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贾公彦疏(贾公彦)

贾公彦疏(贾公彦)

四川百家姓·我的姓氏·贾姓⑧ 57年内,一个家族考出两个状元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贾姓人除著名诗人贾岛外,还出了一大批学者、文学家、政治家,他们大都以家族的方式集体出现,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兄弟,有的是同一家族几代人。

隋唐科举制度实行后,贾姓人很快就连续考出了两个状元。而且他们出自同一个家族,相隔57年。

这一时期的贾姓人中,还有多人创造了“第一”:贾季邻是贾姓史上第一个状元,贾公彦发现了指纹的特征及用途,贾耽在地图中开我国以两种颜色标注地名的先河等。

此外,贾姓中两个著名堂号继美堂、世纶堂,出自贾至家族,这也是贾姓中较早的堂号之一。

贾季邻贾稜:贾姓中的两个文状元

贾季邻的先祖是长乐县(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人,属于贾诩的后裔。

贾季邻的曾祖父贾宪,在后周政权任过秘书监。因避战乱,贾宪迁居到浮阳县(今河北沧县)。

开元23年(735),贾季邻考中状元,是沧州史上第一个文状元,也是贾姓史上第一个文状元。贾季邻的官做得不大,是长安县主簿。

贾季邻有贾苕、贾嶷两个儿子。此外,关于他的情况,史料中记载不多。不过,许多史料把他与几乎同一时期的贾至混为一人。

贾季邻有3个哥哥,二哥贾远则,官至德州长河县(县治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县尉。贾远则的玄孙贾耽,是唐朝著名宰相,我们后面再说。

贾季邻的三哥贾季良,官至奉天县(今陕西乾县)县尉。贾季良的儿子贾岌,没有做过官。

贾岌的儿子贾稜,在贞元8年(792)考中状元,是贾姓史上第二个文状元。

当时与贾稜一起考中进士的有23人,其中包括韩愈、欧阳詹、崔群、庾承宣等,都是著名的才子。

贾稜官至大理寺评事(负责案件审理,相当于最高法院法官),喜欢作诗写文,《全唐文》中收录有他的《明水赋》,《全唐诗》有他的《御沟新柳诗》。

贾谅:多次举荐并解救诗人骆宾王

贾谅,婺州义乌县洋川(今浙江义乌市江东街道后房村一带)人,与著名诗人骆宾王既是老乡又是老庚。骆宾王的一生,与贾谅息息相关。

贞观9年(635),贾谅与骆宾王一起赴京赶考,贾谅考中进士,骆宾王却落榜了。

贞观20年(646),贾谅回老家祭祖,修建义乌洋川贾大宗祠,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日为贾氏子孙祭祖日。由此产生了义乌贾氏每年正月十八日祭祖大会的民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贾谅还邀请骆宾王协助,创制了义乌洋川贾氏宗谱世系图。

贾谅回京时,带上了骆宾王,推荐他做了道王李元庆的府掾小官。5年后,骆宾王因性格刚直被罢免。乾封2年(667),贾谅又举荐骆宾王,骆宾王被任命为奉礼郎、东台详正学士。

仪凤4年(679),贾谅再次举荐骆宾王,骆宾王当上侍御史。贾谅时任御史,骆宾王成为贾谅的助理。

武则天当政,骆宾王多次上书讽刺而入狱。在贾谅的周旋下,骆宾王被赦免释放,贬为浙江临海县县丞。

贾谅的儿子贾瑾生贾初,贾初是个有气节的人,“疾世方乱”,没有出来做官。

五代时期,在贾谅迁到获鹿县(今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的后裔中,出了一个贾纬。

贾纬自幼苦学,唐末没考中进士,又碰到天下大乱,回到老家。后唐时,经人举荐,贾纬出任石邑县(县治在今河北石家庄市桥西区振头街道)县令。

贾纬在工作之余,搜集资料,撰写了从唐武宗之后的65卷《唐年补录》。

后晋时,贾纬参与修撰《唐书》。后汉隐帝时,参与修撰后晋高祖、出帝和后汉高祖实录,到后周初年才完成。

由于贾纬秉笔直书大臣过失,受到权贵忌恨,被贬为平卢军行军司马,到了青州(今山东青州市)。

贾纬的妻子伤心之余病倒,没有跟随贾纬同行。贾纬写信说:“你好好养病,来年春天我和你一起回到获鹿老家去。”

第二年,也就是后周广顺2年(952)春天,贾纬在青州去世。妻子得知后,悲痛中也去世了。

夫妻生不能一起回老家,死后灵柩一同北归,让人深为感叹。贾纬的后人在宋朝继续辉煌,这是后话。

贾公彦

贾公彦家族:父子两人都是经学家

贾公彦是铭州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人,著名学者、经学家、语言学家,官至太学博士。

唐高宗永徽年间,贾公彦编撰了50卷的《周礼义疏》、40卷《仪礼义疏》,曾参与孔颖达编撰的《五经正义》中的《礼记正义》,还发现了指纹的特征及用途。

贾公彦在语言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阐述六书理论,用这些理论分析汉字,总结出形旁、声旁组合的6种方式;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词语,揭示同一事物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名称,从不同角度辨析同义词;区分实词和虚词,诠释虚词,分析词类活用,分析句法和篇章结构;说明语境的作用,阐述互文、倒文、省文、并提等修辞手法。

贾公彦的儿子贾大隐,也是著名学者,官至礼部侍郎,著有10卷《老子述义》、1卷《公孙龙子注》等。

垂拱4年(688),武则天操纵朝政,唐睿宗毫无实权。

武则天想修建崇先庙,以祭祀她的先祖。武则天叫大家讨论该设置多少个房间,司礼博士周悰拍马屁说,应该设置7个房间,把李家的太庙减为5个房间,以突出武家。

贾大隐冒险上奏说,自古以来都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现在周悰这么说是不对的,是没有依照国家法度做事。所以,武家的崇先庙室应该按诸侯的礼数设置。

