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意字开头的成语(意字)

意字开头的成语(意字)

浅析苏轼之“意”

张霞/文

摘 要: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勤奋好学,名噪一时。他的一生遭受无数毁谤与打击,辗转外部,历尽沉浮。虽然境遇难料,但他并未就此消沉,而是在诗、书、画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才华,其作为宋代书法“尚意”之风的倡导者与代表人物也为人熟知。文章通过对苏轼生平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苏轼之书的浅析,以及对他书画观点的整理,尝试解析苏轼之“意”。希望通过对“尚意”的解析,对苏轼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苏轼;书法;尚意

1 概述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著称,人称“三苏”。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参加科考,并于第二年进京应试,欧阳修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对其大加赞赏,苏轼一时名声大噪。嘉祐六年(1061),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入选为第三等,为“百年第一”,后经欧阳修推荐,被任命为凤翔府判官,治平二年(1065)还朝。次年(1066)苏洵病逝,苏氏兄弟二人随即返乡守孝,三年后苏轼还朝。当时正值王安石变法开始,而欧阳修及苏轼等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且不满其颁布的新法。苏轼认为“欲速则不达”“轻发则多败”,接连上书皇帝反对变法方案,由此带来了祸患,无奈之下苏轼被迫请调离京。1071年至1079年,苏轼虽被多次调任,但在任期间,体察民情,颇有政绩①。1079年,苏轼在调任湖州任知州后不久,突然遭到逮捕,起因便是他写给宋神宗的《湖州谢上表》,文中他称自己是“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②,这些文字被新党利用,并对文章断章取义,加以诟病,说他“包藏祸心”,因此被逮捕入京师台狱关押103天,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的转折点,经过多方营救,出狱后的苏轼被贬至黄州任团练副使。哲宗继位后,苏轼虽有短暂时间回朝任职,但一时的改变并不能让他在朝中立足,他也很难与顽固的官僚腐朽相抗衡,于是请调至杭州。此后他又经历多次调任、被贬,终于在宋徽宗继位后结束了流放生活。徽宗即位后于元符三年(1100)四月朝廷大赦,多年的颠沛流离让苏轼身心俱疲,在复任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病逝于常州。

苏轼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在诗词书画等领域都有着极深的造诣。他总是标新立异,无论是他所创的名菜“东坡肉”、黄州蜜酒还是朱砂写竹,都别出心裁。米芾云:“苏轼子瞻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自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③可见他在绘画方面独特的创意与见解,不拘泥于事物本身,拥有独到的想法。另外,他也是中国历代书法家中不得不提到的人物。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帖》中云:“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④宋人书法“尚意”的特征,或是基于“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⑤,从而形成了苏轼之体,进而成为“尚意”书风的代表。

2 苏轼的书与画

苏轼自幼喜好书法,初学二王入门,尤其是王羲之的《兰亭序》,让苏轼对晋人的书法感触颇多:“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⑥苏轼最初学习书法是受其父苏洵的影响,书法与学识并重,后来他的文采出众也就不足为奇了。

苏轼擅长行、楷书,书法结体紧密、有轻微向右上方倾斜的趋势(图1)。他学书取法于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颜氏楷书端庄、雄阔,其中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是苏轼的偏爱,他道:“颜鲁公平生写碑,唯《东方朔画赞》为清雄。”⑦而说到杨凝式时,他说:“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磨灭。五代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⑧可知苏轼认为从唐之后至北宋,书法笔法逐渐衰退。

图1 宋·苏轼《前赤壁赋》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学习多家书法并结合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书体,即“苏体”(图2)。苏轼创造的书体在当时曾受到不少人的质疑,包括黄庭坚在内,而矛头大多指向了“肥扁”的结体。《独醒杂志》云:“东坡尝与山谷论书。东坡曰:‘鲁直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议,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虾蟆。’二公大笑,以为深中其病。”⑨黄庭坚虽有遮掩但仍隐晦地说:“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⑩对于“肥扁”的字体,苏轼35岁时在其所作的一首诗中做了辩解:“杜陵评书贵瘦劲,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另见《题自作字》云:“东坡平时作字,骨撑肉,肉没骨,未尝作此瘦妙也。宋景文公自名其书‘铁线’,若东坡此帖,信可谓云尔已矣。”⑪苏轼在《论书》中也提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⑫所谓的“神、气、骨、肉、血”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苏轼将书看成一个有机生命的整体。血指的是墨色,骨与肉是指作品直观的形象,神与气则蕴含在每一笔中,根据写字人的不同,这五种要素所呈现的感觉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正所谓“字如其人”便是如此。《苏轼一门法书册·苏轼书尺牍》(图3)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苏轼分别在1065年(28岁,右幅)和1080年(43岁,左幅)不同阶段所书,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前者笔体丰腴,后者是他被贬居黄州之时所书:“道源无事。只今可能枉顾啜茶否。有少事须至面白。孟坚必已好安也。轼上。恕草草。”字体更加清丽与率性。

