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八字

十大将军十大元帅都是哪里人(十大元帅都是哪里人)

十大将军十大元帅都是哪里人(十大元帅都是哪里人)

开国十大将帅,来自哪个省的最多?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将帅授勋,十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十人被授予大将军衔,五十七人被授予上将军衔,一百七十七人被授予中将军衔,八百零六人被授予少将军衔,在这一千零六十位开国将帅中,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

咱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十大元帅的名单,要知道这个顺序不是随便安排的哟——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然后咱们再看一下十大将军都有谁。虽然有着陈庚“宁为将头,不为帅尾”的说法,但陈庚并不是排名第一的大将,拥有这个荣幸的是粟裕,随后是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和许光达。

按照现在的省级行政划分,十大将帅中哪个省最多呢?哪些省处于缺席状态呢?在十大将帅中,湖南省共有九位,几乎占了半壁江山,而且他们大多集中在长沙和湘乡两地,这九位湘籍元帅和大将是: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

并列第二的是四川省和湖北省,这两省都占了二十席中的三席,三位川籍元帅和大将是朱德、陈毅和罗瑞卿;三位鄂籍元帅和大将则是林彪、徐海东、王树声。如果非要给川鄂两省分个先后,那么,四川应该排在前面,因为四川省拥有两个元帅,而湖北省拥有一个元帅。

出人意料的是,重庆市竟然以两席的数量占据了第三的座次,而且重庆的这两席都是元帅,一个是刘伯承,一个是聂荣臻。

排在第四的是广东省、山西省和海南省,这三个省各自拥有一位元帅或大将,分别是叶剑英、徐向前和张云逸。纵观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属于北方人的只有一位——徐向前,这就引发了一个大问题,为什么相对柔弱的南方在现代史上涌现了如许多的铁血男儿呢?答案就在从秦始皇一扫六合以来的统一大势里。

秦统一六国既是从西向东,也是从北向南;五百年后,三分天下归于西晋也是从北向南;三百年后,隋朝灭掉南陈完成统一大业,还是从北向南;大约四百年后,赵宋王朝结束五代十国一统天下,仍是从北向南。但是,又四百年后,朱元璋驱除蒙元,恢复汉人天下,却是从南向北;五百多年后,蒋介石又从南向北形式上完成了统一。我们可以看到,在军事对比上,北方呈现出的是从强到弱的渐降趋势,而南方则展示了一条从弱到强的上升线。有朋友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新中国推翻旧中国走的可是从北向南的路线呀,此言诚然不虚,但不要忘了,新中国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南方人哟!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开国十大将帅,来自哪个省的最多?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将帅授勋,十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十人被授予大将军衔,五十七人被授予上将军衔,一百七十七人被授予中将军衔,八百零六人被授予少将军衔,在这一千零六十位开国将帅中,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

咱们先一起来回顾一下十大元帅的名单,要知道这个顺序不是随便安排的哟——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然后咱们再看一下十大将军都有谁。虽然有着陈庚“宁为将头,不为帅尾”的说法,但陈庚并不是排名第一的大将,拥有这个荣幸的是粟裕,随后是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和许光达。

按照现在的省级行政划分,十大将帅中哪个省最多呢?哪些省处于缺席状态呢?在十大将帅中,湖南省共有九位,几乎占了半壁江山,而且他们大多集中在长沙和湘乡两地,这九位湘籍元帅和大将是: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粟裕、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许光达。

并列第二的是四川省和湖北省,这两省都占了二十席中的三席,三位川籍元帅和大将是朱德、陈毅和罗瑞卿;三位鄂籍元帅和大将则是林彪、徐海东、王树声。如果非要给川鄂两省分个先后,那么,四川应该排在前面,因为四川省拥有两个元帅,而湖北省拥有一个元帅。

出人意料的是,重庆市竟然以两席的数量占据了第三的座次,而且重庆的这两席都是元帅,一个是刘伯承,一个是聂荣臻。

排在第四的是广东省、山西省和海南省,这三个省各自拥有一位元帅或大将,分别是叶剑英、徐向前和张云逸。纵观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属于北方人的只有一位——徐向前,这就引发了一个大问题,为什么相对柔弱的南方在现代史上涌现了如许多的铁血男儿呢?答案就在从秦始皇一扫六合以来的统一大势里。

秦统一六国既是从西向东,也是从北向南;五百年后,三分天下归于西晋也是从北向南;三百年后,隋朝灭掉南陈完成统一大业,还是从北向南;大约四百年后,赵宋王朝结束五代十国一统天下,仍是从北向南。但是,又四百年后,朱元璋驱除蒙元,恢复汉人天下,却是从南向北;五百多年后,蒋介石又从南向北形式上完成了统一。我们可以看到,在军事对比上,北方呈现出的是从强到弱的渐降趋势,而南方则展示了一条从弱到强的上升线。有朋友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新中国推翻旧中国走的可是从北向南的路线呀,此言诚然不虚,但不要忘了,新中国的十大元帅和十大将军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南方人哟!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忆江南

景阳岗武松喝了18碗酒,外加2斤熟牛肉,正常人能吃下这么多吗?

