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邙山墓园(邙山)

邙山墓园(邙山)

18年河南邙山挖出明代县令墓,惊现诡异符咒,专家:这辈子没见过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酒柒

编辑|翩然

2018年在河南邙山,一座神奇的古墓出土了,根据考古人员的判断,这是明代县令墓。

这座古墓一经问世,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座古墓的主人是谁?他经历了哪些事情?又有怎样的成就?这一切的一切,都驱使着考古学家们不断探寻。

墓碑出土,墓主人身份清晰

这座古墓刚刚开始挖掘时,谁都不知道墓主人是谁、生平如何。

随着挖掘工作的进行,两块墓碑破土而出。

经过一系列修复、拓印工作之后,墓碑上的文字也逐渐显露了出来。

墓碑上刻着墓主人的姓名、字号、祖籍、生平……这时候众人才知道,原来这是明代的刘县令之墓。

通过对墓碑的解读,考古专家知道了墓主人的名字和生平。

原来,这个墓穴的主人名字叫做刘润,字汝霖,别号云岩。

刘润是明代真定县的知县,在当时算得上是掌管一方的人物,也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受到百姓的尊敬。

刘润地位不低,他的墓穴却不算大,但有不少陪葬品。

在这个墓穴中,除了刘润的棺材之外,还存放着另外两个棺材,一共三抬棺材。

刘润并不是单独下葬的,而是和两位夫人合葬的,墓室中的另外两具棺材,是属于刘润的两位夫人。

最令人感到震惊的是,根据墓志上的记载,墓主人刘润其实是明代著名诗人刘衍祚的父亲。

除此以外,墓碑上还十分详细地讲述了刘家的历史,

比如有多少人、几代人的嫁娶生平等,而这些内容在史书上几乎是一片空白的。

有了这些古物的补充,人们对于明代历史又多了一些了解。

史书寥寥几笔,不可能记录的下每一个人的生平,然而通过考古,可以让我们对历史有更多的了解。

看着原本苍白的人物形象逐渐丰满,我们似乎也能透过这些文物看到消失在历史中的人物的风采。

明白了墓主人的身份后,考古人员在墓穴里不断清扫、探索,发现了许多陪葬品。

这些陪葬品做工精美,有许多陶俑,刻画的都是仆人的样子。

中国古代一直相信“事死如事生”的说法。

在古代,许多有名有姓的人物死去时,会有许多陪葬品,

他们认为这些陪葬品会跟随他们,即便是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也会被继续服侍。

不同时期的墓穴规格不同,陪葬品也大不相同,

通过研究墓穴中的陪葬品,也能看得出当时的社会风俗、丧葬文化。

考古人员发现,刘润墓中这些陶俑大都成套出现,且制作精良,美观大气,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然而随着考察的进行,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狭窄的、细小的缝隙。

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里面似乎还有着什么东西。

这一切都吸引着所有人都心弦,他们决定继续挖掘,一探究竟。

惊现“镇墓瓦”和“无头俑”

狭窄的缝隙透着光,里面的光景被一块厚重的石板盖住了。

为了查看清除里面到底是什么,工作人员决定要将这块石板移出去。

然而墓穴并不大,左右距离间隔很小,如何搬动沉重的石板,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经过了所有人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大家齐心协力把石板搬了出去。

这下,这道缝隙底下的一切都暴露了出来——这是一块由空心砖做成的神秘壁龛。

壁龛重见天日,本应该是件令人激动的事情,然而人们却都愣住了,因为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块瓦片。

这瓦片看上去就十分不同寻常——瓦身灰白,上面的颜料是红黑相间。

涂涂画画了些许痕迹,看上去像是写了什么字上去。

经过仔细辨认,考古学家认为这上面写的字是“吉祥”。

话虽如此,这瓦片看上去可不像是祥瑞之物,

正相反,红色和黑色组成的奇怪诡异的图案反而让人觉得十分渗人。

然而工作人员却十分兴奋——原来不只是在这里,在其他古墓里也曾发现过类似的瓦片。

只是当时缺少相关资料,谁也不知道这些瓦片的用途是什么。

在邙山古墓中发现的瓦片,分散在墓的南端。

在以前,虽然也发现了类似于瓦片之类的东西,却一直都是四散在各个角落里,根本不知道具体分布地点。

但是在邙山古墓中,考古人员确定了瓦片的埋葬地点,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收获,大家伙儿都乐开了花儿。

于是有人提出来,这会不会是传说中的“镇墓瓦”?

