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出自春秋末期左丘明的《左传》。这两句大意是:节俭是一种大的德行.奢侈是一种大的罪恶。
赏析
崇尚节俭,反对奢侈,是我们民族自古提倡的优良美德。我国历史上众多有识之士在生活上都十分注意自身的俭朴,也非常重视对后代的“俭朴”教育。这种身教言传之精神,成为后人正身教子的楷模。这两句上古流传下来的宝贵格言,对当今民风具有现实的教育和针砭意义。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都君(今属山东省)人,姓丘,名明,春秋末期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军事家。与孔子同时或者比孔子年龄略长些。任鲁国史官,为解析《春秋》而作《左传》(又称《左氏春秋》),又作《国语》,作《国语》时已双目失明,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详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山东肥城建有丘明中学以纪念左丘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称左丘明而关于左丘明的姓名,长期以来由于先秦及汉代文献对左传作者左丘明的记载非常有限,历代学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况问题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一说单姓左,名丘明,但史载,左丘明乃姜子牙后裔,嫡系裔孙丘(邱)氏较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
左丘明是中国传统史学的创始人。史学界推左丘明为中国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百家文字之宗、万世古文之祖”。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在当时较多地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
《左传》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儒家十三经之一。《左传》既是古代汉族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汉朝时又名《春秋左氏》。汉朝以后才多称《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左传》既是一部战略名著,又是一部史学名著,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其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可以看出这是春秋战国时代一种重要的思想进步。
小故事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勤俭节约行为不仅给人们带来富裕安宁的生活,还给人们带来许多益处:它培养人们自我克制的习惯;它使精明谨慎成为人的性格;它控制自我放纵;它使人拥有安逸闲适的平和心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这将是自己终生享用不尽的宝贵的财富!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攒了这笔财富,我们美丽的国家没有理由不兴旺发达!
(文章来源:文明江西)
《道德经》:俭德
《道德经》说:
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意思是: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俭让,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慈”和“不敢为天下先”比较好理解,很多人不明白这里面的“俭”是什么意思。
说到“俭”,很多人会想到“俭朴”,我们从小耳濡目染,俭朴、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是,这里面的“俭”,并不仅仅是俭朴这一层意思。《道德经》里面的“俭”可以称为“俭德”。
到底什么是“俭”?
取用有度,恭让而行,不穷物力。
这有什么区别呢?
俭朴,主要指节俭的行为,能省则省,不浪费。
俭德,更多的是一种心性的把控。
为人处事能控制住自己的心性,取用有度,恭让而行,不穷物力。
这里面体现出的是“守中”的思想。
有的人会说了,节俭不是倡导能省则省吗?
这是一种误解。
“节”是限制、节制的意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之所以节俭给大家留下节俭到极致的印象,那是因为我国在抗日、抗战的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一件衣服穿三代,大补丁套着小补丁。那是当时那个时代的情况所限,现在物资丰盈,只要不铺张浪费就好,没必要再大补丁套着小补丁了。
所以,大家的思想一定不要极端。
凡事都遵循着“物极必反”的道理。
比如,大家常说的“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其实是一种妄想,如果真的把这句话奉为真理,那么,运气好的结果只是效率低下、事倍功半,通常的结果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一个“尽”字,就已经是陷入无限的虚妄了。
那么,做到“取用有度,恭让而行,不穷物力”有什么好处?
最大的好处是能获得:
内心的清静。而且,当你内心清静,会更好的做到“取用有度,恭让而行,不穷物力”心态和行为,这两者是相互影响、促进的关系。
那么,心静有什么好处?
笃静易明心,安神生慧意。内心清静可以生长智慧。
从这个方面讲,智慧的人更加懂得“取用有度,恭让而行,不穷物力”,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能做什么,什么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而不是被虚妄和欲望驱使着。
智慧的人也懂得,“知道而易行”的道理,能更好地践行“俭德”。
俭德辟难
俭德辟难
俭德辟难一词,出自《易经·否卦 》。《象》曰:“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这句话是说,君子由此领悟,要收敛修德以避开灾难,不可谋取禄位来显耀自己。
西汉“文景之治”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其重要原因就是提倡节俭。
汉文帝在位20多年,宫室园林、车马侍从,均无增加。文帝想做一个露台,预算下来,要百金,相当于中产人家十家的财产总和,便放弃了。
汉景帝亦不断减少开支,从不接纳,也不许地方送奢侈品,否则以盗窃论,并要求各级官吏“务省徭费以便民”。
文景二帝常穿粗衣,后宫宫女也不准穿拖地长衣,帷帐不准用贵重的丝织品。皇帝带头节葬,遗诏治丧期间不准影响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不准用贵重的物品陪葬。这样,国家的开支缩减,官僚贵族不敢滥取民财、铺张浪费,人民负担大为减轻,社会上出现了流民还田、人口迅速繁衍的局面。
“文景之治”治什么?概括说来,就是治奢、治军、治霸,贵粟积贮,休养生息。
历史上很多有识之士都以节俭为荣,以奢侈为耻。孔子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他们认识到俭可以养德、养寿、养神。
无论盛世,还是乱世,古代中国家庭更有过“紧日子”的传统。但凡稍有传承的家族或家庭,其家长都明白,勤俭持家才能绵延长久。他们不但奉行节俭修身养性,还节俭作为延年益寿的信条。
苏轼还将过紧日子上升为养生的理论。他做官做到哪里,挖野菜就挖到哪里。在《菜羹赋并叙》中,他叙写了自己的生活:“东坡先生卜居南山之下,服食器用,称家之有无。水陆之味,贫不能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盖易具而可常享。”
他还在《宋乔全寄贺君》一诗中写道:“狂吟醉舞知无益,粟饭藜羹问养神”,以自己的经验劝别人不要醉生梦死,而要粗茶淡饭以养生。
《鹤林玉露》中记载,苏轼谪居期间,每天用钱不超过一百五十文,每月初一,取钱四千五百文,分装为三十串,挂于屋梁上,早晨用画叉挑一串,藏在钱袋里出门去。给李公择写信中还指出:“口腹之欲无穷,平时注意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
陆游也以过“紧日子”为乐,对饮食讲求“粗足”,力求清淡。他主张多吃蔬菜,荤菜尽可能少。这样做的目的,“不为休官须惜费”,而是为了培育良好的家风,“从来简俭是家风”。粗茶淡饭,心中坦然,“但使胸中无愧怍,一餐美敌紫驼峰”。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困难。这句流传千年的句子,可以说是先贤对后人的警示,也是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