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风半年不一定吹跑甲醛,正确方法应该这样做
纪春岩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
血液科主任医师
问
装修后通风半年,是不是就代表没有甲醛了?
视频
答案:不是
大家通常会有几个误区
误区1:没有味道了,就没有污染了
如果甲醛的浓度在正常安全范围的2到3倍,不一定能够闻到,也可能被房间内其他味道遮住。所以,没有味道不一定没有污染。
误区2:通风半年就没问题了
甲醛本身的密度比空气要高,会沉降在下层。一般房屋内窗户都是高于地面的,所以通风时可能始终有一部分甲醛出不去。
误区3:购买环保材料就可以安心了
使用的每一种环保材料可能都是达标的。但是,通常房屋内有很多种装修材料,会产生累积的作用。一定要注意整体是否超标。
误区4:用绿植除甲醛
绿植本身的功效是有限的,不一定能达到除甲醛的效果。
误区5:用活性炭包等含碳物质吸附甲醛
含碳物质能够吸附甲醛,但是不能分解。
专家建议:最好是找专业的机构来进行综合监测,并且一定要购买正规的商品,让风险降得更低。
问
绿色植物吸收甲醛效果好吗?
有圈友问:“听说房间里放一点绿色植物能够吸收甲醛,效果怎么样呢?”
用植物去除甲醛是非常有限的,要考虑到植物的载荷问题。
如果在1m³空间里面有一盆植物,那么在一个3m层高的20㎡的房子里,大约要摆60盆植物。即便这样摆下来也只不过有7%左右的效果。就算不考虑误差,植物在除甲醛方面的效果也十分有限。
问
那应该怎样除甲醛呢?
除甲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风,用通风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还要有一定的温度。
随着温度上升,甲醛的释放速率大大加快。通风是让风从板材家具表面通过,这样能把板材释放出来的甲醛带走。
真正有效的通风要注意两点:
1.室内的温度最好高于20摄氏度,这样甲醛才能从装饰材料中释放出来;
2.针对室内通风死角,开窗的同时,可以借助风扇产生气流带走甲醛。
来源: CCTV生活圈
这才是通风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开始肆虐大江南北。很多人难免产生疑问:既然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那么是否家里的门窗也不能打开,需要一直紧闭着防止病毒进入?答案是:NO。专家称,定期开窗通风,改善室内环境,是预防病毒的有效途径之一。
开窗通风为何能预防病毒?
众所周知,保持空气流通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一直紧闭门窗,人们在室内生活的同时会释放废气和二氧化碳,降低室内空气质量,长久下来对健康不利。而通过开窗通风,室内和室外形成空气流通,就能够改善室内环境。所以,即便是在家隔离,也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病毒会飘进家里吗?不会。原因如下:1. 飞沫传播仅限于传播者身边有限的1-2米范围内。2. 病毒的传播需要载体,也就是人。一旦病毒脱离人体超过一定时间,自己就失去了活性,不再具有致病性。3. 病毒使人致病需要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室外空气中病毒浓度很低,并不会引起感染;开窗通风反而可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病毒浓度,降低致病风险。
开窗通风如何做才正确?
1.次数:最好在每天的早、中、晚开窗通风3次。开窗时,老人及小孩要及时添衣,以免着凉。
2.时间:早上8:00-11:00和下午13:00-16:00,这两个时段大气扩散条件比较好,污染物浓度较低,是最佳通风换气时间段。家住马路边的要注意避开早晚高峰开窗。
3.时长:以8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在无风或微风情况下开窗,11分钟就能把室内空气换一遍,20分钟能使室内微生物减少60%,建议开窗通风以20-30分钟为宜。如果只是开条小缝,开窗时长以30-60分钟为宜。
4.对流:对流通风的效率是最高的,同时打开两扇对着的门窗,离得越远越好,能使换气速度提高一倍。
5.温度湿度:冬春季开窗要注意室温的变化,不要让室温低于16℃,否则容易感冒。冬春季干燥,室内最好开着加湿器,将湿度保持在40-60%之间,让呼吸道保持湿润舒适。
6.三个时间点记得要开窗通风。
起床后:起床后,房间里全是夜里呼出的废气及漂浮的尘螨及皮屑,一定要及时开窗通风。
做饭时:做饭产生油烟容易刺激呼吸系统,建议在打开抽油烟机的同时也要开窗,并在做完饭后继续通风10分钟以上。
洗完澡:浴室湿度过大容易产生霉菌,洗完澡也要及时开窗通风。 据《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