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语文中必须掌握的成语及解释
三年级(上)
1.大雨滂沱: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雨下得很大。
2.夕阳西下: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3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示例:这样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连绵不断: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示例:~的高山阻挡我们的去路。
5.根深固本:根基牢固,难以动摇。
6.浇树浇根:后半句是交人交心。指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
7.根深叶茂:茂:繁茂。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8.高堂广厦:指高大、宽阔的厅堂、房屋。
9.玉宇琼楼: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10.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11.雏鹰展翅:雏:幼鸟。幼鹰展开翅膀飞翔。比喻青年人开始独立生活、工作。
示例:大学已经毕业了,这正是他~的时侯。
12.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
示例: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
13.错落有致: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14.曲径通幽: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15.千岩竞秀: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16.万壑争流:壑:深沟,借指溪流。许多溪水竞相奔流。形容山中胜景。
17.鸡飞狗跳: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18.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19.惊涛拍岸:汹涌的波涛不断地向岸边涌来。
20.骄阳似火: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把树叶都晒蔫了。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例:夏天的中午骄阳似火,人们都不愿出门。
21.形态各异:事物的形状或表现各不相同。
例:元宵灯会上,形态各异的花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前去观赏。
22.一碧如洗:蓝天仿佛被水冲洗过一样,非常美丽。
例:天空一碧如洗,让人心旷神怡。
23.五彩斑斓:形容颜色灿烂多彩,艳丽夺目。
24.热闹非凡
25.金光闪闪
26.波光粼粼:形容波光明净。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
示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渔帆点点。
27.茁壮成长:健康地成长。
示例:看到下一代健康活泼地~,为人父母者无不感到十分欣慰。
28.竞相开放:互相争着开放。
例:春天里,各种花竞相开放。
29.称霸一方:倚仗权势,欺压别人,成为一方的霸主。
29.连绵起伏:或高或低,接连不断的样子。
30.滔天巨浪:形容波浪极大。
例:海面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31.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
例:孙悟空杀了那条兴风作浪的恶龙。
32.胡作非为:不顾法纪或舆论,任意行为。
例:我们怎么能容忍他胡作非为呢?
33.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的叹息声。
例:遇到困难只会唉声叹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34.万般无奈:形容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35.忍辱负重: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一切而承受屈辱。
36.以曲求伸:胸有大志,能在逆境中生存。
37.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富强。
38.救亡图存:拯救祖国的危亡。
39.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40.催人奋进:激励人奋发进取。
41.羽翼丰满:羽翼,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比喻已经成熟,力量已经壮大。
42.报仇雪恨:通过报仇而彻底消除心头之恨。
43.叶落归根:树叶总凋落在树根旁。比喻人或事物都要有一定的归宿。
44.一帆风顺: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很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45.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起到引导作用。
46.目不暇接: 指东西很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47.美不胜收: 形容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48鱼贯而人:如鱼头尾相接般连续进入。
49.倾巢而出:比喻全部出动。
50.狼奔豕突:豕:猪。像狼和猪那样奔跑乱窜。
51.群龙无首:比喻人多而没有领头的人。
52.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比喻藏身的地方多。
53.大街小巷:形容到处都是,覆盖的地域广。
54.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
55.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
56.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来往不绝的繁华热闹景象。
57.华灯初上:夜晚来临,装饰精美、光辉灿烂的灯刚刚开放。
58.流光溢彩:指灯光绚烂多彩。
59.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多用来赞美新屋美景。
60.巧夺天工:夺:超过。形容制作技艺高超。
61.和风细雨:比喻做事态度温和,方式和缓,不粗暴。
62.春风化雨:适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63.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64.栉风沐雨: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65.未风先雨:
66.见风是雨: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67.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68.暴风骤雨:来势迅猛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69.戎马一生:一辈子都从事军事活动。
70.身经百战:亲身经历过许多次战斗。
71.刮骨疗毒:用刀在骨头上刮,来治疗骨头里的毒。
72.传为美谈:被人们广泛称道或赞颂。
73.约法三章:原指军队法纪严明,后泛指约好或提出几条规定,大家共同遵守。
74.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没有丝毫侵犯。
75.运筹帷幄: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76.好谋善断:喜欢出谋划策,善于作出判断。
77.学海无涯:学习像是在海上航行,没有边际,要学的知识无穷无尽。
78.书山有路:读书就像是登山,有路可走的,路径是什么?就是勤奋。
79.九牛一毛:像是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数量。
80.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81.孜孜以求:不断追求,不知劳累。
82.全力以赴:付出所有的精力去做成一件事情。
8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在学问、技术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后,再继续努力,向前发展。
补充成语(三年级上)
1.不由分说:由不得别人分辩。
例:看到我还在看电视,爸爸不由分说地上前关掉了电视。
2.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例: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应用题。
3.无影无踪: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例:眨眼工夫,几个孩子就跑得无影无踪。
4.经久不息:指掌声过了很长时间还没停止。
例:刘校长话音刚落,礼堂里就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5.若有所悟:感觉好像悟出了什么道理。
6.倾盆大雨:形容雨很大。
7.扶老携幼:搀扶着老人,领带着小孩。
8.兴高采烈:形容兴致很高,精神饱满。
9.天各一方:彼此相隔遥远,难于相见。
10.思绪万千:指内心的想法非常多。
11.意味深长: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12.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
例:妈妈做了我最爱吃的鱼香肉丝,菜刚端上桌,我九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
13.举世闻名:形容名气很大。举:全。
14.开怀大笑:因心情畅快而大笑。
15.人流如潮:人群像潮水一样,形容人很多。
16.驰名中外:形容声名传播得很远。
17.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18. 亡羊补牢:羊丢失了,才修理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
19.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20.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过来。
21.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静。
22. 情不自禁: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23. 脱口而出: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24.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25.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高兴。
26. 如愿以偿:愿望得到实现。
27.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8.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课文中指全世界。
29. 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
30. 身无分文:身上没有一文钱。形容极其穷困。
31. 名不虚传:传播的好名声一点不虚假。
32. 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33.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34.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35.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一样,没有血色。
三年级(下)
1.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示例:这庄严秀丽、~的长江真是美极了。
2.风云变幻: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3.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4.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示例:这简直不是马,是一条~的白龙!一条白龙。
5.飘飘欲仙:欲:将要。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亦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
6.白云苍狗: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7.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8.有利可图:图:谋求.有利益可谋求.
