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顶骨在哪个部位图解(顶骨在哪个部位)

顶骨在哪个部位图解(顶骨在哪个部位)

62张,颞骨解剖高清图解,收藏必备

概一、颞骨与颅的关系及毗邻述

1、颞骨和颅、颅底的关系

颅骨:颞骨左右成对,位于颅骨颅骨两侧中、下1/3,构成颅骨底部、侧壁。

颅底:参与构成颅中窝、颅后窝。

1、颞骨与四块颅骨相接:

上方:顶骨前方:蝶骨、颧骨后方:枕骨

骨今中外

临床表现二、颞骨的5部分

1、鳞部:似鱼鳞、位于颞骨的前上部。

2、乳突部:位于鳞部后下方、呈锥状突起。

3、鼓部:为一扁曲U形骨片,构成外耳道前壁、下壁、及部分后壁。

4、岩部:呈横卧三棱锥体,位于颅底,嵌于枕骨、蝶骨间。

5、茎突:附着于鼓部后下侧。

注:岩部和乳突部形态结构上连接在一起,合称为岩乳部「Petromastoid part」。

骨今中外

检查三、鳞部「squamous portion」

1. 概述:

鳞部又称:颞鳞,形似鱼鳞,位于颞骨的前上部,分内外两面,上、前、下三缘。

2. 鳞部的两面三缘:

2.1外面:

颞骨鳞部外面光滑略外凸,构成颞窝的一部分,有颞肌附着,并有纵行的颞中动脉沟。该沟下端之前下是颧突及其前、中、后根。

2.2内面:

鳞部内面为大脑面,与颞叶相邻,有脑压迹、脑膜中动脉沟。

2.3三缘:

上缘:与顶骨下缘相接。前缘:通过蝶鳞缝,与蝶骨大翼相接。下缘:

岩磷裂:内侧,与岩骨前缘外侧部融合而成鼓磷裂:下界,与鼓部前上缘相连而成颞线:与乳突部的边界

3. 鳞部外面的重要结构

3.1. 下颌窝和颧突

3.1.1 下颌窝「mandibular fossa」:关节结节后侧之椭圆形深窝,由颞骨鳞部和岩部构成。

3.1.2颧突「 zygomaticprocess」:位于鳞部前下部,向前突出

前根:呈结节状,又称关节结节「articulartubercle」。中根:介于下颌窝与外耳门之间,又称关节后突「retroarticular process」。后根:后根从颧突上缘经过外耳门上方向后移行于颞线。

3.2. 颞线和乳突上嵴

3.2.1 颞线「temporal line」:颧突后根从颧突上缘经过外耳门上方向后移行于弓状线。颞肌下缘即止于此,也是颞骨鳞部和乳突部的界限,颅中窝底平面的颅外标志。

3.2.2乳突上嵴「supramastoidcrest」:颞线呈嵴状时称为乳突上嵴。

3.3.外耳道上棘、外耳道上三角(又分别称:道上棘、道上三角)

3.3.1外耳道上棘「suprameatal spine」:颞线之下,外耳道上三角前方,骨性外耳道口后上方有一小棘状突起。

3.3.2外耳道上三角「suprameatal triangle」

又称:

– Macewen triangle

–筛区「cribriform area」:鼓面含许多被小血管穿通的小孔。意义:鼓窦位于其深面1cm左右。

边界:

–上界:乳突上嵴

–前下界:外耳道后缘

–后界:外耳道后壁的垂直切线与颞线

注:道上三角位于乳突部,深面为鼓窦,为便于对比记忆此处与外耳道上棘一同描述。

骨今中外

病情诊断四、乳突部「mastoid portion, mastoid process」

1. 概述:

位于鳞部后下方,呈一锥状突起,具有内、外两面;上、后两缘。与其他部分的界限:

颞线:与鳞部的边界;鼓乳裂:与鼓部的边界;内侧与岩部相连。

2. 乳突部的两面两缘:

2.1 内、外两面:

内面:颅后窝的前下方,外面:粗糙,有胸锁乳突肌等肌肉附着。

2.1 上、后两缘:

