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蒙古女歌手全部(蒙古女歌手)

蒙古女歌手全部(蒙古女歌手)

著名歌唱家乌兰图雅:草原上走出的蒙古之花,失恋后仍向往爱情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乌兰图雅

乌兰图雅被誉为“蒙古之花”,是继德德玛之后,草原上走出来的最红、最受观众瞩目的歌唱家。她演唱的《站在草原望北京》《套马杆》《火辣辣的情歌》《凤凰飞》《点赞新时代》《送你一首吉祥的歌》《阿尔山的姑娘》等歌曲,被广为传唱。她的多首代表作,被国家体育总局收录为全国广场舞推荐曲目。

乌兰图雅在追梦的过程中,也有过艰辛和眼泪。因对事业过于执着,她与才华横溢的男友失之交臂……

01

乌兰图雅1983年9月出生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父亲是草原上的骑兵,母亲阿荣高娃是大学的高数老师,她上面有个哥哥。

“乌兰”在蒙古语里表示红色,“图雅”是霞光的意思。乌兰图雅还未出生时,父母就把她的名字想好了,如果出生的是女孩,就叫“乌兰图雅”。

乌兰图雅与妈妈在电视台做节目

乌兰图雅天生一副金嗓子,从草原一路唱到北京。她的大姨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是一名歌唱演员,乌兰图雅从小跟大姨学声乐、乐理。

2004年,乌兰图雅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声乐系,离开内蒙古独自来北京求学。在大学里,乌兰图雅遇到了自己的恩师乌日娜(歌曲《吉祥三宝》的演唱者)。

乌日娜觉得乌兰图雅天赋出众,便对她精雕细琢。大学毕业后,乌兰图雅又考入母校的研究生,继续拜师乌日娜。

乌日娜将乌兰图雅当女儿,两人是师生更是情同母女。乌日娜特意配了一把家门钥匙交给乌兰图雅,她随时可以去老师家里,冰箱里的糕点、水果让乌兰图雅随便吃。

乌兰图雅

读研期间,很多同学都在考虑毕业后的去向,乌兰图雅是草原上走来的女孩,在北京没有资源和人脉,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

那时她一直在思考未来,看不到前方的曙光,整个人处于压抑状态。一次,乌兰图雅感冒了,还坚持去学校上课。担心迟到,她在等公交车时,车还没停稳,她就冲了上去。结果站立不稳摔了下来,两个膝盖两个手掌全被磕破了。

乌兰图雅来不及去医院处理伤口,继续回学校上课。脆弱的时候,她想过放弃,但乌日娜老师一直鼓励她,给予乌兰图雅力量。

2009年,乌兰图雅研究生毕业了。几家音乐公司主动想与她签约,乌兰图雅觉得对方的定位不准确,便放弃了。经济压力、对前途的定位等困惑扑面而来,她在暗夜里流过眼泪,也想过放弃回到草原,但乌兰图雅骨子里不服输,最终选择了坚守。

乌兰图雅首张专辑

乌兰图雅不想翻唱别人的歌曲,打算推出自己的原创作品,便四处与音乐人联系。2010年,青年音乐人邱国栋给乌兰图雅发来5首歌曲的小样,她在其中选择了《凤凰飞》《心中的草原》两首歌。

乌兰图雅想让歌曲充满草原风情,但这对编曲是很高的要求。在朋友的介绍下,乌兰图雅找到了著名音乐人李凯稠。对方完成编曲后告诉乌兰图雅:“我觉得这两首歌曲不错。”

乌兰图雅一听,编曲后的歌曲就是她想要的结果,她内心充满了激动。

02

乌兰图雅想出一张个人专辑,可原创歌曲不够,便四处选歌。2011年,乌兰图雅与北京一家音乐文化公司签约。这家公司以前有一位歌手名叫乌兰托娅,也是从内蒙古走出来的,刚刚与公司解约了。

