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李毓秀怎么读拼音(李毓秀怎么读)

李毓秀怎么读拼音(李毓秀怎么读)

“李毓秀”这个名字,你听说过吗?但他写的一本书你一定读过

提起“李毓秀”这个名字,估计没多少人知道。但要说起《弟子规》,就无人不晓了。而这《弟子规》的作者,正是李毓秀。

李毓秀《弟子规》

李毓秀是山西绛州人(今山西省新绛县),清朝时期的一个秀才,也是一位私塾先生,其人经历平实,没有任何传奇故事。在有清一朝的典籍史料中,我们很难看到他的相关记载。即使是仅有的少数记载,也不尽一致,互有出入。

孩子们在诵读《弟子规》

比如,李毓秀的生活年代,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他是嘉庆、道光年间人物,也有人说他是康熙元年(1662)出生,康熙六十一年(1722)去世,跟康熙皇帝在位时间一致,活了61岁。

又,民国《新绛县志》记载,李毓秀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具体的生卒年月不甚了了。

民国《新绛县志》

有一个叫王奂曾的人,是李毓秀的知己好友,他在为李毓秀写的墓志铭中则说,李毓秀于清顺治四年(1647)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出生,雍正七年(1729)农历八月二十四日辞世。换言之,李毓秀是生活在顺治康熙到雍正年间、一位享年83岁的长寿老人。应该说,这个记载是比较准确可信的。

《例监李子潜先生墓志铭》影印本(清朝王奂曾 撰)

你看,官修方志连李毓秀的生活年代都能搞错,这充分说明,李毓秀在当时并没有太高的社会地位和名望,否则史书上不仅会详细地记载他的生辰八字,而且还会录有他的各种行迹。

李毓秀几乎一生都没有远离家乡绛州,年轻的时候,他师从同乡先生,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在家乡教了一辈子书。

李毓秀《训蒙文》

但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却写出了一本流传千古、热遍华夏的蒙学经典《训蒙文》。训者,教训也;蒙者,启蒙也。

后来,有一个叫贾存仁的学者,在《训蒙文》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订,并把书名改为《弟子规》。

李毓秀《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本仅有1080字的小册子。在古代,它一直是私塾和蒙馆的必读书目;到了今天,它不仅是中小学的德育课本,也是企业的员工培训教材,备受众多现代人的追捧。

李毓秀终身以秀才身份致力于治学教学,在当地颇有影响。晚年,他创办了一所学校,叫敦复斋,起一个斋号讲学。讲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听课。

《弟子规》走进课堂

乾隆《直隶绛州志》、民国《新绛县志》都说:“(李毓秀)晚而讲易敦复斋,听者屦满户外。” “屦满户外”四个字,生动地刻画出李毓秀在自己创办的敦复斋讲授易学时的轰动效应。

且不论李毓秀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单凭这一册薄薄的《弟子规》,我们称李老先生是清朝早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学者,这一点是不为过的,这个称号他也是当得起的。

《直隶绛州志》影印本

时至今日,《弟子规》再次大火之后,许多专家学者对李毓秀多有研究,多年来写过大量的考证文章,使得李毓秀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但是,一些文章中的有些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

比如,有的文章说,“按照李毓秀第十代孙李俊明的说法,李毓秀20岁时就被州学推荐到国子监学习,成为监贡”,这个说法就太过笼统了。

《弟子规》走进课堂

监贡,是指监生和贡生,都是进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地位是不一样的。

国子监,也叫“国学” “国子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北京国子监牌楼

在清代,国子监的学生来源十分广泛,主要有贡生和监生两类。据《清史稿选·举志》:“贡生凡六:曰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监生凡四:曰恩监、荫监、优监、例监。”

北京国子监

相对于监生来说,贡生是国子监学生中的核心人员,地位比较高,声誉比较好,在当时被视为正途,受到科举功名等级体系的认可。

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有个“严监生”,他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严监生是个吝啬鬼,临终前因家人点了两茎灯草,恐费了油,而久久不肯咽气。直到其妻赵氏挑掉一茎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邮票《两根灯草》

严监生的兄长叫“严贡生”,是被学政“提了优行,贡入太学肄业”的,此人虽然学习成绩好,但是人品极坏,无恶不作。这个人的丑恶,一直刻到他的骨头里去了,属“学而优则渣”,即我们今天常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典型代表。

那么,李毓秀到底在国子监读过书没有?他是贡生,还是监生呢?

李毓秀画像

据光绪《直隶绛州志》:“李毓秀,字子潜,国学注选县丞。”这里所说的“国学”,就是指国子监,说明李毓秀的确在国子监学习过。

另据,与李毓秀同时代的知名学人王奂曾,曾为李毓秀写过墓志铭,这篇墓志收录在王奂曾的《旭华堂文集》中,篇目为《例监李子潜先生墓志铭》。由此可知,李毓秀属监生,而且是“例监”。

《例监李子潜先生墓志铭》影印本(清朝王奂曾 撰)

“例监”是一种“自费生”,就是平民或生员通过出资报捐,就可以取得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肄业文凭,是为“援例捐纳”,不经过府、州、县学的考选。到了后来,很多人甚至根本就不入学读书,只是挂个名,跟今天很多领导干部读的那种“在职研究生”有点类似,到时候花点钱就可以把监照(国子监发给监生的学历证书)拿到手,不算正途,故这类人在当时又称“捐监”。

国子监监照

国子监的学业结束以后,不管哪类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担任本地州县内佐贰官员的机会,是为“注选”。

清代,一县之内以知县为主官,一般是正七品。在知县之下,有县丞、主簿、训导、典史等官员辅助知县的工作,一般称为佐贰、佐杂官。其中的县丞,一般为正八品。

李毓秀的这个“注选县丞”,据“新绛县李毓秀夫子研究中心”专家考证,也是捐款买的。

古代科考

大概过了两年,李毓秀就从县丞的位置上辞职了。之后一直在私塾教书,从来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

李毓秀正是这样的身份,无论是在由进士、举人、生员组成的科举功名等级体系,还是由官级高低组成的官僚等级体系中,均处在末端。

所以,在那个看重科举功名、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是不可能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私塾先生树名立传的。这也是人们只知《弟子规》,不闻“李毓秀”的原因所在。

