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为何北邙会成为古代帝王青睐的埋葬地
民间有俗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古至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苏杭都是人们休闲养老的宜居之地,说是天堂也不为过。而民间还有一句俗语“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这句话的意思不外乎人活着的时候就在苏杭生活,逝去之后最好能葬在北邙,北邙是古人最青睐的埋骨地。
北邙山原名邙山,因位于洛阳北部,因此称之为北邙。
上图_ 北邙山图
北邙山墓群的发现源于1905年,清朝修洛潼铁路经过洛阳,在邙山段工人修路时发现挖到东西,这才发现了数量庞大的陵墓群。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那么北邙山上到底有多少古墓呢?从2002年开始的洛阳邙山陵墓群考古,经过系统的调查与勘测,推算邙山陵墓群多达数十万座,可谓遍地是古墓,当地还有一句戏言——“跺一脚就惊动三皇五帝,刨一镐满是秦砖汉瓦”,直至现在从北邙山附近的公路上行驶,还能看到旁边田野里的封土堆。。
北邙山不仅古墓数量庞大,更有无数帝王贵胄埋葬于此,在考古中发现光帝王墓就有24座,时间跨度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唐共六代,在这些帝陵中,有东周历任天子的帝陵,有大名鼎鼎的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原陵,当地称之为刘秀坟,也有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长陵……
上图_ 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
上图_ 汉光武帝陵,古谓原陵,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
为何北邙山会成为古人最青睐的埋骨地呢?
一、地理原因
自古以来中原兴盛土葬,而好的土葬的地点必须符合几个条件——土厚、水低、干燥、缓平。土厚可保障挖穴顺利,水低可防止墓穴潮湿,干燥可杜绝虫蚁丛生,缓平可保障棺木稳当。
《河南府志》记载:
自北邙山之首白马山,往西到神尾山,凡三十三峰。经渑池、新安、洛阳、孟津、偃师、巩县六县,东西长三百八十余里。
作为秦岭余脉,北邙山海拔300余米,地处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黄土区的风尘沉积以及平原区的流水沉积共同形成了北邙山,说是山,但地势平缓,中间高四周低,无高山遮掩,无沟壑纵横。
土质由黄土构成,土层深厚、粘结性佳、质地坚固、密度紧实,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北邙山渗水少、土壤干燥且不松散的特性。
上图_ 《河南府志》含多个版本,顺治、康熙、乾隆各有不同版本流传。
二、历史原因
北邙山地处洛阳北,黄河南,既紧邻花团锦簇的千年帝都,又俯瞰滚滚流逝的黄河。而洛阳地处中原地带,从东周开始一直到盛唐,作为十三朝古都,造就了独特的政治经济地位。
古都洛阳汇集了无数的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富商巨贾、诗书大家、僧道名流,由于古代的防腐技术有限,这些人逝去后只能选择在故居的附近下葬,都城繁华,自是不适合下葬,那么离都城近地理位置又好的北邙山便成了首选之地。
君不见自从盛唐以后的朝代不再定都洛阳,北邙山也不再出现帝王陵。
同样的情况在古都附近都能出现,西安、南京皆多古墓,明清两代的帝陵都多在北京附近,全都是同样的原因。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从众效应,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
上图_ 北邙山风光
上图_ 北邙山风光
北邙山成为历史上著名的埋骨地何尝没有此种原因在里面,除了最初的东周八任周天子,而后东汉5座帝陵,曹魏1座,西晋5座,北魏4座,五代后唐1座,这些帝陵都选择了北邙山。
帝王选择下葬在哪个地方有诸多因素考虑,对于普通官员及民间豪绅来说,能被帝王选择的地方一定是风水宝地,能与帝王葬在同一区域亦是荣幸,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葬在北邙。
《礼记·檀弓下》记载,“葬于北方,北首,三代之达礼也,之幽之故也”礼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这里记载了汉代祖先的葬俗,可见在汉代及以前,人们就认为将逝者葬于北方是比较好的,而邙山恰巧位于洛阳北部,符合古人的丧葬习俗。
上图_ 《礼记》,据传为孔子的弟子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三、风水原因
晋代郭璞被认为是风水的开山祖师,在他的名著《葬书》中关于风水这样写道:“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此论断被认为是中国关于风水的基调,正是因为这句话,才有了风水一词。
人在刚逝去时,被认为处于阴阳交界,这时产生的生气会遇到风会随风而散,遇到水会被停聚。有了山岗可阻风吹散,有了河流可聚拢而积。
北邙一带可谓是“北枕邙山南蹬洛水”,靠山面水,藏风聚气,这是陵墓的绝佳风水宝地。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山意味厚重,水意味灵动,山为阳,水为阴,邙山位于崤(xiao,二声)山支脉,黄河南岸,洛河、伊河汇入黄河的交界地带,既依山傍水又枕山蹬河,古人评洛阳为“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北邙山借洛阳地势,何尝不是如此。
邙山为秦岭余脉,秦岭为昆仑余脉,昆仑自古被认为是中国龙脉的发源地,因此邙山也认为是在龙脉上。
且北邙山是道教的七十二福地之一,相传老子和全真教王重阳都曾在北邙山驻足,道教擅长风水,因此更让人们信服邙山是风水宝地。
上图_ 王重阳(1112-1170年),全真道开创者,咸阳(今陕西咸阳)人
红楼梦中有两处提到北邙山:
一处为第1回——“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一处为第97回,李纨因黛玉亡故而叹息“小小年纪,就作了北邙乡女”.
