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梦见庙里的神像(梦见庙)

梦见庙里的神像(梦见庙)

寺为何叫寺,庙为何叫庙,寺和庙有什么区别,作为炎黄子孙要了解

引言

中国作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土地,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古迹。

比如说在杭州的灵隐寺、法喜寺,再比如说关羽庙、二郎庙等等,这些即便是到了现在,也会受到香火供奉的地方,传承了几千年,从没有熄灭。

(灵隐寺)

寺庙也成为了他们的代名词,但事实上“寺”和“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甚至可以看做是本质上的不同。那为什么到了如今,人们却往往混为一谈呢?也许是因为二者如今,都被赋予了供奉的概念。

那么“寺”和“庙”究竟有什么含义?他们为什么还会被冠上这个名字呢?我想这一切,都要从古代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了。

寺:从朝廷转变为礼佛场所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从古至今,古人留下了太多描写寺庙的诗篇,他们的辞藻间,大多描绘了寺中的景色,让人流连。有时候又会写下深山林寺,让我们感慨他们的曲径通幽。

似乎这山寺便成为了人们排忧解闷,了却人生烦恼的所在,让我们心情平和。

那么寺,或者说寺庙又是为何出现,这寓意又是被谁赋予的呢?一切还要说到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在西汉时期,便有佛经流传到了中原。

(法门寺 图文无关)

这是因为丝绸之路的打通,让西域的事物开始涌入中国。到了东汉时期,汉明帝晚间梦回,在梦中他看见了一个眉目祥和浑身金光的人,看着眼前的人他便觉得安心。

在他醒来后,一心希望可以找到此人,于是将自己的梦,告诉给了诸位大臣。

有人说,汉明帝梦见的便是来自西方的“佛”,随后他派出数人,前往天竺去寻求佛法。使团将天竺的两位高僧迎接回来。

一匹白马上,驮着佛法佛经还有佛像,奔赴洛阳。汉明帝以礼相待,便让他们下榻鸿胪寺。

诶,看到鸿胪寺千万别以为,这就是当时的寺庙了。这样的想法非也,鸿胪寺是汉朝的官署名称,平时主要负责接待外宾,主持各大典礼的礼仪之事。所以让两位高僧住在鸿胪寺,也是以最高的规格,对待二人了。

(古人办公 图文无关)

而由此,我们也知晓这里的鸿胪寺是一个古代的行政官署机构。这就不得不提到“寺”的本意。

在《说文》中,有关于寺的解释,“寺,廷也,有法度者也”,也就是说这里的“寺”含义就是官员办公的地方。就连《广雅》中也早早提到,“寺,官也”。

在汉代还设有了著名的“九寺”,而他们也分别是九卿的官署,包含了鸿胪寺在内的九个场所。

比如我们知道的光禄寺,主要负责宫廷的侍卫,又比如唐朝的大理寺,主要是负责刑事案件。太仆寺,则是负责宫廷中的马和牲畜的地方。

所以这时候的寺,并不是我们理解中的寺庙,而是朝廷办公的地方,为首的被称作寺正。想来也合理,毕竟这时候佛教都还没有大力推广,怎么会有专门供奉的寺呢?若是说起庙宇,那还是有许多的。

(如今的白马寺)

话说话来,汉明帝让两个高僧在鸿胪寺接待之后,对佛法十分感兴趣。而这两位高僧,也希望能够在洛阳传播佛法,然而当时的洛阳可没有什么佛场,而带来的佛经、佛像,也没有正式的地方安置,于是汉明帝决定,给他们修缮一个可以用来传播佛法的地方。

于是汉明帝下令,按照“寺”的规模修建了一座,完全满足两个高僧,传播佛法,防止佛像,还能够生活、修行、传教的所在。

再联想到这两位僧人,是骑着白马来的,于是这座寺庙便被称作“白马寺”,直到现在依然存在于洛阳城中。

(白马寺)

而正是因为“白马寺”的修建,才开始让中国汉字“寺”,开始有了佛教活动场所的含义。不再只是以前单纯的办公所在,他还可以用来讲法礼佛修行。

而随着佛教在中国土地上的传播,一座座寺也到了各地。

《汉典》中对于“寺”的第二个解释,便是佛教的庙宇,还是宗教讲经的场所。“孤山寺北贾亭西”、“不知香积寺”、“南朝四百八十寺”,这些诗句当中的“寺”,都是指寺庙,都是指礼佛的所在。

(现在的杭州法喜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最初“寺”并非如今我们理解的寺庙,但正是因为历史的发展,才让佛教走进了中原。

一座座寺庙遍地开花,在东汉末年时期,有一豪强笮融便在他的林地范围内,修建了极其辉煌的浮屠寺,吸引了众多佛者。

可见当时的佛教,在中国已经十分流行,传播省广。也难怪许多古刹,千百年来香火从未断过。

(深山古刹)

庙:供奉祖先、圣贤或鬼神

比起大规模的古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见到的应该是庙。不论是土地庙、财神庙或者关帝庙等等,我们能够从名字上便知道其中供奉的究竟是谁。而历代以来,许多有名的臣子,都会被修建庙宇。

