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女占三六九是什么意思(三六九是什么意思)

女占三六九是什么意思(三六九是什么意思)

“人死忌讳三六九,烧七上坟忌犯七”,是什么意思?

人间四味:生 老 病 死。

生命好像是一个沙漏,每流逝一点,就渐渐离老病、死亡靠近了一点,不论一天快乐还是难过,最终仿佛都指向了相同的结果。

中国向来是个注重礼仪的国家,所以也将生死排在第一位,“寿终正寝”是每个人对自己生命结局最圆满的祝福。

还记得在《相亲相爱》电影里,姥姥事先为自己准备好一口棺材,人竖着躺进去,宽度、长度刚刚好,放在在堂屋之中,这是很多老人在末途送给自己的最后一份礼物。

人是有语言交流、有文明举止、有思维能力的感情丰富的高级动物,因此,不仅自己重视死亡,家中老人过世后,孝子们会尽全力将葬礼办的隆重,以表达自己哀思之情。

这一点从古至今流传的丧葬习俗中可以看出,比如在民间流传的这句俗语, “人死忌讳三六九,烧七上坟忌犯七” ,这是什么意思呢?

人死忌讳三六九

老人在未咽气之前,人们会根据民间死亡时刻的经验进行推测,在农村,初一、十五为不吉,逢三、六、九也不是好日子。

古人受灵魂观念影响,认为人的肉体可以死灵魂是永生的,因而主张重魂厚魄,灵魂最终的归宿就是人们所说的阴曹地府。

俗话说得好“阴阳有别”,在阳间三、六、九是吉利数字,人们常说“三六九往外走”,可在阴间正好相反,如若灵魂在这个三个日子前来报到,是会受到惩罚的。

因此流传“三六九、带人走”的说法,意思是亡者会拉着一个人作为垫背,一起走,通常情况下会想尽办法让老人躲开这几个日子再走,如若躲不开,会选择杀一只大公鸡,以示带走了人口。

当然了,人的死亡日期不为人的意志为转移,这只是人们趋吉避凶向往美好生活的一个心理状态而已。

烧七上坟忌犯七

民间常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年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

另一种说法则是,死者从去世之日起,在49天内,每隔七天阎王会审问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称“过七灾”。

按丧葬习俗,人死后每七天要去上坟祭奠一次,民间称之为“烧七”,按死者去世之日起,需烧七次共七七四十九天。

通常“一七,二七”以女儿、儿子为主,“三七”则是由死者儿子、儿媳为主,“五七”是最大。

不仅儿子女儿要去上坟,家里其他亲戚也要到场,因为这是亡者下葬后有仪式性的祭拜活动,为了表示对客人尊重,丧主家会备好酒菜款待。

之后“六七、七七”只要有自家人上坟即可,七七后四十九天已过,再上坟就是烧百天了。

所谓的“犯七”就是在“烧七”的时候遇见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相撞,对去世的亲人不好,在阴间会有灾难,生者要为亡者避灾举行“浇七”的仪式。

“浇七”的时间要在犯七的头天下午,要用无根水来浇,所谓无根水就是在井中取一桶水,但不能让水桶沾地,取出后一直不停地提到坟墓前。

除了准备无根水外,还要准备一张烧纸,然后用剪刀剪成圆伞和一面小旗,将圆伞和小旗分别用桔梗夹住,插立在坟前。

然后用无根水浇,直到将小伞和小旗浇掉为止,同时还要念着口诀:你犯七,俺浇七,满堂儿女来救你,铁旗沉,纸旗轻,背起纸旗一溜风。

在纸旗和伞旗全部浇掉后,把剩余的无根水倒在坟前,浇七仪式就结束了。

结语

关于丧葬习俗在民间还有很多,但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由于过去人们文化程度普遍低下,缺乏最基本的科学常识,对某些数字比较偏爱或是忌讳,这些都只是人们的心理在作怪,希望亡者灵魂得以安宁,庇佑家族兴旺。

当然了,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国地域辽阔,各地风俗习惯也不一样,但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丧葬习俗,即便再摒弃,我们还是要持尊重的态度。

369这个数字代表什么?看过这部经典粤语电影广东人才知道 拍成2000集电视剧大家还追着看

大型系列情景喜剧《72家房客》系列访谈之一

当记者多年,做过很多采访,很多时候,我面对的是电视台台长、企业CEO、企业COO、频道总监等,采访的主题以宏观话题为主。本次采访,我面对的是电视剧《72家房客》的一众主创人员,包括监制、制片人、编审、编剧。在采访中,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是对剧组每一位演职人员都有着特别深的情感,尤其是该剧的灵魂人物——总策划、总编剧廖致楷。

