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少数民族概览—保安族
基本概况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总人口20074人(2010年)。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保安族有14116人,占总人口的88.5%,主要分布在大河家乡的大墩、甘河滩、梅坡三个村(习惯上称之为“保安三庄”)和刘集乡的高赵李家村、柳沟乡的斜套村。其余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其它各县和兰州市以及青海、新疆等地。
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地方,位于临夏的西部,西靠巍峨的积石山,北临滔滔黄河,气候温和,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水草,是个宜农宜牧的好地方。
保安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和土族、东乡族的语言比较接近。由于和周围汉族、回族长时期的交往,保安语中汉语借词较多。保安族通用汉文,以汉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
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原居住地——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边的保安城。据记载,保安族大约自明朝初年起,居住在保安城、下庄、尕撒尔(当时俗称“保安三庄”)一带,自称“保安人”,周围的土族、藏族称其为“回回”。清同治元年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地区。历史上,历代统治者不承认保安族是一个单一民族,一直称其为“保安回”、“番回”。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于1952年3月25日正式批准“保安族”为单一民族。
风土人情保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在青海同仁居住时,保安族就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不仅对保安族人民的精神领域,而且对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特别是对保安族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保安族信仰的伊斯兰教,主要包括老教和新教两个教派,属于嘎底林耶派和伊合瓦尼派。各派在教律上基本一致。大约在清代早期,伊斯兰教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中出现了“门宦”。在保安族地区主要形成了崖头门宦和高赵家门宦两个门宦,都属于嘎底林耶教派。
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保安族穆斯林同样也在清真寺举行礼拜、讲经宣教和从事宗教经堂教育、培养教职人员、举行宗教活动等。保安族清真寺多为中国宫殿式古典建筑,内设大殿、宣礼塔、沐浴室、教长室、经房及满拉房。积石山县内凡有穆斯林聚居的自然村都建有清真寺,保安族聚居的保安三庄都有自己本村的清真寺(梅坡寺、大墩寺和甘河滩寺)。保安族不分教派、不分门宦、不分民族都在同一个清真寺里做礼拜,这是保安族宗教信仰的一个显著特点。
保安族的生活习俗一方面受伊斯兰教信仰的约束,一方面由于长期与汉、回、蒙古、藏、土等民族交往,不同程度地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民族文化。
保安族起先与蒙古族相邻而居,服饰与蒙古族相似。在青海同仁居住的后期(元朝后期),受藏、土族的影响,服饰有所变化:男女在春、夏、秋三季穿长衫、戴礼帽,有的男子还穿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脚穿绣花鞋,服饰色彩比较鲜艳。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保安族迁徙到今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地区后,与回族、东乡族、汉族密切往来,及生产生活的需要,保安族服饰又有了明显的变化。平时男女喜欢戴白色或青色的无沿帽,穿白布衫,套青布坎肩。逢节庆时,男子一般头戴礼帽,身着黑色条绒长袍,这种长袍比藏族穿的长袍稍短,饰有不同宽度和色彩的“加边”,外束腰带,系腰刀,足穿高筒靴。女子则穿过膝的长袍,外套深色的坎肩,饰有花边。
