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风俗之换桃符,关于桃符你知道多少?这些应该让孩子知道
相信大家都看过春联吧,在春节的时候,人们一般会在大门的两侧挂上春联,来表达对这一年的总结,或者是对于新的一年的期待。虽然是在我们看来已经是非常常见的习俗了,但是在古代的时候,其实还不是贴春联,而是在大门前挂上桃符,而且出现的时间非常的久远,早在宋代的时候就有诗歌来描写桃符了,那么它是怎么样兴起的呢?
早在先秦的时候就有人认为,桃木可以来驱赶鬼魂,那时人们就会用桃木去做扫帚或者是木棍等东西,驱赶这些东西。同时在举办一些仪式的时候,也会用桃木制成的一些东西,来进行这些仪式。而这些东西就是桃符的前身,逐渐演变成了每年在门口贴桃符的这种习俗。
这种习俗已经流传了非常久了,甚至在东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那个时候人们就会在新年的时候,在桃木的木板上写下一些神的名字,或者是画像,然后放在大门的两侧,希望这样可以消灾和驱赶不好的运气。
到了五代的时候,人们开始在这些桃符上写下一些有关联的词语或者是语句,代替了之前只是原来的画像或者是名字,一般都会在上面写上一些比较吉利的话语。而这种习俗最兴盛的时候就是在宋朝了,宋朝关于桃符的诗词也非常的多,比如\"只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来说明这种习俗的。后来又有人在上面写上对齐工整的联语,同时这个时候桃符也不仅仅只有之前辟邪这一个功能呢,而且还带有对于新年的祝福。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桃符的价格是比较昂贵的,一般百姓可能都买不起,所以只有比较富贵的人家才会在门前贴上桃符。后来随着演变,一些买不起桃符的家庭开始用纸写上和桃符上相似的一些语句,并且贴在门前。而在明代以后,这种习俗已经流传开来,基本上全国在新年的时候都会在门口贴上这些纸张,桃符逐渐演变成了春联,现在也有用桃符来代指春联的说法。
在桃符逐渐变成春联之后,人们最后把春联的颜色定为红色,并且上面用黑色的字来衬托红色,显得非常的庄重却又非常的亮眼,让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到春联上面的字。现在贴春联也有非常多需要注意的东西:比如说上联和下联一定不能贴错了,如果是之前没有贴过多少的朋友在贴春联的时候,肯定很容易把上下联给搞混了,其实只需要注意到,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而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
同时贴春联的时间也要非常的注意,不同地方风俗不同,有些地方是在早上的6点到中午的12点,而有些地区是在除夕的傍晚。同时在贴符的时候也不能随意去贴,比如说大门的福字应该正着贴,而一些箱子或者是柜子上的福字都可以倒着贴;如果要在门口贴门神的话,那么也一定不要贴反了,要保持两个人物的脸是相对的。
当然,家长在贴春联的时候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去,因为孩子可以从其中学习一些东西。比如说最直接的就可以是教孩子去认字了,可以把里面一些简单的字教给小孩子,让他们去认。同时等他们认熟了以后就可以把完整的语句告诉他,最后再告诉他这些语句的意思,如果孩子有兴趣的话,还可以让他们自己尝试着写一下。同时也可以把春节的一些习俗告诉他们,让他们逐渐懂得这些。
同时在带着孩子贴春联的时候,对于孩子的安全也要非常注意,可能在在贴的时候会用到剪刀、胶布这样的东西,在拿放这些东西的时候,一定要离孩子远一些。同时在贴春联的时候可能会需要凳子,站在比较高的地方,也不要让孩子去攀爬。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我是J妈,曾经以为自己足迹踏遍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现在认为做了妈妈才是人生的王道!曾经的职场达人,现在的育儿达人,专心在头条码字,每天更文,专注于育儿经验和宝妈自我提升以及时间管理,分享我的所学所思,所有文章,一字一标点,全部是我一个一个敲打出来。
每一个文章都是我的原创,如需转载,必须取得授权。 文内如果有错别字,请见谅。 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国年,中国虎
物道君语:
在中国人心中,虎是一种神兽,有着未知无穷的力量。
古往今来的人们爱虎,虎成为了中国人的文化美学。自此制成了青铜虎、纹样虎、剑虎、虎符......每一种虎,都对应着一种吉祥的寓意,如虎勇猛精进,如虎茁壮健康,如虎虎虎生威......
农历新年将至,愿将虎的所有美好寓意,借着福气虎气送与你。
掐指一算,再过16天,就到了壬寅虎年。想到此处,胸中一股虎气,便要升腾而出。虎是百兽之王,也是勇气的象征。
过去的两年疫情如影随形,工作、生活、计划,总被打乱搁置,刚买好的车票一次次因疫情退票......而有了许多徘徊、彷徨。勇就像一只虎,即使踌躇,依然选择去做;就像一只虎,不断不失重新开始的勇气。
虎有着美好的寓意,不仅今人喜欢,古人亦爱虎。他们在衣服上绣艾虎,寓意平安吉祥;在青铜器上铸刻虎,寓意英雄勇猛;在诗词中唱虎,在画里画虎......
