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星座

凌家滩文化(凌家滩)

凌家滩文化(凌家滩)

文旅新探丨安徽凌家滩:以玉开启这座远古遗址

“前方到站,含山南站。”伴着高铁列车的提示音,记者一行来到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高铁含山南站距凌家滩遗址约5公里,不少游客已经习惯地将这一站称为凌家滩站。

经考证,凌家滩遗址是一处距今5800年至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自1987年发掘以来,共出土玉器1000多件,出土玉器数量多、技艺高、制作精。凌家滩文化与辽宁红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并列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有趣的是,如今途经这里的商合杭高铁就连接着凌家滩和良渚,而在5000多年前,连接两地的是长江。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郭晨 摄

凌家滩遗址,林木环抱,满目葱茏,成片的狼尾草像绿色地毯一样在遗址周围铺开。远处,一行白鹭在荷塘间振翅而起。

从地图上看,5000多年前的凌家滩先民在山水自然中规划居所。他们生活在一片岗地上,北望太湖山,南临连通长江和巢湖的裕溪河。遗址内还规划了两条环壕,内壕连通裕溪河,环抱生活区。“内外环壕是凌家滩遗址中的重要‘基建’,能起到积极的防御功能外,还堪称大型水利工程,体现了先民强大的规划和社会组织能力。”讲解员贾蕾说。

内壕北侧的遗址核心区——墓葬祭祀区是遗址中地势最高的一处,共发掘大型祭坛1处,墓葬70座。考古人员确证,这里经过了大规模的人工营建。

墓葬祭祀区中的07年23号墓。(受访单位供图)

墓葬祭祀区中最醒目的当属07年23号墓,墓主人隐于尘烟,但墓穴中琳琅满目摆满了玉石器,共计多达340件随葬品,头部位置堆积大量玉环,胸部放置十几只玉璜,两只手臂各戴有10个手镯,墓葬中还出土了一尊重达88公斤的玉石猪……

“这些器物反映了凌家滩文化当时已经存在用玉礼仪和制度,为研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实证。”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第二任领队吴卫红介绍,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人、玉龟、玉龙等器物,从形制到工艺与红山文化中的器物有很多相似之处,各文明间的交流互鉴或已发生。

在数字展厅里,讲解员贾蕾正在向游客介绍石钻。新华社记者栾若卉 摄

数字展厅中的一块互动大屏清晰展示着凌家滩出土的各类玉石器,轻触器物,便能了解其背后的制造工艺、使用场景等,吸引不少游客互动体验。

古玉无声却能言。仔细端详这些器物,一只扁平椭圆形的玉龙,首尾相连,造型简练,寥寥几笔刻画出嘴、鼻、须,以及身上的鳞片;

玉双连璧中的两道弧形镂空,使玉器形成两个同心玉璧嵌套的样式,这一中华文明“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文脉,也延续到了北京冬奥会奖牌的背面设计;

浮雕玉人头戴冠、耳穿孔、腰系带,戴着数条玉镯的两臂抱于胸前,其背后还发现了直径仅为零点几毫米的钻孔……

拼版照片:上图为北京冬奥会奖牌(背面)(北京冬奥组委供图);下图为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双连璧(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供图) 新华社发

“5000多年前的古人能想到给钻头加上螺旋纹,这真是不可思议。”让游客惊呼的是一枚石钻,它一端细,一端粗,两端各有一个呈螺旋状的钻头。“这枚石钻反映了5000多年前先民高超的制造技艺和聪明才智,它还曾在首届世界制造业大会的宣传片中亮相。”贾蕾说。

视频加载中...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一部分,长江下游地区文明进程中的关键节点,凌家滩遗址见证了5000多年前古人的制造技艺和审美意识。

凌家滩人为何突然消失?有研究人员认为,凌家滩时期的文化发展受控于岗地地貌和周围湿地环境变化,随着巢湖流域气候转变,极端水文环境变化可能造成了凌家滩人的迁徙。

今年5月7日,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揭牌。在考古工作站里,考古人员正在加紧研究凌家滩文化,出土器物的功能和分布特点、凌家滩文化与其他文化的联系、凌家滩人的生业形态等谜题还有待解开。

游客在数字展厅里观看凌家滩遗址宣传片。(受访单位供图)

据统计,自2017年试运行以来,遗址公园已接待中小学生及高等院校大学生等约70万人次,规划中的文化遗产展示、文化休闲体验、生态观光农业等产业也正在布局完善。“我们正在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研学游功能。”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处主任唐军说。

在遗址公园的水稻基地里,“凌家滩大米”字样的稻田画已经铺开。(受访单位供图)

这是考古人员为我们勾勒的5000多年前凌家滩先民的生活图景:在裕溪河中段以北的一片岗地上,人们种稻养殖、渔猎采集,同时从事玉石器、陶器、纺织等手工业生产,内外两条环壕守卫一方平安……

在今天,裕溪河上舟船穿梭,北岸,凌家滩遗址的考古任务正在进行;南岸,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运漕古镇炊烟袅袅升起。有一种文明,生生不息,绵延勃发。

