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中国风俗文化(中国风俗)

中国风俗文化(中国风俗)

中国人必须知道的35个风俗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

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2、正月初二要回门,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

3、正月初三这一天叫“赤狗日”,这一天通常不出去拜年。

4、正月初四祭财神。

5、正月初五要“破五”,这一天要打扫卫生,放鞭炮“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6、正月初六送穷鬼,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把垃圾都扔出去。

7、正月初七是“人日”,这一天不能跟别人争吵,不能打骂孩子。

8、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一天农村很多地方会举行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9、正月初十是“石日”,据说这天所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

10、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民间很多地方要看花灯,吃元宵。

11、正月里不理发、正月理发是“思旧”,但是为了舅舅,大家往往不选在正月理发。

12、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理发“剪龙头”,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

13、农历三月三“生轩辕”,这一天很多地方会有庙会。

14、清明节吃煮鸡蛋,祭奠祖先等。

15、农历四月十四是吕祖的生日,这一天很多地方有制作神仙糕的传统。

16、“青梅煮酒”在四月,农历四月是青梅成熟的季节,部分地方有品尝青梅酒的风俗。

17、五月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

18、六月六“晒龙衣”“姑姑节”,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要把箱子里的衣服拿出来晒一晒,很多地方这一天会把出家的女儿接回家好好招待,还有很多地方这一天要杀羊,吃羊肉,喝羊汤。

19、七月初一“开地门”,七月初一是鬼月的第一天,民间会有一些祭拜活动,表示敬畏之意。

20、七月初二“开天门”,民间很多商铺会在这一天祭拜,希望这个月可以平安度过。

21、七月初七“七夕节”,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聚的日子,这一天是中国的情人节。

22、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人们在当天会举办祭祀活动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23、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传统的中秋节,仅次于春节的一个节日。人们按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庭前、院落设立香案,摆上各种瓜果,月饼面对明月,全家人,焚香礼拜,这就是相传已久的拜月活动。

24、九月九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登高赏秋,拜神祭祖,感恩敬老等风俗。

25、十月初一“寒衣节”民间还有给故去的亲人送寒衣的习俗,,生者也要进行些象征过冬的活动,另外后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也在这一天举行。

26、农历十一月,有俗语,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旧时在正月十一前后民间就已经开始筹备元宵的灯会以及社火表演了,买灯笼的买灯笼,搭灯棚的搭灯棚,热闹非凡。

27、腊月初八又称“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民俗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过年”就由此拉开序幕。

28、腊月二十三“送灶王”,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就叫“小年”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29、腊月二十四“扫房子”,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30、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腐”与“福”有相似的发音,做豆腐意味着“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

31、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一天要杀猪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32、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由于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所以,各地的集市在这一天都十分红火热闹。

33、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

34、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了。

35、大年三十“除夕夜”,这一天夜连双岁,一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有许多民俗活动,如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烧金纸、放爆竹等。

中国传统的35个风俗,只有老一辈的人才知道

中国的民间风俗有很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年轻人知道的传统风俗越来越少,今天我们就一起盘点那些传统的民间风俗。

1、正月初一不扫地,如果正月初一扫地的话中国人认为会扫走运气、破财,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

2、正月初二要回门,这一天嫁出去的女儿要回娘家。

3、正月初三这一天叫“赤狗日”,这一天通常不出去拜年。

4、正月初四祭财神。

5、正月初五要“破五”,这一天要打扫卫生,放鞭炮“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6、正月初六送穷鬼,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把垃圾都扔出去。

7、正月初七是“人日”,这一天不能跟别人争吵,不能打骂孩子。

8、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一天农村很多地方会举行活动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

9、正月初十是“石日”,据说这天所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

10、正月十五元宵节、这一天民间很多地方要看花灯,吃元宵。

11、正月里不理发、正月理发是“思旧”,但是为了舅舅,大家往往不选在正月理发。

12、农历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理发“剪龙头”,传统民俗要“做四事,吃三样,二不碰”。

13、农历三月三“生轩辕”,这一天很多地方会有庙会

14、清明节吃煮鸡蛋,祭奠祖先等。

15、农历四月十四是吕祖的生日,这一天很多地方有制作神仙糕的传统。

16、“青梅煮酒”在四月,农历四月是青梅成熟的季节,部分地方有品尝青梅酒的风俗。

17、五月五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

18、六月六“晒龙衣”“姑姑节”,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要把箱子里的衣服拿出来晒一晒,很多地方这一天会把出家的女儿接回家好好招待,还有很多地方这一天要杀羊,吃羊肉,喝羊汤。

