘脱出。金子发採住她头发一直拖到张士俊家,当着张士俊老婆曲美好的面进行要挟。他扬言要将张士俊的丑行曝光,让他丢了饭碗不说,还要臭了他的名声。

张士俊求金子发放过自己,金子发要挟说:“要想放过你也不是不行,你跟我老婆余春华搞了几次,我就跟你老婆曲美好搞几次。你要答应,咱俩就算扯平。你不答应,我就没完!”

曲美好一听他有这种无理要求,自然不能答应。披上外衣往外跑,余春华赶忙追出去将其劝回。金子发不依不饶,他不打张士俊,而是当面殴打余春华,扬言要将余春华打死在张家,而后跟他打人命官司,到时候谁也别想活。

张士俊怕了他,求他不要在闹腾了,让他先带余春华回家,他跟老婆商量商量。金子发要他天亮给自己答复,而后採着余春华头发将其拖拽回家。

金子发走后,张士俊跟老婆商量,求她答应下来,堵住金子发这条疯狗的嘴,让他不要再闹腾。曲美好死活不答应,没想到过了半个小时后,金子发竟独自返回,问两人商量好没有,他刚打完吗啡针,正好有兴致。

张士俊跪地哭求老婆曲美好答应,曲美好没有办法,只好跟着金子发回了家。而后在金子发家中当着余春华的面做了丢人之事。凌晨5点,曲美好回到家中,埋怨张士俊不该从外面胡来,让自己受连累。张士俊答应自此改过自新,好好疼爱她。

自此日起,金子发多次到张家提出无理要求,曲美好为了丈夫只好答应。没想到因此而染上病,治疗好久都不见好,而金子发却依旧不依不饶。

不但如此,金子发没钱买吗啡针,就来找张士俊要。张士俊给过他几次后,让他不要再找自己麻烦,自己连本带利都已经还给他了,若再没完没了,就别怪他翻脸无情。

金子发果然好几天没来。张士俊以为金子发消停了,万没料想一天傍晚金子发带着余春华到了他家,当面跟他谈条件,让余春华继续跟他相好,作为回报给他钱买吗啡针。张士俊不想再跟他有牵扯,不肯答应。激烈争执后两人当场动手,张士俊故意摔倒,将额头撞在桌子角,顿时头破血流,而后他大喊“救命啊,金子发入室抢劫,他还想要我命。”

他这一喊惊动邻居,邻居喊来军警。两人被带走审问,因为两人都在日本人店中打工的缘故,交由白帽衙门处理。此事隔天见了报纸,舆论哗然,谴责两人同时,不免又为两家人干的龌龊事儿感到可笑又可气。

最终,两家花钱疏通关系,并未被定罪。法庭判金子发不许到张士俊家捣乱,张士俊也不许找金子发麻烦。两人各自交纳一笔费用作为保证金,当庭释放。

得,这事儿闹得。两人行为正应那句“赔了夫人又折兵”,纯属一对狗食。

陋文一篇,就此打住。本案并非狮哥杜撰,原文记录于《河北天津旧刑事案卷》中,我将其摘录,重新整理,加以简写,发表出来。原档案要详细的多,多有风月情节,因此不写也罢。

注:文章之中所使用黑白图片为民国时期津门旧照,与本文所写之事并无实质性关联,请勿对号入座。彩色照片取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属“大狮”原创作品,以列入本人专栏《民国津门悬疑录》中,谢绝抄袭,烦请自重!

