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九就是“久”四就是“死”?数字的寓意可不止谐音梗
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
除了节日本身的文化内涵外
前面的日期或者数字又有什么寓意呢?
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二月二、三月三、
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九月九
这“七重”列为吉庆日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
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
在这一天,古人通常会出游赏秋、登高宴饮
插茱萸、吃重阳糕、赏菊花
近代,九月初九被赋予了敬老节的新含义
在民俗观念中,九九音同“久久”
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在里面
人们在重阳节这天举行宴饮
喝菊花酒,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
既有祈福祝寿的美好寓意
也符合自古以来的敬老传统
九,在中国历史中的含义,可远不止“久”
数字作为一种语言符号
置之于中国传统文化中
它所蕴涵的意义别有洞天
今天就从九到一,讲述中华文化
九
九是个位数字中最大的一个
在《周易》中,“九”为阳数之极
常表示最多、极限的意思
比如九霄云外、九泉之下
另外它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权威的象征
于是多用九这一数字来附会帝王
与帝王有关的事物也多与九有关
帝王称“九五之尊”,皇帝周围要设“九卿”
朝廷命宫设“九品中正”,京师置九门
紫禁城的房屋九千九百九十间半
天安门城楼面阔九间,深九间
中国紫禁城及皇家园林、行宫的大门
装饰甲“九路钉”,每扇门的门钉纵横各九个
共八十一个钉
我国民间对九也很偏爱
这表现在凡事用九作计量单位
数九便是一例
南朝梁代《荆初岁时记》记载:
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岁寒
此后,数九歌巧妙地利用
自然界的一些生态现象和天气征兆
反映冬季的气候变化规律
八
八谐音“发”,在中国,有招财提运的含义
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连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时间都是
2008年8月8日晚上8时
不仅如此,八的含义也非常之广
它往往与方位卦相命理相联
“八卦”中国文化中与“阴阳五行”一样是
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
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风
震代表雷,坎代表水,离代表火
艮(gèn)代表山,兑代表泽
八卦代表了早期中国的哲学思想
除了占卜、风水之外
影响涉及中医、武术、音乐、建筑等方面
新疆特克斯八卦城就是根据
《周易》八卦“后天图”方位设计建成
除此之外,还有八方、八字、八代、
八音、八节、八谷等各种说法
可见“八”是事物调和统一的标志
七
“七”在古代被写作一横中间加一竖划
表示将某物从中切断
在商代甲骨文中,“七”就借为数词
本义则淹没不闻
“七”被认为是一个神秘而有魔力的数字
按古代阴阳学说,七是由阳转阴的分界
故人死后,每七天一祭
人也有三魂七魄的说法
在佛教里,“七”是表法的,代表圆满
传说释迦牟尼佛,刚出生时就在地上走了七步
前六步表示我们的六道,第七步表示悟道
所以在中国“七”被尊为神圣的数字
在古代,古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
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
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
古人从很早就开始探索宇宙的奥秘
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也体现在“北斗七星”上
古时天文学家给北斗七星分别命名为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古人们根据北斗七星在夜空中的指向
就可以指导农业生产不误时节
同时也可以判断地理方位
六
不管是六六大顺还是网络用语“666”
都表达了中国人对数字六的喜爱
六合是一个汉语词语
常用于指上下和四方,泛指天地或宇宙
是中国的一种哲学概念
六爻八卦预测
是古人观察大自然运行规律总结出来的法则
“六爻之数,发展变化,天赋美德,吉祥安泰。”
所以六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
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图自《中华遗产》2015年9月
古代许多事物都用“六”这数字来概括
如诸子中最著名的阴阳、儒、墨、
名、法、道德总称“六家”
行政区分“六乡”,官制设有“六府”
汉代官职有“六曹”,隋唐政制设“六部”
朝廷军队称“六军”,皇后的寝宫称“六宫”
古代把亲属关系归纳为“六亲”
五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
数字五最重要的代表就是“五行”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物质观
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
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符号
指代天地万物构成的元素
在天则为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
在地则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象
在人则为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
在方位上则为东、南、中、西、北之代表
图自《中华遗产》2015年9月
基于对“五”字的崇拜
古人必然把自然界以及整个社会概括在
阴阳、五行的宇宙观内
继而产生了以“五”为核心的文化数字:
五德、五服、五伦、五礼、
五谷、五官、五祀、五事…
这些“五”不仅具有哲学意味
还与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文化术语群
中山公园社稷坛的五色土
四
四的谐音是“死”,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
但是在传统文化中,四的运用非常广泛
起初人们都认为“四”的象征含义是四方和四时
四字以其四方的形态代表了
中国人特有的时空观念
四方下又有四宇、四外、四表、
四境、四垂、四荒、四夷、四海
此外还有与四象相匹配的四大神兽:
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在道家文化里“四”有着独特的意义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可以见四这个双倍偶数,是非常底蕴的
自古以来,人们相信四平八稳的对称
才是最和谐、最稳固的形态
而数字四就是这样方方正正的对称
所以四代表着和谐稳固
被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则是静态完美之意象
三
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有一名句: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在这里,“三”被赋予了“完整、完美”的意义
因为由它生万物
在这样的观念下,古人便有了“以三为多”的思想
“三”表示多而且典型时
有词入木三分、绕梁三日、凡事不过三等等
许多不确定的数字都用“三”来表示虚指
《说文解字》中写道:
“三,天、地、人之道也。”
即“三”字上面一横代表天
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横代表人
融天、地、人为一体
把它们看成是宇宙组成的三大要素
并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应用到各个领域
