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巫术咒语大全 慎用(巫术咒语)

巫术咒语大全 慎用(巫术咒语)

魔法速成——古代咒语学习指南

咒语,施术者用来驱除邪祟、消灾免难、呼风唤雨的神奇语言。是不是很厉害?有兴趣的可以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两句!

中国古代的巫术咒语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先秦到西汉时期的咒语比较简单和质朴,而从东汉开始,巫师的咒语趋于繁复、华丽和规整。

“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这是传说商汤时期有人在野外捕猎时使用的咒语。《山海经 大荒北经》中记载驱逐旱神女魃时,需要高声喊:“神北行”。《礼记》有记年终蜡祭上要念的咒语:“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虽然先秦时期留下有关咒语的记载不多,但是从已知的几条咒术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咒语简洁明了,可以说是直接向对象发号施令了。除此之外,西周以来的施术者常常还会在发号施令之前先呼“皋”,大概与我们现在招呼他人时使用的“哎——”“喂——”之类的相似,意在引起被呼唤者的注意。这样看来,用现在的大白话来翻译先秦时期的咒语差不多就是:“喂——,你往北走!”表达够直接!

东汉时期是巫术咒语趋于完善的时期。在这之后一套完整的咒语主要由示威语、惩戒语和催促语三方面内容所构成。前两个部分可以说是一切咒语的基本构成要素了,但是汉代以前的咒语大多只有其中的一项,而最后一项催促语则是东汉以来巫术咒语所特有的惯用结束语。

示威语有很多形式。其中最常见的是向施加对象宣布法术高超的神灵的降临或是巫师自己已经具备了神灵所赋予的超能力。《五十二病方》中有载:“浸火畜浸火畜虫,黄神在灶中。 去,黄神兴”、“帝有五兵,尔亡”,这类咒语就是用黄神、上帝来威吓恶虫。道教的示威语也是以招神为主,但是召唤的神灵更多,咒语的气势更大。汉代以后的示威语常常会提及五方神灵或四方神威。如以下两则咒语:“东方青帝甲乙君,南方赤帝丙丁君,西方白帝庚辛君,北方黑帝壬癸君,中央黄帝戊己君,千乘万骑护吾神”;“吾头戴朱雀,足履玄武,左挟青龙,右挟白虎”。反正就是只要神威大,小鬼都害怕!

列举恶鬼恶虫的名字,对其亲属关系进行揭示和攻击则是示威语的另一种形式。此类咒语在魏晋隋唐间尤为常见。《千金翼方》中一则禁咒注鬼的咒语:“注父张,注母杨,注兄靖,注弟强,注姊姖,注妹姜,知汝姓字,得汝宫商,何不远去,住何所望?......”,显然有一种“你尽在我的掌握之中”的感觉。

所谓的“惩戒语”是指咒语中表示如何惩罚鬼怪的内容。例如:“汝不疾去,咸盐苦醋唾杀女”、“编若十指,投若于水”、“凡使十二神追恶凶,赫女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女不急去,后者为粮”等等,都是些威逼恐吓,吓破鬼胆的说辞。恶鬼怕不怕不好说,但是生人听着倒是怪渗人的。惩戒语一般跟在示威语之后,但也有两者混在一起的咒语。

东汉以后绝大多数咒语后面都缀有催促语“急急如律令”这句话,成为了咒语的程式化特征。这句话在道教的咒语中很普遍,但其实不仅仅是道教,东汉以后民间的很多巫师的咒语之后都会用上这样类似的结束语。“如律令”和“急急如律令”本来是汉代政府文告中常用的术语。意思是说像执行律令一样执行规定或按有关律令从速办理。也许是官府文告对汉代巫师有了灵感启发,所以在他们对鬼怪发布命令的时候便把这句话加了进去,以彰显自己不可抗拒的力量。

咒语的发展除了在内容形式上的规整,在语言形式的表达上也开始追求规整。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句式逐渐增多,句子匀称,韵脚整齐。比如一则呼唤风沙和黑暗的《五黑咒》:“天濛濛,地濛濛,人濛濛,鬼濛濛;天黑黑,地黑黑,人黑黑,鬼黑黑;天断头,地断头,人断头,鬼断头......”是不是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这样句式整齐,内容规整的咒语,读起来却感觉失去了原本的质朴,不但没有了咒语该有的震慑力,反而增添了一种华而不实的感觉。

中国古代流行过各种各样的咒语,站在科学的角度上来看,这些咒语不过都是些糊弄人的把戏,但是咱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用。语言毕竟也是可以产生力量的,即便是对鬼神无用,对自我的暗示作用总还是有一些的。

《鲁班书》为何被称为“邪书”?看开篇一句话,就知道原因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例如纺织业的祖师是上古时代的嫘祖,酒业的祖师是杜康,而工匠的祖师便是春秋时期的鲁班。这些技艺祖师们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他们掌握的技艺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鲁班书》里包含了鲁班一生技艺的精华,它凝聚了鲁班毕生的智慧。但是在后世,这样一本神奇的书却是禁书,这究竟是何原因呢?

