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命理

耘田拼音(耘田)

耘田拼音(耘田)

农民之苦系列纪实(1):耘田

我务农十年,经受了数不清的苦,其中印象最深的,除了''双抢'',就是耘田了。耘田的苦虽与''双抢''不能比,但也足以使我谈''耘''色变,因为家乡的这种劳动方式,太过匪夷所思,所以我虽已离开了农村,却对这一农活仍耿耿于怀。

我的家乡在浙江宁波北仑,是个典型的水稻区。耘田其实就是对水稻的中耕,很奇怪,电视上看到其它地方的水稻中耕,农民从来不是跪在水田里,而最多是弯着腰进行,也有的地方,干脆站着,手握锄把,用脚扒拉着踩杂草入泥,锄和脚并用,一边还可聊天。这种耘田,是很轻松的。而我们家乡,耘田都须双膝跪在水田里,以手代锄,双膝在泥中爬行,又累又脏。

我成为生产队在册劳动力是15岁那年,每天记3分工分,第一年人太小,大人们耘田时我负责割田塍草。田塍是田间的埂,耘田时田塍边的草与稻苗杂在一起,用镰刀把草割掉,后面耘田就方便了。于是这一年,大人们耘田,我在前边割草。田塍边水中蚂蝗特别多,只一会儿,两只脚踝上就叮满了,我就迈上田塍清掉一批,再下田去割。割着割着,有时会突然蹿出一条花花的水蛇。一开始我怕怕的,但后来不怕了,因为它无毒,不会主动咬人,我有时提起它的尾巴,把它甩得远远的。

农民在耘田时,穿着短裤衩,还须把短短的裤䘾再卷起到大腿的分叉处,似穿泳裤,跪在泥里,手脚并用,谁也不敢落后。我所在的生产队,有几年甚至连妇女也须参加耘田,我真的不忍猝忆她们既辛苦又尴尬的样子……

第二年我也参加耘田了。第一次耘田,双膝跪入水田,没有经验,烂泥很快就没过大腿跟。有经验的农民教我,向前爬行中,用腰力挺住上身,双手不停地用力挖起新泥,同时把与稻苗争肥的杂草拔掉,用力塞到泥下……

我本想弯腰耘,翘着屁股不肯跪下去,但引来众人侧目怒视,认为在偷懒,——老农说,弯着腰耘,泥土挖不深抓不透,拔掉的草也埋不深,会影响耘田的质量——可怜的农民们,为了产量,什么苦都肯吃,硬要人跪在水田里——我没办法,只能跪下。

我跪在烂泥里,第一感觉,是烂草、死青蛙冒出的臭气直钻鼻孔;躲藏在稻丛中的蚊蝇和各种叫不出名的虫子,也不断地冲飞出来,往脸上撞……

我因没有经验,跪着跪着,烂泥渐渐没过大腿,沾满了我的裤䘾,又顺着裤䘾,湿透档部,整个下身湿漉漉的,难受极了。忽又感到裆内似钻进去什么虫子,在一蠕一蠕地爬,痒痒的,爬着爬着,冷不丁屁股上叮你一下,似痛似痒说不清楚——但这也可能是心理作用——我恨不得在众目睽睽下站起来,扒开裤子查看——但又怕闹笑话,不敢造次。熬一熬,熬一熬也许就习惯了,我自己鼓励自己,于是,不管怎么难受,我仍奋力向前耘去,唯恐落后。

水稻田里长的杂草,有的高过稻苗,容易辨认和拔除,如稗草等,有的只长在稻根处的泥土表面,韧而密,根很深,例如有种叫''地毛''和''破铜钿''的(两种都是繁殖力极强的水田植物,聪明的农民根据它们的形状命名),密密麻麻,要挖净很费劲。耘田若遇上这样的情况,那可惨了,人趴在田里动不了,双手挖呀挖,挖得手指发痛,两臂酸疼,半天才前进数尺,任凭蚂蝗围攻。我遇上这种情况,心一急,头上汗如雨下,忍不住用泥手去抹,于是脸上泥和汗混在一起,衣服也被浸透了,在背上贴得紧紧的,裏得人透不过气来……

耘田须顾上顾下顾前顾后,若没有拔尽稗草,生产队长检查时就要批评;跪着前行中,稻株被拖起的湿泥压倒了,闷在泥下,队长和老农又要批评;稻根下密匝匝的''田毛''、''破铜钿''没有挖净,新泥没有全部翻起,社员会在背后议论纷纷……——批评和议论会影响以后的评工分,所以,我一跪到水田里,只能一鼓作气挖、拔、扒、推、塞……头上的汗流入了眼睛,背上的汗湿透了衣服,裆内似有虫子在钻、蠕、叮、咬……这几个都顾不了,只顾屏住气向前,向前。这是任何耘田新手必定会经历的过程,待耘田的技能技巧掌握了,带泥的手就不会往额头上拍,背上的汗也不会当回事,裤裆也不会轻易湿,——裤裆不湿了,虫子也就不会钻进去——这是老农的境界。

