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小布,依旧红得动人
小布是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西北部的一个小镇,地广人稀,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2023年国庆节,因为探访学校发源地,我们一行人第一次走进小布,寻访了位于小布赤坎的红色旧址群。真正走进小布,才发现小布并不“小”,这里处处有故事。
不放盐的炖鸡汤
在小布吃的第一顿饭,就发生了一点儿“意外”。
饭前,端上来一份炖土鸡,鸡是土鸡没问题,味道也很正宗,但汤竟然没放盐!出于礼貌,我没好意思立即指出,还是一小口一小口不露声色地喝完了。
“感觉有什么问题没?”鸡汤喝完后,主人才慢条斯理地询问道。
“是不是今天厨师有点儿忙?忘记在鸡汤里放盐了?”我委婉地指出,同行的人也点头附和。
“后厨今天并不忙。这鸡汤里的盐,我们是故意没放。”主人笑着说道。
“炖鸡汤不放盐,这是什么风俗?”我们有点儿疑惑。
“我们这地方的人炖鸡汤,已经习惯了不放盐。”主人还是卖着关子。
主人这样一介绍,一下子引起了我们的兴趣。经过一阵刨根问底、穷追猛问,我终于知道了小布当地炖鸡汤不放盐的来龙去脉。
1929年2月15日,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在前往吉安东固与红军独立第二团、第四团会合的途中,在小布休整了一天。这是红军与小布的第一次相遇,穷人的军队来到了贫穷的小布,双方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当地人把最好的住处让给了红军住,把舍不得吃的食物做给红军吃。毛泽东和朱德也对小布党组织的革命活动大加赞赏,拿出了600块银洋给小布党组织作为活动经费。
如果说红军与小布的初次相遇还只是一次偶然,那之后的反“围剿”期间红军与小布的故事,就是老朋友重逢了。
1930年12月24日,在获知谭道源师从源头向小布方向移动后,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方面军指挥部进入小布附近设伏,但因敌人刚出动又停止,这次设伏并未成功。不过,从1930年年底第一次反“围剿”开始,一直到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小布无意间却成了我党我军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
红军驻扎在小布期间物资匮乏,几万人饮食所需的盐更是难上加难。吃不上盐不行呀,浑身没有力气。小布当地的老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后,就主动把家里的盐给了红军,宁可自己少吃盐,或者吃质量差的土盐,甚至不吃盐。当地人做菜少放盐、炖汤不放盐的传统,就是从那时起产生的。
改变历史的半部电台
我们是第一次探访小布,所以到了小布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实地寻访位于小布赤坎的红色旧址群。
寻访第一站是龚氏宗祠。龚氏宗祠又名新屋,坐北朝南,是一栋砖木结构的清代建筑,整个院场占地2500余平方米,由前厅、前厢房、中厅、后厅、后厢房、东西横屋16间、前后围墙、院场组成。1931年1月15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在龚氏宗祠成立,同时还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这两个机构是当时全国苏维埃区域党和红军的最高领导机构。
龚氏宗祠也是毛泽东在小布期间的旧居。
1931年1月4日,也是在龚氏宗祠,毛泽东、朱德接见了第一次反“围剿”中被解放的无线电台技术人员王诤、刘寅等人,欢迎他们参加红军。
在第一次反“围剿”的第一仗龙岗战斗中,红军歼灭了国民党第十八师师部和两个旅共9000余人,俘敌师长张辉瓒,战利品中还有电台一部。这部电台属国民党交通兵团无线电第一大队第五分队,当时配属到十八师工作。战斗中,除沈定一人外,包括王诤、刘寅在内的其余无线电台技术人员全都成了红军俘虏,他们后来全部加入了红军。王诤、刘寅等人带来的这部电台,由于在战斗中发报部分已损毁,实际只剩下收报部分,所以只能算是半部电台。
当时,这半部电台就被秘密放置在龚氏家庙里,这也是我们寻访的第二站。走进龚氏家庙,半部电台的复制品静静地放置在大厅一旁,略带黄色的木匣里,电台呈现出黑色,机身正面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圆圆的、黑色的调频按钮。
本次寻访之前,最早一批寻访过小布的前辈告诉我们说,西电人首次来到小布,时间是1990年,那一次他们见到了一个叫王金秀的老太太,当年已经75岁。王金秀告诉他们说,她是1930年嫁到小布赤坎高家的,当时只有十五六岁,她当年亲眼见过毛主席。1931年年初,半部电台就放在王金秀家的木屋里,毛主席几乎每天都到她家去听电台消息,后来举办的无线电训练班的学生,也在木屋里学习、居住过。当时,王金秀家的老房子就在今天龚氏家庙的隔壁,两个地方还有巷子相连。
寻访第三站是邱屋。邱屋是朱德旧居,也是王诤、刘寅当年住过的地方,两人就住在进门左侧的厢房,都是单人单间。刚刚加入红军的电台技术人员王诤、刘寅等人,不但受到红军领导人的亲自接见,感受到了尊重和重视,生活上也受到极大优待。特别让他们感动的是,红军每个月给王诤50块大洋,其他技术人员则是30块大洋——要知道,红军当时非常困难,就连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每个月也只有5块大洋!