李毓秀画像

虽然李毓秀在历史上地位卑微,但他的学问还是挺高深的,而且在十里八乡颇有名望。

光绪《直隶绛州志》则记载:“太平王御史奂曾往复质疑,极倾倒焉。”太平是指当时的太平县(今属山西襄汾),王御史奂是指王奂曾,他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历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因此被本地人尊称为王御史。

王奂曾《与李子潜先生书》

在多次的学术交流中,王奂曾被李毓秀的学问所倾倒,据有关文献记载:“太平待御王公雅重其学行,延于西席者十载。”是说王奂曾特别看重李毓秀的学问,便出资聘请李毓秀前往其家乡太平县西曹路村他自己开的学馆当教师,前后历时十载。

李毓秀《宋儒大文约》

有文献说,李毓秀“教学和研究并举,严谨和风趣同显”,想必所言不虚。今天,我们无法看到李老先生当年讲课时风趣严谨的样子,但他留存后世的各种学术著作,还是能让我们清晰地领略到老先生传道解惑、琢玉成器的名师风采,以及超凡脱俗、清雅高洁的文人风骨。

除了《弟子规》,李毓秀还著有《四书字类释义》《四书正伪》《读大学偶记》《学庸发明》《宋儒大文约》等,以及他的个人诗集《水仙百咏》,这些著作都是李毓秀在教学过程中的演讲稿或讲义,深人浅出,好学易记,并全部刻版印刷。

李毓秀诗集《水仙百咏》

尤其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李毓秀58岁时,“《训蒙文》绛州雕刻版本问世后,寻即流传三晋大地”。

《训蒙文》问世约半个世纪后,经浮山人贾存仁修订后,改名为《弟子规》。从清朝中晚期开始,《弟子规》就已经流传到全国各地,成为妇孺皆知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李毓秀《训蒙文》

在当时,大多数义塾、家塾,《弟子规》是必读书目。一些条件殷实的家族,为了方便当时私塾教师的使用,甚至自行刊刻《弟子规》。比如光绪六年(1880),李光明庄刻本《弟子规》的书后记载:“江南城,众宝门三山街大功坊郭家巷内,秦状元巷中李光明家自梓,童蒙各科读本,拣选重料纸装订发兑,实价列于单。”

李毓秀《训蒙文》

在不少书院,《弟子规》也是必备书目。民国《来宾县志》记载,清朝时期的广西来宾县书院,将“所印绛州李子潜《弟子规》,师宗何丹溪《千字文》,及吕新吾《小儿语》,藏院中”。

很多知名学者,家中也藏有《弟子规》,供其子弟诵读。咸丰六年(1856),由王检心修订的《复性斋丛书十三种》中收录了题为“慎修堂藏书”的《弟子规》,在其中的序言提到:“乙未之岁,余计偕人都,与倭根峰、杨毅斋诸君子订性命之交,见《弟子规》一书,其家子弟多诵之。”倭根峰、杨毅斋都是当时的雅士名流。

李毓秀《训蒙文》手抄本

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之后,政府也出资购置《弟子规》,赠送给地方学校。比如光绪三年(1976)四月,抚粤使者六安涂宗瀛为当时出版的《弟子规》写的序文《童蒙必读书小引》提到:“粤西僻远之乡,风俗椎鲁,现饬各州县添设义学,俾贫民子弟就学其中,爰取旧本刊发给读。”

又,民国《龙关县新志》记载,清代末年,龙关县(今属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县)“知府王守垫亲临各处学堂查视,并发给《弟子规》一百课 ,《圣谕直解不二字》等书。”

古代私塾

到民国初年,《弟子规》已经被多种丛书收录,成为最为流行的儿童读物的一种。

据刘玉静《回忆宝文堂的历史》,曾经以出版民间通俗读物为主要业务的宝文堂同记书局,在“九一八事变”时,重印了农村学堂所需要的启蒙读物(即旧教科书),如:《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

湖南攸县石山书院

在很多地区,《弟子规》是学生入学的必备读物。民国《馆陶县志》记载,馆陶县(属河北邯郸)塾师在教学过程中,“授以极简显易读之课本,如《三字经》《小学韵语》等,渐次授以《孝经》《弟子规》,上下《论》《孟》等书。”

瞿菊农在《中国古代蒙养学教材》一文中提到“近李氏《弟子规》盛行,而此书(指《三字经》)几废。”

李毓秀《训蒙文》

在所有类似的书中,《弟子规》的理论水平可能并不是最高的,内容也并不是最成体系的,对儒家思想的表述并不是最精确的,就连作者和修订者又都不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但《弟子规》却能很快走出山西,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它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江浙地区担任地方官的王检心为《弟子规》写的序言提到,《弟子规》的特征是“言浅意近,段落分晰,弟子读之明白易晓,弟子习之简切易行”。

李毓秀《弟子规》

咸丰五年(1855),王检心的弟子戴楫为《弟子规》的重新刊刻写的序言中提到:“便于童子诵读,明白简切,易知易行,所言皆弟子之事,而所以为成人之道,实基乎此。”

《弟子规》能够成为清代后期广为流传的童蒙读物,原因在于,不仅全书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抓住要点,提纲挈领,其思想内容传承了儒家最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这样的一部书,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用来教育孩子、使之形成良好行为规范的优秀传统教材。

孩子们诵读《弟子规》

每次捧读《弟子规》,我总在想,这部著名的蒙学读物背后,站着的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跟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位“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的私塾先生一样,也是一位十分可敬可爱的渊博宿儒呢?