大岗村:全州蒋姓重要发源地之一、著名的举人之乡(修改版)

编者:《广西传统村落史料集成》系列丛书即将进入印刷阶段,全州篇有可能最先印刷。承蒙各位热爱家乡人士的努力,此工作还算顺利。负责大桂林此项工作的陈宪忠教授对全州传统村落写作的事付出了许多心血,也有些事让他感到遗憾。一是枧塘镇缺失,没有一个村落有人撰写。二是已经进入第五批传统村落目录的1、全州镇大庾岭村 2、永岁镇湘山村井头村 等村没人撰写。另外,还有几个村虽然撰写却在审稿时被枪毙。这些,不知能否补救?大岗古村初稿出来后,受多位朋友指点,有所修正。以下是大岗村准备上交的文字稿写作修改版。若有建议,敬请提出,在文后留言!谢谢。

一、村落渊源与现状

全州县永岁镇大岗村,是全州蒋姓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大岗村委会所在地。该村东倚都庞岭山脉与湖南永州相邻,南接永岁镇港底村委,西临湘江,与永岁镇双桥村委的桥头村隔江相望。北邻黄沙河镇石城村委。古有商道在村后(村东),今有高速公路在村东。古有小溪似玉带绕村而过,今有小溪似玉带穿村而下。

清代早中期民居

志书记载大岗离城四十里,高德电子地图记载离城19公里。大岗村所处地形,形似睡牛。该村海拔139米,东径110度11分10秒,北纬26度3分11秒,总面积约 8460 亩,其中山林约4800亩,水田约1100亩,村庄占地面积约360亩,旱地约700亩,溪洲河滩约1500亩。湘江畔的大岗村沙洲,有全州第一大洲之称。1967年在沙洲上大面积种植桑树,约有800亩左右,当时村民通过种桑养蚕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清代时,种植甘蔗,渐成获利的经济作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尤甚,由于甘蔗多,村里一度兴建四个糖厂。花生、棉花也曾是重要的经济作物。2018年大岗村总人口1254人,青年人口数721人左右,外出务工的320人。60岁以上的257人。主要产业是柑子、金槐和水稻,年人均收入五至六千元。2019年位于大岗村的溪洲复垦项目占地800余亩,项目初期拟将100亩的平整土地进行改造,打造成野生桑树种植体验基地。过年民俗有杀年猪,打糍粑,酿甜酒,做油炸小条糯米饼。势琳墓2018年修葺一新。2019年清明节前两天,第一次祭祖,来自广西、湖南、重庆共计三十一个乡镇蒋氏族人一千多人参加了这一盛况空前的祭祖盛会。

新修的大岗始祖之一势琳墓园碑

新修的大岗始祖之一势琳墓园

大岗村,初名大堽,堽同“冈”字,是较低而平的山脊或高起的土坡的意思。冈与岗,其读音相同时其意思也是一致的。大岗,别名大坪江。《全州大冈蒋氏族谱》说大坪江是土名。清乾隆、嘉庆《全州志》村落篇记载该村的村名为升平乡(共十七里一百九十九村)十都二图大陂冈(康熙时设乡、里、都、图,图下设村)。有地方人士说,土话冈与江音相同。故疑心现大岗别名大坪江是大陂冈谐音而来。嘉庆《全州志》在科举篇记为大冈。民国时《全州志》则记载大岗属永安乡,当时分大冈左村与大冈右村。1944年9月,村东的山岭有国军阻击阵地,有国军一个连的官兵为抗日阵亡,2019年仍可见深1米多,宽约1米的清晰战壕。

1944年9月一个连的国军士兵牺牲在此山上

抗战战壕还很深

解放后村里曾成立一个桂剧团,文革时停办,戏服戏具被烧掉了,1981年重新添置了一些戏剧用品,持续到1983年因电影出现而倒闭。

清代早中其的民居

大岗村蒋氏源于姬姓,周武王之弟周公旦的第三子期思侯伯龄就是蒋姓始祖。大岗蒋姓为第五十八代蒋姓传人三国丞相蒋琬之后。琬公娶妻毛氏,生斌、显、三子,全州蒋姓大多是安阳侯蒋琬这三支的后裔,而大岗蒋姓源于蒋琬公的长子蒋斌,其后人蒋来万于宋时由零陵太平门迁居湘源城北的黄华岭脚下。迁居时间,《全州地名志》记载:“大岗,1109人,蒋姓,宋代自江西迁来,因居山岗而得名。”这与《全州大冈蒋氏族谱》记载有异:来万十一世孙蒋彦斌生二子:势琳(1386-1458)、势袖(《全州蒋氏源流》则载,谅生四子;势琳字财初,势袖字福初,势爵字廷相,势珍字廷璧。势琳、势袖由黄华岭脚下徙居大冈;势爵、势珍徙居田尾底)。大冈始祖之一蒋势琳约在他20~25岁迁居大岗。