不同于龙的虚幻,虎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古人相信它的英雄、方达、勇猛、吉祥、平安,也会给我们带来真真实实的祝福。
旧岁近暮,新年即至,今天与你聊聊中国人的虎。借此愿你的新一年福虎添翼,虎虎生威。
〖 虎在器物上 〗
愿你我,心怀敬畏有谦卑
商朝以前,人们就在祭天的礼器和日用器上铸刻动物纹,出土于湖南安化的一件青铜器,铸刻的便是一只凶猛的老虎。
虎在胸前紧紧抱着一人,虎口大张,仿佛要把人头吃掉,称虎食人卣(yǒu)。卣指的是酒器。初听这个名字,便生出了不详的预感。
虎凶狠、残暴、食肉,极容易伤害人。古人为此创造“虎食人”纹也可理解,表现人对巨兽的恐惧,人的弱小。但虎食人卣上的人,面并无恐惧的表情,反而安详。
有人说虎口是生死的分界,人借助虎的力量就可以沟通天地,祈求人间安宁。古人亦相信只要把危险而凶猛的老虎视为图腾去崇拜,虎就不会伤害人。
有时觉得这种思想很怪异,但又觉得,正是古人看见了世界的巨大力量,因而敬畏又谦卑。虎不再是一只猛兽,而是神兽。
好似这两年,庚子的变动,辛丑的持续,让人觉得世界的力量之汹涌,而又觉无力。面对它,心怀谦卑与诚恳,或许是我们与当今世界一种好好相处的方式。
在即将而至的新的一年,愿你我,无论会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好好应对。
〖 虎在诗书里 〗
愿未来,光芒万丈充满力量
诗经《邶(bèi)风·简兮》里唱:“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有力如虎,执辔(pèi)如组。”
舞会开始时,红日正当空照着舞师所站立的正中央,只见他旋即执斧持盾,顶着太阳舞动了起来,动作勇猛有力如猛虎出击,把在周围看舞的姑娘都震撼了。
这里的虎,很阳刚。《风俗通义》也有记载:“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虎具有传说中降服阴间鬼物的能力,虎便成了属阳的吉祥动物。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大雪节气的二候,叫虎始交。虽然冬天阴气盛,但盛极将衰,彼时老虎因感到微弱的阳气开始有求偶行为。
虎之阳,是一种吉祥的寓意。昭示着寒冬始去,新春始至。同时使得古人相信只要有了至阳至刚的虎,就能大步跨过凛凛寒冬,驱散阴霾,从此阳光温暖。
当然这还只是一种盼望,就像此刻正在经历寒冬,阳光灿烂的日子还在将来。然而在普通的,或难熬的生活里,“期待”是寻常日子里的光。
无论将来的壬寅年有怎么样的变化,都愿你不失那一点点充满阳光的盼望,都愿你充满力量踏上属于自己的征程。
〖 虎在故事里 〗
愿自己,勇猛精进,入于深山
老虎的头上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斑纹,像一个“王”字。
据说,天下初分,总有巨兽扰乱人间。玉帝为解决此事,叫来本事大的殿前的卫士——虎。虎只有一个要求:“每胜一次,陛下给我记功一笔。”
随即,只见老虎跃下人间,三进三出,就打败了当时最厉害的狮子、狗熊、野猪。玉帝便在它的额头上划下了三道杠杠。最后一次又有巨兽祸害人间,又见虎一进一出深山,打了个胜仗。
最后,玉帝在它的额头上深深划了一竖,自此“王”字已成。不过,年幼时听到这个故事,最好奇的是那个深山。
它像一个瞧得见、摸不着的谜团,没有人知道里头发生了什么,只知虎,四进四出成了王,位列十二生肖,排名第三。
后来读到《法华经》里的一语:“勇猛精进, 入于深山。”人生这辈子,就像进深山。有迷途,会不安,但各中有精进,有成长,于是即使是迷雾层层,路途也会越走越踏实。
在虎的故事里,比起虎的勇猛,人们或许更加赞赏虎的行动力,永远向前行动,期盼在自己的深山里,得到精进与成长。
〖 虎在生活里 〗
愿年年,好好生活日日平安
每至除夕,人们都会给大门换上新的桃符年画,不一样的是古人还会在门上画一只老虎。
东汉《风俗通仪》引《黄帝书》记载:“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於门,冀以御凶也。”
不仅如此,有时还会在门上“左右置二灯,像虎眼”,可目光炯炯盯着前方。因为虎为百兽之王,有了虎,那从山中下来的“年兽”,就不敢破门而入伤人了。
虎在生活里,是镇宅神虎。年年有虎门,灾祸不会进家门。
到了明代,人们把“虎”穿在了身上,有一特殊纹饰叫艾虎五毒纹。五毒是蛇、蜈蚣、蝎子、壁虎、蟾蜍,听起来很毒,但是旁边绣上艾叶和老虎,就能把毒虫镇住。艾虎,可辟邪除秽。
