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注意!近视度数不断增加或致盲,解决方法很简单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医生陶勇做客央视两会你我他节目时介绍:青少年近视率越来越高,小学40%,高中有80%,非常严峻。
很多人可能认为近视只是度数增加,但眼球会随着度数增加被不断拉长,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萎缩、脱离,甚至可能致盲。保护视力要牢记“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至少20英尺(6米)远的物体20秒以上。
眼科医生陶勇称:青少年近视率越来越高,高中有80%,非常严峻。眼球会随着度数增加被不断拉长,这个过程可能导致视网膜变薄、萎缩、脱离,甚至可能致盲。保护视力要牢记“20—20—20”法则:每20分钟看至少20英尺(6米)远的物体20秒以上。@央视新闻
视频号
随后陶勇在这条微博下回复:不用过度紧张,轻度近视平时注意爱眼护眼即可,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容易导致眼球变形,要定期做眼底检查,预防视网膜出现问题。
不少戴眼镜的网友看后第一反应先是害怕,然后纷纷评论:“是要好好护眼了。”“放下手机就去睡觉。”
青少年防近视
每天户外运动两小时
国家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专家咨询委员会3月9日成立,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当选首届主委。
王宁利一直关注儿童青少年视力问题,“中国近视患病率逐年增加,不戴眼镜的高中生、大学生百里挑一。”对此王宁利建议,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每天户外活动两小时,强身健体防近视。
资料图邓伟 摄
王宁利介绍,预防近视有很多种方式,但近视还是越管越多,其实做一件事就可以了,不花钱,只需要花点时间。“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学生只要每天保证户外两小时的有效活动,近视患病率一定能降下来!”
然而,就是这个简单有效的方法,在现实中却很难推广,“现在小学生放学普遍比较早,学校让学生回家后自主进行户外活动,但实际效果很不好。”王宁利说,“两小时户外活动”有严格的要求,活动必须是户外活动,而且需要达到一定的活动强度。“一周两到三次的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
王宁利建议,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应该由学校来落实,强制性实现,比如上午半小时,中午半小时,下午放学以后留在学校活动半小时,最后的半小时由家长来监督。“通过这两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近视眼的防控一定能够产生效果。”
近视防控不是一件小事,如果防控不好,孩子就会从近视变成高度近视,进而变成病理性近视。“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都是身体素质好的孩子,两者并不矛盾,更不能因小失大,为了孩子的的未来,锻炼身体要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王宁利透露,北京同仁医院已经和部分北京中小学联系试点,监控推行效果。
资料图 新华社金良快 摄
如何早期发现孩子的眼病?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邹海东介绍,儿童尤其是低龄孩子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足,很难清楚表述自己眼睛的不适,这时就需要家长仔细对孩子的眼睛进行观察,了解孩子眼病的症像。
那么,对于孩子的眼睛,家长的关注点应该有哪些?
邹海东称,先要看眼睛的外部形状,仔细看孩子的两个眼睛是否对称,是否一大一小,以及是否饱满;要看孩子的眼皮是否对称、有缺损;要看眼睛的活动是否正常;还要看眼睛里面是否有发红或分泌物。
其次是看眼睛的颜色,中国人的眼睛是黑褐色,如果在黑褐色中看到有白色的东西,医学上叫白瞳症,属于先天性白内障;还有一些眼部肿瘤也需要高度关注。
还有是看视力,孩子出生以后到3个月,他能够注视、看物体。如果家长发现这时的孩子不能注视眼前的物体,或者随着光线的移动,孩子眼球不能很好的移动,就提示他的视力可能不是很好。
如果家长有意识地用手去遮住孩子的一只眼睛,发现孩子没反应,遮另一个眼睛,孩子出现了哭闹,说明第一个遮住的眼睛视力是差的,可能出现单眼视力障碍,需要引起重视。
一般来说,0至3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接下来到12岁都是敏感时期,在这个阶段家长应有意识培养孩子去看视力表,简单地给孩子自查视力。一般来说,3岁孩子的正常视力是0.5,4岁0.6,5岁0.8,到6岁才能到1.0以上。如果发现孩子的视力比同年龄段人的视力低,建议尽早到医院去检查、验光,明确孩子的视力是否低于正常。如果低于正常,在眼科叫弱视,治疗越早恢复得越好。
此外,就是用眼习惯,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看书、看电视喜欢坐得很近,或者歪着脑袋看,说明孩子可能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斜视。近视的孩子喜欢眯眼、揉眼,频繁地眨眼,或者喜欢扒拉眼皮、皱眉。如果看到这些现象,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北京晚报、央视新闻客户端)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