说到《水浒传》中最经典的名场面,当属武松打虎了。

作为百兽之王,老虎的形象是“凶猛无敌”和“不可战胜的”。正所谓“龙争虎斗”,其地位一直和龙相提并论,如果说龙代表了帝王,那么虎便代表了最高阶的武将。比如蜀汉有五虎上将,梁山也有五虎上将等。

因此,但凡能击败老虎的人,毫无疑问都是英雄,比如“飞将军”李广,就是因为射虎而闻名天下;东吴大帝孙权,也是因为擅长射虎,被众人称颂,苏轼词中就写道:“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武松打虎

按照科学统计,一只成年老虎的掌击力量是1000kg左右,咬合力为500kg上下,相当于普通成年人的八倍,平均速度为22米/秒上下,比人类速度巅峰的博尔特还快两倍多。武松能徒手打死一只大老虎,实力可见一斑,也由此成为民间交口称颂的一等一的好汉。

就连伟人也多次提到武松,号召大家要学习景阳冈上的武松。

武松能徒手打死一只老虎,主要原因自然是他高超的武艺,《水浒传》虽未提及武松来历,但是按照名人考据,武松出身少林寺,是少林功夫的集大成者,自然拳脚了得。

行者武松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武松在上景阳冈之前,好好喝了一场酒。

我们常说,酒壮怂人胆,酒是英雄胆。人情世故和凶猛如虎的社会现实‬中,大多数男儿往往要压下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卑微的活着,但是一旦给他们一碗‬烈酒,他们分分钟就变成了无所畏惧的战士。武松亦如此。

如果不是酒壮胆,武松能不能顺利打下这只老虎,就不好说了。《水浒传》里写道,武松趁着酒劲,打死了老虎。打完之后,只觉浑身酸软,酒全散了。可以说是武松的心声了。

那么打虎之前,武松到底喝了多少碗酒呢?

景阳冈喝酒

《水浒传》中说,武松在回清河县的路上,路过景阳冈,可是连喝了十八碗酒,看到这个数字,恐怕大多数人都要咂舌了,武松喝了十八碗酒,居然还能脚不软心不跳,打死了一只百兽之王?

那么,一般人能像武松这样,吃两斤熟牛肉,外加十八碗酒吗?

武松喝的啥酒

众所周知,今天市面上的酒,分为两种:蒸馏酒和非蒸馏酒。白酒即是蒸馏酒,度数都很大,一般都是四五十度;而非蒸馏酒,则包括黄酒、啤酒和葡萄酒,度数相对较低。

黄酒度数一般在9-15度上下,出名的如山东即墨的老酒,绍兴状元红,绍兴女儿红等等,度数都不会超过20度;啤酒度数则更低了,一般都在12度以下,即使号称“夺命大乌苏”的乌苏啤酒,平均度数也不过13度。

中国酒的历史,可谓悠久,早在商周时期,中国人就创造了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生产酒,但此时的酒,都是非蒸馏酒,直到明朝时期,才出现了蒸馏酒。

也就是说,明朝之前,中国人喝的酒,都是非蒸馏酒,主要为黄酒和米酒,最高度数,也不过是15度!

宋朝时期喝的酒,更完全是黄酒了。虽然当时喝的酒,也叫做“白酒”,但其实这些酒,本质上却是黄酒。只是因为用大米发酵而成的,颜色是白色,才叫“白酒”。

当然,这些黄酒,都是上层贵族喝的,下层百姓和平民喝的,大多数都是醪糟,也就是甜米酒,这种酒是用蒸熟的糯米拌上酒酵,发酵而成,味道甜美,含酒精量更低。白居易诗里“一翁香醪新叉刍”说的,便是醪糟。

