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民俗

辍学什么意思解释(辍学什么意思)

辍学什么意思解释(辍学什么意思)

学生要辍学怎么办?有经验的老师会运用这3部曲!

您好,我是君山,一名站在中国教育最底层看教育、发声音的一线教师,感谢您的关注,期待与您交流,真诚与您做朋友!

在农村学校,新学期开始,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无缘无故就不来学校了,这个现象在初二下学期、初三上学期尤为严重。有些学生甚至是在学习中途,直接到办公室,和我讲要辍学打工。面对这种情况,很多老师可能不知道怎么应对,甚至会措手不及。这里,君山分享这些年,我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经验,抛砖引玉。

1、和学生谈一谈你不能辍学的三个理由!

学生之所以想着退学,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到了初中阶段,有了一点自主意识,叛逆期里又对父母、老师的意见有抵触心理,而对于外面的花花世界则极度向往,因此,辍学打工是他们最多的想法。这样的学生一般成绩也不太优秀,到了初二、初三了,已经完全被“大部队”抛弃了,繁重的作业、老师的训斥,校园生活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成为他们每天挥之不去的噩梦!

对于这种学生,我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劝。杜绝和他们讲“好好读书、天天向上”的大道理,这些道理他们从小听到大,不仅耳朵长茧,甚至可能都已经有一些厌恶了。

我会根据情况告诉他们三层意思:

a、放低姿态,不要敌视校园生活,享受与同学相处的美好时光。你成绩不好,学校也不指望你考“清华、北大”,这个社会上有成绩好的人,当然也会有成绩差的人,不管是哪一种人,都有权利在校园里美好生活。现在学习跟不上了,你压力很大,那么就请你放低姿态,抓一点“基础”。如果在班里没有存在感,就为班级做一点贡献,你照样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最重要的,享受初中生活,你错过了,以后就没有了!

b、中途辍学,这是你人生的重大决定,你一定要慎之又慎。中途辍学,意味着你前面两年的学习生涯就白费了,你小学文凭进入初中,虽然你在中学读了两年,但是出去之后,你还是小学文凭,你掂量掂量,合不合算?另外,现在的社会,还是一个看文凭的社会,虽然你可能以后就想从事社会最底层的工作,但是,你要想一想,你这个年纪,小学文凭,什么样的社会底层工作能够容得下你一个“小学文凭”呢?

c、即使辍学,你也不能打工!未满“16周岁”,属于童工。国家《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三条明确指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保护其身心健康,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允许其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八条也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你一意孤行外出打工,你的监护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一般情况下,当你表达完以上三层意思,大部分学生就都会回心转意了!但是,部分情况下,可能还是会遇到一些特别顽强的学生,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用上另外一招。

2、与家长商量,用一用缓兵之计!

现如今,大部分学生辍学都是基于“厌学”。而根据笔者这些年的教育经验,学生辍学又往往与生活过于安逸、奋斗之心不强有很大关系。

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好好利用家长的作用。这里分享君山学校的一个例子:辍学烧锅炉一个月的学生!

陈同学,初二年级,在校奉行不努力、不惹事、不出挑的原则,属于“无公害”学生,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强烈要求“退学”。在前面提到的三种劝服理由无效的情况下。学校及时联系了家长。在沟通之中,学校建议家长,缓退学,因为一退学,后面就没有退路了,鉴于孩子情绪不稳定,建议停学一段时间,带孩子进行一些劳动体验。家长对学校的建议深表赞同,于是为孩子请了一个月的假,然后很有心地带着孩子去偏远乡镇烧了一个月的锅炉。归来后,陈同学再也没有提过“退学”的要求,反而在学习上更有积极性了。

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如今的孩子,与社会脱离太远,根本不知道社会上工作的辛苦,而总认为学习是最苦的!所以,适当的让学生进行一点劳动教育,这完全是必要的!