想必没错!李毓秀老夫子正是这样一位博学通达、见素抱朴的乡间师者。

面对这样一位先贤,我们怎能不怀抱一种感恩和崇敬之情,怎能不去好好地诵读他的作品呢。(张文平)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李毓秀”这个名字,你听说过吗?但他写的一本书你一定读过

提起“李毓秀”这个名字,估计没多少人知道。但要说起《弟子规》,就无人不晓了。而这《弟子规》的作者,正是李毓秀。

李毓秀《弟子规》

李毓秀是山西绛州人(今山西省新绛县),清朝时期的一个秀才,也是一位私塾先生,其人经历平实,没有任何传奇故事。在有清一朝的典籍史料中,我们很难看到他的相关记载。即使是仅有的少数记载,也不尽一致,互有出入。

孩子们在诵读《弟子规》

比如,李毓秀的生活年代,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他是嘉庆、道光年间人物,也有人说他是康熙元年(1662)出生,康熙六十一年(1722)去世,跟康熙皇帝在位时间一致,活了61岁。

又,民国《新绛县志》记载,李毓秀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具体的生卒年月不甚了了。

民国《新绛县志》

有一个叫王奂曾的人,是李毓秀的知己好友,他在为李毓秀写的墓志铭中则说,李毓秀于清顺治四年(1647)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出生,雍正七年(1729)农历八月二十四日辞世。换言之,李毓秀是生活在顺治康熙到雍正年间、一位享年83岁的长寿老人。应该说,这个记载是比较准确可信的。

《例监李子潜先生墓志铭》影印本(清朝王奂曾 撰)

你看,官修方志连李毓秀的生活年代都能搞错,这充分说明,李毓秀在当时并没有太高的社会地位和名望,否则史书上不仅会详细地记载他的生辰八字,而且还会录有他的各种行迹。

李毓秀几乎一生都没有远离家乡绛州,年轻的时候,他师从同乡先生,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在家乡教了一辈子书。

李毓秀《训蒙文》

但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却写出了一本流传千古、热遍华夏的蒙学经典《训蒙文》。训者,教训也;蒙者,启蒙也。

后来,有一个叫贾存仁的学者,在《训蒙文》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订,并把书名改为《弟子规》。

李毓秀《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本仅有1080字的小册子。在古代,它一直是私塾和蒙馆的必读书目;到了今天,它不仅是中小学的德育课本,也是企业的员工培训教材,备受众多现代人的追捧。

李毓秀终身以秀才身份致力于治学教学,在当地颇有影响。晚年,他创办了一所学校,叫敦复斋,起一个斋号讲学。讲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听课。

《弟子规》走进课堂

乾隆《直隶绛州志》、民国《新绛县志》都说:“(李毓秀)晚而讲易敦复斋,听者屦满户外。” “屦满户外”四个字,生动地刻画出李毓秀在自己创办的敦复斋讲授易学时的轰动效应。

且不论李毓秀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单凭这一册薄薄的《弟子规》,我们称李老先生是清朝早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学者,这一点是不为过的,这个称号他也是当得起的。

《直隶绛州志》影印本

时至今日,《弟子规》再次大火之后,许多专家学者对李毓秀多有研究,多年来写过大量的考证文章,使得李毓秀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但是,一些文章中的有些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

比如,有的文章说,“按照李毓秀第十代孙李俊明的说法,李毓秀20岁时就被州学推荐到国子监学习,成为监贡”,这个说法就太过笼统了。

《弟子规》走进课堂

监贡,是指监生和贡生,都是进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地位是不一样的。

国子监,也叫“国学” “国子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北京国子监牌楼

在清代,国子监的学生来源十分广泛,主要有贡生和监生两类。据《清史稿选·举志》:“贡生凡六:曰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监生凡四:曰恩监、荫监、优监、例监。”

北京国子监

相对于监生来说,贡生是国子监学生中的核心人员,地位比较高,声誉比较好,在当时被视为正途,受到科举功名等级体系的认可。

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有个“严监生”,他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严监生是个吝啬鬼,临终前因家人点了两茎灯草,恐费了油,而久久不肯咽气。直到其妻赵氏挑掉一茎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邮票《两根灯草》

严监生的兄长叫“严贡生”,是被学政“提了优行,贡入太学肄业”的,此人虽然学习成绩好,但是人品极坏,无恶不作。这个人的丑恶,一直刻到他的骨头里去了,属“学而优则渣”,即我们今天常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典型代表。

那么,李毓秀到底在国子监读过书没有?他是贡生,还是监生呢?

李毓秀画像

据光绪《直隶绛州志》:“李毓秀,字子潜,国学注选县丞。”这里所说的“国学”,就是指国子监,说明李毓秀的确在国子监学习过。

另据,与李毓秀同时代的知名学人王奂曾,曾为李毓秀写过墓志铭,这篇墓志收录在王奂曾的《旭华堂文集》中,篇目为《例监李子潜先生墓志铭》。由此可知,李毓秀属监生,而且是“例监”。

《例监李子潜先生墓志铭》影印本(清朝王奂曾 撰)

“例监”是一种“自费生”,就是平民或生员通过出资报捐,就可以取得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肄业文凭,是为“援例捐纳”,不经过府、州、县学的考选。到了后来,很多人甚至根本就不入学读书,只是挂个名,跟今天很多领导干部读的那种“在职研究生”有点类似,到时候花点钱就可以把监照(国子监发给监生的学历证书)拿到手,不算正途,故这类人在当时又称“捐监”。

国子监监照

国子监的学业结束以后,不管哪类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担任本地州县内佐贰官员的机会,是为“注选”。

清代,一县之内以知县为主官,一般是正七品。在知县之下,有县丞、主簿、训导、典史等官员辅助知县的工作,一般称为佐贰、佐杂官。其中的县丞,一般为正八品。

李毓秀的这个“注选县丞”,据“新绛县李毓秀夫子研究中心”专家考证,也是捐款买的。

古代科考

大概过了两年,李毓秀就从县丞的位置上辞职了。之后一直在私塾教书,从来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

李毓秀正是这样的身份,无论是在由进士、举人、生员组成的科举功名等级体系,还是由官级高低组成的官僚等级体系中,均处在末端。

所以,在那个看重科举功名、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是不可能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私塾先生树名立传的。这也是人们只知《弟子规》,不闻“李毓秀”的原因所在。

李毓秀画像

虽然李毓秀在历史上地位卑微,但他的学问还是挺高深的,而且在十里八乡颇有名望。

光绪《直隶绛州志》则记载:“太平王御史奂曾往复质疑,极倾倒焉。”太平是指当时的太平县(今属山西襄汾),王御史奂是指王奂曾,他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历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因此被本地人尊称为王御史。