大家都认为贾大隐说得对,武则天也不好说什么,只好假装听从贾大隐的建议。

贾敦颐贾敦实:兄弟都是著名清官

贾敦颐、贾敦实兄弟是曹州冤句县(今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人,都是著名的清官。

贞观年间,贾敦颐先是出任沧州刺史,任上为官清廉,自奉俭约。

有时奉命入朝,他都把所有身家带上,不过就是一乘破烂的马车,拉车的马瘦骨嶙峋,没人知道他是堂堂的刺史。

贞观23年(649),贾敦颐转任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刺史。

瀛州境内有滹沱河和滱水河,每年都因洪水而泛滥成灾,摧毁房屋,冲走百姓,毁坏数百里的庄稼,百姓苦不堪言。

贾敦颐到任后,带领百姓治理两河,修建堤坝和堰湖,从此两河再也没有泛滥,瀛州成为有名的鱼米之乡。

永徽5年(654),贾敦颐转任洛州(今河南洛阳市)刺史。

洛州有很多豪富大族,所占田地大都超过规定。贾敦颐查出后,没收了3000多顷土地,分给贫民耕种。后来,贾敦颐死在任上。

贾敦颐在任瀛州刺史期间,弟弟贾敦实在瀛州饶阳县(今河北饶阳县)做县令。

贾敦实为政清静,深受百姓喜欢。当时的制度规定,凡是具有亲属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个地区同时担任官职。

但贾氏兄弟治理政务的业绩突出,朝廷没有调开他们,以表示对他们的信任。

咸亨元年(670),贾敦实转任洛州长史,为政也宽厚仁惠,百姓很拥戴他。

洛州下属的洛阳县县令杨德干,为树立威信,崇尚严酷刑罚的手段,动辄就拷打杀人。

贾敦实说,为政一方在于养育百姓,伤害生命过多,即使有能力,也得不到大家的尊重。杨德干由此慢慢地减少了杀伤。

贾敦颐去世后,洛州人在繁华的闹市给贾敦颐树了碑。贾敦实入朝出任太子右庶子后,人们又在旁边给贾敦实立碑,时人称为常棣碑。

贾敦实的儿子贾膺福,是书法家,笔法精妙,尤其擅长小楷。后来,贾膺福因太平公主谋反事件受到牵连而被杀。

贾耽

六朝元老贾耽:绘成《海内华夷图》

贾耽,沧州南皮县(今河北南皮县)人,著名的地理学家、宰相,是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6朝元老。

天宝10年(751),22岁的贾耽以通晓两经登第,走上仕途。

乾元元年(758),贾耽出任贝州临清县(今河北清河县)县尉,不久转任绛州正平县(今山西新绛县)县尉。

贾耽在处理日常政务中,表现出“器重识高,涵泳万顷”的良好素质,受到太原尹王思礼的赏识,升任度支判官(相当于财政厅副厅长)。

后来,贾耽一路上升。贞元9年(793),64岁的贾耽被封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后又转任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任检校司空,封为魏国公。

3年后,贾耽因健康原因提出辞呈,没被批准。又过了一年,贾耽再次提出辞职,仍未被批准。

永贞元年(805),贾耽因厌恶王叔文一党当权,托称有病,不再出门。他前后6次请求退职,都没得到批准。

同年,贾耽病逝。唐宪宗为他停朝4天,追赠为太傅,谥号“元靖”。大中2年(848),贾耽与李岘等37人被绘像在凌烟阁中。

贾耽一生为官47年,身居相位13年。在繁忙的事务中,他结合政治、军事研究地理、考察地理,是继裴秀之后中国地理地图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从兴元元年(784)到贞元17年(801),贾耽经过17年充分准备,绘成了名闻迩遐的《海内华夷图》,撰写了《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

《海内华夷图》不仅绘有国内及毗邻边疆地区的山川、政区形势,域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名称、方位、山川等内容也有一定的记载,相当于是小范围的亚洲形势图。

该地图有统一的比例尺,采用一寸折合百里的比例尺绘制而成,图形轮廓比较准确。

图中的地名古今并注,“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题以朱”,开我国以两种颜色标注地名的先河。这种标注方法一直为后世历史沿革地图所采用。

《海内华夷图》早就亡佚了。1137年,《海内华夷图》被缩成《华夷图》和《禹迹图》刻在石上,现保存在西安碑林中。

贾耽富有文才,著有10卷《皇华四达记》,6卷《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4卷《吐蕃黄河录》,可惜这些著作大都没有传下来。

贾耽的大儿子贾畴,官至太常寺协律郎,早逝。二儿子贾疄,官至太子议郎。三儿子贾蹂,官至京兆府参军。

贾至家族:父子两代掌管起草诏令

贾至,河南洛阳人,出身于官宦世家。

他的祖父贾言忠,是初唐时的政治家、文学家,“貌魁梧,事母以孝闻”,不仅人长得高大帅气,还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贾言忠自幼以神童著称,有“贾言忠一日背万言”的传说。

他被当地推荐为万年县(县治在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境内)主簿,负责营建蓬莱宫。

因为他工作认真苛刻,很多人对他不满。唐高宗听说后,问是怎么回事。贾言忠详细说了原因,唐高宗觉得他是人才,不仅没处罚他,还升了他的官。

贾言忠写有白话判案小说《监察本草》,把负责弹劾官员的御史作为比喻对象,安排成款款药材,以本草、药方的形式,很有情趣,善于引用谚语,有很高的语言艺术水平。

贾言忠的儿子贾曾,也是政治家、诗人。贾曾“少知名”,还是太子的李隆基选用东宫官员时,任命贾曾为太子舍人(执掌东宫宿卫,兼秘书、侍从等职务,是太子身边的侍臣)。

李隆基喜欢声乐,频繁派人出去找女乐组建声乐队,集中在率更寺排练。

贾曾认为李隆基奢靡过度了,劝谏李隆基不要玩物丧志,即使宴席时听听声乐,也要悄悄地进行,不能像现在这样大张旗鼓地搞啊!