图2 宋·苏轼《凌虚台记》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3 《苏氏一门法书册·苏轼书尺牍》(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轼的画风较其书风更显洒脱与率意。他在《书吴道子画后》中写道:“智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⑬可以看出苏轼认为吴道子的画“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吴道子之画不仅合乎法度又体现出新的意趣,在豪放的风格之外寄寓着微妙的神理,是以“盖古今一人而已”。苏轼在《净因院画记》中写道:“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苏轼认为有、无常形之物均有常理,即有规律或本质可循,若不遵循规律则废矣。对于苏轼的画作,汤垕在《画鉴》中言:“及在秘监,得见拳石老桧,巨壑海松二幅,奇怪之甚。墨花凡见十四卷,大抵写意,不求形似。”⑭这便是苏轼所谓的在法度中出新意,而苏轼追求合乎法度的新意,这一法度的源头便是“书之法”。正如张彦远所著《历代名画记》中所写:“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按字学之部,其体有六:一古文,二奇字,三篆书,四佐书,五缪篆,六鸟书。在幡信上书端象鸟头者,则画之流也。颜光禄云:‘图载之意有三:一曰图理,卦象是也;二曰图识,字学是也;三曰图形,绘画是也。’又周官教国子以六书,其三曰象形,则画之意也。是故知书画异名而同体也。”⑮也有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言:“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在《论书》中苏轼还提到:“书法备于正书,溢而为行草,……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对书法的钻研应先打好基础,学好正书再论行草,书法有工拙之分,但君子与小人之心却混淆不得。学习书法之初不刻意求佳反而能达到佳境,要放松。继而便有了“我书意造本无法”。

3 苏轼之“意”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后内心深受打击,心态的转变、环境的变化,使苏轼的书法也走到了一个分水岭。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曾作《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一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以看出苏轼虽身处逆境与坎坷,但其倔强的性格与旷达的心境展露无遗。衣着竹杖芒鞋,却言:谁怕?面对重重打击的苏轼所表现出不惊、不乱、不忧、不惧的泰然心境⑯。“一蓑烟雨任平生”,更是道出了苏轼对于平淡生活的真切感受与认同。苏轼受到的种种挫折,不仅影响着他的思想、心境,同样也成就了他在书法上的造诣。通过书法诠释和表达内心的所思、所感,继而形成了其“尚意”的书风。对于其“尚意”之风,笔者认为有以下两点。

3.1 由“法”出“新”

苏轼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里的“法”,笔者认为是前人先贤的古法,正如他在《书吴道子画后》对吴道子绘画的解读,他所“烦”的正是这“法”的羁绊。苏轼意造的不仅是书作,而且也创造了他自己的“法”,所谓“我自用我法”。你们讥我不知古法,我还笑古人以不及见我法而遗憾!⑰苏轼坚信笔法没有绝对的固定模式,在《论书》中他说:“献之少时学书,逸少从后取其笔而不可,知其长大,必能名世。仆以为不然,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然逸少所以重其不可取者,独以其小儿子用意精至,猝然掩之,而意未始不在笔;不然则是天下有力者,莫不能书也。”⑱对于逸少夸奖儿子拿笔牢日后便能名,苏轼不敢苟同,并对“所以重其不可取者”有了新的看法,并强调用意精至,表现苏轼在书法方面不随波逐流,有独创精神。他在《跋文与可论草书后》对因梦得笔法等神秘的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留意于物,往往成趣,昔人好草书,也梦则见蛟蛇纠结。数年,或昼日见之,草书则工矣。”⑲认为不过是在长期凝想基础上产生的顿悟现象而已。

如前所述,宋人书法“尚意”的特征,应是基于“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此句能够充分反映苏轼对于“尚意”的书法思想,并且他将“意”与“法”放在对立面,也可以说宋代书法的“尚意”之风是与唐代的“尚法”本就相互依存、对比凸显的。“意”是指内心的感受和丰富的联想,“尚意”在于注重书写者主观情感的影响、感悟和抒发,以及在创作时追求自由的心态。

3.2 由“心”见“意”

苏轼在《评草书》中言:“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若是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吾书曾不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⑳苏轼认为“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重要的。他非常推崇前辈蔡襄“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对于当时为了学书只求速度的世风,苏轼反其道而行之,他曾称陈师道诗云:“凡诗,须做到众人不爱可恶处,方为工。”㉑因而陈氏于诗提出“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㉒的“四宁四毋”主张。应该说,这当中也体现了苏轼的审美趣向。在《题颜鲁公书草》中,苏轼认为:“信手自然,动有姿态,乃知瓦注贤于黄金,虽公犹未免也。”是说颜鲁公的书草因有时刻意求工,不免过分矜持庄重,他认为不如无所顾忌,随手写来的好。苏轼认为做到自然、“无意”的非功利心态是其保证㉓。“自君谟死后,笔法衰绝。沈辽少时,本学其家传师者,晚乃讳之,自云学子敬。病其似传师也,故出私意新之,遂不如寻常人。近日米芾行书,王巩小草,亦颇有高韵,虽不逮古人,然亦必有传于世也。”㉔是说书法若刻意创新,也许连一般人也无法企及,沈辽便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因而苏轼认为由本心出发,笔法自然便可以随手写好。

