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肖

张吴结合名字(张吴)

张吴结合名字(张吴)

“打到你服,但又不打死你,让你来求我”!公安局长受贿5000多万,充当黑势力“保护伞”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打黑”变为“黑打”,公安局长通过办案收受巨额贿赂。

辽宁省纪委监委专案组工作人员:姚伟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我打到你服,但我又不打“死”你,让你来求我。这样我案子既办了,利益我也能获取。

充当“保护伞”,使其滋生做大成为盗取数亿国有资产的黑恶势力团伙。

姚伟:我觉得从责任而言,我负主要责任。

辽宁省纪委监委专案组工作人员:鞍山公安局曾被表彰为“辽中利剑”,但是由姚伟的小圈子,一手就给带成了一个犯罪团伙。

从打击犯罪的刑侦专家到令人深恶痛绝的腐败分子,姚伟如何蜕变成让警徽蒙尘的害群之马。

主持人:画面中的这个人名叫姚伟,是辽宁省公安厅刑事犯罪案件侦查局原局长,2020年9月29日,他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经查,姚伟身为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5000余万元。

【解说】姚伟在任辽宁省公安厅刑事犯罪案件侦查局局长前,长期在辽宁省鞍山市公安局任领导职务,这5000多万元的受贿也大部分发生于其在鞍山任职期间。

主持人:提起鞍山这个城市,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丰富的矿石资源。然而在一段时间里,由于矿石资源管理相对混乱,非法采矿现象时有发生。

【解说】2012年9月,张吴夫妇因涉嫌非法采矿等罪名被鞍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抓捕。姚伟时任鞍山市公安局局长助理并担任张吴专案组组长,负责指挥查办该案。

【同期】辽宁省纪委监委专案组工作人员:在打处之前,姚伟就知道张吴夫妇和相关的领导,包括在当地的实力非常大。姚伟也想通过这个案件,一方面是在自己的政途上、影响力上取得一些利益,另外一方面也想在经济上取得利益。

主持人:作为专案组组长,也是案件查办的直接负责人,姚伟接到案件,先想到的不是依法惩治犯罪,而是如何编织自己的利益关系网,从中谋取个人利益。这也与姚伟的家族企业有关,据了解当时姚伟家族企业面临一些贷款偿还不上的问题,经济压力比较大,姚伟于是就想通过张吴夫妇来解决企业经济上的困难。

【解说】当时张吴夫妇在自己的厂区内打了一口斜井通到了鞍钢的地下矿产,并长期进行盗采,甚至使得鞍钢的一个矿区出现了塌方。按说这种性质恶劣的非法采矿案件应该予以严厉打击,但这个案子后期竟然出现了一些转折。

【同期】姚伟:主要是北京的商人刘某通过我大哥找我,因为刘某跟我大哥是多年的好朋友,和我也认识,我到北京期间也接待过我。刘某的介入使我对这起案子,包括这起案子的一些走向上出现很大变化。

【解说】接受了刘某的请托后,姚伟将张吴夫妇同时外提至鞍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办公室,违规让他们同刘某见了面,几人共同商议如何解决这一案件。为了展现自己的实力也为了更早拿到钱,姚伟还违规将吴某逐步变更了强制措施,从刑拘变成了监视居住,又从监视居住变成了取保候审。吴某被取保后,马上筹集了1500万,通过多人多个账户转账到了姚氏家族企业亨通集团。

【记者】我身后就是姚氏家族企业亨通集团,表面上他的控制人是姚伟的哥哥姚辉,但实际上姚伟是其中的隐形股东。姚伟大肆收受财物,并且通过设置多道防火墙来进行抹平账目,其收受的财物也大多用于这家公司的转账以及投资。

