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为什么简称“晋”?“晋”字的本义是什么?
山西称为“晋”,源于西周初的大分封。当时周成王年幼,周公旦主政。周公东征过程中,灭掉了旧唐国,后封周成王的弟弟叔虞于旧唐国故地(今山西境)建立侯国,故称“唐叔虞”。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继位,改国号为“晋”。
旧唐故地又称为河东地区,是北通太原防御群翟部落内侵的前哨,关系重大。周成王年幼继位,他的弟弟叔虞就更年幼了,按理说还不到受封为诸侯的时候,怎么会一下子把这么重要的地方分封给一个小孩子呢?
传说叔虞的母亲邑姜梦见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地给他。”等到邑姜果真生下儿子后一看,手掌心的掌纹确如一个“虞”字,所以就取名曰“虞”。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继位,又改国号为“晋”。无论传说是真是假,也无论是上天卦虞,还是桐叶封弟,都反映了叔虞受封是符合统治阶层意志的,尤其是符合其母邑姜意志的。
叔虞封晋的历史在《周易·晋卦》中有反映,甚至可以说是记载。《晋卦》六二爻辞曰:“晋如愁也,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其《象传》释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叔虞因与成王为同母弟兄的关系而封建晋国,故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之辞。成王与叔虞的关系,以母为介也。叔虞受封于晋,是子以母贵的表现。
坐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的晋祠(也称唐叔虞祠),至今仍保留有一座专门祭祀邑姜的宋代建筑“圣母殿”。“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位于中轴线终端,坐西向东,是为奉祀叔虞母邑姜的,由此可见邑姜身份、地位的崇高。依据西周宗法制度,历代周天子应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天下“大宗”的地位。其他诸子称为“别子”,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宗庙和相应的政府机构,分成若干新的别宗。受封的别子成为这些别宗的始祖。“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但周天子的“大宗”地位是保持不变的。只有天子可以祭祀天地和天子的列祖列宗。天子的宗庙,祭祀自始祖以来的历代祖先,称为“太庙”。受封的别子,成为别宗的始祖,以后历代继承者,只能祭祀别宗始祖以下的列祖列宗。叔虞是晋国的始祖,历代晋国国君只能祭祀叔虞以下的祖宗,无权祭祀武王及以上祖宗,晋祠中以圣母庙为主殿,是出于对叔虞母的尊崇,而且并不违西周的宗法制度。如果把武王供奉在晋祠主殿内,那就是严重的僭越行为。
《晋卦》六二居内卦中位。内卦中位象征“家位”,是王的内眷的处所。西周大分封时,成王尚且年幼,其内眷就是母亲邑姜和弟弟叔虞,故六二之晋,就是叔虞封晋。晋为河东之地,是北通太原防御群翟部落内侵的前哨,关系重大,叔虞以年幼之身封于晋,恐难担大任,故不能不令人忧虑,故曰“晋如愁如”。分封制任人唯亲,而叔虞和成王是亲兄弟,关系最为亲密,同时分封制又是世袭制,只有先得到分封,才能世袭下去,所以叔虞虽然年幼,只要先获得分封,然后持守下去就会获吉,故曰“贞吉”。
从卦象上看,《晋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观卦》是消息卦,阳消阴息,阴已胜阳,天时在季秋之月,秋心之谓“愁”。《晋卦》六二与六五无应,六五在坎体,“坎为加忧,为心病”,故曰“愁”。这说明,成王年幼继位,本就不堪天下之任,分封更加年幼的叔虞建立晋国也是难担一国之任,这实在令人忧虑,故曰“晋如愁如”。所幸《晋卦》六二中正当位,持守下去就不会有什么过失,故曰“贞吉”。