势琳墓功德碑

势琳、势袖兄弟由黄华岭迁居大岗,其族繁衍较快,至今已分布县内外120多个村落199处,2000年第六次修大岗蒋氏族谱时共有17000多人(不含迁出县外)。据该族人员提供的资料,至2019年,分迁出去的村庄,遍布广西大半地区,并远至广东、湖南、四川、重庆等地,人口多达4万之众。在大岗老村六辈同存,从大岗迁移出去的族人,出现作字辈至光字辈13代共存的局面。该村附近方圆五六里有六个村庄的蒋姓,都源自大岗老村,无杂姓(有上门异姓婿也改为蒋姓)。

康熙三十四年“湖广填四川”时有大冈蒋氏移民重庆,他们奉行“大爱报国,敢于担当,求实决策,平和包容,诚实守信”为信条,实为可赞。

清代早中期民居

与大岗蒋姓仕宦联姻以唐姓为主,超过三分之一,次为陶、杨、王三姓不分高下。据民国24年(1935) 版《全县志》记载,当时县内共计有108姓。其中以唐、蒋二姓居多,共占总人口数的50%。虽然如此,但从数字来看,蒋唐联姻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古代大岗仕宦之家,遵守《蒋氏家规》同姓不通婚的条规,没有娶蒋氏为妻的特例。无嗣者,只能收养本宗室之人。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岗蒋氏家规实是蒋氏族规,是大岗蒋氏做人的重要准则,共有十八条:一、敦孝弟。二。睦宗族。三、谨祭祀,四、完国课。五、尊师傅。六、训子弟。七、守忠厚。八、和邻里。九、戒赌淫。十、戒溺女。十一、恤孤寡。十二、崇节俭。十三、避祖讳。十四、饬伦纪。十五、正宗桃。十六、辨婚嫁。十七、除时弊。十八、戒争讼。其中第十条强调:生人之道,一男一女。如仅有男无女,己之身何以出?人之类遵亦绝矣。女可溺乎故?父母之心主乎慈,女方出世,溺而杀之,借问为父母者如何过得意?如何下得手?此种毒狠心肠,父母也与哉,是豺狼也。律有故杀之条,溺女与故杀等。愿吾族各教妻媳莫作此孽。当时的大岗蒋氏族人不重男轻女,真是可赞!

全州大岗蒋氏至2000年曾先后六次修族谱。自明万历楚府长史湘洲公第一次修,清康熙二十四年第二次修,道光二十三年第三次修,至光绪三十四年第四次续修后,渐臻完善。民国三十三年第五次续修族谱时,恰遇日寇入侵,未成。光复后,民国三十六年虽又继起续修,由于时势原因,只完成草谱,中途停废。1999年5月22日,本族组建了以县城离退休人员为主体的六修族谱编纂委员会,于2000年完成。

族人的辈分,自一世至十四世未编立诗句,为便于记忆,至十五世先人将辈分编诗。 创修历代行伦班辈诗:文时守尚得 锡汝叶荣生 永作朝廷士 钦洪材焕承 续修历代行伦班辈诗:积厚辉光盛 钧添桂灿墀 恩纶绵万世 铨溥相熙基 再续历代行伦班辈诗:祖宗培德泽 子荪佐政权 鼎钟著国书 伟绩昌炽延

关于势琳公来大岗定居有这样一个传说。到大岗定居的蒋势琳(1386-1458),少时家贫,无以为生,流落于黄沙河东岸上八里之枫木山,为一周姓人家牧牛。周家村北二里外,有一去处形似睡牛。一天,势琳牧牛时听到鸟鸣声:“周去蒋来兴!周去蒋来兴!……”蒋势琳似有所悟,便在此定居,娶河西石霞村唐氏为妻。待蒋势琳五个儿子相继出世,便营造居室,垦殖田亩,退佣自耕。数年后,周家败落迁走,势琳公子孙繁衍,家道兴旺,果然应了“周去蒋来兴”神鸟之兆。