【同期】姚伟:实际上我虽然不在企业管事,我也不是注册的股东,但是家里企业得到的利益咱们都是均分的。而且我觉得通过买卖人之间这种交往可能是更安全,也会更方便。

主持人:本以为将此事做得“天衣无缝”的姚伟,殊不知一旦迈出违纪违法这一步,便已失去了命运的自主权,自己的“身家性命”就全交到了别人的手里。在姚伟看来,吴某被违规取保候审了,自己也收到了钱,事情应该告一段落了。但令他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张吴夫妇居然将他举报了。

【同期】辽宁省纪委监委专案组工作人员:他们两个人(张吴夫妇)就觉得,他们现在得到的东西与他们报答给姚伟的东西不对称。他们渴望的是无罪,是一个无罪的判决。但是姚伟有“底线思维”,毕竟案子到我这,我不能给做没了,他最后给张判了缓刑。

【解说】2013年6月,在得知辽宁省公安厅纪检部门掌握此问题线索后,姚伟为逃避组织审查调查,指使其哥哥赶紧把钱退还给张吴夫妇,但那时姚氏家族企业账上资金不足,没有办法及时将款返还给张吴。而恰巧在此时,一起盗窃案又进入了姚伟的视线。

2013年5月,鞍钢向鞍山市公安局报案,称自己的矿产物资经常莫名其妙的消失。鞍山市公安局接到举报后,迅速展开刑侦。

【同期】姚伟:经过侦控,听到了5月15号胡永第的团伙要在鞍钢干,后来咱们就定515专案,我就让他(王洪灿)和刑警对接,抓紧时间认点,认车,认人,后期他们就开始行动了。

【同期】王洪灿:5月15号晚9点多钟,胡永第犯罪团伙交易完之后,我们就开始进行抓捕,就把人全抓来了。唯一跑的就是胡永第的儿子叫胡伟他跑了,剩下全抓着了,当时扣了好像能有300多万的赃物。

【解说】抓捕完成后,姚伟开了一次现场会,他现场指示了三个要求,一是要把所有的犯罪嫌疑人抓到案,二是要对所有的犯罪线索深挖细查,三是要尽量多为鞍钢挽回经济损失。

主持人:如果姚伟按照既定路线查办这起盗窃案,那胡永家胡永第犯罪团伙大概率将会被一网打尽。然而,在这关键时刻,姚伟的“朋友圈”再次发挥了作用,又有一个人找到了姚伟。

【同期】姚伟:胡永第的哥哥胡永家通过我一个好大哥,对我支持也非常大的李某找到我。我就安排洪灿对胡家哥俩进行关照,那么对这个案子我也不追,我也不问,具体话说就是不重视也不关注了,最后导致胡永第被轻判了,胡永家没有打进来。

【解说】不仅如此,姚伟还指示王洪灿人为地修改了相关的笔录,为胡永第的儿子违规进行取保。同时为了不使案件波及胡永家,也为了能够轻判胡永第,姚伟在已经取得了相关线索时,并未查明该犯罪团伙的全部盗窃犯罪事实,仅以当天抓现行的364万定了案。

主持人:作为一名执法者,姚伟知法犯法,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干预案件,完成了李某的请托,对胡家兄弟进行了充分的关照,而这时他也想起了自己被举报的情况。

【同期】姚伟:张劲松那案子不是有领导说我收钱嘛,我着急把那钱给退回去,退回去我就想到了李某这件事,他欠我人情,所以我就跟李某说,我这边着急用钱。然后我安排我朋友小谢,我以小谢的名义向李某借,李辉给小谢转了2000万。

【解说】收受了胡永家2000万后,姚伟退还了张吴的1500万,暂时掩盖了自己的犯罪事实。自以为是一着妙棋,却聪明反被聪明误,为自己埋下了更多的陷阱。他对于胡家兄弟的特殊关照使得该犯罪团伙在鞍山一步一步滋生做大,最终变成了盗取巨额国有资产的黑恶势力团伙。

【同期】辽宁省纪委监委专案组工作人员:在2013年姚伟指挥查办的胡永第这起专案上,认定的犯罪数额是364万元,但是在2019年再次查办这个案件的时候,同一节犯罪事实大概有5500余万元没有被认定。在2019年查处胡永家涉黑犯罪集团的涉嫌盗窃的金额是多少?是3.15亿。