19、七月初一“开地门”,七月初一是鬼月的第一天,民间会有一些祭拜活动,表示敬畏之意。

20、七月初二“开天门”,民间很多商铺会在这一天祭拜,希望这个月可以平安度过

21、七月初七“七夕节”,这一天是牛郎织女相聚的日子,这一天是中国的情人节。

22、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人们在当天会举办祭祀活动怀念亲人,并对未来寄予美好的祝愿。

23、农历八月十五是我们传统的中秋节,仅次于春节的一个节日。人们按传统的风俗习惯,在庭前、院落设立香案,摆上各种瓜果,月饼面对明月,全家人,焚香礼拜,这就是相传已久的拜月活动。

24、九月九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登高赏秋,拜神祭祖,感恩敬老等风俗。

25、十月初一“寒衣节”民间还有给故去的亲人送寒衣的习俗,,生者也要进行些象征过冬的活动,另外后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也在这一天举行。

26、农历十一月,有俗语,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旧时在正月十一前后民间就已经开始筹备元宵的灯会以及社火表演了,买灯笼的买灯笼,搭灯棚的搭灯棚,热闹非凡

27、腊月初八又称“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民俗有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说法,“过年”就由此拉开序幕。

28、腊月二十三“送灶王”,有的地方是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就叫“小年”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29、腊月二十四“扫房子”,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30、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腐”与“福”有相似的发音,做豆腐意味着“在新年收获幸福以及福气”。

31、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这一天要杀猪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32、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赶集、采购。由于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所以,各地的集市在这一天都十分红火热闹。

33、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各家各户都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了。

34、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了。

35、大年三十“除夕夜”,这一天夜连双岁,一年的最后一天,这一天有许多民俗活动,如贴春联,包饺子、吃年夜饭,烧金纸、放爆竹等。

中国的传统风俗都有哪些?作为炎黄子孙要知道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拥有丰富多彩的风俗文化。这些风俗和习惯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价值观念。那么中国的传统的有哪些呢?

春节风俗

贴春联:春联是春节期间必备的装饰品之一,它是由对联组成的,一般用红色的纸张书写。春联的内容通常是表达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贴年画:年画是春节期间的另一种装饰品,它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彩色画,一般也用红色的纸张制作。年画的内容通常包括中国的传统美术、民俗和神话故事等。

拜年:春节期间,人们会拜年走亲访友,送上新年祝福和红包等礼品。对于长辈和亲友,拜年时要特别注意礼节和尊重。

吃年夜饭:春节除夕夜,人们会在家里举行年夜饭,这是一种家庭团圆的习俗。年夜饭通常包括各种菜品和特色美食,象征着对新年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放鞭炮:放鞭炮是春节期间的另一种重要习俗,它象征着迎接新年的到来。

中秋节风俗

赏月

中秋节的最大特色是赏月,人们会在户外或家中团聚,一起赏月、品茶、聊天。月亮被认为是团圆和美好的象征,因此在中秋节期间,人们特别喜欢赏月。

吃月饼

中秋节期间,人们喜欢吃月饼,这是一种以红豆沙、蛋黄、枣泥等为馅料,用面粉制成的传统糕点。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祝福,因此在中秋节期间,人们会送月饼给亲友,表达思念和祝福之情。

清明节风俗

祭拜先祖 清明节是祭祖的重要时刻,人们会到先祖墓地或祠堂祭拜先祖,烧香、献花、燃放纸钱等。祭祀先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传统之一,体现了尊重先人、重视家族和家族文化的价值观念。

扫墓

扫墓是清明节期间的另一种重要习俗,人们会清理先人墓地的杂草和灰尘,献上鲜花和祭品,表达对先人的思念和感恩之情。扫墓还可以促进家族团结和感情的升华。

端午节风俗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标志性活动之一,人们会组织龙舟比赛,以庆祝屈原的英雄事迹和抵御瘟疫的胜利。赛龙舟不仅是一项竞技活动,还有团结互助、勇敢拼搏等价值意义,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粽子

端午节期间,人们还喜欢包粽子,这是一种用糯米和馅料制成的传统食品。粽子通常用竹叶包裹,象征着节日的独特气息。人们会用不同的馅料包制粽子,例如咸肉、豆沙、红枣等,品尝粽子也成为了端午节的重要风俗之一。

