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伏羲是哪里人哪个省的(伏羲是哪里人)

伏羲是哪里人哪个省的(伏羲是哪里人)

伏羲生于甘肃秦安莲花考街亭与女娲故里——甘肃陇城

(《娲皇祠之夜》摄/阳光照 )

(《女娲娘娘》摄/阳光照 照片由陇城传媒网独家提供)

从大地湾归来,我想得最多的是一种“呜哇”之音——据说,大地湾曾出土过一种陶制乐器,吹它时会发出“呜哇”的声响,甘肃天水一带的人把它叫做“哇呜”或“呜哇”。那“哇呜”“呜哇”的声音,使我联想到了人类之初的艰辛,它在我的脑海里迷漫着,经久不散。

  传说这乐器是女娲当年抟土造人时呼叫所用,为伏羲所制。有学者认为,伏羲与女娲和大地湾有密不可分的渊源。

  据说,女娲的故乡就是在秦安这个地方,她在清水河谷用黄土造人,进而使人类在这甘肃东部的黄土高原上繁衍生息。有人还将这繁衍生息的远古文明称为黄色文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人的肤色是黄的),说是这文明像发源于西部高原的河流一样,流向了中部平原和沿海各地。当有人将大地湾比作人类文明参天大树上的一片叶子时,我忽然就想起了那个遥远的传说里的女娲。但无论如何我都不敢想象考古工作者证明的这样一个事实——娲皇故里8000年前曾被森林覆盖!

  从大地湾到陇城镇的街亭,大约有十多公里。我是第二天上午10点左右赶到这里的,因为昨天夜里下了些小雨,一路上看到的黄土山梁的顶部都被一层淡淡的雾气包裹着,但这并不能掩饰此地“山有多高,地就有多高”的贫瘠。

  生态的破坏使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人民一贫如洗。好在近年来搞活经济,这一带的人又慢慢富了起来,路边有很多人家都在盖新房,但椽木绝大多数是从外地运来的。开车的司机指着道边的一块泥洼地很自豪地对我说:“最早的粟就是从这儿种出来的!”我想也许就是从那时开始,人类就动了砍伐覆盖在这方土地上的森林的心思,辟地开田,从事农业生产。

  街亭还有一个名字叫街泉亭,从这个地名上分析,这里似乎当有一泉一亭,周围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证实了我这一分析的正确性。但如今,这里的泉已不知去向了,仅有的一个亭子据说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才建的。一个小孩站在亭子里,亭外是几个仿佛在等车的中年人。孩子有些怯生生地看了我一眼,一副缩手缩脚的样子。

  街亭,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而名扬四海。但从此以后,出了名的街亭却过起了寂寞漫长的岁月。这寂寞对于曾经辉煌过的街亭来说是非常难耐的,正像一位作家写的那样,辉煌时的街亭“早晨刚刚送走张骞的轻车,夜晚就得迎接卫青、霍去病的战骑。刚刚紧随着班超的硬汉气质,强攻西域,转眼就挣脱战争的束缚,用王昭君的方式谱写民族和解的乐章”。

  街亭位于一条宽约2公里、长达5公里左右的川道北段开阔处。川道两边山高谷深,形势险要,又有清水河挡道,但却是由长安到天水唯一较坦荡的路途,也是汉时著名的丝绸之路南大道。历代兵家均将这里视为进可攻、退能守的军事要冲,曾经在这里群雄角逐。马谡当年进入街亭,不听部将王平的劝阻,贸然舍弃川谷要道,置部队于四面皆不相连的孤山,结果在魏军的重围之下一败涂地。想必,诸葛亮手中那面看似悠然的扇子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抖的吧,这抖使他在斩了马谡之后分明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了,以致在五丈原上,那面扇子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他的手上滑落了下来……人类就是这样,从会做事的那一天起打打杀杀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寂寞了多年的街亭此刻仿佛在无言地发问——到底是谁赢了,谁败了?此刻,女娲庙就在眼前了。

  女娲号称娲皇,也叫女希,是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始母形象。

  一位感觉胡须非常坚硬的老人为我打开了女娲庙的大门。庙院不大,打扫得非常干净,细雨如丝,从天上落下来使这里反倒有了一种吓人的寂静。接着,我看到女娲坐在正殿里,上身裸着,下身穿着树叶,很自然、很幸福也很满足的神态。老人一直跟在我的身后,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地看着我,我拿出了些香火钱,他点头算是收下了。我要离开的时候,他才说了句“离这五公里的地方有女娲洞”,但我已没有再去观看的兴致了,决定返回。