《晋卦》六二在坤体,“坤为母”,象征六二之封,与母有关。叔虞之母为邑姜,邑姜也是周成王之母,故曰“王母”。叔虞之所以能分封于唐地建立晋国,成为晋国始祖,正是因为他与成王有一个共同的母亲,故爻辞曰“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意思就是叔虞受封之福,其介为其母也。故《象传》亦因此释曰:“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以中正也。”这里的“中正”,一方面是指《晋卦》六二中正当位,另一方面是指叔虞受封,其母正好成为其中的关系中介。
旧唐故地改名为“晋”,我看与《晋卦》不无关系,因为晋国的分封是西周王朝最重要的分封之一,晋国是西周王朝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以专讲分封的卦名作为侯国的国名,可见这个侯国对于分封的重要性和代表性。上面说了山西为什么简称“晋”以及晋的形成历史,下面再说说“晋”的本义。
《说文》:“晋,进也。日出万物进。从日从至。”进者,《说文》曰“登也”,《玉篇》曰“升也”,《易·乾卦》:“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礼·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注》:“进士,可进而受爵禄也。”)
笔者并不认同《说文》的解释,因为《晋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而《观卦》是消息卦,阳消阴息,阴已胜阳,其时当为一天当中的黄昏之时,“日出万物进”实属大错特错。《晋卦》无论是象辞还是彖传,皆言“明出地上”,而没有说“日出地上”。如果卦时是日出之时,完全可以直接说“日出地上”,而不必说“明出地上”。“明出地上”在这里是指黄昏之时,地上出现了篝火,有了人烟,说明土地分封给了诸侯,诸侯开始红红火火经营这片土地。“晋”字并不从“日”,“晋”字的下半部分表示圈划起来的一片土地,而不是“日”字。“晋”字从“至”是对的,但《说文》又把“至”字解释错了。《说文》:“至,飞鸟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来也。”“从一,一犹地也”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但“一”上面的部分决不是一只飞鸟,而是一支箭矢。至者,矢发而势尽,坠于地也,指一射而达到的最大距离。这从《晋卦》中也可反映出来。《晋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观卦》下面四个阴爻组成大坤体,“坤为地”也。卦变时,《观卦》九五下行而成为《晋卦》九四,而《晋卦》九四为坎体主爻,“坎为弓轮”,而九四为弓中之刚(矢)。卦变的过程恰如一射而矢坠于土地之上,古代分封土地,以射程确定距离和四至,故矢坠于地,象征分封土地,这就是“晋”。
“晋”的甲骨文字形为“”。根据甲骨文字形,笔者认为,“晋”的本义是受封而仕进的意思,反映了古代的分封制。甲骨文字形象两支箭插于封地之上。古代分封土地,以矢的射程确定距离。“一射之地”就是指土地大小在一个射程之内。故“矢”插于土地象征诸侯国的土地四至得到确认,“晋”也就有了分封土地的象征意义。西周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以屏藩王室,在分封土地的同时,也就明确了各诸侯国的身份和地位,封地和爵位可以继承,但不能买卖和转让。得到封地和爵位曰“晋”。
山西为什么简称“晋”?“晋”字的本义是什么?
山西称为“晋”,源于西周初的大分封。当时周成王年幼,周公旦主政。周公东征过程中,灭掉了旧唐国,后封周成王的弟弟叔虞于旧唐国故地(今山西境)建立侯国,故称“唐叔虞”。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继位,改国号为“晋”。
旧唐故地又称为河东地区,是北通太原防御群翟部落内侵的前哨,关系重大。周成王年幼继位,他的弟弟叔虞就更年幼了,按理说还不到受封为诸侯的时候,怎么会一下子把这么重要的地方分封给一个小孩子呢?
