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张素云个人资料(张素云)

张素云个人资料(张素云)

张 菁:青春在抗美援朝战场闪光——访志愿军女战士张素云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前夕,党中央决定给入党50年以上的党员颁发纪念章,表彰他们为党的事业,为民族复兴、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做出的贡献。我们军休所的张素云同志获得殊荣。

张素云是抗美援朝的女战士,荣立二等功,是入党68年的老党员,今年86岁了。由于年大病多,没能参加军休所召开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在盛夏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我随军休所领导到张素云家,给张老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张老住在北京市西城区西黄城根北街的一个小院子里。我们穿过绿树成荫的街道,进院就看见古老的槐树在阳光照耀下,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走上三楼的一个小单元,开门的是张老的儿子。他说,我妈听说你们来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非常高兴。一大早就起来,梳妆打扮,挑了一件她最喜欢的衣服穿上。

这是部队的老房子,两居室加客厅。客厅不大,约12平米。沙发书柜等家具还是上世纪的,摆设很简朴很整洁。

张老在客厅等着我们。她满头银发,虽然年近九旬,但精神矍铄,沧桑的脸上绽放出喜悦之情。她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让儿子沏茶。

军休所余所长转达了党组织对张素云的问候,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给她戴在胸前。她抚摸着金光闪闪的纪念章,微笑地说,昨天听说你们要来,我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好觉。我们共产党走过一百年了,真是不容易,为人民为祖国做了开天辟地的贡献。我作为这个组织的一员,感到自豪骄傲。我入党快70年了,是在党的阳光照耀下,从一个天真浪漫的女青年,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她一边说,一边拿出一本发黄的老相册给我们看。

【参加志愿军的张素云】

相册里珍藏着张素云从学校到参加志愿军,在朝鲜志愿军司令部工作、生活的照片。她指着照片讲述了那火红的青春岁月。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他们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派第七舰队驶入我国基隆、高雄两个港口,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台湾,严重危害了新中国的安全。1950年10月,为反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根据党中央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

抗美援朝战争的炮声,激起无数有志青年的爱国热情。一批批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参加到抗美援朝的队伍中。

张素云1934年出生在九省通衢的江城湖北武汉。当年16岁的她在湖北大学读书,也报名参军了。

1950年冬,解放军中原军区到湖北调学员,她从湖北大学转到武汉中原军区机要学校,学习机要工作一年。在军校学习机要业务,学习政治、时事。在这里,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树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毕业后,她和十几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北京工作。

同学们怀揣着报国梦,坐了两天一夜的闷罐车来到北京,在前门火车站下了车。她们背着背包,一路走到中南海报到,心中满是激动与兴奋。在学习了两个多月的发报工作后,她正式成为中央机要处的一名机要员。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推进,机要员一批批轮换到朝鲜。

1952年12月,张素云和战友们乘火车从北京一路向东北,到达安东(现丹东)。一行的战友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最小的16岁。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为能够上朝鲜战场而高兴。

他们在志愿军招待所住了两天,做入朝的准备工作。部队首长向大家介绍了朝鲜战场的最新情况和入朝参战要注意的问题。抗美援朝战争两年多来,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英勇善战,取得了辉煌胜利,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以南。敌人还没有死心,战争还在继续。张素云和战友们为英雄志愿军取得的胜利而高兴,为即将奔赴战场而兴奋。大家决心向志愿军英雄学习,为祖国为人民立战功。

1953年1月初的一天,张素云和战友们乘坐大卡车跨过鸭绿江,向朝鲜志愿军司令部进发。出发前领导要求轻装简行,他们只能带换洗内衣、牙刷等必要物品。作为机要员,有文字类的书本一律不能携带。大家自觉服从命令,放下了与此无关的物品,包括一些女孩子喜爱的衣服用品小玩意。