所谓“镇墓瓦”,指的是一种古人在逝去的亲人墓葬里放置的瓦片。

这种瓦片上面画着特定的图案,具有祈求平安、表达思念和希望祝福的意思。

这里同样是墓穴之中,瓦片的摆放也很有讲究,

再结合瓦片的特殊位置,这个猜测有极大的可能是正确的,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这枚瓦片长约十厘米,上面刻满了奇特的符文,这些符文看起来十分玄奥,谁也不知道代表了什么意思。

专家们对此迅速展开了研究,他们尝试了各种办法,试图解读符文、了解含义。

然而,他们发现,瓦片上的符文并不常见。

甚至不属于常见的古代文化体系,在已知的明代时期的传统风格中,也没能找到类似的存在。

专家们相互讨论,试图理解这枚符咒的用途和作用。

其中有一部分专家认为,这枚符咒可能是一种用于镇压或驱散邪灵的咒符。

古人信奉神灵,制作一些驱邪的符咒也是很有可能的事。

然而另一些专家则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枚符咒可能代表的是墓室的特殊功能或者祭祀仪式。

然而,没有确切的证据支持,无论他们怎样猜想、推测,都无法从中得出确切的结论,谁也不能肯定自己就是对的。

现代科技发达,考古技术也不短突破,为了更加深入地研究这枚符咒,专家们选择运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了实验和分析。

他们利用X射线和红外光谱技术,扫描这枚符咒,试图解开这枚符咒身上的谜团。

然而,尽管专家们运用了不少手段,但这些努力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成果。

人们仍然不清楚符咒的真实含义,符咒仍然保持着它的神秘面纱。

在专家们的研究过程中,他们注意到符咒上刻画的一些符号,似乎与阴阳、五行之类的古代哲学和宇宙观念相关。

这一发现让专家们更加兴奋,他们在这基础之上对于这枚符咒展开了更深层次解读。

一些专家认为,这枚符咒很可能象征着当时某种神秘宗教或者是秘密组织。

至于其真正的用途,那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知道了。

除了“镇墓瓦”,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无头的陶俑。

这是当专家们开始清理墓室中的三具棺材的时候发现的。

他们在泥土间不断清扫,清理出了一个十分特殊的陶俑。

陶俑身形巨大,其身高竟然超过了30厘米,有一半以上的躯体都被淤泥掩埋了。

在棺材的两侧,除了这个十分巨大的陶俑之外,专家们还发现了不少的其他的随葬陶俑。

这些陶俑保存得十分完好,甚至能够清晰的看见陶俑身上鲜红的颜料。

但让人疑惑的是,这些陶俑有一个奇怪的共同点——那就是所有的陶俑的头部不见踪影。

陶俑的身上套着一件白色的衣裳,看起来像是下人穿的款式,手上各自拿着一些东西,

看上去像是方盒、圆垫、毛巾之类的东西,神色恭敬地站在一旁。

这个场景看上去就像是下人们正在恭敬地等着主人呼唤,前去服侍。

这座县令墓使用的陶俑种类十分齐全。

造型上多种多样,工艺也十分精良。

把人物塑造得简洁又生动,看起来栩栩如生,十分富有生活气息。

陶俑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当时墓主人真实的生活场景。

考古人员通过研究陶俑,可以复原墓主人当时的生活状态。

借此清楚地了解到在当时,人们是如何生活的,衣食住行到底怎么样。

通过这些陶俑的研究,真实、生动的县令生活就这样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等工作人员将墓穴里的情况基本了解之后。

他们所有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墓道底部东侧墙壁,那个用空心砖组成的神秘壁龛上。

壁龛后的秘密

壁龛的后面究竟有什么神奇的东西?

