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起名

急急如律令八句咒语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八句咒语)

急急如律令八句咒语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八句咒语)

“急急如律令”这句咒语到底是什么意思?一起来了解一下

先来看看急急如律令的出处诗三百三首

作者:寒山 (唐)

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

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

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在很多的古装剧中,经常有降妖除魔的场景,古代人对于鬼神存在是深信不疑的,在遇到他们无法解释的事情时,就会认为是鬼神出没,这时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一句咒语:急急如律令。这句话一般都是法师驱魔降妖的时候说的话,这句话的出处是哪呢?世界未解之谜:“急急如律令”这句咒语,到底暗藏什么玄机?

这句话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这句咒语最开始不是属于道家的,原本是汉代的公文中常用的语气词,多数放在结尾,表示情况非常紧急,应该像是办法律命令一样的速度火速办理这件事情,一旦加上了这句话,就可以体现出这件事情的重要性。而且后来在北宋时期,有人找到了出土的东汉的汉简,上面也清晰的记录了这句是官方用语,但是这句话是怎么跑到道教咒语中了呢?

道教里出现这句话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道教的创始人是汉代的人,他在做法事的时候一直沿用了这几个字,所以慢慢的在他发展的道教的过程中,就一直都用这句话,时间久了就变成了道教的咒语,这不仅是咒语同时也有神迅速执行命令的含义。在道教的咒语的发展,这些咒语已经融入了道士的生活,他们无论做什么都是有咒语的,就连洗手、吃饭和更衣等等的日常生活,都是有咒语的。

但是还有另一种说法,当时有一种叫做律令的东西,走路非常快,所以被派去雷部做事情,所以在道教的人做法事的时候,律令就会被呼来唤去的,因为速度非常快,所以就有了急急如律令的说法,表示速度快的像是律令一般。而且据西北的传说,曾经有一神兽,形态和马类似,踏风而行,速度也和风一样,这匹马就是由律令变化来的。

不过根据道教的记载,道教承认这句话是出自汉代的公文的官用语的,不仅仅道教使用这句话,在很多的地方都有这句话的存在,比如药王的医书中也有急急如律令这句话,甚至连古诗中都有急急如律令的出现。这就说明了这句话在当时是有多常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是啥意思?

小时候看香港林正英僵尸鬼片,茅山道士,咬破手指给桃木剑加buff,黄表纸画灵符,就在魑魅魍魉张牙舞爪近身前一刻,法师口动真言:“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只见木剑或符咒所指,金光一闪,妖魔鬼怪被击中,必定烟消云散。

林正英电影剧照

这样的场景太刺激了,以至于我都老大不小了,“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那记得可是滚瓜烂熟。不过,这句咒语真的跟太上老君有关系吗?学点历史,答案也许会不太一样。

绝大部分朋友肯定会觉得这是我国本土道教的东西。

顾名思义,道教的意思就是“道”的教化或说教,或者说就是信奉“道”,通过精神形体的修炼而“成仙得道”的宗教。形成于公元2世纪,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在黄老思想为理论依据,承袭了春秋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之说而逐渐形成的。道教一般都以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创教人张道陵为中国道教的创立者,称他为“张天师”。

张天师画像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而“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的太上老君,在神妖小说《西游记》里头,他也有重头戏,被尊为三清之一。

常听有人说太上老君就是孔子老师老子,其实小说里头老子为太上老君的化身之一。而电光火石般降妖除魔的“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翻译成白话文,听着就不那么神秘了,等同于,“太上老君快来帮帮我吧,你要像律令那样快快快快快!”

所谓“律令” ,不是仗着老神仙法力发出律条命令,让宵小屈服退散的意思,民间传说,“律令”其实也是一个神仙的名字。

太上老君画像

原来,中国道教神仙之天官星君系非常庞杂,各有各的人马,如斗姆元君、北斗七星君、六十甲子神,南斗六星君,三霄娘娘,四天师,四灵二十八宿,六丁六甲,三十六天将,三台星君,四值功曹,五岳大帝,四海龙王,以及雷祖及部署等。

雷祖,又唤做,“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据说是上古黄帝驭龙傧天后所化。坐下大弟子雷霆总司,左侍者青雷将军,右侍者石雷将军。五方雷王,五方雷帝,雷公,电母,雷部五元帅等将帅神三十六名,皆辅佐有功之臣。

雷祖

“律令”便是属于雷部给这些大领导跑腿传话的小神,因为他有神力,奔跑起来的速度差不多大约是340米每秒,跟雷声一样,所以道士写符咒,“如律令”,就是说这符咒像律令一样快速执行之意。再加上急急,就是加急件,像律令一样快快快速执行,若再加上太上老君,那就是十万火急加急件,太上老君法力加持,快快快快快,像律令一样能多快有多快的去执行。

但若是还嫌慢,得,道士创新性的还会在“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后,加上“摄”、“敕”、“疾”等字眼,加速speed。

但是,民间说法,不全然都是对的。

神符

据考证,这“律令”其实最早压根就不是人名,纯粹就是一种公文的行文格式,在汉代不少诏书和檄文中,都能发现“如律令”三个字在结尾。如,就是按照,律令最初指的就是指的汉朝政府的律令和命令,写公文后,加上如律令,就是提醒执行者,一定要要严格按照法令执行,不得推脱走样消极办理,违律必究。再加上急急,表明情势紧急,要依照法律命令火速办理违律必究。

跟我们现在红头文件最后,什么依法依规第一时间办理,意思是差不多的。

张道陵

因为创教人张道陵当年当过东汉公务员,曾任曾任巴郡江州令,巴郡乃是益州下辖的一个郡,益州大概就是现在的重庆以及四川的部分地区,跟三国蜀国差不多的地盘,巴郡相当于现在的地级市,巴郡的江州相当于其中某区,张道陵相当于今天的区长。还行吧,正处级干部。一直混迹公务员,文山会海,肯定对文件形式门清,他创立五斗米教后,就把政府公文给融进了符咒,嵌入了神仙名号,给人精神上很厉害的样子,夸言能驱邪除鬼。

后来,王朝变了,政府公文格式也变了,但原本汉朝的“如律令”却留在了民间信仰中,成了“急急如律令”。

喜马拉雅《大力史》文字版,为防剽窃搬到今日头条,欢迎留言点赞!

