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天应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天应的准确位置图)

天应的准确位置图片及作用(天应的准确位置图)

凭一张图泄露天机?道家顶级小周天功法,古人修仙真相?内经图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道家经典《内经图》到底讲了什么?

其主旨“性命双修”指的又是什么?

《内经图》

《内经图》,作为一套修习功法,最早出自全真道教之中。

但教徒们也是只闻其名,不见其物。

原因很简单,这套修习功法压根就不是给普通弟子修习用的,而是给已经达到一定境界的高手修习的。

因此,在全真道教中,《内经图》又有个别称——小周天功法。

众所周知的是,道家喜欢将人的身体内部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这一系统的名字就叫做“小周天”,而身体之外的世界则被称为“大周天”。

那么,不难看出,这幅《内经图》其实就是在教人如何修炼身体。

从《内经图》的整体来看,这套功法基本是按照精、神这两种物质在经络中的流经顺序绘制而成的。

当精、神流经到不同的器官之时,《内经图》就会相应地描绘出这一器官的状态和变化,从而达到揭开器官奥秘的功效。

乍一看,这《内经图》就很像当代医书常用的图解。

可实际上,其中的奥秘远远不止于此。

首先,在整个《内经图》中,四处可见的“流水”要素可不是画家闲来无事的画笔,而是代表了“精”的运输渠道。

在这一运输渠道上,又有“城门”“桥梁”“重楼”这些建筑物所代表的关窍。

这种巧思的来源,正是号称儒释道三家的上乘——文始真人尹喜所创的“性命圭旨”。

在气丹学中,“性命圭旨”就是学徒们遥不可及的存在。

“性命圭旨”尤其强调一个“性命双修”的观念。

在这里,“性”是精神、意识之类虚空的存在,“命”则是指人们的形态,比如说五脏六腑这类实际存在的物质。

尹喜

也正是因为“性命圭旨”顾及了人的肉体和精神这双重的领域,人们才觉得它属于上法。

不过,从“性命圭旨”的渊源来看,它的确也是上等的存在。

“性命圭旨”的基本思想来源于《黄帝内经》,而《黄帝内经》本身又是依据最为古老的易经衍生出来的。

换言之,《内经图》所展现的思想,其实就是易经的传承,只不过,它以更为直观的方式给表现出来了。

那么,人们根据《内经图》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本领”呢?

修习过程

《内经图》的功法,其实分成好几个阶段。

首先,刚入门的功法可以称为“静功”。

通俗点来说,“静功”就是凝神静气,脑袋里什么都不要想。

当修习之人感受到了一股真气凝聚在丹田这个位置的时候,那么恭喜,这“静功”就成功了。

走过“静功”的阶段,人们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感受这股真气,它往哪里游走,你的心也就跟着往哪里去感受。

一般来说,真气有其自己运行的渠道。

这股真气会先沿着督脉运行,从尾椎骨开始不断地上升,先来到命门这个地方,短暂地停留之后,再来到脊椎,最后越过整个脑袋。

越过脑袋之后呢,这股真气就完成了在督脉运行的工作,随即来到了任脉。

与督脉相比,任脉主要是从上往下开始运行。

于是,这股真气就会从面部,也就是印堂的位置开始,一路下行到中丹田,最后抵达下丹田。

至此,真气才算完成它的一个“小周天”的运转过程。

而在这一过程之中,有这么“三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尾闾关”在脊背的尽头之处,上下连接的是髓道。