蒋势琳是蒋谅的长子,字财初,诰赠文林郎,明洪武丙寅年(1386年)生。族谱说他:“公幼孤,与弟袖育于外祖陈氏家。长英敏强干,识地理,见吾宅山环水抱,系逆龙正结,吉其发福绵远,因卜居焉。善持家,广蓄积,市产业,创书含于城北,置中火田于赵家塘。迄今年远,书含基址莫考,中火田兼并谁氏,清理之举,族中识往事者所当急急也。妣唐氏,封孺人,系日霞人,明洪武庚午(1390年)十一月十一辰时生。”势琳妻寿八十三。生五子二女:瑄、亥、瑜、玟、璝。次子蒋亥过继给蒋势琳之弟蒋势袖。

二物质遗产

1949年前村里遍布青石板路、钉子路,现路面或毁或铺水泥。大岗蒋氏始祖势琳古墓犹存,但棺葬入天然岩洞,堪称奇观。民间传闻,其墓葬前竖碑,数年后便为墓葬洞口所吞食。文物古建筑能保留者甚少,从族谱与老人讲述中可古村古迹的不寻常。

(一)古民居

大岗村有传统民居约120座,其中能居住的约62座,不能居住的58座,倒塌的有40座,空置率40%。

清代早中期民居

大冈村的古民居建筑,以明末清初和清中期民居居多,目前残存为数不多。主要古建筑是:

大冈古民居建筑,清代中期的民居均以八字开门,其中门牌163号民居保存最好,尤以天井石壁以锦纹、花卉雕凿,十分精美,在全州古民居中也十分罕见的。其须弥座石鼓覆盆式柱础、八面十二生肖柱础都充分表达了屋主人的文化追求,特别是大门上方的四个门簪,颇显主人的品官地位。民居抗战时期壁板被日本人拆掉当柴火烧了。

门牌21—25号两座宅院,是大冈村存留的清代中期古民居,开八字门,大门均为四个门簪,官品均在五品以上。

清代早中期民居

大冈村的古民居门头灰塑十分精美,塑有花卉、金鱼、门匾,八字门写有对联,天井照壁为棂星门造型并塑有花卉纹饰,颇有书香门第之气。

明代民居建筑---可斋公故宅,虽然已经坍塌,但存留的汉白玉石鼓覆盆石柱础十分珍贵,其明代抬梁式排架也是罕见的,是明代桂北古民居建筑的实物见证。

村口的双马头保留着一座八字门的宅院,据说也是最早的建筑,但是,从其风格和内部装修来看貌似清朝中期的产物.

据村民说,抗战时期,日军在村里拆卸了很多民居的壁板和门窗,现存的壁板、门窗都是后来修复的,明显有民国风格,但天井的石雕比较奢华、精美,完全是清朝的特点。

(二)公祠

村里曾有18座公祠,由于缺乏维护,如今只有两座尚存。

公祠大门

一是三圣祠(介绍见《古迹景观》),二是大公堂。现存的大岗蒋氏公祠,初始约建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原称世德堂,今之称大公堂。地处蒋势琳早年牧牛之所,公堂座北朝南,卓立秀拔,雄奇壮观。后几经维修,至清嘉庆年间进行重修,光绪三十四年又进行一次维修。之后,九十余年失修,直至六修全州大冈蒋氏族谱编委会筹集资金,并提议由大冈老村族人组建维修大公堂领导小组,组织人力,聘请工匠,对大公堂进行一次较大的维修。从2001年7月3日兴工,仅两月便修成。总面积200多平方米。世德堂正厅上方,书有“世德发祥”的牌匾。