【同期】姚伟:关于对胡永家,现在应该叫黑社会性质组织,我觉得从责任而言,我负主要责任,就是他做大成势的关键时期都是我在鞍山负责刑侦或者任刑侦支队长的时候。

主持人:胡永家胡永第犯罪团伙通过姚伟的“朋友圈”退出了鞍山市公安局的“打击圈”,也顺其自然地进入到姚伟的“保护圈”。作为刑侦专家的姚伟,把本该用于惩治犯罪的刑侦技巧,用在了他个人谋取私利上。

【解说】在姚伟的影响下,鞍山刑侦系统多人收受胡永家等人钱款,形成了大、中、小伞“层层相护”,失职、滥用、腐败问题“环环交织”的保护伞网络。渐渐的,由他所带领的刑侦队伍对于犯罪的打击也变了味,从“打黑”变成了“黑打”,甚至形成了“打中护、护后帮、帮后收”的受贿模式。

【同期】辽宁省纪委监委专案组工作人员:首先是这些企业主,他们本身在他们的经营活动当中,有一些不法的行为,这些不法的行为实际上是由姚伟的刑侦部门来负责管辖,负责惩处的。进而姚伟利用这样的一个职务上的便利,我打到你服,但我又不打“死”你,就是说还留着一线生机,让你来求我,我再放你一条生路。这样我案子既办了,利益也能获取。

【解说】姚伟在忏悔录中也曾写到,随着我对利益和权力的欲望不断扩大,我内心渴望挖掘“油水”大的犯罪问题,盯准“油水”大的活干。事实上,除了张吴夫妇案和胡永第案外,姚伟还违规干预了多起司法案件,并且不断地从中谋取利益。而在这期间,王洪灿一直作为他的下属,执行他的相关指令。

【同期】辽宁省纪委监委专案组工作人员:王洪灿始终是冲在前面,姚伟是在后台部署,所以这两个人的关系是相当稳定的。在张吴案件中,他(王洪灿)是收了200万,姚伟收了1500万;在胡永家、胡永第案件中他收了300万,再加上1万美金,姚伟收的是2000万。

【解说】在姚伟和王洪灿的影响下,鞍山市公安系统的政治生态遭受了巨大的破坏,许多干警上行下效,不靠组织靠关系,忘记了公安干警的本职使命是惩治犯罪,把追逐利益作为自己工作的一个方向。鞍山公安原刑侦队伍的良好风气受到了极大破坏,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在当地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遭受了巨大损害。

【同期】辽宁省纪委监委专案组工作人员:曾经有领导表彰鞍山公安局是“钢都铁拳”,还有表彰为“辽中利剑”,应该说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团体。但是由姚伟的小圈子,一手就给带成了一个犯罪的团伙。

【同期】姚伟:我坐在这里反思我自己的问题,我觉得我对我身边的战友,对我的家人都有影响。我的思想上,这种理想信念的缺失,这种世界观、价值观的改变,对他们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鞍山刑侦战线原来在全省都是很有名气的,这种战斗力是很强的,所以我觉得我在这方面的罪责是最大的,我写道把这么一个精英的团队带成了犯罪的团伙。

【解说】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公正廉洁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是维护人民合法权益、彰显法治正义的重要举措。针对姚伟案,辽宁省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推动政法系统专项治理,做实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同期】辽宁省纪委监委专案组负责人:我们围绕着政法机关一些特点,以及姚伟案件“打中护、护后帮、帮后收”等保护伞问题,进一步完善案件评查机制、重要问题线索跟踪机制、违规干预司法报告制度以及重复线索复查机制等工作建议。在确保高质量完成审查调查工作的同时,为维护地方的发展和稳定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取得惩治黑恶势力、促进正风肃纪、净化政治生态、振奋民心民意的综合效果。