乌兰图雅与乌兰托娅都来自内蒙古,两人私下里没有任何过结。

乌兰图雅

乌兰托娅唱过《套马杆》这首歌,但没有引起太大反响。《套马杆》的版权属于公司的,于是乌兰图雅便将这首歌选入自己的音乐专辑里。

她对这首歌重新进行了包装,并进行了二度创作。不久专辑推出后,《套马杆》《凤凰飞》《心中的草原》等歌曲集体爆红。尤其是《套马杆》,被广为传唱。

这时有人在网上攻击乌兰图雅,说她抢乌兰托娅的歌;有人还拿两人作比较,说乌兰图雅蹭乌兰托娅的热度,人为地给两人制造矛盾。

其实乌兰图雅与乌兰托娅都来自内蒙古,是一对草原姐妹,两人私下里没有任何过结。为矫正视听,2011年6月,公司特意为乌兰图雅召开新闻发布会,说明她演唱《套马杆》的来龙去脉。乌兰图雅至今都是《套马杆》的唯一合法演唱者。

《套马杆》《凤凰飞》让乌兰图雅一举成名。此后,她又推出了《站在草原望北京》《火辣辣的情歌》《我的蒙古马》《草原情哥哥》《月夜》《送你一首吉祥的歌》《阿尔山的姑娘》等众多原创歌曲,成为内地一线歌手。

乌兰图雅与德德玛

乌兰图雅

乌兰图雅的歌曲是广场舞最热门的金曲,媒体将她誉为“蒙古之花”。乌兰图雅也成为继德德玛之后,从内蒙古走出来的最红、人气最旺的歌唱家。

从2015年起,乌兰图雅不仅在全国举行巡回演唱会,还应邀赴意大利等欧洲7国演出,在世界上引起巨大的反响。

在演出过程中,乌兰图雅还展示了美轮美奂的蒙古族服饰,演唱蒙古族特有的长调。当地媒体对乌兰图雅的演出给了高度评价,称她以歌声唱醉欧洲,以服饰美醉欧洲。

乌兰图雅朴实善良,热心公益慈善,将对国家、对家乡、对草原的爱融入到歌声中。多年来她一直担任健康生活宣传员,还被国家体育总局聘为“广场舞形象大使”。

她创立的全民健身品牌电视节目《一起跳舞吧》,向老百姓传递出“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自信”的生活理念。

乌兰图雅与恩师乌日娜

乌兰图雅有颗感恩的心,成名后一直与恩师乌日娜保持联系。2018年,乌日娜的丈夫布仁因心脏病猝然离世,年仅58岁,乌日娜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

乌兰图雅尽管演出繁忙,但经常抽时间过去陪伴安慰恩师,引领她渐渐走出了悲痛。

03

生活中的乌兰图雅比电视里更漂亮,身高1.68米的她亭亭玉立,浑身洋溢健康阳光的朝气。很多人说她事业好,人长得漂亮,应该找一个金龟婿结婚。然而乌兰图雅因为忙,这些年根本没有时间谈恋爱。

其实早在几年前,乌兰图雅经历了一场刻骨铭心的失败恋情。那是2011年,乌兰图雅遇到了一位音乐才子,他在美国学过黑人音乐,回国后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

乌兰图雅

乌兰图雅与他志同道合,两人有共同语言。在男友的追求下,乌兰图雅与他相爱了。男友的父母在北京从事艺术工作,见过乌兰图雅后非常喜欢,在心里将她当儿媳妇看待。

不可否认,乌兰图雅与男友很相爱。但当时乌兰图雅的事业正处上升期,除了演出,她还要经常回家乡采风,练歌、练舞,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忙。

这样一来,她与男友相处的时间少之甚少。爱情是需要陪伴的,男友希望乌兰图雅放慢事业的脚步。但乌兰图雅觉得自己身上背负着责任和使命,不想让关心她的人和家乡父老乡亲失望,根本停不下来。

为了追随爱情,男友放弃事业给乌兰图雅做助理。可一段时间后,他心里出现了波动。乌兰图雅也不希望男友牺牲自己的事业,劝他忙自己的工作。于是男友不再给她担任助理,继续做音乐。

乌兰图雅与云飞同台演唱

随着相聚时间越来越少,乌兰图雅与男友的感情渐渐淡了。整整一个多月时间,男友竟没有给她打过一次电话。

2013年春天,乌兰图雅从外面演出回来,主动将男友约了出来。两人很久没见面了,却相对无语。沉默良久,乌兰图雅艰难地说:“我无法因为爱情放弃事业,不能给你陪伴,也给予不了你想要的幸福,咱们分手吧。”男友含泪答应了。