贴艾草

在端午节期间,人们还喜欢贴艾草,这是一种传统的祛病驱邪的方法。人们会将艾草捆成束,挂在门上或放在床上,以避邪防疫。此外,人们还会将艾草放入热水中泡澡,以保健身体。

佩香囊

佩香囊也是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之一,人们会用布料制成香囊,并加入不同的香料,佩香囊可以驱蚊避毒,还可以增添节日的气氛和喜庆之感。

婚礼风俗

订婚:在中国传统婚礼中,订婚是婚礼前必须进行的一个环节。双方家长会先商定婚礼日期、嫁妆和婚宴等事宜,然后由男方家长率领一些亲友到女方家中拜访,正式提亲求婚,如果女方家长同意,双方就达成了婚约。

过大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过大礼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男方要送给女方一些礼物,表示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这些礼物包括有彩礼、嫁妆、过门礼、进门礼等。婚礼现在也可以根据双方的意愿和经济状况来决定,但仍旧保留了一定的传统礼仪。

结语:中国的传统风俗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寒食节、腊八节、重阳节等等,这些风俗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也代表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从这里可以看到,中国的传统节日和风俗非常丰富多彩,它们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庆祝节日的方式,更是传承历史文化和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情人节更令情人心动,中国8位恋爱之神,爱神和情仙知道吗?

中国的情人节应该是七月七日七夕节,当然情人真正相爱哪天都是情人节,既然是在中国既然是中国人,关系到情人的最终姻缘,还是最好了解一下中国传统的恋爱之神为好。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恋爱之神至少是有8个,这只是说爱神,司值婚姻生育甚至送子的还不包括在内,情人吗,还没到那一步,就是这8位爱神也是各有千秋。

首先有两位最大的媒神应该是家喻户晓,但其实其他的神更接地气,是民间更喜欢祈福的,比如中国真正的爱神和情仙,或许有很多人没有听说过。

最大的媒神女娲、月老

女娲娘娘不必多说了, 《山海经 .大荒经》郭璞的注说:女娲是古代的神女,又有“帝”的称号。为使人类绵延不绝,女娲正定姓氏和制定嫁娶之礼,创建了婚姻制度,使男女相爱结合,建立家庭,成了中华第一媒人,为专司爱情、媚姻、生殖之神。

月下老人是中国民间传说中专管婚姻的红喜神,又称“月老”,是继女娲之后的最大媒神。

唐人李复言小说《续幽怪录》:说的是唐代韦固年少未娶,某日夜宿宋城,在旅店遇一老人靠着一口布袋,坐在月光下,翻看着一本书。韦固问老人在翻查什么?

老人答道:“天下人的婚书。”韦固又问袋中何物?老人说:“袋内都是红绳,用来系住男女双方的脚,即使相隔千里,或是彼此有过仇怨,贫富悬殊,天涯海角,只要被系上,便定终身,无不成为夫妇。”

这就是流传千人的俗语“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来历。

上海城隍庙月老神像

还有三位也许想不到会与姻缘有关:泗州大圣、四海海神、氤氲大使

泗州大圣据传本为西域僧人,唐高宗时来到长安,后被唐中宗封为国师,声名鹊起。他的职责比较特殊,是一位保护失恋者的爱情守护神。

传说,如果热恋中的男女遇到了挫折,或是婚姻发生了问题,只要在泗州大圣的脑后挖下一点泥巴,偷偷地撒在爱人的身上,对方立刻就会回心转意,重续情缘。

泗州大圣奉祀最流行的地区是福建,《八闽通志》记载的泗州院、泗州堂、泗州庵等就有二十三座。在省会福州,更将泗洲大圣称呼为“榕树下的爱神”。

重庆大足石刻泗州大圣

四海海神

四海海神流传比较早,《山海经》中记载形象大多都是“人面鸟身”、“珥蛇践蛇”, 东海海神禺虢与北海海神禺疆(禺京)是父子,西海海神弇兹与南海海神不延胡余。

《大荒南经》曰:“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日不廷胡 余。”《大荒西经》曰:“西海陼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弇兹”

民间传说把海神看作是一个能对婚姻爱情做出公正裁决的保护神。是因为民间传说敖桂英、王魁两个相爱的人向海神赌咒发誓,不能同生,但愿同死,海神应允索取负心汉王魁之命的故事。