王奂曾《与李子潜先生书》

在多次的学术交流中,王奂曾被李毓秀的学问所倾倒,据有关文献记载:“太平待御王公雅重其学行,延于西席者十载。”是说王奂曾特别看重李毓秀的学问,便出资聘请李毓秀前往其家乡太平县西曹路村他自己开的学馆当教师,前后历时十载。

李毓秀《宋儒大文约》

有文献说,李毓秀“教学和研究并举,严谨和风趣同显”,想必所言不虚。今天,我们无法看到李老先生当年讲课时风趣严谨的样子,但他留存后世的各种学术著作,还是能让我们清晰地领略到老先生传道解惑、琢玉成器的名师风采,以及超凡脱俗、清雅高洁的文人风骨。

除了《弟子规》,李毓秀还著有《四书字类释义》《四书正伪》《读大学偶记》《学庸发明》《宋儒大文约》等,以及他的个人诗集《水仙百咏》,这些著作都是李毓秀在教学过程中的演讲稿或讲义,深人浅出,好学易记,并全部刻版印刷。

李毓秀诗集《水仙百咏》

尤其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李毓秀58岁时,“《训蒙文》绛州雕刻版本问世后,寻即流传三晋大地”。

《训蒙文》问世约半个世纪后,经浮山人贾存仁修订后,改名为《弟子规》。从清朝中晚期开始,《弟子规》就已经流传到全国各地,成为妇孺皆知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李毓秀《训蒙文》

在当时,大多数义塾、家塾,《弟子规》是必读书目。一些条件殷实的家族,为了方便当时私塾教师的使用,甚至自行刊刻《弟子规》。比如光绪六年(1880),李光明庄刻本《弟子规》的书后记载:“江南城,众宝门三山街大功坊郭家巷内,秦状元巷中李光明家自梓,童蒙各科读本,拣选重料纸装订发兑,实价列于单。”

李毓秀《训蒙文》

在不少书院,《弟子规》也是必备书目。民国《来宾县志》记载,清朝时期的广西来宾县书院,将“所印绛州李子潜《弟子规》,师宗何丹溪《千字文》,及吕新吾《小儿语》,藏院中”。

很多知名学者,家中也藏有《弟子规》,供其子弟诵读。咸丰六年(1856),由王检心修订的《复性斋丛书十三种》中收录了题为“慎修堂藏书”的《弟子规》,在其中的序言提到:“乙未之岁,余计偕人都,与倭根峰、杨毅斋诸君子订性命之交,见《弟子规》一书,其家子弟多诵之。”倭根峰、杨毅斋都是当时的雅士名流。

李毓秀《训蒙文》手抄本

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之后,政府也出资购置《弟子规》,赠送给地方学校。比如光绪三年(1976)四月,抚粤使者六安涂宗瀛为当时出版的《弟子规》写的序文《童蒙必读书小引》提到:“粤西僻远之乡,风俗椎鲁,现饬各州县添设义学,俾贫民子弟就学其中,爰取旧本刊发给读。”

又,民国《龙关县新志》记载,清代末年,龙关县(今属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县)“知府王守垫亲临各处学堂查视,并发给《弟子规》一百课 ,《圣谕直解不二字》等书。”

古代私塾

到民国初年,《弟子规》已经被多种丛书收录,成为最为流行的儿童读物的一种。

据刘玉静《回忆宝文堂的历史》,曾经以出版民间通俗读物为主要业务的宝文堂同记书局,在“九一八事变”时,重印了农村学堂所需要的启蒙读物(即旧教科书),如:《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

湖南攸县石山书院

在很多地区,《弟子规》是学生入学的必备读物。民国《馆陶县志》记载,馆陶县(属河北邯郸)塾师在教学过程中,“授以极简显易读之课本,如《三字经》《小学韵语》等,渐次授以《孝经》《弟子规》,上下《论》《孟》等书。”

瞿菊农在《中国古代蒙养学教材》一文中提到“近李氏《弟子规》盛行,而此书(指《三字经》)几废。”

李毓秀《训蒙文》

在所有类似的书中,《弟子规》的理论水平可能并不是最高的,内容也并不是最成体系的,对儒家思想的表述并不是最精确的,就连作者和修订者又都不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但《弟子规》却能很快走出山西,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它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江浙地区担任地方官的王检心为《弟子规》写的序言提到,《弟子规》的特征是“言浅意近,段落分晰,弟子读之明白易晓,弟子习之简切易行”。

李毓秀《弟子规》

咸丰五年(1855),王检心的弟子戴楫为《弟子规》的重新刊刻写的序言中提到:“便于童子诵读,明白简切,易知易行,所言皆弟子之事,而所以为成人之道,实基乎此。”

《弟子规》能够成为清代后期广为流传的童蒙读物,原因在于,不仅全书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抓住要点,提纲挈领,其思想内容传承了儒家最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这样的一部书,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用来教育孩子、使之形成良好行为规范的优秀传统教材。

孩子们诵读《弟子规》

每次捧读《弟子规》,我总在想,这部著名的蒙学读物背后,站着的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跟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位“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的私塾先生一样,也是一位十分可敬可爱的渊博宿儒呢?

想必没错!李毓秀老夫子正是这样一位博学通达、见素抱朴的乡间师者。

面对这样一位先贤,我们怎能不怀抱一种感恩和崇敬之情,怎能不去好好地诵读他的作品呢。(张文平)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弟子规【清朝 】李毓秀