【主持人】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要坚决整治政法战线违纪违法问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当前,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正在各地进行,开展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政法战线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相信随着教育整顿向纵深发展,政法领域正风肃纪反腐力度持续加大,人民群众在政法领域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必将越来越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张恒 吉倩倩 刘梦鸽

四墓三阁(2017)

张雪涛 彭博

四墓,侯家庄村东元怀远大将军杨胜墓塔,干涧村北元镇西将军史迁墓,张吴村河南开封祥符知县段聪墓,张吴村南唐卢虔墓。

三阁,北午芹村魁星阁,张吴村文昌阁,佛峪口文星阁

杨胜墓塔为元代砖构建筑,下部为方形,颈部出檐,下有石制斗拱,上部逐层收煞,共十三层,顶平,四角挑起;墓塔总高约三米,上下接近对等,整体看起来像高耸的冠帽。塔中嵌石碑一通,横题“怀远大将军杨公之墓”,碑文介绍将军生平事迹,“公讳胜,河津龙门人也。。。”,落款为“(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岁次癸巳口秋上旬甲申日”,“孙男杨迁杨贤杨礼”。前有稷山县人民委员会1960年元月十五日立“侯家庄怀远将军墓塔”保护碑,其上有“怀远将军墓塔,是元代建筑,高四公尺,已经省文物保护名单公布过的,应认真保护”的定语。又有河津县人民政府1983年立水泥制文物保护碑。

怀远大将军墓塔原在侯家庄村东,而现在却被圈在国新能源公司煤场内。煤场内环境太差,墓塔蒙了一层煤灰,变了颜色,而且又偏于东北一隅,显得很不起眼,不留心看,简直就像是废置很久了一摞砖块,难以想象它是元朝的构筑。由于周围煤场用地,墓塔2014年被保护性地圈起来,四周围也装了灯带,也许晚上还可以发光,可知其形。

铁鐘铸于同治元年,重约八百余斤。有铭文为证,“干涧村关帝庙铸钟口重六百余斤。先人创自大清康熙二十八年,损破重修于乾隆六十年,重亦如之。首事人。。。同治元年,关帝庙出财人复重新外加二百余斤。”铸造者为“本里金火匠人从九武振邦敬造(武姓或者为北午芹人),主持僧任教演”。钟钮为螭首。钟身上部有曲线纹,间以花饰,为六版。中间为铭文,四版,镌捐资人名姓。其下复为花饰,分六版,有仙鹤,兰花,菊花,石榴,牡丹等。然后以鱼鳞纹起脊做界。下部为八瓣垂耳,其上有纹饰并对应八卦图方位。最妙者,以掌击之,钟声绵远,发人幽思。

两块碑石,其一残,为“开渠碑记”,落款“大清同治三年”,碑文难卒读;其一完,“谨将三峪水规粮则以及渠道详记于左。”水利是农业社会民生的重中之重,水利兴,则民业兴,水规、粮则、渠道,此碑记述的内容实关系此地数代人实际生活,可谓是极为重要的历史资料了。

在干涧村打听史迁墓的具体位置,说在村北,是干涧村的墓,但是实际上在韩家院的地里。到达村北,地里的麦子正处在由青转黄的阶段,看上起一片一片的方格里,好像油画调处来的颜色。墓,难以看到。再做打听。“哪有什么将军墓的,你说史家老坟么。到村里往东走,在村东的地里,到村里再问问人吧。”车开到村子最东边,四周看了半天,全是青黄相间的麦子。复返回村里,找人问。时间已经在午后,天气非常热,人好像都躲起来了。车子经过一个巷子,余光中看见有老人正在看书,正襟危坐然。赶紧过去询问。老人从板凳上起身,认真地回答我们的问题。老人年过八旬,带着茶色眼睛,发如银丝,蓬起来,背向脑后,穿着很整齐,派头十足,很像文化人。他说话也有些气喘,也许是着急想告诉我们多点东西。因为你根本想象不到有多巧,他还是村里真武庙的看庙人。真应了同伴刚看见老人时的那句话,“他就是专门在等咱们着哩!”