汽车过江后,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进。时至隆冬,朝鲜已是冰天雪地,寒风刺骨。虽然,卡车上有篷布遮盖,但挡不住滚滚的寒流。大家相互依偎,抱团取暖。公路上的雪已冰冻,为了防滑,车轮戴上了铁锁链。为了安全,司机开得很慢,但还是不时地颠簸,把人摔得东倒西歪。

在大家难受的时候,更大的危险出现了。敌人的飞机也来凑热闹。前方发来防空警报,司机立即停车,带队的领导招呼大家迅速跳下车,在路边隐蔽起来。一群敌机呼啸而来,扔下炸弹,幸好人员和车辆没事。敌机飞走后,大家上车继续赶路。这一路遇到多次敌机空袭,我们安然无恙。

傍晚,到达志愿军司令部。前来迎接的领导和战友们热情地拥抱他们,祝贺大家战胜了严寒,躲过了敌机袭击,安全到达。

张素云和战友们放下行装,吃了晚饭,马上投入了工作。

从1951年6月中旬开始,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斗争尖锐复杂。到1953年春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志愿军已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4月26日美方同朝中方面恢复中断6个月之久的停战谈判。在停战协定即将签署之际,韩国当局声称要“单独干”、“北进”,中朝人民军队为实现有效的停战和停战后处于更有利地位,于7月中旬发起金城战役歼灭了大量敌人,迫使“联合国军”方面向朝中方面作出实施停战协定的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停战的实现。

这时,志愿军司令部机要处非常繁忙,志愿军首长与国内、各部队电报来往频繁。张素云和战友们经常通宵达旦工作。认真仔细的处理每份文件,将上级最新指示精神和下级最新情况及时通过电报传达,一次次出色完成了任务。

我在相册里看到,张素云和战友们穿着运动服在篮球场的照片,问张老,战事这么紧,你们还能打篮球?

她笑着说,战时文体活动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就讲过,“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抗美援朝也一样,司令部首长很关心我们,利用战斗间隙组织文体活动。不仅打球还唱歌、跳舞、演文艺节目等很丰富,大家很愉快。有一次过节,在礼堂里开联欢晚会,彭德怀司令员也来了,他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有个小姑娘走到彭老总面前说:“彭爷爷,我能邀请您跳一支舞吗?”彭老总乐了,说:“姑娘,我不会跳舞,但既然你邀请我了,我可以陪着你走一圈。”当时大家开心极了,都说彭老总是多么可敬又可爱的人啊!

在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志愿军首长的正确指挥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英勇善战,打败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他们在战场上再也占不到便宜了。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1954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召开庆功大会,张素云光荣参加,戴上了闪闪发光的军功章。

张素云说:“我年纪大了,好多事记不清楚了,但我很高兴能有这样机会,把过去的事情讲给后代人听,让他们知道历史的过往,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和平,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保卫好我们的祖国。”

听着张素云深情地讲述,翻看那一页页珍贵的照片,我仿佛看到了一张张青涩的脸庞透出兴奋的容光,她们走出校园,满怀爱国之心投入战场。当成片飞机从她们头顶掠过,她们也曾惊慌无措,但伴随着滴滴哒哒发报声的传出,展示了她们信仰的力量。她们的青春在战火中闪光。

(作者系北京市西城区军休一所工作人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发布)

政协第十四届洛阳市委员会委员名单发布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洛阳市委员会委员名单(2022年12月27日政协第十三届洛阳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分界别按姓氏笔画排序)

中共界(33名)

马晓平(女) 王 锋 王少波 王红军 王青春(蒙古族)

王淑霞(女) 王敬林 石小琳(女) 白 剑 仝宇鹏

刘向平(女) 安占立 孙云斌 孙延文 李胜利

李新建 杨明祥 杨炳旭 何武周 张汉智

张伊民 张向阳 张步涛 陈淑欣(女) 罗克振

庞明新 宗玉红(女) 袁金怀 夏德刚 章 勇

程建龙 曾丹梅(女) 薛雪玲(女)

民革界(10名)

