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算命网站哪个最准 易安居(算命网站哪个最准)

算命网站哪个最准 易安居(算命网站哪个最准)

你信命吗?当古老的算命遇上互联网,令人难以置信!

你相信会有命运的安排吗?

小陈最近有些心烦意乱,苦于单身多年,一心琢磨着什么时候能遇上人生的另一半。这个时候,他想起了最古老的行业——算命。

借着互联网的春风,这个古老的行业迎来了新的生机。小陈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算出了自己未来的运势,不久之后将会邂逅一场桃花运。

但是命运真的那么靠谱?

互联网+算命 新瓶装旧酒

算命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几乎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始,算命就伴生了。

大道之源,群经之首。

中国古代的《周易》的六十四卦可谓第一次透露了天机。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算命公司也随之兴起。全球来看,算命相关的上市企业已有两家:日本的Zappallas以及新加坡新天地集团。

Zappallas算命网站主要的目标用户锁定为20至34岁的女性,女性用户是男性用户的4倍。其“未来3个月运势”和“掌握命运”等服务尤其受到青年女性的推崇。女性用户会更喜欢算命,这与女人的天性有关。当然中国也不“差”,不然也不会看到如此之多的星座内容。

2012年6月28日,新加坡的风水公司“新天地集团”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营风水命理:算命、算卦、看相、看风水。这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风水公司。

在国内,灵机文化成立十年之久,旗下拥有200多款APP;口袋神婆去年获得千万级A轮融资;此外,还有测测星座、快易国学、高人汇等。

最近,命理咨询平台“占心”已完成1000万人民币融资,主要用于拓展平台咨询师以及加大市场投放力度。

“占心”汇聚了各类精通西方塔罗牌、星盘和东方周易、八字、手相等技能咨询师的平台,通过线上1V1咨询、问答等形式,为用户的感情、事业、人际关系等生活层面提供决策引导。从2015年11月上线至今,平台入驻了1万多个咨询师,累计服务了超100万用户,复购率达到55%。

这么来看,互联网算命是一个高付费和用户粘性强的特殊行业,借着移动互联网浪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

但是,研究到现在,小陈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算命平台测出的结果能让人感觉如此之准,不得不服。于是,他特意去咨询了一下同事,外号“黑山”,当年他凭借着看手相这一绝活,摸遍了全校的班花的手,最后还报得美人归。

巴纳姆效应:算命、忽悠必备的科学效应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后来,心理学家将这总结为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车牌号码、手机铃声、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自己都会精心设计,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正向检验:命运发生真实理由

在心理学上,正向检验是指,为判断一种可能性是否成立,人们一般会寻找它说中而非漏掉的地方,寻找它所证实而非证伪的地方。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抽选的实验对象分为两组,问一组人“你对自己的社交生活是否感到不开心”,问另一组人“你对自己的社交生活是否感到开心”。

前者在思考答案时,想到不满情况的可能性要高得多,他们回答自己不开心的概率比后者高375%。这就是正向检验的效果,当被问道“是否不开心”,你会自然而然地去搜寻支持这一叙述的证据,从而着眼于考虑自己不开心的例子,反之亦然。

当你在算命中听到他们给你的命运预言时候,你心中的正向检验机制被触发,你会积极地寻找生活中符合命运安排的事件,弱化不符合命运安排的事件。最后你会惊讶,这命运真的好准,真的在我身上发生了!

看到现在,小陈默默放下了手中的算命APP,他终于明白了所谓的“命运”。

世界上本没有命,相信的人多了,才有了命。

正如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所说:“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与其相信虚无缥缈的“命运”,不如努力改变自己,成为值得配得上这种命运的人!

你信命吗?当古老的算命遇上互联网,令人难以置信!

你相信会有命运的安排吗?

小陈最近有些心烦意乱,苦于单身多年,一心琢磨着什么时候能遇上人生的另一半。这个时候,他想起了最古老的行业——算命。

借着互联网的春风,这个古老的行业迎来了新的生机。小陈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算出了自己未来的运势,不久之后将会邂逅一场桃花运。

但是命运真的那么靠谱?