这些年,国家对“劳动教育”其实也很重视,全国政协委员胡卫就曾提过建议:

在当前劳动学校劳动教育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建立一个从幼儿园到大学、各学段目标明确又有机衔接的劳动教育体系,其中,既包括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关于劳动核心素养的说明,同时建立多元课程体系,形成“课程超市”,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个性化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时与职业教育内容纵向贯通,横向连接。小学阶段要保证开好劳动课,并在校园活动中选择安排适度、适当、适量、适合、适切的劳动内容;初中阶段应该开设“劳动技术课程+职业体验活动”;高中阶段则开设“通用技术课程+职业规划素养”。

所以,笔者其实是非常反对现在很多学校,学生到校后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怕学生脏、怕学生累、同时也是怕组织麻烦,就剥夺了学生参与劳动的权利,取而代之的是找环卫工人承包学校的所有卫生工作。这样做,校园环境可能更好了,学生管理可能更简单了,但是,学生却失去了重要的“劳动技能”的训练。这种学校,往往培养的就是“高分低能”的学生!

在多年的德育实践当中,笔者所在学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初中,但是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尝试把劳动教育作为“问题学生”转化的一个手段。因此,我们推出了学校“劳动体验项目”,在校园里,由政教处组织,让那些在班级里睡觉、抄作业、厌学情绪重的学生在校园内体验诸如“农耕”、“环卫”、“食堂帮厨”、“做小产品”等的劳动,然后通过要求家长参与,同学间相互交流心得的形式,达到“劳动中体验、交流中提升”的转化目的,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真辍学了,从善意出发,老师要学会使用一点“暴力”手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直接不来学校了,你根本没能用上我前面的两招,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很多老师面对这个情况,会选择直接放弃,因为感觉无从用力。但是,从一个“教育者的良心”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是要尝试进行一些努力!

以下这个方法,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义务教育法,读书既是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是学生的义务。当家长、或者学生本人没有尽到这个义务时,我们其实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可以寻求学校、甚至是当地政府的帮助。

到当地政府找什么人呢?你可以找主管教育的“副镇长”,然后和他说明情况,请他给你安排一位负责干部或者“村官”,陪同你一起进行家访,宣传政策。

有人会说,这难度太大了吧!

其实,难度一点都不大,一般情况下,当地镇政府都是会支持你的做法的!然后,你带着校领导,镇政府负责干部(或者街道干部),一起到辍学学生家里做工作。如果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因为家长,那么立马就能够达到让学生回校上学的目的,因为根据规定,如果家长不让孩子到校上学,是要接受当地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的。如果是因为孩子自身的原因,在如此大阵仗之下,家长也会千方百计送孩子回校就读。

最后,再回答一个大家会顾虑的问题。这些厌学辍学的学生,你千方百计把他们请回学校了,有什么意义呢?万一他们之后在学校里不仅不学习,还给你“搞事情”怎么办?

君山认为,学生有辍学情绪与学生返校后会“搞事情”,没有必然联系。前面说过,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劝孩子上学,是每一个老师应该尽到的责任,我们只管做,别考虑太多。而万一遇到会“搞事情”的学生,那怎么办?当然还是按步骤来,先批评教育,如果涉及到违法乱纪了,自然还有法律手段可以用!具体,我们下次可以再讨论!

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千条万条,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千变万化。没有哪一条是金科玉律、没有哪一点是百试百灵!主要还是在教育实践当中,多看看人家的,再对比对比自己的,取长补短,摸索中慢慢成长。君山作为一线教师,农村学校里土生土长的德育工作者,一直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点经验心得,期待与你进行交流,欢迎你关注、留言,让我们共同成长!

文:君山

图片:网络

辍学的原因探讨及应对方法

在中国现今应试教育体制下,大多数家长的眼睛都紧盯着孩子的分数。考个好分数,才能上个好大学,上个好大学,才能找个好工作,有个好工作,才能幸福快乐。这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共识,一旦孩子的学习遇到困难,父母们想尽一切办法后,孩子仍然无法取得好成绩的时候,父母们大多会感到心力交瘁。如果孩子辍学离开学校,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简直就是灭顶之灾。当孩子辍学在家后,现在的社会环境没有专门的机构帮助这些辍学的孩子,这些家庭没有办法得到有效支撑和帮助,对于这些家庭来说就像一场恶梦一样,更为值得关注的是现在辍学年龄呈现低龄化趋势,为什么现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孩子们会有辍学现象呢?

那么孩子辍学背后到底有什么难以诉说的痛呢?