世德发祥

堂内还嵌有一副对联:“财禄恒丰膺厚祉,初衷匪懈奉明禋”。世德堂正门上,方梁与斗拱都有用镂空手法雕琢而成的图案。正门两侧的石狮头上,也刻有一副对联:“大德栽培后,冈峦体戏尊”。大堂对联,内含始祖势琳公名字“财初”二字,正门狮身对联,则以大冈村名藏头。公祠曾有匾额32块,可惜多毁于文革,老人的记忆中竖匾有湖广巡抚部院、四川川北道、王府长史等。

抱鼓石

抱鼓石

大门的抱鼓石、公祠内的覆盆八面雕花石柱础是最早的遗存,具有明末清初的特征。公祠门口有两只石鼓,相传从四川买回,小偷三次行窃未成,现为村民用钢筋水泥固定。

(三)古迹景观

村后有小后龙山。有一石头露出土面,高一米左右。形似龙头张口,传闻不能动土,否则村里鸡犬不宁,故至今不许葬坟,后土地分为村民,但此俗流传至今未破。古村景观甚众,六修族谱时二十八代孙蒋廷辉先生曾对此进行采集整理,共七处。

睡牛福地相传大冈蒋氏始祖势琳公发祥之地。在风水先生看来,大岗是一睡牛,有头有尾。凌云桥下有牛鼻(水降即现),磨井、腊口井是牛眼,村前小江边一井是牛鞭井,此井不论多旱,水位不减。瑜公堂后一井是牛肚脐,棺木井是牛屁股井,此井奇特,每逢山洪大雨,前两日观之能知天象。顺棺木井沿小江至鸡公桥,再循路以上数十步有草坪,草坪东侧原有一井,为牛尾巴井。民间有一些与睡牛福地相关的传说。 2、三鲤共头 凌云桥北头三叉路口原有“三鲤共头”石雕。三个鲤鱼,一个鱼尾朝北,一个鱼尾向南,另一鱼尾指向村内。雕塑时间不详。其寓意是昭示大冈族人无论家居村内,或是客居方外,都应同根连气,思源报本。

3、玉白磉石 即三房头老屋里八根梁柱之石础。全为汉白玉凿成,纯正无暇,光洁晶莹。传为三房瑜公之后可斋公(时行)做中宪大夫时从任所船载而归,共四对,恰合正屋八根梁是之数,仍保留完好。

4、三圣祠 凌云桥南百十步有大庙,俗称大庙里,也称大蚕室者,为古之三圣祠。古祠之照墙上头,曾可见“三圣祠”三个石刻大字。照墙两端开门,进门可见宽大院坪,院后为三圣殿,院前紧靠照墙内壁居中是悬空戏台。 该祠坐西朝东,约有670平方米,前临小江,有古道贯穿祠与小江之间。古代“三圣”,各地有异,此地可能是指昆庐舍那佛及文殊、普贤三菩萨。三圣高达丈余,两旁小菩萨高矮不一,面目狰狞,栩栩如生。祠前悬一米有余生铁铸造的巨钟,备庙会与水、火灾情之用。1949年后,三圣寺曾作村小学校,七十年代前后,全村种桑养蚕,做为蚕室。2016年改为村文化活动场所及红白喜事大餐厅。

三圣祠

5、文昌阁、魁星楼 小江下游外侧,现有文昌阁遗址,当时设置豪华,塑像温文尔雅,阁后神坛犹在;内侧,有魅星楼遗址,虽已垦为田地,楼基砖石尚存。文昌帝君(亦称梓潼帝君)掌文昌府事,司人间禄籍;魁星乃主宰文章兴衰之神。考此阁此楼之兴建,与明万历间大岗蒋氏人文迭起有关。文昌阁地形如毛笔的笔尖,每年的二月初三,是梓潼帝君的生日,便是文昌阁文明大举节日,邀请亲友前来沐浴敬奉,每人手持一柱香,毕恭毕敬地在文昌帝君(即梓潼帝君)的塑像前祭拜,祈祷儿孙平步青云,光宗耀祖。请戏班演戏几天,特别热闹。古桥草坪旷里还立了一根高大的石柱,供前来参加文昌会的亲友们拴马用。