王 锋(女) 李克寒 杨 鹏(女) 肖 杰(女) 吴凤宇

张 毅 郝身群 顾继周 程相朝 魏 娜(女)

民盟界(10名)

卢 燕(女) 卢文涛(女) 朱瑞琪(女) 孙 力 吴海霞(女)

崔 琳(女) 傅国伟 焦江波 焦海祥 滑学东

民建界(10名)

王 蒙 闫 宁(女) 李延科 张海民 张颖政

罗 芳(女) 姬向懿(女) 韩秋峰(女) 谢海军 魏险峰

民进界(10名)

李利平(女) 李聪辉 张 建 张利波 张喜春(女)

金 卓 贾 真(女) 郭 磊 黄昆峰(女) 戚春艳(女)

农工党界(10名)

王 颖(女) 王红伟 曲安龙 李惊宇 来平良

张丽聪(女) 是 凡 徐向阳 徐振江 席 恺(女)

九三学社界(11名)

王新帅 王燕飞(女) 申镏郡 任宏恩 刘 恒(女)

孙富强 李红波 杨 琪(女) 肖宏滨 张 琪(女)

尚旭辉

无党派界(11名)

王民学 王幼平 白 雪(女) 朱晓伟 刘斐斐(女)

孙金山 李优良 陈 凯(女) 屈佳妮(女) 袁晓晖

彭 枫

工会界(13名)

王明辉 牛朝晖 化冬梅(女) 吉炳奇 吴吉光

张林青(女) 胡任官 黄俊锋 寇兴禹 董春格

董彩红(女) 蒋武寿 曾 涛

共青团青联界(11名)

许丽萍(女) 李 东 宋君毅 张伊猛 武晓军

林浩民 高 哲 陶 烨(女) 康议心(女) 韩晓传

潘昆明

妇联界(10名)

马惠敏(女) 孙蓓蓓(女) 肖丽玲(女) 肖豫鹏(女) 张 丽(女)

周 毅(女) 郭晓利(女) 郭笑丹(女) 董艳萍(女) 樊晓红(女)

工商联界(17名)

王 凯(女) 刘凯旋 安石柱 孙海霞(女) 苏 超

李 涛 李洋洋 李海燕(女) 陈志杰 范钦良

赵 勇 段笑波(女) 郭红伟(女) 彭冬冬 景兴德

魏 莹(女) 魏建春

科协界(15名)

于为民 马军林 王红雷 孙 东 孙振华

张成杰 张春云(女) 张晓燕(女) 赵贵森 郝宏伟

秦红彬 徐 静(女) 徐书雷 徐流杰 崔福云(女)

台胞台属界(14名)

丁剑南(回族) 王大峰 布 扬(回族) 叶惠玲(女) 付亚萍(女)

刘聚亮 李 刚 李文知 杨延武 张素云(女)

林 森 赵 威 高爱民 潘新锋

侨联界(16名)

王 鹏 申 立 刘占涛 闫 洁(女) 苏 亮

李振刊 何 黎(女) 张艳洁(女) 张智国 陈 源(女)

陈丽羽(女) 周 佳(女,回族) 段东飞 徐江怀

蔡根喜 翟江涛

文学艺术界(20名)

王亚明 王丽敏(女) 王春苗(女) 王晓辉 牛广德

邢立志 任 禾 刘 萍(女) 刘联合 余 杰

余来水 张建升 林 伟 林东国 胡大鹏

秦爱花(女,回族) 夏莉莉(女,蒙古族) 高彩荣(女)

滑先锋 游晓晓(女)

科学技术界(36名)

马 宾 马怀庆 王 松 王 磊 王世雄

王冰婵(女) 王保国 韦飞赢 邓 静(女) 卢利军

史建强 代 伐 乔亚锋 庄少峰 刘从丰

刘亚奎 刘继鹏 齐存森 李 涛 李 麟

李安民 李松涛 杨英科 吴义舟 邱型波

张鹏宇 陈少乐 陈欢欢 武雪都 郝彦洁(女)

