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大名方言太有意思啦!
作者: 张学军 张嫱嫱
大名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地理位置特殊,文化积淀深厚,方言资源丰富。大名方言是千百年来大名先民创造并口耳相传至今的语言系统,是随着大名历史上不同时代的发展、演变而传承下来的语言文化模式。从产生之日起,它就担负着人们彼此沟通,相互交往,协调行动的重要使命。它琳琅满目,多姿多彩,表现力强,独具特色,属于大名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大名方言隶属北方方言中中原官话的一部分,同时又受冀鲁官话、北方官话的影响,是一个情况较为复杂的过渡区。近几十年来,汉语规范化工作逐步展开,大名方言土语向普通话靠拢。由于生活环境和文化层次的差异,居民语言中的方言成分多少不一。
一、语音优雅
大名方言隶属中原官话。方言中有四个单字调,方音特点是:①古清音入声和古次浊入声归阴平,古全浊入声归阳平。如“秃福百刻”与“麦立入药”同调,都是阴平,“白舌宅核”是阳平。②韵母是ai ei o e等的古入声字,如“麦黑伯德”同韵,都是ê。大名话还有一个显著特点是尖团分读。尖音字指z c s和i ü及i ü开头的韵母相拼的字,如方言中的精、清、心等;团音字指j q x和i ü及i ü开头韵母相拼的字,如京、轻、形等。现代汉语没有尖音字了,尖音字已被团音字所取代。根据195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通讯调查,我们了解到北方方言区80%不分尖团,20%分尖团。“分尖团的地区集中在河北南部,山东东部,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处……等处。”(董少文《语音常识》,1958年,文化教育出版社。)大名正处于这个区域之间。虽然1955年至今几十年过去了,而保留着古尖音的大名人开口说话还是尖团分读,泾渭分明。如:精≠经,清≠轻,心≠欣。但是,大名方言内部尖团分读的情况也不是普遍存在,全县大部分乡镇尖团分读,集中在城关,万堤,龙王庙,金滩镇,束馆各镇属的广大乡村;不分尖团的只有县城南部的旧治乡一带和县城西部的铺上,马头,杨桥,沙圪塔,王村所属各村。这些活跃在大名方言中的尖音字是一种古音的遗迹,是古声母字在漫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语音现象。它在大名的存在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据史料记载,隋朝时期,隋炀帝杨广以洛阳为首都,把数万富商大贾从全国各地迁徙到洛阳,推广以洛阳为代表的正音正语。唐朝时,洛阳话仍被看做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当时,科举考试对赋诗作文也提出了语音方面的要求,即要符合从魏晋南北朝流传下来的以洛阳语音为标准音的《切韵》的规范。北宋都汴梁(开封)话和洛阳话十分接近,两地及周边流传的语音称为“中原雅音”,两地周围所管辖区域的语言称为“中原官话”。当时洛阳话处于标准音地位,“中原惟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陆游《老学庵记》卷六)北宋时期中原之音基本定型,与今日河南方言几乎完全一样。令人惊奇的是,经过一千多年历史演变的今天,大名方言与河南方言的发音还基本相同,连外地人也称大名人说的话为河南话。这充分说明大名方言与河南方言是一脉相承的,同属于中原官话的范畴。今日北方官话之所以与河南方言大同小异,是历史上北方官话区长期以河南方言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语汇和语法系统是分不开的。