1、渴望得到关注。这一类的孩子在生命早期,被爸爸妈妈忽略了,爸爸妈妈忙于事业,把孩子寄养在奶奶姥姥家,或者其他亲戚家,或者虽然跟随爸妈生活,但是爸妈没有有效陪伴,孩子的生命感受得不到爸妈的回应,孩子从小感受不到爸爸妈妈的爱,内心安全感非常不足。这类孩子非常渴望得到其他人的关注,当这种渴望得到关注感放大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会非常迫切地希望通过自己的表现,得到老师、同学们的关注,他们往往在群体中表现出一些不恰当的方式,如:上课不遵守纪律,发出奇怪的声音,故意扰乱课堂秩序,更有甚者通过奇装异服、打耳钉、染头发、纹身等行为。这种不恰当的方式容易被老师批评打击,被群体当成异类,孩子在群体中找不到位置,感到孤独,最后只能离开学校,到社会中寻找一些缺爱、自我价值低、有相同爱好的人作为朋友。

2、感觉到没意思。这一类孩子由于早期恶劣家庭环境的影响,跟爸妈之间没有情感连接,孩子与自己生命的源头断开了,感觉不到爸妈的爱,精神人得不到满足,无法正确地解释自己存在的意义,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自我价值感特别低,在群体中没有存在感,最后只能离开学校。

3、被同类或者父母惊吓过。这一类孩子在幼儿时期,被父母严重打骂过,或者被同龄人欺负过,在心里种下了“心锚”,孩子年龄大了以后,看待别人时,仍然会带着当年的那种屈辱的感受,无法信任别人,无法跟其他人合作,无法融入到群体中。

4、从小被过度关注。这一类孩子从小被爸妈照顾得无微不至,爸妈详细地设计好了孩子需要走的每一步,孩子的生命体验被剥夺了。每一个生命必须自己去体验人生,才能不断积累生活的经验,才能找到生命存在的价值感,生命才会有意义。当孩子被父母包办一切,孩子的心智结构没有机会得到成长,其心智年龄远远低于同龄人,会做出一些彰显幼稚的行为,无法融入到群体中,最后只能离开学校。

5、孩子没有学会如何跟同学交往与合作。孩子内心希望跟同学交朋友,外在却不知道该如何跟同学相处,无法及时正确地识别情境,跟人交往时显得愚笨不堪,因而遭到同学们的嘲笑。有些孩子被父母严格控制,没有机会接触到跟随时代潮流的东西,譬如影视剧、电子游戏等,跟同龄人之间没有共同语言,无法交流,被集体边缘化,这一类孩子也无法融入到群体中。

6、自我要求高,抗挫折能力弱。这一类孩子从小是在周围人的赞美声中长大的,学习成绩优秀,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当他进入到一个优秀的集体(重点学校的重点班),成绩就显得不那么突出了,内心会有一种失落感。如果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就会陷在自我否定的怪圈里出不来,造成暂时休学在家。这样的孩子一般经过短暂的心理调整之后,都能够回到学校继续自己的学业。

有些孩子虽然没有没辍学,但也存在以上几种经历,也会有类似的感受,不知道如何融入到群体中,他们是靠强大的意志力在坚持着,非常艰难地留在学校里生活,这些孩子被整个群体边缘化。这些孩子不会正确的表现自己,跟老师、同学们对抗,如果孩子没有更好的办法改正自己的行为,对孩子而言,学校就不是一个好地方,这些孩子每天接受到的教育是人有多邪恶,被教育如何跟人对抗,孩子在学校里学到的是仇恨而不是友爱。有背景知识的父母应该先把孩子的心灵保护起来,让孩子暂时离开这种对抗的环境,而大多数的父母是让孩子继续在学校里坚持,孩子会忍受着巨大的痛苦。那些实在坚持不下去的孩子最后只能离开学校,其实道理他们都懂,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知识才能为以后的生活打好基础。所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回到学校是没用的,因为他们本身就知道这些道理,只是自己做不到继续留在学校里而已。