如今,保安族男子平时戴白色号帽(用白布或黑布做的一种圆顶布帽),身穿白色衬衣,黑色坎肩,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多穿中山服、军便服或夹克。女子喜穿色彩艳丽的右衽上衣、长裤,外套坎肩,并嵌有花边;一般戴盖头,通常少女戴绿色的,婚后戴黑色的,老年戴白色的。
保安族日常饮食多以小麦、青稞、玉米、豆子等加工制成的面食为主。保安族的肉食品以牛羊肉为主,忌食猪、马、驴、骡等和其它凶猛禽兽的肉,忌食一切自死动物的肉和血,而且须经阿訇或伊斯兰教的长辈屠宰。喜欢炖食,如手抓羊肉、碗菜(熟牛羊肉切块,加胡萝卜、土豆、粉条,用牛羊肉汤烩成)等,以全羊席最为知名。以前蔬菜较少,现在也品种齐全,花样繁多。保安族喜欢饮茶,新中国成立前多喝茯茶和盖碗茶,新中国成立后一般多喝云南的春尖茶,来客人用“三香茶”(在盖碗茶内放有茶叶、冰糖、桂圆、红枣、葡萄干、杏仁干等)招待。保安族忌饮酒、吸烟。
保安族早期与藏族、土族的居住形式相同,以土木结构的土房为主。迁徙定居甘肃大河家后,保安族家庭居住形式也有所变化。早先,户与户之间屋顶相连,平顶、高墙,墙体厚实,并且房连房、墙连墙,一旦有事,不出院门,而是上屋顶,全村就可迅速联络到。这是保安族战乱时期互助、团结的历史见证。如今,仍可看到少量这类房屋,不过更多的则是独家独院,一般为瓦房。
院落布局有上房、偏房之分。上房也称堂屋,一般坐北朝南或坐东向西,房内正中多悬挂阿拉伯文字的对联或经文挂图等。西房,或者庭院中的上房,通常为老人居住。老人去世,如家中住房宽余则不住人,专门接待客人或请阿訇念经时用。堂屋中间置八仙桌子,两边出檐的地方建两个土炕。建造堂屋上大梁时,要用红布包麻钱裹在梁中间,以示家事兴旺。偏房是家中年轻夫妇或未婚子女居住的地方。
保安族十分注重礼节,讲究礼貌。相见时先说“赛俩目”(意为问候祝安)。保安族非常尊重长者,忌子女不孝,长幼无序。保安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到家,立即请到炕上,用最好的茶饭招待。先是倒茶,接着端上干鲜果品、手抓羊肉、鸡肉等食品,并再三揖让,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感到高兴。
保安族的婚姻习俗,为男娶女嫁及一夫一妻制。结婚之前的仪式,主要包括说亲、下聘礼和送大礼等。送大礼时,保安族中还有女方的亲房户族分别请男方送礼人吃席的习俗,名曰“叫客”。叫客越多,越能显示女方亲房户族多和彼此团结。女方接受大礼后,便商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婚礼一般包括娶亲、送亲、闹宴席场等程序。整个婚礼过程呈现喜庆的色彩,男女老少同乐,有“三天无大小”之说。婚礼大都选在伊斯兰教的“主麻日”(星期五)举行。按保安族的习俗,新娘三天不吃男方家的饭,以示父母对女儿的关怀和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保安族丧葬习俗严格遵循着伊斯兰教规定的“土葬”、“薄葬”和“速葬”的原则。一般早亡午葬,晚亡晨葬。“麦体”(即尸体)停留最多不超过一天。人去世后要请阿訇念经,由本教阿訇或教徒中有名望的两人给亡人“抓水”(洗尸)、“穿卡凡”(用白布裹尸),然后移入“塔卜”(清真寺内用的公共抬尸匣)。安葬时,亡者亲属要请阿訇在“麦咱”(墓地)诵读《古兰经》,亲属将亡人安葬于挖好的“拉海堤”(即坟墓西壁挖好的偏洞),堵好洞口,将土缓缓填人坑内,并向每人散发“海底耶”(施舍金),钱数根据家庭条件而不同。亡人的衣物,分送阿訇、亲友及困难人,或遵遗嘱送到别处,但亡者家属不能留。葬后三天,家里人还要去墓前悼念,以油香等食品分赠亲友,以示对亡人的追悼。
尔德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既是宗教节日,也是保安族的民族节日。
尔德节又称开斋节、肉孜节。伊斯兰教规定,成年穆斯林在每年的伊斯兰教历9月要斋戒一个月,在这个月里,凡男12岁、女9岁以上者,从拂晓至日落前不得进食,称“闭斋”。尔德节是保安族最盛大、欢乐的节日,一般庆祝三天。人们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亲戚朋友互相请客,互道“赛俩目”,祝愿生活如意、节日愉快。
古尔邦节,又叫小尔德、宰牲节、赎身节,汉语称“宰牲节”。在尔德节后的第70天,即回历十二月十日举行。保安族庆祝古尔邦节时按家庭经济情况宰牛、宰羊,保安族认为在古尔邦节宰牛、宰羊有最大的“塞白卜”(益处),并把所宰的牛、羊肉平均分配,叫“肉份子”。庆祝活动同样会持续三天。
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日子。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公元570年,伊斯兰教历3月12日,诞生于沙特的麦加城,62年后的这一天,病逝于麦地那。穆斯林便把这个日子称为“圣纪”。保安族人在每年“圣纪”这一天,诵读《古兰经》,赞颂穆罕默德,进行集体纪念活动。