记者:栾若卉、郭晨

策划:王黎

编辑:王黎、李明辉

海报制作:栾若卉

新华社国内部、安徽分社联合制作

玉耀凌家滩 温润一座城

“玉”见凌家滩

裕溪河畔,玉光璀璨;太湖山侧,文明延绵。

作为中华文明曙光阶段最具代表性的遗址之一,距今5800—5300年的凌家滩遗址,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

走进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考古工作站,一件件挖掘出土的标本被仔细而又整齐地排放在标本架上。拍照、修复、绘图……第三任考古领队张小雷正带领团队忙碌工作,一步步探寻文明来源的答案。

从器物考古到聚落考古,再到科技考古、多学科考古,三十多年来,凌家滩遗址先后历经14次发掘,总发掘面积达7000余平方米。一代代考古工作者以“手铲释天书”的接力传承,让凌家滩的意义不断被发掘,不断被世人知晓。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朴神秘的玉版、玉龟,刻有八角星纹的玉鹰,虔诚祈祷的玉人,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大的玉璜,中国史前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件龙首形玉器……凌家滩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3000多件,尤以玉器“数量多、技艺高、制作精”闻名中外,也因此成为中国玉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与辽宁红山、浙江良渚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

辉煌灿烂的城市文明,惊世绝伦的玉石文化,让凌家滩在中华文明形成进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地位与学术价值,并作为安徽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项目。

守好“根和魂”

清晨,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空旷幽静。71岁的文保员程年仓从值班室起身,开始新一天的看护工作。

1985年,退伍后的程年仓主动请缨义务守护凌家滩遗址,这一守就是38年。正是当地干群“像爱惜生命一样保护遗址”,这处文明瑰宝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才能得到有力维护。

守护住历史,就是守护住了文脉,守护住了民族的根和魂。

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纳入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和“十四五”大遗址保护规划;安徽出台首个文化遗产保护专项法规——《安徽省凌家滩遗址保护条例》;成立保护管理专门机构——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遗址被发现至今,“保护至上”的理念一以贯之。

“凌家滩属于历史,属于现在,更属于未来。”在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主任唐军看来,在保护好遗址的同时,也要当好凌家滩文化的薪火传人,让文物活起来、文化火起来,探索出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含山县“十年磨一剑”,成功创建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园规划面积3.35平方公里,围绕“彰显华夏玉文化、探源中华古文明”主题,打造融遗址展示、考古研究、文化教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研学旅行目的地,重点建设10个文保项目、4个安置项目、7个配套项目和1个遗址博物馆项目。

“原来占压遗址本体的5个自然村、约1000户村民顺利完成了搬迁。游客服务中心、核心遗址展示区、研学旅行基地等已完成,距公园约2.5公里的商合杭高铁含山南站建成投用,环境面貌、设施配套、对外交通等都得到了极大提升和改善。”唐军表示。

连绵成片的狼尾草摇曳成海,蜿蜒的步道串联起墓葬祭祀区、内外环壕广场。数字展厅内,智能交互大屏清晰展示着凌家滩出土的各类玉石器,VR穿戴设备则提供了穿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漫步研学旅行基地、文明探源馆、陶艺体验馆、4D影院……更多精彩给游客带来惊喜。

依托“安徽省六大主题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等品牌优势,公园着力打造遗产现场活化研学、博物馆研学、农耕文化研学、综合拓展“四位一体”研学产业,把“文化殿堂”变成“大众课堂”。公园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70多万人次,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这里触摸历史、寻踪文明。今年,公园成功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长江文明溯源之旅。

打好文旅牌

悠久的长江文明源头文化、独特的长江山水文化、灿烂的长江诗歌文化、光荣的长江红色文化、繁盛的长江工业文化……坐落长江之滨、地处吴头楚尾的马鞍山,在浩浩江水的润泽滋养下,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新时代,如何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文化传承创新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主体结构施工完成,正紧锣密鼓开展室内装饰装修……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考古研学小镇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计划今年底建成开放。“小镇以凌家滩文化为底蕴,以考古研学为特色,将通过打造新型研学文旅复合型产业链,一站式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项目运营负责人冯志伟表示。

含山县以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串联太湖山国家森林公园、运漕艺创小镇、大渔滩湿地公园,打造20平方公里的休闲文化旅游度假区。同时,将凌家滩文化嵌入节日庆典、民风民俗活动,持续多年举办凌家滩文化旅游节,用“顶流”IP为旅游“引流”,推动“景点游”迈向“全域游”。

如今,游凌家滩、登太湖山、品老鹅汤、尝运漕早点……已成为周边省市游客的热门旅游线路。2022年,含山县成功入选安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正全力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凌家滩名气越来越大、游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从凌家滩遗址区搬迁进文化村安置房小区,村民黄天浩住进了新房、开起了饭店,日子越过越红火。每逢周末、节假日,周边农家乐、民宿都是顾客盈门,越来越多的当地群众吃上了“旅游饭”,增加了收入,切实尝到了文旅融合发展的甜头。

以文润城,以旅兴业,马鞍山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旅游新高地建设、乡村休闲旅游精品示范、旅游能级提升、旅游消费促进、旅游品牌传播、旅游服务升级“六大工程”,争创全国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擦亮叫响“诗意马鞍山”品牌,打造长江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马鞍山市累计接待游客36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1亿元,分别达到2019年的119%和260%。(杜维斌 刘 挺)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