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分别是昨日之家庭,今日之学校,明日之社会。孩子首先要在家庭中,通过跟爸妈互动,学会对人类的行为作出正确反应,完成社会化初级阶段。心智逐步发展,然后进入学校,跟同龄人之间学会如何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完成社会化发展阶段,为将来进入社会打好基础。如果孩子无法完成社会人的发展,就无法为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有的孩子即使学习很好,因为无法跟其他人合作,无法融入社会,也会被社会淘汰,可见学会跟人合作是多么重要的一项本领。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有一个重要的理论——从自然人的角度看,生命发展是连续的,不可中断,不可跨越,生命的发展是一环套一环的,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只有此时的任务完成了,才能进行后续的任务。前面环节出现问题,后面就接不上,生命发展就会出现阻滞。就比如一根电线上连着一串灯泡,如果电线在某个地方断开了,其后的灯就灭了。如果早期精神世界受到某种打击,生命发展被阻滞,虽然身体已经成长为大人,但是心智年龄仍然停留在早期某个地方,自然人跟不上社会人发展的需要。心智结构达不到相应生命阶段的要求,这是孩子辍学的核心原因。

遇到辍学在家的孩子,我们首先要找到孩子生命的断点,把断开的线头接上,让孩子的生命力推动自身发展,心智结构逐步完善,让自然人跟上社会人的需要,最后孩子返回学校、融入社会,进行正常的生活。如果生命断点不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生命发展会越来越困难,越来越被动,自然人发展跟社会人发展一直处在纠结状态,会衍生出来各种问题,外在会表现出各种所谓的心理问题,例如抑郁症、自闭症、焦虑症、幽闭恐惧症、强迫症等。让成年人误以为这是心理疾病,其实从孩子的角度看,这些外在表现跟心理疾病风马牛不相及,真正的原因是人生命发展受阻导致社会化发展受阻。

面对辍学在家的孩子,我们应该做到哪些呢?

第一我们要调整好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根据布洛斯的理论,某些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心理年龄已经退行到幼儿时代,需要我们按照养育幼儿的方式对待孩子,让他重新回到生命断点处,自行修复断点,让自己的生命任务得以继续发展。

第二要有足够的智慧,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因为静才能生慧,当我们有一个轻松的心情时,我们就能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一切困难便会迎刃而解。

第三要抱团取暖,自我成长的路上,互相扶持才能走得更远。借助群体的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有爱的环境滋养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爱,进而提升自我价值,让他有自我完善的欲望,然后才能返回学校,融入社会。

第四我们得有坚定的信念,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只要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就应该对孩子有信心,我们的信念决定孩子的未来,相信总有一天,孩子会走出他人生的低谷,完成一个生命成长的使命。

更多信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迟哥成长纪实

学生要辍学怎么办?有经验的老师会运用这3部曲!

您好,我是君山,一名站在中国教育最底层看教育、发声音的一线教师,感谢您的关注,期待与您交流,真诚与您做朋友!

在农村学校,新学期开始,总有那么几个学生无缘无故就不来学校了,这个现象在初二下学期、初三上学期尤为严重。有些学生甚至是在学习中途,直接到办公室,和我讲要辍学打工。面对这种情况,很多老师可能不知道怎么应对,甚至会措手不及。这里,君山分享这些年,我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一些经验,抛砖引玉。

1、和学生谈一谈你不能辍学的三个理由!

学生之所以想着退学,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学生到了初中阶段,有了一点自主意识,叛逆期里又对父母、老师的意见有抵触心理,而对于外面的花花世界则极度向往,因此,辍学打工是他们最多的想法。这样的学生一般成绩也不太优秀,到了初二、初三了,已经完全被“大部队”抛弃了,繁重的作业、老师的训斥,校园生活给了他们巨大的压力,成为他们每天挥之不去的噩梦!

对于这种学生,我一般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劝。杜绝和他们讲“好好读书、天天向上”的大道理,这些道理他们从小听到大,不仅耳朵长茧,甚至可能都已经有一些厌恶了。

我会根据情况告诉他们三层意思:

a、放低姿态,不要敌视校园生活,享受与同学相处的美好时光。你成绩不好,学校也不指望你考“清华、北大”,这个社会上有成绩好的人,当然也会有成绩差的人,不管是哪一种人,都有权利在校园里美好生活。现在学习跟不上了,你压力很大,那么就请你放低姿态,抓一点“基础”。如果在班里没有存在感,就为班级做一点贡献,你照样是一名合格的中学生。最重要的,享受初中生活,你错过了,以后就没有了!