dìzǐguīshèngrénxùn

01、弟子规,圣人训。

shǒuxiàotìcìjǐnxìn

02、首孝悌,次谨信。

fànàizhòngérqīnrén

03、泛爱众,而亲仁。

yǒuyúlìzéxuéwén

04、有余力,则学文。

fùmǔhūyìngwùhuǎn

05、父母呼,应勿缓。

fùmǔmìngxíngwùlǎn

06、父母命,行勿懒。

fùmǔjiàoxūjìngtīng

07、父母教,须敬听。

fùmǔzéxūshùnchéng

08、父母责,须顺承。

dōngzéwēnxiàzéqìng

09、冬则温,夏则凊。

chénzéxǐnghūnzédìng

10、晨则省,昏则定。

chūbìgàofǎnbìmiàn

11、出必告,反必面。

jūyǒuchángyèwúbiàn

12、居有常,业无变。

shìsuīxiǎowùshànwéi

13、事虽小,勿擅为。

gǒushànwéizǐdàokuī

14、苟擅为,子道亏。

wùsuīxiǎowùsīcáng

15、物虽小,勿私藏。

gǒusīcángqīnxīnshāng

16、苟私藏,亲心伤。

qīnsuǒhàolìwèijù

17、亲所好,力为具。

qīnsuǒwùjǐnwèiqù

18、亲所恶,谨为去。

shēnyǒushāngyíqīnyōu

19、身有伤,贻亲忧。

déyǒushāngyíqīnxiū

20、德有伤,贻亲羞。

qīnàiwǒxiàohénán

21、亲爱我,孝何难。

qīnzēngwǒxiàofāngxián

22、亲憎我,孝方贤。

qīnyǒuguòjiànshǐgēng

23、亲有过,谏使更。

yíwúsèróuwúshēng

24、怡吾色,柔吾声。

jiànbúrùyuèfùjiàn

25、谏不入,悦复谏。

háoqìsuítàwúyuàn

26、号泣随,挞无怨。

qīnyǒujíyàoxiāncháng

27、亲有疾,药先尝。

zhòuyèshìbùlíchuáng

28、昼夜侍,不离床。

sāngsānniánchángbēiyè

29、丧三年,常悲咽。

jūchùbiànjiǔròujué

30、居处变,酒肉绝。

sāngjìnlǐjìjìnchéng

31、丧尽礼,祭尽诚。

shìsǐzhěrúshìshēng

32、事死者,如事生。

xiōngdàoyǒudìdàogōng

33、兄道友,弟道恭。

xiōngdìmùxiàozàizhōng

34、兄弟睦,孝在中。

cáiwùqīngyuànhéshēng

35、财物轻,怨何生。

yányǔrěnfènzìmǐn

36、言语忍,忿自泯。

huòyǐnshíhuòzuòzǒu

37、或饮食,或坐走。

zhǎngzhěxiānyòuzhěhòu

38、长者先,幼者后。

zhǎnghūrénjídàijiào

39、长呼人,即代叫。

rénbùzàijǐjídào

40、人不在,己即到。

chēngzūnzhǎngwùhūmíng

41、称尊长,勿呼名。

duìzūnzhǎngwùxiànnéng

42、对尊长,勿见能。

lùyùzhǎngjíqūyī

43、路遇长,疾趋揖。

zhǎngwúyántuìgōnglì

44、长无言,退恭立。

qíxiàmǎchéngxiàjū

45、骑下马,乘下车。

guòyóudàibǎibùyú

46、过犹待,百步余。

zhǎngzhělìyòuwùzuò

47、长者立,幼勿坐。

zhǎngzhězuòmìngnǎizuò

48、长者坐,命乃坐。

zūnzhǎngqiánshēngyàodī

49、尊长前,声要低。

dībùwénquèfēiyí

50、低不闻,却非宜。

jìnbìqūtuìbìchí

51、进必趋,退必迟。

wènqǐduìshìwùyí

52、问起对,视勿移。

shìzhūfùrúshìfù

53、事诸父,如事父。

shìzhūxiōngrúshìxiōng

54、事诸兄,如事兄。

zhāoqǐzǎoyèmiánchí

55、朝起早,夜眠迟。

lǎoyìzhìxīcǐshí

56、老易至,惜此时。

chénbìguànjiānshùkǒu

57、晨必盥,兼漱口。

biànniàohuízhéjìngshǒu

58、便溺回,辄净手。

guānbìzhèngniǔbìjié

59、冠必正,纽必结。

wàyǔlǚjùjǐnqiè

60、袜与履,俱紧切。

zhìguānfúyǒudìngwèi

61、置冠服,有定位。

wùluàndùnzhìwūhuì

62、勿乱顿,致污秽。

yīguìjiébúguìhuá

63、衣贵洁,不贵华。

shàngxúnfènxiàchènjiā

64、上循分,下称家。

duìyǐnshíwùjiǎnzé

65、对饮食,勿拣择。

shíshìkěwùguòzé

66、食适可,勿过则。

niánfāngshàowùyǐnjiǔ

67、年方少,勿饮酒。

yǐnjiǔzuìzuìwéichǒu

68、饮酒醉,最为丑。

bùcōngrónglìduānzhèng

69、步从容,立端正。

yīshēnyuánbàigōngjìng

70、揖深圆,拜恭敬。

wùjiànyùwùbǒyǐ

71、勿践阈,勿跛倚。

wùjījùwùyáobì

72、勿箕踞,勿摇髀。

huǎnjiēliánwùyǒushēng

73、缓揭帘,勿有声。

kuānzhuǎnwānwùchùléng

74、宽转弯,勿触棱。

zhíxūqìrúzhíyíng

75、执虚器,如执盈。

rùxūshìrúyǒurén

76、入虚室,如有人。

shìwùmángmángduōcuò

77、事勿忙,忙多错。

wùwèinánwùqīnglüè

78、勿畏难,勿轻略。

dòunàochǎngjuéwùjìn

79、斗闹场,绝勿近。

xiépìshìjuéwùwèn

80、邪僻事,绝勿问。

jiāngrùménwènshúcún

81、将入门,问孰存。

jiāngshàngtángshēngbìyáng

82、将上堂,声必扬。

rénwènshuíduìyǐmíng

83、人问谁,对以名。

wúyǔwǒbùfēnmíng

84、吾与我,不分明。

yòngrénwùxūmíngqiú

85、用人物,须明求。

tǎngbùwènjíwéitōu

86、倘不问,即为偷。

jièrénwùjíshíhuán

87、借人物,及时还。

rénjièwùyǒuwùqiān

88、人借物,有勿悭。

fánchūyánxìnwéixiān

89、凡出言,信为先。

zhàyǔwàngxīkěyān

90、诈与妄,奚可焉。

huàshuōduōbùrúshǎo

91、话说多,不如少。

wéiqíshìwùnìngqiǎo

92、惟其是,勿佞巧。

jiānqiǎoyǔhuìwūcí

93、奸巧语,秽污词。

shìjǐngqìqièjièzhī