互联网+算命 新瓶装旧酒

算命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几乎从人类文明诞生之始,算命就伴生了。

大道之源,群经之首。

中国古代的《周易》的六十四卦可谓第一次透露了天机。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算命公司也随之兴起。全球来看,算命相关的上市企业已有两家:日本的Zappallas以及新加坡新天地集团。

Zappallas算命网站主要的目标用户锁定为20至34岁的女性,女性用户是男性用户的4倍。其“未来3个月运势”和“掌握命运”等服务尤其受到青年女性的推崇。女性用户会更喜欢算命,这与女人的天性有关。当然中国也不“差”,不然也不会看到如此之多的星座内容。

2012年6月28日,新加坡的风水公司“新天地集团”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营风水命理:算命、算卦、看相、看风水。这是全球第一家上市的风水公司。

在国内,灵机文化成立十年之久,旗下拥有200多款APP;口袋神婆去年获得千万级A轮融资;此外,还有测测星座、快易国学、高人汇等。

最近,命理咨询平台“占心”已完成1000万人民币融资,主要用于拓展平台咨询师以及加大市场投放力度。

“占心”汇聚了各类精通西方塔罗牌、星盘和东方周易、八字、手相等技能咨询师的平台,通过线上1V1咨询、问答等形式,为用户的感情、事业、人际关系等生活层面提供决策引导。从2015年11月上线至今,平台入驻了1万多个咨询师,累计服务了超100万用户,复购率达到55%。

这么来看,互联网算命是一个高付费和用户粘性强的特殊行业,借着移动互联网浪潮如雨后春笋般发展。

但是,研究到现在,小陈还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算命平台测出的结果能让人感觉如此之准,不得不服。于是,他特意去咨询了一下同事,外号“黑山”,当年他凭借着看手相这一绝活,摸遍了全校的班花的手,最后还报得美人归。

巴纳姆效应:算命、忽悠必备的科学效应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的节目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

后来,心理学家将这总结为巴纳姆效应,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

在心理学上,“巴纳姆效应”产生的原因被认为是“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是毫不相干的事情,我们还是可以找到一个逻辑让它符合自己的设想。

在我们的头脑中,“自我”占据了大部分的空间,所有关于“我”的东西都是很重要的。我们的车牌号码、手机铃声、电脑桌面、卧室的墙纸自己都会精心设计,为的就是体现自己独特的个性。

正向检验:命运发生真实理由

在心理学上,正向检验是指,为判断一种可能性是否成立,人们一般会寻找它说中而非漏掉的地方,寻找它所证实而非证伪的地方。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抽选的实验对象分为两组,问一组人“你对自己的社交生活是否感到不开心”,问另一组人“你对自己的社交生活是否感到开心”。

前者在思考答案时,想到不满情况的可能性要高得多,他们回答自己不开心的概率比后者高375%。这就是正向检验的效果,当被问道“是否不开心”,你会自然而然地去搜寻支持这一叙述的证据,从而着眼于考虑自己不开心的例子,反之亦然。

当你在算命中听到他们给你的命运预言时候,你心中的正向检验机制被触发,你会积极地寻找生活中符合命运安排的事件,弱化不符合命运安排的事件。最后你会惊讶,这命运真的好准,真的在我身上发生了!

看到现在,小陈默默放下了手中的算命APP,他终于明白了所谓的“命运”。

世界上本没有命,相信的人多了,才有了命。

正如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所说:“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与其相信虚无缥缈的“命运”,不如努力改变自己,成为值得配得上这种命运的人!

免费看手相吗?

“这个肇事司机看面相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在社会热点事件中,总能见到类似所谓“相面大师”的点评。你一旦感兴趣跟帖评论,不知不觉就掉进了“大师”设好的陷阱。

AI算命、在线看相、“塔罗牌”测运势……网络算命披上了高科技的外衣后,越来越火爆,背后的骗局也越来越多。

套路

2020年什么最火?直播。

不仅直播带货,也直播算命。

内蒙古一女子王某某因长时间身体患病,导致感情、事业均不顺利,有些消沉。闲来无事时,她在某网络社交平台上刷到了刘某某正在直播卜卦、算命。

王某某随后添加刘某某为微信好友,并咨询算命问题。刘某某谎称能帮助她破灾、去病保平安,骗取其信任。2019年3月至7月初期间,王某某先后被骗走共计250多万元。2020年底,刘某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提起公诉。

多起案件显示,不少被告人化身所谓大神、大师、法师、道人等,通过网络社交平台直播算命、姻缘等内容,群发能改运、消灾的虚假信息,从而一步步骗取被害人钱财。而免费看手相、面相是最常见的套路,是骗局的第一步。

网络社交平台上查询“算命”的搜索页面截图

蹭热点也是常见的诈骗套路。2019年以来,安徽宁国、重庆两江、江苏盐城等地警方相继打掉多个网络算命诈骗团伙。安徽宁国警方曾通报,某明星离异等社会热点事件发生后,网络算命诈骗团伙通过微博账号来点评当事人的面相、运势,以吸引粉丝关注,同时组织同伙跟帖。一旦有粉丝咨询,微博组的嫌疑人会马上推送给微信组的同伙,最终利用微信冒充“大师”指点迷津、做法事等手段诈骗钱财。

