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砸饭碗的拼音(砸饭碗)

砸饭碗的拼音(砸饭碗)

动不动就放言“砸饭碗”,这样的官员怎么不吃香了?

又一位官员的“狠话”火了。

7月7日,在一个问政电视节目上,北方某县一位县长对于问政短片中曝光的玫瑰文化节居然有“三无产品”混入的情况,在现场明确表态:一定要严查,今后将加大监管,谁砸当地玫瑰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

按理说来,这位县长的语境前提是因为文化节上有“三无产品”混入,砸“三无产品”的“饭碗”,应当很受网友欢迎才是。然而,这番狠话却没有在网上引起共鸣,反而让许多网友感觉“凉嗖嗖”,在某门户网站该新闻后面的跟帖评论,几乎清一色批评“不讲法治”,“一句话就可以砸人饭碗”——看来,动不动就“砸人饭碗”的狠话,已经不吃香了,甚至已经遭人厌了。

曾几何时,“砸饭碗”是官员“放狠话”的标配。“谁砸城市牌子就砸谁的饭碗”“谁拖欠民工工资就砸谁饭碗”“谁搞‘三乱’就砸谁饭碗”……最著名的是一条关于拆迁任务的标语:“谁影响××发展一阵子,我影响他一辈子”。某市一位领导在一次展会的动员大会上则曾表态,谁影响该市形象,谁就有责任,“砸不了他的饭碗,也要搞臭他的名声”。

这些冲着“饭碗”去的话,一句比一句狠,一句比一句有力。而由于语境背景不同,这些话在网上的反响也各不相同,对维权类的“砸饭碗”,多有赞誉之声;对维护形象类的“砸饭碗”,则多为批评之论。

放在数年前,这位县长的狠话可能会得到许多人的赞赏。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说狠话总比什么都不说好,“砸饭碗”总比什么都不做好。为什么在今天,却少了支持者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的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提高了;另一方面是民众对官员的要求不再满足于“放狠话”,而是更希望看到官员“出实招”,解决实际问题。内在的意识提升,外在的评价务实,导致“砸饭碗”式的狠话不再吃香。

法治意识、规则意识的提高,让民众知道,官员拥有动辄“砸饭碗”“搞臭名声”的权力是多么可怕。无论这种权力是对“坏人”还是“好人”行使,都是违反法治秩序法治规则的行为。“砸牌子”“影响形象”“影响发展”都是一种“口袋罪名”,任何人的任何无心之举,都可能被装进这样的“口袋”之中,“饭碗”也就随时处于可能被砸的状态了。现代法治政府依法办事,自然不能动辄砸人饭碗,用嘴砸也不可以。

另一方面,“玩口炮”和“有实招”上,民众早已有了清醒的认识。以当地玫瑰牌子为例,有网友就指出,“应该思考的不是谁砸谁饭碗的问题,而是应该好好想想如何延伸产品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而提高玫瑰产品价格,让老百姓回复种植玫瑰的信心,否则,就是在砸全县人的饭碗了”。做好了应该做的事,把蛋糕做大做好,让大家都有饭吃,都有“饭碗”,才是地方政府的正事。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黑脸警察”守护孤岛5年,他为何被渔民当作“砸饭碗的人”?

欧阳援朝脸黑,这是常年在鄱阳湖巡护风吹日晒的结果;为了江豚和候鸟,对于违法行为,他不怕得罪人,敢于“黑脸”,刚上棠荫岛时,被渔民当作“砸饭碗的人”。

欧阳援朝和同事在鄱阳湖上巡护执法

棠荫岛地处鄱阳湖的“肚脐眼”上。丰水季,四面环水,距离最近的乡镇坐船也要半小时;枯水季,则滩涂泥泞,不通公路,上岛要先开车到渡口,坐完渡船,再坐三轮车或步行,穿过大片草洲滩涂,才到岛上。

岛上的棠荫村是个传统渔村,200多户村民世代以打渔为生。鼎盛时,村里有大小渔船五六百艘,家家户户靠湖吃湖,一户一年打渔收入二三十万,但过度捕捞也破坏了鄱阳湖的生态环境,渔网越织越密,鱼却越打越少。

欧阳援朝和同事步行前往棠荫岛执法点

为了捕到更多的鱼,非法捕捞、渔民纠纷时有发生,2017年,江西省都昌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岛上设立由水上公安、渔政、环保等多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点,打击非法捕捞、采砂、猎杀候鸟等违法行为,都昌公安局水上派出所水警欧阳援朝主动请缨“守岛”,“我孩子大了,没牵挂;农村长大的,也吃得了苦。”

今年57岁的欧阳援朝高大壮实,脸庞黝黑,从警30多年,始终没离开过基层,执法点的其他工作人员定期轮换,他却主动要求留守,而且一守就是5年。

欧阳援朝和同事在鄱阳湖草洲上巡护候鸟

对于破坏鄱阳湖生态的违法行为,欧阳援朝黑得下脸,“铁面无情”。鄱阳湖全面禁捕退捕前,作为联合执法点的负责人,欧阳援朝经常带着同事到湖区巡逻执法。部分不法渔民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底拖网,这种网网眼极密,大鱼小鱼一网打尽,对鄱阳湖物种多样性破坏极大。一经发现,欧阳援朝就带着同事把网剪断带走,被缴了网的渔民轻则谩骂,说他“砸了渔民的饭碗”,重则把执法艇团团围住,试图抢回被缴的网具,极易发生危险。禁捕退捕政策实施后,渔民们也渐渐地理解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如今,岛上的渔民都转产上岸,村里还成立了护鱼队,每天巡湖护鱼。

欧阳援朝到岛上的留守老人家走访

跟村民相处,欧阳援朝则和气得多。禁捕退捕后,村民们大多外出务工,村里只剩下三四十个留守老人,老人们有困难就找欧阳援朝,帮老人代交手机费、灌煤气、劈柴……这些点滴小事拉近了欧阳援朝与村民的距离。“现在每次回县城,村里老人拿着自家种的菜往我手里塞。”欧阳援朝说,他和村民们都期待着进岛的公路早日修通,让孤岛不孤。

“看,江豚!”夕阳下,一群江豚不时跃出湖面,站在巡逻船上的欧阳援朝难掩内心的激动,为了鄱阳湖的江豚和候鸟,他决定继续守下去,直至退休。

(新华社客户端)

来源: 江西政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