老人带我们去到史家老坟。墓地看起来颇有规模,中央史迁的墓碑非常高大,后有土丘,旁植松柏。围绕史迁墓碑,左右各有史家历代先贤墓碑数座,然除了史迁墓碑似为原物外,其他均为震后重立,时间为1990年;从碑文可知,旧碑因年久埋没或地震损毁,经过多次誊录和重刊,最晚一次在嘉庆间,故各碑碑头多为清制,镌“皇清”字样,碑心则为90年制。史迁碑碑头所雕螭龙残损略重,然龙蟠雄踞之势,依然可见。中题“镇西元帅史君墓碑”。碑文题作“故河津镇西帅史公墓碣铭”,述元帅功德,“时泰定乙丑年九月壬戌曾孙史恒岘立石”。碑西侧有河津县人民政府1985年10月立“镇西帅史公墓”文物保护碑,石质。

韩家院真武庙为92年重建,供真武祖师。老人说,庙虽然小,但是名气不小,而且这里供奉的是真神,庙会时,外地的信徒来的还挺多,前几天还有几个记者来看过,他们说院里的两块石碑,方的短点,有四五百年,圆的有八百年了。从梁上的记载可知,“始建于唐末宋初,明万历十一年重修一次,清乾隆十九年重修一次。今公元一九九二年农历十月岁次壬申秋末冬初韩家院村民自发奉资重整庙宇祈保合村吉祥如意兴旺发达英才辈出”。我认真看了院里的碑石,圆头方碑为嘉庆二年之物,题作“祖师二郎龙王神庙碑记”,跟今庙供奉的神仙一致。老人说此碑从村南边的涧里移过来的。怎么会到村南涧里?不知就里。圆形碑,其实不是它本来的面目,因为被用作碾盘,中间还凿了四个方形窟窿。从残存的碑文看,其字体纤秀,甚为舒朗,中有“万历”字样,或为明碑。此外,复有碑石数块,均为今制。亦有河津县人民政府1983年10月立“真武庙”石质文物保护碑一块。

有庙即会立碑。经年既久,庙毁碑失,或毁于斧斤,或散于郊野。有孑遗之物,后人集之,置之今宇,则可足观瞻,明一时之事。这就是碑石的意义。真武庙的碑石是从涧里移来的,想来是庙毁后做了碾坊里的垫脚石了。于此类似,干涧村大队院东南角落也收集了两块碑石。它们并不是庙里的东西,但是细读碑文,却感慨由之,因为碑文记述的是关系民生的材料。然而碑石都太不起眼了,弃置角落,无人重视,要不是看见了挂起来的铁鐘,恐怕和它们就擦肩而过了。

北午芹村魁星阁也已经不是记忆中早年间的样子了。修整文物是好事,但是把原来饱经风雨沧桑磨砺出的历史文物用劣质的油漆涂料刷得五花八门,而又经不起风吹雨淋,瞬间即斑驳陆离,灰头土脸,实在不能讨人喜欢。魁星阁一如文昌阁,为地方祈求文运昌通,代出人才而建。记忆中的魁星阁,五面,通体土黄色,没有雕饰,顶部坍损已平,被蒿草占据,基座甚高,难以攀援,两层又各有门窗,其间洞洞然。现如今,硕大的福字,繁琐的雕镂和层檐,陪衬着斑驳的五彩,不觉间就有了青面獠牙的感觉。北午芹村西高东低,东半为风水计,筑此魁星阁,创制年代,不详。