耘田时,最烦人的就数蚂蝗。水田中的蚂蝗,听到水响声,会悄悄向你游过来,不声不响地来叮在你的腿上,连脚趾缝也不放过,且哪里有破口就往哪里叮,静悄悄地吸着血。蚂蝗大概也有智商。不聪明的,慌不择食,一叮上你就猛吸,你会感到又疼又痒,第一时间把它抓下来扔掉;聪明的叮上你后,悄悄地吸,使你没有痛痒,十几分钟后它就饱得象一条紫色小茄子,自动松口掉落下来。蚂蝗吸人血有一条规律,即吸人多少血,被它叮过的伤口还要流多少血。所以,当蚂蝗松口掉下后,叮过的伤口仍会汨汨地流血……

一般来说,南方的五月中旬起,早稻就开始耘田。耘第一番时,天气尚冷,我上身穿的是破棉襖,下身却是短裤衩,还要卷起短䘾,有时冷得牙齿打战。但耘第三番时,却往往是六月底,天气进入高温,稻长高了,人跪在稻丛中闷热难忍,眼睛不时地被稻的叶子尖戳到,不得不在耘田时半闭着双眼。叶尖戳眼倒还其次,最要命的,还是稻叶的边,像一条条小锯,在人的大腿内侧皮肤上割出千条万条细口子,火辣辣地疼……

聪明的农民,用竹制成防护工具,以防止稻叶戳眼和割腿,但我不会做,也不会用,每天耘田回来,我眼睛被戳得红红的,两腿的内侧,也红红的一批,皮肤上几乎要渗出血来。

天热的时候,水田里的恶虫,除了蚂蝗,还有蟥蜢(大概就是牛虻),它会闻着人的汗臭飞来,嗡嗡叫着,绕着你飞了数匝,猛地叮咬在你的额头上,很疼。你情急中就本能地用满是泥的手,往自己的额头拍,结果弄得额头上除了被拍出肚肠的蟥蜢尸体,还有一脸泥水,这时候,一个缓缓肿起来的肉包包,就出现在额头上……

除了被蚂蝗叮,蟥蜢咬,我最怕的还是被躲在泥层下面的''冷饭虫''螯。这是一种白色的类似于粪蛆的虫,头上有一枚毒刺,我至今仍不清楚它的书名。当它接触人体时,就会把嘴上的刺,猛地射入人的皮肤。这种刺可能有剧毒,虽不致命,但被螯的瞬间却剧痛无比,像火灼一样。我好几次吃过它的苦头,被螯时,霎那间会疼得从水田弹跳起来,本能地向前狂奔几步,嗷嗷地叫着。被螯过的地方,也顷刻肿了起了,火辣辣地疼。

这种痛,五十多年过去了,我至今难忘……

农民之苦,苦不堪言,耘田仅是其中的一项。如今忆起它,我心里仍会涌起一阵阵余悸。

20220年7月修改重发

昼出耘田夜绩麻,你知道“耘田”是干什么,“绩麻”又是干什么?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 王制》),农耕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古代劳动人民之所以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披荆斩棘,一步一步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就是因为他们能够认识自然,并遵循自然规律,总结经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出足够人们食用的粮食,保证了人类的生存繁衍。在当时,可能人人需要掌握农耕技术,但是到了今天,很多人也许一生都不会接触到农耕生活,所以,对于一些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与耕作有关的词汇,缺少直观印象,理解起来难度很大,甚至根本理解不了,所以也就领会不了其中的美感与乐趣。

耕作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除了《诗经》之外,陶渊明大约是较早描写农耕生活的诗人。而更多的劳动场面的描写,应该出现在南宋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中。下面我们就来看一首范成大的田园诗。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在退隐石湖的十年中,写了许多田园诗,其中以《四时田园杂兴》最为著名。这组诗共60首七言绝句,每12首为一组,分咏春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生活。在这些诗中,诗人全面、真切地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就是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场景的一首诗。

耘田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这一句中涉及到今天人们不易理解的两个词:耘田和绩麻。耘田是干什么?为什么不是耕田?绩麻又是干什么?第三句中“童孙未解供耕织”的“织与这里的“绩”有什么区别?这些问题如果在诗人生活的年代,都不叫问题。但是在今天,可能能够回答的人就不多了。墨子说农民“春耕,夏耘,秋敛,冬藏”,一年四季都有那个季节该干的活。这首诗写的是夏日农民的生活,耕田是春天的活,耘田是夏天的活。《说文》说,耕,犁也。耘,除也。犁,就是犁田,用犁把土翻松。除,就是除草。所以,春天是深耕翻土,播种,夏天是除草管理。

