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书法的“雅”和“俗”?
雅和俗是书法里的两个概念,指的是书体的格调,雅又高雅和文雅之分,俗有通俗和恶俗之别,雅俗共赏的作品也是存在的,但是很少。雅和俗是评价书法的两个重要的标准。
有些书法家书写的技法很高超,功力很深厚,但是如果他的作品格调上很俗,也不是好的书法作品。我们常说的江湖派书法就是这样。
有些书法家可能练习的比较少,功力也不是很深,但是写出来的作品格调很文雅,也可以说是好的书法作品。比如一些文人的书法作品。
高雅和文雅高雅一般指的是既有高超的书写技法,书法的格调有很高,两美成一美,就是高雅的,历史上的书法大师一般都是高雅的,如王羲之、王献之、米芾,王铎等等。
文雅的指的是书写水平一般,但是作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自身的修养也很高,功力不足气质来凑,比如历史上一些高僧、文人书画家。
通俗和恶俗:通俗指的是书法作品比较通俗易懂,属于传统书法,但是书写工整标准,易于识别,结构优美,很受普通大众的欢迎。
恶俗则是不尊重传统,凭借自己的感觉臆造、哗众取宠、过于夸张变形、表现自己,比如现在的一些江湖书法家。
并不是每一个书法家都要经历从俗到雅的过程有一些人从学习书法开始,接触的都是雅致的作品,一下笔就是雅的,从一开始就是雅致的。
但是如果这些人后期不读书,不学习古人的字帖,或者解除了很多俗气的作品,反而会由雅变俗。
也有一些人开始接触的作品不好,是俗气的作品,后来不断的提高,接触到雅致的作品,反而会从俗到雅。
雅和俗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和学习者的选择和修养有关。你觉得呢?
以“坎”为例,再谈“什么是雅言”
本文资料属于宗伯学(古儒学)内传史料,与当代通行古文史研究流派有巨大差异,属于先秦古儒之遗脉,作者宗伯正曜,转载请注明。
什么是雅言当代学者常把“雅言”误作古代之普通话,这是一种错误观点。先秦古代之普通话叫做通语。
雅言是先秦宗伯儒士内部专用的一种上古语言和文字。它是宗伯上院弟子用于祭祀和记录的文字,并不用于普通交流,从未在世间流传。普通老百姓日常所用的是庶语,当时叫做通语,也就是现代人所说之普通话。普通士人如乡士、都士等不进国子上院,因而不通雅言。
秦朝焚书坑儒,宗伯学上院弟子大多被害,雅言传承出现断裂。汉朝之后的文学和史学都是由庶语学者继承发扬,如汉朝伏生、董仲舒等,现代文、史、考古学的基础就是古代通语经典之学。
例如《诗经》就是使用雅言写成的古史。《诗经》是一本古代史书。
“雎鸠”就是雅言,意思是告庙;
“采葛”也是雅言,意思是指丧礼;
“参邅(zhān)”的雅言是指举行迍(zhūn)礼等等。
下面以“坎”为例子讲解一下雅言,因为我没有上过高中和大学,基础薄弱,水平有限,请各位学者与读者多多批评指点。请参看《宗伯学内传:上古汉字语言文字发展的六个阶段》
坎之雅言含有四种字义:1、“坎”的符文字义,表示古代四渎之一的济水
古济水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三隐三现,与雷泽(今河南濮阳范县西半部和山东菏泽鄄城县一带)相连。东晋时期仍然可以通航,北宋时期因为河道淤泥阻塞严重,无法疏浚,古济水彻底湮灭。现在山东省济南市北边的黄河河道就是原先的古济水河道。
“济水又名兖水,据传发源于中国河南省济源市西北,济源也因此而得名。山东段俗称大清河。济水在古时独流入海,与江水(长江)、河水(黄河)、淮水(淮河)并称华夏“四渎”。在河南济源有济渎庙。 清朝咸丰黄河大改道后,黄河由济水入海,今天的黄河下游是当年的济水古道。济水流经的城市济源市、济南市、济宁市、济阳县都是以济水而得名的明显例子。(网络百科)”
《周易》以乾、坎两卦表示古代济水,后世学者多以坎卦为水,不解水之至刚至柔之意,乾为至刚,坎为至柔。上古三栻遁甲、太乙、六壬以亥子表示水。断卦时需要参看。
2、车文字义指参宿,白虎三星
“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比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
“参宿名叫参水猿,二十八宿之一,西方七宿第七宿。“参”字本来的意思是三,指参宿中央三星,代表三将军。中央三星南面是伐三星,代表边境胡人。参宿西南角有一玉井,正南面的是军井。军井以南是屏风,屏风东面是厕。(网络百科)”
《周易》以坤卦表示古代参国(夏朝)都城,今河南新郑市,本义万物生长渐渐繁盛。寓意积聚力量,慢慢发展。表示动,行进。上古三栻以申表示坤。上星参宿,分野为古代晋州、益州,今山西、四川等地。
3、参文字义原指百姓们从参都三邑南面分散逃跑
当时熏商人的军队骑马从北面侵略参都三城,中华百姓们拖家带口从城南步行逃跑,跑到渡口乘船南行。一方面敌人之侵害迫在眉睫,另一方面百姓们拉车牵牛,荷囊挑食,负累而行,行进及其迟缓。故而引用“水”之急缓刚柔之意。“参”在《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为“丧籍”,就是指中华百姓们失去了祭祀祖先的地方。这里“之”假借“参”义,借指事物内部或者另一面积蓄的力量很大,但是外部或者相反的方面恰好与之对立,需要时间慢慢发展或者行进。例如动植物缓慢生长,财富渐渐积聚,学习知识需要缓慢积累等等,表示慢慢行进,渐渐积累,缓慢增长等等。
4、古文字义从参文演变而来
坎古文字义从参文引申为出,出来;又引申为往,是。秦朝之后古儒者消亡,后世学者不再通晓上古雅言。
作者宗伯正曜,治学师从先师孔子(周朝尊号鲁姬丘子、子姬孔子,姬姓,鲁国大宗伯,清康乾篡改《史记》等典籍改为大司寇,子姓),立身师从先师卧农先生(诸葛孔明,名亮,因在襄阳躬耕陇亩而自号卧农,并非世间流传的道号卧龙),赞宾介师宗伯牖中先生,拜师时间为1988年(戊辰),拜师地点为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遐园西廊岳飞手书《前出师表》碑文之下。
上古参周宗伯经学(古文经学)师从宗伯牖中先生,拜师时间为1975年(乙卯),拜师地点为中国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畔观澜亭。当时正值中国文化大革命末期,拜师仪式一切从简,因此缺赞宾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