娄 娜(女) 徐英豪(满族) 郭松林 黄红蓉(女) 裴 岩

燕 利(女)

社会科学界(32名)

王 烨 毛阳光 史家珍 冯 牧 司庆礼

刘丹凤(女) 刘克见 刘晓丹(女) 刘瑞华(女) 许锐锋

李 鹏 李金祥 杨 鹏 杨树红 吴劲松(女)

冷 彬 张捍卫 罗红果(女) 封 民 赵 兵

赵 莹(女) 赵志端 赵胜利 祖恩厚 党 慧(女)

郭 洁 黄 亮 彭仁来 焦建波 温海国

樊立兵 冀莉花(女)

经济界(42名)

丁瑞凯 王 斌 王建军 牛恒林 毛维桓

田 炜 田明晓 史关强 史海宝 邢灿义

吉建宾 吕宗乐 华 伟 刘亚莉(女) 齐 琳(女)

汤 雁(女) 许 军 苏 菁(女) 李 钢 李胜利

李彩民 张开奇 张会霞(女) 张富强 陈华民

易 勋 周永伟 孟利侠(女) 赵合明 赵站伟

郝孝伟 袁振海 高 佳(女) 郭松涛 郭前进

黄志刚 董三军 韩 洋 韩 丽(女) 曾 拯

简海涛 潘 勇

农林界(19名)

王新伟 王新建 邓 骁 朱继祖 刘军学

刘晓武 苏朝华 李二寨 何玉霞(女) 汪孝国

张万军(回族) 张旭光 张娜娜(女) 罗宏伟 岳艳玲(女)

赵红艺 俞永生 秦 博 雷辉辉(女)

教育界(22名)

于晓峰 王明高 王金华(女) 王春富 王照峰

韦保新 齐牧云(女) 李正学 李博儒 吴俊艳(女)

张会娟(女) 张新红(女) 陈永红(女) 尚航帆(女) 孟 伟

赵飞龙 赵海彦 柳彩红(女) 钱建华 常 明(女)

韩明月(女) 裴 航

体育界(5名)

石雨凡(女) 司马楠(女) 朱瑞波 祝京媛(女,回族)

徐世刚

新闻出版界(6名)

王旭晨 杜忠伟 杨志豪 陈 虹(女) 赵要伟

谢泽楠

医药卫生界(20名)

万玉敏(女) 王 娴(女) 王俊霞(女) 牛牧青 史利红(女)

刘洪峰 李 春 李金乐 肖一妙(女) 汪传一

宋睿智 邵 鹏 郑幼伟 赵印震 赵绍杰

班爱荣(女) 郭芫沅(女) 董为杰 韩武强 薛松涛

少数民族界(11名)

王全武(回族) 关宇飞(满族) 许宏光(满族) 孙伯涵(回族)

杜 娜(女,回族) 李 琰(女,回族)

李波波(蒙古族) 杨海波(满族)

赵 楠(女,维吾尔族) 徐 彦(女) 郭长君(女,回族)

宗教界(8名)

王信玄 刘文都 杨广欣(女) 杨罗同 高学鸿

高振立 释妙通 释恒乾

特邀界(39名)

马 辉(回族) 马 智(回族) 马少军 马亚辉(回族) 马林波(回族)

王更军 王利彬 王定泽 王建伟 卢铁军

申俊涛 任宏国 刘文晓 刘红波 苏永峰

李 阳 李 杰 李 乔 李 辉 李浩伟

杨海龙 何海卫 张 翀(女) 张六锦 张清涛

陆万强 陈志恒 罗 锋 庞树轩 赵 晖(女)

赵青海 胡贵生 姜治国 柴 幻 徐 峰

郭晓东 常光磊 符永帅 魏 淼

来源:洛阳网

生孩子没床位?产科的问题没那么简单

在中国,没有哪个科室的医疗纠纷比妇产科多。

据《2018年全国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大数据报告》,2018 年 2866 件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二审判决书中,涉及到妇产科的医疗纠纷案件数量超过 400 件,受到妇产科医疗纠纷高发的影响,儿科的医疗纠纷数量也位居第三位。

