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吉日

吉卜赛人是哪个国家的人(吉卜赛人)

吉卜赛人是哪个国家的人(吉卜赛人)

犹太人是欧洲最惨的人?论命苦,吉普赛人的苦难血泪远胜犹太人

有这样一个民族,在欧洲的历史上,他们有着与犹太人相似的遭遇,曾经饱受迫害与歧视。

然而现在,犹太人都过着吃香喝辣的生活,而他们依旧遭受着其他民族的歧视。

欧洲人对他们的称呼五花八门,什么弗拉明戈人、波西米亚人、茨冈人。然而不管欧洲人对他们怎么称呼,不变的是欧洲人对他们的歧视。

而这个民族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吉普赛人。

吉普赛人的起源

吉普赛人是生活在欧洲的一个流浪民族,其实他们的祖先其实并不生活在欧洲。

来到欧洲以后,英国人以为他们来自埃及,所以将他们称为吉普赛人,因为在英文中埃及与吉普赛两个词的英文拼法十分相近。

然而私底下,他们对自己的称呼跟别人不一样,他们称呼自己为罗姆人。

也有人认为吉普赛人不能称为一个民族,因为他们居无定所、到处流浪。

后来,通过对吉普赛人的DNA检测发现,尽管吉普赛人四散在欧洲四处,但是大部分吉普赛人都有一种特殊的染色体。

而这种染色体只有来自南亚的人种才具备,所以他们种族的起源就是南亚。

同时,专家们对吉普赛语进行了专业研究,果不其然,他们发现吉普赛语的很多基础词汇就来自于印度。

也就是说吉普赛人的祖先其实是印度人,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吉普赛人大多都有着黝黑的皮肤。

通过进一步调查分析,专家们在印度北部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种族——多姆人。

多姆这个词与吉普赛人对自己的发音非常相似,根据对多姆人文化和习俗的考察,人们发现多姆人很有可能就是吉普赛人的祖先。

至于吉普赛人为什么要离开印度,其中的一种说法是,当时的印度遭受了外敌入侵,所以他们才不得不来离开故乡,流浪海外。

但是不管怎么说,人们只知道大约从十世纪开始,吉普赛人就已经走上了流浪之路。

经历了上千年的流浪和迁徙,如今吉普赛人早已经习惯了流浪。

吉普赛人的祖先很可能从印度北部出发,历经阿富汗、波斯等地,然后借由巴尔干半岛陆续进入欧洲,很快来自印度的吉普赛人几乎遍布了欧洲各地。

经过时间的推移,吉普赛人为什么要到处流浪,而不是找到一个定居点居住,这个问题已经很难说清楚。

有人认为,这或许是与他们的祖先是印度的低种姓有关,在印度时,他们从未从事过什么农业生产,也不知道怎么去种地,所以只能到处漂泊。

不过吉普赛人虽然不懂怎么去种地,但是他们继承了祖先的一个“优良传统”,那就是印度人的能歌善舞。

我们在看印度电影电视剧的时候,那些电影电视剧动不动就尬舞,其实吉普赛人也差不多。

所以当吉普赛人来到欧洲以后,在欧洲人眼中他们就是一个奇怪的民族。

他们既不会种地也不会搞生产,而是一天到晚跑在各地跳舞瞎晃。很快吉普赛人就占领了欧洲市场,以至于到了后来欧洲大部分马戏团都是吉普赛人。

可怜又可恨,吉普赛人的历史

大约从十五世纪开始,大量的吉普赛人迁移到了欧洲。

可是吉普赛人来的非常不巧,因为就在这个时期,欧洲发生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瘟疫,那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死病。

这场大瘟疫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导致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人死亡。