上缘:通过顶切迹与顶骨的乳突角相接,后缘:与枕骨相连。

3. 乳突部外侧面的重要结构

3.1 肌肉附着点:乳突外下方,有胸锁乳突肌、头夹肌和头最长肌附着。3.2 乳突孔「mastoid foramen」:乳突后缘处小孔,贯穿骨内外。乳突导血管穿孔沟通 颅外静脉、乙状窦。3.3 乳突切迹「mastoid notch」:又称二腹肌沟,二腹肌后腹附着于此。位于乳突尖内侧,茎乳孔后端 一深沟。3.4 枕动脉沟:乳突切迹的内侧伴行浅沟,有枕动脉经过。

4. 乳突部内侧面的重要结构

4.1 乙状沟「sigmoid sulcus」:乳突内侧面为颅后窝的前下方,一弯曲深沟,乙状窦位于其中。4.2 “乙状窦颅外标线”

定义:顶切迹与乳突尖的连线,标志着乙状窦在颅内的走向。

乳突尖:乙状窦下膝的颅外标志。

顶切迹:颞骨鳞部顶缘与乳突部交界处的凹形切迹,为乙状窦上膝的颅外标志。

5. 二腹肌嵴与面神经的定位

5.1 二腹肌嵴(又称乳突切迹)

1、位置:位于乳突尖深面,与二腹肌沟相对应,为一弧形隆起的骨嵴。

2、 起止点:起于乙状窦下方,止于面神经处颞骨的茎乳孔处。

3、与面神经关系:此嵴的前内端与面神经管垂直段相交,乳突手术中去除全部气房后可显露,为面神经定位的重要标志。

5.2 面神经管垂直部的投影为以下两面的相交线:

1、经二腹肌嵴的矢状切面

2、骨部外耳道后壁

意义:磨去该交线以外的外耳道骨段较安全

6. 乳突气房与鼓窦

6.1乳突气房「mastoid cells」:乳突部的骨质许多含气的小腔。6.2 鼓窦「tympanicantrum」:— 位于上部的气房最大,与鼓室相通,位于鼓室后壁。外耳道上三角是乳突手术时定位鼓窦的重要标志。

骨今中外

治疗五、鼓部「tympanic portion」

1. 概述:

鼓部为一扁曲的U形骨板,构成骨性外耳道的前壁、下壁和部分后壁。

毗邻:

鳞鼓裂「 squamotympaniefissure」:前上方,和鳞部相接。鼓乳裂「tympanomastoidfissure 」:后方,和乳突部相连。岩鼓裂「petrotympanicfissure」:内侧,和岩部接连。

前下方:形成下颌窝的后壁。

2. 重要结构

2.1鼓沟「tympanic sulcus」:鼓部内端一沟槽,鼓膜边缘的纤维软骨环 嵌附于沟内,为鼓膜紧张部。2.2 鼓切迹:鼓部上部的缺口,此处无鼓沟和纤维软骨环,鼓膜直接附着于颞鳞部,为鼓膜松弛部。

2.3鼓环「tympanic anulus」:新生儿鼓部为上部缺如的环形骨质。

骨今中外

治疗六、岩部「 petrousportion」

1. 概述:

岩部位于颅底,嵌于枕骨和蝶骨之间,内藏听觉和平衡器官。外形似一横卧三棱锥状,又名岩椎「petrous pyramid」。有一底、一尖、三个面和三个缘。

2. 岩部的一底、一尖、三个面和三个缘

2.1. 底:向外,与鳞部和乳突部相融合。2.2. 岩尖「petrous apex」:尖端粗糙、朝向内前而微向上,嵌于蝶骨大翼后缘和枕骨底部之间,构成破裂孔的后外界,颈动脉管内口开口于此。

2.3. 三个面:

前面:又称大脑面,组成颅中窝后部。后面:又称小脑面,组成颅后窝前界。下面:组成颅底底面。

2.4 三个缘

上缘:岩上沟容纳岩上窦。后缘:岩下沟容纳岩下窦。前缘:与蝶骨大翼及鳞部相邻。

3. 大脑面「cerebral surface」

3.1 概述:

组成颅中窝的后部,又称大脑面「cerebral surface」,向外与鳞部的脑面相连。

3.2 五大重要标志:

1、三叉神经压迹「trigeminal impression」:位于近岩尖处,容纳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即三叉神经节)。

