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吾什么意思是什么古文(吾什么意思)

吾什么意思是什么古文(吾什么意思)

古人自称“吾、余、予、我”,有啥区别?

“朕”,是古代皇帝的专属自称,在前年的时候咱们做过一期节目,详细解释了“朕”这个字的内涵,没看过的朋友可以翻一翻之前的内容,题目好像是《秦始皇为何用“朕”自称》。

咱们知道,现代人的自称非常简单,就是一个“我”字就行了,但是我们的古人,可就讲究多了,同样是表达“我”,但是他们却可以玩出很多花样来。

古人

比如在古文中,吾、余、我、予、都可以作为自称,也就是第一人称的代词,其中有两个字的读音是相同的,也就是“余”和“予”,这两个字都是读“yú”。

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吾、余、我、予,都是表达“我”的意思,比如在论语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是说:我从十五岁开始,就立志求学。

论语中还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很多人在一起的时候,其中必定有人的优点值得我去学习。

古人

再比如,论语中还有“子曰:予欲无言”,就是我现在不想说话了的意思。您看,光是一部《论语》,其中就用到了“吾、我、予”这三种第一人称代词,但是《论语》中好像没有用“余”字来代称我的情况,不过,在《左传》中有“余将老”这样的表述,意思就是“我准备告老还乡”,这里的“余”就是当成“我”在使用。

当然,根据目前我手头的一些考证资料,“吾、余、我、予”这四个古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最常使用的还是“我”,其次就是“吾”,使用最少的,就是“余”字,而且基本是多见于《左传》,那么,吾、余、我、予,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古人

在古文中,“我”字最常用,它既可以用来表示单数“我”,也可以表示复数,也就是“我们”的意思,“我”字是相对口语化生活化的普遍自称。

一直到现在,咱们无论在口语还是书面语,都习惯用“我”来作为第一人称,所以“我”字的用法,咱们就不需要多做介绍,因为古时候“我”字的用法和现在几乎是一致的,而且读音也从未改变。

古人

那么“吾”字,上面的“五”用来表示读音,下面是一个“口”字,表示说话的这个人就是我自己。“吾”字,相对“我”字而言会显得更加郑重一点,一般都是用作主语,在两个人的对话场景中,“吾”字比较多见,它同样可以用来表示复数“我们”的意思,在春秋时期,“吾”字基本可以和“我”字相通。

“予”字,虽然同样也是表达“我”的意思,但是它多见于自述类的表达,同样也显得比较正式,比较庄重,比如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还有《岳阳楼记》中“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古人

“余”字用来作为第一人称的情况虽然比较少,不过它和“予独爱莲”的“予”字基本也是相通的,最大差别的,就是“余”作为“我”的意思使用时,会显得更加谦虚一点,因为“余”字有多余剩余之意,用“余”来表示我的时候,有种我和“你”比起来没那么重要的意思,是一种自谦的表达。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余”字和“寡人”、“孤”一样,都是君王的自称,所以普通人比较少用“余”字,这也是为什么古籍当中的自称,只有“余”字比较少见的原因所在。

林则徐《四时读书乐》高清释文1.0版

清代林则徐《真书四时读书乐》楷书,原为久保寺正笃藏,现藏于日本公文书馆内阁文库。宋末元初仙居人翁森写了一组《四时读书乐歌》,四首七律,分春夏秋冬,咏读书之乐。

这四首诗传播广泛,很多人都抄写过,碑帖流传是不少的,过去在坊间,时常能见到赵孟頫、文徵明、梁同书、成亲王永瑆、钱泳、林则徐、李鸿章、黄自元、孔祥珂等人的印本,尤其是徐郙、陆润庠、曹鸿勋、张謇四位状元,更写得温雅圆和、骨韵兼善,堪称台阁体的典范。

古道甄选

【原文】

{春季}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夏季}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秋季}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季}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舞雩(wǔ yú)古代求雨时举行的伴有乐舞的祭祀。《周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 舞雩台,是鲁国求雨的坛,在今山东省曲阜市南。古代求雨祭天,设坛命女巫为舞,故称舞雩;

::蹉跎(cuō tuó)指虚度光阴,任由时光流逝却毫无作为,可以用于形容人做事毫无斗志,白白地浪费时间;

::韶光(sháo guāng)指美好的时光,多指美丽的春光。见南朝·梁简文帝《与慧琰法师书》;

::烬落(jìn luò)烛花燃尽;

::素稔(sù rěn qí rén)素稔其人;指就是一直都比较了解这个人。出自《清代燕都梨园史料正编》;

::萧然(xiāo rán)空寂;

::短檠(duǎn qíng)是一种油灯的代称;

::迥然(jiǒng rán)形容差别很大;

::韦编(wéi biān)用皮条或腾条将简逐条联接起来的称“韦编”;用丝(或麻)绳联接的称“丝编”;