9.有机可乘:机:机会.乘:趁.有机会可以利用,指有空子可以钻.
10.有根有底:有开始也有结尾.指做事能够坚持到底.
11.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12.有口难言: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13.有恃无恐:因为有依靠而不害怕,没有顾忌.多含贬义.
14.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一定答应.
15.有志竟成:指只要意志坚定,事情一定能够办成.
16.风华正茂:风华:风采和才华。茂:旺盛。风采和才华正茂盛。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17.出类拔萃:出:超出。类:同类。拔:高出。萃: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的品德才能出众,高出同类之上。
18.才思敏捷:形容人思维敏捷,才华出众。
19.后生可畏:年轻人是新生力量,很可能超过前人,因而值得敬畏。
20.文思如泉:行文思路像泉水奔涌那样迅速、丰富、流畅。
21.手不停挥:手不停地挥写。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极快。
22.笔下生花: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23.力透纸背:形容书法绘画笔力遒劲有力。也形容诗文作品深刻有力。
24.精妙绝伦:精:精巧。绝伦:无与伦比。精巧美妙到了极点。
25.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26.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27.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28.梦笔生花: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29.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30.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31.鬼斧神工: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33.自强不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例: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的精神。
34.忍辱负重:忍受委屈,承担重任。
35.始终如一:自始至终都一样。
36.飞沙走石: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37.志在千里: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38.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回头看。指为了正义事业而勇往直前,毫无犹豫。
39.坚定不移:形容人立场、观点、主张等固定专一,毫无动摇。
40.坐观成败:指冷眼旁观别人的成功失败而不帮助。
41.按兵不动:控制军队,使暂时不行动,以等待时机。
42.操之过急:操:办理,从事。急:急噪。办事过于急噪。
43.轻举妄动:轻:轻率,不慎重。妄:随便,胡乱。指未经慎重考虑,轻率、盲目地采取行动。
44.兴风作浪:作:兴起。比喻煽动挑拨,制造事端。
45.蠢蠢欲动:蠢蠢:虫子爬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缓慢移动。
46.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形容做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47.闻风而动:听到风声或消息就立刻行动。
48.烟波浩渺:烟波:雾霭苍茫的水面;浩渺:水面辽阔。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51.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52.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53.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54.鸥水相依:比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
55.海波不惊:指没有风浪。比喻太平盛世,平安无事。
56.揠苗助长:把苗拔起来,帮助苗快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
57.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5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59.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60.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61.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62.狐假虎威:假:凭借。比喻倚仗别人的威势吓唬人,欺压人。
63.黔驴技穷: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补充成语(三年级下)
1.难以计数:难于计算它的数目,形容很多。
例:元宵节的夜晚,去夫子庙观灯的人难以计数。
2.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3.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例:站在紫金山顶,一切尽受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4.水天相连:水连着天,天连着水,水天相接。
例:清晨,我站在海边远望大海,在那水天相连之处,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5.变幻无常:不规则地改变,没有规律。
例:“六月天,孩儿脸。”这话一点儿没错,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就雷电交加,下起了倾盆大雨,真是变幻无常。
6.腾云驾雾:传说中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例:孙悟空一边在空中腾云驾雾,一边手搭凉棚寻找妖怪的行踪。
7.一泻千里:江河水流迅速。
例:黄果树瀑布气势磅礴,一泻千里。
8.千姿百态:姿态多种多样。
9.流连忘返: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例:春游时,公园里的美景令同学们留连忘返。
10.飘飘欲仙:心中舒服,像成仙一般。
例:登上庐山之顶,望着变幻无穷的云海,我张开双臂,真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11.气喘吁吁:形容大声喘气的样子。
12.大汗淋漓:浑身是汗,湿淋淋往下滴的样子。
例:他每天坚持晨跑,总要跑得大汗淋漓才罢休。
13.飘飘悠悠: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地浮动。
例:一阵秋风吹过,梧桐树叶飘飘悠悠地落了一地。
14.千山万水:形容道路遥远而险阻。
15.艰难险阻:险阻,危险和障碍。指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危险和障碍。
例:红军战士们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6.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例: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偷看小说的赵刚,被老师当堂捉住后,一时不知所措。
17.热火朝天:比喻群众的情绪饱满、高涨,像烈火燃烧一样。
例:我校秋季运动会上,同学们积极参加比赛,运动场上热火朝天。
18.尽心尽力:用所有的力量来做。
例:他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十年如一日,毫无怨言。
19.神勇无比:形容人非常勇猛,无可匹敌。
例:解放军战士神勇无比,突破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20.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例:天刚刚亮,影影绰绰地可以看见墙外的树梢儿。