话术

骗局之所以得逞,与话术有关。

一些诈骗团伙或个人抓住被害人的心理与痛点,利用精致话术骗取信任。然后“对症下药”、夸大宣传、连哄带恐吓,趁机兜售“转运”“消灾”等护身产品和做法事、立功德碑等付费项目,从而骗取大额钱财。

某网络算命诈骗团伙的一个犯罪嫌疑人向江苏盐城警方供述,他们进公司后要进行话术培训,每人发一套话术模板,里面罗列了几十种提问应对答法,仅第一次聊天的话术模板就有50多页。

2020年7月,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人民检察院一份起诉书显示,2019年3月起,令某某制作统一的话术模板,对手下尚某某等客服进行培训。每名客服持有多部手机,以“道长”“真人”等多个虚假身份在朋友圈揽客。客服负责观察和套话,尚某某则根据客户提供的身份信息,通过一些免费算命网站进行查询,炮制好话术给客服,以便继续实施诈骗。

话术模板通常模棱两可,给人以“算命准”的错觉。类似于心理学上的巴纳姆效应,指越是含糊不清的、笼统的描述,人就越觉得特别准,容易对号入座。

有一类所谓“算命准”,是因为骗子是现实中的熟人,其在微信上同时注册多个马甲。

李某某与张某同为澳大利亚留学时的同学。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间,李某某先用微信虚构“香港算命大师何某”,很快骗得张某的信任。此后李某某分饰“香港大师助理”、李某某的女性朋友、女性朋友介绍的男朋友“袁灏宇”、 “袁灏宇”的妹妹等多个角色,与张某结识、交往,并以消灾转运、保佑平安等为由,共计骗取张某120多万元。

因2016年3月的一天,张某正与“袁灏宇”聊天时,突然收到李某某的回复。张某顿时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2021年1月,经法院终审裁定,李某某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记者发现,不少骗局皆因类似操作失误而穿帮、败露。

还有一类所谓“算命准”,是因为有人暗地作弊。

在湖南石门县,徐某某以“徐道人”为名算命谋生。2017年起,他要求在四川某派出所工作的儿子,利用公安综合信息查询系统查询算命对象的相关信息,然后发送到他微信上。从此,“徐道人”的生意越来越好。2018年上半年,他因在算命过程中频频查看微信,被人意外夺去手机一探究竟,骗局被当场揭穿。2020年9月,父子二人均受到法律惩处。

团伙

部分地区破获的案件显示,网络算命骗局往往团伙作案,他们组织架构严密、职业化运作、成员以90后为主、运营新媒体矩阵。

2019年7月,安徽宁国警方成功侦破特大网络算命诈骗案,抓获以陈某云为首的7个诈骗团伙,涉案人员达72名。

据警方通报,诈骗团伙分工越来越明确,呈现职业化的特点。陈某云设立文化传媒公司,下设微博组和微信组,运营“看相禅师”微博等60多个账号。其粉丝人数总和过亿,仅“看相禅师”就有1200万粉丝。作案手法也相似,这些团伙利用微博账号蹭明星和社会热点,点评当事人的面相,再利用微信冒充“大师”行骗,屡试不爽。

在这个文化传媒公司,团伙成员上岗前需进行话术培训,每天要通过视频考勤打卡,定期组织开视频会议等,采取“商业化考核运作”模式。

重庆警方在2019年8月披露破获的一起网络算命诈骗案显示,警方在4个窝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10余名,缴获作案手机1600余部,电脑500余台,诈骗金额高达2400余万元。诈骗团伙以公司名义招聘一批90后业务员,涉案5家公司组织架构严密,各有专人主管,下设2到4个销售部,每个销售部下设3到5个销售组,每组组员5到10名不等,公司对应设有部门经理、财务、人事等岗位。

该团伙以“算命大师”为幌子,卖“消灾祈福”产品等方式在网上诈骗。嫌疑人对警方交代,那些护身符、辟邪物件等,由采购部在网上统一采购,价格不过几元或几十元,然后谎称“开过光”,能“改运”“消灾”,以几千甚至几万的价格卖给被害人。

记者在某购物网站搜索“转运符”发现,一张“开光护身符”批发价从0.25-0.33元不等,一个转运吊坠的最低价为2.8元。诈骗团伙转手就以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价格卖给被害人,牟取暴利。