所以,武松喝的酒,只是黄酒或者米酒,甚至是醪糟,度数最多不过15度。对于一个彪形大汉而言,十八碗醪糟的酒精度,似乎并不算什么。

十八碗有多少

看完酒的种类,我们再看看,武松喝的酒,数量上到底有多少。

现在我们在随便一个博物馆,都能找到宋朝时候的酒碗,以宋代吉州窑的斗笠碗为例:这个碗满打满算也就能装两百毫升,大概四两酒,和现在一个普通大排档的塑料水杯差不多。

景阳冈上,武松喝了十八碗,按照吉州窑的斗笠碗来算的话,武松大概喝了五六斤酒,换算成啤酒的话,也不超过十瓶啤酒。

十瓶啤酒加两斤牛肉,对一个成年人来说,丝毫不成任何问题。对于现在的吃播主播而言,连最低限度都算不上。

所以,“十八碗酒”的故事,其实是有点幽默的:彪形大汉武松,在景阳冈喝了十瓶啤酒,就耍起了酒疯,执意上岗。知道真相的读者,眼泪都要掉下来。

其实,武松在景阳冈上喝的酒,并不是最多的,武松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后,被刺配孟州,结识了“金眼彪”施恩,为帮施恩报仇,武松在快活林上演了“醉打蒋门神”的好戏。前往快活林的路上,武松为了将武功发出来,逢店便喝三碗酒,前前后后喝了三十多碗酒,相当于二十多瓶啤酒!是景阳冈的两倍!

即使喝了这么多酒,武松还能将蒋门神打个皮开肉绽,其酒量不可谓不高。

武松醉打蒋门神

其实,梁山上武松的酒量并不是最好的,阮小七和鲁智深等人,酒量都比武松好。阮小七喝酒的功夫,整个梁山都佩服,梁山招安时,他和十多名手下喝掉了108坛酒,阮小七一人,便喝掉了十多坛!

“花和尚”鲁智深,也是酒中豪杰,他在五台山修行时,遇到买酒挑夫,便一次性将两桶酒买下,一口气喝了个干净。所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不过如此。

《水浒传》中武松喝酒的文学手法

其实,除了酒的数量外,武松喝酒的场景中,还有一处不合常理的地方。

一般人喝酒到半酣,再至全开,胆量会越来越大,力气则会越来越小,真正喝醉时,全身如泥,使不出一丝力气。

武松喝了十八碗酒,也就是十瓶啤酒,却还有很大的力气,打死一只百兽之王,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毕竟武松喝的是穿肠毒药,而不是兴奋剂。

那么,《水浒传》中为何要这么写呢?

其实是有一定的夸张成分在里面。

文学作品中,为了突出一个人的形象,增加故事的张力和戏剧性,往往喜欢用夸张性的言辞和描述,来夸大其词。

就像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文辞所被,夸饰恒存,“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

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飞流可下三千尺,千里江陵一日还。

这种夸张式描写,常见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比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有82斤重,李元霸的大铁锤,重达320斤,赵子龙单枪匹马,就能独闯龙潭,在曹军中杀个七进七出,鲁智深力气盖世,双手合抱,就能倒拔一棵大垂柳。

当然,这样的夸张式文学语言,不仅是中国作品的独有,在西方文学中,也屡见不鲜。

早在古希腊荷马时代,就见诸文字中,阿喀琉斯全身如同钢筋铁骨,刀枪不入,赫克托尔的长矛锋利无比,能穿透七层青铜盾牌;北方的维京大力士,可以只手推动一艘巨船,西边的凯尔特人,可以纵马越过十几丈宽的大悬崖。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中国古代能有那么多“千杯不醉”的酒鬼了,曹操对酒当歌,苏轼把酒问青天,杜甫白日纵酒放歌;阮籍能一次性盛饮百杯;李白更厉害,会须一饮三百杯;到了王维这里,便是新丰美酒斗十千了。

这种数字上的描述,只是一种突出人物形象的必要修饰而已,切不可当真。

所以,《水浒传》并没有被称为纪实文学,而是被称为魔幻主义文学作品,形同《百年孤独》和《白鹿原》。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十八碗酒和两斤熟牛肉对于一个常人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事,对于饮啖兼人的梁山好汉而言,就更不值一提了。

但是,好汉喜欢喝酒,却并不等同于喝酒了才算好汉。

作为穿肠毒药,酒对人身体的伤害,不言而喻,举杯消愁愁更愁,适度饮酒解忧即可,切不可图一时之乐,畅饮不克制,亲人两行泪。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沁说

十大开国元帅都有谁,为何蒋介石称:我看只有朱德能称之为帅

1955年我军第一次授衔仪式,一共授予了10位元帅,都是德高望重的国之重器。据说,当时蒋介石看到这份授衔名单后,说了一句:我看只有朱德称得上为帅,其余都为将!甚至就连主席都称朱老总为“红军之父”,所以今天咱们就来回顾一下朱老总为何能坐稳元帅之首的宝座!