94、市井气,切戒之。

jiànwèizhēnwùqīngyán

95、见未真,勿轻言。

zhīwèidìwùqīngchuán

96、知未的,勿轻传。

shìfēiyíwùqīngnuò

97、事非宜,勿轻诺。

gǒuqīngnuòjìntuìcuò

98、苟轻诺,进退错。

fándàozìzhòngqiěshū

99、凡道字,重且舒。

wùjíjíwùmóhu

100、勿急疾,勿模糊。

bǐshuōchángcǐshuōduǎn

101、彼说长,此说短。

bùguānjǐmòxiánguǎn

102、不关己,莫闲管。

jiànrénshànjísīqí

103、见人善,即思齐。

zòngqùyuǎnyǐjiànjī

104、纵去远,以渐跻。

jiànrénèjínèixǐng

105、见人恶,即内省。

yǒuzégǎiwújiājǐng

106、有则改,无加警。

wéidéxuéwéicáiyì

107、唯德学,唯才艺。

bùrúréndāngzìlì

108、不如人,当自砺。

ruòyīfúruòyǐnshí

109、若衣服,若饮食。

bùrúrénwùshēngqī

110、不如人,勿生戚。

wénguònùwényùlè

111、闻过怒,闻誉乐。

sǔnyǒuláiyìyǒuquè

112、损友来,益友却。

wényùkǒngwénguòxīn

113、闻誉恐,闻过欣。

zhíliàngshìjiànxiāngqīn

114、直谅士,渐相亲。

wúxīnfēimíngwéicuò

115、无心非,名为错。

yǒuxīnfēimíngwéiè

116、有心非,名为恶。

guònénggǎiguīyúwú

117、过能改,归于无。

tǎngyǎnshìzēngyìgū

118、倘掩饰,增一辜。

fánshìrénjiēxūài

119、凡是人,皆须爱。

tiāntóngfùdìtóngzài

120、天同覆,地同载。

xìnggāozhěmíngzìgāo

121、行高者,名自高。

rénsuǒzhòngfēimàogāo

122、人所重,非貌高。

cáidàzhěwàngzìdà

123、才大者,望自大。

rénsuǒfúfēiyándà

124、人所服,非言大。

yǐyǒunéngwùzìsī

125、己有能,勿自私。

rényǒunéngwùqīngzǐ

126、人有能,勿轻訾。

wùchǎnfùwùjiāopín

127、勿谄富,勿骄贫。

wùyàngùwùxǐxīn

127、勿厌故,勿喜新。

rénbùxiánwùshìjiǎo

128、人不闲,勿事搅。

rénbùānwùhuàrǎo

129、人不安,勿话扰。

rényǒuduǎnqièmòjiē

130、人有短,切莫揭。

rényǒusīqièmòshuō

131、人有私,切莫说。

dàorénshànjíshìshàn

132、道人善,即是善。

rénzhīzhīyùsīmiǎn

133、人知之,愈思勉。

yángrénèjìshìè

134、扬人恶,即是恶。

jízhīshènhuòqiězuò

135、疾之甚,祸且作。

shànxiāngquàndéjiējiàn

136、善相劝,德皆建。

guòbùguīdàoliǎngkuī

137、过不规,道两亏。

fánqǔyǔguìfēnxiǎo

138、凡取与,贵分晓。

yǔyíduōqǔyíshǎo

139、与宜多,取宜少。

jiāngjiārénxiānwènjǐ

140、将加人,先问己。

jǐbúyùjísùyǐ

141、己不欲,即速已。

ēnyùbàoyuànyùwàng

142、恩欲报,怨欲忘。

bàoyuànduǎnbàoēncháng

143、抱怨短,报恩长。

dàibìpúshēnguìduān

144、待婢仆,身贵端。

suīguìduāncíérkuān

145、虽贵端,慈而宽。

shìfúrénxīnbùrán

146、势服人,心不然。

lǐfúrénfāngwúyán

147、理服人,方无言。

tóngshìrénlèibùqí

148、同是人,类不齐。

liúsúzhòngrénzhěxī

149、流俗众,仁者希。

guǒrénzhěrénduōwèi

150、果仁者,人多畏。

yánbúhuìsèbúmèi

151、言不讳,色不媚。

néngqīnrénwúxiànhǎo

152、能亲仁,无限好。

dérìjìnguòrìshǎo

153、德日进,过日少。

bùqīnrénwúxiànhài

154、不亲仁,无限害。

xiǎorénjìnbǎishìhuài

155、小人进,百事坏。

búlìxíngdànxuéwén

156、不力行,但学文。

zhǎngfúhuáchénghérén

157、长浮华,成何人。

dànlìxíngbùxuéwén

158、但力行,不学文。

rènjǐjiànmèilǐzhēn

159、任己见,昧理真。

dúshūfǎyǒusāndào

160、读书法,有三到。

xīnyǎnkǒuxìnjiēyào

161、心眼口,信皆要。

fāngdúcǐwùmùbǐ

162、方读此,勿慕彼。

cǐwèizhōngbǐwùqǐ

163、此未终,彼勿起。

kuānwéixiànjǐnyònggōng

164、宽为限,紧用功。

gōngfūdàozhìsètōng

165、工夫到,滞塞通。

xīnyǒuyísuízhájì

166、心有疑,随札记。

jiùrénwènqiúquèyì

167、就人问,求确义。

fángshìqīngqiángbìjìng

168、房室清,墙壁净。

jīànjiébǐyànzhèng

169、几案洁,笔砚正。

mòmópiānxīnbùduān

170、墨磨偏,心不端。

zìbújìngxīnxiānbìng

171、字不敬,心先病。

lièdiǎnjíyǒudìngchù

172、列典籍,有定处。

dúkànbìhuányuánchù

173、读看毕,还原处。

suīyǒujíjuànshùqí

174、虽有急,卷束齐。

yǒuquēhuàijiùbǔzhī

175、有缺坏,就补之。

fēishèngshūbǐngwùshì

176、非圣书,屏勿视。

bìcōngmínghuàixīnzhì

177、蔽聪明,坏心志。

wùzìbàowùzìqì

178、勿自暴,勿自弃。

shèngyǔxiánkěxúnzhì

179、圣与贤,可驯致。

“李毓秀”这个名字,你听说过吗?但他写的一本书你一定读过

提起“李毓秀”这个名字,估计没多少人知道。但要说起《弟子规》,就无人不晓了。而这《弟子规》的作者,正是李毓秀。

李毓秀《弟子规》

李毓秀是山西绛州人(今山西省新绛县),清朝时期的一个秀才,也是一位私塾先生,其人经历平实,没有任何传奇故事。在有清一朝的典籍史料中,我们很难看到他的相关记载。即使是仅有的少数记载,也不尽一致,互有出入。