这个问题牢牢吸引着考古人员的好奇心。

他们拿来了梯子,一个接一个地爬到墓道底部,小心翼翼地将空心砖掰开一道缝隙,用手电筒照进去。

映入眼帘的一幕顿时让他们愣在原地,情不自禁地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整支陶俑组成的仪仗队,气势雄伟,扑面而来的壮阔气息让每个人都为之惊叹。

最夺人眼球的当属其中一匹陶俑马。

色泽鲜艳、鬃毛立起、神气十足,仿佛这不是一个陶俑,而是一匹真正的、凶猛的汗血宝马一样。

这一发现让所有人都精神振奋——要知道,保存的如此完好的随葬陶俑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在此之前,他们也曾数次挖到过明代官员的墓葬。

然而让人惋惜的是,当时他们晚了一步,墓葬早就已经被盗墓贼盗挖一空。

许多有价值的文物都不知所踪,留下来的陶俑也因为长时间和外界空气接触却没有得到及时的保护措施而失去了艳丽的颜色。

所以像这样大规模、完好无损的陶俑群更是十分宝贵的。

绝对要小心翼翼的保护起来,绝不能受到任何破坏。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为了最大程度的防止刘润墓中的这些陶俑也因为氧化而失去色彩,考古队员们以最快的速度,对它们展开了清理。

尽管清理过程是枯燥乏味、身心俱疲的。

然而每个人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或扫或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护陶俑。

尽管每个人都十分疲惫,但他们的精神却一刻也不可肯放松,生怕因为自己一不小心的失误,就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所幸努力没有白费,当所有的陶俑都清楚地展现在众人面前时,这一切都是有意义的。

结语

这次河南邙山的重大发现,填补了明代古墓的部分不知道的领域,为古墓领域增添了许多新的谜团和挑战。

这些谜团经过了岁月和历史的沉淀,显得更加诱人,吸引着无数人为其追逐、探寻。

这些谜团里包含着当时那个时代的风俗背景。

当我们一点点破开谜团时我们将会对明代的历史和那个时代的人们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历史的长河纷纷扰扰,在这之中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

然而除了那些大名鼎鼎、耳熟能详的人物之外,还有很多平平无奇却依旧精彩的人物。

他们有着独属于自己的悲欢离合,每一个故事都足够惊心动魄。

史书上的寥寥几笔无法描绘出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但他们会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或许,考古的意义就在于重现当初的风采,让后人看见闪烁的光芒。

郑州邙山生态陵园怎么样?

光武帝刘秀为何葬于黄河边?是儿子不孝,是风水,还是为了防盗?

说起刘秀,人们都知道他是一代名君。他艰苦创业、励精图治,开东汉近两百年之基业,功绩远超古代无数帝王。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刘秀在安排自己的后事时却非常的低调,不仅要求薄葬,而且还出人意料地要把自己葬在黄河边上——今河南省孟津县白河乡铁榭村,北面距黄河仅有360米。

帝王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身后事,陵墓不说选个风水宝地吧,最起码也要选个“头枕山、脚蹬川”的高地,免得让大水给淹了。更何况,洛阳北面的邙山自古就是陵寝的首选之地,所谓“生在苏杭、葬在北邙”说的就是此事。那么,定都洛阳的刘秀为何不把自己葬在邙山之上?反而要把自己葬在喜怒无常的黄河岸边,来个头枕黄河、脚蹬邙山呢?这还得从刘秀所处的时代背景说起。

民间的传说

说起刘秀为什么要把自己的陵墓选在黄河边上,在豫西一带还有个美好的传说。

话说刘秀虽是爱民如子的好皇帝,但他的儿子却非常不成器。你让他往东,他偏要往西;你让他打狗,他偏要撵鸡。事事都要与刘秀对着干,刘秀对这个犟筋头儿子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慢慢刘秀年龄大了,开始为自己的后事着想了。他也想把自己安葬在邙山的山顶上,可一想到儿子的犟筋头,刘秀是塌了气。不过,刘秀不愧为皇帝,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这天,刘秀把儿子叫到床头说,我快不行了。我死之后,你可一定要把我埋在最低的地方。