b、中途辍学,这是你人生的重大决定,你一定要慎之又慎。中途辍学,意味着你前面两年的学习生涯就白费了,你小学文凭进入初中,虽然你在中学读了两年,但是出去之后,你还是小学文凭,你掂量掂量,合不合算?另外,现在的社会,还是一个看文凭的社会,虽然你可能以后就想从事社会最底层的工作,但是,你要想一想,你这个年纪,小学文凭,什么样的社会底层工作能够容得下你一个“小学文凭”呢?

c、即使辍学,你也不能打工!未满“16周岁”,属于童工。国家《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三条明确指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保护其身心健康,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允许其被用人单位非法招用。”国家《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八条也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你一意孤行外出打工,你的监护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一般情况下,当你表达完以上三层意思,大部分学生就都会回心转意了!但是,部分情况下,可能还是会遇到一些特别顽强的学生,这个时候,你就需要用上另外一招。

2、与家长商量,用一用缓兵之计!

现如今,大部分学生辍学都是基于“厌学”。而根据笔者这些年的教育经验,学生辍学又往往与生活过于安逸、奋斗之心不强有很大关系。

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好好利用家长的作用。这里分享君山学校的一个例子:辍学烧锅炉一个月的学生!

陈同学,初二年级,在校奉行不努力、不惹事、不出挑的原则,属于“无公害”学生,但是突然有一天,他强烈要求“退学”。在前面提到的三种劝服理由无效的情况下。学校及时联系了家长。在沟通之中,学校建议家长,缓退学,因为一退学,后面就没有退路了,鉴于孩子情绪不稳定,建议停学一段时间,带孩子进行一些劳动体验。家长对学校的建议深表赞同,于是为孩子请了一个月的假,然后很有心地带着孩子去偏远乡镇烧了一个月的锅炉。归来后,陈同学再也没有提过“退学”的要求,反而在学习上更有积极性了。

这个例子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如今的孩子,与社会脱离太远,根本不知道社会上工作的辛苦,而总认为学习是最苦的!所以,适当的让学生进行一点劳动教育,这完全是必要的!

这些年,国家对“劳动教育”其实也很重视,全国政协委员胡卫就曾提过建议:

在当前劳动学校劳动教育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建立一个从幼儿园到大学、各学段目标明确又有机衔接的劳动教育体系,其中,既包括学生不同发展阶段关于劳动核心素养的说明,同时建立多元课程体系,形成“课程超市”,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个性化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时与职业教育内容纵向贯通,横向连接。小学阶段要保证开好劳动课,并在校园活动中选择安排适度、适当、适量、适合、适切的劳动内容;初中阶段应该开设“劳动技术课程+职业体验活动”;高中阶段则开设“通用技术课程+职业规划素养”。

所以,笔者其实是非常反对现在很多学校,学生到校后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怕学生脏、怕学生累、同时也是怕组织麻烦,就剥夺了学生参与劳动的权利,取而代之的是找环卫工人承包学校的所有卫生工作。这样做,校园环境可能更好了,学生管理可能更简单了,但是,学生却失去了重要的“劳动技能”的训练。这种学校,往往培养的就是“高分低能”的学生!

在多年的德育实践当中,笔者所在学校虽然是一所农村初中,但是我们很早就意识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也一直在尝试把劳动教育作为“问题学生”转化的一个手段。因此,我们推出了学校“劳动体验项目”,在校园里,由政教处组织,让那些在班级里睡觉、抄作业、厌学情绪重的学生在校园内体验诸如“农耕”、“环卫”、“食堂帮厨”、“做小产品”等的劳动,然后通过要求家长参与,同学间相互交流心得的形式,达到“劳动中体验、交流中提升”的转化目的,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真辍学了,从善意出发,老师要学会使用一点“暴力”手段!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学生直接不来学校了,你根本没能用上我前面的两招,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很多老师面对这个情况,会选择直接放弃,因为感觉无从用力。但是,从一个“教育者的良心”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是要尝试进行一些努力!

以下这个方法,大家可以作为参考:

义务教育法,读书既是学生的权利,同时,也是学生的义务。当家长、或者学生本人没有尽到这个义务时,我们其实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们可以寻求学校、甚至是当地政府的帮助。

到当地政府找什么人呢?你可以找主管教育的“副镇长”,然后和他说明情况,请他给你安排一位负责干部或者“村官”,陪同你一起进行家访,宣传政策。

有人会说,这难度太大了吧!

