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出典人和承典人的区别(出典)

出典人和承典人的区别(出典)

狐氏成语典故文化之“仁亲为宝”

作者:郝天昌

编者按:春秋时期,以狐突为首的狐氏家族是真正地推动了历史进程的伟大家族,正是他们对历史,对人民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的部分业绩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和“成语故事”。这些典故和成语有些被收集在《辞书大全》、《中国成语故事总集》等现代巨著中;有的收集在地方史志和其他历史文献中;有的则成为民间故事而广为流传。

狐氏家族的典故和成语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伴随在我们身边,却鲜为人知。这些故事的深刻内涵,至今仍然影响着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日常生活。如“不避亲贵,法行所爱”,被史学界誉为中国法治思想的萌芽,是我们依法治国的基本遵循;“兵不厌诈”,已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军事思想的基本法则;“伐曹解宋”的故事,与孙子兵法中“围魏救赵”的军事原则如出一辙,但要提早280年;“教忠不二”的思想后来成为儒家思想的精髓而孕育了成千上万的历史英雄人物;“弃席”的典故所体现的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现在仍是我们治国安邦的法宝;而“仁亲为宝”的思想原则仍不失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凡此种种,堪称“狐氏文化精粹”。这种文化,是晋阳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时间:公元前643年。

  (二)背景:晋献公卒。朝中派大夫屠岸夷到狄国迎公子重耳回国继承君位。重耳依从狐偃的奉劝而婉言谢绝来使的好意。不得以,晋国求助于秦国,秦遂派使者公子絷再次来到狄国规劝重耳回国。

(三)出典人:狐偃。

  (四)典籍:

  1、《国语·晋语二》载:公子絷对重耳说,“寡人闻之,得国常于丧,失国常于丧。时不可失,丧不可久,公子其图之!”重耳告狐偃,狐偃曰:“不可。亡人无亲,仁亲为宝,是故署之者不殆。父室在室而求利,人孰仁我?人实有之,我以缴倦,人孰信?不仁不信,将何以长利?”

  2、《大学·中庸》记载: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五)释意:

  晋国派使者到狄劝重耳回国未果,于是求助于秦国。秦穆公派公子絷到狄国再次规劝重耳,说:“君主派我来吊唁公子出亡之忧,再加上吊唁您君父之丧。我听说,得到国家常常是由于丧事,失掉国家也常常是由于丧事。时不可失,国丧时间也不会拖得太久,公子您好好考虑吧!”重耳将此事告诉狐偃。狐偃说:“不可以。流亡者无人可以亲近,只有亲近诚信和仁爱,因此立为国君才不会发生危险。父亲灵柩尚在厅堂而自己就想从中求利,这样谁会认为我们有仁德呢?每个晋国流亡公子都有做国君的资格,我们假若以侥幸求得君位,谁又会认为我们有诚信呢?不仁不信,又何以维持长久利益?”

  (六)点评:

  这是一次回国当国王与继续流亡两种道路的重要选择。面对当时的形势,狐偃谢绝了秦穆公使者的好意,他力劝重耳:如若回国继承君位,则有乘乱贪国之嫌。如若放弃君位,那将意味着继续其艰难困苦的流亡生涯。我们现在虽然没有物质上珍贵的本钱,但是却有至高至尊的“仁信”理念,这就是立国之本。他最终用“仁”、“信”为做人的最高准则说服重耳放弃了回国继承君位的想法,从而在世人面前为重耳树立起“仁、义、诚、信”的高大形象,赢得了民心。为后来重耳的春秋霸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仁亲为宝”后来被搜集在《大学·中庸》著作里,成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