李隆基赶紧叫停声乐排练,并很正式地给贾曾书面答复,称赞贾曾为人正直,果然名不虚传,自己马上改正。

李隆基即位后,任命贾曾为中书舍人(起草诏令、参与机密事务的官职),与另一个著名诗人苏晋一起掌管制诰(起草诏令)。贾曾与苏晋都以词学著名,时人称为“苏贾”。

贾曾的儿子,就是贾至。贾至出身于如此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性情沉毅而机敏,喜欢读经史,遇到问题勤于思索,又写得一首好文章,大家都喜欢和他交往。

唐朝选拔人才有科举考试和明经(通晓儒家经典)考试两种,贾至通过明经,被任命为单父县(今山东单县)县尉,掌管当地的治安事务。

安史之乱中,贾至跟随唐玄宗李隆基避难到四川,被任命为起居舍人、知制诰。

当时太子李亨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自立为帝,是为唐肃宗。唐玄宗不得已,顺势而为,叫贾至撰写传位册书。

贾至写好后给唐玄宗看,唐玄宗非常满意,对贾至说:“我的父亲(唐睿宗李旦)当年传位给我的册书,是你的父亲贾曾写的。如今,我传位给太子的册书,是你写的。‘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

贾姓中的著名堂号继美堂,就来自这个典故。

不久,贾至迁任中书舍人,主管朝廷文书。

后来,贾至因为犯错,被贬为岳州(今湖南岳阳市)司马。唐代宗李豫宝应年间,贾至回朝复职,受封为信都县伯。

大历七7年(772),55岁的贾至在右散骑常侍(皇帝的顾问,规谏皇帝过失的官职)任上去世,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文”。

贾至以擅长写文章著称当时,很受当时的古文家独孤及、梁肃等人推崇。他也擅长作诗,与当时的著名诗人、作家有广泛交游,诗的风格如他的文章。

贾至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颇为人注目,著名诗人杜甫、岑参、王维都曾作诗相和。

其中,杜甫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中最后两句是:“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世掌丝纶”是说贾曾、贾至父子都职掌皇家的文书,“丝纶”是代表皇帝的话的意思。

贾姓人的世纶堂号,由此而来。

宰相贾餗:掌管选拔人才不徇私情

贾餗,河南人,贾谊的后裔。祖父贾渭,通晓儒家经典,但一直“不得志”,后来做了县官,官至鸿胪少卿。

贞元19年(803),贾餗考中进士。太和9年(835),贾餗迁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进金紫阶,封为姑臧男。不久,加任集贤殿学士,监修国史。

同年底,宰相李训谋划诛杀宦官,策划甘露之变。结果行动失败,引起宦官反扑。

宦官派出禁军大肆杀戮,贾餗赶紧换衣服走出宫廷,“潜身人间。”

第二天,贾餗向禁军“自首”,与宰相王涯、舒元舆等被捕下狱,遭到严刑拷打,被逼自诬谋反。

随即,宦官把贾餗、王涯、舒元舆腰斩于兴安门外,并灭贾餗全族。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关于贾餗的一个事情。

贾餗还没做官时,去拜访时任滑台节度使的贾耽。

由于贾餗与贾耽是同一个宗族,贾耽又觉得贾餗很有文才,所以对贾餗非常喜欢。

有一次,贾耽大宴宾客,宾客中有一个擅长相术的人。

贾餗走后,那人对贾耽说,这个贾公子仪表不凡,今后会位极人臣。但是,他执掌朝政后,朝廷会发生事故。到时,大家应该及时躲避才是。

果然,贾餗在唐文宗太和末年当上宰相,掌管选拔人才大权时,有人知道那个擅长相术的人说的话,好多都赶紧隐居,不出来应选。

太和6年(832),贾餗担任会试主考官,著名诗人杜牧的弟弟杜顗(yǐ)考中进士。

朝廷中有人想托关系,让贾餗网开一面,让自己的人考中进士,贾餗拒绝了。

那人就说贾餗选拔人才的眼光不高,贾餗说,我选一个杜顗,就足够几百个人才了。

贾餗在文学和史学方面有很高造诣,擅长写赋,以工丽见长,《全唐文》中录有12篇。

贾餗的哥哥贾竦,擅长作诗、书法,官至著作郎。有《谒华岳庙》诗留存于世。

贾循和贾隐林,效忠朝廷死而后已

贾循是京兆府华原县(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祖是常山郡(郡治在今河北正定县)人。