  郦道元《水经注》在讲到渭河支流葫芦河时,特别提到该地古老的女娲祠。这女娲祠就是我现在要离开的这个地方,因此陇城镇又称娲皇故里。从我掌握的资料上看,女娲以风为姓,至今其地有风台、风莹、凤尾村等地名,均与女娲有关。但最有说服力的仿佛就是天水这个地名。天水,仿佛可以理解为天上漏水了吧?天上漏水了,窟窿大了,是需要补的。

  多少年来,陇城人一直信守着这些有关女娲的传说,一次次地修建着女娲庙。资料记载,汉代以前,女娲庙在陇城镇以北公里处的龙泉山上。清代乾隆初年,龙泉山崩,女娲庙移建在陇城东门内。以后,由于清水河的无数次侵蚀,女娲庙又移建东山坪。同治初年,回民起义,女娲庙被毁,又重建于陇城南门内。“文化大革命”中,女娲庙被毁无存。1989年,陇城民众筹资在陇城南门内原址重建。对此,我无可厚非,信守传说如同信守格言,不同的是一个是为了纪念,一个是为了勤勉。不过,女娲庙的存在,对于秦安人分明还有另外一种功能——安慰!

  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时不时出现在路边上的挑着担子的秦安人在车窗玻璃上一划而过。秦安的货郎担是出了名的,有人说他们用这个担子挑出了一个大世界,这担子唤醒了他们的经商意识,也鼓起了他们的腰包。但是人们是否可以做这样的一个设想:如果这里土地肥沃、物产富饶,谁还愿意挑着个担子风霜雨雪地走天下呢?

  在路边还有很多小型砖瓦厂,一个劲儿地冒着白烟,做工大多很原始。开车的司机告诉我,目前,大地湾开发的部分不足1%,因为这个原因,附近的居民都不能深掘土地,古老的文化就在他们的脚下。这连同地上那些很原始的砖瓦厂,似乎可以让人感到某些温情的东西,但温情过后却忍不住会产生些许心酸的感觉——再古老的文化也不能使守望着它的人们在物质上得到富足!

  八千年的岁月就这样无声无息地落在了这片土地上。女娲庙的前面站着街亭,美好的传说与残酷的战争并相而立。我愿忘掉那些战争,只留下美好的传说。

  陇中啊,你这片苍茫的大地!

  (丝路文摘 文/路生)

女娲、黄帝都是东北人?

牛河梁女神像

熏炉器盖

C形玉龙

兽形玦

◎丁雨

展览: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就展

地点:国家博物馆

“女娲造人”可能是我们最熟悉的上古神话。神话内容,虽然往往以想象为主,但想象总归是来源于生活。所以女娲,是否也有自己的现实原型呢?“玉出红山”展览或许提示了这种想象力的一种来源。

牛河梁女神

1984年10月31日,辽宁省朝阳市凌源与建平交界的牛河梁遗址,人们屏息凝气,盯着考古工作者从遗址中提取一件头像。当它成功出土时,考古工作者与其炯炯有神的目光对视,仿佛穿越了数千年的时光。这件文物,便是赫赫有名的女神像。

当我们在博物馆中仔细端详女神像的时候,内心也许会充满疑惑:首先,这头像明明面目狰狞,其性别何以被判断为女性?在出土这件头像之前,在同一个建筑遗址中,已经出土了一些零碎的人塑残件,包括臂膀、大腿、手、耳朵、乳房等,这些残件均或多或少地呈现出女性的特征。正因如此,将头像的性别判断为女性,或许是最合理的推测。那么这些女性塑像,又为何会被众多学者判断为女神?

这些人体塑像表面打磨精细,线条流畅,并有彩绘的痕迹,明显经过了精心制作,这些自不必多说。破解这些女性塑像的奥秘,更重要的信息隐藏在它的出土环境中。出土这些人塑残件的建筑遗址平面布局不算规则,以土墙、木柱构筑,大体南北长18米,东西最宽9米,最窄2米,总面积约75平方米。据发掘者分析,这座庙的主体部分或可分为7室。这些数据看似平平无奇,但是在距今6500-5000年前的红山文化聚落房屋中,已足以使之卓尔不群。