孩子们在诵读《弟子规》

比如,李毓秀的生活年代,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他是嘉庆、道光年间人物,也有人说他是康熙元年(1662)出生,康熙六十一年(1722)去世,跟康熙皇帝在位时间一致,活了61岁。

又,民国《新绛县志》记载,李毓秀生于清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具体的生卒年月不甚了了。

民国《新绛县志》

有一个叫王奂曾的人,是李毓秀的知己好友,他在为李毓秀写的墓志铭中则说,李毓秀于清顺治四年(1647)农历十一月十七日出生,雍正七年(1729)农历八月二十四日辞世。换言之,李毓秀是生活在顺治康熙到雍正年间、一位享年83岁的长寿老人。应该说,这个记载是比较准确可信的。

《例监李子潜先生墓志铭》影印本(清朝王奂曾 撰)

你看,官修方志连李毓秀的生活年代都能搞错,这充分说明,李毓秀在当时并没有太高的社会地位和名望,否则史书上不仅会详细地记载他的生辰八字,而且还会录有他的各种行迹。

李毓秀几乎一生都没有远离家乡绛州,年轻的时候,他师从同乡先生,科举不中后,就放弃了仕进之途,在家乡教了一辈子书。

李毓秀《训蒙文》

但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却写出了一本流传千古、热遍华夏的蒙学经典《训蒙文》。训者,教训也;蒙者,启蒙也。

后来,有一个叫贾存仁的学者,在《训蒙文》的基础上作了一些修订,并把书名改为《弟子规》。

李毓秀《弟子规》

《弟子规》,是一本仅有1080字的小册子。在古代,它一直是私塾和蒙馆的必读书目;到了今天,它不仅是中小学的德育课本,也是企业的员工培训教材,备受众多现代人的追捧。

李毓秀终身以秀才身份致力于治学教学,在当地颇有影响。晚年,他创办了一所学校,叫敦复斋,起一个斋号讲学。讲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很多人前来听课。

《弟子规》走进课堂

乾隆《直隶绛州志》、民国《新绛县志》都说:“(李毓秀)晚而讲易敦复斋,听者屦满户外。” “屦满户外”四个字,生动地刻画出李毓秀在自己创办的敦复斋讲授易学时的轰动效应。

且不论李毓秀在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就,单凭这一册薄薄的《弟子规》,我们称李老先生是清朝早期杰出的教育家和学者,这一点是不为过的,这个称号他也是当得起的。

《直隶绛州志》影印本

时至今日,《弟子规》再次大火之后,许多专家学者对李毓秀多有研究,多年来写过大量的考证文章,使得李毓秀的面貌逐渐清晰起来。但是,一些文章中的有些观点还是值得商榷的。

比如,有的文章说,“按照李毓秀第十代孙李俊明的说法,李毓秀20岁时就被州学推荐到国子监学习,成为监贡”,这个说法就太过笼统了。

《弟子规》走进课堂

监贡,是指监生和贡生,都是进入“国子监”读书的生员,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地位是不一样的。

国子监,也叫“国学” “国子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北京国子监牌楼

在清代,国子监的学生来源十分广泛,主要有贡生和监生两类。据《清史稿选·举志》:“贡生凡六:曰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例贡;监生凡四:曰恩监、荫监、优监、例监。”

北京国子监

相对于监生来说,贡生是国子监学生中的核心人员,地位比较高,声誉比较好,在当时被视为正途,受到科举功名等级体系的认可。

清朝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有个“严监生”,他这“监生”是用钱捐来的。严监生是个吝啬鬼,临终前因家人点了两茎灯草,恐费了油,而久久不肯咽气。直到其妻赵氏挑掉一茎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

邮票《两根灯草》

严监生的兄长叫“严贡生”,是被学政“提了优行,贡入太学肄业”的,此人虽然学习成绩好,但是人品极坏,无恶不作。这个人的丑恶,一直刻到他的骨头里去了,属“学而优则渣”,即我们今天常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典型代表。

那么,李毓秀到底在国子监读过书没有?他是贡生,还是监生呢?

李毓秀画像

据光绪《直隶绛州志》:“李毓秀,字子潜,国学注选县丞。”这里所说的“国学”,就是指国子监,说明李毓秀的确在国子监学习过。

另据,与李毓秀同时代的知名学人王奂曾,曾为李毓秀写过墓志铭,这篇墓志收录在王奂曾的《旭华堂文集》中,篇目为《例监李子潜先生墓志铭》。由此可知,李毓秀属监生,而且是“例监”。

《例监李子潜先生墓志铭》影印本(清朝王奂曾 撰)

“例监”是一种“自费生”,就是平民或生员通过出资报捐,就可以取得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肄业文凭,是为“援例捐纳”,不经过府、州、县学的考选。到了后来,很多人甚至根本就不入学读书,只是挂个名,跟今天很多领导干部读的那种“在职研究生”有点类似,到时候花点钱就可以把监照(国子监发给监生的学历证书)拿到手,不算正途,故这类人在当时又称“捐监”。

国子监监照

国子监的学业结束以后,不管哪类学生,都有可能获得担任本地州县内佐贰官员的机会,是为“注选”。

清代,一县之内以知县为主官,一般是正七品。在知县之下,有县丞、主簿、训导、典史等官员辅助知县的工作,一般称为佐贰、佐杂官。其中的县丞,一般为正八品。

李毓秀的这个“注选县丞”,据“新绛县李毓秀夫子研究中心”专家考证,也是捐款买的。

古代科考

大概过了两年,李毓秀就从县丞的位置上辞职了。之后一直在私塾教书,从来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