贾循的父亲贾会,高风亮节。官府征辟他去做官,他推托有病不去,乡人称他为“一龙”。

贾会死后,贾循背土为父修墓,在坟墓左边盖房子守墓,种植松柏,时人称他为“关中的曾子”。贾循去世后,乡人私谥他为“广孝征君”。

贾循有雄才大略,时任礼部尚书苏颋说他是当世的廉颇、李牧。

贾循后来出任益州刺史,曾打败吐蕃军队,由此升迁静塞军营田使。

名将张守珪北伐,集结部队在滦河,但没有桥让部队渡河。贾循测量河的宽度后,修建临时桥梁,大败敌军,因功升任游击将军、榆关(今山海关)团练使。

安禄山兼任平卢节度使时,上表朝廷,让贾循做平卢节度副使,升任博陵(今河北安平县)太守。

安禄山造反,派贾循镇守幽州,但贾循想归顺朝廷。由于事情败露,贾循被杀,家族也遭到灭杀。建中2年(781),贾循被追赠为太尉,谥号“忠”。

贾循的侄子贾隐林,也是著名将领,初任滑州(今河南滑县)牙将。

建中初年,为本军兵马使。太尉朱泚之乱时,各路军队还没来得及集结,贾隐林率先带领部下跟随唐德宗。

唐德宗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叛军攻打城池,贾隐林等人在城中来回奔跑救急,别提有多艰险了。

很快,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前来勤王,打败叛军,解了奉天之围。

后来,贾隐林累官至检校右散骑常侍,被封为武威郡王。贾隐林死后,被追赠为尚书左仆射。

贾隐林曾经为《孙子兵法》作注,收录在《宋史·艺文志》中吉天保辑十家孙子会注中。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特别致谢:

本期贾姓稿件的采访和资料,得到四川贾姓研究者贾载明先生的大力支持。

《快雪时晴帖》里的“张侯”

作者:宋战利(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

语言是不断变化的,去古愈远,语义变化愈大。因晋人文集散佚,清代严可均辑录《全晋文》多从《太平御览》等类书和《淳化阁帖》等刻帖中而来。就所收晋人书札而言,书帖用语有别于当时的散文创作,语义晦涩。钱钟书先生在批阅王羲之《杂帖》时说:“按六朝法帖,有煞费解处。此等太半为今日所谓‘便条’、‘字条’,当时受者必到眼即了,后世读之,却常苦思而尚未通。”(钱钟书:《管锥编》)然而,有些不可解的原因,是我们用今义诠释古代词语所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就存在如此误读。

快雪时晴帖 王羲之(一说为唐人)书

《快雪时晴帖》是仅次于《兰亭序》的一件书法墨宝,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帖以“羲之顿首”4字行草书开始,用楷书“山阴张侯”4字结尾,共4行28字,字字珠玑,被誉为“二十八骊珠”。乾隆皇帝对之爱不释手,赞其“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天下无双,古今鲜对”,与王珣《伯远帖》、王献之《中秋帖》一起珍藏于养心殿西暖阁内,并专门为三帖装修一间8平方米的小书斋,亲笔御书匾额“三希堂”。乾隆皇帝在《快雪时晴帖》题跋“神乎技矣”,又书“神”“妙”二大字,每年瑞雪初降之时即取出赏玩,并留下60多处不同时期的跋语,可见对此“稀世之宝”的喜爱程度。

帖文释读为:“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山阴张侯”独立1行,处于左侧偏下位置,应该不是正文内容,多认为是收信人和地址。有的直接翻译为“山阴张先生”;有的说此帖属复书之制,相当于现在书信封皮;有的认为古人寄信时将信卷起,置于管中,信札卷起后,此四字正好在外侧,取卷即可见。启功先生在《晋代人书信中的句逗》一文中评此帖道:“这里除后面写信的人名和受信人张侯(‘侯’为尊称)外,‘快雪’等八个字,也很明白。”愚以为“山阴张侯”解释为收信人和地址,似为不妥。

“山阴张侯”是什么

王羲之生活的时代鸿雁传书,多依托信使,书写地址也应如今天一样需要详细,不能太过简略,否则无法送达。其他书帖中多涉及信使之事,“想足下使还”,“去冬遣使”,“使还,得八日书”等。再有,王羲之交游圈里没有张侯,“侯”是爵位,不能作为对男士的尊称。“山阴张侯”并非是“山阴张先生之意”,而应该是“我在山阴准备好了,恭候您的光临”。

如此解释,关系到“侯”的词义。此帖之“张”,并非姓氏,而是“展开”“伸开”之义。“侯”,应是粘贴箭靶之布。《说文解字》:“侯:春飨所射侯也。从人,从厂,象张布,矢在其下。天子射熊、虎、豹,服猛也;诸侯射熊、豕、虎;大夫射麋。麋,惑也;士射鹿豕,为田除害也。”《说文解字今译》引徐灏《段注笺》:“侯制以布为之。其中设鹄,以革为之,所射之的也。”《诗经·齐风·猗嗟》:“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孔颖达疏曰:“大射则张皮侯而设鹄,宾射则张布侯而画正”,“正者,侯中所射之处”。(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上述文献对“侯”为何物记载比较清楚。射箭时如何使用也要遵从不同的礼仪。《周礼·夏官》:“服不氏掌养猛兽而教扰之”,“射者赞张侯”。(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赞,辅助也;张侯,把侯张开也。《仪礼·乡射礼》:“司马阶前命张侯,遂命依旌。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凡画者,丹质。”郑玄注曰:“此所谓兽侯也,燕射则张之。乡射及宾射,当张采侯二正。而记此者,天子诸侯之燕射,各以其乡射之礼而张此侯,由是云焉白质、赤质,皆谓采其地。其地不采者,白布也。熊、麋、虎、豹、鹿、豕,皆正面画其头象于正鹄之处耳。君画一,臣画二,阳奇阴偶之数也。燕射射熊、虎、豹,不忘上下相犯。射麋、鹿、豕,志在君臣相养也。其画之皆毛物之。”(李学勤:《十三经注疏·仪礼注疏》)《周礼·梓人》:梓人“张皮侯而栖鹄”,“张五采之侯”,“张兽侯,则王以息燕。”郑玄注曰:“皮侯,以皮所饰之侯。”贾公彦疏曰:“天子三侯,用虎、熊、豹皮饰侯之侧,号曰皮侯。而栖鹄者,各以其皮为鹄,名此为鹄者,缀于中央,似鸟之栖。”(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依据这些礼仪程序,可知“张侯”乃“将侯展开”,为即将举行的射箭仪式做好准备。“张侯”在《快雪时晴帖》中的意义可以引申一下,就是“我王羲之在山阴把饮酒时射箭的侯已经展开,时刻恭候您的光临”。