《大名县志》载:魏文帝时期,“阳平(大名历史上曾为阳平郡),古名胜地,介齐、鲁、晋、赵间,控扼中原,襟喉南北。”北宋真宗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寇准主持天雄军,称大名为京都开封的“北门锁钥”。北宋仁宗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辽集重兵于幽蓟(今北京以东的蓟县、通县一带),声言南下攻宋。仁宗召集文武官员紧急商讨对策。最后,朝廷采纳了主战派吕夷简的主张,建大名为北京。敌若南侵,就御驾北京,亲自指挥抗战,以示抗辽决心。遂於庆历二年五月,把大名建为陪都——北京。魏晋以后到民国26年(1937年),历时1042个春秋,封建帝王曾在此建过国都、陪都、藩镇。历史上有多次相当于省级、地市级的行政官署驻地设于大名,大名是各历史时期的军事要地,也是各时期政治、文化、教育、贸易中心。元朝时出现的中原之音(河南方言)广泛传播的“四海同音”的形势对大名方言影响深远。元明清到清中叶以前各时期的书院、儒学、府学、县学等文化教育机构,教授标准音的学者都是以中原雅音为依据进行教学的,使得大名方言在中原之音的影响下延续千年至今。
自隋朝以来,一条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在大名古城东侧经过。它以洛阳为中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四千多华里。在交通尚不发达的古代,运河成为当时南北水运的大动脉,成为隋王朝网罗天下财富的水上交通运输线。另外,一条北自保定,南至商丘的古驿道(官道)也经过这里。此时的大名古城商贾云集,店铺林立,百业兴旺,热闹非凡。频繁的贸易往来使县内外的人口频频流向这里,水陆的交通之便加强了语言交流,沟通了南北语音,使得北方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得以彼此渗透,相互交融。
根据语音的差异,大名方言大体可以卫河为界分为河西、河东两部分。如再细分,河西又分为杨桥一带和城关周围两个小的方言区。营镇、北堤、金滩镇、从善楼、冢北为主的东部边缘,其语音与山东话接近;龙王庙、鲍庄、马陵等东南边缘,河南语音较浓;西部北部与魏县、广平、馆陶毗邻的边缘区域其语音各成过渡色彩。
二、语汇丰富
语汇是语言发展中最敏感的一部分。大名方言与周边的河南方言、山东方言纵横交错,彼此影响,语言之间的相互渗透经常从语汇上表现出来。一方面,邻接地区在语汇上往往具有程度不同的共同点,因而方言词语的分布会超出大名方言的范围而遍及冀鲁豫的广大边区。另一方面,大名方言受山东方言、河南方言的影响,也形成了几种方言语词并存的局面。
大名地处华北平原,境内卫河、漳河两大河流穿县而过。自然条件的阻隔,客观环境的限制,需要一些与之相适应的方言词语供人们交际之用。同一事物在不同生活区内表达的词语也往往不相同,因而形成了一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同义异形词,例如“啄木鸟”的说法有“钳木鸪、端木丘的、端树虫、端树梆子、端截木儿、树端端的、”等,“厨师”有“灶厨嘞、掌勺嘞、做饭嘞、站灶儿嘞”等说法。丰富多彩的方言词表现出鲜明的据理色彩。这些词语是生活在不同环境的人运用联想构词的思维方法创造出来的。方言词语中有不少是根据事物形象产生联想创造的。比如“蝎出缕的”就是蜥蜴,其形状与蝎子相似,“出缕”用普通话说就是满地乱爬。形体上和爬行上的特点就构成了它的名称。“老估蛹”是指蝉蛹,“估蛹”是指乱爬,这种小生物便由它的动态而得名。方言中有些词语是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根据对事物的某些特征进行联想而创造出来的。比如“外头人”是指男人,在传统的农耕时代,男人主外,经常承担室外旷野耕种锄犁等农活儿的劳作,并由此而得名。“地搬仓儿”就是田鼠,人们观察到它在地下深挖洞穴,秋季将田里成熟的粮食偷运穴内,分类成仓,然后食用,这种动物生存的本能与行为就成了它的方言名称。方言词语中,有些词则是人们运用某事物自身所发出的声响而命名的。比如“咕猫子、蝈蝈喵儿、夜喵子”等都是指猫头鹰。词中的“咕喵、蝈蝈、喵儿”是它的叫声,“夜喵子”的“夜”指时间。“春咕咕”是斑鸠,词中的“咕咕”是该鸟的叫声,“春”指季节。在长期的生活生产活动中,人们运用不同的联想方式,不断地发现总结,不断创造出来的词成为大名方言词语的主体。这反映了大名先民以农耕为主的生活和风土习俗,表现出大名人为适应交际的需要,在方言词语方面的创造才能。