红军就是靠着这半部电台,组装了自己的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侦察到了国民党的明码通信联络,赢得了反“围剿”战争的节节胜利。就是从这半部电台开始,红军逐渐开始组建了第一支无线电队,开办了第一期无线电训练班,创建了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广播电台(即现在的新华社),创建了《参考消息》……毫不夸张地说,这半部电台影响了中国工农红军后来的命运,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大进程。
烈士碑上特别的名字
离开小布的那天早上,我们去了一趟小布革命烈士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2014年改建,占地90平方米,碑高8.1米,底座镌刻着624位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小布革命烈士英名。
我们先是默哀致敬、敬献花篮,然后顺时针瞻仰这座纪念碑,烈士们的名字一个个进入眼帘。他们的名字大多很普通,但在这624位烈士的名单中,也出现了一些特别的名字:
熊井女子、熊矮古子、陈二女子、林二女子、曾赤女子、吴千家子、吴冇鼻子、阮细园子、宁正女子、胡二古子、黄四女子……
当地人告诉我们说,反“围剿”期间,小布仅有6000余人,但支援和参加红军的就有4500多人。他们是红军战士,也是担架队员、运输队员、交通队员等。
这期间,共有1500多位小布人为国捐躯。烈士碑上这些特别的名字,就是那些牺牲时连大名都不为人所知,只留下了一个小名的普通人。
青山翠柏,相对无言。再次凝望烈士碑上这些名字,我心中有了更大的尊重和敬仰。在一行行的烈士姓名中,我默默摘抄下了其余那些特别的姓名:
应豆古子、王豆脑子、吴毛女子、曾员来兹子、俞正生保、张少桶麻子、黄雷公车子、李乌面子、罗石保子、李西十保、李红米女子、王少西子、黄三女子、袁早禾子、吴和尚子、温观音保、陈细妹子、孔水女子、张北斗子、陈三女子、孔灶全保、林百女子。
小布革命烈士纪念碑建在小布河边的一座小山上,此地视野开阔,可以看到小布全景,纪念碑下面就是炉下广场、誓师广场,以及正在修建中的小布红色电波展陈馆。如今的小布有多张名片,是国家级4A景区、国家卫生镇、全国特色小镇、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镇。90多年过去了,小布依旧红得动人,英烈有知,必当含笑九泉。
临走时,我问道,小布地名有何来历?主人回答,小布原名小浦,浦就是水边的意思。1964年,因为《毛泽东选集》中将“小浦”称为“小布”而改名,这个“布”,就是布尔什维克的布。
(作者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馆长)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01日第4版
作者:秦明
“鸠兹”的“兹” 到底怎么读?
古语、今名都念“zi”
昨日,芜湖市民陈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3838110,和记者讨论起了一个语言问题。“鸠兹广场的‘兹’字到底怎么念?是读第一声的zi,还是读第二声的ci?”
陈先生说,他在家查阅新华字典和汉语字典,发现“兹”有这两个读音。“做地名的时候是不是和一般读法不一样?就像安徽省六安市一样,不读liu(第四声),而读lu(第四声)。”陈先生说,平时亲朋也讨论过这个问题,大家说法不一,这次想托晚报问问专家,解答疑惑。
记者随后翻看了第6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其中“兹”字确实有两个读音,“zi”(一声)有三个意思,分别是做指示代词,如“兹事体大”;做“现在”,如“兹定于”;做“年”,如“今兹”、“来兹”。“ci”(二声)只有一个固定用法,是在地名“龟兹”里,为古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库车一带,相当于一个专有名词。
记者随后又通过网络检索,发现有关“鸠兹”的读音争议早就出现过。“鸠兹”一名出于《左传·襄公三年》,是芜湖最早的故址名。古时芜湖地势低洼,是遍生“芜藻”的浅水湖,盛产鱼类,湖畔鸠鸟繁多,林草丛生,故名“鸠兹”。拆字来解释,“鸠”是鸟类的一种;而“兹”,《说文解字》里是“草木多益”之意。
针对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崔达送教授。崔教授解释说,还是应该读作“zi”(一声),因为这个“兹”实际上是“滋”的本字,两者同意,是“滋生、草木生长”的意思。“本来只有‘兹’一个字,后来分化为‘滋’、‘孳’等。”再说到“ci”(二声),它只有“龟兹”一种用法,是少数名族地名音译过来的,与具体的本字意义无关。所以,还是应该按照字意而不是字音来判断,读作鸠兹“zi”(一声)。记者 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