21.胸有成竹:比喻处理事情以前就已经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例:只有事前充分准备,做起来才能胸有成竹。
22.拍案叫绝:案,桌子。拍着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例: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常常会因他的精彩词句而拍案叫绝。
23.笔走如飞:写文章速度很快,一气呵成。
例:作文比赛开始了,只见小选手们一个个笔走如飞。
24.千古传诵:被人们一代代吟诵、流传。
例:《静夜思》是千古传诵的名作。
25.惊喜万分:形容又惊又喜,非常激动。
例: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惊喜万分。
26.为之一震:形容心灵受到了震动。
例:看到试卷上的成绩,他不由得为之一震。
27.束手就擒:捆起手脚任由人来捉。比喻毫无抵抗能力。
例:警民合作,布下了天罗地网,歹徒们只好束手就擒。
28.东逃西窜:形容四处逃跑,到处找地方躲藏。
例:我军的大炮一响,敌人便像兔子一样,吓得东逃西窜。
29.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例:公园里的一角花香扑鼻,引来了一群蝴蝶,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0.铺天盖地:形容来势迅猛,到处都是。
例:风卷着泥沙、纸屑、垃圾铺天盖地地袭来,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到处一片狼藉。
31.暴跳如雷:跳着脚喊叫,像打雷一样。形容大怒的样子。
32.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33.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34.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35.展翅高飞:张开翅膀,在高空飞翔。
36.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
例:这条小路崎岖不平,下面就是万丈深渊,让人望而生畏。
37.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例:老虎虽然凶猛,但是遇上大象这庞然大物还是闪开了。
38.物产丰富: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种类多、数量大。
例:桂林地区不但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39.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地说话。
例:开会时,有人在下面窃窃私语,这样会影响会场秩序,是不对的。
40.一筹莫展: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例:看着肆虐的洪水,人们一筹莫展。
41.翻山越岭:翻越多座山岭。
42.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例:勇士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终于在半个月后,攀上了山顶。
43.筋疲力尽:形容疲劳到了极点,一点力气也没有。
44.兴致勃勃:勃勃,兴盛的样子。形容兴趣很浓。
45.毫不示弱:一点儿也不像对方表示软弱。
46.喜笑颜开:心情愉快,满脸笑容。
47.无影无踪:一点影子一点踪迹也没有。形容消失得干干净净,不知去向。
48.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方面,使两方面都好。
例:做家务事,既可以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49.聚精会神:全部精神集中在一起。形容注意力集中。
例:上课了,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学习劲头十足。
50.将信将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51.远近闻名:远处和进处都非常有名。形容很有名气。
52.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例:新春佳节,家家户户欢天喜地,合家团圆,到处一片喜庆的气氛。
53.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例: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大家都失声痛哭。
54.三三两两:三个一群两个一伙。
例:傍晚,人们三三两两地在河边散步,悠闲自在。
55.七嘴八舌:形容人多语杂,讲个不停。
例:谈起动物的话题,同学们兴趣盎然,大家七嘴八舌,争着发表自己的看法。
56..大大咧咧: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的样子。
57.挺身而出:形容不避艰险,勇敢地站出来。
三年级语文中必须掌握的成语及解释
三年级(上)
1.大雨滂沱:滂沱:雨大而多的样子。形容雨下得很大。
2.夕阳西下:指傍晚日落时的景象。也比喻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
3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示例:这样看来,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4.连绵不断: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示例:~的高山阻挡我们的去路。
5.根深固本:根基牢固,难以动摇。
6.浇树浇根:后半句是交人交心。指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
7.根深叶茂:茂:繁茂。根扎得深,叶子就茂盛。比喻基础牢固,就会兴旺发展。
8.高堂广厦:指高大、宽阔的厅堂、房屋。
9.玉宇琼楼:琼:美玉;宇:房屋。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10.湖光山色: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11.雏鹰展翅:雏:幼鸟。幼鹰展开翅膀飞翔。比喻青年人开始独立生活、工作。
示例:大学已经毕业了,这正是他~的时侯。
12.意味深长: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畜深远,耐人寻味。
示例:书中所述的人生哲理~。
13.错落有致:错落:参差不齐。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14.曲径通幽: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15.千岩竞秀: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16.万壑争流:壑:深沟,借指溪流。许多溪水竞相奔流。形容山中胜景。
17.鸡飞狗跳: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18.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19.惊涛拍岸:汹涌的波涛不断地向岸边涌来。
20.骄阳似火:强烈的太阳光像火那样热,把树叶都晒蔫了。形容天气非常炎热。
例:夏天的中午骄阳似火,人们都不愿出门。
21.形态各异:事物的形状或表现各不相同。
例:元宵灯会上,形态各异的花灯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人前去观赏。
22.一碧如洗:蓝天仿佛被水冲洗过一样,非常美丽。
例:天空一碧如洗,让人心旷神怡。
23.五彩斑斓:形容颜色灿烂多彩,艳丽夺目。
24.热闹非凡
25.金光闪闪
26.波光粼粼:形容波光明净。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
示例: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渔帆点点。
27.茁壮成长:健康地成长。
示例:看到下一代健康活泼地~,为人父母者无不感到十分欣慰。
28.竞相开放:互相争着开放。
例:春天里,各种花竞相开放。
29.称霸一方:倚仗权势,欺压别人,成为一方的霸主。
29.连绵起伏:或高或低,接连不断的样子。
30.滔天巨浪:形容波浪极大。
例:海面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31.兴风作浪:比喻挑起事端或进行破坏活动。
例:孙悟空杀了那条兴风作浪的恶龙。
32.胡作非为:不顾法纪或舆论,任意行为。
例:我们怎么能容忍他胡作非为呢?