乃至现代,民间一些地方,每当过年过节,尤其是小孩生日的时候,长辈就会送虎头帽、虎头鞋,他们相信这样能保护小孩不受鬼怪侵扰、健康成长。
虎就像一个保护神,护佑人们安居乐业,好好生活,日日平安。
有意思的是,不同的虎有不同颜色的斑纹,就有了不同的护佑。古人说:“左青龙,右白虎。”白虎是天之四灵之一,毛白如雪,是古人的战神,寓意忠义与勇猛。
浅褐色与金色交杂纹路的虎,是金虎。金,是中国人喜欢的色彩,很贵重。虽然中国本土没有金虎,但在庆贺时总是喜欢加个金字,寓意珍之重之。
有时不禁想,中国人赋予吉祥兽的美好寓意,很直接很粗暴。虎勇猛,便爱其虎威,仿佛相信了就真的可以虎虎生威。虎凶狠,便相信会驱邪纳福,平安无恙。
但也可以理解成,中国人对美好的期待,其实很简单。
壬寅虎年即至,愿金虎带给你简单的美好。因为福气、平安、吉祥,从来也是一种简单的信仰,更重要的是古往今来的人们简单得相信:相信只要心怀愿望就会成真。
参考资料:
《诗经·邶风·简兮》
《风俗通义》 东汉应劭著
《十二生肖虎传说,关于虎的传说故事有哪些 》 作者:遂平零距离
喧然名都会丨总把新桃换旧符
一转眼,2019年已经接近尾声了。12月是一年的终点,人们将过去一年的经历埋在12月的白雪下,也将新一年的愿望种在12月尚未解冻的泥土里。
对联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千百年间,中国人将自己的愿望用红底黑字书写出来,贴在门边,表达美好祝愿,也表达生生不息的希望。新年新气象,王安石的诗里也说:“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贴春联的习俗在成都由来已久了,唐宋时期的成都市井热闹繁荣,春联也逐渐走进千家万户。那么,以前的对联是什么样的呢?
桃符辟邪
桃符被认为是春联的前身。《后汉书·礼仪志》对桃符的记载为:“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止恶气。”在这之前,桃木已被用于辟邪。人们将桃枝插在门上,后来改用桃板,古代人们通常在新年到来之时,将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画在桃木板上。相传,神荼、郁垒是东海度朔山桃树下的二神,能将百鬼捉住,喂食老虎。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王安石的“总把新桃换旧符”,指的就是神荼、郁垒的桃符。
第一副春联
目前,学界认为历史上第一副春联是公元964年后蜀王孟昶写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即新年享受着先人们的遗泽,希望新年春意常在。
孟昶是后蜀开国国君孟知祥的第三个儿子,懒理朝政,但很有文才。他原本请学士辛寅逊在寝门边的桃符上题写文字,写完后觉得不工整,索性自己写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两句。
对联写于964年除夕日,原本被称作“题桃符”,因在新春时节张挂,所以又称春联。到了宋代,对联的载体从桃木板到楹柱,再到红色纸张,慢慢演变成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样子。《风俗通》写道:“桃梗者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也。……后世则易以红纸,而书吉祥语于其上。”
但好景不长,在孟昶写下对联后的第二年,后蜀即战败归降北宋。
人头熙攘桃符市
到了宋代,成都市井繁华,按照一年内的时节变化,每月都有集市贩卖季节性产品。据《成都古今记》的记载,一年内成都的集市大致为: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桃符市在十二月开放,元旦时人们互相庆贺新年时即闭市,兜售的物品除了桃符外,还有春牌、成都周边的年画等。精妙的对联在民间广泛流传,也常常通过书法艺术表达出来,昭示在名胜古迹和大庭广众。
到了明代,朱元璋命令公卿士庶除夕时必须在大门上贴春联一首,这一习俗习惯逐渐蔓延到全国。
对联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已不仅仅是新春祝福,还有寿联、婚联、名胜联、殿堂联、谐联、巧联、讽联和挽联等,衷心的祝福、热切的希望、深刻的缅怀、诙谐的打趣都成为文章;90年代初的电视剧《联林珍奇》也是有趣的对联故事……一切的一切,让贴对联的习俗从扎根中国已成长为参天大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