所以古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中国文化对于“三”这个数字是很尊崇的
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
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为三纲
录取有“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烧香拜佛时,一般也是插三炷香
二
“二”是所有数字中象征意义
最具矛盾色彩的一个,是二元论的代表
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句话:太极生两仪
“两仪”在古典哲学中指的是“阴阳”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
阴与阳、黑与白、生与死、雌与雄
它既能象征复合,又可表示分裂
既吸引又排斥,既融合又矛盾
吉林鸭绿江上太极湾
这种概念形成后,迅速渗入了
宗教、科学与社会的各个领域
古代的象征保护神的野兽雕像
通常一雄一雌,互为搭配,从而意味着力量
一
“一”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数字
它既是所有数中最有包容性的一个
“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
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
古人把“一”当成世界起源的象征
“一”是开始,是初生,是万物之源,万物之基
“一”所带有的神圣性与根源性是
中国哲学的一种观念
它深刻地影响了后世中国思想家与哲学家的学说
由此奠定了“一”在中国哲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中华上下五千年来,无论经历怎样的兴衰历程
“大一统”的思想源远流长
后来引申为国家在政治和文化上的高度统一
当然,中国虽大,但一点都不能少
地图虽小,但一点都不能错
数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非单纯的序号
而是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密不可分
并构成了一个系统
以隐喻、描述人和世界的各种关系
每个数字,都有它特定的语义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你对中国的了解够不够?
话题
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
- END -
图片 / 壹图、视觉中国
编辑 / 干脆面
《中国国家地理》《中华遗产》《博物》
《行天下》、中国国家地理增附刊、英文版
尽在中国国家地理畅读
最新数九时间表来了,几号进九,几号出九?春节是几九,冷吗?
受寒潮影响,预计11月22日至25日,我国宁夏中北部、内蒙古、华北、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将先后降温6~10℃,河北北部、河南东部、山东、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将降温12~16℃,而我国黑龙江中部、辽宁东部等地更是降温超过18℃。大规模寒潮来袭,我国很多地方都进入寒冬,但是我国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还没有到来。
老话说“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说的就是我国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段在三伏天,而我国一年中最冷的时间段在三九天,到了三九天河面结冰,人们可以在冰面上行走。那么三九天在什么时候?今年最新的数九时间表是怎么安排的。
怎么数九?今年哪天入九?出九又在什么时候?在我国民间有“数九”的习俗,人们通过“数九”来计算寒天。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说的就是人们在冬至这天画一枝梅花,梅花总共有八十一个花瓣,人们每天染一片花瓣,当把所有的花瓣染完,就意味着寒气已尽,春天暖和了。
所谓的的“数九”就是指从冬至日这天开始,每九天为“一九”,过了九个“九”,即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了,因此“冬至日”就是入九的时间。古代御寒能力差,严寒的冬天对人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人们都希望冬天赶快过去,恨不得一天一天的数日子,于是人们便绘制了“九九消寒图”,这也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
为什么从冬至日开始数九?其是最开始在我国民间是“冬至逢壬”数九,即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就是入九的时间,由于每年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几乎都不一样,因此按照这种方式数九比较麻烦,为了方便人们计算,后来人们就统一从冬至日开始数九。冬至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后虽然白昼时间在慢慢增长,但是地面日热量收支仍然处于逆差状态,温度还将继续降低,到了三九天的时候地面总热量收支逆差达到最大。
了解了以上知识,那么数九时间就很好计算了。今年12月22日冬至,因此这天是数九的第一天。最新的数九时间表如下:
一九时间:2023年12月22日~2023年12月30日
二九时间:2023年12月31日~2024年1月8日
三九时间:2024年1月9日~2024年1月17日
四九时间:2024年1月18日~2024年1月26日
五九时间:2024年1月27日~2024年2月4日
六九时间:2024年2月5日~2024年2月13日
七九时间:2024年2月14日~2024年2月22日
八九时间:2024年2月23日~2024年3月2日
九九时间:2024年3月3日~2024年3月11日
今年入九的时间在12月22日,数到八十一天到了3月11日,因此“出九”的时间在2024年3月12日。
老话说“公九冻死牛,母九穿单衣”。在我国传统《阴阳学》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我们老祖宗规定,如果冬至日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单数,那么就是“公九”,“公九”预示着冬天异常寒冷;如果冬至日对应的农历日期是双数,那么就是“母九”,“母九”预示着冬天相对暖和。
今年冬至日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十一月初十,很明显今年是“母九”,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今年数九寒天会相对暖和,至于老话准不准,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4年春节在几九,冷吗?2024年春节的时间在2月10日,正处于“六九”时间段,老话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到了六九时间段天气已经开始明显转暖,因此今年春节期间应该不会太冷。
冬至是非常重要的节气,在古代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其是我们也可以根据冬至当天的天气来判断春节的冷暖。农谚说“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意思是说如果冬至当天很冷,那么预示着春节期间会相对暖和;反之如果冬至日相对暖和,那么预示着春节期间会非常冷。
总结,我国民间从冬至开始数九计算寒天,当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后,就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了。虽然如今数九的时间几乎被固定下来了,很多人不再数九了,但是冬至数九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了解。
数九寒天是指冬天最冷的哪些日子?从哪个节日开始?冬至还是大雪?