妇产科似乎从来不缺令人唏嘘的新闻,产妇、家属和医院之间总有说不完的情仇。

日前,网曝大庆油田总医院以没有床位为由拒绝接收产妇,结果产妇大出血后延误治疗最后死亡。虽然大庆卫健委已就此事发布调查情况说明,称院方曾劝说产妇去其他医院,但家属称该通报避重就轻。

抛去个案中难断的是非曲直不谈,产科的医疗资源真的这么紧张吗?

1. 产科床位的不足是相对的

据媒体报道,大庆油田总医院是黑龙江西部地区有名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有当地人表示,大庆油田总医院是大庆市最好的医院之一,而这可能恰恰是其床位紧缺的原因。

根据国家卫健委此前发布的《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2019)》,截至 2018 年,全国共有妇幼保健机构 3080 家,妇产医院 807 家,儿童医院 228 家,从业人员近 64 万人,床位 33.8 万张,各类医疗机构中妇产科和儿科床位数持续增加。

而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第四年,我们发现中国人口出生率仍然在下跌。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出生人口为 1523 万人,比 2017 年减少 200 万,比之前最低预测的少了近 560 万人。

床位在增加,需求在下降,看上去妇产科的生意该不好做才是?

但事实上,由于高龄、高危产妇在不断增加,人们更加倾向于去“大医院”生产, 更有保障的公立医院、口碑更好的三甲医院,而在所有专科医院类型中,妇产科医院公立性质医院占比是最小的,于是时不时就会曝出某三甲医院产科一床难求的新闻。

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秦文芝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三甲医院的医疗服务品质、安全性更让患者信赖,所以,很多患者都会选择去三甲医院,去那些产科口碑很好的医院。所以,最终导致部分三甲医院床位紧张。”

此外,妇产科床位资源还呈现出一种省际差距。

据《2019 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可计算出每万人妇产科医院床位数,从这一数据来看,江西、天津、上海、广西和黑龙江等地床位相对紧缺,西藏、青海、贵州、新疆和云南等地床位相对充足。

近日这一事件涉及到的大庆油田总医院,便位于妇产科医院床位相对紧缺的黑龙江省。

2. 产科是医院最忙的科室

产科医疗资源的紧张不仅体现在床位上,与同行们对比,产科医生也显得更加忙碌。

根据 2018 年发布的《医院蓝皮书》,产科医生每年住院手术量 166 例,也就是说,作为一名产科医生,平均不到 2 天就要做一台手术。

不过,想要减轻产科医生的工作负担,让每个产妇获得更优质的服务,却不是单纯增加产科医生数量就能解决的。

因为在中国某些产科手术的必要性值得商榷。根据《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发展报告》公布的相关数据,2018 年全国剖宫产率为 36.7% ,而这比国际医疗卫生界认为的 10%-15% 的剖宫产率理想值要高出不少。

不只是产科医生,中国的护理和助产人员也相对不足。

世卫组织与人口基金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在中国每 1 万人拥有 23 名护理和助产人员,仅有 59% 的助产服务需求得到了满足。世卫组织表示,发达国家助产士与生育妇女的比例约为 1:1000 ,在中国则为 1:4000 ,助产士缺口约在 20 万人左右。

北京妇产医院的主任医师张素云此前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立医院因为患者太多,导致资源不够,“一般在妇产医院,有时候30个人来生孩子,只有5个助产士,不可能坐在那里看谁宫口开到哪里了,而是旁边有一个铃,你有需求的时候打铃,叫我们就行。”

产科的医护人员,总在英雄和罪人两个角色间游移。因为产房内外悲喜不定,生死之间变数又太多了。

产科医疗资源的相对紧张,虽不能当作发生那些医疗纠纷的挡箭牌,但相对于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可预测的诸多变数,我们能做的或许只有正视这些缺口的存在,然后试着找出一种更加合理的调整方法。