而病毒的传播则需要媒介,所以便有人认为是吉普赛人的到处乱蹿为他们带来了黑死病,认为吉普赛人是黑死病的源头。

再加上那个时候吉普赛人喜欢占卜之术,我们现在熟知的塔罗牌,就是吉普赛人发明的。

在欧洲人眼中,这些所谓的占卜之术都是巫术,因此他们看待吉普赛人时有一种异样的眼光,认为他们都是骗子,是不吉利的人。

黑死病爆发后,吉普赛人被指为控施行巫术,造成了欧洲的黑死病,然后遭到了欧洲人的仇恨。

所以在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国都开始对吉普赛人搞起了迫害行动,一时间吉普赛人在欧洲变得人憎狗嫌。

到了近代,吉普赛人的命运依旧没有得到改善,我们都知道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事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吉普赛人也在纳粹德国的屠杀范围之内。

由于吉普赛人与犹太人一样都是都是流浪民族,所以倒了大霉的吉普赛人在希特勒的眼中,就是犹太人的一个分支,所以在纳粹德国当政时期,大约有40万吉普赛人惨遭屠杀。

但是吉普赛人之所以如此不招人待见,其实也有一部分自己的原因。

孟子曾经说过,人无恒产则无恒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固定的资产就没有安稳的心。

吉普赛人到处流浪的生活方式,难以给吉普赛人带来固定收益,因此他们总是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生活。

而吉普赛人的教育程度低,普遍文盲也没有什么没有一技之长,这样特殊的生活方式,非常容易滋生犯罪。

据统计这个族群的人,大约有五分之一的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时常会有抢劫与坑蒙拐骗的行为。

而且对于这群到处流浪的人,欧洲各国的地方政府也很难管,所以欧洲人对吉普赛人的印象非常不好。

欧洲人认为这些吉普赛人会骗别人的钱财,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因此他们不值得交往和同情。

为什么吉普赛人改变不了?

有人可能要问,难道就没有人尝试过改善吉普赛人的生活条件吗?

事实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对吉普赛人进行改造,然而这些尝试无一例外全以失败告终。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上世纪的罗马尼亚。看到了吉普赛人的悲惨遭遇,罗马尼亚人就心想,决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兄弟,那样太自私了,我们一定可以把吉普赛人改造好的。

所以罗马尼亚对吉普赛人展开了怀抱,没有房子?我们罗马尼亚人提供了。

没有接受过教育?我们罗马尼亚人提供了,总之,罗马尼亚人给予了吉普赛人难以想象的包容与平等。

可以说,罗马尼亚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但遗憾的是,罗马尼亚对吉普赛人的改造没成功。

在罗马尼亚安家以后,吉普赛人并没有融入当地社会。

或许是因为其喜欢流浪的天性,在他们眼中在工厂里工作,实在是浑身难受,远不如曾经靠着诈骗和小偷小摸的生活来的自由。

后来东欧瓦解,吉普赛人也大量失业,对于他们而言,这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自由”。吉普赛人不打算再去工作了,而是靠着国家的社会福利生活。

2005年,由于吉普赛人超高的犯罪率,欧盟的几个国家终于对吉普赛人忍无可忍。

他们联合起来搞了一个名为“容纳罗姆人十年计划”,想要把这些吉普赛人真正的改造为努力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好吃懒做,什么都不干。

最终经过十年的努力之后,他们还是失败了。

事实证明,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没能拯救吉普赛人。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吉普赛人就是改变不了呢?

首先,有人认为吉普赛人的习俗非常封闭,他们固守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从来不与外族通婚,也拒绝融入其他种族。

而且长期的流浪生活,已经让这个种族把流浪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把流浪当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吉普赛人自由自在惯了,根本不愿意接受当地政府的管理,在一个地方从事长期工作,可能对于他们而言从事那种长期工作会更加难受。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吉普赛人不重视教育。

在欧洲有两个流浪民族,犹太人与吉普赛人,同样是流浪民族,这两个民族在现在的待遇可谓天差地别。

如今犹太人已经复国,而且在欧洲有着很高的话语权。很多人都知道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至于同样遭遇的吉普赛人却没有人为他们而说话。

一般而言,越富裕就越是重视教育,越穷越不重视教育。

犹太人为了提倡读书受教育,把蜂蜜涂到书籍之上,这是为了告诉他们的下一代书籍是甜的。

而犹太人重视教育也的确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如历史上犹太人中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与社会学者,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思、爱因斯坦等都是犹太人。

而吉普赛人,什么思想家、科学家什么的通通都没有,他们大部分依旧过着流浪的生活。

有人可能要问,难道吉普赛人就不想改变吗?