有小槐树处曾竖有石柱

遗址处有残存的庵堂与墙基,名庵子门前,曾塑有两个菩萨,传说中的观音送子非常灵验。

文昌阁的残存庵堂

通往文昌阁的古桥

6、书屋有楼子书屋、毛书房、大园里书房 昔时,大岗各房族支派,或一家独运,或数户合筹,营建书屋,请先生,育人才。楼子书屋位于腊口井、五桂堂上下之间,毛书房则在外戏台南端。此两处,为蒙馆,供童生勤学苦读之用。大园里书房是经馆,开讲四书五经,供参加乡试青年所用。

7、八景呈祥

全州一些有名的村落都有自己的小八景,大岗村也同样有自己村的小八景。

双虹夹印。三圣祠前田垌靠江处有印堆,原有桂树一株为印把;与印堆隔江相望有大樟树为标志处是印盒;从印盒处沿路向南百十步有大柏树两株为标志处是印盖。因印堆近水,当天空出现彩虹,同时倒映水底,双虹相映,印居其中,故曰“双虹夹印”。 (2)玉尺护龙。即村之左前方俗称“埂子上”者,相传是为玉尺。其高四米,宽二十米,长四百米,自古天成,林木苍郁,恰如一件其大无比的玉制兵器。皆因这件神异兵器的佑护,大冈龙脉才不会走失,故谓“玉尺护龙”。 (3)笔峰独秀。景在腊口井北一里之地,四周平阔,独有此山,兀然笔立,挺拔峥嵘;昔时古树参天,云蒸霞蔚,颇为壮观,故称“笔峰独秀”。 (4)带水环流。此景即村前小江。小江源出东边黄华岭下,越田野流至村前,即环村而过注入浩浩湘江。昔时,江提坚固,少有淤积,绿水盈盈,统挺澄澈,恰似玉带,故名“带水环流”。 (5)磨井清泉。磨井位于凌云桥下小江内侧,即睡牛之左眼。此井其形如磨,水色清纯,水味甘甜。 (6)游鱼锁水。凌云桥以下小江之外侧,有大小土堆十数个,或独立,或相连,古称“游鱼堆”。风水先生曾说:“游鱼锁水千年秀,状元及第一旦休”。大意是游鱼堆可锁住大岗气脉不至外泄,能人才辈出。过去,湖南东安修大坝前,常有大鱼往这里窜,村民甚至能用锄头挖到大鱼,现在盛况不见。过去土堆有30多个,现土堆寥寥可数。 (7)长亭北障。长亭指凌云桥桥亭。据传,桥与亭始建于明正德戊辰(公元1508)年,多次重修,至近代尚完好。其亭耸然而特立,内有亭柱三十二,上有飞阁接青云。北头亭匾上书“云衢接式”;南头亭口左右有石狮守护,匾书三字“凌云桥”。可惜长亭毁于日寇战火,两尊石狮也随之沉入江底。

(8)木岭南屏。相传今之木岭,秀木苍苍,恰如一面宏大奇丽的锦屏,横亘于村之南端,故称“木岭南屏”。

三、科举功名与人物

全州永岁镇陶家村有位进士陶崇,十岁时赋《笔山诗》,有惊人之句。曾做过理宗皇帝赵昀的老师。陶崇逝后,理宗皇帝破格赠其特进谥文肃。传说陶崇死后为其挖掘墓坑时,坑中飞出三只仙鹤,一只落今永岁镇石岗,一只落今永岁镇大岗,一只落于今黄沙河镇葛岗,葛岗因此改名为鹤岗(现黄沙河黄岗)。而鹤落三岗之地,便成了人才辈出的地方。明清时期,大岗科举人才多,为官者众。村前村后有夹石,路过的文官见了下轿,武官见了下马。湘江,乃黄金水道,沿江百姓都苦于当差。但大岗百姓可免当差之苦。村人相传,大岗村至今不出人才,与明万历年间修公祠有关,当年大公堂竣工时举行上梁庆典,人山人海,都想抢上梁粑粑,有司仪老为安全出发,宣唱道,不要拥挤,出去一个发一个,本意是被免拥挤,岂料神明在上,此话一出竟成谶语,从此大岗族人,凡是外迁者,都达荣显贵,在家则平淡糊口,后有人埋怨司仪老者,失口卖了华石山。此说在永岁石岗村也有,但经考证,石岗人才实际上是在修公祠后多出人才。古代大岗村,官员几乎都出自明朝,但清朝还是出了20多位文武举人,若以万历为限,则明朝万历后出的官员也不少,如蒋鸣皋、蒋熙春这样身居道员的高官与巡抚,多出自万历后,故所谓谶语实是传说。