鲁班的发明

鲁班是春秋时代的人,他出生在公元前507年。鲁班其实不姓鲁,鲁班本姓姬,是公输氏,因为是鲁国人的原因,所以就被人称为鲁班。鲁班的家庭世代以做工匠为生,受环境的影响,鲁班从小就学会了各种奇异的工具和技能。

而聪明的鲁班也十分善于创新,经常会询问父亲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父亲也总是耐心地解答鲁班的问题,这也造就了后来的大发明家鲁班。鲁班的一生发明过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锯子。

相传某一天,鲁班进山伐木时,身上的衣服被一种野草挂住划开了一道口子,于是他便俯身去观察,这才发现,这种野草虽然看起来平平无奇,但其实,叶片的周围都是细小的锯齿。于是鲁班就突发奇想,能不能发明一种带齿的工具用来伐木呢,这样伐木效率会提高很多。

于是鲁班回家后就实验了各种材料,最终打造出了充满小齿的铁片,鲁班就将这个新工具命名为“锯子”。除了锯子之外,鲁班还发明出了石磨、伞、墨斗和曲尺等工具。其实鲁班的发明不止有民用产品,还有军用产品。

有次鲁班游历到了楚国,这时楚国正在和隔壁的宋国打仗,而诸侯之间的攻伐一般都是互相争夺城池,但很多城池都城高墙厚,用一般的攻城防守往往要付出巨大的损失。

所以当楚王听说鲁班来到楚国后,就邀请他为自己制作一种可以使攻城变得更轻松的器械。

于是鲁班就发挥了自己的奇思妙想,经过多次的实验和改进后,发明出了云梯这种攻城器械。

云梯不是一种简单的梯子,它比城墙还高,带有车轮可以随意移动,它的结构包含两个梯子。底部的不可活动的叫主梯,上部可以移动的叫副梯。副梯可以随意升降,直接就能搭在城墙上供士兵攀爬,士兵可以站在云梯上向城内射箭和投掷石块。如此恐怖的攻城杀器一拿出来,宋国就怕了,连忙请出了墨子去找楚王周旋讲和。

鲁班的诅咒

鲁班一生擅长各种工艺,尤其是在木材制作上,已经到了神乎其技的水平。他给后世留下的《鲁班书》里包含了他的毕生所学,千年的时光未都曾消减此书的光芒。

但是《鲁班书》却在后世是一本人人谈之色变的禁书。因为这本书包含了鲁班的一句诅咒。

翻开《鲁班书》的第一页,上面的第一句话写的是,欲学此术,必先绝后。古人都将传宗接代当做人生大事,鲁班如此恶毒的诅咒自然就人人对此书谈之色变了。

那么鲁班为什么要留下这样恶毒的话语当诅咒呢?其实这跟他人生的不幸经历有关。

话说鲁班在结婚后不久,就被叫去给鲁王修宫殿了。因为回家的路途遥远,所以鲁班就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一种可以飞的木鸢。只要骑着它,念出咒语,便可以腾空而起,飞跃几千公里,而且速度十分惊人。

鲁班想家的时候,就骑着木鸢回家去与妻子团聚,本来这是一件十分浪漫的事情,但偏偏却发生了意外。后来有一天,妻子十分想念鲁班,想到平时丈夫都是骑着木鸢回家的,妻子也学着鲁班骑了上去,并且念出了咒语,木鸢果真载着她飞了起来。

但后来因为木鸢飞得太高,鲁班的妻子受到了惊吓。而这时鲁班的妻子又怀着孕,受到惊吓后肚子便流出了鲜血,木鸢的法力也因此消失,最后坠落到了地上。鲁班的妻子就这样死去了,鲁班因此伤心欲绝,觉得是自己的技艺害死了家人。所以就在后来写书的时候,加上了一句恶毒的诅咒。

巫蛊邪书

其实鲁班书被禁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这本书里有很多巫蛊之术。鲁班书主要分为三部分。上部分主要讲述技艺,里面包含了各类房屋的修建方法。中部分主要讲述的是一些道法和医疗术。下部分则讲的是一些邪术和咒语,也就是巫术,这里面包含了一些比较黑暗的整人巫蛊之术。

例如施展一种特殊的符咒,可以让房屋倒塌,还有一种法术,可以让特定的女性爱上自己,此外还有一些意念控物,隐身之术,操控蛇之类的玄乎奇技的巫术。这些巫术方在科学的现代,人们都不会在选择相信,但在迷信的古代,可是会有相当多的人去信这些。

但历代的统治者们都非常忌惮擅长巫蛊之术的人,他们很怕老百姓掌握这些技巧,即便是用巫蛊之术来惩治恶人也是不被统治者允许的。况且这些黑巫术还有可能被有心的恶人学去为害一方,所以当政者们索性就将教人巫术的《鲁班书》给直接禁止掉。

结语

不管是建造建筑和治病救人的医术,还是整人的黑巫术,技术总是没有善恶对错的,有对错善恶的是形形色色的人。鲁班虽然已经仙逝了两千多年,但是他生前的发明却一直都在造福后世的华夏子孙们。

虽然《鲁班书》中的技术在现代已经用不上了,里面的一些巫术现在看起来也都十分荒诞,但这本书依然还有着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