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贵柔守雌是谁的思想主张(贵柔守雌)

贵柔守雌是谁的思想主张(贵柔守雌)

上善若水,贵柔守雌

最近抄写《道德经》,对长辈们从小就耳提面命的“做人要低调”有了更深的认识。所谓低调,就是不骄傲,不恃强,而是守弱势,居下位。这里的“守弱势,居下位”未必是真的弱,真的居于人之下,而是一种姿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滋润万物但不与万物相争,所以像水这样的品格最接近于道。老子说他有三件宝贝,持而守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里的“不敢为天下先”就是低调,就是守弱势。不如此,就无法顺应阴阳转化,无法顺应大势所趋。但老子又认为,所谓“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无为而无不为”。

就像水一样,看似柔弱,其实隐含着巨大的力量。天下没有什么事物比水更柔弱,但天下很多坚硬的东西恰恰是水攻破的。唯有水,才能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虽然“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或“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却能随方就圆而不争强好胜,是谓“不争”也。

做人要低调,正是因为“太钢则废”,枪打出头鸟。特别是现在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人们的戾气也越来越严重。做人要低调,进可谋取功名,退也可以保身。

#古籍里的历史#

#暑期创作大赛#​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专项练习3.12

1. 孔子曾经担任的鲁国官职是( )

A.司徒 B.司寇 C.司空 D.司马

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荀子

3.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

A.法 B.仁 C. 信 D.礼

4. 孔子认为“仁”的实行应以( )为规范。

A.法 B. 礼 C.智 D.信

5.《论语》的作者是( )

A.孟子 B.荀子 C. 孔子 D.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6.《论语》的体例是( )

A.国别体 B.纪传体 C.语录体 D.编年体

7.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是( )

A.孟子 B.韩非子 C.孔子 D.子思

8. 孟子曾经担任客卿的国家是( )

A.鲁国 B.秦国 C. 楚国 D.齐国

9.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孟子的思想主张?( )

A.人性本恶 B.人性本善 C.仁政 D.民本思想

10.《孟子》一书的作者是( )。

A.孟子 B.孟子及弟子万章等 C.孟子及惠子 D.孟子的弟子

11. 以下哪一部不属于《四书》?( )

A.《论语》 B.《孟子》 C.《诗经》 D.《大学》

12.《齐桓晋文之事》选自( )

A.《孟子·公孙丑上》 B.《孟子·梁惠王下》 C.《孟子·尽心下》 D.《孟子·梁惠王上》

13. 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是( )

A.孔子 B.老子 C. 孟子 D.荀子

14.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孟子》的艺术特色?( )

A.善于辩论 B.善用排比、叠句 C.善用比喻、寓言 D.善于抒情

15. 被后人并称为“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是( )

A.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B.黄宗羲、顾炎武、查慎行 C.黄宗羲、王夫之、侯方域 D.黄宗羲、侯方域、查慎行

16. 以下哪一部作品不属于黄宗羲?( )

A.《宋元学案》 B.《南海集》 C.《明儒学案》 D.《南雷文定》

17. 黄宗羲的 《原君》仿照韩愈的( )立题。

A.《师说》 B.《原道》 C.《马说》 D.《进学解》

18. 被梁启超认为能发表“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故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之创论也”的作品是( )

A.《原毁》 B.《原道》 C.《原君》 D.《师说》

19. 以下哪一部作品属于唐甄?( ) A.《潜书》 B.《南雷诗历》 C.《明文海》 D.《尝试集》

20. 以下人物中哪一位属于“扬州八怪”?( )

A.唐寅 B.郑燮 C.黄宗羲 D.曾国藩

21. 郑燮的文集名为( )

A.《板桥集》 B.《尝试集》 C.《南海集》 D.《淮海集》

22. 儒家的( )思想是郑板桥思想的核心。

A.仁、爱 B.仁、信 C.礼、义 D.礼、智

23. 老子曾经担任周的( )官职。

A.员外郎 B.太史令 C.守藏室之史 D.司马

24. 相传孔子曾经向( )问礼。

A.皋陶 B.周公 C.老子 D.召公

25.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老子的思想?( )