绩麻

绩麻是用麻搓成线或绳子。一般说来,麻是不能织的,只有先搓成麻绳,然后才能织成布。因为织是指用纱或线来做成丝绸或布料。绩麻也是夏天的活,《诗经 七月》说“七月鸣鵙,八月载绩”。前人注解说,到农历八月分的时候,“丝事毕而麻事起矣”,就是说,养蚕抽丝那些事情到八月份已经结束了,这时该干的活就是“绩麻”了。所以,农村的生活跟季节、天气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同的季节农夫们所从事的农活也不同。

村庄儿女各当家

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妇女们干的活。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这首诗是用老农的口气写成的,所以这里“儿女”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你看,男女老少,各司其职,各有分工,一幅洋溢着生活气息的夏日农忙图就呈现在我们面前,读来意趣横生。

也傍桑阴学种瓜

如果不了解耘田和绩麻,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这首诗,可能也不会感受到其中的意趣和农村生活的紧张有序,尤其体会不到男女老少齐上阵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所以,诗中每个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正确理解诗中字词是理解和欣赏整首诗的基础。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在中华农耕文化中感悟劳动之美

刘丽萍

美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也是一种追求。马克思曾经深刻阐释了劳动与美的关系:“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生产。”中华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劳作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蕴含着劳动的奋斗之美、和谐之美、创造之美,是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资源。

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着劳动的奋斗之美

奋斗是通往人类美好未来的阶梯。劳动,是奋斗永远不变的底色。“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从采集、渔猎,到农耕种植,华夏先民在漫长的农耕时代所开展的农业劳动,无不体现着人们对劳动美、奋斗美的追求。这样一种奋斗之美集中地体现在农具、田园诗、农谚、民俗节、地方庙会、戏剧等农耕文化的各项载体之中。仅从诗歌来看,“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展现的是古代热火朝天的伐木劳动;“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刻画的是唐代农民在烈日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场景;“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描述的是宋代农村劳动人民夏日的奔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农耕方式已经改变。但是,不管是在纯手工劳作的传统农耕时代,还是在机械化生产的现代农业时期,其中的劳动奋斗之美足以照耀古今,成为今天劳动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古时的许多农耕劳动场景在今天尽管已经不复再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漫卷诗书中,从农耕文化的各种载体中去追溯古人的劳动生活,感悟劳动的奋斗之美。

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着劳动的和谐之美

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具体的、动态的、辩证的统一,它表现为相辅相成、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关系。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给人带来舒适,也是一种美感。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农耕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大多处在原始的和谐状态中。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地、人三位一体,交互作用,这也是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基本内核。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传统农耕方式基本上是以遵循自然法则,维护生物与环境和谐统一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伴随着人的本质力量的升华,又逐渐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扩大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农业生产中,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是遵循自然法则、依据“二十四节气”开展农耕生产的节奏和规律。这种农事节律又影响和决定着劳动人民的生活节奏,一些节气与民间文化相融合,演变成为固定的生活习俗。“清明”,要踏青、插柳、荡秋千,还要祭祖和扫墓。“冬至”,除了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的习俗以外,也是重要的祭祀祖先的节日。可见,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着人们在劳动中所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之美。今天,我们也仍然可以在对农谚、民俗节气、地方庙会的深入了解中,领悟到华夏先民们的生活智慧和劳动的和谐之美。

中华农耕文化蕴含着劳动的创造之美

《论衡》曾言:“神农之挠木为耒,教民耕耨,民始食谷,谷始播种”。创造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它的最大特点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实践。中华农耕文化所散发的创造之美曾一度让世人惊叹。具体来看,一是新作物的培育、新农具的发明创造推动了精耕细作农耕模式的形成。我国长江流域一带大约在七千年前就已经驯化和种植了水稻,后又将其传播到世界各地;农耕劳作中发明和使用了耒耜,铲、锄、镰等农具,由此推动农业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二是对气候、物候变化规律的经验总结影响到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二十四节气”、农谚等是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进行的经验总结,也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在当时不具备科学测绘仪器的条件下,在生产生活中对自然规律所形成的系统化认识,彰显出华夏先民的创新创造能力和智慧。三是数量众多的大型灌溉工程的修建调和了水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矛盾。我国有17处水利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占据了名录的四分之一。我们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时,千万不要忽略引导他们走进灌溉工程现场,走进农具博物馆、农耕文化博物馆、农耕文化园去感受农耕劳动蕴含的创造之美。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