关键词:72家房客、楷哥、长寿基因

由广东广播电视台与珠江电影集团联合出品、南方卫视和珠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制作的大型系列情景喜剧《72家房客》在南方卫视播出至今已经12年,这部长寿剧伴随着几代人成长、成熟,是一家人饭桌前最好的陪伴。这些年,剧中的主要演员基本没变,他们像一家人一样陪观众走过12载。17季2000集,《72家房客》用乐观向上的主色调为观众带来一个又一个充满温情、快乐的故事。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暴发,不少人在家里休息、办公之余,都想看看轻松幽默、乐观向上的短剧,《72家房客》成为了很多人的首选。很多年轻网友说:“我们是看着这部剧长大的,剧中很多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嬉笑怒骂能让我们暂时忘记不开心,缓解压力。”可见这部剧的用户关注度和忠实度有多高。一部电视剧能够坚持创作12年、养洋2000集,拥有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铁粉”,这在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中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奇迹。

《72家房客》源自民国时期的上海滑稽戏。1963年,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导演王为一将其改编为粤语电影,这也是南国电影的开先河之作。2008年,珠江电影制片厂和广东电视台将电影版改为情景喜剧,2020年7月开拍第17季,总集数达2080集,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长寿剧”。

为什么这部剧这么长寿?她的长寿基因是什么?她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为什么这部剧能常拍常新、常播常新?剧中的演员是怎样成为一个个经典银幕形象的?谁是两届梅花奖的获得者?第17季中会有哪些新的剧情设计?带着这些问题,广东广播电视台“媒意见”公众号记者独家采访了《72家房客》的主创人员:监制朱晓铮、制片人梁柱、总编审袁振江、编审/编剧邱彦文、编审/编剧黄文涛、编审/编剧张锦尧,一同畅谈《72家房客》的创作由来、台前幕后的故事,以及对这部剧的思考。为方便行文,我们将采访对象统一称为“主创者”。

缘起电影《72家房客》,

从90分钟到2000集

杨春雨:我很惊奇于一件事情:《72家房客》原本是一部电影,如何能从90分钟的内容变成一部2000集的电视剧?

主创者:南方卫视在筹拍这部电视剧前,有这样一个小插曲:南方卫视和珠影之前做过一个短剧《乘龙怪婿》,不知你看过没有?就等于是南方版的《武林外传》。我们领导当时觉得不如试水一下,拍个120集的短剧,有网感、有无厘头的元素在里面,然后我们就和廖致楷老师(楷哥)一起来策划《乘龙怪婿》。

剧组为楷哥(右二)过生日

楷哥是学院派的,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他包容度很高,特别能接受新事物、新元素,他能从我们年轻人的角度去思考,并且把故事和人物把握得特别准。我们在一起策划时,无论怎样天马行空的创作,楷哥都能帮我们把好关,这样一路下来《乘龙怪婿》拍了四季500集,播出效果很好,重播次数很多。经过这次合作,我们在楷哥的指导下学习了很多东西,也汲取了很多经验。也因为这次合作,我们与楷哥有了良好的合作开端。

《72家房客》本来是一部电影,当你想到一部电影的内容要变成一部电视剧时候,的确会在心里打很多问号。楷哥是这部剧的主策划,电影《72家房客》是珠江电影制片厂当时一部比较有影响力的作品,当时出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内地的,一个是香港版的。把90分钟的电影内容尤其是珠玉在前的经典作品拿来改成一部120集的电视剧,这在很多人心中是不大可能做成的事儿。很多人持怀疑态度,说“你们挺敢想!”

我们是2007年策划这部剧的,当年11月开始试拍,拍完正好是2008年,赶上奥运会。大家认为,在这样一个节点,去播出这部《72家房客》,无异于鸡蛋碰石头。应该说,我们承受了挺大压力。

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第一季120集的《72家房客》在2008年7月5日首播,根据尼尔森数据显示,首日播出收视率为3.1,在广州地区收视排名第三,实现“开门红”。其后,收视持续上扬,最高收视率为5.6,即使在奥运期间收视率也在3.0左右。应该说,第一季的成功,已经达到了我们当初策划期许的目标。这无疑像一注兴奋剂,让我们所有人都对这部剧充满了更大的激情!