立志从军报国,领导南昌起义!

1886年12月1日,朱德出生在一个佃农家庭,幼时朱老总家里比较贫穷,他没上几年私塾就投入到了革命中。1909年朱老总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从此他便立志从军报国。1911年朱老总参加辛亥革命,后又相继参加了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当苏联的十月革命胜利后,朱老总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在留学德国的途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接受组织安排,前往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朱老总回国,先是被派遣到四川领导革命工作,后组建军官教育团培训军事干部。

主席和朱老总合影

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在这种危急时刻朱老总奉命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从此走上了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1927年九月,面临绝境的红军南昌起义部队在三河坝陷入踌躇,大多数人认为已经没有取胜希望,纷纷要求解散队伍保存实力。朱老总冷静分析形势,找到敌人湘南方向最薄弱的环节,身先士卒发起突袭,重创反动派。之后在人马疲乏、军官动摇的情况下稳住局势以弱胜强,转战福建、江西,连续挫败了敌人围追堵截。

1928年朱老总与陈毅元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近800人,从粤北转至湘南宜章县,同当地共产党取得联系,决定趁国民党李宗仁和唐生智战争爆发,向湘南发展夺取宜章发动武装起义。1月12日,南昌起义军余部利用曾在国民革命军第6军任过营长的胡少海的关系,智取宜章城,逮捕了国民党县政府官吏和豪绅,解除了团防局和警察局的武装,发动群众,开仓济贫,并打开监狱,解救出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接着,南昌起义军余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并将宜章农军整编为1个独立团。智取宜章城的胜利,给当地国民党统治势力以打击和震动。3月中旬的时候,朱老总召开了湘南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

智取宜章城

井冈山会师,慧眼识将!

朱老总随后将湘南起义过程的工农军编成工农革命军第三、第四、第七师和两个独立团,一共800余人。直到下旬国民党军7个师开始向湘南反扑,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朱老总和陈毅元帅率工农革命军于4月上旬撤出湘南地区,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转移。不久,朱老总与毛主席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也正是因为朱老总带着仅存的800多人,这才保留了革命的火种。

井冈山会师

这里注意一下,在这支部队中其中还有林彪元帅和粟裕大将。在这其中朱老总还发明了游击战中经典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十六字诀。即使运用游击战术最为娴熟的毛主席,也屡次指出他的军事经验最早来源于朱老总在实战中的总结。有了朱老总最初的成功探索,才有了后来游击战的发扬光大。就连粟裕大将就曾在回忆录里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当初上井冈山后,朱德说出这个十六字方针,然后放到全军中去推广,而且打了几次胜仗。

井冈山的军民流传这样的话“井冈山来了个会打仗的军长,用的十六字诀,肯定能够打胜仗”,但是后来在会议上正式公布出来了以后,说是毛委员说的。朱德带来的部下,包括林营长也问朱德,这个是当初我们在湘南暴动时提出的战略思想,怎么是毛委员说的呢,但朱德笑笑说,只要打胜仗都一样。在发掘人才方面,朱老总也是慧眼识珠,在随朱老总上井冈山前的湘南起义中,受了挫折的林彪元帅临危不乱,反败为胜就引起了朱德的注意,让他做了营长,林帅这才迈出了人生中的关键一步。

林彪

1927年在大庾山区,粟裕连升两级,被朱老总任命为连指导员,成为仅有的七个步兵连主官之一。多年后,粟裕大将还回忆当年在武平的一个山隘口,他亲眼见到年过四十的朱德,带几个人矫健地攀缘灌木丛生的陡壁,从侧背攻击拦路的地主武装民团。在井冈山时,一次朱德、陈毅随粟裕的连队一起,帮驻地附近的老乡收割稻子。骄阳似火,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有人劝年纪最大的朱德休息休息。朱德没有应允,却若有所思地说:“没关系,革命就像接力跑,一棒一棒传下去,我老了,有粟裕!”很显然事实证明,朱老总的选择是对的。

粟裕

四渡赤水,百团大战!