氤氲大使

中国人传统观念认为一切情缘都是天定,定姻缘的神灵,就是媒妁之神氤氲大使,人们认为若要姻缘和合必得请氤氲大使,好事方谐。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又说:“若道姻缘人可强,氤氲使者有何功?”清人俞万春《荡寇志》也有:“昨蒙玉帝敕我为氤氲使者,专管世上男女姻缘,和合喜庆。

“ 姻缘天定"的观念,就像现代人所说的“缘”,作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民俗信仰,它主要给相爱男女遇到的一种神秘解释,更多了一些浪漫。

情仙裴航

很久以前有部外国电影叫《魂断蓝桥》,其实它的名称是《滑铁卢桥》,之所以翻译为“蓝桥”,中国传统文化中蓝桥指男女约会的场所,就是因为传说是唐朝情仙裴航邂逅仙女云英之处。

《裴航遇仙》是唐人裴铡所著《传奇》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唐朝长庆年间秀才裴航落第后游鄂渚,同船有一位樊夫人云翘,国色天香,裴航十分恋慕,于是赠诗表达情意。樊夫人临别时,她赠诗给裴航:

“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裴航见诗唏嘘不已,但无法理解诗中的含义。

舟到蓝桥驿站,裴航忽然觉得口渴,就向老阿婆求水喝。阿婆向里屋喊道:“云英拿水来,郎君要饮。”裴航听此呼喊,猛然想起樊夫人的诗,心头一颤。

但见云英姿容绝世,即使幽谷中的素兰也不能比拟她的芳容、蓝田中的美玉也不能形容她的静雅。裴航对云英一见钟情, 当即就向老阿婆求婚。

老阿婆要考验考验裴航,要娶我孙女,条件就是100天内拿玉杵臼来做聘礼,从此后,裴航每日里只是到市井闹市喧腾的地方去,寻访打听玉杵臼的下落,一直找寻了近三个月才找到。

老阿婆又说,你要用这玉杵臼再为我捣药100天,裴航毫不犹豫就答应了,历经百日终于将药捣成,老阿婆非常满意,亲自为他们张罗婚事。

原来这云英是樊夫人云翘的妹妹,是玉皇大帝的女官,裴航与云英吃了先前捣好的仙药,飞升仙界终成神仙眷侣。

裴航以后也非常热衷于为人间情人牵线搭桥,希望都能与他一样幸福,后人更感念他的一往情深,所以奉其为情仙。

中国最早的爱神瑶姬

巫山云雨

中国最早的爱神与媚神是巫山神女瑶姬,传说为炎帝的第三个女儿,也有相传瑶姬还是西天王母的第二十三个女儿,帮助过大禹治水。

《山海经中次七经》: 又东二百里,曰姑瑶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露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

炎帝女儿瑶姬红颜薄命,没有出嫁就死了,不过她也和她的小妹妹精卫一样并不甘心让死亡夺走自己的一切。瑶姬的精魂化作露草,当多情的楚怀王来游巫山时,托梦给楚怀王,向他倾诉自己的爱情。

战国时期楚国很有影响的辞赋家宋玉曾经客居三峡,他写的《高唐赋》和《神女赋》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朱大可巫山神女

《神女赋》序里写了楚怀王梦约会神女的故事: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这是一个迷人的美梦,瑶姬对爱的渴求与主动姿态,是远古先民女子自由的遗风,那是一个“男女杂游、不媒不娉”的时代。托宋玉之名描写的瑶姬风采,显示了她作为爱神不可抗拒的魅力。

华岳三娘是追求自由的爱情女神

陕西华阴宝莲灯别妻赶考石雕

华岳三娘的大家可能不太熟悉,那是因为他哥哥和儿子太有名了,《宝莲灯》不知还有多少人记得,沉香劈山救母救得就是她,她的哥哥就是二郎神。

华山三娘的故事大致情节如下:书生刘向上京赶考时,顺道登华山游,走进华岳三娘神庙大殿,刘向被美丽善良的仙女深深吸引住了,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深情地在墙上抒写了自己对三娘的爱慕之情。

三娘默默地看着这一切不顾天条禁令,化为一民间女子与刘向结为夫妻,两情依依,恩爱无比。刘向考期将临,三娘已有孕在身,依依惜别之时,刘向赠给三娘一块祖传沉香,说日后生子可以“沉香”为名。