数据新闻编辑 李媛

新媒体设计 陈冬

校对 陈荻雁

张 菁:青春在抗美援朝战场闪光——访志愿军女战士张素云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前夕,党中央决定给入党50年以上的党员颁发纪念章,表彰他们为党的事业,为民族复兴、祖国富强、人民幸福做出的贡献。我们军休所的张素云同志获得殊荣。

张素云是抗美援朝的女战士,荣立二等功,是入党68年的老党员,今年86岁了。由于年大病多,没能参加军休所召开的“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仪式。

在盛夏一个艳阳高照的上午,我随军休所领导到张素云家,给张老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张老住在北京市西城区西黄城根北街的一个小院子里。我们穿过绿树成荫的街道,进院就看见古老的槐树在阳光照耀下,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走上三楼的一个小单元,开门的是张老的儿子。他说,我妈听说你们来送“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非常高兴。一大早就起来,梳妆打扮,挑了一件她最喜欢的衣服穿上。

这是部队的老房子,两居室加客厅。客厅不大,约12平米。沙发书柜等家具还是上世纪的,摆设很简朴很整洁。

张老在客厅等着我们。她满头银发,虽然年近九旬,但精神矍铄,沧桑的脸上绽放出喜悦之情。她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让儿子沏茶。

军休所余所长转达了党组织对张素云的问候,把“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给她戴在胸前。她抚摸着金光闪闪的纪念章,微笑地说,昨天听说你们要来,我高兴得一晚上没睡好觉。我们共产党走过一百年了,真是不容易,为人民为祖国做了开天辟地的贡献。我作为这个组织的一员,感到自豪骄傲。我入党快70年了,是在党的阳光照耀下,从一个天真浪漫的女青年,成长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的。没有党就没有我的今天。她一边说,一边拿出一本发黄的老相册给我们看。

【参加志愿军的张素云】

相册里珍藏着张素云从学校到参加志愿军,在朝鲜志愿军司令部工作、生活的照片。她指着照片讲述了那火红的青春岁月。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他们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派第七舰队驶入我国基隆、高雄两个港口,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台湾,严重危害了新中国的安全。1950年10月,为反抗美帝国主义的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根据党中央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

抗美援朝战争的炮声,激起无数有志青年的爱国热情。一批批青年学生投笔从戎,参加到抗美援朝的队伍中。

张素云1934年出生在九省通衢的江城湖北武汉。当年16岁的她在湖北大学读书,也报名参军了。

1950年冬,解放军中原军区到湖北调学员,她从湖北大学转到武汉中原军区机要学校,学习机要工作一年。在军校学习机要业务,学习政治、时事。在这里,她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树立了共产主义的信仰。毕业后,她和十几名同学一起被分配到北京工作。

同学们怀揣着报国梦,坐了两天一夜的闷罐车来到北京,在前门火车站下了车。她们背着背包,一路走到中南海报到,心中满是激动与兴奋。在学习了两个多月的发报工作后,她正式成为中央机要处的一名机要员。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的推进,机要员一批批轮换到朝鲜。

1952年12月,张素云和战友们乘火车从北京一路向东北,到达安东(现丹东)。一行的战友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最小的16岁。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为能够上朝鲜战场而高兴。

他们在志愿军招待所住了两天,做入朝的准备工作。部队首长向大家介绍了朝鲜战场的最新情况和入朝参战要注意的问题。抗美援朝战争两年多来,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英勇善战,取得了辉煌胜利,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赶到三八线以南。敌人还没有死心,战争还在继续。张素云和战友们为英雄志愿军取得的胜利而高兴,为即将奔赴战场而兴奋。大家决心向志愿军英雄学习,为祖国为人民立战功。