1930年朱老总被中共中央任命为中国红军总司令。1934年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大规模的战略转移。长征初期制由于凭由于博古左倾教条主义的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使中央红军在“湘江之战”后,从八万多人减少到只有三万多人。当时的红军实际指挥德国顾问李德又不顾敌人调集40多万的围堵,仍把希望寄托在与红2、6军团的会合上,坚持按原计划向湘西前进,使红军处于覆灭的险境。

湘江之战

在此危急关头,毛主席力主摆脱敌人主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争取主动。这个主张得到了中央军委大多数同志的赞同。1935年1月7日,红军一举攻克黔北重镇遵义城,召开具有转折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决议规定:“军事指挥者朱老总、周总理负责军事,总理是中央委托的对军事下最后决心者,新任政治局常委的主席协助总政委的工作。中央红军首渡赤水,2月18日,完成了二渡赤水的行动,3月4日,朱老总提议设立了前敌司令部,兼司令员,他提议毛主席为前敌政治委员,这时毛主席才参与对军事行动的直接领导。

遵义会议

1935年3月11日,中央成立新的三人军事领导小组,毛主席才成为主要的军事领导人之一。3月16日,红军完成第三渡,随即于3月21日东渡赤水河是为第四渡,至此整个四渡行动宣告结束。从1934年12月18日黎平会议到1935年3月11日新的三人小组成立,近三个月的时间里,朱老总身为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既负责作战计划又负责下达作战命令和战斗部署,而且有权制定行动方针供周恩来总理审批,毛主席仅协助总理。

因此,在三人小组成立前,朱老总在四渡赤水的领导集体中居举足轻重地位。同样四度赤水,更是我军在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役。直到1937年全国抗战开始,朱老总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率领八路军开赴华北参加对日作战。在抗战中,朱老总和彭老总部署平型关战役,后又配合忻口会战,指挥八路军各部实行诱敌深入,开展游击战争。后又携手彭老总和左权部署“百团大战”为抗日战争立下汗马功劳。

百团大战

华北战争打懵傅作义,解放石家庄!

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阴谋发动内战,在危机时刻,又是朱老总挺身而出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一职。在此期间,在朱老总的运筹帷幄下,解放军相继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中国革命形势出现逆转。解放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时,东北、华东等战区开始组织大规模战役,整军整师地歼灭国民党军。晋察冀这个抗战时的模范根据地,一直没能打不开局面,没打一个像样的歼灭战。1947年5月,中央五大书记分成两组,毛主席、周总理和任弼时留在险地陕北,朱老总、刘少奇东渡黄河来到华北。

朱老总到华北不久,就发现了华北部队存在很大问题。后方太大,出征人员少。野战军号称12万人,实际能用于作战的不到7万人。其余的都在后方搞生产,各自为政。团以上机关都有自己的财产,纪律也比较混乱。他马上整军,实行了停止经营生产,商店一律归公;建立统一的后勤机构专门管理等措施。经过两个月的整军,华北部队战斗力显著改善。当年10月,他指挥华北部队在保定以北的清风店全歼国民党第3军,俘虏军长罗历戎,打了第一个漂亮的歼灭战。

最后在华北战场中朱老总指挥的最后一次漂亮的“收官之战”,作为游击战开拓者的朱老总再次做出理论创新,变“游击战”为“运动战”,用兵灵活,避实击虚,攻占大城市石家庄,化解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把国民党号称“华北王”的虎将傅作义打的缩手缩脚,束手无策。总的来说朱老总领导华北部队打了一系列翻身仗,完成了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军事斗争战略转变,组织部队打下了关内第一个大城市石家庄,使华北解放区形成连成一大片。1948年在三大战役期间,又是朱老总协助毛主席,指挥东北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打赢了辽沈、平津和淮海战役,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被消灭殆尽。

淮海战役

获封为帅,英雄落幕

1955年,朱老总因为赫赫战功被中央军委授予元帅军衔,而且是十大元帅之首。在授衔典礼上,毛主席亲自为朱老总授衔!1976年7月6日,因为积劳成疾和操劳过度,朱老总病逝。当时按照习俗,要给朱老总换一身新衣服,结果家属找遍了全家也没有找到一件新衣服,原来朱老总身上一直穿着旧衣服。就这一点来说,朱老总不愧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老总在军事上既能亲临前线指挥,还能坐镇统筹全局,善于发掘培养人才,把握革命方向,无愧为我军第一元帅。本期视频就到这,欢迎大家留言评论,下期我们不见不散!