王羲之为何会如此说呢?帖中有“未果为结”一语,“未果”是未能如愿也;“结”,乃心情郁结之义。推测可能是朋友曾拜访过他,因其外出而没有如愿;也可能是因病而不宜见面错过了,“知以多疾不果”。王羲之十分重视友情,对“未果”之事心存歉意,所以要专门提出,把“山阴张侯”写在信札的封皮上,让收信人一目了然,也表示自己的歉意以及急迫见到朋友的心情。后人装裱此帖时,比较珍视王羲之所书,虽然不是正文内容,也不舍得丢弃,将其置于正文左下位置。如此格式不符合东晋书仪,在王羲之书札中仅见此例。另外,书札起首用“羲之顿首”,最后又用全名“王羲之顿首”,更是为“未果”之事表示歉意。此帖的山阴是王羲之居住之地,其他书帖中有“羲之山阴报”等语。

两晋时期的弓箭

礼、乐、射、御、书、数是对古代读书人的基本要求,古人习之代代相传。射箭、驾车为军事技能。晋代关于大蒐礼和射礼记载不多,应与当时尚玄谈、讲仪容而轻战备有关。

两晋时期,有一种娱乐方式——戏射,分朋射和单人射。朋射是一种团体赛,参加者分作两部分,每个参加者轮流射击,按所中箭记筹,多者为胜。魏舒“性好骑射”,曾任后将军钟毓长史,钟毓组织戏射,他只是画筹者。有一次朋射,因为人数不够,魏舒上阵救急,“容范闲雅,发无不中,举座愕然,莫有敌者。”(《晋书·魏舒传》)刘毅落魄时,与亲朋邀射,先借州府东堂,但江州刺史庾悦与僚佐也来东堂戏射,刘毅恳求道:“毅辈屯否之人,合一射甚难。君于诸堂并可,望今日见让。”(《晋书·刘毅传》)庾悦不从,刘毅邀请来的人只好散去。

单射是个人之间互竞胜负,或打赌竞胜。王恺有一头名“八百里驳”的爱牛。王济与之以千万钱与牛对赌而射。王恺自恃箭术高超,请王济先射。不承想王济一箭破的,“因据胡床,呼左右速探牛心来,须臾而至,一割便去。”(《晋书·王济传》)安西将军庾翼镇武昌,谢尚“数诣翼咨谋军事。尝与翼共射,翼曰:‘卿若破的,当以鼓吹相赏。’尚应声中之,翼即以其副鼓吹给之。”(《晋书·谢尚传》)

古人讲武,是为了时时准备战争。在四郊多垒的东晋时期,王羲之借用射箭之艺作典,邀约朋友当为顺手拈来之语。不过,当射箭技艺离我们渐渐遥远之时,我们却不从知晓其具体含义了。

“快”“佳”二字释义

有学者以为“快”乃“佳”之义,似可商。此帖写于江南的山阴,因气候比华北温暖,下雪不至于太大。王羲之《十七帖》中有“顷积雪凝寒,五十年中所无”。从另一个方面证明,大雪并不常有。“快雪”一是指雪下得突然、比较急;二是雪下得不大,天即刻放晴。

对此帖的释读,“佳想安善”,还是“佳,想安善”,也有不同说法。愚以为后者更为贴切。在王羲之的其他书帖中,多有“想”云云。比如:“想必果”“想足下镇彼土”“想久至”等等,并无“佳想”之语。

弄清了“山阴张侯”之义,《快雪时晴帖》的有关疑问涣然冰释,对于我们把握此帖原旨大有裨益。

《光明日报》( 2020年01月10日16版)

四川百家姓·我的姓氏·贾姓⑧ 57年内,一个家族考出两个状元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贾姓人除著名诗人贾岛外,还出了一大批学者、文学家、政治家,他们大都以家族的方式集体出现,有的是父子,有的是兄弟,有的是同一家族几代人。

隋唐科举制度实行后,贾姓人很快就连续考出了两个状元。而且他们出自同一个家族,相隔57年。

这一时期的贾姓人中,还有多人创造了“第一”:贾季邻是贾姓史上第一个状元,贾公彦发现了指纹的特征及用途,贾耽在地图中开我国以两种颜色标注地名的先河等。

此外,贾姓中两个著名堂号继美堂、世纶堂,出自贾至家族,这也是贾姓中较早的堂号之一。

贾季邻贾稜:贾姓中的两个文状元

贾季邻的先祖是长乐县(今河北衡水市冀州区)人,属于贾诩的后裔。

贾季邻的曾祖父贾宪,在后周政权任过秘书监。因避战乱,贾宪迁居到浮阳县(今河北沧县)。

开元23年(735),贾季邻考中状元,是沧州史上第一个文状元,也是贾姓史上第一个文状元。贾季邻的官做得不大,是长安县主簿。

贾季邻有贾苕、贾嶷两个儿子。此外,关于他的情况,史料中记载不多。不过,许多史料把他与几乎同一时期的贾至混为一人。

贾季邻有3个哥哥,二哥贾远则,官至德州长河县(县治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县尉。贾远则的玄孙贾耽,是唐朝著名宰相,我们后面再说。