林黛玉当然不葬在北邙,这两句话能看出北邙对古人来说是亡人的好去处。
正是由于邙山大量的帝陵王墓,自古代起就是盗墓的多发地,甚至形成了专门的盗墓工具洛阳铲。
笔者近日有幸到汉光武帝原陵缅游,园内封土堆高高矗立,活了几千年的苍柏仍鹤发松姿,在风中静静的看着今人。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文:尔雅
参考文献:《河南府志》、汉代戴圣《礼记》、晋代郭璞《葬书》、唐代王建《北邙行》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
邙山又名平逢山,太平山,郏山。它像一条长龙蜿蜒横卧洛阳之北,东西横旦数百里,海拔约250米,如同洛阳的天然屏障。
北邙山山势雄伟,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洛阳城而过。立墓于此,即圆了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的风水之说。在北邙山地表以下5—15米的土层,渗水率低、粘结性能良好、土壤紧硬密实, 因此邙山被视为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自后汉建武十一年城阳王刘祉葬于北邙山,其后王侯公卿多选墓地于此,就连朝鲜半岛的百济国国王在客死他乡后,也选择了邙山为自己的安葬之地。
唐代诗人王建说“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白居易则问“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俗语道:“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北邙山自东汉以来就是洛阳人安葬的首选之处。
孟津新庄村附近古冢林立,这就是东汉诸陵和王公大臣们的墓葬区。每当春天清明时节和秋高气爽的重九(农历九月九),成群结队的男女都要踏青登高远望。
每当夕阳西下,暮色茫茫,万盏华灯初上,万户炊烟袅袅,站在峰顶观看山下高大的城郭,雄伟的宫阙,宽广的园囿,富丽堂皇的楼阁,十分壮观。这就是洛阳八大景之一的\"邙山晚眺\"的写照。
据《河南府志》记载,自邙山之首白马山,往西到神尾山,凡三十三峰。经渑池、新安、洛阳、孟津、偃师、巩县六县,东西长三百八十余里。山名以县各异,拿洛阳为例,邙山之西北五十里连盂津界之山为谷城山.亦名谮亭山;谷城山南为缟羝山;东为平逢山,亦称郏山;郏山西称郏鄢陌;郏山东转入孟津境,为宜苏山;转南为无涧山;邙山北垂为白马山,亦名白马阪;阪下,为孟津县白鹤乡。
\"邙山晚眺\"是站在邙山之平逢山上眺望洛阳。平逢山南下为古王城,东阜为翠云峰。其上树木森森,苍翠如云,故名翠云峰。翠云峰,唐宋时代古木森列,苍翠如云,是人们登高游玩的圣地。武则天曾在上边修建了一座金碧辉煌的避暑宫。每到夏季酷热之日,便带领群臣入宫避暑。
每当春暖花开之日或秋高气爽之时,特别是清明节及重阳节,人们结伴到山上扫墓、踏青、登高,相沿成习。站在山上向南观望,则伊洛山川之胜,尽收眼底;绿荫丛中十万人家,非常壮观。特别是晚上,遍处灯火,密如繁星,使人们疑为人间天上,大有脱尘超俗之感。
本文来源:洛阳旅游
河南境内有中国最好的龙脉,不仅埋葬皇帝,还有韩国留学生!