4 总结

苏轼的一生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或许得到过短暂的安逸与怡然,虽无法摆脱世俗的不公,却依旧保持本心。他心系家国,皇帝下令他便义无反顾重返朝堂,又迫于形势无奈自请调任,但只要有能力和机会,他便尽职尽责。即使眼前的一切再窘迫,生活还是要继续。他也没有因窘迫的现实而自暴自弃,相反,他修禅道、尊佛法,不断领悟,不断自我修行,将其心境、态度与感悟化作文字、诗词、书法,无论这些是否被世人所接受,他始终自得其乐、怡然自得。然而六十余载光阴转瞬即逝,他对“书”的揣摩与贡献始终影响着后人。如果说画对于苏轼是内心感怀,那么书在他看来就是拥有“神、气、骨、肉、血”的生命。正如赵孟頫跋苏轼《中山松醪赋》卷云:“观东坡书法,高出千古,而笔势雄秀,骨肉停匀,真得书家之味者,非鄙俗所能拟议。此卷精妙,尤入神品,信是人间至宝也。”㉕

注释

①王世国.中国历代书法家评述[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195-196.

②石声淮,唐玲玲.苏轼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172.

③米芾.书画史[M].北京:中国书店,2014:41.

④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评书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575.

⑤苏轼.苏轼诗集: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2:236.

⑥苏轼,茅维.苏轼文集:题二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6:2170.

⑦洪丕谟.古典书法理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71.

⑧洪丕谟.古典书法理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75-76.

⑨曾敏行.独醒杂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08.

⑩黄庭坚.山谷题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142.

⑪洪丕谟.古典书法理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79.

⑫苏轼.论书[M]//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313-315.

⑬苏轼,茅维.苏轼文集:书吴道子画后[M].北京:中华书局,1986:2210-2211.

⑭卢辅圣.中国书画全书:古今画鉴[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9:474.

⑮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朱和平,注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2.

⑯陈中浙.我书意造本无法:苏轼书画艺术与佛教[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07-109.

⑰㉓曹宝麟.中国书法史:宋辽金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122.

⑱孔凡礼.苏轼文集(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2180.

⑲孔凡礼.苏轼文集(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2190.

⑳曹慕樊.东坡选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672-673.

㉑叶梦得.石林燕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117.

㉒吴曾.能改斋漫录:逸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552.

㉔洪丕谟.古典书法理论[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80-81.

㉕赵孟頫.松雪斋题跋[M].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41.

(孟云飞转自《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15期 P149-152)

名字里带“兰”好不好?

兰花,风姿清雅,兀自吐芬,深受人们喜爱。自古以来,人们爱兰、养兰、咏兰、画兰,甚至连取名也要用“兰”字。

那么,“兰”取作名字都有什么寓意?名字里带“兰”的人,又会有什么样的命运呢?

《说文》:“蘭,香草也。”兰的本义指一种香草,不过这个香草具体指的是什么,历来都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兰为泽兰,这是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另外一种说法就是兰花了。

不过,无论是泽兰也好,还是兰花也罢,它们都是有清香之气的植物,历来被高洁雅正之士所青睐。文人墨客最喜欢用“兰”来表明自己特立独行,不与黑喑社会同流合污的崇高品质。

屈原在《离骚》中,就反复称赞“兰”清新超群的气质,借以表明自己的美好追求。

“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兰花于幽谷独放,以草木为伍,不与群芳争艳,不畏霜雪欺凌,跟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

因此,“兰”字又常常被引申为人的品质高洁、优雅。人们常用兰花来形容一个人有君子之风,也用“空谷幽兰”来形容女子有气质。

正因为兰花这种高洁典雅的特性,所以,后来兰花又被引申来形容一些美好的事物,如“金兰之交”指知心的朋友,“兰心蕙性”比喻妇女优雅的品格。

可见,兰的寓意是非常好的,它不仅有着诸多美好之意,还是文人精神的寄托,是中国人的文化品格。

用“兰”来取名字也很不错,有美好、文静淡雅、君子、品行高洁之义,寓意吉祥又有内涵。

不过,由于兰往往是独自长在深谷,因此名字里有“兰”的人,往往也属于个性偏强的。

为人有点高冷,不太好接近,工作上还喜欢孤军奋战,不喜欢群体性的,人太多的地方。另外,婚姻也可能有点不太如意,在生活中就需多注意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