刘向在京城一举中榜,华岳三娘却遭难了。原来,三娘的哥哥二郎神知道了三娘私情,责怪妹妹私嫁凡人,触犯天条律令,要捉她上天,后面的故事就不赘述了。

陕西华阴华山斧劈石

岳三娘以其高贵的血统和地位,敢于爱人间的一个普通的书生,这在封建时代是个很了不起的壮举。

华岳三娘大胆追求自由和爱情,敢于向神权、皇权挑战与抗争的勇气,更是令人钦佩,所以。

充满人情味的女神华岳三娘深受民间百姓的喜爱,奉华岳三娘为爱情之神,尤其是追求爱情幸福的女性更是虔诚供奉。

华山云雾红丝带挂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更是绚丽多彩,情人吗如果能在情人节给对方聊聊这些,想必更会多一些浪漫和遐想。

正月众神扎堆记不住咋办?3位中国传统全能守护神保你万事顺遂

中国古代的车神不但可以保平安,还能保你发财!拜车神更要留神

路神!中国上古专属行路开车安全的守护神,与炎黄二帝关系密切

关注羽麒麟持续分享中国传统文化神话风俗,争取不错过一个吉祥神,一个好日子!

端午假期完成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这些习俗儿歌手抄报或许用得上

五月五,端午到,赛龙舟,真热闹。吃粽子,带香包,蚊虫不来身边闹。

每到像清明、端午、中秋这样比较有代表意义的传统节目,孩子们放假了,意味着家长们的任务就来了,特别是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老师会让孩子在父母的帮助下了解节日相关的知识、接受传统文化洗礼,同时也会布置一些小手工、小作业、手抄报之类的任务。不用急,下面是我们整理的相关内容,有需要的朋友收藏哦!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与清明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为我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个节日形成已经有两千多年来的历史了。其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传说,每个地方的人们也会有不太相同的习俗。

活动内容也十分丰富,比如: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节人们会进行哪些活动,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喝雄黄酒

喝雄黄酒这个习俗大家都比较熟悉,因为我们都听过或看过白蛇传的故事。

在古时候,人们将五月称为“毒月”,一是天气炎热,人们容易生病,二是一些昆虫小动物都出来活动了,人们也比较容易被蚊虫叮咬而生病。

古时候的人们会将雄黄酒撒在窗户门框等地来驱逐蛇、蝎子、壁虎、蟾蜍、蜈蚣(俗称五毒)等蛇虫,这种方式是古时候人们跟疾病毒虫等做斗争的很好经验,慢慢流传下来成为一种习俗。

挂艾草、菖蒲

人们会在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据说有的地方的人们也会挂上石榴、榕枝等,艾草可以治病,据说挂在门口可以避毒气;而菖蒲叶片像剑,人们认为它可以辟邪。

佩戴香囊

佩戴香囊也是源于驱虫。古时候,人们将雄黄、艾草、菖蒲等有杀菌作用的药草研成粉末,用布包起来佩戴在身上,其中散发出来的味道就能较好地驱散蚊虫。后来演变成女子制作香囊赠送给意中人。

划龙舟、吃粽子

划龙舟源于古时候的部落图腾祭祀,也有种说法是屈原跳入汨罗江后,人们划着龙舟到处去打捞他的身体,为了防止鱼虾啃食他的身体,于是人们用粽叶裹上糯米等投入江中,于是有了吃粽子的习俗。

系五色绳

端午节也称“小儿节”,在这一天,大人们会将五彩绳(由青白红黑黄五种颜色的线编织而成的,民间称“五彩龙”)戴在孩子手臂上,等洗澡前(有的地方是端午节后第一个下雨天)摘下绳子,扔进河水里,据说五彩绳会变化成五彩龙随水将孩子身上不好的东西、疾病等带走。

可见,五彩绳是人们对孩子的一个美好祝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孩子辟邪去灾、祛病延年,更好地保护孩子。

当然,不同地方风俗可能不同,也有很多地方会在孩子额头写王字,有的则是给孩子挂老虎鞋、小辣椒等配饰,都有同样的寓意和祝愿。

虽然这个节日有很久远的历史,但它慢慢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还跟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有必要将这些知识和内容讲给我们的孩子听。

当然还可以跟孩子一起来学念这些端午儿歌,轻松记住端午习俗。

与端午有关的儿歌

手抄报模板

下面是端午节手抄报的模板,如果有这项作业,父母可让孩子参考一下

端午节手工——粽子

下面介绍一种粽子的包法,步骤如图:

你家宝贝学会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