除此之外,在出土的倒塌墙皮上,可以看到用红、白亮色相间勾绘的回字纹图案,表明此建筑内壁绘制有壁画。联系古今历代状况略作对比便可知道,即便是在今天,精心修饰内壁的房屋,若非大型公共建筑的必需,便是权势人家的偏好,大部分普通房屋内壁不过是刷白了事。在资源难得的6000年前,规模宏大的房屋里描梁画牖,凸显了它的特殊性。

在建筑中发现的人塑残件大小为真人的1-3倍,如此规格,已足以让我们隐约猜到其作为神灵偶像的可能性。而进一步验证这种想法的,是这座建筑中出土的特殊陶器。展览中有一件满身镂孔的彩陶器,胎质细腻坚硬、造型规整,从器形及镂孔情况来看,推测其应当是熏炉之类器物的盖。除此之外,在这座建筑中还出土有大型彩陶塔器残块。这些陶器制作工艺复杂,从其规格、功能来看,也并非用于日常生活,极有可能是祭祀用具。人塑、祭品让这座建筑的性质昭然若揭——它应当就是一座供奉女神的神庙。

地理位置进一步佐证了女神庙的性质和重要性。在以牛河梁遗址为中心数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至今未发现同时期的居住性聚落,这种与世隔绝塑造了它的神秘。在牛河梁遗址约有20个仪式活动地点,而女神庙和附近的祭祀平台所在的牛河梁第一地点,正处于牛河梁丘陵的制高点。而如从女神庙向南眺望,可看到一座形如猪头或熊头的山峰——而猪和熊可能正是红山人崇拜的动物。种种迹象表明,牛河梁遗址或是红山文化人群的一处圣地,而女神庙是牛河梁遗址的中心。

在神话中,中国最资深的女神是女娲。在考古发现中,中国最资深的女神应当便是牛河梁女神。若比较这两位女神,还真能找到些相似之处。女娲抟土造人,牛河梁女神为泥塑真身——虽然塑造的对象不同,但似乎都反映出时人对于泥土利用、制陶技术及造型艺术的认识。女娲炼五色石补天,牛河梁女神可能和炼铜有关——在女神庙以南一公里处有一座人工夯筑的土山,号称“小金字塔”,它与女神庙及东西两侧的积石冢构成了牛河梁仪式性建筑群,在这座土山的山顶为炼铜遗址,遗址中发现有1000多个炼红铜的坩埚。女娲补天时曾斩断龟足作为支撑天的柱子,而牛河梁遗址也出土了无足玉龟。我们当然无法肯定牛河梁女神就是女娲,但或许红山文化人群所崇奉的女神,在一代代的口耳相传中,终究还是留给后世神话书写者重要的灵感。

龙出辽河源

司马迁写《史记》,第一位人物就是黄帝。司马迁是一位严肃的历史学家,写黄帝,说明他相信黄帝的存在,但是他笔下的黄帝,又充满了奇幻的浪漫色彩。这种矛盾,或许说明,在史料缺乏的情况下,黄帝只能是一位亦真亦幻的人物。黄帝是炎黄子孙共同的祖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如此,各地都希望落实黄帝的故乡,把他作为杰出的乡党。原本,陕西、河南、山东都是很有竞争力的省份,没想到,红山文化被发现后,东北也加入了竞争。而这事情,要从玉猪龙说起。

在“玉猪龙”这个名字流行开来之前,学界称之为“兽形玉”或“兽形玦”,之所以称之为“龙”,是因为经研究发现,比较受到广泛认可的C形玉龙形象,可能来源于这种“兽形玉”。C形玉龙身形苗条,已经具备了后世龙形象的雏形,因此,其作为“龙”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可。但如细观这龙的头部,或可发现其口吻突出,鼻孔冲前,特别是颈后长鬣,这些特征可能来自于猪。同时C形玉龙的体形,实为“兽形玉”的“瘦版”,其可能正是由“兽形玉”发展而来。由此,称“兽形玉”为龙便顺理成章。而“兽形玉”的“兽”,与人类最早驯化的六畜比较,还是与“猪”最为相似。联系红山聚落的实际情况,各类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猪骨不少,发现了很多红山人群驯化猪的证据。猪在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或许正是红山人群崇拜它的原因。于是,“玉猪龙”之名便不胫而走。

