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先是什么结构的字(燕是什么结构)

先是什么结构的字(燕是什么结构)

「每日一字」 燕(632)

燕 yàn :上中下结构,上收下展。

上部“廿”写成“卝”和一横,要上展下收。“卝”笔顺为左竖、左横,右横,最后写右竖。两竖相抱,左低右高,左竖稍短,右竖略长,稍带撇意;两横呼应,位置靠下。横画露锋起笔,抗肩,接上面右竖,不要写长。

中部由“口”和“北”组成,注意与上面的位置关系。“口”整体抗肩,上宽下窄,宽度与上面两竖的宽度基本相等;两横与上面的横画等距平行。“北”分写在“口”的两边,左低右高,笔画与“口”的斜势相对应、协调。

下部“灬”距离稍宽,笔笔呼应。前三点为仰点,注意各自形态、角度和大小;最后右点稍长稍重,以平衡整字。

欧阳询

颜真卿

赵孟頫

陈基

褚遂良

董其昌

黄庭坚

苏轼

乃贤

赵孟頫

甲骨文拓片

近现代 王福庵 《说文部首》

东晋 王羲之 小楷《乐毅论》

唐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宋 苏轼 《寒食帖》

明 唐寅《落花诗册》

清 吴昌硕《行书五言诗》轴

进入砚田书院书友圈,每天进步一点点:

「每日一字」 燕(632)

燕 yàn :上中下结构,上收下展。

上部“廿”写成“卝”和一横,要上展下收。“卝”笔顺为左竖、左横,右横,最后写右竖。两竖相抱,左低右高,左竖稍短,右竖略长,稍带撇意;两横呼应,位置靠下。横画露锋起笔,抗肩,接上面右竖,不要写长。

中部由“口”和“北”组成,注意与上面的位置关系。“口”整体抗肩,上宽下窄,宽度与上面两竖的宽度基本相等;两横与上面的横画等距平行。“北”分写在“口”的两边,左低右高,笔画与“口”的斜势相对应、协调。

下部“灬”距离稍宽,笔笔呼应。前三点为仰点,注意各自形态、角度和大小;最后右点稍长稍重,以平衡整字。

欧阳询

颜真卿

赵孟頫

陈基

褚遂良

董其昌

黄庭坚

苏轼

乃贤

赵孟頫

甲骨文拓片

近现代 王福庵 《说文部首》

东晋 王羲之 小楷《乐毅论》

唐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

宋 苏轼 《寒食帖》

明 唐寅《落花诗册》

清 吴昌硕《行书五言诗》轴

进入砚田书院书友圈,每天进步一点点:

行楷常用字,逐字分析:头、上、月、望、举、低、乡、故……

一、床

分析:

1、广字头,注意首点重,横画与点画,离得较远。

2、两撇,左长右较短。注意方向上的差异。

3、“木”字整体上靠。撇画和反捺,注意起笔位置要错开。

二、前

分析:

1、两点勿小,横画较长。两者不要挨得太近。

2、下部,要写得窄一些,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3、最后的三竖,注意起笔的位置。是逐渐变高的。

三、月

分析:

1、左边的竖撇,这里用回锋。近似可以看成是竖画。

2、横折竖钩,竖部分稍侧斜。

3、内部的两横的写法,在行草书中较常见,属于复合笔势,形状像阿拉伯数字的“3”。

四、光

分析:

1、上部的牵丝映带,要自然一些。如果不带出牵丝的话也可以,但是注意要笔断意连。

2、点画不宜小,和竖画大致是同一级别的。

3、下部做支撑的两个笔画,左撇收,右竖弯钩放。

五、疑

注解:

1、左右两个部分,左较窄,右稍宽。

2、注意中宫收紧,左右两底角舒展。

3、右边部分,上部要有一定的宽度。这一结构特点,在楷书中也一样。

六、是

注解:

1、笔画笔顺做了改变,这也是适应行楷书这一书体的书写需要。当然,还有其他的变化,但是这一写法值得积累。

2、上部较紧,下部较松。

3、最后一点,不能写得太飘。

七、地

注解:

1、左收右放。左窄右宽。

2、提土旁,竖画比较高。

3、“也”,尤其要注意松紧的变化。此处竖弯钩宜拉长。 行书中,竖弯钩缩紧的写法,我们之后再分析。在楷书和行楷中,竖弯钩应舒展为宜。

八、上

注解:

1、两横有变化,上横有稍稍的仰势。虽是短横,但也不要太短。(希望大家能理解这句话)

2、竖画不需太长,上部也不要突出太多。

九、霜

注解:

1、先是上下结构,后是左右搭配。上部雨字头,稍稍左倾。下部的“目”,则右下坠。这是一种含蓄的平衡。很多人没有注意。而知道的人,不一定愿意说。

2、注意上下左右的牵丝映带。这种联系,能够使字更加有动感,更活泼,更有精神。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牵丝不要苛求,关键是这种笔势的呼应和联系要表现出来。

十、举

注解:

1、上部不宜小,下部则上靠。

2、注意上部三点和撇捺的比重关系。它们的地位是:点第一,撇捺次之。

3、悬针偏右一些。

十一、头

注解:

1、点画不宜小,这里甚至是做短横来写。

2、长横有向上拱的势。

3、撇画用竖撇,注意曲直的衔接。最后的点,位置较低。

十二、望

注解:

1、上部,左右两边有斜度。“夕”写得窄一些。

2、“王”,其位置是稍稍靠右的。注意轻重的笔画和对比。这样显得筋骨灵活。

十三、低

注解:

1、撇长竖曲,照顾到右边,所以竖画不宜短。

2、竖钩收,斜钩展。这一点,希望引起注意。

3、最后的点,靠上,且偏左一些。

十四、思

注解:

1、上部的“田”,注意牵丝的连接。

2、“心”字底,总体比较宽。斜钩注意有平的部分,这很关键。 《兰亭序》中,注意“悲”等字的写法,相信能够有新的启发。

十五、故

注解:

1、左收右放。中宫收紧,右下舒展。

2、“古”,竖画的起笔比较高。

十六、乡

注解:

1、注意上大下小的关系。这一点,能够帮助你把握这个字的结构精髓。

2、最后的撇画,写得直一些。出锋的时候,不要太草率,不要随意提出。

行楷常用字,逐字分析:头、上、月、望、举、低、乡、故……

一、床

分析:

1、广字头,注意首点重,横画与点画,离得较远。

2、两撇,左长右较短。注意方向上的差异。

3、“木”字整体上靠。撇画和反捺,注意起笔位置要错开。

二、前

分析:

1、两点勿小,横画较长。两者不要挨得太近。

2、下部,要写得窄一些,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3、最后的三竖,注意起笔的位置。是逐渐变高的。

三、月

分析:

1、左边的竖撇,这里用回锋。近似可以看成是竖画。

2、横折竖钩,竖部分稍侧斜。

3、内部的两横的写法,在行草书中较常见,属于复合笔势,形状像阿拉伯数字的“3”。

四、光

分析:

1、上部的牵丝映带,要自然一些。如果不带出牵丝的话也可以,但是注意要笔断意连。

2、点画不宜小,和竖画大致是同一级别的。

3、下部做支撑的两个笔画,左撇收,右竖弯钩放。

五、疑

注解:

1、左右两个部分,左较窄,右稍宽。

2、注意中宫收紧,左右两底角舒展。

3、右边部分,上部要有一定的宽度。这一结构特点,在楷书中也一样。

六、是

注解:

1、笔画笔顺做了改变,这也是适应行楷书这一书体的书写需要。当然,还有其他的变化,但是这一写法值得积累。

2、上部较紧,下部较松。

3、最后一点,不能写得太飘。

七、地

注解:

1、左收右放。左窄右宽。

2、提土旁,竖画比较高。

3、“也”,尤其要注意松紧的变化。此处竖弯钩宜拉长。 行书中,竖弯钩缩紧的写法,我们之后再分析。在楷书和行楷中,竖弯钩应舒展为宜。

八、上

注解:

1、两横有变化,上横有稍稍的仰势。虽是短横,但也不要太短。(希望大家能理解这句话)

2、竖画不需太长,上部也不要突出太多。

九、霜

注解:

1、先是上下结构,后是左右搭配。上部雨字头,稍稍左倾。下部的“目”,则右下坠。这是一种含蓄的平衡。很多人没有注意。而知道的人,不一定愿意说。

2、注意上下左右的牵丝映带。这种联系,能够使字更加有动感,更活泼,更有精神。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牵丝不要苛求,关键是这种笔势的呼应和联系要表现出来。

十、举

注解:

1、上部不宜小,下部则上靠。

2、注意上部三点和撇捺的比重关系。它们的地位是:点第一,撇捺次之。

3、悬针偏右一些。

十一、头

注解:

1、点画不宜小,这里甚至是做短横来写。

2、长横有向上拱的势。

3、撇画用竖撇,注意曲直的衔接。最后的点,位置较低。

十二、望

注解:

1、上部,左右两边有斜度。“夕”写得窄一些。

2、“王”,其位置是稍稍靠右的。注意轻重的笔画和对比。这样显得筋骨灵活。

十三、低

注解:

1、撇长竖曲,照顾到右边,所以竖画不宜短。

2、竖钩收,斜钩展。这一点,希望引起注意。

3、最后的点,靠上,且偏左一些。

十四、思

注解:

1、上部的“田”,注意牵丝的连接。

2、“心”字底,总体比较宽。斜钩注意有平的部分,这很关键。 《兰亭序》中,注意“悲”等字的写法,相信能够有新的启发。

十五、故

注解:

1、左收右放。中宫收紧,右下舒展。

2、“古”,竖画的起笔比较高。

十六、乡

注解:

1、注意上大下小的关系。这一点,能够帮助你把握这个字的结构精髓。

2、最后的撇画,写得直一些。出锋的时候,不要太草率,不要随意提出。

怎么写作文从一年级抓起,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预习及课文分析

今天的文章分三部分:一,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二,老师布置的作业。三,预计语文第一课<春夏秋冬>,并说明了这么预习对写作文的帮助。

2019年2月25日星期一

教育从来不单独是学校老师的事,家长也很重要,本文记录孩子每天的作业和完成情况.

一,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今天开学第一天,我家孩子领了二张奖状,一张是表扬寒假体育之星,活动超过30天的,全班有3个,超过15天的体育达人,12人,表扬了寒假作业做的好的,十二人。

今年寒假前后关于我们发生了二件事,一是要给学生减负,二是不能用QQ微信等软件布置作业增加家长负担。所以现在每天布置的作业都由孩子抄到抄书本上,这些作业基本上手快的孩子回家前就做完了,手慢的,回家一小会儿也就做完了,基本没有压力。最后需要家长签字。

今天只布置了语文作业,数学作业,没有布置英语作业.

今天作业四点四十八分完成.

二,老师布置的作业。

语文作业:

1. 读课本P2-P3.,读课本第二第三页的意思。

数学作业:

1. 书,P2-P3写完

2. 口算大通关P1

3. 五三练习册P1.

课文预习

语文课本第2页第一识字单元,

第一课,春夏秋冬.

1. 朗读全文,背诵全文.

2. 识字表:霜,吹,落,降,飘,游,池,入.偏旁:雨字头,双耳旁.

3. 写字表:春,风,花,入,冬,雪,飞.

课文:

第一部分

春 夏 秋 冬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注意,三句是一一对应的,从一个字到二个字到三个字的递进关系.让孩子明白了这个关系,背诵就为得简单多了.)

第二部分: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青 山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第二部分上下也是一一对应的,对应关系为:青草,什么草青,红花,什么花红,游鱼,鱼游到哪里了,飞鸟,鸟买到哪里了.这是一种一问一答的模式,熟悉了这个模式不仅仅背诵的时候方便,而且也是三年级后写作文的一种方式.)

写文件方面的说明: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有时候和结构重合的。写作文也一样,作文要从小抓起。先是抓结构,然后是细节,就是语言,结构掌握了,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会太差,就象雕塑,结构架好,样子就是细节,课本中的课文又是优中选优,所以更要注重学习。

具体到本课,让孩子明白,分二部分,每部分分四个类,一是春夏秋冬,二是草花鱼鸟。第二行是第一个的扩展,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结构。将来写文章也是这样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