今日之魁星阁,其上题字有“云路”(砖雕对联已失)、“天衢”(一柱峰撑文口哨,十泽口口口心口);“椽笔”、“藜光”等。

在去张吴的路上,忽然间天气骤变,狂风起,沙土迷,天地笼统一色,远近皆不可辨物,不由得担心接下来的行程。张吴文昌阁被新修的小院锁在其中。由于天气原因,犹豫要不要找人开门。略候片刻,看了看巷边墙壁上张贴的第三届文昌阁文化节诗词书法,风渐渐小了。问了问文昌阁边的人家。老乡打发她的小孙女去管阁的人家取钥匙。不一会儿,一大一小两人小女孩跑来,带了钥匙给我们开门,并引导我们登阁,参观。

张吴村文昌阁俗名“五节楼”,砖构,建于“大清道光二十九年”。前两年做了修缮,主要修复了内部楼梯和楼板,翻新阁顶,重塑神像,并围起小院,建了门楼。从修复前后的对比照片来看,基本外贸保持了原样。修缮负责人即是如今的看阁人。文昌阁坐南朝北,方形,五节四层(五节包含底部的台基),门上有砖雕出檐,甚为精致。由门而入,循阶而登,经两层暗楼,即达顶层。顶层正面有栏,树两柱,可俯瞰全村。阁中供奉文昌帝君,两侧童男童女。阁虽小,然极整饬。阁门上砖雕,题嵌“拱极”,两侧联为“文星照耀流芳千古,德泽深厚贻绪万年。”

向小姑娘的奶奶打听卢虔墓,卢家坟。奶奶说我家掌柜正在修,现在没看头,等修好的再看。我说你家掌柜修了文昌阁,又修卢虔墓,可是做了两件功德事。奶奶说从小就是供匠人出身,修这个在行。我们执意要去看看。奶奶便对孙女说去看看你爷爷吧。

车子开出村子,沿着土路,进了农场。正行走间,一转弯,从苗木后边闪出水泥质的方形碑亭。以为到了目的地。奶奶说卢家坟还在前面,这是北王村段家的坟地。脑海中瞬间蹦过一个名字—段聪。的确,这里是“敕封文林郎河南开封祥符知县段聪之墓”,“大明国弘治十年”立石。河津北王段氏明初自稷邑平陀迁来,段聪为徙居之祖,曾仕河南祥符知县。段聪墓地亦为河津县文保单位,墓碑下赑屃形制尚全,背部纹饰刻镂十分形象,碑头螭龙缠绕,亦甚有气势。惜此碑无字迹可读。

一向以为段聪墓在北王村,殊不知更靠近张吴,而卢虔墓反倒稍远。绕过段聪墓前的苗木,一转弯,即到卢虔墓。村里人说,卢虔是唐朝的一个宰相,葬在这里是选了全河津最好的一块地方。怎么说呢?这里的地势很有特点,你看这碑这么高大,但是从村里过来,不走到跟前,根本看不见这个坟,地势是北高南低,墓地正好借了这个地形,十分隐蔽。墓地上以卢虔碑为中心,搭起了架子,地面已经过平整,塑料套筒作为浇灌立柱的磨具也树立起来,可以想见未来的样子了。卢虔碑碑头螭首,左右各三头,由上而下并排张口衔住碑顶。碑下赑屃雕镂接近段聪墓,惜已被斩颈。建筑师说卢虔是个宰相,这个墓级别特别高,原来墓前有对排的石猪、石羊、石马,近墓前还有一对石人守立,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骑在石猪石羊上边,现在就剩这个碑了。卢虔墓碑风化严重,偶能识得部分字,是标准的正楷。河津县人民政府1983年10月立水泥质文物保护碑,运城市人民政府2004年11月立青石质文物保护碑,均被医治墓地外围。建筑师说,卢虔是清涧人,当年还曾专门由清涧修了一条路来此地,如今卢氏后人也还有祭祀,这修盖的祠堂就是后人主持的,将来还会有献殿,门楼,地盘么,是文物局向国营农场要的,我们几个是受苦人,负责干活。卢虔真得是名气大。建筑师带我们看了墓后的盗洞。现今能看到的还有七八个孔,每个孔洞直径都在两尺以上,有些至今依然深不见底。建筑师说,这一片盗洞很多,碑后原来还有被我们填平了,盗了这么多洞,也不知道盗了些什么东西,真正的墓在哪里,恐怕真还没有人知道吧。我在心底里默默期盼,希望真如他所说的那样。立在墓地,刚刚滴过几点雨,风住了,虽然乌云还没有散尽,但天地澄明,山显得特别的亲近,地显得特别的辽远,墓地周边的苗木也变得特别清秀,如此,真是风水宝地。