数九是根据天文气节制作的歌谣,根据数九歌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气候的变化,也可以清楚的知道农民种田的开始的时间。那么数九从哪个节气开始的呢?下面小编就把正确的答案分享给大家,也顺便把数九歌介绍给大家。
蚂蚁庄园12月21日最新今日答案
数九寒天是指冬天最冷的哪些日子,数九是从哪个节气开始?
正确答案:冬至
数九歌介绍:
数九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是古人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态反映和天气征兆的经验总结,具有相当大的科学性,至今仍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安排起着指导作用,所以一直盛行不衰,广泛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随着历史发展,各地的人们也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象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歌谣和顺口溜。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数九歌”在南北各地都有,不过歌词版本略有不同。
来源:闽南网
在“数”与“网”中架飞桥 中国新闻网干部职工热议习近平贺信
中新网北京9月25日电 题:在“数”与“网”中架飞桥 中国新闻网干部职工热议习近平贺信
中新网记者 马学玲
“感谢乐桃文先生接受‘红星何以照耀中国’网络国际传播活动的采访。新时代,如何提升国际传播,如何以侨为桥,更待我辈努力。”
这是中新社侨务新闻部主任、中国侨网总编辑谢萍24日发布的一条朋友圈,分享了中国新闻网对美国犹他州韦伯州立大学信息系统终身教授、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乐桃文的采访。
此前一天,9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强调,创新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提高国际传播能力,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
9月23日上午,庆祝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作为中新社旗下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连日来,中国新闻网干部职工热议习近平总书记贺信。
中新社副总编辑兼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表示,总书记的贺信极大增强了我们拥抱媒体变革大势、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信心和决心。我们要牢记嘱托,不辱使命,把握大局大势,掌握讲好中国故事的新语境,创新为侨服务的新模式,锚定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方向,秉持中新社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脚踏实地、笃行致远。
中新社融媒体中心主任、中国新闻网总编辑吴庆才表示,总书记的贺信为加快媒体融合发展、做好国际传播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我们将坚持以新闻立网,以求实创新立业,直面“数”与“网”的历史变革,积极探索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国际传播新实践,在时代浪潮中架好座座桥梁,融汇东西,沟通中外。
筑团结之桥,力促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高度肯定了中新社70年来“为侨服务”的坚守,并对新时期“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提出了全新要求。
依托中新社深厚的“侨”渊源和丰富的“侨”资源,中国新闻网以网为媒,搭建广泛联系、积极服务华侨华人等“海外中国”群体的团结之桥。
入职20年来,谢萍一直从事华侨华人报道,宣传中国的侨务政策,关注侨胞与祖(籍)国和家乡的互动,聚焦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的足迹与成长……
“廿载中新经历,我和我的同事们一直致力于传递华侨华人声音、展示华侨华人形象,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工作。”
谢萍说,站在新起点,面对百年变局及世纪疫情,挑战扑面而来,但责任始终在肩,将与同事们一道,继续贴近侨、服务侨、团结侨,努力做到凝心聚力,以侨为桥,为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做出中新人的贡献。
“积极联系海外华文媒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中新社提出的明确要求。
日常工作中负责对接海外华文新媒体的中新网总编室华媒部主编陈薇伊表示,总书记的这句话让她格外激动,倍感鼓舞。
近年来,中国新闻网、中国侨网携手全球华文媒体搭建“同心战疫信息服务平台”,组织“四海同春”“云聚中秋”等活动,开设“华裔青年说”“此心安处是吾乡”等栏目,不断探索全球华媒新媒体合作传播模式。
“在日常工作中,我能直接感受到海外华文媒体同我们亲如一家的情谊,华媒朋友对中新社、中新网工作鼎力支持,他们对祖(籍)国饱含的深情,令人动容。”
陈薇伊表示,将谨记总书记的教诲和嘱托,继续努力做好广泛联系海外华媒的工作,与全球华文媒体一起,创新国际传播,为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作出更大贡献。