生于苏杭,葬在北邙。洛阳北部的邙山,是中国三条龙脉中风水最佳的一段,聚集了一票牛人。吕不韦、曹丕、曹睿、孟郊、杜甫……还有六朝的二十四位皇帝,这些牛人都将自己的陵墓建这里,然而,除此之外,这里居然还葬着200多位韩国人!
(北邙石辟邪)
“北邙山上朔风生,新冢累累旧冢平。”北邙,到底是怎样的龙脉风水,才能引得古今中外所有人对它趋之若鹜?
王又又 | 文
逝者的天堂洛阳北邙
为啥葬着200多位韩国人?
“死去的亲人啊!
你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啊!
你要去邙山,你到了那里
就永远回不来了……”
这是一首韩国的丧歌,而歌中的邙山,则是指洛阳北部的“邙山”,与中国老话“生于苏杭,葬在北邙”,说的是同一个地方。
其实,邙山不仅出现在韩国的民谣里,在其首都首尔附近,有一座山也被人叫做“北邙山”,邙山东面有一条河,被人称为“洛东河”。在韩国,谈起某人去世,人们也通常会说“去北邙了……”
当然,这种现象让曾经访问韩国的中国学者十分诧异:为什么一座位于洛阳的山,会在韩国如此有名?
这就要说回洛阳这座“邙山”了。
(邙山)
邙山是崤山的支脉,由于位于洛阳城北,故又被人称作北邙。对于我国人而言,“北邙”可谓是家喻户晓。如果说苏杭是生者天堂,那么北邙,则是逝者的极乐。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唐人王建的诗句可谓淋漓尽致的描绘了人们对北邙的追捧。
在唐朝时,北邙的墓地就已多如牛毛,千金难买;清末曹雪芹的《红楼梦》写到黛玉之死,借李纨之口,“小小年纪,便做了北邙乡女”;今人编撰《辞海》,则干脆为“邙”下定义:邙,亡人之乡也;而在郑州,还有从事丧葬服务的企业专门以“北邙”二字作为自己的企业品牌……
(邙,亡人之乡)
足以见得,无卧牛之地的北邙山从古到今都是丧葬地的热门之选。
细数有幸葬于北邙的这些人,秦朝的名相吕不韦,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孟郊,诗圣杜甫,还有六个朝代的二十四位皇帝……
但除了这些皇族贵胄以及骚人墨客外,北邙还葬着一批韩国来的“留学生”。
唐朝时,我国与韩国往来密切,在公元800年至860年间,韩国就先后有六十多批学者到中国留学。当是时,洛阳太学有学生三万人,而韩国来的留学生就占了其中十分之一。这些留学生学成后,有的参加了科举,留在了中国为朝廷所用,有的回到了韩国为文化传播做出贡献。
(太学场景)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200来位因其他原因客死洛阳的韩国留学生。韩国有历史记录,这些人就被合葬在了洛阳北邙,而他们合葬的墓地则称为“韩园”。
一九九九年五月,韩国著名汉学家、高丽大学研究院前院长金忠烈先生和金周昌博士访华时,还曾专程到“韩园”遗址凭吊。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首尔也有邙山”。
北邙,龙脉的所在
中国风水最好的地方
自古以来,我国都讲究落叶归根,尤其重视丧葬。
而北邙,狭意上来讲,是指沿洛阳北部黄河南岸从孟津、偃师过巩义绵延至郑州广武山这段地方,长度约130多千米,高300多米的山体。在我国众多绵延的山脉中,无论高度还是长度,它都不算什么佼佼者,但为啥独它被世人奉为丧葬圣地呢?