传说叔虞的母亲邑姜梦见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地给他。”等到邑姜果真生下儿子后一看,手掌心的掌纹确如一个“虞”字,所以就取名曰“虞”。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叔虞死后,他的儿子燮继位,又改国号为“晋”。无论传说是真是假,也无论是上天卦虞,还是桐叶封弟,都反映了叔虞受封是符合统治阶层意志的,尤其是符合其母邑姜意志的。
叔虞封晋的历史在《周易·晋卦》中有反映,甚至可以说是记载。《晋卦》六二爻辞曰:“晋如愁也,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其《象传》释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叔虞因与成王为同母弟兄的关系而封建晋国,故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之辞。成王与叔虞的关系,以母为介也。叔虞受封于晋,是子以母贵的表现。
坐落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的晋祠(也称唐叔虞祠),至今仍保留有一座专门祭祀邑姜的宋代建筑“圣母殿”。“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位于中轴线终端,坐西向东,是为奉祀叔虞母邑姜的,由此可见邑姜身份、地位的崇高。依据西周宗法制度,历代周天子应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天下“大宗”的地位。其他诸子称为“别子”,他们分别在自己的封地内建立宗庙和相应的政府机构,分成若干新的别宗。受封的别子成为这些别宗的始祖。“大宗”、“小宗”是相对而言的,但周天子的“大宗”地位是保持不变的。只有天子可以祭祀天地和天子的列祖列宗。天子的宗庙,祭祀自始祖以来的历代祖先,称为“太庙”。受封的别子,成为别宗的始祖,以后历代继承者,只能祭祀别宗始祖以下的列祖列宗。叔虞是晋国的始祖,历代晋国国君只能祭祀叔虞以下的祖宗,无权祭祀武王及以上祖宗,晋祠中以圣母庙为主殿,是出于对叔虞母的尊崇,而且并不违西周的宗法制度。如果把武王供奉在晋祠主殿内,那就是严重的僭越行为。
《晋卦》六二居内卦中位。内卦中位象征“家位”,是王的内眷的处所。西周大分封时,成王尚且年幼,其内眷就是母亲邑姜和弟弟叔虞,故六二之晋,就是叔虞封晋。晋为河东之地,是北通太原防御群翟部落内侵的前哨,关系重大,叔虞以年幼之身封于晋,恐难担大任,故不能不令人忧虑,故曰“晋如愁如”。分封制任人唯亲,而叔虞和成王是亲兄弟,关系最为亲密,同时分封制又是世袭制,只有先得到分封,才能世袭下去,所以叔虞虽然年幼,只要先获得分封,然后持守下去就会获吉,故曰“贞吉”。
从卦象上看,《晋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的。《观卦》是消息卦,阳消阴息,阴已胜阳,天时在季秋之月,秋心之谓“愁”。《晋卦》六二与六五无应,六五在坎体,“坎为加忧,为心病”,故曰“愁”。这说明,成王年幼继位,本就不堪天下之任,分封更加年幼的叔虞建立晋国也是难担一国之任,这实在令人忧虑,故曰“晋如愁如”。所幸《晋卦》六二中正当位,持守下去就不会有什么过失,故曰“贞吉”。
《晋卦》六二在坤体,“坤为母”,象征六二之封,与母有关。叔虞之母为邑姜,邑姜也是周成王之母,故曰“王母”。叔虞之所以能分封于唐地建立晋国,成为晋国始祖,正是因为他与成王有一个共同的母亲,故爻辞曰“受兹介福,于其王母”。意思就是叔虞受封之福,其介为其母也。故《象传》亦因此释曰:“受兹介福,(于其王母),以中正也。”这里的“中正”,一方面是指《晋卦》六二中正当位,另一方面是指叔虞受封,其母正好成为其中的关系中介。
旧唐故地改名为“晋”,我看与《晋卦》不无关系,因为晋国的分封是西周王朝最重要的分封之一,晋国是西周王朝最重要的诸侯国之一,以专讲分封的卦名作为侯国的国名,可见这个侯国对于分封的重要性和代表性。上面说了山西为什么简称“晋”以及晋的形成历史,下面再说说“晋”的本义。
《说文》:“晋,进也。日出万物进。从日从至。”进者,《说文》曰“登也”,《玉篇》曰“升也”,《易·乾卦》:“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礼·王制》:“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而升诸司马,曰进士。”(《注》:“进士,可进而受爵禄也。”)