33.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的叹息声。
例:遇到困难只会唉声叹气,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34.万般无奈:形容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35.忍辱负重:忍受耻辱,承当重任。指为了一切而承受屈辱。
36.以曲求伸:胸有大志,能在逆境中生存。
37.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富强。
38.救亡图存:拯救祖国的危亡。
39.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40.催人奋进:激励人奋发进取。
41.羽翼丰满:羽翼,翅膀,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比喻已经成熟,力量已经壮大。
42.报仇雪恨:通过报仇而彻底消除心头之恨。
43.叶落归根:树叶总凋落在树根旁。比喻人或事物都要有一定的归宿。
44.一帆风顺: 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很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45.老马识途:比喻有经验的人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起到引导作用。
46.目不暇接: 指东西很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47.美不胜收: 形容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48鱼贯而人:如鱼头尾相接般连续进入。
49.倾巢而出:比喻全部出动。
50.狼奔豕突:豕:猪。像狼和猪那样奔跑乱窜。
51.群龙无首:比喻人多而没有领头的人。
52.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比喻藏身的地方多。
53.大街小巷:形容到处都是,覆盖的地域广。
54.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
55.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急闪而过。
56.车水马龙:形容车马来往不绝的繁华热闹景象。
57.华灯初上:夜晚来临,装饰精美、光辉灿烂的灯刚刚开放。
58.流光溢彩:指灯光绚烂多彩。
59.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多用来赞美新屋美景。
60.巧夺天工:夺:超过。形容制作技艺高超。
61.和风细雨:比喻做事态度温和,方式和缓,不粗暴。
62.春风化雨:适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63.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64.栉风沐雨: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
65.未风先雨:
66.见风是雨: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67.凄风苦雨: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68.暴风骤雨:来势迅猛的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猛的群众运动。
69.戎马一生:一辈子都从事军事活动。
70.身经百战:亲身经历过许多次战斗。
71.刮骨疗毒:用刀在骨头上刮,来治疗骨头里的毒。
72.传为美谈:被人们广泛称道或赞颂。
73.约法三章:原指军队法纪严明,后泛指约好或提出几条规定,大家共同遵守。
74.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没有丝毫侵犯。
75.运筹帷幄: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76.好谋善断:喜欢出谋划策,善于作出判断。
77.学海无涯:学习像是在海上航行,没有边际,要学的知识无穷无尽。
78.书山有路:读书就像是登山,有路可走的,路径是什么?就是勤奋。
79.九牛一毛:像是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微不足道的数量。
80.沧海一粟: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81.孜孜以求:不断追求,不知劳累。
82.全力以赴:付出所有的精力去做成一件事情。
8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比喻在学问、技术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后,再继续努力,向前发展。
补充成语(三年级上)
1.不由分说:由不得别人分辩。
例:看到我还在看电视,爸爸不由分说地上前关掉了电视。
2.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例: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应用题。
3.无影无踪: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例:眨眼工夫,几个孩子就跑得无影无踪。
4.经久不息:指掌声过了很长时间还没停止。
例:刘校长话音刚落,礼堂里就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5.若有所悟:感觉好像悟出了什么道理。
6.倾盆大雨:形容雨很大。
7.扶老携幼:搀扶着老人,领带着小孩。
8.兴高采烈:形容兴致很高,精神饱满。
9.天各一方:彼此相隔遥远,难于相见。
10.思绪万千:指内心的想法非常多。
11.意味深长: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12.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
例:妈妈做了我最爱吃的鱼香肉丝,菜刚端上桌,我九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
13.举世闻名:形容名气很大。举:全。
14.开怀大笑:因心情畅快而大笑。
15.人流如潮:人群像潮水一样,形容人很多。
16.驰名中外:形容声名传播得很远。
17.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18. 亡羊补牢:羊丢失了,才修理羊圈。比喻在受到损失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
19. 惊弓之鸟:被弓箭吓怕了的鸟。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
20. 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过来。
21.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静。
22. 情不自禁: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23. 脱口而出: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24.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25.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高兴。
26. 如愿以偿:愿望得到实现。
27.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8.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课文中指全世界。
29. 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
30. 身无分文:身上没有一文钱。形容极其穷困。
31. 名不虚传:传播的好名声一点不虚假。
32. 爱不释手:喜爱得舍不得放下。
33.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层次。
34.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35. 面如土色:脸色跟土一样,没有血色。
三年级(下)
1.气象万千:气象:情景。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示例:这庄严秀丽、~的长江真是美极了。
2.风云变幻: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3.若隐若现:隐隐约约,看不清楚。
4.腾云驾雾:乘着云,驾着雾。原是传说中指会法术的人乘云雾飞行,后形容奔驰迅速或头脑发昏。
示例:这简直不是马,是一条~的白龙!一条白龙。
5.飘飘欲仙:欲:将要。飘飞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多指人的感受轻松爽快。亦形容诗文、书法等的情致轻快飘逸。
6.白云苍狗: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7.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8.有利可图:图:谋求.有利益可谋求.
9.有机可乘:机:机会.乘:趁.有机会可以利用,指有空子可以钻.
10.有根有底:有开始也有结尾.指做事能够坚持到底.
11.有始有终: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12.有口难言:有话不便说或不敢说.
13.有恃无恐:因为有依靠而不害怕,没有顾忌.多含贬义.
14.有求必应: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一定答应.
15.有志竟成:指只要意志坚定,事情一定能够办成.