经典形象包租婆,

原来如此斯文可爱

杨春雨:剧中有很多经典形象:太子炳、八姑、金医生、369等等,这些演员是怎样选出来的?

主创者:选演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因为开拍之初,别人根本不知道你接下来能做成什么样,更多的是怀疑的眼光。我们都是从零开始。最开始,我们考虑参考电影,从粤剧演员里来选,然后是话剧演员。但当时很多人对这部剧会有点不屑一顾,或者说并不感冒,觉得这个已经有电影了,你们弄不出来电视剧。所以在选演员上,我们的确要费很多功夫。后来,我们找到粤剧大佬倌文觉非的徒弟彭炽权,文觉非是电影版《72家房客》太子炳的扮演者,我们对彭炽权说:“你师傅演过电影版的太子炳,我们想请你演电视剧版的太子炳。”沟通之后,太子炳的演员就定下来了。彭炽权在粤剧圈里是比较有名望的,这里面有个小故事:当时彭炽权听剧组人员说是拍摄20集,想着是短剧,就一口应承下来, 后来才发现是听错了,一季拍下来就是120集,更为戏剧性的是这一拍就是12年17季,马上冲进2000集。彭炽权和他师傅外形很像,模仿他师傅也是活灵活现,那种感觉非常到位。优秀的演员造就经典的角色。

再来说一下八姑。我们看到电影里八姑是一个包租婆的形象,如何在电视剧版找到一个合适的演员,这个不容易。后来我们找到粤剧演员黄伟香,她特别有福相的,试镜时候,我们发现她比起电影版的看起来更可爱一些,电影版的会比较凶一点。在形象上,我们觉得她挺适合,但是她本人特别温柔、斯文,也不泼辣,所以会有些担心:她能演得出包租婆那个感觉吗?事实证明,八姑这个角色被她演活了,非常有张力,她是能斯文能泼辣,你会发现剧中的她与生活中的她完全是两个人,这就是优秀的演员,一个经典形象就此诞生。

梅花奖两度获得者,

粤剧界白马王子

杨春雨:刚刚提到我们的演员里有一位梅花奖的两度获得者,是哪一位?

主创者:他是金医生的扮演者冯刚毅,粤剧界大佬倌,国家一级演员,1989年、2001年分别获得两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说起金医生这个形象,其实和冯刚毅本人的反差是很大的。你看剧中金医生总是戴着一副超厚的眼镜,表情木讷、迂腐,看着性格就很顽固。其实当年在粤剧舞台上他是英俊小生,是老一辈女性观众心中的白马王子。我周围不少喜欢粤剧的人,一听说《72家房客》里中有冯刚毅,立马就表示很想看,这是真粉丝。

冯刚毅的粤剧小生形象

冯刚毅扮演的金医生

杨春雨:剧中的369是一个很有特点的角色,样子痞痞的,又搞笑又会有很多鬼主意,生活中的他是怎样的?

主创者:369的扮演者是吴家辉,八九十年代在广东台的电视剧和节目里演过很多角色,但并非核心角色,就是说他一直没有找到适合他的定位。我们当初在找369的演员时,先看了电影版的,那个演员像竹竿一样又高又瘦。很多人认为要找电影版这样的形象来演369,但我觉得不一定要照搬,重要的是这个人物要塑造得立体、突出,然后我推荐了吴家辉。他在生活中就有点痞痞的感觉,也很爱开玩笑,他的角色塑造能力很强,和本色差不多,所以他十分适合这个角色。因为这部短剧是连轴拍摄的,如果演员不能很好把握这个角色的话,会很容易演偏了,所以369这个角色还是需要找吴家辉这样的演员。后来证明,我们的演员选择得都是非常恰当的,就像量身定制一样,角色已经融入血液。这样,我们演员的班子就逐步搭建起来了。

369剧照

应该说,《72家房客》这个剧组很不一样。这里的演员来自天南海北,来自不同的领域,但一起合作拍摄时候,却能相当融洽、默契、和谐,12年走过,大家就如同一家人,拍摄之余,剧组的演员、幕后工作人员都会聚会,每当拍摄完一季,大家就企盼着几时开拍下一季。

记录小人物,关注普通人

杨春雨:采访之前,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在这部剧拍摄的12年里,有哪些事情是让你们特别感动或者感触特别深的?