但“玉猪龙”到底表现的是不是猪,还是有很多争论:有人认为它表现的是蚕,有人认为表现的是金龟子的幼虫,还有人认为是马。牛河梁遗址发掘的主持者郭大顺先生曾提出一个观点,兽形玦也可能是以熊为原型。理由是牛河梁遗址的积石冢中曾多次发现熊的下颌骨,女神庙的泥塑动物中也有以熊为原型的例子,这些情况表明,红山人或许盛行熊崇拜或以熊为祭。假如兽形玦确实是“玉熊龙”,事情就变得更有意思了。

据史料记载,黄帝号有熊,有不少学者认为,有熊是黄帝的部落名称。我们知道黄帝的事迹不多,但是他和蚩尤之间的涿鹿之战非常有名。有些学者认为,涿鹿这个地方,在如今的张家口一带。假如涿鹿真的在张家口附近,那么黄帝是陕西人、河南人、山东人的说法,可能就有点问题了。蚩尤一般被认为是来自东方集团,可能是来自山东,山东人和陕西人、河南人、山东人约架,应该不至于选到冀州之野的涿鹿,但如果和东北人约架,倒是有可能选在那里。

另外,黄帝打仗,派上前去助战的动物也很有地方特色:熊罴貔貅貙虎,除了神兽,基本是东北战团。除此之外,武王克商之后,是将黄帝的后裔封在了蓟,即燕山南北一带。武王分封,讲究渊源,这或许也能说明一定问题。从考古学文化来看,东北的红山文化的向南扩张路线,与仰韶文化的北上扩张路线,大体于涿鹿附近相遇并发生融合与交流。这和古史传说时代的局势颇有相似之处。正因如此,考古学界的泰斗苏秉琦先生曾以“华山玫瑰燕山龙”之语形容这场区域文化间的重要碰撞,并指出“黄帝时代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的时空框架与之相应”。

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从如今的考古发现来看,东北地区无疑是龙图腾最重要的起源地之一。从距今7600年的查海文化到距今6000年的赵宝沟文化,再到红山文化的玉猪龙、C形玉龙、玉龙凤佩,东北之龙历经两千年一脉相承,直至南下广为接受,成为华夏民族的象征。女娲、黄帝是否是东北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牛河梁和它的女神所展示的神圣,是红山人群精神信仰的缩影,而兽形玦和玉龙,来自那时手中脚下凝练的生活。神话迷离,玉色温润,在东北热土,人心已然凝聚。摄影/丁雨

伏羲生于何地,江苏上古遗址揭示:伏羲或是南通人

在河南周口市淮阳区城北1.5公里处,如今屹立着中国18大名陵之一——伏羲陵(太昊陵),由于伏羲位居三皇(伏羲、女娲、神农)之首,因而太昊陵位居中国十八大名陵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陵”。

一直以来,固有观点认为,上古时期中原地区孕育了华夏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正统所在,伏羲自然是中原地区之人,但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现的江苏青墩遗址中,考古专家发现遗址的情况与伏羲记载高度吻合,而且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易卦证据,进而由此推断伏羲极有可能是江苏南通人。

所谓青墩遗址,距今超过6000年,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沙岗公社青墩大队,1973年为了建造居民点,当地村民开挖一条纵贯全村、长236米的青墩新河时,意外发现了这一座上古遗址。在青墩遗址中,考古发现众多良渚文化风格的玉璧、玉琮、玉坠、玉环等玉器,以及众多陶器和大量兽骨化石等,其中最重磅的是与八卦起源有关的麋鹿角化石刻纹。

01:青墩遗址位于伏羲活动范围内

根据《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记载,伏羲生于成纪,定都在陈地(今天淮河中上游一带)。西汉时期,汉朝在今天甘肃省静宁县治平乡刘河村设置成纪县,《李将军列传》中说“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故槐里,徙成纪”。从甘肃成纪到河南陈地,相隔数千里,以当时的交通能力,伏羲估计不大可能如此远程迁徙。

据《陈州府志》记载:太昊陵在春秋时已有陵,汉以前有祠。因此,伏羲生于甘肃成纪应该不可信,定都陈地有一定的可信度,即伏羲活动范围应该在淮河流域。

青墩遗址位于南通海安,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下游交汇之地,以古通扬运河为界,以南属于属于长江水系,以北属于淮河水系,青墩遗址位于古通扬运河以北,属于淮河水系范围。与此同时,考古发现青墩遗址的文物风格,与高邮龙虬庄遗址、淮安青莲岗遗址等出土的部分文物类似,显示出了青墩先民活动范围。