A.道法自然 B.刑罚严明 C.贵柔守雌 D.无为而治

26. 中国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是( )

A.《战国策》 B.《汉书》 C.《左氏外传》 D.《左氏春秋》

27.《左传》记事的起止时间为( )

A.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四年 B.鲁隐公元年至鲁悼公四年 C.鲁哀公元年至鲁悼公四年 D.鲁隐公元年至鲁昭公二十年

28. 中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 )

A.《春秋外传》 B.《左氏春秋》 C.《史记》 D.《战国策》

29.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著名论断出自( )。

A.《老子》 B.《史伯对桓公问》 C.《晏子对齐侯问》 D.《樊迟、仲弓问仁》

30.《礼记》又称( )

A.《周礼》 B.《仪礼》 C.《小戴记》 D.《四书》

31.《礼记》相传是西汉的( )所辑。

A.戴宗 B.司马迁 C.司马相如 D.戴圣

32.《礼记》所提出的儒家向往的最高理想社会是( )。

A.大同社会 B.仁义社会 C.礼法社会 D.小康社会

33. 被誉为“桐城三祖”的是( )

A.方苞、刘大櫆、姚鼐 B.方苞、刘大櫆、曾国藩 C.方苞、曾国藩、姚鼐 D.方苞、曾国藩、黄宗羲

34. 刘大櫆的作品集是( )

A.《淮海集》 B.《尝试集》 C.《海峰先生文集》 D.《于湖居士文集》

35. ( )率先从事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A.陈独秀 B.胡适 C.鲁迅 D.钱钟书

36.《尝试集》的作者是( )

A.胡适 B.鲁迅 C.钱钟书 D.康有为

37 创办《自由中国》的是( )

A.胡适、陈独秀 B.胡适、钱钟书 C.胡适、雷震 D.鲁迅、雷震

38.《容忍与自由》一文的基本观点是(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为上帝的光荣作战 C.自由比容忍更重要

D.诚心地谅解一切有信仰的人

39. 以下哪一部是莫言的长篇小说集?( )

A.《透明的红萝卜》 B.《爆炸》 C.《姑妈的宝刀》 D.《生死疲劳》

40 以下哪一部不是莫言的中短篇小说集?( )

A.《爆炸》 B.《透明的红萝卜》 C.《蛙》 D.《姑妈的宝刀》

答案解析

1.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生平经历,在《樊迟、仲弓问仁》的导读部分提到了孔子“五十岁时 任鲁国的司寇”。

2.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地位、成就,在《樊迟、仲弓问仁》的导读部分提到孔子是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3.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主张,在《樊迟、仲弓问仁》的导读部分提到“孔子的思想核心 是‘仁’”。

4.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主张,在《樊迟、仲弓问仁》的导读部分提到“‘仁’的实行应 以‘礼’为规范”。

5.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作品,在《樊迟、仲弓问仁》的导读部分提到 《论语》“由孔子的 弟子及再传弟子汇集而成”。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的体例知识,在《樊迟、仲弓问仁》的导读部分提到《论语》“也是一 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

7.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地位、成就,在《齐桓晋文之事章》的导读部分提到孟子是“战国时 期著名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8.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生平经历,在《齐桓晋文之事章》的导读部分提到孟子“曾任齐宣王 客卿”。

9.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主张,在《齐桓晋文之事章》的导读部分提到“孟子继承孔子的 学说,把孔子‘仁’的理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性善论’”。

10.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作者、作品,在《齐桓晋文之事章》的导读部分提到 《孟子》“一般认为 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撰”。

1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知识,在《齐桓晋文之事章》的导读部分提到“《孟子》与《论语》及 《大学》、《中庸》篇合为《四书》”。

12.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出处,在《齐桓晋文之事章》的注释①提到“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 上》”。

13.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思想主张,在《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评析部分提到孟子“明确地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4.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的艺术特色,在《齐桓晋文之事章》的评析部分提到“善于辩论”“善 于运用比喻、寓言”“大量使用排比、叠句等修辞手法”是《孟子》的特色。