架沟通之桥,助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肯定了70年来中新社在国际传播方面的耕耘奋进,并要求为“推动中外文明交流、民心相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从诞生之日起,中新社就以推动交流、沟通世界为使命。70年弹指一挥,当历史的时针指向此刻,面对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我们以何交流?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基于中新社遍布全球的采编力量,中国新闻网不断加强媒体融合,努力打造中外沟通新平台,探索构建国际传播新范式。
中新社视频部主任、中国新闻网副总裁齐彬表示,可视化是目前全球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提升国际传播实效性的有力抓手。今年以来,我们的视频稿件被全球近300家国际主流媒体下载采用近3000条次,为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做出了努力。
“我们要进一步发挥遍布全国及多个海外国家和地区的采集网络优势,采制传播更多有传播力、亲和力的视频稿件,并加强队伍、平台以及客户服务等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书记的要求,提高国际传播能力。”齐彬说。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中国新闻网聚焦全球知名人士群体,于2021年10月创新推出“中外对话”融媒体栏目,以人为桥,连接东西。
为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中国新闻网以史为轴,自2022年5月起推出《文明的坐标》系列全媒体报道。镜头前,洋主播们化身vlogger,跨越意识形态和文化差异之间的障碍,带领全球网友探访三星堆博物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等。
在国际传播工作中,如何沟通也是一大学问。
中国新闻网副总裁、中新经纬总裁符永康特别关注到习近平总书记贺信中关于“增强报道亲和力和实效性”的要求。他说,这为中新社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明确了战略指引。
符永康举例说,“以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10.1%为例,我们没有泛泛而谈,而是采访许多海外华商,讲述如何把一条毛巾的生意做到千万美元量级,引起很多读者共鸣。”
“总书记这句话对新闻报道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中国新闻网首席时政记者阚枫表示,新时期,我们年轻一代记者应牢记总书记嘱托,在守正创新中传承发扬“中新风格”,提高新形势下“官话民说、中话西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的本领,提升报道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回望来时路,中新人一直用“新表达”捕捉时代气象,努力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我们做出了许多年轻人喜欢的正能量报道,如‘重庆山火中的50件小事’等。”中国新闻网社交媒体中心编辑高萌表示,将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做年轻人的向导,让正能量澎湃大流量。
中国新闻网融媒体创新实验室编辑佟瑶表示,将创新表达,以创意出圈,着力讲述可见、可感、可知的中国故事。
面对席卷全球的短视频热潮,中国新闻网视频中心专题部主编张昂表示,要抓住时代机遇,努力创新对外话语体系,更好担负起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使命。
铺友谊之桥,遇见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
70年来,中新社还铺就了一座沟通中外的“友谊之桥”。在这座桥上,中外名家云集,动人的故事远播万里,绵延至今。
“1981年年初,有几位中国朋友告诉我,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南海影业正在做一部电影《原野》。”意大利著名电影制片人、电影史家马可·穆勒近日到中国新闻网录制“中外对话”节目时回忆,当时通过中新社这部电影,认识了该片女导演凌子,并通过凌子认识了一批中国第五代导演。
此后,马可·穆勒将影片《原野》带到威尼斯,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之路。在掌舵洛迦诺、威尼斯等国际电影节的40年间,马可·穆勒把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贾樟柯等中国导演推向国际舞台,被誉为“把中国电影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在今次录制节目时,得知恰逢中新社70周年社庆,他动情地说:“我很想再见她(凌子)一面。”
“我们广交朋友,不断扩大知华友华的国际舆论朋友圈。”中新社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中新网研究院副院长彭大伟表示。
特别是面对新形势,中国新闻网积极作为,与外籍人士广泛建联。
在“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短视频征集大赛颁奖典礼现场,中央民族大学美籍专家马克·力文教授深情献唱原创歌曲,北京化工大学外籍教授戴伟通过化学小魔术变出了写着“我爱北京”的纸条,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的厦门大学外籍教授潘维廉则幽默地分享了“我爱北京的11700个理由!”
这些外籍人士对中国的热爱,溢于言表。
“我们正是通过此类活动,将热爱中国的外籍人士聚在一起,搭建多圈层交流平台,让一批知华友华人士成为跨文化传播和传递中国形象的使者,成为中外友好的切实推动者,这也正是国际传播工作希望抵达的彼岸。”中国新闻网海外传播中心项目传播部主编冯爽说。
立足中国,走向世界,抵达彼岸,回到中国——世界,终将遇见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