保安族文学可分为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保安族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历史长河中,创作了不少反映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风貌的传说故事。比较有名的有《积石山的来历》、《妥勒尕尕上天取雨》、《神马》、《保安腰刀的传说》等。保安族神话故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主人公大都以平民百姓为主。通过这些平常人物,来反映保安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思想美德,以及当时当地的自然风物。
宴席曲是保安族举行婚礼时,在宴席场地演唱的一种民间传统乐曲,曲调优美,欢快明朗,节奏性强,有时还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保安族的宴席曲,大致可分为散曲、叙事曲、说唱曲。
“花儿”是一种产生和流传在甘、青、宁、新部分地区、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山歌。“花儿”在保安族民间文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是保安族人人都能触景生情、即兴而唱的山歌。保安族“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曲调高亢激扬,并带有颤音,独具特色。“花儿”内容十分丰富,有反抗旧社会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有表现保安族日常社会生活的,有表达保安族青年男女真挚和坚贞不渝爱情的,有表达对新生活的追求的,等等。其中,爱情花儿内容丰富、数量众多、艺术性强,在保安族花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保安族的舞蹈刚健有力,节奏明快,热情豪放,既带有蒙古族舞蹈的传统特征,又巧妙地吸收和融合了汉、回、土等民族歌舞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舞蹈《保安腰刀》曾获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节目奖。
保安族的传统体育是在长期的实践和适应本民族特点中发展起来的,一般在冬闲时举行竞赛活动。保安族现在保留下来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顶牛、打石头、夺腰刀、响铃操、打五枪等,其中“夺腰刀”、“打石头”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中国少数民族概览—保安族
基本概况保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总人口20074人(2010年)。聚居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保安族有14116人,占总人口的88.5%,主要分布在大河家乡的大墩、甘河滩、梅坡三个村(习惯上称之为“保安三庄”)和刘集乡的高赵李家村、柳沟乡的斜套村。其余散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其它各县和兰州市以及青海、新疆等地。
保安族聚居的大河家地方,位于临夏的西部,西靠巍峨的积石山,北临滔滔黄河,气候温和,有茂密的森林,丰美的水草,是个宜农宜牧的好地方。
保安族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和土族、东乡族的语言比较接近。由于和周围汉族、回族长时期的交往,保安语中汉语借词较多。保安族通用汉文,以汉文作为社会交往的工具。
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原居住地——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边的保安城。据记载,保安族大约自明朝初年起,居住在保安城、下庄、尕撒尔(当时俗称“保安三庄”)一带,自称“保安人”,周围的土族、藏族称其为“回回”。清同治元年迁徙到甘肃省积石山地区。历史上,历代统治者不承认保安族是一个单一民族,一直称其为“保安回”、“番回”。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于1952年3月25日正式批准“保安族”为单一民族。