16.风华正茂:风华:风采和才华。茂:旺盛。风采和才华正茂盛。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17.出类拔萃:出:超出。类:同类。拔:高出。萃: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的品德才能出众,高出同类之上。
18.才思敏捷:形容人思维敏捷,才华出众。
19.后生可畏:年轻人是新生力量,很可能超过前人,因而值得敬畏。
20.文思如泉:行文思路像泉水奔涌那样迅速、丰富、流畅。
21.手不停挥:手不停地挥写。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极快。
22.笔下生花: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23.力透纸背:形容书法绘画笔力遒劲有力。也形容诗文作品深刻有力。
24.精妙绝伦:精:精巧。绝伦:无与伦比。精巧美妙到了极点。
25.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26.活灵活现:形容神情逼真,使人感到好象亲眼看到一般。
27.栩栩如生: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28.梦笔生花: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
29.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30.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31.鬼斧神工:象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
33.自强不息: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例:一个国家要想强盛,必须要有~的精神。
34.忍辱负重:忍受委屈,承担重任。
35.始终如一:自始至终都一样。
36.飞沙走石:沙土飞扬,石块滚动。形容风势狂暴。
37.志在千里: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38.义无反顾:义:道义。反顾:回头看。指为了正义事业而勇往直前,毫无犹豫。
39.坚定不移:形容人立场、观点、主张等固定专一,毫无动摇。
40.坐观成败:指冷眼旁观别人的成功失败而不帮助。
41.按兵不动:控制军队,使暂时不行动,以等待时机。
42.操之过急:操:办理,从事。急:急噪。办事过于急噪。
43.轻举妄动:轻:轻率,不慎重。妄:随便,胡乱。指未经慎重考虑,轻率、盲目地采取行动。
44.兴风作浪:作:兴起。比喻煽动挑拨,制造事端。
45.蠢蠢欲动:蠢蠢:虫子爬动的样子。形容像虫子一样缓慢移动。
46.雷厉风行:像打雷那样猛烈,像刮风那样迅速。形容做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47.闻风而动:听到风声或消息就立刻行动。
48.烟波浩渺:烟波:雾霭苍茫的水面;浩渺:水面辽阔。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51.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52.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53.风平浪静: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54.鸥水相依:比喻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环境。
55.海波不惊:指没有风浪。比喻太平盛世,平安无事。
56.揠苗助长:把苗拔起来,帮助苗快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只能事与愿违。
57.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5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59.鹬蚌相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60.郑人买履: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61.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62.狐假虎威:假:凭借。比喻倚仗别人的威势吓唬人,欺压人。
63.黔驴技穷:黔:今贵州省一带;技:技能;穷:尽。比喻有限的一点本领也已经用完了。
补充成语(三年级下)
1.难以计数:难于计算它的数目,形容很多。
例:元宵节的夜晚,去夫子庙观灯的人难以计数。
2.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3.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例:站在紫金山顶,一切尽受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4.水天相连:水连着天,天连着水,水天相接。
例:清晨,我站在海边远望大海,在那水天相连之处,一轮红日喷薄而出。
5.变幻无常:不规则地改变,没有规律。
例:“六月天,孩儿脸。”这话一点儿没错,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就雷电交加,下起了倾盆大雨,真是变幻无常。
6.腾云驾雾:传说中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例:孙悟空一边在空中腾云驾雾,一边手搭凉棚寻找妖怪的行踪。
7.一泻千里:江河水流迅速。
例:黄果树瀑布气势磅礴,一泻千里。
8.千姿百态:姿态多种多样。
9.流连忘返: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例:春游时,公园里的美景令同学们留连忘返。
10.飘飘欲仙:心中舒服,像成仙一般。
例:登上庐山之顶,望着变幻无穷的云海,我张开双臂,真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
11.气喘吁吁:形容大声喘气的样子。
12.大汗淋漓:浑身是汗,湿淋淋往下滴的样子。
例:他每天坚持晨跑,总要跑得大汗淋漓才罢休。
13.飘飘悠悠:在空中或水面上轻缓地浮动。
例:一阵秋风吹过,梧桐树叶飘飘悠悠地落了一地。
14.千山万水:形容道路遥远而险阻。
15.艰难险阻:险阻,危险和障碍。指前进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危险和障碍。
例:红军战士们克服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16.不知所措: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例:在课堂上津津有味地偷看小说的赵刚,被老师当堂捉住后,一时不知所措。
17.热火朝天:比喻群众的情绪饱满、高涨,像烈火燃烧一样。
例:我校秋季运动会上,同学们积极参加比赛,运动场上热火朝天。
18.尽心尽力:用所有的力量来做。
例:他尽心尽力地照顾老人,十年如一日,毫无怨言。
19.神勇无比:形容人非常勇猛,无可匹敌。
例:解放军战士神勇无比,突破重重艰难险阻,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20.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例:天刚刚亮,影影绰绰地可以看见墙外的树梢儿。
21.胸有成竹:比喻处理事情以前就已经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例:只有事前充分准备,做起来才能胸有成竹。
22.拍案叫绝:案,桌子。拍着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
例: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常常会因他的精彩词句而拍案叫绝。
23.笔走如飞:写文章速度很快,一气呵成。
例:作文比赛开始了,只见小选手们一个个笔走如飞。
24.千古传诵:被人们一代代吟诵、流传。
例:《静夜思》是千古传诵的名作。
25.惊喜万分:形容又惊又喜,非常激动。
例:听到这个消息,大家惊喜万分。
26.为之一震:形容心灵受到了震动。
例:看到试卷上的成绩,他不由得为之一震。
27.束手就擒:捆起手脚任由人来捉。比喻毫无抵抗能力。
例:警民合作,布下了天罗地网,歹徒们只好束手就擒。
28.东逃西窜:形容四处逃跑,到处找地方躲藏。
例:我军的大炮一响,敌人便像兔子一样,吓得东逃西窜。
29.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例:公园里的一角花香扑鼻,引来了一群蝴蝶,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0.铺天盖地:形容来势迅猛,到处都是。
例:风卷着泥沙、纸屑、垃圾铺天盖地地袭来,路上一个行人也没有,到处一片狼藉。
31.暴跳如雷:跳着脚喊叫,像打雷一样。形容大怒的样子。
32.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33.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34.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35.展翅高飞:张开翅膀,在高空飞翔。
36.望而生畏:看见了就害怕。
例:这条小路崎岖不平,下面就是万丈深渊,让人望而生畏。
37.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例:老虎虽然凶猛,但是遇上大象这庞然大物还是闪开了。
38.物产丰富:天然出产和人工制造的物品种类多、数量大。
例:桂林地区不但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
39.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地说话。
例:开会时,有人在下面窃窃私语,这样会影响会场秩序,是不对的。
40.一筹莫展:一点办法也想不出。
例:看着肆虐的洪水,人们一筹莫展。
41.翻山越岭:翻越多座山岭。
42.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
例:勇士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终于在半个月后,攀上了山顶。
43.筋疲力尽:形容疲劳到了极点,一点力气也没有。
44.兴致勃勃:勃勃,兴盛的样子。形容兴趣很浓。
45.毫不示弱:一点儿也不像对方表示软弱。
46.喜笑颜开:心情愉快,满脸笑容。
47.无影无踪:一点影子一点踪迹也没有。形容消失得干干净净,不知去向。
48.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方面,使两方面都好。
例:做家务事,既可以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又能减轻父母的负担,这不是两全其美吗?