李毓秀正是这样的身份,无论是在由进士、举人、生员组成的科举功名等级体系,还是由官级高低组成的官僚等级体系中,均处在末端。

所以,在那个看重科举功名、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是不可能为一个普普通通的私塾先生树名立传的。这也是人们只知《弟子规》,不闻“李毓秀”的原因所在。

李毓秀画像

虽然李毓秀在历史上地位卑微,但他的学问还是挺高深的,而且在十里八乡颇有名望。

光绪《直隶绛州志》则记载:“太平王御史奂曾往复质疑,极倾倒焉。”太平是指当时的太平县(今属山西襄汾),王御史奂是指王奂曾,他是康熙年间的进士,历都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是个很有学问的人,因此被本地人尊称为王御史。

王奂曾《与李子潜先生书》

在多次的学术交流中,王奂曾被李毓秀的学问所倾倒,据有关文献记载:“太平待御王公雅重其学行,延于西席者十载。”是说王奂曾特别看重李毓秀的学问,便出资聘请李毓秀前往其家乡太平县西曹路村他自己开的学馆当教师,前后历时十载。

李毓秀《宋儒大文约》

有文献说,李毓秀“教学和研究并举,严谨和风趣同显”,想必所言不虚。今天,我们无法看到李老先生当年讲课时风趣严谨的样子,但他留存后世的各种学术著作,还是能让我们清晰地领略到老先生传道解惑、琢玉成器的名师风采,以及超凡脱俗、清雅高洁的文人风骨。

除了《弟子规》,李毓秀还著有《四书字类释义》《四书正伪》《读大学偶记》《学庸发明》《宋儒大文约》等,以及他的个人诗集《水仙百咏》,这些著作都是李毓秀在教学过程中的演讲稿或讲义,深人浅出,好学易记,并全部刻版印刷。

李毓秀诗集《水仙百咏》

尤其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李毓秀58岁时,“《训蒙文》绛州雕刻版本问世后,寻即流传三晋大地”。

《训蒙文》问世约半个世纪后,经浮山人贾存仁修订后,改名为《弟子规》。从清朝中晚期开始,《弟子规》就已经流传到全国各地,成为妇孺皆知的儿童读本和启蒙读物,几乎可以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相媲美。

李毓秀《训蒙文》

在当时,大多数义塾、家塾,《弟子规》是必读书目。一些条件殷实的家族,为了方便当时私塾教师的使用,甚至自行刊刻《弟子规》。比如光绪六年(1880),李光明庄刻本《弟子规》的书后记载:“江南城,众宝门三山街大功坊郭家巷内,秦状元巷中李光明家自梓,童蒙各科读本,拣选重料纸装订发兑,实价列于单。”

李毓秀《训蒙文》

在不少书院,《弟子规》也是必备书目。民国《来宾县志》记载,清朝时期的广西来宾县书院,将“所印绛州李子潜《弟子规》,师宗何丹溪《千字文》,及吕新吾《小儿语》,藏院中”。

很多知名学者,家中也藏有《弟子规》,供其子弟诵读。咸丰六年(1856),由王检心修订的《复性斋丛书十三种》中收录了题为“慎修堂藏书”的《弟子规》,在其中的序言提到:“乙未之岁,余计偕人都,与倭根峰、杨毅斋诸君子订性命之交,见《弟子规》一书,其家子弟多诵之。”倭根峰、杨毅斋都是当时的雅士名流。

李毓秀《训蒙文》手抄本

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之后,政府也出资购置《弟子规》,赠送给地方学校。比如光绪三年(1976)四月,抚粤使者六安涂宗瀛为当时出版的《弟子规》写的序文《童蒙必读书小引》提到:“粤西僻远之乡,风俗椎鲁,现饬各州县添设义学,俾贫民子弟就学其中,爰取旧本刊发给读。”

又,民国《龙关县新志》记载,清代末年,龙关县(今属河北省张家口赤城县)“知府王守垫亲临各处学堂查视,并发给《弟子规》一百课 ,《圣谕直解不二字》等书。”

古代私塾

到民国初年,《弟子规》已经被多种丛书收录,成为最为流行的儿童读物的一种。

据刘玉静《回忆宝文堂的历史》,曾经以出版民间通俗读物为主要业务的宝文堂同记书局,在“九一八事变”时,重印了农村学堂所需要的启蒙读物(即旧教科书),如:《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

湖南攸县石山书院

在很多地区,《弟子规》是学生入学的必备读物。民国《馆陶县志》记载,馆陶县(属河北邯郸)塾师在教学过程中,“授以极简显易读之课本,如《三字经》《小学韵语》等,渐次授以《孝经》《弟子规》,上下《论》《孟》等书。”

瞿菊农在《中国古代蒙养学教材》一文中提到“近李氏《弟子规》盛行,而此书(指《三字经》)几废。”

李毓秀《训蒙文》

在所有类似的书中,《弟子规》的理论水平可能并不是最高的,内容也并不是最成体系的,对儒家思想的表述并不是最精确的,就连作者和修订者又都不是鼎鼎大名的人物,但《弟子规》却能很快走出山西,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世界,它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呢?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在江浙地区担任地方官的王检心为《弟子规》写的序言提到,《弟子规》的特征是“言浅意近,段落分晰,弟子读之明白易晓,弟子习之简切易行”。

李毓秀《弟子规》

咸丰五年(1855),王检心的弟子戴楫为《弟子规》的重新刊刻写的序言中提到:“便于童子诵读,明白简切,易知易行,所言皆弟子之事,而所以为成人之道,实基乎此。”

《弟子规》能够成为清代后期广为流传的童蒙读物,原因在于,不仅全书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更重要的是抓住要点,提纲挈领,其思想内容传承了儒家最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对孩子的言语、行动、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而明确的要求。这样的一部书,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用来教育孩子、使之形成良好行为规范的优秀传统教材。

孩子们诵读《弟子规》

每次捧读《弟子规》,我总在想,这部著名的蒙学读物背后,站着的是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不是跟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位“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的私塾先生一样,也是一位十分可敬可爱的渊博宿儒呢?

想必没错!李毓秀老夫子正是这样一位博学通达、见素抱朴的乡间师者。

面对这样一位先贤,我们怎能不怀抱一种感恩和崇敬之情,怎能不去好好地诵读他的作品呢。(张文平)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