其实,难度一点都不大,一般情况下,当地镇政府都是会支持你的做法的!然后,你带着校领导,镇政府负责干部(或者街道干部),一起到辍学学生家里做工作。如果学生辍学的原因是因为家长,那么立马就能够达到让学生回校上学的目的,因为根据规定,如果家长不让孩子到校上学,是要接受当地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的。如果是因为孩子自身的原因,在如此大阵仗之下,家长也会千方百计送孩子回校就读。

最后,再回答一个大家会顾虑的问题。这些厌学辍学的学生,你千方百计把他们请回学校了,有什么意义呢?万一他们之后在学校里不仅不学习,还给你“搞事情”怎么办?

君山认为,学生有辍学情绪与学生返校后会“搞事情”,没有必然联系。前面说过,站在教育者的角度,劝孩子上学,是每一个老师应该尽到的责任,我们只管做,别考虑太多。而万一遇到会“搞事情”的学生,那怎么办?当然还是按步骤来,先批评教育,如果涉及到违法乱纪了,自然还有法律手段可以用!具体,我们下次可以再讨论!

处理学生问题的方法千条万条,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千变万化。没有哪一条是金科玉律、没有哪一点是百试百灵!主要还是在教育实践当中,多看看人家的,再对比对比自己的,取长补短,摸索中慢慢成长。君山作为一线教师,农村学校里土生土长的德育工作者,一直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点经验心得,期待与你进行交流,欢迎你关注、留言,让我们共同成长!

文:君山

图片:网络

“临界预防”助涉罪未成年人迷途知返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检察官、心理咨询师面对面帮教。摄影丨通讯员姚卫东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朱雪军通讯员曾小美 曾亚萍)“真心希望你们能多组织这种帮教活动,帮帮这些‘不懂事’的孩子们,让涉罪未成年人迷途知返。”一位参加法治帮教的家长说。

峡江县检察院办案检察官通过对涉罪未成年人进行细致调查,发现有个别未成年人法治观念淡薄,容易走向违法犯罪。加强对涉罪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与矫正刻不容缓。该院及时成立了“玉笥春晓童心港湾”未检工作室,开展“临界预防”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检、警联动,扩大帮教辐射面。该院与县公安局建立“检、警涉罪未成年人联动机制”。公安机关一旦对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作出行政处罚,检察机关便可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案情。

该院根据涉罪未成年人再次违法犯罪的可能性大小,分红色、橙色、黄色三个等级,开展相应“临界预防”。目前,已筛选出重点预防对象,对受过两次行政处罚且再犯罪风险性大的未成年人,开展至少6个月的帮教。对受过一次行政处罚且主观恶性不大、再次犯罪可能性较小的未成年人,开展至少3个月的帮教。

引入社会服务,提高帮教专业性。依托“玉笥春晓童心港湾”未检工作室,通过购买社会服务,引入专业社工组织,根据涉罪未成年人特点量身定制个性化帮教方案。如2023年该院办理的郑某某盗窃案中,17岁的未成年人郑某某因辍学在家、常年混迹社会,受不良影响后走上违法犯罪,采取拉车门的方式盗取汽车内财物1万余元。

办案检察官调查发现,郑某某法治观念淡薄,加之性格内向,盲从心理严重。根据这一问题,该院安排心理咨询师对郑某某进行心理疏导,让郑某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同时,办案检察官有针对性地对郑某某进行法治教育,让其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远离违法犯罪,做遵纪守法,对社会有用的人。目前,郑某某已随其父亲外出学习技术,重新走上生活正轨。

开展亲职教育,提高帮教实效性。该院联合县妇联,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同时,针对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家长监护不力等问题,该院向监护人发出督促监护令,督促监护人正确履行家庭教育职责。

如办理的李某某盗窃案,其母亲过于溺爱,对李某某不良交友圈、夜不归宿等存在监护不力等问题。该院对其母亲制发了督促监护令。李某某的母亲陈某某感慨道:“督促监护令政策好,我们一定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检察官则对未成年人李某某进行了训诫,要求其深刻反思,认真检讨,加强教育,帮助李某某迷途知返。该院共开展集中家庭教育指导5次,发出监护督促令11份。

本文来自【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