任何语言都不是在孤立的环境中发展的。社会的进步需要人们的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方言区的人民经常接触,相互往来,方言之间互相影响就是很自然的了。人们在用不同方言交际的时候,各自吸收某些对自己有用的语言成分,久而久之,某些词语在不同方言区发生不同的词义变化,形成一些同形异义的方言现象。大名方言的同形异义词大致分两种,一种是词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比如“火枪”,普通话指装火药、铁砂的旧式猎枪,大名话是指捅炉子用的圆形铁棍儿。普通话的“糊涂”一词指不明事理,对事物的认识模糊不清,而大名话中除有此义外,还指玉米面粥。如果表示一个人不明事理,大名多数人则说“这个人疙瘩”。而“疙瘩”的普通话语义是皮肤上突起或肌肉上结成的病快儿。在大名一带则指一种汤面饭食。同时通指人糊涂、固执、倔脾气等品行。另一种是词语的部分义项相同。比如“鼻子”一词,可指鼻子又可指鼻涕。“姊妹”可指姐妹,也可指兄弟姐妹。“妈妈”可指母亲,也可指乳房。这类词扩大了词义所属的范围,用词义的扩大来兼表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同形异义词反映了词形与概念之间灵活性的联系,它是形成方言语汇差别的重要因素。
大名方言语汇源远流长。方言语词从古代文献典籍中传承下来,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语言变迁,至今还活在人民群众的语言交际中,为大名人民所喜闻乐用。例如:“忸怩”见于《国语》,“约莫”见于南宋张炎的《乐府指迷》,“撺掇”见于《朱子语类》,“支应”“过道”“勤谨”见于《迩言》,“气不愤”“立马”见于《金瓶梅》,“被卧”“趁钱”见于《水浒传》,“吃嘴”见于《西游记》,“成见”见于《红楼梦》……更为可喜的是这些词已被《现代汉语词典》所收录,未被收进《词典》的方言词比比皆是,多数能从古典文集中找到出处。例如“逼临”一词在大名话中有“逼迫、欺凌”之意。《金瓶梅》:“成日里做贼哩,养汉哩,生生祸弄的打发他出去了,把个媳妇又逼临的吊死了。”“晌午错”在大名话中指时间已过正午。《墙头记》二:“你在路上慢慢走,避风的去处好磨陀,到家就是晌午错。”“刁厥”在大名话里有“刁滑、古怪”之意。《醒世姻缘传》:“他性儿也有些刁厥。”“不得地”,大名方言把受人压制而不得出头,或处境不佳叫不得地。《水浒传》:“原来是王伦不得地之时,与杜迁投奔柴进。”“吐口儿”,大名话是指同意、应允;“不吐口儿”指不答应,不表态。《儿女英雄传》:“尽了半日,我才吐了口儿。”“格气”在大名方言指“斗气、打架”,如“恁俩别格气啊。”《金钱池》:“时常与这虔婆格气,寻死觅活。”……这些方言词口语化强,表现力强,生命力强,因而在人们的语言中保留至今,经久不衰,为现代汉语方言语汇保留着丰富的语料,为现代汉语语汇宝库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
三、语法特殊
语法结构是语言最稳固最本质的部分。相对地说,大名方言与普通话在语法上的差异比在语音、语汇上的差异要小一些,但是方言语法的差异仍然是各式各样,独具特色的。
在实词的结构方面,大名方言中附加式的方言词很多,这主要表现在词缀上。方言中前缀“圪”常在名词、形容词等语素之前。如“圪痂儿”指伤口愈合后遗留下的小结痂儿;“圪疔”指脚上的茧子,②物体平面突起的部位;“圪料”指①物体两头翘,②脾气古怪;“圪咚咚”是拟声词,其中的“咚咚”则起强化声音的作用;“一圪节儿竹子”中的“圪节”是量词等等。“圪”头词为大名人所习用,但数量不太多。不过,它的存在却和大名历史上的移民有关。