贾季邻的三哥贾季良,官至奉天县(今陕西乾县)县尉。贾季良的儿子贾岌,没有做过官。

贾岌的儿子贾稜,在贞元8年(792)考中状元,是贾姓史上第二个文状元。

当时与贾稜一起考中进士的有23人,其中包括韩愈、欧阳詹、崔群、庾承宣等,都是著名的才子。

贾稜官至大理寺评事(负责案件审理,相当于最高法院法官),喜欢作诗写文,《全唐文》中收录有他的《明水赋》,《全唐诗》有他的《御沟新柳诗》。

贾谅:多次举荐并解救诗人骆宾王

贾谅,婺州义乌县洋川(今浙江义乌市江东街道后房村一带)人,与著名诗人骆宾王既是老乡又是老庚。骆宾王的一生,与贾谅息息相关。

贞观9年(635),贾谅与骆宾王一起赴京赶考,贾谅考中进士,骆宾王却落榜了。

贞观20年(646),贾谅回老家祭祖,修建义乌洋川贾大宗祠,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日为贾氏子孙祭祖日。由此产生了义乌贾氏每年正月十八日祭祖大会的民俗,一直延续到现在。

贾谅还邀请骆宾王协助,创制了义乌洋川贾氏宗谱世系图。

贾谅回京时,带上了骆宾王,推荐他做了道王李元庆的府掾小官。5年后,骆宾王因性格刚直被罢免。乾封2年(667),贾谅又举荐骆宾王,骆宾王被任命为奉礼郎、东台详正学士。

仪凤4年(679),贾谅再次举荐骆宾王,骆宾王当上侍御史。贾谅时任御史,骆宾王成为贾谅的助理。

武则天当政,骆宾王多次上书讽刺而入狱。在贾谅的周旋下,骆宾王被赦免释放,贬为浙江临海县县丞。

贾谅的儿子贾瑾生贾初,贾初是个有气节的人,“疾世方乱”,没有出来做官。

五代时期,在贾谅迁到获鹿县(今河北石家庄市鹿泉区)的后裔中,出了一个贾纬。

贾纬自幼苦学,唐末没考中进士,又碰到天下大乱,回到老家。后唐时,经人举荐,贾纬出任石邑县(县治在今河北石家庄市桥西区振头街道)县令。

贾纬在工作之余,搜集资料,撰写了从唐武宗之后的65卷《唐年补录》。

后晋时,贾纬参与修撰《唐书》。后汉隐帝时,参与修撰后晋高祖、出帝和后汉高祖实录,到后周初年才完成。

由于贾纬秉笔直书大臣过失,受到权贵忌恨,被贬为平卢军行军司马,到了青州(今山东青州市)。

贾纬的妻子伤心之余病倒,没有跟随贾纬同行。贾纬写信说:“你好好养病,来年春天我和你一起回到获鹿老家去。”

第二年,也就是后周广顺2年(952)春天,贾纬在青州去世。妻子得知后,悲痛中也去世了。

夫妻生不能一起回老家,死后灵柩一同北归,让人深为感叹。贾纬的后人在宋朝继续辉煌,这是后话。

贾公彦

贾公彦家族:父子两人都是经学家

贾公彦是铭州永年县(今河北永年县)人,著名学者、经学家、语言学家,官至太学博士。

唐高宗永徽年间,贾公彦编撰了50卷的《周礼义疏》、40卷《仪礼义疏》,曾参与孔颖达编撰的《五经正义》中的《礼记正义》,还发现了指纹的特征及用途。

贾公彦在语言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阐述六书理论,用这些理论分析汉字,总结出形旁、声旁组合的6种方式;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词语,揭示同一事物在不同时代的不同名称,从不同角度辨析同义词;区分实词和虚词,诠释虚词,分析词类活用,分析句法和篇章结构;说明语境的作用,阐述互文、倒文、省文、并提等修辞手法。

贾公彦的儿子贾大隐,也是著名学者,官至礼部侍郎,著有10卷《老子述义》、1卷《公孙龙子注》等。

垂拱4年(688),武则天操纵朝政,唐睿宗毫无实权。

武则天想修建崇先庙,以祭祀她的先祖。武则天叫大家讨论该设置多少个房间,司礼博士周悰拍马屁说,应该设置7个房间,把李家的太庙减为5个房间,以突出武家。

贾大隐冒险上奏说,自古以来都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现在周悰这么说是不对的,是没有依照国家法度做事。所以,武家的崇先庙室应该按诸侯的礼数设置。

大家都认为贾大隐说得对,武则天也不好说什么,只好假装听从贾大隐的建议。

贾敦颐贾敦实:兄弟都是著名清官

贾敦颐、贾敦实兄弟是曹州冤句县(今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人,都是著名的清官。

贞观年间,贾敦颐先是出任沧州刺史,任上为官清廉,自奉俭约。

有时奉命入朝,他都把所有身家带上,不过就是一乘破烂的马车,拉车的马瘦骨嶙峋,没人知道他是堂堂的刺史。

贞观23年(649),贾敦颐转任瀛州(今河北省河间市)刺史。

瀛州境内有滹沱河和滱水河,每年都因洪水而泛滥成灾,摧毁房屋,冲走百姓,毁坏数百里的庄稼,百姓苦不堪言。

贾敦颐到任后,带领百姓治理两河,修建堤坝和堰湖,从此两河再也没有泛滥,瀛州成为有名的鱼米之乡。

永徽5年(654),贾敦颐转任洛州(今河南洛阳市)刺史。

洛州有很多豪富大族,所占田地大都超过规定。贾敦颐查出后,没收了3000多顷土地,分给贫民耕种。后来,贾敦颐死在任上。

贾敦颐在任瀛州刺史期间,弟弟贾敦实在瀛州饶阳县(今河北饶阳县)做县令。

贾敦实为政清静,深受百姓喜欢。当时的制度规定,凡是具有亲属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个地区同时担任官职。