49.聚精会神:全部精神集中在一起。形容注意力集中。
例:上课了,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讲,积极举手发言,学习劲头十足。
50.将信将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51.远近闻名:远处和进处都非常有名。形容很有名气。
52.欢天喜地:形容非常高兴。
例:新春佳节,家家户户欢天喜地,合家团圆,到处一片喜庆的气氛。
53.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例: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大家都失声痛哭。
54.三三两两:三个一群两个一伙。
例:傍晚,人们三三两两地在河边散步,悠闲自在。
55.七嘴八舌:形容人多语杂,讲个不停。
例:谈起动物的话题,同学们兴趣盎然,大家七嘴八舌,争着发表自己的看法。
56..大大咧咧:形容随随便便,满不在乎的样子。
57.挺身而出:形容不避艰险,勇敢地站出来。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为什么要说是“十年”呢?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句话,是一句熟语,说的是一个人要能忍隐,善于等待时机,即便等待十年也不算晚。那君子是指什么人?而且为什么要说成是十年呢?
我们先来说说这个“君子”。
“君子”一词,现在指的是人格高尚的人,而在古代指的是地位高的人,即统治者和贵族男子。
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变?关键在于经济社会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君子也由少数地位较高的人转变为群体更大的有才德的人。
在周代早期及以前,人大约分为五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民、奴隶。
天子管天管地,不管具体事儿,奴隶没有政治权利,民只管自己管不了别人,管地管人的只有诸侯和大夫,也就是君子。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出现了一个新的阶层——士,他们有能力却不掌握国家的命脉,有奴隶土地用不着自己耕种。
他们原本是一部分上不够天,下不着地的人,也就是介入贵族和民这个阶层的那一部分。
这些人一旦被“君子”们相中,马上就会得到高官厚禄,其中的佼佼者动辄就是上卿相国大将军。
由于有了这样的示范作用,他们的群体越来越大,带来的是整个群体社会地位的必然提高。
于是,他们从民当中分离了出来,进入了大夫阶层,这就有了“士大夫”一说。
因此,整个社会不再是有限的那么几个君子,说不定你身边到处都是君子,那个不起眼的读书人,那个穿着破衣挎着佩剑到处游走的人,说不定明天就成了“君子”,这样一来,遍地都是君子,“君子”一词也就失去了它的本来意义。
再来说为什么是“十年不晚”
这需要把君子恢复到最早意义上来理解,也就是说,这个要报仇的君子是国君或者大夫。
他们所结的仇可能是一个人的,也可能是一个较大的团体,无论是一个个人还是一个群体,要想报复,都需要依靠一个强有力的群体。
就像伍子胥,杀他父兄的是楚平王,他要报仇,针对的却是整个楚国。这显然是他一个人不能办到的。要想达到目的,他只能依靠一个国家,于是出走吴国,并帮助公子光杀掉吴王僚,让后者登上了吴王之位。
春秋战国时期这样的例子很多,像孙膑与庞涓、范睢与魏齐,赵氏孤儿赵武与屠岸贾等等。
好像还是没有说清楚十年的问题。君子的仇恨就是国家的仇恨,既然是国仇,需要用军队来报仇,这就需要一大批人来完成这件事。
古代人以十五岁为成年人,只有成年人才能当兵打仗,参加这种国或者家族的报仇行动。
所以,要想报仇,必须要等待下一代人成长起来,这是需要时间的。
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呢?结论是十年不晚!
据《左传》记载,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求和,吴王夫差打算同意,伍子胥极力劝说,夫差没有听从。
伍子胥从夫差那儿退出来说:“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这话说的很明白,要用十年生育人口,聚集失散,还要用十年对这些人进行教育和训导。没有人报不了仇,有了人还要“教训”,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打仗,并且要具备打仗的本领。
总之,君子是指诸侯大夫这些有地位的人,这样的人要报仇,需要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大家族共同完成,所使用的往往是战争的形式。
当一代青壮男子缺少,就需要下一代来完成,这个生聚的过程,不会少于十年
在今天来说,这句话还有规劝的意思。
当一个人时刻想着报仇的时候,拿这句话来劝说一下,不要始终被仇恨所笼罩,除此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很多事情要做。
有仇报仇有冤报冤对吗?
叙诡笔记|“为虎作伥”的伥究竟是个什么鬼?