1举人之多位居县内前茅

历史上全州有进士144名,有举人1570名,以蒋姓中进士、举人最多,其中蒋姓有进士41名,举人有483名,以古时六乡划分,则升乡占据首位,大岗属升乡,举人总数名列全县最多的两个村落之一,相传最好的科举成绩是三科七举九秀才。2000年《全州大岗蒋氏族谱》载该村有举人69人,其中武举人11人。另有清副榜4人,明、清各有拔贡1人。村里祠堂世德堂正门上方,有一块“历代科甲名录”的牌匾,上面记录着大冈后裔历代高中科举的族中才俊。大岗族中举人数虽多,但中进士的较少,族谱记载的只有区区两位,其中一位是蒋荣献,嘉庆己已钦赐进士,另一位是蒋连杰,光绪庚定恩科进士,但蒋连杰虽源自大岗蒋氏,实是安和镇青龙山村人。

2历代仕宦

蒋势琳定居大岗发家后,其后人出了一些较高级别的官员,多出在明朝。明朝有巡抚蒋尚膺。蒋尚膺是明崇祯丙子科的举人,初任湖广郧阳府郧西县知县。本年内调繁郧,转升本府推官,加施归兵备道,湖广按察司副使,升巡抚湖广郧襄、承德、荆辰、常沣等处地方,都察院右金都御史。诰授通奉大夫湖广巡抚,配陶氏、谭氏,诰封夫人。

明朝御史有蒋守藩,举人,初授西宁县,次任浙江武义县、以政优调京,升南京道监御史,调任湖广道监察御史,升太仆寺卿,钦差巡视京营、京仓,巡按江南江北府。

明朝还有三位举人蒋鸣皋、蒋守迪、蒋熙春成为道员。道员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百姓称之为道台。蒋守迪、蒋熙春先后升升四川川北道。

大岗蒋氏,在明代还出了3位长史、1位主事,1位知府、2位同知、1位提举、4位知州、1位通判、1位推官、14位知县,收录族谱的武员有13人。历代诰赠、敕赠共有33人,历代诰授、敕授载入族谱者有50多人。

3人物轶闻

大岗出了不少人物,不乏有廉官、义士、孝子、烈女,现选录显著者如下。

义士蒋尚玉:人称善菩萨

蒋培玉,有的资料称蒋尚玉,授八品,以孙蒋锡书贵,诰封文林郎。 他为人善,如今乡中父老还在传扬他那“一“生’一‘死’两帮忙”的逸事。帮生,有一位外地人,因为清康熙初年吴三桂叛乱,滞留后打算近期回归故里。有人欺他是外乡人,想乘机谋夺他的财产,于是编了个理由将他捆绑送到牢里。但蒋尚玉査清实情,知其被诬,便替他申诉冤情,并自己掏钱将他从囚禁中保释出来,然后召集这帮人,谕以大义,劝告他们正正当当做人,不要见利忘义做小人。让这帮人心悦诚服。

帮“死”是说有个姓毛的刺史在广西为官,母亲死在任所,他想扶母亲棺椁回归江西,途经全州大岗,恰逢吴三桂叛乱,道路受阻。毛刺史打听到村中蒋尚玉好善,便将母榇寄放于他的偏宅,说好待动乱平定之后再来运回。蒋尚玉满口应承。但此人去,杳如黄鹤,久久不见回来。蒋培玉只好为他营葬好母亲,并每年清明都去祭扫。