1953年1月初的一天,张素云和战友们乘坐大卡车跨过鸭绿江,向朝鲜志愿军司令部进发。出发前领导要求轻装简行,他们只能带换洗内衣、牙刷等必要物品。作为机要员,有文字类的书本一律不能携带。大家自觉服从命令,放下了与此无关的物品,包括一些女孩子喜爱的衣服用品小玩意。

汽车过江后,沿着崎岖的山路前进。时至隆冬,朝鲜已是冰天雪地,寒风刺骨。虽然,卡车上有篷布遮盖,但挡不住滚滚的寒流。大家相互依偎,抱团取暖。公路上的雪已冰冻,为了防滑,车轮戴上了铁锁链。为了安全,司机开得很慢,但还是不时地颠簸,把人摔得东倒西歪。

在大家难受的时候,更大的危险出现了。敌人的飞机也来凑热闹。前方发来防空警报,司机立即停车,带队的领导招呼大家迅速跳下车,在路边隐蔽起来。一群敌机呼啸而来,扔下炸弹,幸好人员和车辆没事。敌机飞走后,大家上车继续赶路。这一路遇到多次敌机空袭,我们安然无恙。

傍晚,到达志愿军司令部。前来迎接的领导和战友们热情地拥抱他们,祝贺大家战胜了严寒,躲过了敌机袭击,安全到达。

张素云和战友们放下行装,吃了晚饭,马上投入了工作。

从1951年6月中旬开始,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第二阶段。军事行动与停战谈判密切配合,边打边谈,以打促谈,战线相对稳定,局部性攻防作战频繁,斗争尖锐复杂。到1953年春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志愿军已是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4月26日美方同朝中方面恢复中断6个月之久的停战谈判。在停战协定即将签署之际,韩国当局声称要“单独干”、“北进”,中朝人民军队为实现有效的停战和停战后处于更有利地位,于7月中旬发起金城战役歼灭了大量敌人,迫使“联合国军”方面向朝中方面作出实施停战协定的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停战的实现。

这时,志愿军司令部机要处非常繁忙,志愿军首长与国内、各部队电报来往频繁。张素云和战友们经常通宵达旦工作。认真仔细的处理每份文件,将上级最新指示精神和下级最新情况及时通过电报传达,一次次出色完成了任务。

我在相册里看到,张素云和战友们穿着运动服在篮球场的照片,问张老,战事这么紧,你们还能打篮球?

她笑着说,战时文体活动是我军的优良传统。毛主席在抗日战争时就讲过,“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抗美援朝也一样,司令部首长很关心我们,利用战斗间隙组织文体活动。不仅打球还唱歌、跳舞、演文艺节目等很丰富,大家很愉快。有一次过节,在礼堂里开联欢晚会,彭德怀司令员也来了,他随便找了个座位坐下。有个小姑娘走到彭老总面前说:“彭爷爷,我能邀请您跳一支舞吗?”彭老总乐了,说:“姑娘,我不会跳舞,但既然你邀请我了,我可以陪着你走一圈。”当时大家开心极了,都说彭老总是多么可敬又可爱的人啊!

在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领导和志愿军首长的正确指挥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英勇善战,打败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他们在战场上再也占不到便宜了。1953年7月27日,战争双方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历时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宣告结束。

1954年4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召开庆功大会,张素云光荣参加,戴上了闪闪发光的军功章。

张素云说:“我年纪大了,好多事记不清楚了,但我很高兴能有这样机会,把过去的事情讲给后代人听,让他们知道历史的过往,珍惜现在得来不易的和平,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保卫好我们的祖国。”

听着张素云深情地讲述,翻看那一页页珍贵的照片,我仿佛看到了一张张青涩的脸庞透出兴奋的容光,她们走出校园,满怀爱国之心投入战场。当成片飞机从她们头顶掠过,她们也曾惊慌无措,但伴随着滴滴哒哒发报声的传出,展示了她们信仰的力量。她们的青春在战火中闪光。

(作者系北京市西城区军休一所工作人员;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