风土人情保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早在青海同仁居住时,保安族就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不仅对保安族人民的精神领域,而且对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特别是对保安族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保安族信仰的伊斯兰教,主要包括老教和新教两个教派,属于嘎底林耶派和伊合瓦尼派。各派在教律上基本一致。大约在清代早期,伊斯兰教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发展中出现了“门宦”。在保安族地区主要形成了崖头门宦和高赵家门宦两个门宦,都属于嘎底林耶教派。
清真寺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保安族穆斯林同样也在清真寺举行礼拜、讲经宣教和从事宗教经堂教育、培养教职人员、举行宗教活动等。保安族清真寺多为中国宫殿式古典建筑,内设大殿、宣礼塔、沐浴室、教长室、经房及满拉房。积石山县内凡有穆斯林聚居的自然村都建有清真寺,保安族聚居的保安三庄都有自己本村的清真寺(梅坡寺、大墩寺和甘河滩寺)。保安族不分教派、不分门宦、不分民族都在同一个清真寺里做礼拜,这是保安族宗教信仰的一个显著特点。
保安族的生活习俗一方面受伊斯兰教信仰的约束,一方面由于长期与汉、回、蒙古、藏、土等民族交往,不同程度地相互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民族文化。
保安族起先与蒙古族相邻而居,服饰与蒙古族相似。在青海同仁居住的后期(元朝后期),受藏、土族的影响,服饰有所变化:男女在春、夏、秋三季穿长衫、戴礼帽,有的男子还穿高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的坎肩。女子脚穿绣花鞋,服饰色彩比较鲜艳。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保安族迁徙到今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地区后,与回族、东乡族、汉族密切往来,及生产生活的需要,保安族服饰又有了明显的变化。平时男女喜欢戴白色或青色的无沿帽,穿白布衫,套青布坎肩。逢节庆时,男子一般头戴礼帽,身着黑色条绒长袍,这种长袍比藏族穿的长袍稍短,饰有不同宽度和色彩的“加边”,外束腰带,系腰刀,足穿高筒靴。女子则穿过膝的长袍,外套深色的坎肩,饰有花边。
如今,保安族男子平时戴白色号帽(用白布或黑布做的一种圆顶布帽),身穿白色衬衣,黑色坎肩,蓝或灰色裤子;走亲访友或外出时,多穿中山服、军便服或夹克。女子喜穿色彩艳丽的右衽上衣、长裤,外套坎肩,并嵌有花边;一般戴盖头,通常少女戴绿色的,婚后戴黑色的,老年戴白色的。
保安族日常饮食多以小麦、青稞、玉米、豆子等加工制成的面食为主。保安族的肉食品以牛羊肉为主,忌食猪、马、驴、骡等和其它凶猛禽兽的肉,忌食一切自死动物的肉和血,而且须经阿訇或伊斯兰教的长辈屠宰。喜欢炖食,如手抓羊肉、碗菜(熟牛羊肉切块,加胡萝卜、土豆、粉条,用牛羊肉汤烩成)等,以全羊席最为知名。以前蔬菜较少,现在也品种齐全,花样繁多。保安族喜欢饮茶,新中国成立前多喝茯茶和盖碗茶,新中国成立后一般多喝云南的春尖茶,来客人用“三香茶”(在盖碗茶内放有茶叶、冰糖、桂圆、红枣、葡萄干、杏仁干等)招待。保安族忌饮酒、吸烟。
保安族早期与藏族、土族的居住形式相同,以土木结构的土房为主。迁徙定居甘肃大河家后,保安族家庭居住形式也有所变化。早先,户与户之间屋顶相连,平顶、高墙,墙体厚实,并且房连房、墙连墙,一旦有事,不出院门,而是上屋顶,全村就可迅速联络到。这是保安族战乱时期互助、团结的历史见证。如今,仍可看到少量这类房屋,不过更多的则是独家独院,一般为瓦房。
院落布局有上房、偏房之分。上房也称堂屋,一般坐北朝南或坐东向西,房内正中多悬挂阿拉伯文字的对联或经文挂图等。西房,或者庭院中的上房,通常为老人居住。老人去世,如家中住房宽余则不住人,专门接待客人或请阿訇念经时用。堂屋中间置八仙桌子,两边出檐的地方建两个土炕。建造堂屋上大梁时,要用红布包麻钱裹在梁中间,以示家事兴旺。偏房是家中年轻夫妇或未婚子女居住的地方。
保安族十分注重礼节,讲究礼貌。相见时先说“赛俩目”(意为问候祝安)。保安族非常尊重长者,忌子女不孝,长幼无序。保安族人民热情好客。客人到家,立即请到炕上,用最好的茶饭招待。先是倒茶,接着端上干鲜果品、手抓羊肉、鸡肉等食品,并再三揖让,客人吃得越多,主人越感到高兴。