如今乡里人遇上不愿出面帮忙的事,常念叨的一句口头禅: “除非‘善菩萨’再世。”就是说他。

三代孝子:割股肉作糜疗母病

蒋达升,清雍正癸卯(1723年)正科举人(族谱载是雍正甲辰科举人)。母陈氏,六十余岁时常为病所困。蒋达升因家里穷,无钱治疗,只好悄悄割股肉作糜进,母病全愈。寿至96岁。人们认为是为他的孝心所致。后来儿子蒋叶英亦仿效为母王孺人治病。蒋叶英儿子。蒋荣纬、蒋荣繁,又因母马孺人症危,兄弟俱割臂合饲,母亲得以复苏。像这样的孝子,传之三代,近世罕闻。乾隆壬辰季秋月,全州学正卢若铎题赠“三代孝烈”。

蒋时行:改镇压为招抚的“明代真儒”

蒋时行,嘉靖十六年丁酉科(1537科)解元。他儿子蒋守成也考中了举人,任松江通判。时行在中举为官前,相传曾苦读于村东五里的寒丁寺达五年。早起晚归。晚上又点灯继续苦学到深夜。后来看书可一目十行。20岁时,中解元。黄沙河叠禄村一位大岗支蒋氏族人在寒丁寺办过私塾,教族中子弟读书。

他任桂阳知州时,大桥瑶民蜂起。当权者认为应该镇压瑶民。但蒋时行却力主招抚。他还亲自到瑶民的老巢,谕以福祸。结果,瑶民听了他的话,从而避免了一场大屠杀。后任福建延平府同知、浙江盐运司同知、云南广西府知府。 有翰林院检讨兼都察御史、广西学政卢梦熊与都察院提督操江佥都御史耿定力,为他撰题“明代真儒”额颂。

蒋时极:德高服人的通判

《广西通志·云南名宦志》记载的蒋时极,明隆庆元年(1567年)中举人。万历间为云南广西府通判。云南和广西在元代为广西路,治今泸西,辖境相当于今云南泸西、师宗、弥勒等地,明洪武改为府,为三郡交界,素来就是匪贼的老巢。蒋时极很有威名,当地少数民族头领听说是他来做官,都心诚意地在百里之外迎接。就是那些最难驯服的土司头子也不乱来。见他在任申号令、明赏罚,不烦兵甲,大为佩服。后来他为岷府左长中,也就是藩王府的总管

蒋元度:康熙赐“第一民牧”

蒋元度,康熙丙子(1696年)举人。甲午(1714)年,蒋元度被荐举到福建省福清县任知县,当地吏治腐败,下级官员给他送礼被拒后便诬告他,但督抚把接到的诉状递交给了他。下属官吏见罢很害怕,但蒋元度将他们召来进行解释,推诚相待,让福清县民风为之大变。他离任时,百姓送他的诗中有:“天诏夺将生佛去,海邦宁再有温公”之句。宋代司马光为相国,封温国公,惠民有恩,人称“万家生佛”。

蒋元度于康熙丙申(1716年)冬抵新安县,县境有一旷洲,被皇亲据为牧马场。居民屡次上告无果。面对此案,他冒着得罪皇亲的风险主持正义,最后为康煕帝所知,鉴于蒋元度关爱民之疾苦,培植国本,且能不避权贵,康煕遂降谕旨,责令皇亲退还其地归民,又赐蒋元度“第一民牧”额,以示嘉奖。后来还赐予蒋元度以诗文:“草塘春产蛤,茶井冷生鱼,一吸清泉水,高风味有余。”

感谢桂林古村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卯兴明、大岗村蒋正生支书与蒋士庄、蒋艳荣、大岗族人凤凰镇竹山脚村蒋祥发先生等在本文的采写中提供的协助。

本文主要参考书目《历史的碎片》(蒋钦挥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寻觅全州先贤》(蒋钦挥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全州大岗蒋氏族谱》(2000年)。《全州蒋氏源流》(1996年)。

蒋廷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