在《内经图》中,髓道过去就是“河车”,“河车”直通的是“泥丸”。

纯阳之气走这条道路修习,方能大盛。

但这还只是第一关,第二关也就是“夹脊关”更为难熬。

在这一关中,真气极有可能无法继续前行而被迫滞留,那么人们就能感受到严重的堵塞感。

为了疏通这种感觉,有些人会选择强行用意念来驱动。

但《内经图》却明确地告诉大家,这种方法是切不可行的。

原因很简单,强行闯关的话就会扰乱人的心神,那么前面所做的“静功”的努力也就白费了。

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保持“静”的状态,安心地等待时机的到来。

《内经图》认为,此时的真气凝聚在此关,就像是嗷嗷待哺的婴儿,需要人们用心去呵护。

只有等这股真气茁壮成长之后,它才能顺其自然地闯关成功。

过了“夹脊关”之后,真气就来到了“玉枕”关。

《内经图》提到,当真气走到这里的时候,就说明一个人的功法已经修行到位了,基本是行云流水的状态了。

与此同时,你的整个脊髓也已经被真气所重新塑造了一番,达到了脱胎换骨的境界。

但是,这还不是最终的目的地。

真气完成对骨髓的重塑之后,它就来到了“泥丸”这个地方。

“泥丸”,在道家看来,可是整个金丹修炼的根本,因为每个人的灵魂就藏匿在此处。

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整个修炼的过程就要开始自上而下的路途。

在《内经图》中,它被称为“金液还丹”。

由于途中真气得经过三个丹田,因而又被称为天、地、人的三重修炼。

“天”“地”“人”

根据《内经图》的描述,真气需要先后经过“天”“地”“人”这三个境界,才能完成与大周天的共鸣。

一般来说,人们普遍认为“天”应该是三个境界之中的至高存在,可在《内经图》中,“天”却是真气的出发点,而“人”才是它的目的地。

那么,人们又如何判断自己进入了“天”这一境界呢?

据《内经图》说明,当一个人感受到了自己的眼前出现了耀眼的光源,那么他就是达成了这一境界。

达成这一境界之后,那么人们就能感到他的口中满是甘甜的汁液,将这些汁液吞下之后,胃里就会涌起一股暖意。

那种暖意妙不可言,就好像是世界万物都在温柔地朝你招手一般。

紧接着,这股真气继续向下延展,来到了“中丹田”这个地方。

在《内经图》中,“中丹田”被认作是“地”的象征,意味着人们心识的所在。

真气与心识相遇,在道家中意味着阴阳的交会。

因此,《内经图》将此状况就呈现为牛郎与织女的相遇。

二者相遇之后,一同来到“下丹田”,这就是第三境界“人”。

想要悟出“人”这一境界,需要用意念去感受。

必须注意的是,这一意念不能太重,只需要细微的意念。

《内经图》形象地将这一状况描述为:一头被牵着的牛在田里耕种的画面。

换言之,这里的细微意念能用于在此处耕种,但又不至于逃出“下丹田”的范围。

当人们耕田完成之后,那么丹其实也就练就了。

在这幅耕地图的旁边,就是四个丹炉在那汇聚着,丹药在其中呼之欲出。

那么,当一个修习者如果达成了这一境界,他的身体会有什么变化呢?

《内经图》画出的“两小童”运水其实就点明了这一变化。

这水车代表的是人的两个肾,而其中的水呢,就是丹药。

当水被两名童子倒入水车之中,也就意味着丹药在人体内部发生了作用,使得整个人的身体都变得温暖、充盈了起来。

如此一来,修习者也就完成了对身体内部器官的净化任务,成为了与宇宙贯通的存在。

那么,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内经图》认为,如果一个人完全实现了身体内部与外部世界的沟通,那么二者之间就不再有隔阂。

换言之,外部世界其实就是身体内部的延展,人活在世上就会变得自由洒脱。

这不正是,修道者所追求的成仙状态吗?

当然,《内经图》所描述的画面看似简单,可每一步真实践起来还没有那么容易。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以“科学”为主题的21世纪,“成仙”这样的说法似乎太过于玄学,甚至有些滑稽。

但实际上,那只是局限于时代的表述,古代修行者追求的更多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状态。

《内经图》中很多表述都被现代中医吸收,这是不是因为其中真的有“长生修仙术”,而是因为这是古人千百年来留下的“养生秘籍”。

海德格尔说:“人的出生只有一个使命:接受死亡。”

但在这个过程中,相信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健康的,高质量地活着。

辩证地看待古人的智慧结晶,我们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看到这里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参考:

《黄帝内经》,中医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