两个优秀的人却不能走到一起,实在让人遗憾和心痛。男友的父母得知后非常伤心,只要在电视上看到乌兰图雅就会流泪。

乌兰图雅在失恋的伤痛中挣扎了一年多,终于走了出来。现在前男友的父母仍与乌兰图雅保持联系,一看到她的演出,就会给她发来信息。

乌兰图雅

因为前男友已经结婚成家了,他的父母也催促乌兰图雅考虑个人问题。乌兰图雅虽有过失恋之痛,但仍向往爱情。

父母一直为乌兰图雅的个人问题着急,可看到女儿这么忙,又不忍心给她加压。二老只得默默等待,希望女儿有一天能带男朋友回家。

2021年11月,乌兰图雅38岁了,依然未婚单身。祝乌兰图雅早日与爱情拥抱,实现事业和生活的双重圆满!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科尔沁草原百灵鸟:天籁女声《阿木古楞》歌声优美 豪迈 天真无暇

视频加载中...

神奇的雪山,无尽的草原,奔驰的骏马,翱翔的雄鹰,幽蓝的湖水,星斗满天的神秘苍穹,

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远古美丽传说,传承了古老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气息,

她相貌美丽动人,性格活泼开朗,天真无暇,

更为人赞叹的是她的歌声明亮圆润,音色优美婉转极富魅力,

她那来自草原最纯净的声音带着浓郁淳朴的草原风情,

打动了无数歌迷,

她就是科尔沁草原上的百灵鸟

蒙古族著名青年歌手----阿木古楞

这些抖音上不为人知的宝藏歌手,堪称真实版中国好声音

山对山,崖对崖,蜜蜂采花山里来。

诗三百,思无邪,伊人宛在水中央。

民歌,人民之歌,是民间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两千多年前,祖先传唱的民歌,被记在《诗经》上流传至今。两千多年后,在抖音上,人们唱起“月亮出来亮汪汪亮汪汪,想起我的情郎在深山”。

抖音上的民间歌手,用视频记录自己生活中原汁原味的民歌,有些甚至看上去画质粗糙、乐器普通,但他们的声音是真正的“民歌”,也是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歌具有生命力地传承下去的真正力量。

1.一声长啸天下白 蒙古呼麦

30岁的都楞扎那,出生在内蒙古乌珠穆沁旗,他组建了一个叫“大象”的摇滚乐团。像每个拥有摇滚梦想的歌手一样,他的生活在北京的livehouse,崇尚“be real”的摇滚精神。和其他摇滚歌手不同,都楞扎那的摇滚中有一种奇异的低音,不借助任何乐器,从他的喉咙和胸腔里滚滚而出,仿佛草原上远远滚来的雷声,又仿佛万马奔腾在遥远的天际。

有抖音网友说,听见他的声音,像是一瞬间到了广袤无际的草原。在抖音上,他叫自己“呼麦大象”(抖音号:humai8888)。

从一条喉管,同时伸出两条声线,相辅相和,都楞扎那的“绝技”叫“呼麦”。这种流传在内蒙古、阿尔泰山的传统发声方法,与其说是“唱”,不如说是“啸”。通过特殊技巧令气流的震动,一人既能保持一个浑厚低哑的基音,又能同时发出一个高出基因四个八度的哨音旋律。

“呼麦”历史据考证可以追溯到匈奴的游牧时期,在广袤的阿尔泰山下,人们见天地万物,与之相和而鸣。风,草原,树林,河流,牛羊,大地……草原上的民族通过向内探寻,以自己的身体还原和敬畏自然。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

魏晋诗人陶渊明讲“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闻之者尽觉“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许多年来,这种歌唱绝技一度被认为已经失传。而经诸多研究学者近20多年的研究考证确认,古人的“啸”正是“呼麦”,而呼麦,还在部分草原地区流传。

随着抖音的兴起,呼麦不再是一种神秘的、闻所未闻的蒙古民歌唱法:许多会唱呼麦的民间歌手、或者是学习呼麦的音乐学院学生,都纷纷在抖音上发出呼麦的视频,赢得一片惊呼。

24岁的蒙古小伙呼亚格一段十几秒的呼麦,获得了抖音网友近60万点赞。新生军训上,长得颇有明星相的气质小哥哥也来了一段草原呼麦,操场上瞬间响起掌声一片,收获不少“迷妹”。曾经的牧民手持马头琴,闭着眼,轻轻呼麦,哼吟家乡的歌谣,即使身在异乡,也在熟悉的音乐中回到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