但贾氏兄弟治理政务的业绩突出,朝廷没有调开他们,以表示对他们的信任。

咸亨元年(670),贾敦实转任洛州长史,为政也宽厚仁惠,百姓很拥戴他。

洛州下属的洛阳县县令杨德干,为树立威信,崇尚严酷刑罚的手段,动辄就拷打杀人。

贾敦实说,为政一方在于养育百姓,伤害生命过多,即使有能力,也得不到大家的尊重。杨德干由此慢慢地减少了杀伤。

贾敦颐去世后,洛州人在繁华的闹市给贾敦颐树了碑。贾敦实入朝出任太子右庶子后,人们又在旁边给贾敦实立碑,时人称为常棣碑。

贾敦实的儿子贾膺福,是书法家,笔法精妙,尤其擅长小楷。后来,贾膺福因太平公主谋反事件受到牵连而被杀。

贾耽

六朝元老贾耽:绘成《海内华夷图》

贾耽,沧州南皮县(今河北南皮县)人,著名的地理学家、宰相,是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6朝元老。

天宝10年(751),22岁的贾耽以通晓两经登第,走上仕途。

乾元元年(758),贾耽出任贝州临清县(今河北清河县)县尉,不久转任绛州正平县(今山西新绛县)县尉。

贾耽在处理日常政务中,表现出“器重识高,涵泳万顷”的良好素质,受到太原尹王思礼的赏识,升任度支判官(相当于财政厅副厅长)。

后来,贾耽一路上升。贞元9年(793),64岁的贾耽被封为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后又转任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任检校司空,封为魏国公。

3年后,贾耽因健康原因提出辞呈,没被批准。又过了一年,贾耽再次提出辞职,仍未被批准。

永贞元年(805),贾耽因厌恶王叔文一党当权,托称有病,不再出门。他前后6次请求退职,都没得到批准。

同年,贾耽病逝。唐宪宗为他停朝4天,追赠为太傅,谥号“元靖”。大中2年(848),贾耽与李岘等37人被绘像在凌烟阁中。

贾耽一生为官47年,身居相位13年。在繁忙的事务中,他结合政治、军事研究地理、考察地理,是继裴秀之后中国地理地图史上一位划时代的人物。

从兴元元年(784)到贞元17年(801),贾耽经过17年充分准备,绘成了名闻迩遐的《海内华夷图》,撰写了《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

《海内华夷图》不仅绘有国内及毗邻边疆地区的山川、政区形势,域外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名称、方位、山川等内容也有一定的记载,相当于是小范围的亚洲形势图。

该地图有统一的比例尺,采用一寸折合百里的比例尺绘制而成,图形轮廓比较准确。

图中的地名古今并注,“古郡国题以墨,今州县题以朱”,开我国以两种颜色标注地名的先河。这种标注方法一直为后世历史沿革地图所采用。

《海内华夷图》早就亡佚了。1137年,《海内华夷图》被缩成《华夷图》和《禹迹图》刻在石上,现保存在西安碑林中。

贾耽富有文才,著有10卷《皇华四达记》,6卷《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4卷《吐蕃黄河录》,可惜这些著作大都没有传下来。

贾耽的大儿子贾畴,官至太常寺协律郎,早逝。二儿子贾疄,官至太子议郎。三儿子贾蹂,官至京兆府参军。

贾至家族:父子两代掌管起草诏令

贾至,河南洛阳人,出身于官宦世家。

他的祖父贾言忠,是初唐时的政治家、文学家,“貌魁梧,事母以孝闻”,不仅人长得高大帅气,还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

贾言忠自幼以神童著称,有“贾言忠一日背万言”的传说。

他被当地推荐为万年县(县治在今陕西西安市临潼区境内)主簿,负责营建蓬莱宫。

因为他工作认真苛刻,很多人对他不满。唐高宗听说后,问是怎么回事。贾言忠详细说了原因,唐高宗觉得他是人才,不仅没处罚他,还升了他的官。

贾言忠写有白话判案小说《监察本草》,把负责弹劾官员的御史作为比喻对象,安排成款款药材,以本草、药方的形式,很有情趣,善于引用谚语,有很高的语言艺术水平。

贾言忠的儿子贾曾,也是政治家、诗人。贾曾“少知名”,还是太子的李隆基选用东宫官员时,任命贾曾为太子舍人(执掌东宫宿卫,兼秘书、侍从等职务,是太子身边的侍臣)。

李隆基喜欢声乐,频繁派人出去找女乐组建声乐队,集中在率更寺排练。

贾曾认为李隆基奢靡过度了,劝谏李隆基不要玩物丧志,即使宴席时听听声乐,也要悄悄地进行,不能像现在这样大张旗鼓地搞啊!