卢虔,字子野。少读书姑射山,唐永泰初年高中进士,被任命为襄陵县尉,经河南尹郑叔推举为王屋县尉,不久升任监察御史,拜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知杂事。后任复州刺史,改江州刺史,因业绩突出,加封朝散大夫。唐宪宗元和元年,拜左散骑常侍加朝请、朝议大夫,又加正议大夫上柱国,封范陽县国侯,食邑一千户,为银青光禄大夫。宪宗三年十月升任检校工部尚书兼秘书监。宪宗四年三月卒,年七十有六。后诏赠兵部尚书。其年秋八月十一日迁葬于绛州龙门县。碑中称,卢虔研究书传,尤精易道。曰其深于《易》、《春秋》、《孝经》,常以经义决狱,莫不称善。又称其刺复州时修长堤,灌田数千顷,民免水害。改刺江州时,拒廉使重敛,盖良吏也。

张吴往东,我们再次经过佛峪口村。远远地一处开放的楼阁从眼角撇过。也许是此行看了两阁的缘故,对相类似的东西有了眼熟,要不然怎么会数次经过这里而竟对此楼阁没有一点印象。下车问村民,答曰:哦,文昌阁啊,那上面啥也没有了,从前面的坝下有条路可以到跟前,不好上去,你们想去,到跟前看看就行了。此文昌阁和张吴村文昌阁类似,都是方形,坐南朝北,背地面山,阁楼都是正面开放,有立柱。然此文昌阁不分节,下部实心。也许是位于山脚下的缘故,底部基台纯为石砌,仅阁楼为砖砌。整体上看,阁楼与台基的高度呈一比二的关系,所以使阁楼显得特别的高耸,有鹤立鸡群之感。登阁的台阶在东墙,离地足有两米有余,攀爬起来确实费力,而且台阶又特别窄,仅容一人贴墙而陟,略险。

阁中空空如也,阁顶基本完好,有二三破洞。梁间有记载,“时大清同治元年岁次壬戌三月甲辰初八日庚寅时庚辰立柱。。。祈保合户安乐吉祥如意谨志”。此阁四壁全绘有壁画,且为原作,虽残损不全,但亦可基本知其大概。正面神座背后绘红色框四折扇屏风,屏风应该分上下两节,各嵌图画一副。左侧墙壁上绘有黑色巨龙,扎牙舞爪,气象壮伟;右侧墙壁上绘猛虎下山,惜仅余后半段,难觅虎首。柱上壁间则结合木柱隔开的空间,各绘有小幅壁画,梅兰竹菊,松柏鸟雀。凡是可以作画的地方都绘有图画,颜色以丰富多彩,此阁之特点。从阁中望出去,现在的村庄距离稍远,或者原来的村子都在阁前的山坡上,只能断想。此阁四壁及胸不为均凿有孔洞,是否是战争的遗痕,难以遽断。

阁下原有村落为杨家庄,得涧水之便,土地肥沃多腐殖质,颇富足,建文星阁而村衰落,于光绪三年大旱,全村绝户。现阁前一户,为佛峪口村姚姓一家迁居于此。阁南涧滩东折处有杨庄田,佛峪口人多称七亩地、苏家地,属杨姓人家遗留的地名。

从阁上下来,背山而立,看此阁总领万里麦田,青黄俯仰,而天空正风云际会,涌涌容容,阁虽小,而岿然立,真一方之福荫也。