民间世代相传有句民谣: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据史料记载,元朝末年,朝政腐败,官场黑暗,战乱频繁,灾疫连绵。河北河南“积骨成丘”,山东皖北“人烟鲜少”。刚刚诞生的明王朝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缓解中原的经济萧条,曾几次采取移民政策。洪武三十一年(1398)明太祖朱元璋一死,皇太孙朱允文继皇位,称建文帝。驻军北平的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借口朝内出了奸臣,要为皇帝靖难,为祖宗功德扫碑,志在夺取皇位。建文帝看透这点不同意燕王的做法而引起战争不断。史称“靖难之役”,俗称“燕王扫碑”。洪武三十四年(1401),大名境内漳河卫河同时爆发洪水,河水漫过堤岸决口数处,水位高于城墙,淤泥一丈多深,大名府城被水淹没。战乱水患使得华北平原杳无人烟。“十室九空无人处,万户萧疏鬼唱歌”。当时山西晋南没有战乱,百姓丰衣足食,人丁兴旺。明政府下令将山西民众大批迁往中原。洪洞县人口稠密,地处古驿道,是移民东去的交通要道。要道处的广济寺前有一棵高大茂盛的汉植古槐。政府在此设局驻员,集结移民,发放凭照。于是大槐树下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集散地。据说当时没人响应移民政策,统治者便采用欺骗手段,声称不愿意走的到大槐树下,愿迁移的站另一侧。一时间众人都聚拢在古槐周围,结果,树下居民全部迁走。据统计,明朝建文帝时50多年中,从大槐树下先后迁走移民300多万。移民迁居中原,也带来了晋语。随着时间的推移,移民的晋语不但没有得到发展,反而被中原音韵所取代。而晋语显著特点之一的“圪”头词(一部分)在大名方言中保留了下来,这也是大名方言受晋语影响的一个见证。
大名方言的后缀“子”使用范围比普通话广。这是因为普通话带“子”的词方言带,普通话一般不带“子”的词方言也带,普通话里不能带“子”的词,方言换个说法也能带。如:蚰子(蝈蝈),妗子(舅母),茅子(厕所),外甥子(外甥),布袋子(口袋),黑疖子(雀斑),拳锤子(拳头)等,这些词普通话里没有。大名人常写作“子”,说de、dê的音。)
大名方言的后缀“头”常用在形容词后面,构成的名词专门指人,其作用是对形容词的原义加以强调。例如“缠磨头”,强调“缠磨”的含义,一说这个词,就会使人想到这个人纠缠不休,死搅蛮缠的习性。“啬结头”强调“啬结”二字,会使人想到这个人吝啬小气,一毛不拔的本质。诸如此类的还有“绝户头”、“夹榆头”等,这类词虽然不多,但都是不同性情人物的代名词,含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它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义浓缩,针贬时弊,是大名方言的特产,百姓习惯使用。
大名方言形容词的重叠从重叠方式到重叠后表现的语法意义,都大大超出了普通话已有的范围,真可谓百花争艳,各呈异彩。
方言中,“ABB”式形容词构形有两种,一种“AB”本是一个形容词,重叠“B”表示程度的加深,有的能儿化。如“平展展、实在在、暖和和、齐整整”。另一种的“A”是形容词语素,“BB”则是后缀,它重叠起来对“A”从性质,状态等方面加以描述,使“A”语素在程度上加深加重。如“硬邦邦、明光光、圆溜溜、光念念”等。
“A不BB”式。这种形容词实际上是“ABB”式的嵌入变体。从程度上说,要比“ABB”式形容词更深更重。例如:“甜不唧唧、湿布济济、直不扭扭、光不念念”等。这些重叠形容词还可以儿化,那样,将会削弱其强调的程度,表示些微、适中的感情色彩了。“A不BB”式形容词结构灵活,使用普遍,人们可随自己的语言习惯或表达的需要,将辅助成分“唧唧”变换成“溜丢”“拉唧”“楞登”等语言形式,也可缩减为“A不唧”式。但表示否定的态度,厌烦的感情这一贬义色彩是变不了的。例如:“苦不唧唧”、“酸不溜丢”、“傻不楞登”、“白不拉唧”“湿不唧”等。
“不A一A”式。这种结构的形容词表示事物“一点也不”的性质或状态。如“不明一明儿”表示一点也不明亮,“不辣一辣儿”表示一点也不辣等。
“不A点儿”式。这种结构表示的意思相当于普通话的“很+形”,分析起来很有意思。比如“不低点儿”这个词,“不低”是高,可加“点儿”后反而更低了。“不细点儿”,“不细”是“粗”,加“点儿”则更细了。类推下去,“不浅点儿”就是“很浅”,“不近点儿”就是“很近”。