名表配豪车!卡地亚劳力士等25款世界顶级名表,和什么汽车最搭

汽车和腕表是男人身份的象征,一个展现审美品位,一个反映内在修养,两者都是复杂精密的机械工艺品,一大一小,无一不是科技、文化和艺术的化身。因此成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机械收藏品,但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汽车与腕表的相似性。网上车市帮大家梳理了一些具有相似属性与相同定位的汽车和腕表品牌。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这些品牌,哪些是腕表界的劳斯莱斯,哪些又是腕表界的丰田。

腕表&汽车品牌定位对比
汽车品牌腕表品牌
劳斯莱斯百达翡丽
迈巴赫朗格
宾利江诗丹顿
布加迪Richard Mille
法拉利AP爱彼
保时捷宝柏
兰博基尼帕玛强尼
阿斯顿马丁 积家
玛莎拉蒂伯爵
奥迪万国
雷克萨斯欧米茄
奔驰劳力士
宝马卡地亚
沃尔沃浪琴
凯迪拉克帝舵
林肯豪雅
路特斯肖邦
讴歌名士
特斯拉西铁城
英菲尼迪艾美
捷豹芝柏
路虎宝玑
本田精工
大众天梭
丰田卡西欧
制表:网上车市 www.cheshi.com

世界顶级的尊贵象征

劳斯莱斯、迈巴赫、宾利可以称得上是全世界最顶级的豪华轿车品牌。优雅大气的外观、精致奢华的内饰,无不彰显着拥有者高贵的身份。而百达翡丽、朗格、江诗丹顿作为最顶级的腕表品牌,精美的设计、卓越的品质,都是对佩戴者修养的体现。

公路和手腕上的F1

布加迪,这个创立至今已经有百余年历史的法国跑车品牌,以精巧的造车技术出名,曾是汽车大奖赛(F1的前身)的常胜将军。而手表品牌中同样也有着一个以“制作出手表业界的『一级方程式』”为目标的品牌,那就是Richard Mille。Richard Mille腕表,从设计理念、制表物料到表内每部分的外型及性能,均与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精密设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超级跑车不光是速度与力量的体现,更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而一块顶级腕表同样是精湛技艺和艺术设计的完美融合。优雅的线条、时尚的外观、先进的科技,每一处细节都在彰显着所有者的气质和品味。

触手可及的豪华

奔驰、宝马、奥迪、雷克萨斯这些豪华品牌汽车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拥有。劳力士、万国、欧米茄、卡地亚也成为城市新贵们的掌上玩物。这些品牌依旧保持着精致的做工和豪华的品质。

小众也可以很奢华

虽然这些品牌认可度不高,很小众,但并不妨碍它们对品质和极致的追求,低调奢华的气质、优良的品质、先进的科技,使它们成为那帮喜欢新鲜事物人群的挚爱。

英伦绅士与北欧贵族

捷豹和路虎两个来自英国的“英伦绅士”每一处设计都在强调着自己高贵的血统。拥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芝柏和宝玑也同样杰出,都致力于为皇室成员以及各个领域接触的人物提供作品和服务。

普通人的选择

前面说了这么多,净是些普通人高不可攀的奢侈品,真正过日子的还得是这些皮实耐用、价格实惠的产品,精细的做工、独特的科技、相对较低的价格,这不就是普通人真正的需要吗。

【原标题:劳力士/百达翡丽/积家等 25款名表最搭什么车】

中国唯一七星上将是谁?

中国唯一七星上将是谁?中国历史上并没有七星上将。但是看到有些网友把洪学智将军称为七星上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中国唯一的七星上将是谁,都说是洪学智。 洪学智(1913年2月2日-2006年11月20日),1913年2月生于河南商城汤家汇(今属安徽金寨)。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1929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洪学智是我军军史唯一的“六星上将”,这个“六星上将”并非他比其他上将军衔高,而是他曾两次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一是1955年中央为将军们授衔时,洪学智成为共和国55名开国上将之一,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那年他才42岁;二是1988年9月中央军委授衔时,洪学智名列首批17位上将之首。另外,洪学智曾经于1957年、1980年两次担任总后勤部部长,成为军史上的传奇。

因为洪学智将军曾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第一次是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但是在1965年国家取消了军衔制度,直到1988年国家再次重启军衔制度,洪学智再次被授予上将军衔,洪学智将军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授予两次上将军衔的将军,因此才有了七星上将的说法。当然有些文章中的六星上将指的也是洪学智将军。

由此看出我们中国之崛起真的是历史之必然,老一辈付出了太多太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