一位网友曾经形容呼麦说:你如果在歌者身边三米以内,或者甚至更远,整个人会感觉被声音包围,呼麦的声音会从四面八方钻进脑子里,你好像能听到音源的方向,又好像分辨不出,会产生一种大风大地长生天一起降临到身上的压迫感,却不压抑,只觉得充实的辽阔,产生一种宗教感,虽然四下全是声音却创造了一种有声的寂静。

呼麦大象有八千多粉丝,收获了一万五千的点赞,而当他在电视上参加节目的视频被粉丝放在抖音上并且@呼麦大象 的时候,他总是会开心地笑。在抖音上,他经常教网友,如何“呼麦”,因为这绝技的背后,亦是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传承。

2.唱着彝族民歌的孩子们

今年的六一儿童节,一群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乐约乡的小朋友,把歌声唱到了抖音。

在小学的儿童节活动上,彝族的男孩和女孩穿上民族服装,唱着彝族民歌“达木呷”,稚气的声音唱得有板有眼。

抖音网友“文古小虎”(抖音号:714770815)听着孩子们的歌声,用小视频拍下了孩子们天真纯洁的笑容,发布到自己的抖音页面。抖音网友说:这是一群人间的小精灵。

《达木呷/ꄇꃅꇢ》(自豪的木呷)是一首流传于凉山彝族什扎地区(冕宁、越西、喜德等地)的民歌。歌唱的是一位小姑娘为拥有一位能干、且对自己有求必应的哥哥而掩饰不住内心的自豪和喜悦之情,表达了兄妹间深厚的感情。这首彝族传统的民歌唱出了彝族人的音乐、文化和纯洁善良的心灵。

彝族歌手海日乌之(抖音号:hairiwuzhidy),转发了这条抖音,为孩子们比心点赞。

彝族是一个分布区域广袤的少数民族,滇、川、黔、桂四个省份均有“黑彝”、“白彝”、“红彝”、“花腰彝”等风格不同的彝族聚落。另外,彝族的彝语也多有方言,口耳相传的彝语民歌往往是记录部族传说、历史和文化习俗的重要文化资料。

有一位抖音用户留言说:“我们毕业的时候,也唱了这首歌。”一首亲切的民歌,满满的青春回忆。

3.侗族大歌不仅是民歌,更是生活

叶子烟、甜米酒、糯米饭;依山傍水的侗族村落,聚族而居,村头寨尾的古树,溪流横跨的“花桥”,寨中四布的鱼塘;每到夜幕,鼓楼灯火辉煌;每逢佳节,村民欢歌起舞——人们通过“侗族大歌—石庆林”(抖音号:DRF170)的抖音看到了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听到了闻名于世的“侗族大歌”。

抖音用户“侗族大歌—石庆林”立志传承和保护侗族文化,抖音给了他一个机会和向外界展示的窗口。

“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这美妙的形容,正是评论家用于赞美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是侗族民间的一种大合唱,侗乡也被誉为“民歌之乡”。《三江县志》中记载:“侗人唱法尤有效……按组互和,而以喉者佳者唱反音,众声低则独高之,以抑扬其音,殊为动听”。

侗族男人与女人共着民族服饰,吟唱着侗族古老又年轻的民间歌谣。侗族妹妹的视频得到了近两千的点赞,评论区又成了多耶侗族、榕江侗族、天柱侗族等许多侗族同乡同族们寻觅知音的区域,而许多其他民族的朋友也沉醉于侗族民歌与侗族的淳朴民俗生活中。

抖音网友“苗侗风情”上传的一段15秒的侗族大歌视频,总播放量超过82万,总点赞数超过6.5万。在这首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侗族大合唱下,抖音网友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4.最美土家女寨主,让100万人唱起土家歌谣

在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有一座面积约六平方公里的山寨,一条板夹溪,依山绕寨,潺潺流淌,溪水清澈,滋润万物;两边群山耸峙,山形奇特;岸上田土阡陌纵横,构成优美的田园风光。在这里,聚居着200多户近1000名土家族人,这里就是“十三寨”,是中国第一座土家族生态博物馆。