在虚词的构形方面,方言副词与普通话副词相比差别较大。普通话常用的方言不常用,而多用与之对应的方言词。如副词里表示时间频率的“马上”,方言里常用“走马、立马、马下、目下、随当、眼展”等说法。方言连词与普通话连词相比是大同小异。普通话表示条件关系的“不管……也”,方言的表现形式是“忖模……也”。如“不管你怎么说,我也得去。”方言的说法是“忖模你咋的说,俺也得去。”语气助词“着呢”,方言习惯用“得嘞”与之对应,使用广泛而普遍。例如:“忙得嘞(着呢)”、“疼得嘞(着呢)” “热得嘞(着呢)”、“黑得嘞(着呢)”等。
大名方言的特殊句式与普通话的特殊句式相比不尽相同,且各有各的特点。
“把”字句。方言中的“把”字句有两个特点:一是方言用“给”表达“把”的语法意义,二是变“把”字句“把+宾+动+补”结构为“动+补+宾”。如“把门关上”方言也说“给门关上”或“关上门”,“把窗户打开”方言多说“给窗户打开”或“打开窗户”等等。
“被”字句。方言中的“被”字句不用“被”这个介词,主要用“叫、挨、让”等介词,多用于表示消极意义。如“他被学校开除了”方言说“他叫学校开除了”,“他被大家打了”方言说“他挨nia一顿揍”,“他被大家批评了”方言说“他叫大伙儿吵(熊)了一顿”。
疑问句。疑问句中,正反问句里“反”问句的内容,大名方言常用“不、没”等否定词语来表示。如“你是不是大名人?”方言中也说“你是大名人不(呗)?”“还有饭没有饭?”方言多说“还有饭没?”
程度补语句。大名方言一般不用“很、极”作程度补语,而是采用其他形式与之对应。以“热”为例,“很热、特别热”大名话有“热得嘞、邪热、热嘞不行、热嘞没法儿、热嘞兆不住劲儿”等等。方言中的补语往往是从主观感受、体验等方面对形容词语素补充说明的。补语轻重有别,表现形式不一。
大名方言博大精深,蕴涵丰富,捕捞各例,只能窥其一斑,实际内容还很丰厚。谨以此文,抛砖引玉,期望更多的热爱大名文化的有志之士能发掘出更多的大名语言瑰宝,为大名的方言文化研究和大名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章选自《大名府》杂志2017年冬季卷)
洛阳话:妗子
洛阳人管舅母、舅妈称:妗子,一开始我们都认为就咱洛阳人这样称呼,岂不然:广泛流传于陕西、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甘肃、潮州 等地。辽宁西部部分地区也有使用妗子称呼舅母的。北京一些地区也有在用,如:平谷地区。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与娘娘充作剧钱,千五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节料。”《醒世姻缘传》第八二回:“吃毕,同 狄希陈 到了 相主事 宅内,见了母舅妗子合 相主事 已毕,你问我对,説了前后始末根由。”李季 《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鹁鸽落在灰堆里》:“端阳来在舅舅家,头三天象客人一样待他。三天好来三天坏,妗子的白眼窝不住盯她。”
妗子在南方叫舅妈、舅母,是母亲的兄、弟的妻子。如:大妗子,二妗子、小妗子。民间有:“大妗子、二妗子,想起来一阵子”的说法。这个妗子与后妈都与你都没血缘关系,亲不亲看造化啦,反过来:“外甥半夜哭妗子,想起来一阵子”也是这个道理。
天水人为啥把舅妈叫“妗子”→
天水方言“妗子”考释
天水方言“妗子”考释
文慧
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某一特定地区的人群集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婚姻观、审美观等文化传统。著名语言学家四川大学教授赵振铎先生说:“方言是全民语言的分支,是全民语言的地方变体。方言有自己的语音系统,有自己的词汇和语法构造,但是这些要素都要服从于全民语言。”(邓英树、张一舟主编《<四川方言词汇研究>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亲属称谓是对跟自己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称谓,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反映着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而方言亲属称谓词就是表达某特定区域亲属称谓的语言形式,是方言词汇中最能反映地域文化特色的。