主创者:有两件事情让我们感触特别深。一个是奀妹的妈妈(奀妈)的事情。奀妈在剧中是一个出镜次数并不多的人物,扮演这个角色的演员何晓庄因生病不得不离开剧组,一直在治疗之中。剧组的主创者们想着与大家商量,接下来的剧情里是否保留奀妈这个角色,如果留,是否换另外一个演员来扮演奀妈?当剧组的演员们听到这个消息时,都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不要换别人演奀妈,也不要奀妈这个角色取消。把角色给她留着,她(指演员)只是暂时生病了,会回来的,让我们等等她吧!她会好起来的。”

奀妈剧照

杨春雨:就是特别强的团队精神!让人感动。

主创者:是的!我听到大家的呼声,特感动。当时我们还没意识到这种浓厚的情感,就是一家人那种情感,你想一个人天天在剧组和你朝夕相处,突然她不在那儿(去医院治疗),她虽然不是核心角色,可对大家来说,她是我们当中的一员,不可或缺的一员,一旦不在这里,大家很难接受。潘结(兰姨扮演者)、吴家辉(369扮演者)拉着我说“千万不能换人”,并动情地分析了利弊;舒力生老师(西洋蔡母亲扮演者)发了几个信息给我,后来着急地要打视频电话给我,她说:“我们要对演员保留很大的尊重,虽然奀妈的戏份不多,但她在观众心中已经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了,不能因为她生病了,就取消这个角色。要为她保留这个角色、这个位置。在我们心中,她不可替代!不能替代!”说得我快哭了。所以,我们只是增加了一个角色:奀妈的妹妹“奀姨”,奀妈的角色继续保留,只是剧情中会有合理处理。

杨春雨:这是一个大家庭的感觉,每个人都不可或缺,大家相依相伴。

主创者:的确!另一件事情也让我们印象很深。我们团队有一位编剧生病了,需要住院,并且要支付很高昂的医疗费。但这位编剧家境比较一般,应该也没有买什么保险,除了这份编剧的工作,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很难支付较高的医疗费,所以,编剧组的同事们商量集体凑钱来帮助他,为他治病,解决燃眉之急。

杨春雨:我们的团队真的让人感到特别温暖。

记者与主创人员合影

主创者:我们剧组氛围特别好,演员、编审、摄像等等,大家相处得特别好,包括我们的煮饭大叔,他每顿饭都要给我们煲特别好喝的汤,以至于剧组结束拍摄后,很多人还想回来喝他煲的汤。那种亲切感,真的是一家人,我们在没有拍摄的时候会组织一起去玩、去聚会,12年了,这个传统一直都保持着。

记者与主创人员合影

杨春雨:情感因素是大家最强的维系纽带。

主创者:我觉得剧组有这么好的氛围,与楷哥是分不开的。楷哥是这部剧的总策划,他对这部剧的每个环节、每个部分都尽心尽力去把关,关心剧组的每一位,让大家特别有家的归属感,即使酬金不多,大家也愿意来到这里一起工作。从2007年至今已经13年了,我们的主要演员基本没有变过,大家为什么愿意跟着你这个团队?或许物质并不是最吸引人的,我觉得情感因素是最能牵动人的内心的。今年年初,楷哥因生病暂时离开剧组休息,我们很舍不得他,非常希望他快点好起来!大家都盼着他回来!

杨春雨:很深很深的感情!希望楷哥能快点好起来。感谢《72家房客》为观众带来这么多快乐!感谢各位接受采访!

媒意见编辑:杨春雨

媒意见美编:许琳莎

我们这农村每逢尾数是“三六九”为“赴墟”日,你们那呢?

北方有“赶集 ”,我们南方有“赴墟”。在南方,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日称为“墟日”。农村人在“墟日”的时候,都会相约到墟镇上买卖或逛街。

一般在赴墟日的头一天,农村人会准备好要拿去镇上卖的农产品,比如蔬菜瓜果/竹工艺品/手工农具等,第二天早早就出发去墟上占个有利位置摆起摊来。一般早上9点左右人流量就会越来越多,11点后就散墟了,该买的买了,就各自回家吃中午饭。

老家住在偏于山区,离镇上有十里地,小时候为了赚点零花钱,上山摘些野果或者粽叶然后和隔壁老奶奶一起走路去镇上卖了换钱,现在想想真佩服当时自己的毅力。赴墟成了儿时不可遗忘的记忆,也成了那一抹淡淡的乡愁。

我们这农村每逢尾数是“三六九”为“赴墟”日,你们那的赴墟日你还记得吗?欢迎评论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