呼延云
最近,一只野生东北虎闯进黑龙江省密山市的村子里一通闹腾,最终被控制并送往饲养繁育中心的新闻,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毕竟这只吼声如雷的猛虎跟动物园里的“大花猫”相比,前者才真称得上是威风凛凛的百兽之王。
说来侥幸,这只老虎在村子里造成的唯一严重伤害,就是扑倒一名妇女,造成这名妇女的肌肉损伤,并无生命危险。相比之下,在中国古代不绝于书的“虎患”,才真的是尸骨累累、触目惊心。而按照迷信的说法,凡是被老虎吃掉的人都会变成伥鬼,引诱其他的人来被老虎吃掉,这就是“为虎作伥”一词的由来。周作人曾经说:“中国关于鬼怪的故事中,僵尸固然最是凶残,虎伥却最是阴惨。”道出的就是伥鬼自殒虎口,不但不知复仇,反而替凶手张目的可悲和阴毒。
一、敲墙“短颈人”,癫狂真僮仆
论及对“伥鬼”一词的诠释,大概没有比清代学者俞蛟在《梦厂杂著》中的一段话更加准确和精妙的了:“凡遭虎啮而死者,其鬼名伥,隶事虎不敢他适。虎出为之前导,遇阱与伏弩,往往引避,恒于夤夜诱人开户而出,令虎撄之,或其人硕伟,虎不能攫,伥自后曳其足使仆,以奉虎。虎攫人,伥嬉笑随其后,为解衣带,虎俟裸而后食。”面对此种居心歹毒、行事恶毒的伥鬼,俞蛟愤愤然曰:“噫,伥故助虎为虐者也!夫人生前为人戕害,死而有知,必为祟以图报复,何以被虎啮者,其鬼不以为仇,反以为德?其愚实甚,而其莫可解也!”有人说伥鬼这样做的原因是“人死于虎,必待有踵而死者,魂始得投入人胎而复生人世,谓之替身,即谓之轮回。”俞蛟却认为这只是荒唐之言,绝不可信。
《梦厂杂著》
俞蛟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当地平水村有座古刹名曰显圣寺,当地有个姓吴的农民,租了寺庙的田地耕种,便在附近一座土屋居住。一天深夜,忽然有人在墙外呼唤他的名字,吴某问是什么人,回答说是他家的邻居,“汝妻患心疾垂毙,凂予传语,当促归勿缓”。吴某说野外多虎,明早我再回家吧。那人说我岂不知道野外多虎,之所以冒险赶来,实在是情况危急,没想到你这个当丈夫的都不如我这个外人在乎家人的性命!吴某一听,赶紧披上衣服,打开家门,却见那人已经前行,“惟灯光隐隐可见”,远处还传来呼唤声,吴某急忙跟上……第二天一早,“途次血肉狼藉,吴某衣履宛在,知遭虎啮”。而他的妻子听说凶讯,哭着赶来,说昨天自己并没有发生心疾,也没有劳烦邻居传话,“皆伥之幻为也”!
《子不语》中亦写过伥鬼诱人之烈。新安县有个名叫程敦的书生,有亲戚在深山中建造了一座庄园,“后圃园亭颇有幽趣”,程敦前往游玩。到了晚上,主人特地命人将庄园的门锁上,“盖其地有虎也”。这一日初更时分,月色微明,狂风骤作,突然一个僮仆要出庄园,问他去做什么,他又说不出来,大家怎么都劝他不住,便报告了主人。主人亲晓谕之。僮仆不得已,便要翻墙而出,但由于围墙太高,他怎么都翻不出去。就在这时,忽然从墙外传来了隐隐的虎啸声,主人让人抓住那个僮仆,不许他动弹,僮仆发了疯一样癫狂撞叫。程敦心知有异,登上一座小楼往外望去,只见有一个短颈人在垣外以砖击墙,“每击,则此僮辄叫呼欲出,不击乃定”。程敦赶紧告诉主人,一切都是伥鬼在作怪,干脆把僮仆绑缚起来,“至五鼓,此僮睡去”。天蒙蒙亮时,程敦和主人再一次登楼观望,“则见一虎自西边丛薄中跃去,而伥不复见矣”。
二、身遭虎所啮,抚虎犹恸哭
伥鬼的阴惨,有时真的是不能细想,越想越觉得不寒而栗。
《右台仙馆笔记》中写西湖五老峰上相传有虎穴,但是很少有人真的遇到过老虎。道光年间,有个姓高的人看中了那附近的一块风水宝地,打算在那里修建坟墓。谁知工程快要完工时,忽然听到一阵比一阵猛厉的虎啸声,工人们吓得全都逃走了,墓地也自然就烂了尾。高氏十分生气,“募求能得虎者”。恰好旁边有座翁家山,山中人多膂力,便集体应募捕虎。他们在老虎出没的地方设下涂了剧毒的巨弩,一个人在树上观察动静,其他几十个人则手执火枪在山下埋伏着,事先约定,只要警哨发现老虎的踪迹,就点燃爆竹,山下的人迅速上来相助。这一天,山中遥遥传来老虎的吼叫声,树上的警哨瞪大了眼睛观察,发现一个伥鬼先从树林中钻出,来到伏弩之处说:“此不利于大哥”,将伏弩转移到其他的地方,然后就往前走了。警哨俟其去远,跳下树来置弩如故,然后重新爬上树去。不久,老虎来了,“触机弩发,虎中其毒死”。伥鬼闻声复还,见虎已死,抬头发现了正在树上的警哨,“踊跃欲上”,警哨吓得赶紧击石取火,点燃爆竹,顷刻间,噼里啪啦的声音响振山谷。山下所伏之人一拥而上,火枪齐鸣,伥鬼才仓惶逃去。
《右台仙馆笔记》
我不知道读者看到“踊跃而上”四个字时是什么感受,反正我读到这一句时,有一种看僵尸片的既视感,实在想不到伥鬼居然要替杀害自己的凶手报仇,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脑回路。