亲属称谓词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血缘、婚姻等社会关系的基本看法。而方言亲属称谓词则更能反映一定方言人群的社会关系以及人们对这种关系的基本认识与价值取向,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对亲属称谓的调查研究,可以使我们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关系和文化传统,更深入地了解一个地区的传统习俗,也可以研究词汇的历史变化。亲属称谓反映人们的亲属关系和亲属观念,在方言中有着不同的叫法,也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天水方言中“妗子”的称谓就是一个典型。
【妗子】[ʨʰiŋ55ʦɿ53]qìng zǐ舅母。天水日常口语称舅妈为“妗子”,唯“妗(jìn)”读“qìng(庆)”,系音转。天水人一般把舅舅的妻子叫“妗子”,或者“舅妈”,不叫“舅母”,至今有“亲舅蛮妗子”之说。如:你去时你妗子在屋里吗?/我妗子到城里引娃去(qì )了。天水民谚:外甥哭妗子,记起一阵子。如:大妗子。俗语: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大妗子碎妗子,都是他妗子。需要说明的是“妗子”的“子”字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只起丰富语音的作用,整个词的意义由词根“妗”来承担。
舅母称“妗子”,始见于宋代文献。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与娘娘充作剧钱,千五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节料。”宋·洪迈《夷坚丙志·张五姑》:“二嫂往视之,笑曰:‘姑夫恰在此,闻妗妗至,去矣。’”妗,不见于《广韵》之前的字书。《集韵》巨禁切,去声,沁韵,群母。侵部。《集韵·沁韵》:“妗,俗谓舅母曰妗。”宋·张耒《明道杂志》:“经传中无婶与妗字。考其说,婶字乃世母二字合呼,妗字乃舅母二字合呼也。”元·陶宗仪《辍耕录》卷十七云:“宋张文潜《明道杂志》云:‘经传中无婶妗二字。婶字,乃世母二字合呼。妗字,乃舅母二字合呼也。二合,如真言中合两字为一。’”清·章炳麟《新方言·释亲属》云:“幽侵对转,舅妗双声,故山东谓舅妻为妗;叔婶双声,故通语谓叔母为婶。此虽鄙言俗字,然音均不相越也。”舅母合呼为妗,妗中古属于沁韵,收唇音[m]尾。而母的声母为[m],舅妗中古同属群母。故急呼为妗。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今七夕节在近,钱三贯与娘娘充作剧钱,五千与皇后,七百与妗子充节料。”金·无名氏《刘知远诸宫调》十一:“两个妗子忿起,一齐围定刘知远。”元·关汉卿《金钱池》第三折:“妾身张嬷嬷,这是李妗妗,这是闵大嫂,俺们都是杜蘂娘姨姨的亲眷。”“妗妗”是“妗”之重叠用法,其义相同。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今日老身东阁下探妗子回来,身子有些不快。”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录《元宵曲》:“姨儿妗子此间谁,问着前门佯不知。”明人杂剧《岳飞精忠》楔子:“妗子是歪刺。”《金瓶梅词话》第七三回:“且说那日,杨姑娘与吴大妗子、潘姥姥坐轿子先来了。”又第七八回:“潘姥姥气的在炕上睡了一觉,只见后边请陪大妗子吃饭,才起来往后边去了。”《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回:“相妗子痛打甥妇,薛素姐监禁夫君。”又第八二回:“吃毕,同狄希陈到了相主事宅内,见了母舅妗子合相主事已毕,你问我对,说了前後始末根由。”又第一百回:“小虎哥媳妇是‘你妗子’。”《康熙字典·女部》:“《集韵》巨禁切,音砛,俗謂舅母曰妗。”