2、岩大神经沟和裂孔「Hiatus and groove for the greater petrosal nerve」:位于三叉神经压迹的外侧,与岩锥长轴平行。神经沟外侧末端为面神经管裂孔,同名神经穿出。

3、岩小神经沟和裂孔「Hiatus and groove for the lesser petrosal nerve」:位于岩大神经沟外侧,神经沟末端为岩浅小神经管裂孔,同名神经穿出。

4、弓状隆起「arcuate eminence」:为前半规管位置,呈一大突起。

5、鼓室盖「tympanic tegmen」:一浅凹形的薄骨板,分隔鼓室和颅中窝。

4. 小脑面「 cerebellar surface」

4.1 概述:

小脑面组成颅后窝的前界,由岩上窦、岩下窦和乙状窦,围成的三角形骨面,其顶朝内,底朝外。向外与乳突部的内面相连。、

4.2小脑面的重要结构:

1. 内耳门:在小脑面中部偏内处为内耳门,通内耳道。2. 内淋巴囊裂:内耳门之后外有一为薄骨板遮盖的裂隙,内淋巴囊位于此,其中有前庭水管外口。3. 前庭水管外口「 vestibularaqueduct」:为骨性管,由内淋巴囊通至骨迷路的前庭,其中有内淋巴管(又称膜性前庭水管)

4. 弓形下窝「 subarcuate fossa」:内耳门和内淋巴囊裂之间的上方有一小凹,有硬脑膜的细小静脉穿过。

补充:内淋巴囊

定义:内淋巴囊为内淋巴管末端的膨大,位于岩骨后面的硬脑膜内,即内耳门下方的内淋巴裂内。内淋巴囊分为2 部分:

骨内部:前庭水管内硬脑膜部:两层硬脑膜间

5. 岩部下面

5.1概述

三面中最不规则,组成颅底的一部分

5.2前内侧部

骨面粗糙,附着以下结构:

腭帆提肌鼓膜张肌咽鼓管软骨部

5.3 后外侧部重要结构

1、颈动脉管外口「 carotid canal」:

外口位置:岩尖与岩底的中间处的深窝,颈内动脉、静脉丛以及交感神经经过。颈动脉管的走行:在管内沿鼓室前壁垂直上行,继而折向前方水平行走,开口于位于岩尖的颈动脉管内口。

2、颈静脉窝「 jugular fossa」:

位于颈动脉管外口的后外侧,内纳颈静脉球的顶部,构成颈静脉孔的前界及外侧界。

在颈静脉孔外侧部容纳乙状窦至颈静脉球交接处,其内侧为岩下窦开口处,第IX、X、XI 脑神经在颈静脉孔内侧部穿行出颅。

补充:颈内静脉的走行:乙状窦出颈静脉孔后移行为颈内静脉,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外侧下行。

3. 乳突小管沟:颈静脉窝的外侧骨壁上有一浅沟,该沟向后穿入骨质而成一小管,成为迷走神经耳支( Arnold神经)的通路。4. 鼓室小管下口「tympanic canaliculus」:位于颈动脉管外口和颈静脉窝之间的薄骨嵴上,鼓室神经以及咽升动脉的鼓室支通过该小管进 人鼓室。5. 岩神经节、蜗水管外口「externalaperture of cochlear aqueduct」