除此之外,《古三坟》、《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等文献记载,伏羲氏生活区域沼泽较多、雨水较多,居于河流湖泊之滨,比如发明八卦时文献中说“草生月(草木生长时期),雨降日,河泛时,龙马负图”,还有华胥氏生伏羲时说“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而青墩遗址周围的很多河流都从淮河泄洪入海,与文献中的伏羲生活场景比较吻合。

还有一点,伏羲女娲都是人首蛇身,而淮河流域水多蛇多,随处可见、也几乎随时可见,古人对蛇是羡慕又恐惧,蛇毒辣的同时可以不惧大风大雨,或许由此崇拜蛇,创造了人首蛇身的形象。如果在相对干旱的西北地区,估计古人也不太可能创造出人首蛇神的形象。

02:青墩遗址中蕴含原始婚俗变化

《山海经》记载,华胥氏“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莫名其妙地就感应身孕。与之相同的还有商周始祖,“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商朝始祖)”,“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周后稷)。”拨开神话的外衣,其实就是母系社会时“知母不知父”的真相,还没有建立婚姻制度。

相传,正是从伏羲氏开始,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文献记载,伏羲氏“制嫁娶,正姓氏”,实行“同姓不婚”的婚姻制度。婚姻制度的变化,也反映出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的过度。

青墩遗址考古报告显示,早期墓葬为多人合葬,随葬品稀少,反映出当时处于母系社会后期,或者说伏羲时代的早期,但在青墩遗址中晚期,墓葬为单人葬为主,头朝东方,随葬品较多,反映出当时已经进入父系社会,或者说进入伏羲时代的中晚期。

也就是说,青墩遗址的墓葬情况反映了上古社会的婚俗巨变,或许就是文献中伏羲改革婚制的结果。

03:青墩遗址与伏羲氏的渔猎贡献

根据文献记载,“结网罟以教佃(田猎)渔。养牺牲以庖厨”,伏羲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

青墩遗址位于海安,周围动植物资源丰富,可谓是古人生活的乐土。考古报告显示:一,青墩遗址中有碳化稻粒,反映出青墩先民已经发展了水稻种植;二,青墩遗址中有各种骨簇、三叉形投掷器、鹿角回旋镖等,说明青墩先民狩猎业的发达;三,众多家犬、猪、麋鹿等化石的出土,说明青墩先民畜牧业的发达;四,骨制鱼镖、叉、匕首等出土,以及蚌壳、鱼骨等20多种水生物化石堆积物厚达15——20厘米,说明青墩先民在河里捕鱼捞虾非常普遍。

在6000年前的遗址中,像青墩遗址这样极具渔猎特征的非常少见,文献中特意提到伏羲氏“结网罟以教佃渔”,可能不是无的放矢。

04:青墩遗址与伏羲制八卦的传说

文献记载:伏羲氏“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旁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始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相传商周之际,周文王于狱中演化,将伏羲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

关于伏羲氏制八卦的传说,流传了数千年,但一直没有得到有力的证据,贾湖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大汶口遗址等原始人类遗址中,都没有发现八卦的痕迹。因此,近代以来不少学者质疑八卦的历史,认为八卦出现的时间可能不会太长,可能不会超过5000年,但青墩遗址的出现证实八卦历史至少超过了6000年。

青墩遗址发掘过程中除出土大量石器、陶器、玉器外,还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麋鹿角化石,其中许多麋鹿角化石上还留有古人刻画的符号,不过这些刻画符号并未引起专家们的重视。1983年,青墩遗址考古报告在《考古学报》上发表,只是将麋鹿角上的刻画符号公布出来。谁知道,考古报告一经发布,最不受重视的刻画符号立即引起易学界、数学界和语言学家的高度重视,语言学家认为这是中国古老的原始文字,数学家认为是最古老的数字,易学家认为是易卦起源的初始符号。

最终,青墩遗址麋鹿角刻纹(见上图)被众多专家学者确认为是易学起源的初始符号,属于易卦的早期形式,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最早的数字卦画,其中两组有规律的原始数字符号为两组重卦卦行,分别为经卦乾上艮下、震上乾下。

综合以上四点可见,中国的三皇之首伏羲氏,极有可能不是中原之人,而是在古代长期被视为“蛮荒”的江苏偏东南地区,青墩遗址一带极有可能就是易卦的发源地。之后,青墩先民北上与中原文明逐渐融合,并传播了八卦文化,最终易卦文化在中原地区大放异彩。

参考资料:《古三坟》、《山海经》、《三家注史记三皇本纪》、《青墩遗址与伏羲传说的渊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