与之相类的还有《太平广记》中的一则笔记。唐朝长庆年间,有个名叫马拯的人,“性冲淡,好寻山水,不择险峭”,这一日他来到衡山祝融峰,遇见一个名叫马沼的人,两人合力杀死了一只化成僧人的老虎,然后匆匆下山。天色已晚,路上他们遇到一个猎人,正在道旁设下弓弩,猎人对他们说,山上多虎,你们现在下山会被吃掉,不如跟我上树躲避,我在树上已经搭建好了一座棚屋。马拯和马沼悸怖之下,“遂攀缘而上”。夜深之时,忽见山路上走来了三五十人,“或僧、或道、或丈夫、或妇女,歌吟者、戏舞者”,他们来到设下弓弩的地方,生气地说刚刚被两个贼子杀死了我们的禅师,谁知又有人想害我们的将军,他们把弓弩上的箭矢发射出去以后,才一起离开。猎人低声告诉马拯和马沼:“此是伥鬼、被虎所食之人也,为虎前呵道耳”,然后下树重新在弓弩上设好箭矢。就在猎人刚刚回到棚屋的时候,“果有一虎,哮吼而至,前足触机,箭乃中其三斑,贯心而踣”。逡巡,那些伥鬼奔走而回,伏在老虎的身上大放悲声。马拯和马沼按捺不住,跳下树来大声叱责他们道:“汝辈无知下鬼,遭虎啮死,吾今为汝报仇,不能报谢,犹敢恸哭,岂有为鬼不灵如是?”伥鬼们这才醒悟过来,感谢而去。
《太平广记》
三、虎毒不食子,伥毒狠过虎
不过,若论伥鬼之“阴惨”的登峰造极,得说是清代著名小说家吴趼人在《趼廛笔记》中讲的一则故事。
《趼廛笔记》目录
广东清远的一个老翁,带着他的儿子来到佛山售卖一副完整的虎骨,“既得售主,交易毕,翁抚所获金而悲”。别人不明就里,问他所悲何事?他潸然曰:“此虎已伤吾家三口,几灭门,幸而有今日,是以悲耳!”
原来,这老人有两个儿子,“长子死于虎,长子妇饁于田(给种田的人送饭),亦死于虎”,而老翁的老伴有一天进山打柴不归,第二天,邻居在山脚发现了她的衣服,“血犹涔涔也”,估计也是被老虎吃掉了。当天晚上,老翁的小儿子梦见了母亲,母亲告诉他说:“某山某树下,有窖金,掘而取之,一生吃着不尽矣!”醒来后,小儿子将梦境告诉了父亲,老翁说只是场梦,不要放在心上。谁知第二天小儿子又梦到母亲说:“母命也,而以为妖耶?且吾亦何必诓汝!”然后让他傍晚前往藏金的地点,“吾阴魂当佐汝也”!小儿子只好依照母亲的吩咐,准备了楮帛(纸钱)上得山来,“将祭山神及其母,而后取之”。
就在快要到达藏金地点的时候,路边忽然转出一个老者,说天色渐晚,“山行多虎狼,子何冒昧也”。小伙子怪他多事,不予回答,继续前行。老者拉住他,“必不可往,往则祸作”!小伙子说我是奉母命前往,哪里会有什么灾祸!老者说你奉的什么母命,你母亲不是已经葬身虎口了吗?小伙子很惊讶,因为这个老者并不是本村人,如何能知道母亲的死因,便厉声诘问。老者说我不仅知道你母亲的死因,还知道你此去是想取窖金,不过只怕你是有去无回!小伙子大惊失色,说你怎么连这个都知道?!老者指着旁边一棵古榕树说你登上去等一会儿,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小伙子猱升树上,“俯视老者,已失所在,四顾了望,都无踪迹”。正讶异间,“日既暝,忽闻虎啸声,木叶簌簌下”。小伙子“大惧,藏叶浓深处,窃窥之,“见其母引虎至彼树下,彷徨四望,如有所觅,引虎与语,语未竟,虎咆哮怒吼,母抚虎项,若慰藉之者。虎少驯,母复徘徊瞻眺,啾啾作鬼声,虎又咆哮,如是竟夕”。一直等到村鸡远唱,其母才带着老虎离去。小伙子下了树,双股战栗,不能动弹,“疑老者为山神而感之也,焚所携楮帛以谢之”,然后踉踉跄跄逃回家,跟父亲一说,父子俩“相戒不复入山”。谁知当夜那老虎竟进了村里直扑其家,父子大惧,计无所逃,多亏院子里有两口水缸,他们藏在里面。“俄而虎竟毁门入,鬼声啾啾,若为之导”,但终于没有找到人而离去。天亮以后,村民们都来慰问,父子俩从水缸里爬出,说明事情原委。村民们齐心协力,设下陷阱,在老虎又一次袭进村落时,铳弩齐发而毙之——老翁在佛山所售之虎骨,由来即此。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而伥鬼之厉,竟还在老虎之上,仿佛不引导着仇人把自家灭门就誓不甘休似的。伥鬼的现实之喻,显而易见,就是苏轼在《渔樵闲话录》中所言“巧诈百端,甘为人之鹰犬以备指呼,驰奸走伪,惟恐后於他人”之辈;而吴趼人的指向则更加明确:“吾独怪夫今之伥而人者,引虎入境,脔割其膏腴,吮食其血肉,恬不为怪,且欣欣然自以为得计者”,联想到《趼廛笔记》成书的时间,正是列强瓜分中国尤为酷烈的年代,便可以知道吴趼人所痛斥的“人其面目、鬼其肺肠”,究竟是哪路货色了。
责任编辑:顾明
校对:刘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