刘秀之所以这样对儿子说,就是在他看来,这个和他对着干的犟儿子定会反其道而行之,一定会把他埋在邙山顶的。可让刘秀没想到的是,他死后,儿子良心发现——我一辈子没听老爹的话,老爹死了,我就听一回吧!就把刘秀埋在了地势低洼的黄河滩。

传说不仅是美好的故事,而且也反映了后人对刘秀为何要把自己葬在黄河边的不解。其实,后人的不解,正是刘秀高明之所在。而他的高明来自于他对社会残酷性的认知。

吕后的教训

吕雉作为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皇后,那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特别是刘邦死后,强势的吕后整个把持了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虽然这一个强势女人死后宫廷发生了政变,吕氏族人遭到了诛杀,但她作为刘邦的皇后是没人敢找她算帐的,风风光光厚葬那是自然的事。可就是这厚葬,让她死了二百多年后还要遭受身体的侮辱。

王莽篡汉天下大乱,各路势力打得是不亦乐乎。要打仗,就得有人,有人就得吃喝花钱。可那时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哪来那么多钱!各路势力便打起了死人的主意——刨坟掘墓。哪些墓里的金钱财宝最多,自然是皇帝的陵墓!史书的记载是,“是月,赤眉焚西京宫室,发掘园陵,寇掠关中”。也就是说,公元26年的十二月,赤眉军焚烧了西京长安的宫室,挖掘帝王的园陵,在关中大肆抢劫掠夺。

具体是如何“发掘园陵”的呢?史书记载的细节更让人触目惊心——赤眉军“至阳城、番须中,逢大雪,坑谷皆满,士多冻死,乃复还,发掘诸陵,取其宝货,遂污辱吕后尸。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

也就是说,赤眉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仅挖开了刘邦的陵墓盗取钱财,而且看到身穿金缕玉衣的吕后,在死后二百多年还栩栩如生,便动了邪念,不仅抢财,而且还奸尸。

当然,被奸尸的不止吕后一人,从“凡贼所发,有玉匣殓者率皆如生,故赤眉得多行淫秽”的记载来看,肯定会有不少汉朝的嫔妃,由于埋葬时都像吕后一样身处“玉匣”之中,身体并没有腐烂,都受到了侮辱。

刘秀作为刘邦的后裔,他与这些女人虽然不一定有血缘关系,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女人也都是他的长辈,他的心不可能不为之疼痛,他不可能不反思厚葬给自己身后带来的危害。

也许正是吕后的不幸遭遇不仅使刘秀早早就萌生了自己死后要薄葬的念头,而且还使他不得不思考如何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盗掘的问题。

文帝的启示

在天下大乱之际,并不是所有的汉陵都遭到了盗掘,汉文帝的霸陵就得以幸免。

说实在话,对于赤眉军盗掘先祖的陵园刘秀还是十分在意的,闻此噩耗不说以头抢地吧,至少也是曾经咬牙切齿过的。

在打败赤眉军后,刘秀立马派人检查所有帝陵的损坏情况,并着手进行修复。在检查的过程中,发现汉文帝的霸陵在这场浩劫中幸免于难,是“宗庙园陵皆发掘,唯霸陵、杜陵完”。

为什么霸陵能得以保全?刘秀作为曾经在长安高等学府读过书的文化人,自然对汉初的那段历史比较了解,他明白霸陵得以保全的原因就在于汉文帝的薄葬。

汉文帝在临终时特别下诏,要求“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翻译成当代的白话文就是,汉文帝临终在交待自己的后事时说,我死后不许把金银珠宝埋入地宫,如果非要有陪葬的话,那就用陶器来代替吧!并且陵寝上面不要堆土立坟,地宫里边也不要进行豪华的装饰,一切都按照能省则省的原则来办理。