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女又呜咽曰:‘儿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歧路灯》第三回:“你妗子等着你,你爽快同这位小客齐刷刷到后边,也有个小学生陪客哩。”又第十一回:“这就是你妗子关心。”第四十回:“滑氏道:‘他妗子呢?如今有几个侄儿?滑玉道:‘只有一个小闺女儿。’”清乾隆五十三年(1787年)《华阴县志》卷二《风俗·方言》:“母之兄弟曰舅舅,舅之妻曰妗子。”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岷州续志采访初稿》附《民族·方言》:“谓舅母曰妗子。”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葭县志》卷二“风俗志·方言”:“舅父、母曰舅舅、妗子。”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华亭县志》:“武都徙居汉民称祖父母曰爷,曰婆。……称舅父母曰舅舅,舅母曰妗子。”李季《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鹁鸽落在灰堆里》:“端阳来在舅舅家,头三天象客人一样待他。三天好来三天坏,妗子的白眼窝不住盯她。”《辞海》第六版:“妗,此字本是‘舅母’的合音。”按:《说文·女部》有妗字,云:“妗,沾女妗也,一曰善笑貌。从女,今声。”沾女,《集韵》火占切,音xiān(先)。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按《集韵》:俗谓舅母曰妗。”天水方言沿用古俗语而称也。
妗,在《集韵》中的记音为:“巨禁切,去声沁韵群母。”不合天水方音。今普通话读不送气的舌面音[ʨin],而天水方言是把不送气声母[ʨ]读成送气音[ʨʰ]了。部分中古浊塞音、塞擦音仄声字在今天水话中读送气音。如:“伴”、“捷”在普通话中读不送气,而天水话则送气读。甘肃方言中将一部分不送气音读作了送气音。普通话塞音、塞擦音中有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立:b—p ,d—t,g—k, j—q, zh—ch, z—c。天水、平凉、定西、武都等地方音将一部分不送气音的字读作送气音字。例:“病”、“动”、“跪”、“净”、“赵”、“在”等字的声母分别读为送气音p、t、k、q、ch、c。
妗子,主要见于北方一些地区,广泛流传于甘肃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张家川、礼县、西和、徽县、成县、武都、康县、平凉、静宁、灵台、华亭、定西市安定区、通渭、渭源、漳县、陇西、会宁、靖远、庆阳西峰、华池、合水、宁县、正宁,陕西岐山、韩城、合阳话与天水话相同,均是把声母j[ʨ]由不送气读成送气音q[ʨʰ]了。以下均读声母j[ʨ],宁夏泾源、海原叫妗子(银川、吴忠、中卫、隆德叫“舅妈”),陕西户县、三原、圣母、吴堡、绥德、商州、山西新绛、大同、万荣,河南郑州、偃师,河北沧州、泊头、献县,山东嘉祥、章丘、淄川、诸城、宁阳、苍山、沂南。皖北灵璧县、泗县、寿县。《汉语方言大字典》:“【妗子】<名><舅母>冀鲁官话。山东淄博、寿光、德州。河北保定、河北石家庄、河北沧州。胶辽官话。山东临朐、青岛。中原官话。江苏徐州、安徽蒙城、宿州、淮北、河南洛阳、陕西西安、山东济南、山东枣庄、山东泰安、山东菏泽 、山东济宁。”广东省五邑地区、潮州等地也有“妗”的叫法。辽宁西部部分地区也有使用妗子称呼舅母的。北京一些地区也有在用,如平谷地区。另外东干语也把舅母叫“妗子”。
文慧简介
文慧,本名赵文慧,笔名秦风、秦源。男,1974年生于天水市秦州区秦岭镇虎皮沟。现定居烟台。系甘肃省秦文化研究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水华夏赵姓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著有《魅力秦源》等。
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