(邙山的走向和区位)
邙山取胜向来不是因为山高体长或风景秀美,而是因为它的的风水。
记得过去看电视剧,皇帝建都迁都,或人们藏宝寻宝,总提到一个词——龙脉。龙脉,不明觉厉,似乎所有东西只要和“龙脉”扯上关系,就会天福庇佑,事半功倍。
但其实说白了,龙脉就是山脉的走势,风水中借龙的名称来代表山脉的走向、起伏、转折、变化。但你不要小看山脉的起伏变化,风水的好坏,就是在这山河起伏中变化的。
在中国风水界,大家普遍公认我国有三条龙脉:“北龙”经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行,渡海而止;“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中龙”则由岷山、秦岭入关中,至泰山入海。
(传统认为的三大龙脉)
而这三条龙脉中,数中龙脉最优,而中龙脉中,又数北邙这段风水最佳。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国风水鼻祖郭璞曾著《葬书》,书中写道,“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用白话说就是,丧葬的法则,说到底就是获得生气,最核心的技法,是藏风聚气。而山环可以藏风,使风不散,水抱可以聚气,使气有所止。
而北邙,北带黄河,南望伊阙,不仅是“中龙”主脉的聚结处,伊、洛、瀍、涧四水乃至黄河环抱,可谓是“河山拱戴”,从风水角度而言,北邙无疑是藏地的最佳之选。
(北邙风景)
但是,不是所有龙脉都适合丧葬。我国堪舆学中有“十不葬”之说,“石山不葬”就是其一。
就是说,天下最佳的葬地是土山。因为岩石质地的山即便再长,也未必会结穴,是谓有脉无气,有气无穴。
邙山地势开阔,土层深厚,且土壤紧硬密实,极不易渗水,从土壤条件出发,邙山也完爆很多山川啊。
由于以上种种,从古至今想要葬在邙山的人数不胜数,这些人“头枕山,脚蹬河”,以望可以旺子旺孙。但这些人中,也有一个例外,且这个例外还是一位皇帝。
陵墓不要建太奢侈
不然容易被盗墓贼盯上
在洛阳孟津县的白鹤镇铁谢村,当地有个AAA级景区,百姓称它为“刘秀坟”。刘秀坟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和光烈皇后阴丽华合葬的陵墓,古称原陵。
但据考古专家说,“铁谢村刘秀坟只是北魏时期皇家祭祀河神的场所,原名为方泽坛。”真正的光武帝原陵,其实在孟津县送庄乡的三十里铺村。
和其他皇陵不同,原陵反风水其道而行——“枕河蹬山”,留给后人无限猜想。按理说他一个皇帝,就算为着自家江山着想,也不会在墓葬方面如此随意呀。
(光武帝原陵)
民间流传一个故事,说刘秀的墓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家里有个调皮的熊孩子。他这个儿子向来不听话,指东往西,干啥都要跟你对着干。
刘秀深知自家儿子德性,于是,去世前故意把话说反,叮嘱儿子:“父命中缺水,归天后汝要把父葬于黄河之中,如此才免干渴之苦。”
谁知,这回儿子感念父亲,一反常态,觉着自己一辈子都不听话,这回眼看着父亲就要不中了,于是,当即跟父亲表忠心,一定按父亲叮嘱做事。
这刘秀一听,心中大悔,想反悔都没来得及,便驾鹤西去了。
当然,故事惊奇有趣,但众人一听也知仅是故事罢。虽然,史书对刘秀的“枕河蹬山”陵墓构造理念并未多着笔墨,但是,关于他的陵墓,还是有很多传说。
公元50年开始,刘秀就在北邙山与黄河之间修建自己的陵墓。但是,刘秀最初只是想“俭葬”来着。
原来,最初在刘秀征战时,曾目睹西汉先人的皇陵被盗,满目疮痍,怕自己身后也受盗墓贼侵扰,曾对负责修建陵园的窦融说过这样一段话,“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才令流水而已”。意思是说现在建陵占地不要越过二三顷,不要起山陵,只要能让雨水排出就行了。
临终前,刘秀又再次下旨强调自己“俭葬”的心愿,像文帝那样陪葬以瓦器即可,要因山为陵,不起坟堆,各地官吏也不用来京奔丧、送吊唁奏章。
(刘秀)
所以,原陵在营造之初,并无任何奢华。然而,现实中他也真有个不听话的儿子,为表孝心,明帝还是为父亲刘秀的陵墓进行了一番修建,最终,引来了董卓的盗掘。
费尽心思,终究没能逃过盗墓贼之手。原陵的命运,在北邙并不是个例。
据考古学家黄明兰研究,洛阳解放前出土了约5000方历代墓志,按平均每十座古墓出土一方墓志计算,可知被盗掘古墓达5万座之多。如今人们提起北邙古墓,常用“十墓九空”来形容,这种局面,恐怕也是当初说啥也要葬在此处的先人所料未及的吧。
(图片来自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