岩神经节:在颈静脉窝的前内侧、紧靠颈静脉间,突有一三角形的压迹,为舌咽神经之所在的部位。

蜗水管外口:岩神经节所在部位,凹底有一小孔,为蜗水管外口。

6. 岩部上缘

岩上沟:容纳岩上窦,沟缘有小脑幕附着。三叉神经压迹:位于上缘内端。上缘尖端:借岩蝶韧带和蝶骨接连并形成小管,内有 展神经、岩下窦。

7. 岩部后缘

内侧段:岩下沟,内含岩下窦;外侧段:颈静脉孔,与枕骨的颈静脉切迹形成。

8. 岩部前缘

内侧:与蝶骨大翼接连,形成蝶岩裂。外侧:岩鳞裂和岩鼓裂。

9.岩部与鳞部之间

并列的二管通入鼓室。居上者:鼓膜张肌半管。居下者:咽鼓管半管。

10. 内耳道及内耳道底

1.内耳门「internal acoustic pore」:岩部后面中央偏内,向外通入内耳道

2.内耳道「internalacoustic meatus」:颞骨岩部内骨性管道,长度1cm。

3.内耳道底「fundusof internal acoustic meatus」:内耳道外端垂直有筛状小孔的骨板,构成内耳前庭和耳蜗内侧壁。

4. 内耳道底的分区及内容物

内耳道底由横嵴、垂直骨嵴分为四区

I 象限:前庭上区→前庭上终末支

II 象限:前庭下区

数个小孔:前庭下终末支单孔:球囊神经III象限:蜗区→蜗神经→cochlear→CockIV象限:面神经管区→七面→七喜为面神经管入口面神经、中间神经由此通过

骨今中外

概七、茎突{styloid process}述

1、概述:起于颞骨鼓部下面,伸向前下。远端有茎突咽肌、茎突舌肌、茎突舌骨肌等肌肉附着

2、茎乳孔:面神经管的下口,面神经经此出颅。

一遇到颅骨病灶就苦恼,这篇文章能帮助您

颅骨病变临床上相对少见,疾病谱包括转移、骨髓瘤、骨血管瘤、LCH、表皮样囊肿等。日常工作中,颅骨病灶可能是偶然发现的或有症状性的,了解这些疾病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是正确诊断的前提。本文带大家一起了解下几种颅骨病灶的临床及影像特征。

转移

转移是多发颅骨病灶中最常见原因之一,常继发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肾癌等。儿童患者中则为神经母细胞瘤和肉瘤转移。临床上可无症状或表现为局部肿胀感。临床上发病年龄广泛,以老年人多见。

转移常为多发、边界清晰的溶骨性病灶,一般延伸至周围软组织。颅骨转移灶也可为成骨性转移(尤其见于前列腺癌)和弥漫性浸润。当病灶为单发时,要怀疑原发灶为甲状腺癌和肾癌。MRI 上转移灶信号没有特异性,T1 上表现为高信号骨髓内低或等信号,增强可为均匀性强化、不均匀环形强化或无强化。

75 岁,乳腺癌孤立性颅骨转移。枕骨溶骨性病灶,破坏内外板及板障。病灶呈 T1WI 低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强化。

骨髓瘤

骨髓瘤为浆细胞单克隆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是血液系统的第二常见恶性肿瘤,约占血液恶性肿瘤的 10%。多发于老年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肾功能损害、骨痛等。

影像上大约 10% 临床确诊病例表现为正常,其他常见表现为骨质疏松、骨质破坏及骨质硬化,以骨质破坏最常见,而骨质硬化很少见,常出现在治疗后。骨质破坏可单个或多个,呈穿凿状、鼠咬状,一般无硬化边。多个病灶可融合,呈地图状外观。病灶常累及内外板,病灶内可残留死骨片,MRI 信号特征无特异性,但是增强后一般强化明显。病灶内出血罕见。

颅骨多发性骨髓瘤。颅骨侧位示颅骨内多发大小不等溶骨性病灶。

颅骨孤立性骨髓瘤,CT 上表现为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病灶呈 T1WI 低信号、T2WI 稍高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强化。

骨血管瘤

骨血管瘤为骨内血管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是发生于骨内的原发性肿瘤,约占全骨肿瘤的 0.6%-1.0%。骨血管瘤生长缓慢,预后良好,可发生于任何骨骼,约 2/3 以上发生于脊柱及颅面骨,后者多位于额骨、顶骨、枕骨及眼眶。病灶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居多,且女性多见。病灶可以偶然发现或出现疼痛等。病理上骨血管瘤分为海绵型和毛细血管型。海绵型是由充满血液、扩张的壁薄腔窦构成,此型多见于脊柱和颅骨。毛细血管型是由极度扩张增生的细小毛细血管构成,此型多见于扁骨及长骨干骺端。

影像表现:一般为单发,少数可多发。表现为起自板障的圆形或卵圆形膨胀性溶骨性病灶,边界清晰,约 30% 的病灶有硬化边。病灶内部可见自中央向周围放射状排列的粗大骨小梁,特征性表现为从病灶中央到周边的日光放射状骨针。但是,此表现常常见不到,尤其是当病灶很小时。大的血管瘤可形成向颅外突出的软组织肿块,肿块内可有不规则条状钙化或云絮状密度增高影,边缘可出现蛋壳状钙化。增强后呈病灶呈明显强化。