15.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地位、成就,在《原君》的导读部分提到“后人将他(黄宗羲)与顾 炎武、王夫之并称‘清初三大思想家’。”

1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作品集,在《原君》的导读部分提到黄宗羲“著有《宋元学案》、《明 儒学案》、《南雷文定》、《南雷诗历》等”。

1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的相关知识,在 《原君》的评析部分提到“黄宗羲这篇文章仿韩愈《原 道》、《原毁》等立题”。

18.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的成就,在《原君》的思考与练习题一中提到“梁启超以为黄宗羲的《原 君》能发表‘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故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则真极大胆 之创论也’。”

19.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作品,在《室语》的导读部分提到唐甄“有《潜书》”。

2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地位、成就,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的导读部分提到郑燮是 “扬州八怪”之一。

21.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作品,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的导读部分提到郑燮“有《板 桥集》”。

22.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主张,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的评析部分提到“儒家的 ‘仁’、‘爱’思想是郑板桥思想的核心。”

23.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生平经历,在《<老子>二章》的导读部分提到老子“曾任周守藏室之 史(或称柱下史)”。

2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生平经历,在《<老子>二章》的导读部分提到“相传孔子适周,曾向 他(老子)问礼”。

25.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思想主张,在《<老子>二章》的导读部分提到“其思想核心是‘道法 自然’,主张贵柔守雌,无为而治”。

26.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的体例知识,在《晏子对齐侯问》的导读部分提到《左传》“大体上可 认定为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形式完备的编年体史书”。

2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的相关知识,在《晏子对齐侯问》的导读部分提到《左传》“记事自鲁 隐公元年始,至鲁悼公四年止”。

28.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的体例知识,在《史伯对桓公问》的导读部分提到“《国语》是中国最 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29.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内容,在《史伯对桓公问》的正文中有这一名句。

3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的别名,在《大同》的导读部分提到“《礼记》,又称《小戴礼记》或 《小戴记》”。

31.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作品,在《大同》的导读部分提到《礼记》“相传是西汉宣帝时戴圣 所辑”。

32.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内容,在《大同》的正文中有相关内容。

33.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地位、影响,在《息争》的导读部分提到“方(苞)、刘(大櫆)、 姚(鼐)成为古文中桐城派三祖”。

3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作品,在《息争》的导读部分提到刘大櫆著有《海峰先生文集》、《补 遗》、《海峰先生诗集》。

35.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地位,在《容忍与自由》的导读部分提到胡适“率先从事 白话新诗与文学史的写作,成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一位主要代表人物”。

36.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者的作品集,在《容忍与自由》的导读部分提到胡适的“主要著作有《尝 试集》《白话文学史》”等。

37.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出处等相关信息,在《容忍与自由》的注释①中提到“1949 年胡适与 雷震共同创办《自由中国》”。

38.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的基本观点,在《容忍与自由》的评析部分提到“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没 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39.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作品、作者,在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的导读部分提到莫言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蛙》”。

40.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作品、作者,在《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的导读部分提到莫 言“中短篇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爆炸》、《姑妈的宝刀》”,《蛙》是他的长篇小说集。

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老子贵柔思想三大启示!

老子是中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中国文化的另外一座高峰。如果说儒家学说是一种热情的哲学,道家就是一种冷笑的哲学。老子认为自然有他自己的运行规律,是人力所无法达到和干涉的,人要做的,就是顺应自然规律,在自然运行的规律中自由地生活。愚蠢的人才会做那些没有意义上的事情,所谓人生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老子的智慧是一种冷眼旁观置身事外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把人放在人生的顶端,去观察社会,这样我们就会更加达观和通透。好玩的国学认为,老子的整个哲学系统可以分成三个方面。在宇宙哲学方面,老子是典型的自然哲学主义,他的道就是天道,是自然之道,是天地宇宙运行的规律。在政治哲学方面,老子是典型的无为哲学。他提倡统治者要奉行无为而治的治理原则,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要瞎折腾,用无为虚静之道来治理国家和人民。在生命哲学方面,老子奉行的是知雄守雌、贵柔之道,老子认为一切看似柔弱的东西,恰恰是最为强大的。他经常举例子说,活人的身体是柔软的,只有死人财坚硬,充满生命的树木是柔软的,而枯槁的草木是坚硬的,牙齿坚硬则容易脱落,而柔软的舌头则不会,看似柔弱的水,却可以水滴石穿等。所以,在人生哲学上,老子奉行的知雄守雌、贵柔守弱、甘为人后的人生哲学。