事实上还是有不少人吉普赛人想要尝试改变,但欧洲人对吉普赛人的偏见,让他们很难真正的接受吉普赛人。

因此在这种偏见下,欧洲人嫌弃吉普赛人,吉普赛人也别想从事什么正经职业。

没有正经职业的吉普赛人就没有劳动收入,没有劳动收入就难以接受正经教育,没有接受教育的吉普赛人没有一技之长,他们除了坑蒙拐骗还能干什么?于是吉普赛人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吉普赛人的命运无疑是悲惨的。如果有一句话来形容他们,那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救人者必先自救,他们自己悲惨的遭遇也有一部分来自于他们自己,在此我们不禁要问,吉普赛人的未来到底在何方?

犹太人是欧洲最惨的人?论命苦,吉普赛人的苦难血泪远胜犹太人

有这样一个民族,在欧洲的历史上,他们有着与犹太人相似的遭遇,曾经饱受迫害与歧视。

然而现在,犹太人都过着吃香喝辣的生活,而他们依旧遭受着其他民族的歧视。

欧洲人对他们的称呼五花八门,什么弗拉明戈人、波西米亚人、茨冈人。然而不管欧洲人对他们怎么称呼,不变的是欧洲人对他们的歧视。

而这个民族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吉普赛人。

吉普赛人的起源

吉普赛人是生活在欧洲的一个流浪民族,其实他们的祖先其实并不生活在欧洲。

来到欧洲以后,英国人以为他们来自埃及,所以将他们称为吉普赛人,因为在英文中埃及与吉普赛两个词的英文拼法十分相近。

然而私底下,他们对自己的称呼跟别人不一样,他们称呼自己为罗姆人。

也有人认为吉普赛人不能称为一个民族,因为他们居无定所、到处流浪。

后来,通过对吉普赛人的DNA检测发现,尽管吉普赛人四散在欧洲四处,但是大部分吉普赛人都有一种特殊的染色体。

而这种染色体只有来自南亚的人种才具备,所以他们种族的起源就是南亚。

同时,专家们对吉普赛语进行了专业研究,果不其然,他们发现吉普赛语的很多基础词汇就来自于印度。

也就是说吉普赛人的祖先其实是印度人,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吉普赛人大多都有着黝黑的皮肤。

通过进一步调查分析,专家们在印度北部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种族——多姆人。

多姆这个词与吉普赛人对自己的发音非常相似,根据对多姆人文化和习俗的考察,人们发现多姆人很有可能就是吉普赛人的祖先。

至于吉普赛人为什么要离开印度,其中的一种说法是,当时的印度遭受了外敌入侵,所以他们才不得不来离开故乡,流浪海外。

但是不管怎么说,人们只知道大约从十世纪开始,吉普赛人就已经走上了流浪之路。

经历了上千年的流浪和迁徙,如今吉普赛人早已经习惯了流浪。

吉普赛人的祖先很可能从印度北部出发,历经阿富汗、波斯等地,然后借由巴尔干半岛陆续进入欧洲,很快来自印度的吉普赛人几乎遍布了欧洲各地。

经过时间的推移,吉普赛人为什么要到处流浪,而不是找到一个定居点居住,这个问题已经很难说清楚。

有人认为,这或许是与他们的祖先是印度的低种姓有关,在印度时,他们从未从事过什么农业生产,也不知道怎么去种地,所以只能到处漂泊。

不过吉普赛人虽然不懂怎么去种地,但是他们继承了祖先的一个“优良传统”,那就是印度人的能歌善舞。

我们在看印度电影电视剧的时候,那些电影电视剧动不动就尬舞,其实吉普赛人也差不多。

所以当吉普赛人来到欧洲以后,在欧洲人眼中他们就是一个奇怪的民族。

他们既不会种地也不会搞生产,而是一天到晚跑在各地跳舞瞎晃。很快吉普赛人就占领了欧洲市场,以至于到了后来欧洲大部分马戏团都是吉普赛人。

可怜又可恨,吉普赛人的历史

大约从十五世纪开始,大量的吉普赛人迁移到了欧洲。

可是吉普赛人来的非常不巧,因为就在这个时期,欧洲发生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瘟疫,那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黑死病。