对于汉文帝的薄葬,不仅刘秀知道,那些到处寻找财宝的赤眉军也知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开霸陵,所得的东西却九牛一毛,都是些破破烂烂的陶器,这样的傻事正在行军打仗的赤眉军才不干呢!于是乎,霸陵由于汉文帝的薄葬才免遭灭顶之灾。

刘秀当上皇帝后曾多次到长安去祭拜西汉时期的帝陵,每次祭拜,他肯定都会想到这些陵园遭到的破坏,都会思考自己百年后该如何来安葬,该如何来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盗掘。其中,要向文帝学习那是他肯定想到的。

智慧的选择

刘秀是这样想的,在安排自己的后事时也是这样做的。《后汉书·光武帝纪》是这样记载的——

初作寿陵。将作大匠窦融上言园陵广袤,无虑所用。帝曰:“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太宗识终始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遭天下反复,而霸陵独完受其福,岂不美哉!今所制地不过二三顷,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

当时负责给刘秀建造陵园的负责人名叫窦融,陵园要建多大、准备花多少钱,他心中没有底,就去请示刘秀。刘秀对他说,古代帝王安葬时,都用陶俑瓦器、木车草马,让后世人不知道墓室埋葬的地点,从而免遭后世不法之徒的破坏。

对于这一点,太宗皇帝(也就是汉文帝)领会到了其中的真谛,要求自己死后按照古制来办理,而汉景帝能遵循孝道,实现了父亲的愿望。因此上,在天下大乱时唯独霸陵能完好无损,享受着薄葬带来的好处,这种聪明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我的墓地面积不要超过二三顷,不要堆土为山,堆起的封土斜坡只要不存雨水就行了。

史书中虽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刘秀到底要将自己百年后埋在何处,但从这字里行间我们却能深深地感觉到,刘秀对自己身后陵墓被盗的担忧。在他看来所谓风水宝地不在于面积有多大、位不位于高山之上,而在于能不能防住盗墓贼。这样一来,不被人看好的黄河滩,就由于她具有天然的防盗墓功能,成为刘秀的首选之地。

也许刘秀害怕自己的儿子不能像景帝一样来落实自己的想法,在临终前又下遗诏来再次申明自己的愿望:“朕无益百姓,皆如孝文皇帝制度,务从约省。”我生前没有为老百姓做过什么有益的事,死后也就不要再破费给老百姓增加负担了,全照着孝文皇帝安葬时的规制,一切都务必从简,切记!切记!

当然,刘秀说“朕无益百姓”,只是他的谦虚之辞,单单不大修陵园这一点就不知节省了多少民力!而他要求薄葬则是发自肺腑,他的儿子也不是传说中的犟筋头,他老老实实实现了父亲的遗愿,把刘秀安葬在黄河边上。

那么,刘秀对自己后事的安排起没起到防盗墓的作用呢?我们先来看看黄河滩的天然防盗墓功能。黄河滩地下水浅,下挖三四尺既见水;加之盗洞极易被黄河流沙掩埋,难以挖深,弄不好连盗墓贼也要被流沙活埋做了刘秀的殉葬者,所以,千百年来虽曾有无数的盗墓贼觊觎过刘秀的陵园,但没有一次得手。

再来看看薄葬带来的好处。盗墓者之所以要光顾刘秀的陵园,是因为大家虽都知道刘秀是薄葬,但不相信陵墓里连一点好东西也没有,侥幸地想从刘秀的坟墓里得到些金银珠宝来。

但这些盗墓者面对黄河滩的天然防盗墓功能,那仅有的一点幻想也被这天然的困难给浇灭了——搭上几条性命也未必能从这薄葬的墓里得到多少东西,还是知难而退,就此罢手吧!这才确保了刘秀千百年来能安安静静地躺在地下免受打扰。

刘秀把自己葬在黄河边上,不仅说明他是一代圣君,更说明他是一位智者。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赵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