笔者并不认同《说文》的解释,因为《晋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而《观卦》是消息卦,阳消阴息,阴已胜阳,其时当为一天当中的黄昏之时,“日出万物进”实属大错特错。《晋卦》无论是象辞还是彖传,皆言“明出地上”,而没有说“日出地上”。如果卦时是日出之时,完全可以直接说“日出地上”,而不必说“明出地上”。“明出地上”在这里是指黄昏之时,地上出现了篝火,有了人烟,说明土地分封给了诸侯,诸侯开始红红火火经营这片土地。“晋”字并不从“日”,“晋”字的下半部分表示圈划起来的一片土地,而不是“日”字。“晋”字从“至”是对的,但《说文》又把“至”字解释错了。《说文》:“至,飞鸟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来也。”“从一,一犹地也”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但“一”上面的部分决不是一只飞鸟,而是一支箭矢。至者,矢发而势尽,坠于地也,指一射而达到的最大距离。这从《晋卦》中也可反映出来。《晋卦》是由《观卦》变化而来,《观卦》下面四个阴爻组成大坤体,“坤为地”也。卦变时,《观卦》九五下行而成为《晋卦》九四,而《晋卦》九四为坎体主爻,“坎为弓轮”,而九四为弓中之刚(矢)。卦变的过程恰如一射而矢坠于土地之上,古代分封土地,以射程确定距离和四至,故矢坠于地,象征分封土地,这就是“晋”。
“晋”的甲骨文字形为“”。根据甲骨文字形,笔者认为,“晋”的本义是受封而仕进的意思,反映了古代的分封制。甲骨文字形象两支箭插于封地之上。古代分封土地,以矢的射程确定距离。“一射之地”就是指土地大小在一个射程之内。故“矢”插于土地象征诸侯国的土地四至得到确认,“晋”也就有了分封土地的象征意义。西周分封土地,建立诸侯国,以屏藩王室,在分封土地的同时,也就明确了各诸侯国的身份和地位,封地和爵位可以继承,但不能买卖和转让。得到封地和爵位曰“晋”。
晋国国号来源之谜,甲骨文揭开晋字本义,难怪晋国被称为晋国
所谓“华夏文明看春秋,春秋大义看晋国”,在中华文明史上,晋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曾经几乎连续称霸春秋百年,但如此重要之国的国号来源,却一直是个谜团。
《汉书·地理志》记载:“唐有晋水,叔虞子燮为晋侯,是燮以晋水改为晋侯。”也就是说,晋国因地而得名,貌似符合古代国号来源传统,因为商周汉唐宋国号都从地名而来,但问题在于晋水在如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一带,春秋之前是戎狄活跃之地,唐叔虞之子燮不太可能在此建国,同时也没有相关文献佐证,因此晋水之说不仅不符合逻辑,而且还是一个孤证。
随着甲骨文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甲骨文中的“晋”字非常特别,与历史上的情况高度吻合,由此揭开了晋国国号起源之谜。
姜子牙唯一的女儿叫邑姜,嫁给了周武王,育有周成王姬诵与姬虞。相传,一天邑姜梦见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地赐给他。”等到邑姜生下婴儿后一看,手掌心上果然写着“虞”字,就给儿子取名为虞,因是小儿子故亦称叔虞、太叔。
周成王时,唐国参与三监之乱,周公亲征灭了唐国,成王将唐地封给姬虞,因此叔虞史称唐叔虞。商周时期,如今山西临汾市附近是古唐国之所在。唐是尧之后,尧称陶唐氏,所以被称之为唐国。叔虞受封之后,虽然说贵为国君,但四面皆敌,不仅有古唐国势力,而且不远处还有戎狄,形势之危急可以想见。
叔虞去世,儿子燮父即位之后,可能唐国已经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了,于是就迁都离开了唐国,并改国号为晋,因此燮父是第一位晋侯,晋国的开国之君。由唐徙晋,这是晋国历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但燮父为何将国号改为“晋”,究竟是因为晋水,还是另有原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山西省曲沃、翼城两县接界处,考古挖出了“晋侯墓地遗址”(又称曲村天马遗址),共有九组十九座晋侯及其夫人墓,距今为2800—3000年。