这场大瘟疫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导致了大约三分之一的欧洲人死亡。

而病毒的传播则需要媒介,所以便有人认为是吉普赛人的到处乱蹿为他们带来了黑死病,认为吉普赛人是黑死病的源头。

再加上那个时候吉普赛人喜欢占卜之术,我们现在熟知的塔罗牌,就是吉普赛人发明的。

在欧洲人眼中,这些所谓的占卜之术都是巫术,因此他们看待吉普赛人时有一种异样的眼光,认为他们都是骗子,是不吉利的人。

黑死病爆发后,吉普赛人被指为控施行巫术,造成了欧洲的黑死病,然后遭到了欧洲人的仇恨。

所以在中世纪晚期,欧洲各国都开始对吉普赛人搞起了迫害行动,一时间吉普赛人在欧洲变得人憎狗嫌。

到了近代,吉普赛人的命运依旧没有得到改善,我们都知道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事件,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吉普赛人也在纳粹德国的屠杀范围之内。

由于吉普赛人与犹太人一样都是都是流浪民族,所以倒了大霉的吉普赛人在希特勒的眼中,就是犹太人的一个分支,所以在纳粹德国当政时期,大约有40万吉普赛人惨遭屠杀。

但是吉普赛人之所以如此不招人待见,其实也有一部分自己的原因。

孟子曾经说过,人无恒产则无恒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固定的资产就没有安稳的心。

吉普赛人到处流浪的生活方式,难以给吉普赛人带来固定收益,因此他们总是过着吃了上顿没有下顿的生活。

而吉普赛人的教育程度低,普遍文盲也没有什么没有一技之长,这样特殊的生活方式,非常容易滋生犯罪。

据统计这个族群的人,大约有五分之一的人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时常会有抢劫与坑蒙拐骗的行为。

而且对于这群到处流浪的人,欧洲各国的地方政府也很难管,所以欧洲人对吉普赛人的印象非常不好。

欧洲人认为这些吉普赛人会骗别人的钱财,做一些偷鸡摸狗的事情,因此他们不值得交往和同情。

为什么吉普赛人改变不了?

有人可能要问,难道就没有人尝试过改善吉普赛人的生活条件吗?

事实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对吉普赛人进行改造,然而这些尝试无一例外全以失败告终。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上世纪的罗马尼亚。看到了吉普赛人的悲惨遭遇,罗马尼亚人就心想,决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少数民族兄弟,那样太自私了,我们一定可以把吉普赛人改造好的。

所以罗马尼亚对吉普赛人展开了怀抱,没有房子?我们罗马尼亚人提供了。

没有接受过教育?我们罗马尼亚人提供了,总之,罗马尼亚人给予了吉普赛人难以想象的包容与平等。

可以说,罗马尼亚做了所能做的一切。但遗憾的是,罗马尼亚对吉普赛人的改造没成功。

在罗马尼亚安家以后,吉普赛人并没有融入当地社会。

或许是因为其喜欢流浪的天性,在他们眼中在工厂里工作,实在是浑身难受,远不如曾经靠着诈骗和小偷小摸的生活来的自由。

后来东欧瓦解,吉普赛人也大量失业,对于他们而言,这也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自由”。吉普赛人不打算再去工作了,而是靠着国家的社会福利生活。

2005年,由于吉普赛人超高的犯罪率,欧盟的几个国家终于对吉普赛人忍无可忍。

他们联合起来搞了一个名为“容纳罗姆人十年计划”,想要把这些吉普赛人真正的改造为努力工作,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好吃懒做,什么都不干。

最终经过十年的努力之后,他们还是失败了。

事实证明,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没能拯救吉普赛人。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吉普赛人就是改变不了呢?