::活火(huó huǒ)指明火,有火苗的火,指肉眼可见之火;

释文 · 欢迎纠正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阳光照在栏杆上,流水潺潺绕着长廊流过,祭祀归来的人们,沐浴着春风花香,高声地吟唱诗歌。枝头上的鸟儿是他的朋友,飘落在水面的花瓣都是好的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不要虚度时光使得年华老去,人生只有读书是最美好的事情。读书的乐趣是怎样的?就像绿色的窗户上长满了草而不去剪除一样。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新竹垂压着屋檐,桑树围绕在屋子的四周,小书斋安静敞亮,照进明亮的阳光。白昼漫长,吟诵之后,蝉儿在树上鸣叫;深夜读书时,灯花一节节落下,还有萤火虫飞入帷帐。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在北面的窗户下高卧,就像远古时候羲皇时代的人一样逍遥自在。读书的乐趣是无穷的,好比沐浴着煦暖的南风,用瑶琴来弹奏一曲。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昨晚听到前庭树叶落下的声音,篱笆上的紫豆花开了,蟋蟀在鸣叫。不知不觉间草木生长茂密处已满是秋意,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都含着冷清的意味。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床旁多亏有一盏小灯,就着它读书的效果加倍地好。读书的乐趣很令人愉悦,在高远的秋夜里,起身来赏玩明月。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树木凋零,河水干涸,千山万崖枯叶凋零,但我仍然能够见到真正的自我。坐在那里翻阅古籍,灯光摇曳,照亮了墙壁,半夜里高声歌唱,雪花飘落在小屋上。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地炉茶鼎中燃烧着火苗,我沉浸在四面墙都是图书之中。读书的乐趣何处寻找?数点梅花盛开,让人感受到天地之心。

古道甄选

《真书四时读书乐》

林则徐 / 楷书

【1】《四时读书乐》{春}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

【2】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夏}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北窗高卧

【3】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秋}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

【4】籁涵虚清。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冬}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

【5】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林则徐书)

理解《论语》第一篇第4节-吾日三省吾身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进行多次反省:为人办事有没有尽心?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守信?对于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和实践了?”

逐句解释: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参(读shēn,也读cān),字子舆,以孝著称。

三省(xǐng):多次反省。

曾子说:“我每天要三番五次次地自我反省”。

曾子并不是最聪明的学生,然而是一个做事情非常认真的人。在曾子杀猪的典故里他就信守承诺,把猪杀了给孩子吃。曾子对于个人品质修养非常关注,其著作《大学》就是专门论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作品。曾子不断地自我反省,严以律己,终成一代大儒。

为人谋而不忠乎?

忠:尽心竭力、忠心不二。

替人谋划做事,是否尽忠职守、尽心竭力?

替别人做事情就是当认真以对,仔仔细细,而不是敷衍了事,更不能有二心。尤其是对待工作,要么不做,要么就尽心竭力、竭尽所能。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信用、信义。

与朋友交往时是否遵守了信用?

朋友之交最重要的就是诚信,如果说假话、不讲信用,那再好的朋友也会变成路人。人和人的交往,讲的是将心比心,如果你不讲信用,那别人凭什么相信你呢?

传不习乎?

传:传授。

传授的知识是否温习和实践了呢?

对于老师传授的或者要传授给人的知识和学问,是否进行了温习和实践很重要。上课只是听了,记了笔记,下课就再也不看,也不去实践应用,那种知识和学问是不牢固的,很快就会忘记。只有不断温习和实践才能牢固掌握,并从中发现新知,得到更多的增长。

心得总结: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很有道理的一句话。值得每个人深思。人们都知道这句话,可是又常常忽略这句话。

曾子说的三省是: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关于修身养性的教诲,旨在培养良好的个人品行。

现代人可能不如古人那么地自律和高要求。如果我们能每天回顾下自己在工作、学习上干了什么,有什么心得,再反思下在待人接物方面是否足够尊重他人和保持耐心,那么就很不错了。我们不需要反省多大的事情,也不需要对着成功的目标检讨,我们只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不足,每天改进一点点。

人的品行是一个不断自我修正的过程,没有人是天生的善人或者恶人,也没有天生的君子和小人,只有不断地反省、不断地自我修正,才能达到一个完善的人格。

反省是一种内修,即通过自我内心来检讨和修正自己的行为。自我检查、严格的自律可以培养人良好的习惯和品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做错了事情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做错了,知道错了还不改正。曾子就是告诫人们应该不断反思、不断修持、不断改进。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修行。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所创造的价值并不相同,每个人的道德品行也不相同。自我反省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指出他人的错误总是容易的,而指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往往并不容易。人们往往要么是望洋兴叹,感叹技不如人,要么就是无视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不思进取。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跟他人攀比,也没有必要怨天尤人,我们只需要不断地反省和自我改进,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么这就是有意义的人生。

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