按照《周礼》记载,当时分为“公墓”和“邦墓”,公墓是周天子和诸侯等贵族的家族墓地,“公”不是公共之意,而是“公族”之意,邦墓是普通百姓(不包括奴隶)之墓。在晋侯墓地遗址出土之前,出土的西周墓地几乎都是贵族和平民杂处,很难看出“公墓”和“邦墓”之别,“晋侯墓地遗址”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西周诸侯家族墓地,学术意义重大。
之所以判断这是“晋侯墓地遗址”,原因在于出土了不少带有铭文的青铜器,清晰地表明这里就是西周时晋国的“公墓”。在M114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鸟首象身尊(见上图),铜器与盖上都有铭文“晋侯乍向太室宝尊彝”,学者孙庆伟考证认为晋侯鸟尊铭文中的“晋侯”就是指第一代晋侯燮父。在8号墓葬中,出土的青铜器上铭刻着晋侯苏的名字,可与文献记载相互印证。
距离“晋侯墓地遗址”大约10多公里处,是苇沟——北寿城遗址,这是西周时晋国都城所在地,从燮父时期一直延用到曲沃代翼,即晋国王族的曲沃小宗取代翼城大宗。也就是说,北寿城遗址是晋国早期的都城,公墓设置在10余公里处,与晋水相去甚远。
不过,北寿城遗址在曲沃滏河的支流金河附近,有学者认为金河便是当初的晋水,晋侯因此改国号为“晋”,后来人们将这条“晋水”改为“金水”。然而,与甲骨文提供的证据相比,这一条猜测则显得不太可信。
一般来说,因河得字的文字,如江、济、汉、灞、漓、涪等都有水部,但以晋水闻名的晋字不仅没有水部,而且甲骨文中的晋字也与地名无关。
甲骨文中的晋字,上部像两支倒立的箭(“矢”),下部是像“日”字的靶心,这就是两支箭射中靶心,射箭者连续射中目标,就有进一步、跟进、递进的意思,因而引申为前进、向上,故有“晋见”、“晋级”等的说法。
西周之后的晋字,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但基本还是甲骨文的字形,直到秦汉之后上部才脱离箭矢之形。燮父是唐叔虞之子,生于在西周之初,自然明白晋字的射箭含义。
明白了晋字含义,再去阅读史书,晋国之所以为“晋”,就真相大白了。
《国语·晋语八》记载:平公射鹌。不死,使竖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叔向闻之,夕,入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地名)壹;以为大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鹌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运闻。”
这句话的意思是,晋平公射杀鹌鹑,却没能射死,就派竖襄去抓,还是没抓住,晋平公大怒就将竖襄抓起来准备杀掉。叔向就是羊舌肸(xī),公族之人,姬姓,听说之后就去见晋平公,对他说祖上唐叔一箭就射死了犀牛,用它的皮甲制成了一副大铠甲,所以被封于晋国,你继承了唐叔的君位,结果没有射死鹌鹑,派人还没能抓住,这是晋国国君之耻,你赶快将竖襄杀掉,不要让这件事传播出去。羊舌肸这是暗中劝谏,最终晋平公羞愧的释放了竖襄。
从这一段记载中可知,唐叔是一位善射之君,而唐国位于四战之地,周围戎狄环伺,想要唐国保存下来,必然要有强大武力,由于国君唐叔善射,国人自然也会善射。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韩氏家族(姬姓后代,被封于韩地),三家分晋后的韩国,就是以善射和善于制造弓弩闻名,所谓“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
唐叔善射,唐人善射,韩国成为天下弓弩中心,晋字字形又恰如箭矢射中箭靶,如此种种不难判断,燮父更改国号为“晋”,不是什么晋水,而是弓箭有关。
《晋国史纲要》中说,燮父更改国号,是以唐叔虞曾晋献嘉禾(禾稻)给周成王的缘故,改称晋侯以志之,随后便将国号改为晋了。实际上,与其说晋献嘉禾,而改称晋侯以志之,不如说燮父时期唐国风雨飘摇,为了躲避之前唐国残余和戎狄的入侵,耻辱般地逃到北寿城遗址,由此燮父立志要用手中的箭矢射杀敌人,夺回曾经失去的东西,因而将国号更改为“晋”。
从晋字演变来看,“晋”一开始不太可能被用作地方或河流名称,所以晋水的出现,极有可能发生在燮父将“唐”改为“晋”之后,就是因国得名。
春秋时期,天下诸侯的国号,往往都是从地名升级而来,春秋时期的秦楚齐鲁宋卫陈杞等莫不如此,唯独晋国是一个特例。
参考资料:《甲骨文编》、《晋侯鸟尊——晋国之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