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又见桑葚满枝头
火红的五月,榴花肆意的开放,麦梢渐黄,麦香就像开了一壇百年窖藏的老酒,飘过田野,穿过林地,浸人心脾。麦铃脆响,顺着风的走向,和着布谷鸟的啼鸣声,美上天堂。摘几颗麦穗,用手搓开,青色渐退,香气扑鼻的麦粒,饱实而不干瘪,估计这就是小满皆满的由来吧!小满,名字好听,且有智慧。24节气里,小暑后是大暑,小雪后是大雪,小寒后是大寒,可小满节气却出乎意料,因为小满之后却大满,而是芒种。“满招损,谦受益”,万事太满,容易物极必反,不满,又空留遗憾,只有小满,是恰到好处的。
五月二十一日正好是壬寅年小满,“黄栗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接到滑县作协的通知,迫不及待的来到了滑县的万亩森林公园深处,参加“桑椹熟了……”采风笔会。顺着文明路向北驱车走了不远,便拐进了遮天蔽日,郁郁葱葱的万亩森林公园,在白马湖畔边一处曲径通幽处,便是范海岭先生经营的采摘园和“农家烧烤果园”。四点多钟,尽管骄阳当空,炙热不退,我们一行人热情高涨,穿过青杏累累的果园,无暇欣赏月季绽放的妖冶,都禁不住乌红桑葚的诱惑,急不可待的心只想满足一种贪念的占有,早一点目睹桑葚的芳容。
摄影王耀典
“儿童路口笑相呼,矶脚筠篮有桑葚。"有师友诵出明 · 黄衷 的诗,真是应景。刚进入桑葚采摘园,一大片郁郁葱葱的桑树林便映入眼帘,紫红的珍珠,在阳光的照射下,亮晶晶的勾起你内心的馋虫。接过游金莹秘书长递过来的采摘小篮子,一头就转进了桑葚林里。
摄影王耀典
满树满枝的桑葚,摘一颗最大的放在嘴里,酸甜的让人陶醉,酸甜的味道让我想起来初中时候背的《诗经·氓》,里边有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那时候只会背,意思并不太懂。我从小生活在北中原,生我养我的家乡很少见桑树,老家还有房前不栽桑屋后不栽杨的谚语。所以对桑葚的了解都来自于课本上,背过的诗却懵懵懂懂一知半解。《诗经·氓》里写到:“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从诗里知道了斑鸠爱吃桑葚,吃多了桑葚能让斑鸠醉倒;女人沉迷爱情,也会像吃多了桑葚的斑鸠一样会醉倒的。整个爱做梦的年代,好几次梦见那多情醉吃桑葚的女子,醒来后无地自容……现在想来,尤为可笑。还记得一起玩大的发小说过那句名言,“你呀,这记不住那背不会,一见到描写爱情的诗,看一边过目不忘,读三遍倒背如流,你真牛。”当年的玩笑话犹在耳畔,更不会忘记我们因为斑鸠和布谷鸟的区别而争论得面红耳赤的情景。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就被称为“民间圣果”,还一度成为皇帝的专用保健品。古代药典对其药理和保健性,也多有记述。《唐本草》记载“单食主消渴”。《本草拾遗》上说“利五脏关节通血气捣末蜜和为丸”。
难怪大诗人陶渊明对它情有独钟,吟咏出:“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欧阳修留下了“黄粟留鸣桑葚美,紫樱桃熟麦风凉”的咏葚佳句。而陆游名句:“郁郁林间桑葚紫,芒芒水面稻苗青”,则让人如入画中。《诗经》有云:“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吁嗟鸠兮,无食桑葚。”
无食桑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既体现了桑葚味道之美,又劝斑鸠不要多食桑葚,小心醉倒。和谐共生,不正是我们追求的生活最高境界吗?
果园仿佛是人间仙境,苹果树、梨树、杏树、桑葚争艳吐绿,散养的本地鸡悠闲的聊天,肥美的山羊信步在林间穿梭。范老板用情怀投资采摘园,即方便了群众度假游玩,又给酒店提供绿色食材,还给生意带来了流量。再联想到“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我更加明白了范老板的初衷——成人达己,和谐共赢。
“参差红紫熟方好,一缕清甜心底溶。”桑葚的美,桑葚的甜,桑葚的情流淌在我们的每个人心中。
无食桑葚,如此甚好!
摄影王耀典
摄影王耀典
摄影 王耀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