颅骨血管瘤,CT 骨窗示病灶向颅骨外侧生长,内见放射状骨嵴影,颅骨外板骨质破坏。肿瘤在 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不均匀高信号。

颅骨血管瘤,中年女性,左侧顶骨异常信号,T1WI 呈低信号,增强后呈明显强化,强化不均匀。

朗格汉斯细胞增生症

朗格汉氏组织细胞增生症(LCH)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在全身多个系统或器官的异常克隆、增殖及浸润的疾病,包括嗜酸性肉芽肿、韩一薛一柯综合征和勒一雪病。LCH 多见于 2~10 岁儿童,发生于成人者较少。LCH 发生部位广泛,可累及多个部位,主要累及骨骼系统及皮肤,其他包括肝脏、脾脏、中枢神经系统、肺等。LCH 累及骨骼系统部位包括颅骨、椎体及四肢骨等,以颅骨多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患者或无症状或表现为局部疼痛等。

影像表现: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病变,伴软组织肿块,破坏区边界清晰,无硬化边,多发性病灶可相互融合呈地图样改变。病灶中央可见残存的骨质。MRI 上病灶信号无特征性,内部出血罕见,增强后呈明显强化。LCH 累及其他部位骨骼时常表现为病灶周围的水肿,对 LCH 诊断具有提示意义。但是瘤周水肿很少见于颅骨 LCH。

LCH,颅骨溶骨性病变,周围无明确硬化边。CT 示额骨溶骨性病变,边界清晰。

LCH,右侧额骨溶骨性骨质破坏,伴软组织肿块形成,增强后呈明显强化。

骨内脑膜瘤

骨内脑膜瘤罕见,指发生于颅骨内硬膜外的脑膜瘤,推测此种脑膜瘤可能起源于胚胎发育时残留于硬膜外组织内的蛛网膜细胞团或外伤后突入骨折缝或附近。临床上好发于 50-60 岁女性。早期临床症状轻微,随着肿瘤增大可表现为颅内高压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等。

影像表现:颅骨内脑膜瘤常表现为骨质硬化性病变,膨胀性或溶骨性破坏少见。呈膨胀性改变时可有完整或不完整的骨性包壳,病灶内可有不规则钙化。

骨内脑膜瘤,左侧顶骨内骨质增生硬化性改变,边缘不规则,增强后病灶周围有强化,邻近脑膜可能由于刺激而增厚强化。

颅骨表皮样囊肿

颅骨表皮样囊肿少见,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前者多见,来源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残留于颅骨的静止的外胚层细胞。后者是由于外伤等原因造成表皮组织种植于板障并不断角化而形成。病理上表皮样囊肿的囊壁是由角化或未角化的鳞状上皮组成,囊内可见角质碎屑、胆固醇结晶及其他类脂质成分、钙盐沉着等。临床上以儿童多见,无性别差异。

影像表现:X 线或 CT 上表现为颅骨局部骨质缺损、膨胀性改变,边界清晰,有或无硬化边。MRI 上病灶信号特征取决于囊内容物成分及比例,可表现为 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或 T1WI 高信号、T2WI 高、低信号等。DWI 一般呈高信号。增强后囊内容物不强化,囊壁可有强化。

颅骨表皮样囊肿。右侧额骨内异常信号,呈 T1WI 低信号、T2WI 高信号,边界清晰,信号均匀,增强后囊壁强化。

颅骨表皮样囊肿。左侧额骨内椭圆形病灶,边界清晰,信号不均匀,呈 T1WI 等、低信号,T2WI 高信号,DWI 呈高信号。

作者 | 天涯陌路

内容策划 | 小雪球、彭龙

题图来源 | 站酷海洛

插图来源 | 作者提供

投稿及转载 | medical_radiology@126.com

参考文献 | (向下滑动)

Colas L, Caron S, Cotten A. Skull Vault Lesions: A Review. AJR Am J Roentgenol. 2015;205(4):840-7.

徐琼, 李清海, 吴瑾秀. 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 CT 与 MRI 表现 [J]. 临床医学,2016,36(10):5-7.

邢菲, 孙娜娜, 刘希胜.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学诊断及病理学特征 [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35(8):1294-1298.

来源:影像时间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且已标明作者和出处,如不希望被传播的老师可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