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官窑方忆老师解锁宋式插花,比电视剧靠谱多了
前段时间有一部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凭借着精良的画面和严谨的宋式美学,在网上引发了热议。剧组也趁着《知否》带来的风尚,给观众们大大的安利了一波宋代的审美与艺术。
在电视剧里,有一集大家在都拍手称赞,盛家老太太请来了一位宫里头的礼仪教导嬷嬷来给盛家小姐们上课,上课的内容呢,就是宋代最流行的四艺之一——插花。且不论剧情发展如何,这个情节足以证明插花是一种十分流行的审美培养方式。
想要进一步了解宋代人究竟是怎样插花的吗?这可不能就光看电视了!作为宋代最受欢迎的休闲方式,插花怎么可能没有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痕迹呢?各种文献、书籍、绘画上面,插花的场景都随处可见,可以说是一项从王宫贵胄流行到普通百姓家里的全民艺术形式。
△ 餐桌上的花艺
赵佶《文会图》(局部) 宋
从徽宗画的宫廷插花,到各种文人留下的文人插花,宋代的插花形式十分丰富多样,造型与道具也不止一种。那宋人究竟是怎么插花的呢?宋代人对插花的审美是怎么样的呢?宋代插花都有些什么技艺呢?3月3日,大肉庄『名家大课』就邀请到了南宋官窑博物馆的研究馆员方忆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场宋代插花的讲座。
南宋官窑博物馆
方 忆
#大肉庄·名家大课#第二十期讲座,大肉庄请到了南宋官窑博物馆的方忆老师,带领大家回到宋代,赴一场春天花事的美学之约。
方忆老师
南宋官窑博物馆研究馆员
■ 大肉庄 ·名家大课 ■
讲座主题:花事未了——宋代插花与花器琐记
■ 时间: 2019年3月3日 下午2:00 ■
■ 地点:杭州·大肉庄 ■
注意⚠️本次#大肉庄·名家大课#限席位20人,员满即止,现场预约仅对ROSE会员开放。
ROSE App扫码下载
精彩内容抢先看
相信很多朋友,都会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用花卉来装点自己的起居空间,闲来无事给自己买一束花,成了很多年轻女孩子对自己的一种激励方式。对生活有更高品质要求的人,则会选择自己亲手插上一两瓶花,来显示自己既有高雅的审美,又未曾被生活所累。不同的插花方式,都能表达出插花人当下的心境。
△ 黑釉梅瓶 南宋
△ 黑釉双系罐 唐
而宋人插花更是追求风雅,从花器到花材,无一不是精挑细选。比如细长的花瓶、浅宽的花盆、甚至是来自古代的青铜器,都能够成为花器。
△ 赵佶《听琴图》(局部) 宋
△ 《五百罗汉图》(局部) 南宋
△ (传)李公麟《维摩演教图》 (局部)
而不同的花,也能表达不同的含义,比如春兰秋菊,凌霜傲梅,每个时令都有着不同的题材。甚至还能引申出另一种插花题材和纹饰——用四时花卉组成的一年景。
△ 李嵩《花篮图》夏季花卉卷 南宋
△ 李嵩《花篮图》冬季花卉卷 南宋
△ 金鱼村南宋窖藏中影青印花一年景纹饰
想参与一场真正的宋式美学的熏陶吗?想学一学真正的宋式插花吗?3月3号,我们在杭州等你!想来现场听课的会员们,赶紧去ROSE APP,或找客服“小二”预约现场听课吧~不能来现场的小伙伴,可以在手机ROSE APP上观看现场直播哦~
讲座预约(主讲人:方忆老师)
主题:花事未了——宋代插花与花器琐记时间:3月3日 14:00-16:00地点:杭州·大肉庄观看方式:现场 ROSE会员免费预约 限20人 线上 登录 ROSE App 观看直播
会员现场席位预约请联系:小二
招聘
大肉庄·招聘 | 古董可以怎样玩,加入大肉庄一起解锁未来
招生 | 大肉庄·金缮课
招生 | 大肉庄·金缮plus线下课程第三期要来了,超强阵容
大肉庄·名家大课
禅风与儒韵,郭学雷的南宋吉州窑探秘大肉庄·名家大课
马云翔:黑色才是正儿八经的中国色