比如岳飞、韩信、关于、诸葛亮等等,这些都是有自己的庙宇的。所以“庙”的第一个含义,在《汉典》中的记载便是,供奉历史名人的地方。山东的孔庙,便是后世人为了纪念孔子而修建的,接受后代的供奉。

(诸葛亮庙)

这样的庙也是我们日常见到最多的,起到供奉、祭祀的作用。而其实庙最原始的功能,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一般不一定是庙宇,只要是供奉祖先排位的地方,都可以被看做是祖庙。这里“庙”是一种宗庙、宗族的概念。

如今的福建、潮汕等地,有许多祖辈的祠堂,其实那就是祖庙,供奉的是人们的先祖。

所以哪怕是在佛教寺庙出现之前,庙本身就被赋予了祭祀的作用。早在西周时期,便有宗庙用来纪念先祖,这也是古代宗法制度中的一环。

《说文》中写道“廟,尊先祖貌也”,可见其中的含义。而庙不仅可以供奉先祖、圣贤,许多鬼神也会被供奉,比如二郎神庙、哪吒庙、城隍庙、山神庙,这些庙宇供奉的是鬼神。

一般来说,是因为当地的信仰促成的,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这也也的确值得被最近。

(城隍庙)

而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由于“庙”的功能,也能够符合当时佛教的宗旨,可以用来修行、供奉,所以渐渐地寺庙合用,而如今的寺庙一词,一般也都是指佛教相关的寺院。

其实这是因为,“庙”一般为神建立庙宇,而佛教供奉的,也可以被看做神,所以这只是为神立庙而已。而庙宇还代表了古代朝廷的含义,范仲淹写道“庙堂之高”,便是指朝廷、皇权,而且古代的皇帝死后,也一般也会有一个庙号。

(唐太宗李世民)

也是为了后世之人祭拜悼念,比如太宗、仁宗、高宗这些,并非是他们的谥号,而是庙号。如今我们形容这些皇帝,也大多使用庙号。因为这是他们进入了宗庙的称呼,古人对于宗庙是十分看重的。

所以庙的由来,本质上是为了祭拜先祖,供奉他们的牌位的地方。同时又可以供奉神仙,后来便有“寺”这个字常常出现,被称呼为寺庙。

尽管二者往往一同使用,我们今天对于他们的划分也不再那么明显,但是还是有十分明显的区别的。

(家族宗庙)

“寺”“庙”的区别?

第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应该是二者的来源,一个再最初从西周开始,便被赋予了宗庙的含义,可以用来供奉祭祀。而“寺”却是在东汉时期,修建了白马寺之后,才开始有了供奉的含义,之前多是以官署而存世。可见,“庙”的存在,是要早于“寺”的。

第二个区别,那便是两边的供奉,“寺”当中供奉的,都是佛教的名家,比如释迦摩尼、观音菩萨、弥勒佛等等,他们各有法相,也是佛教的经典人物。除此之外呢,有的寺庙或许会供奉为寺庙建功立业的和尚雕像,又或者帮助普通人点上供奉的灯。

但本质上,这是一个佛教场所,其他派系的神、人都是无法进入寺中接受供奉的。

这一点上,“庙”的存在就截然不同了,因为庙不仅可以供奉我们的先祖,还可以供奉古代的圣贤,不管是人是神,只要是中国百姓尊敬的人,许多都是有庙宇的。

(二郎庙)

甚至在古代时,或许在史书上不过寥寥几笔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庙宇。这种一般是他的家乡为他修建的,比如一个穷乡僻壤的地界,出了个状元的话,这种是肯定会被立庙的。而这种庙宇的作用,更多是为了祈福。

所以在我国大大小小的庙,数量还是挺多的。这就和供奉佛教的“寺”不同了,因为二者选择供奉的就不一样了。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功能不同,而且寺庙内一般都有僧人把持,庙宇就不一定了。

在我国的深山中,有许多庙宇早已是荒无人烟。所以总体来说“寺”的“庙”的定位不同,一般都是根据不同的需求,前去供奉。

(大兴善寺)

参考资料:

寺[OL].汉典

庙[OL].汉典

“寺”的名称因何而来[OL].佛教网,

王长英."寺""庙"两概念含蕴各不同[J].花火:C版, 2007(Z1)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菩提佛学:老梦到在寺庙或拜菩萨是什么原因呢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

网友问:

大师您好,我想请问下老梦到在寺庙或者梦到拜菩萨是什么原因?是不是该去庙里礼佛?但是每当我去寺庙求拜时,就很容易伤心想要哭,尤其是跪拜的时候。若是有缘,望能解答。

昌善法师答:

《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七谓由五缘立五种梦:

(一)由他引,谓若诸天、诸仙、神鬼、咒术、药草、亲胜所念及诸圣贤所引,故梦。

(二)由曾更,谓先见闻觉知是事,或曾串习种种事业,今便梦见。

(三)由当有,谓若将有吉、不吉事法、尔梦中先见其相。

(四)由分别,谓若思惟、希求、疑虑,即便梦见。

(五)由诸病,谓若诸大不调适时,便随所增梦见彼类。

传播善文功德无量,感谢所有信徒关注转发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