在了解了老子的哲学系统之后,我们来看看这段话: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翻译成现代文:“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恢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恢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在这段话中的一个重点是知,问题是你要知道什么是雄,什么是雌,什么是强,什么是柔。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辩证主义者,他主张,事物之间是对立存在并且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明可以转化为暗,强可以转化为若,黑可以转化为白等。人要把自己安放在何处,关键是你要懂你可以在何处与应该在何处。在这段话中,老子说,你明白什么是雄强,什么是柔弱,我可以处在雄强的位置,但是我主动选择柔弱的位置,这就是老子的知雄守雌、贵弱尚柔的思想。

老子最崇尚的是水,他常说上善若水,为什么水是天下最好的东西,因为唯有“水几于道”,道之所以能够循环不息,是因为它具备了柔弱的特点。老子在水的自然规律上,总结出了人生的黄金法则,这就是“贵柔守雌”。你看古代帝王多以“孤家”、“寡人”来自称,大概也是懂得“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的道理。

在老子的知雄守雌、贵弱尚柔的人生哲学中,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类,这些对我们在这个动荡的、充满欲望的厮杀的世界,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也是2000多年前的智者老子,为我们制作的一道心灵的大餐。

1.你再牛逼,也不要嘚瑟,要有收敛隐匿之智。有些人确实很牛逼,也很嘚瑟,但是最后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这在历史上很多见。你看唐朝的李林甫,宋朝的秦桧,明朝的魏忠贤,那绝对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但是后来怎样呢?孔尚任说得好,“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也有人绝顶的牛逼,春秋越国的范蠡,唐朝的郭子仪,清朝的曾国藩,那绝对是历史上一等一的人,但人家奉行的是老子的贵柔之道,懂得隐藏,懂得收敛,懂得守弱,能够一生平安享受云淡风轻的生活。所以,老子认为,人要学会示弱,学会隐藏。用句俗话说,就是聪明的人死得早,愚笨的人睡大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最能持久的东西不是刚强者,反是柔弱者。“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因此他教导人们要向柔弱的水的品质学习,要善于处下。所以在中国文化中有“韬光养晦”、“难得糊涂”、“假痴不癫”等等。总之一句话,再牛逼的人,也有不牛逼的时候!

2.你不要什么事情都向前挤,或许那就是个陷阱。人总有争先恐后的心里,什么事情都要争个你死我活。但老子认为,那是不对的,因为,“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最显著的特征是:一柔,二停留在最卑下的地方,三滋润万物而不与相争。老子认为人应有“居后不争”之心,老子认为人的黄金三法则是:“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为人处世,最纷扰的一个字就是争,众多的吵闹、喧嚣、摩擦、嫌怨都是争的恶果。争来争去,争到最后,原本阔大、渺远的尘世,只剩下一颗自私的心了,无谓的争是愚蠢的行为。你看苏东坡在满庭芳中写得多好: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争来争去争的是什么呢?无非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罢了。

3.人生要像马云一样,在最牛逼的时候退下来!老子强调以柔制刚,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目的在教人谦卑逊让,以退为进。人若如此,方可明哲保身。当自己处于被动或不利的地位时,不妨先退让一步,这样不但能规避风险,脱离困境,还可以另避蹊径,占据主动位置。时机未成熟时,要分清楚轻重缓急,大小远近,该忍的时候就得低头,切莫因一时的冲动而抱憾终生。同样用一首著名的诗,来说明这个问题。王维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哪怕是你看似是穷途末路了,但也不要慌张,享受当下的生活好了,或许人生美丽的风景,就在你的平静的享受和坚守之中。所以以退为进是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