以免费看相等为诱饵,通过话术模板骗取信任,利用哄骗、威胁以及封建迷信手段,最终将客户导流到转运消灾类产品与付费项目上完成变现。网络算命,不少是诈骗分子通过流量变现的利益链。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等信息。若以骗取钱财为目的,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则涉嫌违法犯罪。

来源|人民网记者:陈远丁

来源: 人民网

姓名与人生3:网上常见骗你的四种起名方法

前言:本来今天想写教大家如何简单看自己命局,初步了解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名字。想想还是放到下一期,先正本清源一下,把当下生活中网上常见的起名方法,给大家科普一下,教大家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伪,以后见到这种,心里都有个底儿。

(备注:此场景大街小巷很常见,背后宣传布景上的八卦错的一塌糊涂,没一个标对了。基础知识尚且如此何况水平。只是老者糊口谋生情有可原)

打假第一类:五格起名法。

五格指的是姓名学中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外格。五格全称为五格剖象法,是目前较有影响的一种取名法。最初在公元1918年初,由日本人熊崎健翁开创,因此五格剖象法也称作“熊崎氏姓名学”,其核心就是将人的姓名按五格剖象法来解释。

这种方法不靠谱,因为根本没有考虑到人的生辰八字命局喜用,而且日本人所创,我们汉字跟日语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又怎能适合国情。这个方法一般是街边摆摊算命先生常用来忽悠人的,北京雍和宫外面大把这样的。

打假第二类:打分姓名网站。

就是专门的姓名打分网站,以及手机软件。这个更是扯淡,用的程序语言随便套的一些基础。换句话说,就跟现在的工业化大模块生产一样,这个木材厂就这些模具,自然做出来的柜子款式就那几样。比五格起名还扯淡。我在网上随便搜了个起名网站,百度排名靠前的卜易居·姓名测试打分,史玉柱打分65分,药家鑫打分97分。伟大领袖毛主席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史玉柱,作为巨人集团董事长,商界传奇人物,东山再起,资产几百亿,名字打了65分; 药家鑫作为杀人犯,已在2011年被执行死刑名字竟然打到97分, 足以说明这种姓名打分网站根本就是娱乐,连一丁点参考价值都没有。

打假第三类:好字寓意,好名寓意。

我们中国人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论是自己的名字还是孩子的名字都希望起个寓意很好的,希望人生如名字寓意一样美好。可以负责任的讲,这个只是大家一厢情愿而已。名字叫富贵的,有几个富贵了?叫治国的,有几个到厅级了?叫永发的,有几个一路发财,身价持续暴增?反观我们自古至今有名的人物,张良,范仲淹,欧阳修,孙思邈,李淳风、刘基,近代的晚清超级巨富胡雪岩、盛宣怀,革命先驱孙文,以及毛泽东、蒋介石……这些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名字哪个有发财,有当官的寓意了?

还有一类是单独论述某个字,象征着什么好的意思一类,反正就是拣好听的说。我认为这也是胡扯。一切都得看数理组合,以及本身命局。打个比方,每个数字都是有价值的吧,你不能说9比1大就好吧, 银行卡里都是7位数。你认为9大,比较好。那么银行卡里1999999,跟9111111,哪个钱多?名字也是一个道理嘛,比如说“华”字好,刘德华带华是德艺双馨的明星,董灿华确实诈骗犯。

打假第四类:参考繁体字。

现在有一些学易经的朋友,包括自学了几十年的老头,认为起名字要以繁体字为准,这个就有点画蛇添足了,没有师承,又没悟到易经的精髓。易经讲的“一物一太极”古代只有繁体字,没有简体字,所以古人起名自然考虑的五行,笔画是繁体。这就跟古代做饭是烧木柴,出行坐的的马车,因为当时只有这个。现代参考繁体字起名,就好比放着天然气不用,楼房里烧柴火做饭。放着小汽车、高铁不用,非要驾个牛车跑高速。

现代我们全民普及简体字了,报纸,书籍,网络文字统统都是简体,而且大家叫你名字的时候,心里脑子里的印象也是同样是简体字,大环境如此,道法自然,效法的是什么,是规律,是大环境,这就是所谓的一物一太极。我们国内大陆区域,所有你能看到的文字地方,基本都是简体字,起名当然用简体了。

但是,如果在港台区域,外面新闻,报纸杂志,网站用的是繁体字,你天天在哪个环境下生活,当然用繁体了。这就是一物一太极,人效法自然。

正如港台明星,用蓝洁瑛的繁体字名字可以推出其被强奸,发疯;用简体就不行。黄日华妻子梁洁华的繁体字可以推出其得白血病,简体字就不行;同样你用大陆明星黄奕的繁体字,就推不出其家暴。范冰冰的繁体字,也照样推不出其领到巨额罚单。但简体字就可以。