首先,有人认为吉普赛人的习俗非常封闭,他们固守着自己的民族文化,从来不与外族通婚,也拒绝融入其他种族。

而且长期的流浪生活,已经让这个种族把流浪当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把流浪当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吉普赛人自由自在惯了,根本不愿意接受当地政府的管理,在一个地方从事长期工作,可能对于他们而言从事那种长期工作会更加难受。

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吉普赛人不重视教育。

在欧洲有两个流浪民族,犹太人与吉普赛人,同样是流浪民族,这两个民族在现在的待遇可谓天差地别。

如今犹太人已经复国,而且在欧洲有着很高的话语权。很多人都知道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至于同样遭遇的吉普赛人却没有人为他们而说话。

一般而言,越富裕就越是重视教育,越穷越不重视教育。

犹太人为了提倡读书受教育,把蜂蜜涂到书籍之上,这是为了告诉他们的下一代书籍是甜的。

而犹太人重视教育也的确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如历史上犹太人中诞生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与社会学者,例如我们所熟知的马克思、爱因斯坦等都是犹太人。

而吉普赛人,什么思想家、科学家什么的通通都没有,他们大部分依旧过着流浪的生活。

有人可能要问,难道吉普赛人就不想改变吗?

事实上还是有不少人吉普赛人想要尝试改变,但欧洲人对吉普赛人的偏见,让他们很难真正的接受吉普赛人。

因此在这种偏见下,欧洲人嫌弃吉普赛人,吉普赛人也别想从事什么正经职业。

没有正经职业的吉普赛人就没有劳动收入,没有劳动收入就难以接受正经教育,没有接受教育的吉普赛人没有一技之长,他们除了坑蒙拐骗还能干什么?于是吉普赛人就这样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吉普赛人的命运无疑是悲惨的。如果有一句话来形容他们,那就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救人者必先自救,他们自己悲惨的遭遇也有一部分来自于他们自己,在此我们不禁要问,吉普赛人的未来到底在何方?

吉普赛人:世界上最懒的民族,不爱工作爱流浪,来到中国后被同化

天当被,地当床,浪迹天涯是对吉普赛人的真实写照。

世界上曾经有两个民族没有自己的国家,一个是犹太人,另一个就是吉普赛人。

如今犹太人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以色列,而吉普赛人依然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

很多中国人对吉普赛人并不了解,上了年纪的人对吉普赛人的印象也是仅仅来自印度电影《大篷车》。

在中国人眼里,吉普赛人能歌善舞,性情开朗,然而在欧洲人的眼里他们都是乞丐、小偷、或者人贩子。

一部分学者认为,吉普赛人的祖先是生活在如今的伊朗境内。

大约公元10世纪以后,迫于战乱和饥荒,吉普赛人开始离开居住地向外迁徙,他们没有固定的居所,以大篷车为家和交通工具,以卖艺为生,在城市间游荡。

也有的学者认为吉普赛人起源于印度北部,他们被称为罗姆族如今散居在世界各地。

无论吉普赛人是起源于伊朗还是印度,总之他们是被边缘化的,没有自己国家的民族。

如今全世界的吉普赛人的数量难以统计,估计在500-1000万人左右。

吉普赛人更喜欢称自己为罗姆人,认为吉普赛一词带有歧视的色彩。

由于吉普赛人的生活方式与其他定居的民族格格不入,这让他们很难与当地的民族融合,当地的人们非常排斥吉普赛人。

与犹太人不同,犹太人善于经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虽然也受当地人的排挤,但是在经济方面和社会地位上还是要高于吉普赛人的。

他们排挤犹太人多出于嫉妒,嫉妒犹太人掌握了大量的财富。

排挤吉普赛人就是赤裸裸的歧视,因为他们贫穷。

吉普赛人因为没有国家的保护,不仅受到歧视,还时常遭到迫害。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吉普赛人的迫害也是达到了顶峰的时期。