“幺妹我住在十三寨,隔山那个隔水又隔崖,土家那个喜鹊喳喳叫啊,蝴蝶双双落花台。”简单质朴的词句,没有伴奏,没有话筒,拍手打着节拍,听众们卡着间隙,齐声吆喝“嘿!嘿!嘿!”。一个长相甜美,身着土家族传统服饰的女孩,以一曲《幺妹家住十三寨》获得满堂喝彩。

这个女孩就是覃诚芳(抖音号:QCF520),因为唱歌好听,被推举为重庆土家十三寨的女寨主。

她的声音清丽高亢,将土家女孩的明艳俏皮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民歌一时间刷屏抖音,短短16秒的音频,有100万抖音用户在自己的视频里使用了这个土家族民歌。抖音用户穿着土家族服饰在山水间荡着秋千唱着歌,山谷间的回响让鸟儿也开心了起来;或是在小桥流水旁载歌载舞,少女的欢脱俏皮尽显无遗。

为了发扬土家文化,推广土家歌曲,覃诚芳从去年9月开始玩“抖音”,她把自己唱的山歌放到平台上,没有精致的布景,也没有专业的设备,覃诚芳就是凭借自己的一副好嗓子,征服了众多网友,获得土家“山歌女神”的称号。

土家族民歌的歌词多用比拟、衬词,表现出语言的艺术之美。曲调优美真挚,形式富有变化,节奏里穿插着浓厚的民族风格,但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人记得这些曲调,2014年11月11日,土家族民歌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抖音网友听了覃诚芳的歌说:“简直听醉了,回味无穷,好想再听到这歌声。”

现在,抖音推出土家族头饰道具,只要进入“我的家乡有民歌”活动拍摄视频,用户就可以亲自上阵也当一回“幺妹儿”。

5.唱着花儿浪青海

“你把你的小汽车开上了走,我把我的小包包提上了走,我们俩个去青海的茶卡盐湖,浪上一圈走呀哎嘿哟……”每到每年的七月,青海的“花儿”就唱遍山野。

小树林,河边,邻居们,好友们,聚在一起,喝酒听花儿,白天唱花儿,晚上唱大戏,以“花儿”为媒,这个夏日盛大的party,是西北人们农闲的消遣。

在抖音上,用户最喜欢抖“苹果妹妹”(抖音号:65594290)演唱的《浪青海》。她基于青海花儿小调,自己作词,并且一改青海话内地朋友难懂的唱法,用普通话加上本土衬语,让更多人能听懂这支民歌曲调。她演唱的《浪青海》《尕苹果令》等bgm,在抖音上被使用了近20万次。

这个行走在西北山野的姑娘说,在家乡青海,每一个角落都充满温暖和谐,每一眼望去都是一副迷人的画面,多民族的团结融合,有听不完故事传说,唱不完的青海花儿。

“花儿”是广泛流行于中国青海、甘肃、宁夏、新疆、西藏等西部省区的民歌,是居住在这里的汉、回、藏、东乡、保安、土、撒拉等各族民众,在思念家乡、辛勤劳作等各种生活环境下,即兴创作演唱的民间曲艺。2006年,“花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09年10月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们除了平常在田间劳动、山野放牧和旅途中即兴漫唱之外,每年还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民歌竞唱活动——花儿会。

抖音用户“全景青海”(抖音号:828281413)在青海花儿会上一位青年的歌舞,总播放量超过407万,点赞3.5万。

看山唱山,望景唱景。不需要提前填词编曲,“花儿”演唱者几乎都可以即兴表演。痴迷“花儿”这种民间曲艺二十余年,苹果妹妹将小时候放羊干农活唱在田间地头的家乡曲调带上了城市的舞台,歌唱出自己“心上的话”。苹果妹妹说,歌词里也仅仅是唱述了有限的几个画面,而这样的风景、人文、温情、朴实,细数不尽。

像这些普通民歌爱好者在抖音上还有很多。全国各地的民歌也通过抖音获得了更广更远的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抖音上共有102万个国家级非遗民歌短视频,产生了37亿播放,获得1.24亿点赞。

2019年,字节跳动旗下全系产品与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合作,成为中国原生民歌节的新媒体合作伙伴。这届民歌节以“乡音·乡情·乡愁”为主题,抖音与文化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同推出“我的家乡有民歌”的话题,欢迎大家一起来玩,展示乡音、乡情,共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