(备注:这里的蓝洁瑛,就是用的繁体字)

入门类:正统八字起名。

这类起名在当下的正规命理馆是比较常见的,其原理也是采用易经阴阳五行平衡的原理,八字命局喜用神是什么,就起什么五行的字,来弥补命局的中的不足(跟八字命局缺什么就补什么,不完全一样。),这个原理很简单,只是比较考验命理师,有些特殊的命局,比如两气成象格,或者专旺格的命局,可能缺好两三个五行,如果这时候去补,越补越坏。

这种根据八字喜用神来起名的方法,我称之为入门级。因为方法确实是对正确的,也是符合易学原则的。为什么称为入门级呢,因为比较粗线条。打个比方,冬天了你很冷,需要衣服取暖吧?那这种方法就是给你件衣服,这个也没是对的吧,但是没有考虑更细的层面,是给你件衬衣?还是给你件羽绒服?是给你件小孩子穿的,还是大人穿的?更不要提颜色、款式、以及肥瘦、带不带帽子了……这种方法容易造成一种现象,就是姚明穿着潘长江的衣服逛街。

所以,真正高端的起名,这些都要参考到,同时还得借助天地时空气场的力量弥补自身命局的不足。这个我们后面会慢慢用实例来说明。

算命大师倒下了,不能让算命网站继续大行其道

日前,安徽阜阳算命博主“宜和宽哥”刘某柱因在社交平台宣传封建迷信内容、扰乱社会秩序,被行政拘留15天。当民警问刘某柱是否算到自己会被抓时,刘某柱称:“算命都是骗人的,主要依靠揣摩客户的心理,按照客户的需求看单下菜。如果算命真准,自己就不会被抓了。”

据报道,刘某柱2020年前后开始通过社交平台帮助客户看运势、姻缘、驱邪、看病、给逝去的亲人超度等,在网络上逐渐小有名气,目前拥有3.8万粉丝。刘某柱每卦至少300元,三年来已非法盈利200余万元。尽管机关算尽,刘某柱仍算不到自己的结局,这无异于一个黑色幽默,由此也给世人提了一个醒:所谓网络算命,轻则“逗你玩”,重则“算计你”。

互联网上,以算命为业的不只是刘某柱。媒体记者搜索发现,类似的算命博主和算命网站五花八门,提供不同价位的服务。不少以“运势”“命理”为签名的博主,粉丝量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都号称“婚姻、财运、健康、事业、学业、子女……无一不精”。不过,“大师”们更“精通”的只是套路和话术——为了吸引粉丝上当,有人组建团队运维“大师”账号,不仅内部有明确分工,而且还有相应的“业务”流程标准。这些所谓的“大师”毫无门槛和专业性可言,不仅无助于改善现实困境,还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从而陷入诈骗、传销陷阱。

网络算命“大师”如过江之鲫,五花八门的算命网站和APP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尽管部分算命网站号称免费,但大多只是请君入瓮的幌子,最终无一例外引流至付费项目。就连成功将自己“算”进去的刘某柱,所仰仗的也是一款算命软件。刘某柱被绳之以法可谓咎由自取,问题是,如果不能铲除批量制造“大师”的工具,如何避免各类网络算命“大师”卷土重来?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封建迷信的信息。今年年初的“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明确要求,加大封建迷信和不良现象整治力度,持续清理鼓吹炒作封建迷信陋习的帖文、视频信息,处置提供算命、占卜违规服务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中,各类算命网站和APP何以大行其道?

诚如法律界人士所说,网络算命诈骗并不算新型网络电信诈骗,只是传统犯罪的网络化。有些“算命大师”已经形成了分工明确的团伙,尤其是在网络的加持下传播更快,危害也更大。在严厉打击伪“大师”、伪“大仙”的同时,网络平台和监管部门也要积极行动,及时取缔非法行为,拉好科学与封建的边界线。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形形色色贩卖焦虑、收割利益的算命软件和算命网站,是应该好好管管了——它们不仅是批量制造伪“大师”和伪“大仙”的温床,更是散播封建迷信内容的源头。

值得一提的是,伪“大师”和伪“大仙”的兴起,也与某些人的心浮气躁不无关系。面对并不高超的话术,总有人以“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参与其中,并逐渐被套牢。杜绝网络算命的种种乱象,不妨从个人的心理建设做起:所谓运气,从来都是实力的一部分,只要不断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命运一定不会辜负每一分努力。(赵志疆)

来源: 光明网-时评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