大肉庄·名家大课
汤忠仁:不了解古代,就烧不出当代
明代吴彬《五百罗汉图》局部大图欣赏
吳彬,明代畫家,字文中,一作文仲,號枝庵發僧,枝隱庵主,生卒年不詳,莆田(今屬福建)人,流寓金陵(今江蘇南京)。萬曆(一五七三——一六二零)間神宗朱翊鈞召見,授以中書舍人,官工部主事。擅畫人物,擅長佛像。奇形怪志,迥民前人,自成門戶。白描尤佳,脫出唐、宋規格,筆端秀雅,與胁煌潜蛟缒甑漠嫾#鄬僬y文人畫派一路,晚年的畫,去除了部分奇險怪誕的形式,多趨于柔和簡潔。
吳彬《五百羅漢》一是吳彬爲南京棲霞寺爲所作,該畫爲絹本,現有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一幅羅漢圖,卷末有“萬曆辛醜春敬寫,施于棲霞禅寺供奉,枝隱庵頭陀吳彬”,該畫可能爲棲霞寺所作。除此之外,清宮舊藏有兩本,一爲吳彬摹李公麟的《五百羅漢》,並自題是“仿龍眠筆法”,其二是設色畫《五百羅漢》,款爲“枝隱頭陀吳彬齋心拜寫”,是吳彬自己創作。
吳彬在未出任工部主事之前,純粹是一位隱迹山林的民間畫家,他自稱“枝隱頭陀”。頭陀是梵文的音譯,意即“抖敗保簿褪且獪毂M人間一切塵垢和煩惱。“頭陀”是佛教苦行之一,修習“頭陀行”有十多種清規戒律。比如,穿衣要用人家丟棄的破爛衣物縫補成百納衣、糞掃衣;吃飯要向人家乞食,日只一餐;住要遠離人家,常于曠野樹林之下清心靜慮。吳彬樂以“枝隱頭陀”自勉,其中寓有隱居山林,一心修禅,專心學畫,勇猛精進的遠大抱負。
吳彬擅長山水,尤工佛像。神宗在世時十分欣賞其才華,所畫佛像“入爲供奉”。吳彬的傳世之作《五百羅漢》畫中山水、花鳥、人物畫得片紙爲珍奇,其山水畫絕不摹古,每出新奇,人物畫更是形狀奇異,迥異舊人,自立門戶。這幅《五百羅漢圖卷》就是明代人物畫爲後人留下的一座裏程碑。
東漢時期,隨著佛教的傳入,佛教繪畫應叨撂朴阑账哪辏ü洞蟀⒘_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後,對羅漢之崇拜日熾,並開始繪畫或雕刻羅漢像。道釋人物畫中的羅漢是千百年來畫家們最喜愛的創作母題,“畫家羅漢誰第一,前有立本後貫休”。唐代王維、五代貫休、宋代張玄以及明代張仙童、吳偉等曾創作下大量的羅漢像,可惜流傳後世的作品卻寥寥無幾。
吳彬繪制的《五百羅漢》展現給人們的是一個個奇特怪異,不同流俗的人物形象。作者不惜力氣,著意刻畫人物動態和內心世界的同時,對于背景的描寫卻采用了以少勝多、以虛襯實的手法,幾乎舍掉了卸嗳宋锎嬖诘淖匀画h境,使一個個形態各異的人物更加鮮豔奪目。在線條造型與表現技巧方面,吳彬匠心獨撸條飄動流暢而不輕浮,舒松隨意而不散亂,結構嚴謹而不拘束,時時處處顯示出作者娴熟的藝術功力。從吳彬塑造的那五百個形象奇詭,五官極度誇張扭曲的羅漢身上,人們不能不對吳彬超常的藝術才能感到驚愕和歎服,感覺到他確實有一種化腐朽爲神奇般的魔力。吳彬的羅漢不但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對弘揚佛法産生了助推作用。吳彬的過人之處更在于其人物個體的形態服從于群體造型以及宗教大畫面的能力。他的畫除了讓人們玩味不已之外,還將人們的視線導入那清淨無華、神秘平淡的永恒世界裏。
明代吳彬《五百羅漢》祖國傳統文化之精萃,堪稱羅漢圖中,乃至曆代人物畫中之上品,充分顯示了吳彬極具創造力的藝術才華。其人物造型豐富而誇張,給人以超凡脫俗之感。其簡潔得近于空的背景處理,則令畫面頓入清淨無爲之境。其取法于吳道子的線條,輕盈流暢而疏密有致.通卷格調完整和詣,的確是一幅兼具藝術鑒賞及宗教氛圍的傳世佳作。此畫構圖不落俗套,富有情趣,人物造型怪誕而不失法度,線條疏密有致,用色豔而不俗,可視爲吳彬羅漢圖中的典型作品。
(注:該作品系紙本,設色畫,縱三十七點七公分,橫二千三百四十五點二公分。現藏于美國克裏夫蘭美術館)
明 吴彬 五百罗汉图卷 37.7×2345.2公分 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