李隆基赶紧叫停声乐排练,并很正式地给贾曾书面答复,称赞贾曾为人正直,果然名不虚传,自己马上改正。

李隆基即位后,任命贾曾为中书舍人(起草诏令、参与机密事务的官职),与另一个著名诗人苏晋一起掌管制诰(起草诏令)。贾曾与苏晋都以词学著名,时人称为“苏贾”。

贾曾的儿子,就是贾至。贾至出身于如此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性情沉毅而机敏,喜欢读经史,遇到问题勤于思索,又写得一首好文章,大家都喜欢和他交往。

唐朝选拔人才有科举考试和明经(通晓儒家经典)考试两种,贾至通过明经,被任命为单父县(今山东单县)县尉,掌管当地的治安事务。

安史之乱中,贾至跟随唐玄宗李隆基避难到四川,被任命为起居舍人、知制诰。

当时太子李亨在灵州(今宁夏灵武市)自立为帝,是为唐肃宗。唐玄宗不得已,顺势而为,叫贾至撰写传位册书。

贾至写好后给唐玄宗看,唐玄宗非常满意,对贾至说:“我的父亲(唐睿宗李旦)当年传位给我的册书,是你的父亲贾曾写的。如今,我传位给太子的册书,是你写的。‘两朝盛典出卿家父子手,可谓继美。’”

贾姓中的著名堂号继美堂,就来自这个典故。

不久,贾至迁任中书舍人,主管朝廷文书。

后来,贾至因为犯错,被贬为岳州(今湖南岳阳市)司马。唐代宗李豫宝应年间,贾至回朝复职,受封为信都县伯。

大历七7年(772),55岁的贾至在右散骑常侍(皇帝的顾问,规谏皇帝过失的官职)任上去世,被追赠为礼部尚书,谥号“文”。

贾至以擅长写文章著称当时,很受当时的古文家独孤及、梁肃等人推崇。他也擅长作诗,与当时的著名诗人、作家有广泛交游,诗的风格如他的文章。

贾至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颇为人注目,著名诗人杜甫、岑参、王维都曾作诗相和。

其中,杜甫的《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中最后两句是:“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

“世掌丝纶”是说贾曾、贾至父子都职掌皇家的文书,“丝纶”是代表皇帝的话的意思。

贾姓人的世纶堂号,由此而来。

宰相贾餗:掌管选拔人才不徇私情

贾餗,河南人,贾谊的后裔。祖父贾渭,通晓儒家经典,但一直“不得志”,后来做了县官,官至鸿胪少卿。

贞元19年(803),贾餗考中进士。太和9年(835),贾餗迁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进金紫阶,封为姑臧男。不久,加任集贤殿学士,监修国史。

同年底,宰相李训谋划诛杀宦官,策划甘露之变。结果行动失败,引起宦官反扑。

宦官派出禁军大肆杀戮,贾餗赶紧换衣服走出宫廷,“潜身人间。”

第二天,贾餗向禁军“自首”,与宰相王涯、舒元舆等被捕下狱,遭到严刑拷打,被逼自诬谋反。

随即,宦官把贾餗、王涯、舒元舆腰斩于兴安门外,并灭贾餗全族。

《太平广记》中记载了关于贾餗的一个事情。

贾餗还没做官时,去拜访时任滑台节度使的贾耽。

由于贾餗与贾耽是同一个宗族,贾耽又觉得贾餗很有文才,所以对贾餗非常喜欢。

有一次,贾耽大宴宾客,宾客中有一个擅长相术的人。

贾餗走后,那人对贾耽说,这个贾公子仪表不凡,今后会位极人臣。但是,他执掌朝政后,朝廷会发生事故。到时,大家应该及时躲避才是。

果然,贾餗在唐文宗太和末年当上宰相,掌管选拔人才大权时,有人知道那个擅长相术的人说的话,好多都赶紧隐居,不出来应选。

太和6年(832),贾餗担任会试主考官,著名诗人杜牧的弟弟杜顗(yǐ)考中进士。

朝廷中有人想托关系,让贾餗网开一面,让自己的人考中进士,贾餗拒绝了。

那人就说贾餗选拔人才的眼光不高,贾餗说,我选一个杜顗,就足够几百个人才了。

贾餗在文学和史学方面有很高造诣,擅长写赋,以工丽见长,《全唐文》中录有12篇。

贾餗的哥哥贾竦,擅长作诗、书法,官至著作郎。有《谒华岳庙》诗留存于世。

贾循和贾隐林,效忠朝廷死而后已

贾循是京兆府华原县(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先祖是常山郡(郡治在今河北正定县)人。

贾循的父亲贾会,高风亮节。官府征辟他去做官,他推托有病不去,乡人称他为“一龙”。

贾会死后,贾循背土为父修墓,在坟墓左边盖房子守墓,种植松柏,时人称他为“关中的曾子”。贾循去世后,乡人私谥他为“广孝征君”。

贾循有雄才大略,时任礼部尚书苏颋说他是当世的廉颇、李牧。

贾循后来出任益州刺史,曾打败吐蕃军队,由此升迁静塞军营田使。

名将张守珪北伐,集结部队在滦河,但没有桥让部队渡河。贾循测量河的宽度后,修建临时桥梁,大败敌军,因功升任游击将军、榆关(今山海关)团练使。

安禄山兼任平卢节度使时,上表朝廷,让贾循做平卢节度副使,升任博陵(今河北安平县)太守。

安禄山造反,派贾循镇守幽州,但贾循想归顺朝廷。由于事情败露,贾循被杀,家族也遭到灭杀。建中2年(781),贾循被追赠为太尉,谥号“忠”。

贾循的侄子贾隐林,也是著名将领,初任滑州(今河南滑县)牙将。

建中初年,为本军兵马使。太尉朱泚之乱时,各路军队还没来得及集结,贾隐林率先带领部下跟随唐德宗。

唐德宗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叛军攻打城池,贾隐林等人在城中来回奔跑救急,别提有多艰险了。

很快,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前来勤王,打败叛军,解了奉天之围。

后来,贾隐林累官至检校右散骑常侍,被封为武威郡王。贾隐林死后,被追赠为尚书左仆射。

贾隐林曾经为《孙子兵法》作注,收录在《宋史·艺文志》中吉天保辑十家孙子会注中。

封面新闻记者 黄勇

特别致谢:

本期贾姓稿件的采访和资料,得到四川贾姓研究者贾载明先生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