转音频、洗稿,剽窃者请自重,发现后起诉

带你了解中医秘法—祝由术

如同中华民族的许多灿烂文化一样,作为中医的一枝奇葩,曾治好过汉武帝的痼疾的神术,祝由术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我们只能从传说和中医文献中一窥它的全貌。

可是,在80年代,在偏僻的苗族大山里,有人还亲眼见过它…

最后的祝由传人

上世纪80年代,有人曾在四川大山的一个苗寨里面,亲眼见到过一位祝由科给人治病,非常神奇。

当时他看见人群簇拥着一位苗族青年,吵嚷着来到一位当地苗医的家里,他也随着大家前去一看究竟。只见这位青年的胳膊被刀划伤了一道很深很长的口子,鲜血淋漓,流血不止,皮肉还外翻着,甚至能看到一点骨头露出来。听说是被邻村的人砍的。

那位苗医精通祝由术,是位老者,放下烟袋,绕着青年就边走步子边念咒语,然后指着伤口大喝一声:“止!”这个血还就真的止住不流了。当时周围有很多人,有当地人也有外来的游客,看到这里大家都惊呆了,最后都鼓掌表示非常厉害!

这人从没见过这种医术,当时就惊呆了,缠着苗医想问个究竟,可是苗医只说是祖传下来的,多问就什么也不肯说了。

后来他查过祝由术的资料,据说一千多年前元朝太医院一共有13科,其中就有一科叫做祝由科,这个科是专门研究念咒治病的,能治撞邪、失眠等。据说祝由科的大夫水平都很高,现在的科学技术还没有办法很好的去解释它,最后祝由科就被打成了封建迷信,基本失传了。

祝由来历

“祝由”一说,从现存典籍来看,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移精变气论》,“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方书,其中记载巫祝治病的方法达30条, 涉及病症13个,大致分为祝愿辞、祛邪辞和诅咒、 威慑辞三大类。同时此书首次记录了祝由术与药物、调气、导引吐纳等方法配合使用的施治案例。

传说创自上古苗父,汉代刘向《说苑·辨物篇》中有记载:“上古之为医者,曰苗父。苗父之为医也,以菅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发十言耳。请扶而来,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春秋战国时期的《杂病方》木简主要记述了使用符咒等方法来治疗夫妻不和、婆媳相斗、婴儿啼哭及多噩梦等诸事。

汉代的《孝武本纪封禅书第六》中记载汉武帝病急,遍延巫医,不能治愈,最后由发根推荐的巫医祝由治愈,以此“龙心”大悦而大赦天下,可见当时巫医运用祝由术的娴熟,同时皇帝的赞赏也在一定 程度上促进了祝由术的发展。

东晋医家葛洪在其道家经典《抱朴子·登涉》中写到了禹步(祝由的一种形式)的具体方法。到隋唐时期,流行于民间的祝由术逐渐得到官方的承认。据《隋书·百官志》所载:太医署设有“祝禁博士二人”。祝由已名正言顺地登人国家医学的 权威机构。

唐承隋制,虽唐代咒禁博士只设一人,但领导并教育十位咒禁生,使之后继有人。由此可见, 祝由术的阵容在当时得到了扩充与加强。

北宋徽宗政和(公元111l一1117年)年间,朝廷组织人员编纂医药巨著《圣济总录》,全书共有200卷。 其中有三卷谓之“符禁门”,不仅论述祝由术,还列录了300多道符录,足见当时祝由术的繁盛了。

明代祝由术的发展呈现两个趋势:一是祝由术在官方医疗机构中濒临失传,二是祝由在民间发展 较为繁盛。明代大医家张介宾指出:“按国朝医术有 十三科:曰大方脉,曰方脉,曰妇人,…曰接骨,曰按摩, 曰祝由。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

祝由从清代末期渐从医术演变为法术。自此以后,祝由科遭到取缔,唯民间尚存。上海锦章书局民国年间出版过《黄帝医学祝由十三科》,该版本后面还附有《神光经》,书中记载了大量的符咒。

建国以来,祝由术被打成封建迷信,彻底失传了。

祝由术是迷信吗?

正如名医张景岳所言:“使祝由家能因岐伯之言而推广其妙,则功无不奏,术无不神”。

祝由是在医师的指导下, 转移患者的精神注意,以移精气,通达气血而治疗 疾病的一种心理治疗技术。 祝由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治疗 方式,其中以禁咒式的祝由为主。而禁咒式祝由所用的原理较好地符合了现代心理学原理中的暗示、 归因等原理。

纵观历史上祝由科画符念咒以祈神捉鬼,似乎很愚味;医家利用病人信仰,神术驱邪,似乎很可笑。但在迷信的表象里内蕴着科学的真缔,其目的是在借助患者的信仰,掌握、利用和改变患者的心志,从而达到治病的需要。

可以说“祝由”是世界上出现较早的心理疗法之一,是中医传统心理治疗的初步尝试。“祝由”法则与催眠状态下的暗示治疗十分相近,都是以语言为治疗手段。本法实为中医意疗之基本法,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祝由”法迷信的玄光,仍能窥见其具有的科学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