仅仅纳粹德国就在集中营里屠杀了40多万吉普赛人。

如今吉普赛人依然没有属于自己的祖国,没有祖国的保护,吉普赛人在世界各国仍然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排挤。

吉普赛人始终没有建立以本民族为主的国家,也不能很好地与当地部族融合,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风俗习惯有关。

吉普赛人不从事农业生产,也不饲养牲畜或是放牧,而是依靠表演或手艺在城镇和农村谋生。

传统上吉普赛人男人以贩卖家畜、驯兽、和充当乐师为业,妇女从事占卜、卖药、行乞和表演。

马戏团和娱乐场是吉普赛人最喜欢的工作。

在过去吉普赛人以大篷车为家和交通工具,以卖艺为生,在一个个城市间游荡。

现在的吉普赛人由于受到各国的出入境法律的约束,已经不能像过去那样自由地在各国之间游走。

大部分吉普赛人居住在巴尔干半岛上,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希望能够像他们的先人那样继续流浪。

在我们的认知里吉普赛人大多以卖艺为生,他们以家庭为单位,乘坐着牲口拉着的大篷车,从一个集市到另一个集市。

男人多以琴师为主,女人歌舞表演。

吉普赛人天生高鼻深目,女子尤其漂亮,能歌善舞又热情奔放。

吉普赛女郎现在是美丽、神秘的代名词。

1971年的印度电影《大篷车》与墨西哥电影《叶塞尼娅》中吉普赛女郎都是重头戏。

在电影《叶塞尼娅》中,美丽的吉普赛女郎被白人军官抛弃后的伤心模样,配音的女演员用魔性的声音喊着:“当兵的,你不等我啦!”至今让很多中国观众记忆犹新。

其实吉普赛人还有两种传统的职业,那就是冶炼和占卜。

吉普赛人的祖先在历史上拥有高超的冶炼和制造金属器皿的技术。

在公元1世纪就有了鼓风机的技术。

这充分说明吉普赛人的冶炼技术还是十分发达的。

算命占卜是吉普赛中老年妇女的一项传统行业。

传统的那种拿着神秘的水晶球算命的吉普赛女人已非常少见了,大多数是用特殊的吉普赛算命扑克牌来给人算命。

塔罗牌就是其中一种比较有名的用来算命的扑克牌,塔罗牌只有吉普赛人才能看得懂其中的含义,直到今天在很多地区使用塔罗牌算命依然流行。

吉普赛人不但会使用塔罗牌算命,还会一种古老的读心术,以这个读心术的原理设计出的游戏在很早之前就有html版本,现在还有了flash版本。

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吉普赛人已经不可能像他们的先祖那样四处流浪,但是正是由于他们是著名的流浪民族,所以很多国家并没有把他们当作本国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因此在教育、就业、医疗等民生方面他们的待遇往往得不到保障。

东欧七国于2005年发起“Decade of Roma Inclusion”,本意就是改善吉普赛人的生活,但是以失败告终。

吉普赛人得不到在民生上的保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不能确认吉普赛人是否是一个单一的民族,确定吉普赛人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将有助于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吉普赛人四处流浪,但是在中国和东北亚的朝鲜和日本却罕有吉普赛人的存在。

根据元史的记载,在中国曾经有过吉普赛人的踪迹,当时的吉普赛人被称为啰哩回回、舞回子。

但是由于和陕甘一带的汉民生活习俗完全不同,被当时的元朝政府认为是扰民,他们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当地人给同化了。

这不得不佩服我们中华民族的同化能力,吉普赛人在欧洲500年,各方面的习惯未改,在我国短短几十年就被当地人给同化了。

如果想更多地去了解吉普赛人,建议大家去阅读法国作家梅里美的《卡门》,体会文中描写的热情、奔放、洒脱、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流浪的吉普赛人。

吉普赛人是那个种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