保安族的婚姻习俗,为男娶女嫁及一夫一妻制。结婚之前的仪式,主要包括说亲、下聘礼和送大礼等。送大礼时,保安族中还有女方的亲房户族分别请男方送礼人吃席的习俗,名曰“叫客”。叫客越多,越能显示女方亲房户族多和彼此团结。女方接受大礼后,便商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婚礼一般包括娶亲、送亲、闹宴席场等程序。整个婚礼过程呈现喜庆的色彩,男女老少同乐,有“三天无大小”之说。婚礼大都选在伊斯兰教的“主麻日”(星期五)举行。按保安族的习俗,新娘三天不吃男方家的饭,以示父母对女儿的关怀和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保安族丧葬习俗严格遵循着伊斯兰教规定的“土葬”、“薄葬”和“速葬”的原则。一般早亡午葬,晚亡晨葬。“麦体”(即尸体)停留最多不超过一天。人去世后要请阿訇念经,由本教阿訇或教徒中有名望的两人给亡人“抓水”(洗尸)、“穿卡凡”(用白布裹尸),然后移入“塔卜”(清真寺内用的公共抬尸匣)。安葬时,亡者亲属要请阿訇在“麦咱”(墓地)诵读《古兰经》,亲属将亡人安葬于挖好的“拉海堤”(即坟墓西壁挖好的偏洞),堵好洞口,将土缓缓填人坑内,并向每人散发“海底耶”(施舍金),钱数根据家庭条件而不同。亡人的衣物,分送阿訇、亲友及困难人,或遵遗嘱送到别处,但亡者家属不能留。葬后三天,家里人还要去墓前悼念,以油香等食品分赠亲友,以示对亡人的追悼。
尔德节、古尔邦节、圣纪节既是宗教节日,也是保安族的民族节日。
尔德节又称开斋节、肉孜节。伊斯兰教规定,成年穆斯林在每年的伊斯兰教历9月要斋戒一个月,在这个月里,凡男12岁、女9岁以上者,从拂晓至日落前不得进食,称“闭斋”。尔德节是保安族最盛大、欢乐的节日,一般庆祝三天。人们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亲戚朋友互相请客,互道“赛俩目”,祝愿生活如意、节日愉快。
古尔邦节,又叫小尔德、宰牲节、赎身节,汉语称“宰牲节”。在尔德节后的第70天,即回历十二月十日举行。保安族庆祝古尔邦节时按家庭经济情况宰牛、宰羊,保安族认为在古尔邦节宰牛、宰羊有最大的“塞白卜”(益处),并把所宰的牛、羊肉平均分配,叫“肉份子”。庆祝活动同样会持续三天。
圣纪节是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和逝世的日子。穆罕默德是伊斯兰教创始人,公元570年,伊斯兰教历3月12日,诞生于沙特的麦加城,62年后的这一天,病逝于麦地那。穆斯林便把这个日子称为“圣纪”。保安族人在每年“圣纪”这一天,诵读《古兰经》,赞颂穆罕默德,进行集体纪念活动。
保安族文学可分为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保安族人民在生产生活的历史长河中,创作了不少反映本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社会风貌的传说故事。比较有名的有《积石山的来历》、《妥勒尕尕上天取雨》、《神马》、《保安腰刀的传说》等。保安族神话故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主人公大都以平民百姓为主。通过这些平常人物,来反映保安族人民的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思想美德,以及当时当地的自然风物。
宴席曲是保安族举行婚礼时,在宴席场地演唱的一种民间传统乐曲,曲调优美,欢快明朗,节奏性强,有时还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保安族的宴席曲,大致可分为散曲、叙事曲、说唱曲。
“花儿”是一种产生和流传在甘、青、宁、新部分地区、以爱情为主要内容的山歌。“花儿”在保安族民间文学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是保安族人人都能触景生情、即兴而唱的山歌。保安族“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曲调高亢激扬,并带有颤音,独具特色。“花儿”内容十分丰富,有反抗旧社会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有表现保安族日常社会生活的,有表达保安族青年男女真挚和坚贞不渝爱情的,有表达对新生活的追求的,等等。其中,爱情花儿内容丰富、数量众多、艺术性强,在保安族花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保安族的舞蹈刚健有力,节奏明快,热情豪放,既带有蒙古族舞蹈的传统特征,又巧妙地吸收和融合了汉、回、土等民族歌舞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舞蹈《保安腰刀》曾获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优秀节目奖。
保安族的传统体育是在长期的实践和适应本民族特点中发展起来的,一般在冬闲时举行竞赛活动。保安族现在保留下来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主要有顶牛、打石头、夺腰刀、响铃操、打五枪等,其中“夺腰刀”、“打石头”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
(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